小团圆:2011年的上海文学_第1页
小团圆:2011年的上海文学_第2页
小团圆:2011年的上海文学_第3页
小团圆:2011年的上海文学_第4页
小团圆:2011年的上海文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团圆2011年的上海文学

张爱玲的《小团圆》很多人都听说过,但有兴致从头至尾看完的人不多。不少人对上海文学的了解情况也有点类似,他们听说过一点,但要他们细谈或是讲清楚其中的来龙去脉,却是很难有兴致。作家们对自己的处境越来越清楚,传统意义上的文学写作越来越小众,读者连同他们热爱的文学事业,渐渐沦为少数人的事,大多数人生活在文学之外。一当代诗歌因为作者队伍的庞大与小众消费的不足,一直需要资助。坚持多年的《上海诗人》得益于上海文学发展基金会的资助。而上海文艺出版社筹划出版的《中国诗歌评论》也得益于热心人刘丽安女士的资助。我碰巧见证了这一事情的筹划过程。初秋季节临近晌午时分,在绍兴路74号文艺出版社四楼的会议室,我有幸遇见诗人萧开愚。很多年前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我们曾在永嘉路一家印度餐馆见过面。因为印度飞饼的共同话题,使我们在这个略嫌闷热的会议室里有了再次谈天说地的机会。萧开愚点燃一根烟,半眯着眼睛,像是在眺望遥远的星空。他的声音时轻时重,与缭绕的烟雾共舞。文艺出版社的副总编曹元勇博士推门进来,与萧开愚进入正题。他们在筹划《中国诗歌评论》。计划一年出版两期,上半年一期,下半年一期。主编由国内诗人轮流担任。谈及印刷格式,萧开愚显得有点“排外”,他语气坚定地挥挥手:全部用汉字排,不要英文,目录也不附英文。《中国诗歌评论》为什么要用英文目录?一本美国的诗歌评论,他们会附上汉语目录吗?他们不会。我们为什么要给他们附上一个英文目录?萧开愚的语气和神态,给人印象深刻,这与我所遇到的一些高校人士急于国际化的做法相比,形成强烈的反差。曾几何时,上海文艺出版社是很多作者愿意走动的地方,但随着出版市场的开放,书商的吸引力替代了出版社,来这里的作者比以往少了,著名的上海文艺出版社招待所早已是人去楼空,不复存在。尽管如此,出版社与作者之间,还是朋友和同道,很多事可以合作互助。以2011年为例,上海作家协会与文艺出版社合作出版“新世纪批评家丛书”便是同道之间的友情和互助。最初上海作协计划编几本上海批评家的评论合集,后经上海文艺出版社社长陈征、副总编曹元勇与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王纪人、秘书长臧建民协商,计划推出上海批评家新世纪以来的系列丛书。筹资出书不易,计划定下来后甄别人选更是不易。有的要求文稿一字不动;有的自己反复改稿,直到最后还要抽换文章;有的很想出文集,无奈新世纪以来没有什么像样的评论文章;有的答应交稿,后来却又没有下文了。总之,好事开场以后,便是麻烦不断。王纪人老师忍辱负重,约稿催稿,协调作者和出版社。没有他的努力,丛书不可能按时出版。在2011年的第八届上海书展上,“新世纪批评家丛书”完整呈现,共计15种。它们是王纪人的《文学的速朽与恒久》,毛时安的《火焰与温情》,夏中义的《学案·学统·学风》,程德培的《谁也管不住说话这张嘴》,杨剑龙的《历史与现实病症的互照》,陈思和的《萍水文字》,陈惠芬的《都市芭蕾与想象的能指》,吴亮的《被湮没的批评与记忆》,杨扬的《文学的凝视》,王宏图的《眼观六路》,郜元宝的《岂敢折断你想象力的翅膀》,谈瀛洲的《语言本源的守卫者》,张新颖的《置身其中》,葛红兵的《介入·创新·融合》,周立民的《世俗生活与精神超越》。读者对该丛书给予好评,沪上各大报刊都有消息发布。在11月召开的中国作家代表大会上,中国作协和一些省市的代表赞赏上海有这样的气魄出版如此规模的评论文集,而如此大规模的批评丛书,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新世纪以来上海的文学批评并没有缺席。2011年8月,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评奖出炉,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莫言的长篇小说《蛙》获奖。这是上海文艺出版社首次获得国家文学大奖。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的评奖规则与以往相比,有些变化。评委不再分初评委和高评委。各省、直辖市作协推荐一位评委,共30位。上海作协推荐的评委是王纪人教授。中国作协同时还聘请了30位评论家,两者合计60人。对于茅盾文学奖的报道,负面新闻不少,其中之一,就是有人质疑评委在一个月时间内,怎么可能将280部长篇读完。事实上,作为职业评论家,有不少作品在评审之前早已阅读,有的还写过评论。所以,阅读不是主要问题。至于作品的评价,那是对评论家水准的一次公开考量。好在第八届茅盾文学奖除第一轮入围投票不公布外,其他每轮投票都在《文艺报》公布,评委对自己的声誉负责。我作为中国作协聘请的评委,在整个评选过程中只关注作品本身。事后,曾遇见作家阎连科先生,他认为此次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家基本都过得去。二2011年《文学报》开设“新批评”栏目,用主编陈歆耕先生的话说,就是要改变文学批评沦为文学表扬的现状。作家希望批评家对自己的作品给予好评,但廉价的好评常常让一些作家对文学批评不以为然。那么批评一下呢?如果批评真的落到哪一位作家头上,他的心理承受力能接受吗?“新批评”一年中曾对王安忆的《天香》、莫言的《蛙》、迟子建的小说、黄裳的书画买卖等,提出过批评意见。受批评的作家,有的以沉默对待,有的口头表达不满,有的准备启动法律程序,有的用文字咒骂回应。总之,“新批评”一年之中承受了意想不到的社会压力。我曾见识了一些受批评的作家是如何还颜色给《文学报》记者。一次,正跟朋友在用餐,电话响了,是一位作家打来的,她对《文学报》发表对她的批评文章非常愤怒,认为是损害了她的名誉,但听说是我这位朋友推荐的文章,故来打探情况。还有一次是全国作家代表大会期间,《文学报》记者见到被批评的一位作家,这位作家没有好脸色给《文学报》记者。尽管“新批评”的批评文章有种种不足,但编者和作者的着眼点还是行使文学批评的正当权利。故栏目创办一年,沪上评论家如葛红兵、郜元宝等,撰文力挺“新批评”。或许是批评家们都有切肤之感,文学批评,尤其是针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常常会遭遇批评之外的压力,而能够放手一搏,勇于承担这种压力的批评栏目,在今天国内只《文学报》一家。所以,对《文学报》“新批评”栏目的反馈意见,评论家认肯得多。沪上批评家在2011年最集中的一次聚会,或许是为王安忆长篇新作《天香》举办的研讨会。据2011年8月19日出版的《文学报》报道:“作为今年上海书展的重要部分,8月16日,上海国际文学周首场活动‘王安忆长篇小说《天香》研讨会’在上海作协大厅举行。现场吸引了大量普通听众,他们都是王安忆作品的忠实读者。孙颙、叶辛、潘凯雄、赵长天、赵丽宏、陈村、臧建民、赵昌平、王鸿生、蔡翔、吴亮、程德培、栾梅健、程永新、张新颖、王小鹰、王周生、陈丹燕、阮海彪、王雪瑛等数十位专家、评论家参加研讨。会议由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思和主持。”我因为参加茅盾文学奖评审,无缘参加王安忆的作品研讨会,但《天香》首发《收获》时就拜读了,印象是有难度的写作尝试。《文学报》的报道,主要是评论家们对《天香》的肯定性意见,批评性的意见没有出现。大概缘于这样的原因,有一天晚餐时,一位参评茅盾文学奖的北京批评家来到我的面前,对我说:“你们上海文学批评是关起门来自成一体,自说自话的,一点批评意见都没有”。对此说法,我告诉他,《文学报》已经发表过黄惟群先生批评王安忆《天香》的长篇文章,不管评价是否得当,这证明上海的批评空间是开放的。2011年5月,上海的评论家以及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建功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的专家参加在崇明举办的沈飞龙小说研讨活动。沈飞龙是崇明本地人,他尝试用崇明方言创作描写崇明历史的长篇小说而引起评论家、语言学家的重视。8月22日,第二届“今日批评家”论坛在沪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70后”“80后”青年批评家汇聚一堂,就当下文学批评中的一些“老问题”和“新现象”展开讨论。论坛由上海市作协、中国现代文学馆和《南方文坛》共同主办,上海市作协党组副书记、秘书长臧建民,中国现代文学馆常务副馆长吴义勤,《南方文坛》杂志主编张燕玲以及来自各地的30余位批评家参加。据悉,“今日批评家”论坛从2011年起纳入上海国际文学周活动,在上海书展期间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批评的语境与伦理”,文本研讨是韩松小说(《红色海洋》《地铁》及短篇小说)。三2011年是上海长篇小说出版最多的一年,除了王安忆的《天香》外,还有徐生民的《大变局》、王琪森的《上海·1912》、里程的《气味》、陈丹燕的《莲生与阿玉》、叶辛的《客过亭》、吴礼权的《远水孤云:说客苏秦》和《冷月飘风:策士张仪》等。这些作品的内容各异,但视野几乎都离不开上海。作家们或是有感于上海这座城市对于人文、社会的影响,或者寻根,或者探讨历史,总之,城市生活赋予他们文学灵感。王安忆的《天香》是一种有意义的文学探索,作品描写明代松江一地顾绣工艺的历史。有评论认为是写天地,也有人认为是写器物。其实这些都是评论家的一种阐释。如果从作家角度来考虑,我以为最重要的是王安忆在写作上挑战自我。一个作家写到一定的时候,总想换一副笔墨,但很多人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王安忆的《天香》不管成功与否,作者的这份用心是值得肯定的。明代历史涉及很多文史掌故和历史风俗,弄不好就是硬伤累累。《天香》免不了存在一些细节硬伤,但基本面还是过得去。《文汇报》曾刊登上海古籍出版社赵昌平先生的长文,论及《天香》的一些历史细节描写。赵先生是文史专家,在他看来,《天香》对明清时期的历史细节的处理,基本面还是值得肯定,没有留下太多的遗憾。因为《天香》涉及顾绣及相关历史,都是写实,而且是直接描写,故对作家的历史功力是一种考验。不过从小说艺术方面看,王安忆或许是对历史细节过于关注了,写作的气力几乎全用在这方面,文学上的隽永和韵味,反倒有点减弱了。这种无法两全的历史叙述遗憾,是“知青”一辈作家的写作极限,而比他们晚一点的“先锋派”作家,这方面的功力更弱。至于“80后”的作家,只能玩穿越历史的玄虚技巧了。或许是因为某种历史的机缘关系,2011年恰好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上海两位作家几乎是同时奉献出描写百年前上海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一部是徐生民先生的《大变局》,一部是王琪森先生的《上海·1912》。两部长篇有互补之处:徐生民的作品侧重于上海社会的整体面貌,以全局大场景胜;王琪森的作品以历史人物为主线,勾勒历史面貌,注重的是显赫人物孙中山、陈英士在上海的活动。陈丹燕的《莲生与阿玉》是一部追忆父辈历史的家族纪实作品。读这部作品让我不知不觉地联想到彭小莲的《他们的岁月》,只不过莲生们比彭柏山们要幸运一些。里程的《气息》是一部充满奇特小说意味的作品。在这部作品中,人们可以触及到先锋气质的小说理念在写作中持续发酵和左冲右突的动力。里程有点迷恋文学实验,但他的文学实验不是形式主义的玩法,而是注重走自己的路,与别人不一样。他曾将初稿交我阅读。我非常惊诧,小说写一对“知青”男女恋爱,五万字过去了,还一点动静都没有,阅读中你都有点儿为作品进展的过度缓慢而焦虑。这种体验,犹如看安东尼奥尼的实验电影,很多时候是需要观众在等待中度过,它考验的不是作者,而是读者的忍耐力和鉴赏水准。里程认为这是他摆脱小说故事性结构的一种写作尝试。无独有偶,上海作协联合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上海新锐作家文库”第三辑中,收有张怡微的作品集《时光,请等一等》,作品的叙事方式与里程的结构故事方式有点类似,不以情节见长,而是注重小说的情绪渲染和氛围营造。这种小说在技巧上与以往偏重作者讲故事的单向度小说结构要求不同,它所寻求的是作者与读者的沟通。作者花费了很多的精力营造小说环境,如果读者对这种方式毫无兴趣,那是永远也进入不了阅读状态。但如果读者能够静下心来倾听作者的声音,或许他能够注意到作者的匠心所在。记得在上海作协为新锐作家文库第三辑举办的研讨会上,我曾评价过张怡微的写作,我以为很多当下的作家追求将作品写得流畅、鲜明,但张怡微的小说叙事上有点滞涩,色彩上更是陈旧,读这样的作品,读者可能无法想象是出自一位花季少女之手。同为新锐文库第三辑的作家作品集还有苏德的《沿着我荒凉的额》,走走的《961213与961312》,河西的《折子书》,小饭的《妈妈,你知道我偏为添乱而生》,桃之11的《做作》。这些小说为海上文坛带来温暖的春意,抱团取暖给很多文学青年以写作力量。《上海文学》青年编辑甫跃辉的小说集《少年游》也是这些文学写作者的同道。有意思的是像郭敬明等先出道的“80后”作家,写作速度远远超过甫跃辉等后来者,但作品的扎实程度,或许后来者要胜于前者。前者走的是时尚路线,后者偏重于纯文学。在文学创作上,还值得一看的随笔作品,有王宏图的《不独在异乡——一个孔子学院院长的日记》。王宏图是创作、评论、翻译和文学史研究上多有建树的作家、评论家和文学研究者。几年前,他作为复旦方面的代表赴德国汉堡,担任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在他的日记中,有很多个人的观感,这种观感在文学上的价值在于作者对欧洲文化持有批判性的思考。上海作家中,大概很少有人像王宏图那样长时间地生活于德国,接触各种大学知识分子,在交往合作过程中,对德国文化、德意志人的性格和为人作风有一种直观的了解。读他的日记给人的视野带来宽松和解放。2011年散文创作中,赵丽宏的散文集《云中谁寄锦书来》、钱汉东的散文集《名人印象》、潘向黎的散文集《看诗不分明》等都有新的看点,尤其是赵丽宏和潘向黎都选择从中国传统诗歌中寻取灵感。我们习惯于批判传统,很少有人理解和细心体会传统,至于能够与传统对话的,更是少之又少。传统对于一些有心人而言,是鲜活的存在,是一份值得珍藏的宝贝。文学淘宝不同于收藏家们金山银山地斗进斗出,而是源于一种趣味和发现。在赵丽宏和潘向黎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散文吟咏中,我感受到的是中国文学传统的博大精深和无穷无尽的乐趣。2011年上海的出版物中,有一部书与文学有很密切的关系,它就是上海出版博物馆编辑,列入出版博物馆专著系列的《胡道静文集》。其中《上海历史研究》一辑汇集了胡道静早年对上海历史研究的重要成果。正如出版说明所说的,《上海历史研究》卷“收入胡道静先生于20世纪30年代在上海通志馆任职期间撰写并发表的《上海图书馆史》《上海图书馆协会十二年史》《三个收藏记述上海的西文书籍的目录》《上海的日报》《上海的定期刊物》《上海新闻事业之史的发展》《新闻史上的新时代》等著作,以及发表在《上海研究资料》正续两集中的六十余篇文稿。这些著述,是胡道静先生研究上海历史的开拓性成果,更是上海文化史研究的珍贵资料”。一些文学评论家和作家喜欢援引早期上海的历史研究成果,胡道静的文章是出现频率最高的文本之一,但多年以来,他的作品散见于各处,阅读和查询很费力,现在上海出版博物馆将其汇集出版,实在是功德无量,做了一件大好事。四2011年上海对外文学交流活动先后邀请了两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一位是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秘鲁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一位是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国作家让-玛丽·居斯塔夫·勒克莱齐奥。对于很多中国作家来说,略萨的名字并不陌生。1980年代以来,他的作品《城市与狗》《胡利娅姨妈与作家》《绿袖子》《酒吧长谈》以及《谎言中的真实——略萨谈创作》等源源不断地传入中国,成为激发中国作家文学写作的重要动力。略萨6月17日在北京有一场公开演讲。那天中午恰好我到北京。河北的青年作家李浩告诉我已经派车到机场接我,他在听一个讲座。我感到奇怪,什么讲座对他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后来他匆匆而来,连声说抱歉,因为略萨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演讲,他去听了,还没有听完,便溜出来接待我。我感到很对不住李浩。略萨对我而言,勾起的是大学时代对文学的最美好回忆。我已经无法想起自己是怎么接触到略萨的作品的,但肯定是与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等一批小说同时进入阅读视野的。1990年代以来,“拉美文学”渐渐在一些文学青年中退潮,但在我的心中,这些拉美作家享有很高的声誉。略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正如一些评论家所说,是实至名归,是一份迟到的献礼。据8月23日的《文学报》报道,略萨是6月12日抵沪,14日上午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行题为《一位作家的证言》的演讲,下午在上海戏剧学院举行作品朗诵会,并与孙甘露和叶兆言对话。16日去北京。1994年7月,也就是15年前略萨曾到过上海,15年后再度飞临上海,与所有外国人一样,感叹上海变化的巨大。当然,面对变化,作家的评价并不都是正面的。我曾亲耳听到一位外国作家对上海变化感觉到恐怖,中国人什么都敢做,而且能够做到彻底重写,这在当今世界上任何国家都难以做到。不知道略萨对上海的城市变化是不是也感觉到了这种彻底重写的恐怖?另一位来上海访问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法国作家让-玛丽·居斯塔夫·勒克莱齐奥。早就听说勒克莱齐奥要来上海,他的作品中文译者,华东师大外语系教授袁筱一为此提前大半年申请华东师大“大夏讲坛”的经费,用以接待勒克莱齐奥。恰好我是该项目的学术评委,印象中这是华东师大学术经费第一次用于接待作家。而且,袁筱一当时向评委陈述时,预报的时间是5月。勒克莱齐奥真正抵达上海的时间是8月,参加第八届上海书展。据报道,他在书展上签名售书,两小时中签出1200本。而且他还与上海作家座谈。据上海文学网报道,当有记者问王安忆,中国作家有挥之不去的诺贝尔文学奖情结时,王安忆的回答是得奖总是一件好事。这话得到了在场的勒克莱齐奥的认同。他说,得奖之前自己是债务缠身,现在债务全没了,还可以安心写作。有意思的是勒克莱齐奥来沪以及略萨来沪,似乎都是民间运作。从报道看,似乎与沪上的99图书出版公司有关。大概略萨和勒克莱齐奥的中译本授权都与99图书出版公司有关。在相关的报道图片中,我见到人称“瞎子”的黄育海先生。当然,我关心的不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来上海的事,而是这些作家的中译本翻译质量问题。前几年曾购买过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中译本,翻阅之后,觉得文字索然无味,好像缺乏文学的神采。不知道是诺贝尔文学奖评委看走了眼,还是中译本译者缺乏文学翻译能力。但愿略萨和勒克莱齐奥的中译本在文字上可与傅雷当年翻译的罗曼·罗兰的作品文字媲美。五上海每年都有重要的文学人物过世。2011年6月7日,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章培恒先生因病在华山医院逝世,享年77岁。我是从复旦大学吴中杰教授口中知道消息的。吴中杰老师退休后,长居澳大利亚。此次他是为他的新作《给鲁迅抬棺的人》的出版而回国,想不到竟为自己的老友送终。记得我请吴老师吃饭时,他很感慨,一是表示章培恒这个人重情义,是一辈子可以交往的朋友。二是看到一些复旦的教授晚景凄凉,很让他有一种触景生情的悲凉。他反反复复讲得最多的是身体一定要好,否则晚年会很痛苦。章培恒教授生前,我与他有几次交往。有一年因为编撰《中国学术大典·文学卷》,几次参加编委会会议。章先生是古典文学方面的编委,他当时已查出前列腺癌,但会议上他依然淡定得很,时不时有一些幽默的话蹦出来。恰好那时我父亲也患病在身,章先生就向我推荐蔬菜长寿汤,还特地寄来长寿汤的配方。章先生晚年写过一篇著名的文章,这就是为鲁迅辩护的《至今还在受凌辱的伟大逝者》。1990年代以来,社会上有一些人对鲁迅当年的为人和为文作风含有微词,像《收获》上发表的王朔、冯骥才等人涉及鲁迅的文字,还有顾颉刚女儿顾潮对鲁迅与顾颉刚先生之间当年的诉讼公案的重提等,章先生为此撰写文章批驳那些对鲁迅的贬抑之辞,而且还专门指出顾颉刚篡改日记,歪曲与鲁迅论战的历史事实等。章先生的观点可能有些人不一定赞同,但文字干净利索,立场毫不含糊,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另一位与上海有关的作家叫木心。据《京华时报》2011年12月22日报道,“12月21日凌晨3点,诗人、文学家、画家木心在故乡浙江乌镇逝世,享年84岁。昨天,由陈丹青、陈村、梁文道等人组成的木心治丧委员会发布讣闻称,木心因肺部感染不治离世,遗体告别仪式将于12月24日上午十点在浙江桐乡殡仪馆举行”。木心的身份地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与上海的城市身份有点相近,含有某种不确定性。人们会问:木心是上海人吗?人们还会问:木心是作家还是画家?回答是十分的不明确。木心是浙江乌镇人,抗战结束后考入“上海美专”,1982年赴美,2006年回乌镇居住。观其一生,绝大多数时间是在上海度过的。至于他的职业身份,在上海时期,是画家,旅美时期,主要也还是画家。直到近些年,他在中国大陆的传媒口中,作家的身份反倒凸显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