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地区水泥稳定石粉渣道路基层施工暂行技术规定_第1页
深圳地区水泥稳定石粉渣道路基层施工暂行技术规定_第2页
深圳地区水泥稳定石粉渣道路基层施工暂行技术规定_第3页
深圳地区水泥稳定石粉渣道路基层施工暂行技术规定_第4页
深圳地区水泥稳定石粉渣道路基层施工暂行技术规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编制说明石粉渣是碎石场的筛余料,利用石粉渣修建道路基层,不但可就地取材,并能提高道路工程质量,具有一定的技术经济价值,在我市已使用多年。现已全面推广使用,但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规定,影响施工质量。为保证工程质量由深圳市工程质量监督检验总站黎文芳收集研究分析了本市有关单位历年来的试验研究和施工经验总结资料。并调查了广东省有关单位的试验研究和使用情况,参照国内外有关资料和规范。编制出《深圳地区水泥稳定石粉渣道路基层施工暂行技术规定》,经反复讨论修改,最后经市政府基建办公室组织专业会议审查定稿。1、 水泥稳定石粉渣是采用碎石场的细筛余料,掺入适当的水泥和水的混合料,经过拌和、压实、养生后,达到规定强度的路面基层材料。2、 水泥稳定石粉渣具有早期强度高(七天抗压强度可达到使用强度的70%左右),水稳性好,具有良好的板体性,但耐磨性差,不能作为道路的面层。3、 水泥稳定石粉渣的强度可以调整。适用于修筑各级道路基层,尤其适合于多雨地区,以及重交通量道路和高速公路面基层。第二章材料1、 石粉渣集料要求颗粒坚硬,不含土块等杂质。一般松干容重1500~1600kg/m3,细度模量3.3~3.5。2、 石粉渣材料应粗细掺配,一般其粒径组成应控制为:2.5毫米以上的粗颗粒和2.5毫米以下的细粒料各占一半为宜,粒径不大于40毫米;小于0.074毫米的粉料不超过10%。3、 水泥应选用终凝时间长的品种,而且以较低标号为宜,如325号。4、 拌和混合料和养生的用水,一般采用清洁的饮用水为宜。第三章混合料

1、 水泥稳定石粉渣混合料的配比,一般采用重量比,水泥剂量以石粉渣干重的百分数表示。2、 水泥稳定石粉渣混合料的最佳配合比应通过试验决定,根据我市实践经验,作为重交通量干线路面基层的水泥剂量采用石粉渣干重的6%。3、 混合料的含水量应接近最佳压实含水量,一般应通过试验决定。如受试验条件限制时,也可参考我市实践经验使用,一般最佳压实含水量可控制在7~9%的使用范围。现场外观检查,一般以能用手握成团,但不帽浆粘手,落地能散开为宜。4、 混合料施工时的含水量控制,当天气干热时,可采用最佳含水量范围的上限(8~9%),当气候潮湿时,可采用下限(7~8%),施工时每立方米松混合料的加水量可用下式计算。式中:Wg=1.06Y7。(w-ws)式中:wg 每立方米松混合料加水量(kg/m3)w 最佳含水量取值(7~9%)ws 石粉渣混合料的拌水量(%)Y5、混合料的粉大压实干容重应通过实验确定。如受试验条件限制,也可参考我市经验数据使用,一般最大压实干容重为2100~2200kg/m3。6、 6%水泥稳定石粉渣混合料。七天的试件抗压强度大于30kg/cm2(相当弹性模量6000kg/cm2左右),而不大于40kg/cm2(相当弹性模量7000kg/cm2左右)。第四章施工1、路槽工程质量必须符合《市政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暂行标准道路工程》CJJ1—81的有关标准。2、路基弹性模量小于1000kg/cm2时,宜设垫层,垫层厚度一般不宜小于15厘米。3、配料方法可采用重量方法、体积法和层铺法。4、 拌和方法可采用机械路拌法、机械厂拌法、人工路拌法。一般宜采用机械拌和法;如采用人工拌和时,应严格控制拌和的均匀性,可参照附录的施工方法进行。5、 辗压前必须检查控制最佳压实含水量和拌和的均匀性。每次压实厚度最小为10厘米,最大为20厘米,超过El!20厘米。可分层压实,下层压实后,表面洒水润湿,即El!可施工上层。(使用18吨重型振动压路机辗压时,每次压实厚度最大可到25厘米)。6、 松铺厚度为压实厚度乘以压实系数,压实系数宜接试铺决定。用人工拌和人工摊铺的压实系数一般可参考使用第一章第3条。为防止辗压推移,应先用轻型压路机

或履带拖拉机进行稳压,自两侧压向路中,两轮压路机每次重叠1/3宽,三轮压路机每次重叠后轮宽1/2。用机械拌和机械摊铺的混合料,可直接用12—15吨三轮压路机压实。最后应辗压至表面平整无明显轮迹,压实度应大于最佳密实度的98%,标高等其他指标均需符合质量验收标准。7、 辗压过程中要注意找平,在轻型压路机稳压后,要及时铲高补低,填补处要翻松加料,重新压实成整体,不得出现填补的薄层现象。8、 分段施工的衔接处要注意处理。可留出一定长度不压。预留衔接处要适当加水泥和水重新拌和、整平,与下段同时压实。衔接处也可先压实,待下段施工时再挖松,并适当加水泥和水拌和、整平,与下段同时压实。9、 水泥稳定石粉渣混合料从加水泥拌和到完成压实的延迟时间(包括干拌时间在内),不应超过3小时。10、压成型后,必须及时洒水养护,禁止用水管冲洒,一般El!El!养护期不小于七天,养护结束应即施工面层。每天洒10、压成型后,必须及时洒水养护,禁止用水管冲洒,一般El!El!养护期不小于七天,养护结束应即施工面层。每天洒El!水次数,以保持表面润湿为宜。11、雨季施工要注意做好预防措施。根据天气情况,采取分段施工。保证雨前压实。如未压实,被雨水冲刷,雨后凉至最佳含水量后,再加水泥拌和压实。第五章质量标准及检查验收1、水泥稳定石粉渣路面基层的施工,必须按照下表项目进行检验。每道工序结束,均需经检验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凡不合格项目均需作处理。2、水泥稳定石粉渣路面基层质量验收标准及允许误差,应符合下表规定。水泥稳定石粉渣路面基层质量验收标准与允许误差表编号项目质量标准及允许误差检查要求1水泥剂量±1%每天一次,每次不少于6个样品2A抗压强度应符合第三章6条每个作业段并不大于1000m2应作三个试件3弯沉值应符合设计要求养生七天后,

现场做试验4混合料含水量根据试验值或7—9%随时检查5拌和均匀性颜色均匀一致,无夹层随时检查6A大于98%无明显轮迹每辗压作业段并不大于1000m2,检查不少于三处7厚度±10%同上8宽度不少于设计规定每作业段,并不大于50米,不少于一9平整度不大于1厘米EO1—1±±=-用二米尺靠量,着地空隙不大于1厘米,平顺无波浪,每20米检查一处。10纵、横高程±1厘米用水准仪测量,每20米测一点。

附注:1附注:1、A为重点项目,优良工程必须100%合格2、试验方法见《公路路面基层材料试验规程》JTJJTJ057—85附录:水泥稳定石粉渣混合料人工拌和施工方法水泥稳定石粉渣混合料的拌和方法。可采用机械路拌法、机械厂拌法、人工路拌法。就拌和均匀性而言,机械拌和优于人工拌和。所以在具备机械条件的地方应优先选用机械拌和法。如不具备机械拌和条件,或者路段较短(小于500米),工程量零星分散,则采用人工拌和较为简便。人工拌和方法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先拌和铺法,另一种是先铺后拌法,先铺后拌法由于在整个路面都铺满集料,没有空地作移位翻拌,往往翻拌不到底,尤其是松铺厚度较厚时,超过人工使用锄的铁口长度时,更不易翻拌到底,底部往往遗留一层漏拌材料,水泥剂量沿深度竖向分布不均匀,上部水泥多,中部向下水泥逐渐减少,底部空白没有水泥。先拌后铺法则较先铺后拌法均匀。此法先经量方,所以配料也较准确。而且按计算距离把料分堆卸在路中,路两侧不堆料,因此翻拌时有空地可移位,可消除底部漏拌现象,能保证翻拌到底和均匀性。所以如采用人工拌和时,应使用先拌后铺法,此法的主要程序和技术要点如下。摊铺石粉渣集料根据道路设计的宽度和基层厚度,计算每米路长所需的石粉渣松方量g——每米路长所需石粉渣的松方量b——设计路宽h——基层设计厚度r。一一混合料压实干容重单位均以米、立方米、公斤计算。r。石粉渣松方干容重并在运料车的装料斗上直接量度每车实际装载的松方量,把每车实际装载量除以每米所需的松方量。即得每车料在路槽的堆放距离,按距离把料卸在中点,然后进行摊铺,摊铺时力求周边方正,厚度均匀,表面平整,路的两侧留有空地。以便翻拌移位、堆与堆间也要留有适当空隔(见图一)。同时随摊铺随捡除超尺寸的大块料和土块等其他杂物。三、洒水闷料E1!石粉渣集料摊平后,如含水量不足应在集料上洒水闷E1!料。洒水量应使石粉渣含水量达到最佳含水量的70%左右,洒水要均匀,防止局部水分过多或过少现象,洒水后宜经一E1!E1!随捡除超尺寸的大块料和土块等其他杂物。三、洒水闷料E1!石粉渣集料摊平后,如含水量不足应在集料上洒水闷E1!料。洒水量应使石粉渣含水量达到最佳含水量的70%左右,洒水要均匀,防止局部水分过多或过少现象,洒水后宜经一E1!E1!E1!夜充分闷料。四、摊铺水泥摊铺平整的石渣集料应成为顶面小底面大的梯形体,度其实际松铺厚度,然后计算每袋水泥的摊铺面积。h——石粉渣松铺厚度。r。——石粉渣松方干容重。单位均以米、立方米、公斤计算。算得每包水泥摊铺的面积后,在摊铺平整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