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财政学课件_第1页
南大财政学课件_第2页
南大财政学课件_第3页
南大财政学课件_第4页
南大财政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参考文献1、书籍*《财政学-理论在政策中的当代运用》,大卫·N海曼,北大出版社,2006*《公告财政学》,哈维·罗森,人民大学出版社,多版本*《公共经济学》,斯蒂格里茨等,三联书店,1992年*《比较财政分析》,马斯格雷夫,三联书店,1996年《公共经济学大辞典》,郭庆旺等,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当代财政与财政学主流》,张馨等,东北财大出版社,2000年……(以上带有*号的为重点参考书)12、杂志《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财政研究》,《经济研究参考》人大复印资料《财政与税收》JOURNALOFPUBILICECONOMICS。3、报纸网络《中国财经报》,《中国税务报》,《经济参考报》,《第一财经日报》,各大网站财经版

案例A县和B县属经济欠发达地区,之间有一条河相隔。两岸民众往来主要通过渡船,既不方便又存在安全隐患。为了方便民众当地政府决定修建一座桥,需要耗资300万元。通过协商A、B两县财政各出资100万元,剩余资金由省财政预算支出。通过一年时间建设,惠民桥飞架南北,为两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思考1、这件事情描述的是什么学科的问题?2、上述事件中包含哪些财政学概念?3、财政学研究什么?财政学特征1、理论性:产生、研究对象和内容、研究方法。2、政策性:财政政策贯穿财政学始终。3、实用性:根据财政理论与财政政策,指导微观主体的行为。财政学课程内容介绍1

财政学是一门以政府为主体进行分配的学科,也称为政府经济学,公共部门经济学。由于西方国家的财政是公共财政,故该学科又称为公共经济学。政府财政活动的主要动机是向社会提供能够满足公共需要的公共产品,私人产品的生产与政府无直接关系,但政府应该为其生产提供一个良好公平的环境。为满足政府的公共开支,税收成为政府筹资的最主要方式,但税制必须遵循公平与效率的原则。财政政策目标不同,处理财政支出于收入之间关系的原则也存在差异,这就是财政预算需要解决的问题。

1

在处理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关系方面,税制健全的国家通常实施的时分税制,我国也同样如此。但该体制存在着的很多问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也在不断的转变,因此,如何顺利实现国家财政向公共财政的转换,建立起一个适合于中国国情的公共财政框架,是中国的财政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课程目的与要求1

从根本上说,财政是以政府为主体的理财活动,财政学是有关政府分配活动的一门学科。学习财政学的主要目的就是理解政府理财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分析财政政策的基本方法,并能在现实中加以运用。基本要求学生在学习财政学之前,必须要掌握和理解基本的经济学知识,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和宏观经济学,并有较强的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财政学过程中,掌握全部的财政学理论知识;积极阅读课外材料,包括参考书、财经类报刊杂志;上课认真做笔记,踊跃参加课堂讨论。教学周期与学时分配

《公共财政学》所有教学内容合并成八章,每章二(三)周,每周三课时。本学期共十九周,十八周内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剩余一次主要用于期中测试以及机动。

第一章财政总论

第一节财政概述

一、财政概念(publicfinance)列举财政现象,从中归纳出财政的概念;将国家财政与公共财政做比较分析,两者的异同;中国目前正处于从国家财政向公共财政转化过程中。二、财政的产生与发展财政的产生财政的产生需要两个前提: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两者缺一不可。财政的发展从奴隶社会财政出现的时候开始,共经历了四个不同的人类社会,财政的发展是指:在这几个社会里,财政的特征、收支形式、收支的内容是如何发展。三、财政学的研究范围1、

财政学的建立和发展一般认为,财政学的创建人是亚当·斯密,以后财政学从政治济学中独立出来而成为一门单独的学科。斯密以后的经济学者对有关财政学的研究内容进行了不断的扩充。2、

财政学的研究范围不同时期的经济学者关于财政学的研究范围是不断变化的,这与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是密切相关的。(1)

、早期的研究范围(AdamSmith)代表者是斯密,在《国富论》中,他用了几章篇幅专门研究财政理论,包括支出论、收入论和公债论。他认为财政学仅仅研究财政的收支本身,且财政的支出仅限于政府正常的行政开支。他提出的著名的税收四原则(能力、确立、便利、节约)对当代社会有着广泛影响。斯密时代的财政学一般称为旧公共经济学。一(2)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研究范围代表人物是凯恩斯(Keynes,JhonMaynard)在当时经济严重萧条的环境下,他提出了政府干预经济活动的政策主张,且他更强调财政政策的有效性,故他的经济学派又被称为“财政学派”。财政政策手段上,他更注重支出手段的执行。这样,财政学的研究范围就从一般的财政收支,扩大到财政政策领域。(3)、现代财政学的研究范围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期以后,新的经济问题产生,如果仅仅靠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的执行来实现既定的1

经济社会目标已经是不可能的。在此以后,财政学的研究特别强调财政体制、财政政策以及财政政策与货币流通政策的配合与协调,将财政的研究内容扩大到的公共经济领域;公共品的提供、选择、偏好等,新公共经济学开始出现。1966年出现了以公共经济学命名的学会及杂志。与传统财政学相比,(新)公共经济学更注重财政收支对整个经济的影响,除了研究传统财政学的内容以外,还研究公共部门存在的合理性:为何存在、活动范围在哪里等问题;公共产品的偏好与选择、公共品的定价,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节等问题。故现代财政学的提法很多,如:政府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公共财政经济学、公共部门经济学等等。第二节财政的收支与职能一、财政收支(revenueandexpenditure)1、

财政收入财政收入的形式:税、利、费等。财政收入的源泉:M。尽管财政收入源于M,但财政与社会产品价值的另外两部分之间同样存在着密切关系:财政与V的关系,财政与C中的折旧之间的关系。2、

财政支出的分类财政支出的种类很多,可做以下分类:按财政支出的具体用途;按国家的职能进行分类;按财政资金的使用部门划分;按财政支出资金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分类;以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划分,这是当前国家预算所采用的一种分类方法;按财政支出有无补偿,这是西方国家通常采用的一种分类法。二、财政的职能1、

分配资金包括两个环节:筹资和供应资金。讨论:资金分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分配资金是财政最基本的职能。2、

合理配置资源含义。政府的职能以及合理配制资源的范围:公共财政与国家财政的区别。财政配置资源的领域。3、

公平收入分配(incomeredistribution)

收入分配不公平的衡量方式:洛伦兹曲线和吉尼系数;最低贫困线(povertyline)实现收入公平分配的手段:税收和转移支出。公平分配的目标是什么。公平是相对的,如果实现绝对公平,将导致经济效率的巨大损失。4、

保持经济稳定促进经济增长执行这一职能的关键是采用直接干预还是间接调控以及干预的4、

保持经济稳定促进经济增长执行这一职能的关键是采用直接干预还是间接调控以及干预的手段。以上财政四大职能综合了中西方财政学的内容。财政分配资金是最基本的职能,其他几个职能是派生而出的,且这些职能的执行是在财政分配资金过程中进行的。西方财政学中有关财政的职能主要有三方面:满足公共需要,采用税收—支出机制;调整分配,收入—转移支付机制;稳定与增长,采用各种财政政策手段(参见马斯格雷夫的书籍)。几个职能是派生而出的,且这些职能的执行是在财政分配资金过程中进行的。西方财政学中有关财政的职能主要有三方面:满足公共需要,采用税收—支出机制;调整分配,收入—转移支付机制;稳定与增长,采用各种财政政策手段复习思考题1、

什么是财政?它的收支结构如何?2、

财政有哪些职能?3、如何理解财政的收入再分配职能?第二章财政支出(1)

第一节政府与市场讨论:财政支出的分类,财政支出的内容及其在中西方国家的区别,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一、市场失灵(marketfailure)1、公共品(Publicgoods)2、外部性(positiveexternalitiesandnegativeexternalities)3、收入再分配(Incomeredistribution)4、维护竞争秩序(Naturalmonopoly):消除市场势力过强导致的垄断、自然垄断等垄断行为。5、保持宏观经济平衡(Macroeconomicsregulation)6、扶持某些产业的发展二、共公品提供是否存在其他的解决方式?(PPP模式)“公私伙伴关系”,简称PPP

PPP为Public-PrivatePartnerships简称概念引用的动机政府在PPP中的作用项目的选择标准PPP适用的领域PPP的类型与方式PPP在国外的运用PPP在国内的运用前景政府在PPP中的作用

严格制定各种标准。以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合适的私人资本参与者。实行强制性的制度安排对民营资本提供激励和监督.维护社会公众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等等。

项目的选择标准按照加拿大的做法,对拟实施的PPP项目制定了六项评价标准供作为参考:财务标准技术标准运营标准可接受性标准实施标准时间标准PPP适用的领域1、海洋游艇救护工作2、环保3、民营团体保护公共土地免于被开发4、公园维护和管理5、会馆和公共图书馆承包经营管理6、市镇传统的市政公共工程7、无人卫星的管理(NASA)8、监狱9、美国国防部将武器的生产也交给承包商10、国有博彩业和铸币厂的业务实行公私合营11、地铁推行民营化12、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13、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PPP的类型与方式类型方式主要是凭单制(vouchers)和合同承包制。第二节财政支出概述一、财政支出的原则1、

量入为出的原则量入为出与量出为入的概念。从指导思想上看,量入为出一直是我国财政支出的原则,坚持这一原则的主要原因是:由中国的国情和我国的基本经济规律所决定。当然,坚持量入为出的原则并不意味着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使财政的支出小于财政收入,有时适当的打上一些财政赤字也是可行的。从现实来看,量入为出的财政支出原则是否得到了贯彻,我们可以从不同的时期来进行考察,建国一直到七十年代末期,这一原则基本上得到了贯彻,尽管在不同的年份里,财政收支的状况有所不同,有的年份是财政盈余,有的年份是财政赤字,但从整个历史时期看,财政收支是平衡的。七十年代末至今,财政状况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除了1985年略有财政盈余(约0·5亿)外,年年出现财政赤字,且出现了从前十年的决算赤字到后十年的预算赤字的转变,财政赤字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因此也导致政府的债务规模膨胀。可以这样说,尽管最近的二十年里国家财政赤字问题难以解决,但这并未改变量入为出的财政支出原则,因为这一时期的财政赤字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从政府的角度看逐步减少财政赤字以至最终实现财政的收支平衡是不断努力的目标。2、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含义,为什么要优化支出结构,优化支出结构应注意的几个主要问题是什么。3、

厉行节约,讲求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注重财政支出的使用效益,是世界各国都十分强调的问题,因为财政收入数量是有限的,需要使用财政资金的部门和项目又很多,如果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不高,结果要么是加重了纳税人的税收负担,要么是政府通过扩大赤字的方式来解决支出资金不足的问题,最终,债务规模及还本付息的压力都将因此而加大,最后的负担还是落在纳税人的头上。这对一国经济长期健康的发展显然是不利的。

西方国家的财政支出原则与我国的原则不完全相同。实际上,在西方国家财政支出的原则也经历了一个较大的变化过程。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财政支出也同中国一样,特别强调量入为出的原则。凯恩斯理论产生以后,量出为入代替了量入为出,从现代西方国家财政支出所依据的原则来看,主要有以下两个:一是社会利益原则:政府的支出应以社会利益最大化为基本原则;二是经济效益原则:通过采用收益—成本分析法增强政府支出的选择性,尽可能的实现政府财政支出的经济效益最大化。“3E”评价法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会计总署率先把对政府工作的审计重心从经济性审计转向经济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效果性(Effectiveness)并重的审计,从单一指标扩展到多重指标,这就是政府实施绩效评估的雏形,俗称“3E”评价法。为了兼顾公平与效率,后来又加入了“公平”Equity指标,发展成为“4E”

评价法。二、财政支出的方式1、

无偿拨款(建国一直到今)主要是对非经济性支出(包括各类消费性支出、社会保障支出等项目)、1985年以后没有还款能力的经济建设项目,一般都采用该方式。2、

有偿贷款(1985年以后)主要是对有还款能力的经济建设项目,为了解决各地方、各部门争项目、争投资而导致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不高以及资金浪费严重的问题,从1979年开始进行“拨改贷”的试点,1985年开始对所有具有还款能力的经济建设项目全部实行“拨改贷”。需要注意的是,财政性贷款与商业银行的贷款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贷款。从执行的效果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财政资金用于经济性建设支出的使用效益,但依然存在着效益不高的问题,相当多的“拨改贷”资金并不能如期归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同时也是为了减轻国有企业的负担,降低其负债率,国家财政部决定从1995年开始逐步的将不能偿还的拨改贷资金转为财政对国有企业的投资,称为转增资本金。3、

财政补贴这是国家财政的一种特殊的支出方式,按时间划分,财政补贴可分为两个时期: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初,七十年代末期至今。无论是从补贴的规模、种类还是补贴对财政造成的负担等方面看,后一个时期都比前一个时期严重得多。财政补贴主要有两种:价格补贴和政策性企业亏损补贴。高峰时期的八十年代中后期,财政补贴支出占财政收入的比重逾1/3,以后尽管该比重不断下降,但从当前来看,依然在10%左右,是财政的一大包袱。三、财政支出的变化趋势

财政支出的变化趋势包括财政支出规模和支出范围的变化趋势,而这两者都与政府的职能有关。从政府的职能与财政支出的范围方面看,随着人类社会不断的进入更高级的发展阶段,政府的职能也在相应的不断扩大,尤其是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后,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都开始执行经济的职能,这样财政的支出范围就自然而然的扩大到经济建设领域。从政府的职能与支出规模之间的关系来看,由于政府的职能不断的增加,财政支出的规模也日益扩大,这种情况到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尤其明显,典型的是美国的情况。西方国家:公共支出不断上升的规律。

公共支出增长的三个模型1、瓦格纳模型(Wagner)2、马斯格雷夫的经济增长阶段理论(Musgrave)3、皮科克和魏斯曼的意外事件模型(PeacokeandWiseman)哈维·罗森的观点一是选民偏好(citizenspreferences)。二是马克思的思想(MarxistView):资本主义生产过剩,为了消化过多产能,导致政府的公共支出增加。三是偶然事件(chanceevents,皮科克和魏斯曼的意外事件)。四是社会态度的改变(changesinsocialattitudes):社会对于鼓励个人发展的态度转变趋势,导致人们对政治体制要求过高,普遍的电视广告导致人们忽略公共支出的成本。五是收入再分配的要求(incomeredistribution)。

中国的状况这一规律在我国同样存在。我国财政支出的范围与规模问题,尤其是财政支出的结构合理性问题。

第三节固定资本投资支出

一、固定资产再生产的方式

固定资产再生产的方式总起来看有三种:大修理、更新改造和基本建设。大修理是固定资产在局部形态上具有更新的性质,故它属于固定资产再生产的一种方式,但其资金来源与其它的再生产方式不同,新的会计制度执行之前,通过提取大修理基金的办法筹资;93年7月新的财务会计制度执行以后,大修理所需要的资金主要是摊入企业的生产成本之中。更新改造是一种内涵的扩大再生产方式,只需要花费较少量的资金就可以将新的计技术和工艺注入老的生产设备之中,是一种较好的固定资产再生产方式,对于老的工业企业尤其合适。更新改造所需要的资金主要有三个来源:首先来自于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提取的折旧,其次是向国家财政申请拨款,再次是通过向银行申请贷款的方式筹资。基本建设是固定资产再生产最主要的方式,包括新建、扩建、改建和恢复。其中有的是简单再生产,有的是扩大再生产,有的是内涵的扩大再生产,而有的是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基本建设所需要的资金主要是来自于各类主体的积累资金。尽管固定资产再生产的方式是三种,但从资金来源上看,由于大修理的资金与积累资金并不存在着联系,因此通常所说的固定资产投资支出是由更新改造和基本建设两部分组成。从本质上说,更新改造和基本建设两者并无区别,但在投资项目、投资资金的规模以及资金来源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故为便于管理,还是将固定资产的投资支出分为更新改造和基本建设两部分。另外,九十年代以来,房地产业在我国有了长足的发展,因此在统计上,固定资产的投资资金主要是指更新改造、基本建设和房地产投资三部分。二、基本建设投资的分类

基本建设是固定资产再生产的最主要方式,因此重点介绍基本建设。基本建设的种类众多,根据不同标准可作不同的分类。三、基本建设的投资额与拨款额

基本建设投资额是指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基本建设工作量。基本建设拨款额是指国家财政当年对基本建设的投资支出。在不同的情况下,两者在数量上的关系是不一样的。首先,在现行的投融资体制下,建设一个项目有各种筹资渠道,而国家财政的拨款只是资金来源之一,因此投资额和拨款额在数量上是不一致的。其次,即使财政拨款是投资项目建设资金的唯一来源,两者在量上也不一定相同,因为拨款额是指财政当年对基本建设项目的拨款数,而建设项目本身一般在当年是不能完成的,往往需要跨年度,这样,在一个预算年度里财政对建设项目的投资资金是多少,就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建设项目上年度的节余和为下一年度的储备。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拨款额=投资额-上年度的节余+为下年度的储备。实际上,当建设项目所需要的资金完全是通过预算拨款的方式取得,且项目是在当年开工并当年完成,那么,投资额与拨款额在数量上才会相等。四、基本建设投资效果分析1、衡量基本建设投资效果的指标2、提高基本建设投资效果的途径3、分析与讨论:如何完善我国的融资方式?建国以来中国投融资制度简介中国现行的融资模式及完善第四节财政对农支出

一、财政对农支出的含义

支出还是支援?“农”的含义二、农业支出的方式

国家对农业的支出包括直接支出和间接支出两类,直接支出就是指财政以拨款的方式向农业的支出;间接支出又有很多种做法:对与农业生产有关的工业企业的支出,财政对农业的税收支出,价格支持及信贷支持。三、农业投资支出的内容

1、传统的支出内容

财政的农业支出包括事业单位的费用支出,基本建设支出,技改支出,科技三项费支出以及支援农村生产的支出。

讨论:财政与“三农”的关系:农民的贡献、财政支出。农民对国家财政的贡献:国家财政对三农的支出: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财政对农支出的内容:三农,包括农村基础设施、农村公共品建设支出,农村社会保障支出,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支出以及对农民的支出,等。农民的财政贡献2001年《中国统计年鉴》,剪刀差数据来自温铁军2001研究报告。年份1980年1985年1990年1991年1992年1993年1994年1995年1996年

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2001年剪刀差金额(亿元)300.34391.80726.4596812511718218926712826314435913891*4291*农业各税额(亿元)27.6742.0587.7690.65119.17125.74321.49278.09369.5397.45398.8423.5465.31农民纯收入总额(亿元)1522.0783210.95774.666042.736648.247848.910445.513559.8616649.011810818780.8619233.3719638.38*表1:1988-2010年中央财政三农支出以及农业就业人口受益表时间中央财政三农支出(亿元)中央财政三农支出年增长%农业就业人口农业就业人口人均三农支出(元)1990307.843.683983.561991347.5712.93.668594.741992376.028.183.0423123.61993440.4517.133.4004129.531994532.9821.013.3918157.141995574.937.873.2638176.151996700.4321.823.1661221.231997766.399.423.1867240.519981154.7650.673.1892362.0819991085.76-63.1482344.8920001231.5413.433.2041384.3620011456.7318.293.2183452.6420021580.768.53.1787497.32003214435.633.1206687.052004262622.483.0768854.482005297513.292.97331000.572006339714.182.86311186.482007431827.112.76911559.352008595537.912.71372194.422009725321.82.65942673.332010818312.822.60623139.8220111041927.322.5562407620121228717.932.50624903复习思考题1、政府和市场之间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你认为政府活动的领域主要在哪些方面?2、简述公共支出不断上升的含义。公共支出不断上升的原因是什么?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你认为应该如何提供农村公共品?第三章财政支出(2)

本章的财政支出主要是指非经济性支出,包括消费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及财政补贴支出)。

第一节经常性费用支出(currentspending)以教育为例,说明文教科卫需要政府支出的理论依据。一、文教科卫支出1、文教科卫资金来源分析对社会大众而言,文教科卫是公共需要,但这类公共需要与其他的公共需要有所不同。公共需要并不是人人需要,就文教科卫来说,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是公共产品,但在一定程度上又是私人产品,即它们兼有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特征。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市场也应该通过市场购买到的公共产品,其所需资金应由微观主体解决;作为一种公共需要应由财政出资予以解决的在原则上仅限于那些社会公众不可能也不应该通过市场出资进行购买予以满足的公共项目。按照这个标准,分别分析一下文教科卫的资金来源:教育教育分为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两类,就基础教育而言,其资金应由财政拨款予以解决,尤其是在九年制义务教育早就普及以后,国家财政就更应该全部满足基础教育所需的经费问题。专业教育的直接受益者是接受教育者本人,因此专业教育所需要的资金应该由各微观主体自己加以解决。

科研科研分为基础性研究可应用性研究两类。就基础性研究而言,一方面,其研究成果不可能用于生产过程,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另一方面,基础性研究是应用性研究的起点和基础,如果缺乏基础性的研究成果,那么,应用性研究将难以维持,相关主体的科技创新能力将因此为丧失。所以就基础性研究而言,其研究过程中所需要的资金应该全部有国家财政出资予以满足。应用性的研究其研究成果可能是一项发明、一个专利,只要将该研究成果投入生产中,很快就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应用性研究所需要的资金应该由微观经济经济主体自己出资。卫生卫生包括两方面:医疗和卫生。就卫生事业而言,主要目的是减少和控制疾病,提高公民的身体素质。其收益对象并不是某一个十分具体的人,而是全民,故所需要的资金应该由国家财政予以解决。医疗则是每一个生病的人自己的事情,其所需要的资金自然应由个人出资。总之,对于文教科卫事业所需要的资金,应由国家财政和微观主体共同出资。2、文教科卫支出的效益分析与经济建设项目相比,文教科卫支出见效较慢,难以采用一些具体的指标进行衡量,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能衡量这些财政支出项目的使用效益。对于不同的非经济性项目,依然可以采用各种方面加以测算。教育:采用费用—贡献比较法,适合于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科研:基础性的研究可以以研究成果的数量、质量、在国内外同一领域所处的地位等具体指标进行衡量;应用性研究成果衡量的关键是看其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状况,尤其是研究成果所产生的实际经济效益。卫生:财政投资与医疗条件的改善状况,医务人员的水平和素质,某些疾病的控制情况,一国人口的期望寿命,死亡率的高低等等。3、

文教科卫事业单位的管理方式对于不同性质的文教科卫事业单位,一般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具体有以下三种:一是全额预算管理:将事业单位的全部收支都纳入国家预算,收入全部上交,支出全部由财政拨款。适合于没有经常性业务收入的事业单位。二是差额预算管理:事业单位首先以收抵支,不足部分由国家财政弥补。主要适合于有经常性业务收入的单位。三是经济核算管理,即企业式管理:事业单位不仅要以收抵支,而且还要向国家财政上交税收。主要适合于有经常性业务收入,且量大而稳定的事业单位。二、行政管理支出(administrationspending)

1、概念2、行政管理支出包含的内容3、行政管理支出的效益问题。讨论:机构改革与国家财政。4、改革开放以来机构改革简介三、国防支出(nationaldefensespending)1、概念2、国防支出的意义3、国防支出应主意的主要问题第二节社会保障支出(socialsecurityspending)

一、社会保障的理论依据1、凯恩斯的政府干预理论。意义:稳定与收入再分配。2、现代新古典各流派的理论:信息不对称(asymmetricinformatiom)造成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adverseselectionandmoralhazard)使私人市场失效。3、本书的观点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adverseselectionandmoralhazard)家长主义(pateralism)节省决策成本(economizeondecision-makingcost)收入再分配(incomedistribution)二、概念及内容

国家为城乡居民在失去收入来源的时候,以集中或分散的形式提供的必不可少的生活保障。包括社会保险(socialinsurance)和社会福利(socialwelfare)。社会保险的概念;社会保险的特征;社会保险不同于商业保险,主要区别在两方面:资金来源不同,手段不同。社会福利的基本概念,它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各种抚恤、社会救济和灾害救济。美国的社会福利是指主要提供给低收入者的、多达80多个项目的受益制度。如医疗保健、现金资助、食物受益、住房支持、教育、服务、就业培训、能源帮助,等等。社会福利的资金主要来自于联邦政府和州以及地方政府,其中联邦政府支持占一半以上。二、我国传统的社会保障制度及改革的原因

1、由国家财政予以满足的社会保障范围社会保险:仅限于国家行政事业单位,主要由职工福利费、退休金、医疗费等构成。社会福利:主要限于抚恤支出和自然灾害救济费。实际上西方国家的社会保障支出主要是通过政府来进行的,其所需要的资金主要是通过财政预算的方式来加以解决。因此,目前在一些西方国家财政预算中,社会保障占总支出的比重一般在40%左右,可以说是政府预算支出的大项。比较而言,我国财政用于社会保障支出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财政支出中所占的比重都比西方国家小得多。如果不考虑生产力的差距,我国的社会保障支出与西方国家的差别,并不是在规模和数量上,而主要是在于支出渠道的不同。2、社会保障资金的主要来源社会保险:在城市,主要是“企业保险”,即企业从成本或利润中形成自己的社会保险基金,用于社会保险费用的支付。另外,“高就业”也可以看成是一种就业保障。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则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保险(实际上没有社会保险),农民靠的是土地保险,或者干脆靠子女为自己未来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保障。社会福利用于解决城乡居民生活困难的社会福利主要是由企业、事业单位及农村集体来承担,财政并不支出(当然,来自于行政事业单位的社会福利非依然是国家财政包含在总的行政管理费和事业费中)。3、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原因原来的社会保障制度在新的经济条件下,对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发展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首先,由企业为其职工提供保障,造成企业负担过重,将不同的企业放到一个不公平的竞争环境之中(讨论:国有企业的负担问题)。其次,就业保障与企业改革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职工大量失业的趋势是相矛盾的。再次,改革前的农村由集体提供保障,而现在则没有保障;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如果由乡镇企业提供保障的话,依然会产生与国有企业同样的问题。故从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角度看,也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再者,老龄化的加剧迫切需要建立新型的社会制度。三、建立新型的社会保障体系

新型的社会保障体系还是包括两个方面: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1、社会保险

建立社会保险基金以养老保险为例,讨论社会保险基金的三种模式:现收现付制(pay-as-you-go)现收完全基金制(积累制fullyfunded)现收现付制与积累制相结合(apartiallyfundedsystem,美国称为SocialSecurityTrustFund)该基金的资金来源:开征社会保险税,职工以及职工所在的单位按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交纳。当资金不足时国家财政也可以予以拨款。基金资金的运用:按规定的标准支付各种社会保险费用。社会保险基金的运作:这里涉及到基金运作方式的选择问题,是以专家组成的民间基金代理运作与管理,还是有社会保险机构进行运作与管理?2、

社会福利财政拨款尽管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险一样,都属于社会保障,但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区别:社会保险涉及到所有的职工,自然可以通过基金的方式来加以解决,而社会福利仅仅与一部分居民有关,如果通过向所有的人征税进行筹资来支付给一部分人,显然有违社会公平。因此,社会福利所需要的资金只能是通过国家财政以拨款的方式加以解决。讨论:1、社会保障改革的实践,包括已经取得的成就,依然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等。2、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效应。

第三节财政补贴

一、财政补贴的一般概述1、

财政补贴的概念2、财政补贴的特征:政策性,灵活性和时效性。3、财政补贴涉及到的主体:政府和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微观经济主体。4、财政补贴的实质:它是一种转移支付,属于收入再分配。5、财政补贴的处理方式:一是作为负数冲减财政收入;二是在财政支出中列支。二、财政补贴的分类及作用

1、财政补贴的分类按不同标准,可以对财政补贴进行不同的分类,大概有一下四种分类:按照补贴的处理方式;按照补贴的对象;按照补贴在经济活动中的环节;按照补贴内容,这是国家预算中所采用的项目。。2、

财政补贴的作用在不同的时期,财政补贴的作用也有所不同,总的来看,财政补贴有很多积极的意义,但问题也很多,尤其是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已经开始建立的今天,财政补贴是弊多利少,实际上,政府出台并依然执行的很多财政补贴项目与市场经济发展是完全相悖的。因此,加快对财政补贴的改革十分迫切。3、讨论:中西方国家财政补贴的异同从世界范围来看,财政补贴是一种全球性的经济现象,几乎所有的国家和地区出于某些政策或公平方面的考虑,都对不同的经济主体采用不同的财政补贴,在农产品领域以及贸易领域的补贴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财政支出现象。由于各国都提供财政补贴,自然使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不可避免,如欧盟与美国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冲突,美国与日本在汽车零配件、半导体及大米领域的贸易摩擦等,再如WTO多哈回合至今大不成协议,主要原因就在于农产品补贴。尽管我国的财政补贴问题多多,但在改革过程中要完全消除财政补贴是不可能的。为了使中国的财政补贴更有效率,同时也大大减轻国家财政的负担,我们可以借鉴一下西方国家的财政补贴的做法。1)、西方国家财政补贴的主要内容:通常在以下两种情况下需要进行财政补贴:一是商品价格过低影响到生产者的积极性;二是对生活特别困难的家庭提供的补贴。具体的补贴内容如下:无偿支付给企业或个人的资金;实物补贴(即政府以较低的价格出售商品);购买补贴(政府按高于市场的价格从生产者手中收购);税收支出(即减免税);财政贴息;规章制度补贴(政府有意识的规定某些商品的价格,或某些商品进入市场的条件,从而使特定集团获利)。总的来看,西方国家的财政补贴侧重于对农产品和外贸方面的补贴。2)

中西方国家财政补贴的区别:目的—环节不同。西方侧重于保护生产者的利益,补贴主要在生产环节;中国侧重于保护消费者的利益,财政补贴几乎遍及经济活动的所有环节。补贴的方式不同。西方国家一般实行“保护价格制”,如果因此而对居民的生活产生影响,则将工资与物价挂钩;我国一般是“购销倒挂制”,影响到生产者利益则由财政提供补贴。财政补贴支出数量不同。西方国家财政不同支出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一般控制在3%以内;而中国这一比重高的时候达到30%以上,即使目前也依然在10%左右。补贴的资金来源不同。西方的补贴资金除了来自于财政拨款以外,还有其他很多的来源,如农产品价格基金,农产品安全基金等;中国的补贴资金只有财政拨款。农产品价格的管理依据不同。西方国家农产品价格制订调整的依据是法律,而中国则是以政策为依据。三、我国财政补贴的现状及改革思路

从成因上看,我国财政补贴的根本原因有两个:一是经济体制型补贴。建国初期,为了给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筹资,实行工农业产品、原材料与加工品之间的剪刀差。为了实现公平分配,缩短剪刀差,在提高农产品及原材料价格的同时,为减轻震荡,必然由国家财政提供补贴。实际上,体制型的财政补贴与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不相适应的,应通过体制及价格的改革加以取消。二是机制型的财政补贴:为了弥补市场运行机制的不足而出台的财政补贴项目。这种补贴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是弥补市场缺陷的重要手段,政府调节经济的工具。1、

财政补贴的现状补贴规模庞大;范围广泛,名目繁多;补贴支出具有刚性,时效性消失;使国家财政背上巨大的包袱。2、财政补贴的改革思路(讨论)首先应确定财政补贴的目标,根据目标来决定政府财政补贴的范围;全面理顺商品的价格体系,这是取消其他项目补贴的前提条件;进行相关领域的配套改革。复习思考题1、经常性费用支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就建立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3、你认为我国的财政补贴应如何进行改革?

第四章税收的概述第一节税收制度(Taxsystem)一、税收及其特征1、税收的概念,包括征税主体、目的、依据、程序、对象等。2、税收的特征是: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其中税收的固定性是相对的,税收的三个特征必需同时具备,缺一不可。二、税收制度征税活动各种规定的总称就是税收制度,简称税制。三、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税收制度由诸多要素组成纳税人(确定纳税主体)征税对象(确定纳税客体)税率(确定税收负担)起征点和免征额、税收优惠(减轻税负的要素)附加和加成、税收罚则(加重纳税人税收负担的税制构成要素)四、税收的种类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税种分为不同的类型:按计税依据的不同,税种包括从价税和从量税;按税收与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税收有价内税和价外税;以计税的形式的不同,有货币税和实物税;根据税收能否转嫁,税收有直接税和间接税;按征税对象进行划分,税收有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和行为税。根据税收征管主体的不同,可将税收分为三类:中央税,共享税和地方税。

第二节税收原则和税负转嫁

一、税收原则1、

古典经济学派的税收原则其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他在《国富论》中提出了著名的税收四原则,即:能力原则、确定原则、便利原则和节约原则。2、

现代税收原则现代社会各国在制定税种的时候一般遵循的税收原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财政的原则处理税收与财政收入之间的关系的时候,必须要注意需要与可能两方面。2)税收的公平原则税收的公平包括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horizontalequityandverticalequity)。由于在现实中公平的标准较难确定,故理论上一般以纳税能力及受益的多少来确定税收负担。3)效率原则(efficienttaxation)一税收的效率包括行政效率和经济效率。行政效率主要是指征税的成本,成本越低,则行政效率就越高。具体地说,税收的成本有两层含义:狭义的税收成本是指税务机构的稽征成本和纳税人的执行成本,广义的税收成本除了狭义的以外,还包括税收所导致的“社会成本”,即美国经济学家哈伯格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提出的“社会净损失三角形”(哈伯格三角形,excessburden,welfarecost,deadweightloss)。社会净损失的测算DWL=1/2η×Pb×q1×t平方,其中η为商品需求弹性。在公共选择学派那里,社会净损失理论被用在垄断、政府干预、以及政府失效等方面。

最适商品税为了减少社会净损失,拉姆齐认为税收的重点应该放在弹性小的商品上,即拉姆齐法则,也称为反弹性法则。如果这样,将会产生怎样的结果?税收的经济效率是指税制活动要符合经济有效性原则。这里主要涉及到税收负担的轻重与经济活动及财政收入之间的关系问题。最适所得税我们可以采用供应学派的知名理论拉弗曲线来阐述这个问题。该学派的减税主张提出后,实际上已经为西方国家的政府在制定本国经济政策时候所采用,一些发展中国家也经常采用该财政政策主张来干预经济活动。税收的经济效率是指税制活动要符合经济有效性原则。这里主要涉及到税收负担的轻重与经济活动及财政收入之间的关系问题。我们可以采用供应学派的知名理论拉弗曲线来阐述这个问题。该学派的减税主张提出后,实际上已经为西方国家的政府在制定本国经济政策时候所采用,一些发展中国家也经常采用该财政政策主张来干预经济活动。

二、税收负担的转嫁1、

税负转嫁的概念(taxshift)2、

税负转嫁的方式税收负担转嫁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前转和后转。无论是哪一种转嫁方式,都是通过改变商品价格的做法来进行,故存在税收负担转嫁的税种一般是流转税。3、

影响税收负担转嫁的主要因素纳税人能否进行税负转嫁以及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进行税负转嫁,受到很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具体如下:纳税人必须拥有自主的定价权;受到商品供求弹性的影响;受税收性质的影响;受到政府行政管辖权范围大小的影响。4、

税收归宿(taxincidence)区分税收法定归宿(statutoryincidence)和经济归宿(economicincidence,即税收的最终归宿)。法定归宿就是税法规定的直接纳税人;税收的经济归宿是税收经过若干次转嫁,必然会找到一个不能再进行税负转嫁的最后负担者,即税收的最终归宿。

第三节税收制度沿革从建国后的1950年开始至今,我国的税收制度一直在不断的进行修正和改革,总的来看可分为以下几个大的时期:一、税收制度的建立和简化时期(1950—1982)这一时期又可以细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建立阶段1950年中央政府首次颁布的全国统一的税制,建立了以流转税和所得税为主体税种的复合税制。二是修正阶段。1953年开始,本着“保证税收,简化税制”的原则对原税制进行了修正。经过这次修正以后的税制依然是复合税制。三是简化阶段。从1958年开始,按照“基本上在原税制的基础上简化税制”的方针,对原工商税制进一步进行简化,同时颁布了全国统一的农业税制。四是继续简化阶段。从1973年开始,对原税制进一步进行简化,到七十年代末期,企业实际上只按统一税率上缴工商税,税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基本上丧失。二、利改税时期(1983—1993)1、

利改税的背景分析2、

1983年的第一步“利改税”这次税制改革仅仅是对企业所得税进行的改革,严格的说并不是一次彻底的利改税。大中型国有企业按55%的税率上缴企业所得税,税后利润如果超过合理留利水平,则再上交一部分利润,故称为“税利并存”;小型国有企业按八级超额类进税率上缴所得税,税后利润如果超过标准则再上交承包费。第一步“利改税”是不彻底的,故必然会有第二步利改税。3、1984年的第二步“利改税”与上次的税制改革不同的是,第二步“利改税”是一次全方位的税制改革,除了对所得税进行改革以外,还对流转税、财产税和行为税进行了改革。通过这次的税制改革,建立起了一个比较完善的复合税制体系。另外,在进行两步“利改税”的同时,还执行了“税前还贷”政策,以减轻企业的还贷压力。三、1994年开始实施的新税制1、

1994年进行税制改革的原因2、

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3、

新税制的设计原则4、

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税制改革展望1、完善流转税制将现行的生产型增值税逐步过渡到消费型增值税(2009年执行新的增值税管理条例)。进一步简化税制,方便征管。适当扩大增值税的征税范围,调整营业税的税目、税率,简化税制,规范征收办法,最终取消营业税。2、改革所得税制。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规范税前列支项目和扣除标准。统一税基,建立统一规范、简化高效的企业所得税制(新税法2008年开始实施)。改革个人所得税,建立覆盖全部个人收入的分项与综合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适当扩大应税项目,提高基本扣除额,从严控制减免税项目,合理规定扣除项目和标准,重新设计统一的超额累进税率和规定各项所得的预扣率;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配合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尽快开征社会保障税。3、完善财产行为税。适时开征遗产税和赠与税;回归房产税的本质。复习思考题1、简述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2、如何理解税收的公平与效率原则?3、什么是税负转嫁?影响税负转嫁的因素有哪些?4、1994年税制改革的原因是什么?该税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第五章我国现行税种第一节流转税(turnovertax)

流转税的特征1、累退性(regressive):存在争议,税收负担是否累退,取决于收入的计算:是年收入(annualincome)还是终身收入(life-timeincome)?

2、易于管理(easeofadministration)3、克服外部性(thepresenceexternalities)4、商品税也是一种使用者收费的替代(substitutesforuserfee)

一、增值税(value-addedtax,VAT)以增值额作为征税对象的税就是增值税。1954年首先由法国开始采用,由于该税与其他的流转税相比具有诸多的优点,因此很快被许多国家所采用。我国从1979年进行增值税的试点工作,1984年颁布了增值税条例,征税范围限于12个税目,1986年又进一步有所扩大。1994年实行的新税制,将增值税作为流转税以及现行税制的主税种。1、

增值税的特征

与产品税相比,增值税的主要特征是:1)征税对象为增值额(consumption-typeVAT;netincome-typeVAT;grossincome-typeVAT).2)增值税具有征收的广泛性。它坚持普遍征收的原则,只要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着增值额,在任何一个环节都要征收增值税。3)具有征收的的连续性。任何一件商品从生产到消费中间将经历很多环节。在所有的生产、加工、流通环节中,都须交纳增值税。4)增值税是价外税。工商税中的其它流转税都是价内税,只有增值税是价外税,即纳税人实现销售收入后,在计税是,做为增值税征税对象的商品价格是不包含增值税税额本身。如果纳税人在销售商品时采用价税合一的做法,则应先将含税的销售额换算成不含税的销售额,然后再计算税额。2、

增值税的作用1)、它可以避免重复征税,有利于专业化协助的发展。因为增值税的征税对象是增值额,是对纳税人新创造出来的价值部分进行征税,这样就可以避免对上游纳税人已经交纳税款的外购原材料再征税,解决了其他流转税中普遍存在的重复征税问题。2)有利于对外贸易。一般的国家为鼓励本国的商品出口,通常采用出口退税的做法,以降低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增强竞争力。由于增值税不存在重复问题,容易计算退税额,因此有利于对外贸易。3)它是国家调节经济活动的种要经济杠杆。增值税税收负担确定后,与商品及生产过程无关,不会对税收的调节方向产生影响;纳税人都按同一的税率交税,不会产生因税负不同而造成利润水平的差距,有利于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4)增值税对国家财政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宏观方面看,增值税的征税对象实际上是国民收入,在税率既定的前提下,税收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处于稳定的状态。3、

增值税的税制结构1)纳税人。根据生产经营规模的大小及会计制度是否健全,增值税的纳税人分为两种: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不同纳税人的征税对象及税率也不相同。2)征税对象:一般纳税人是增值额,小规模纳税人是销售额。3)税率:一般纳税人有三档税率,即基本税率17%,低税率13%和零税率(toberebated);小规模纳税人采用6%的征收率。增值税的减免权集中在国务院,任何地方和部门都不能随意的减免增值税。4、

增值税的计征一般纳税人:税额=当期销项税款-当期进项税款当期销项税款=销售额*税率如果纳税人将税款和销售额合在一起,则应先将含税的销售额换算成不含税的销售额,其公式是:销售额=含税的销售额/(1+税率)小规模纳税人不能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故不得抵扣,其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是税额=销售额*征收率(6%)5、增值税存在的问题:理论、税制、征管等方面

2009年新增值税管理条例的调整:增值税类型,小规模纳税人的税率(3%),纳税时间延长10天增加至15天,等。2012年起,在上海交通运输和部分服务业试点增值税代替营业税。新增11%、6%两档低税率。二消费税(consumptiontax)

消费税是1994年执行的税制时新设的一种流转税。在原来的老税制中有一种行为税—特别消费税,对几种政策不鼓励消费的高档消费品征收。新税制取消了这种税,出于多方面的考虑,对部分消费品在征收增值税的基础上再征收一道消费税。1、消费税的宗旨抑制超前消费和调节收入分配,保证财政收入。2、消费税与增值税之间的关系目前的消费税是对增值税的补充,增值税是全面型的,对所有的消费品都进行征收,消费税是部分型的,选择部分消费品在征收增值税的基础上再征收一道消费税。3、消费税的税制结构1)纳税人2)征税对象3)确定征税范围所考虑的因素:流转税税制格局改变后税收负担下降较多的商品;非生活必需品中的高档、奢侈消费品;不提倡也不适合于过多消费的商品;一些资源性的消费品。基于以上方面的考虑,消费税共设了十一个税目。4)税率比例税率和定额税率,具体见税率表。

税目税率一、烟25%、40%、50%和30%(烟丝)二、酒及酒精5—25%;220,224三、化妆品30%四、护肤护发品17%五、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10%六、鞭炮焰火15%七、汽油0·2元(升)八、柴油0·1元(升)九、汽车轮胎10%十、摩托车10%十一、小汽车3%、5%、8%

2006年4月1日起,对现行消费税进行调整,包括消费税税目、税率和相关政策。具体如下:新增高尔夫球及球具、高档手表、游艇、木制一次性筷子、实木地板等税目。增列成品油税目,原汽油、柴油税目为该税目下的子税目;同时新增石脑油、溶剂油、润滑油、燃料油、航空煤油五个子税目。取消护肤护发品税目;调整部分税目的税率:小汽车,摩托车,汽车轮胎,白酒。2008·9·1的调整:促进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2009·1·1的调整:与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相适应。5)税收减免4、消费税的计征2008年9月汽车消费税的调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13日发布通知,从2008年9月1日起调整汽车消费税政策,提高大排量乘用车的消费税税率,降低小排量乘用车的消费税税率。排气量在升以上至升(含升)的乘用车,税率由15%上调至25%,排气量在升以上的乘用车,税率由20%上调至40%;降低小排量乘用车的消费税税率,排气量在升(含升)以下的乘用车,税率由3%下调至1%。

2009·1·1消费税的调整提高成品油消费税单位税额。汽油、石脑油、溶剂油、润滑油消费税单位税额由每升元提高到每升元;柴油、航空煤油和燃料油消费税单位税额由每升元提高到每升元。调整特殊用途成品油消费税政策。对进口石脑油恢复征收消费税。航空煤油暂缓征收消费税。对用外购或委托加工收回的已税汽油生产的乙醇汽油免征消费税。用自产汽油生产的乙醇汽油,按照生产乙醇汽油所耗用的汽油数量申报纳税。对外购或委托加工收回的汽油、柴油用于连续生产甲醇汽油、生物柴油的,准予从消费税应纳税额中扣除原料已纳的消费税税款。

三营业税

以纳税人从事经营活动而产生的营业额作为征税对象而征收的一种税就是营业税。这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税种。建国初期我国曾开征过营业税,1958年并入工商统一税中,1984年进行工商税制改革时又重新恢复,1994年进一步进行改革,目前营业税的征税范围仅仅限于不适合于征收增值税的部分第三产业。1、营业税的特征2、营业税的作用3、营业税的税制构成要素4、营业税的计税方法项目征税范围税率%交通运输业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3管道运输、装卸运输建筑业建筑、安装、修缮、装饰及其它工程作业3金融保险业5邮电运输业3文化体育业3娱乐业歌厅、舞厅、卡拉OK歌舞厅、音乐茶座、5—20台球、高尔夫球、保龄球、游艺服务业代理业、旅店业、饮食业、环保业、仓储业、5租赁业、广告业及其它服务业转让无形资产转让土地使用权、专利权、非专利权、5商标权、商誉销售不动产销售建筑物及土地附属物52009年修订后的税率表税目税率一、交通运输业3%二、建筑业3%三、金融保险业5%四、邮电通信业3%五、文化体育业3%六、娱乐业5%-20%七、服务业5%八、转让无形资产5%九、销售不动产5%四关税关税是对进出我国关境的货物和物品所征收的一种税。1、关税的特征1)关税是一种特殊的流转税;2)关税具有涉外性;3)征税环节的单一性。2、关税的效应消费效应(增加或减少消费);保护效应;政府的财政收入效应;收入再分配效应;维护国家主权效应;调节国内供求关系的效应,等等。3、关税的种类进口关税、出口关税、进口附加税和过境税等。4、关税的税制结构1)纳税人2)征税对象3)税率4)减免规定:包括法定减免、特定减免、保税制度和临时减免等。5、

关税的计税方法

第二节所得税(incometax)所得税作为直接税开征的国家众多。该类税首先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西方国家开征,主要原因是为战争筹资。所得税在西方国家被称为“好税”:对纳税人而言,依据纳税能力征税,符合公平税负的原则;就社会来说,累进税有利于缩小社会分配的差距。从国家角度看,所得税富有弹性,可根据需要进行税收负担的调整。国外所得税的理论探讨主要是两税合一问题(fullintegration)。从种类上看,所得税的税种在西方国家一般有三种: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和社会保障税。在我国所得税的税种也有三种: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并没有开征社会保障税。一、个人所得税(thepersonalincometax)

凡是以个人所得作为征税对象的税就是个人所得税。关于个人所得税首先涉及到税基的讨论。从税收理论上看,目前关于个人所得税税基的观点有三种,即综合所得税基、消费税基和财富税基。当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采用的是综合所得税基,少数国家是消费税基(如瑞典),没有国家采用财富税基。我国的个人所得税税基是个人的综合所得。个人所得税在我国是一个较新的税种,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的八十年代才开始征收的,共有三个税种:个人所得税、个人收入调节税和城乡个体工商户所得税。1994年进行工商税制改革时将原来对中国境内的个人征收的三种所得税合并为一种,即个人所得税。1、个人所得税的特点2、个人所得税的作用3、个人所得税的税制要素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税收减免。4、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不同的税目采用不同的扣除标准

纳税额的计算: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5、中国和美国的个人所得税税制有何不同?6、中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存在的问题探讨。美国个税税制哪些方面可以为中国个税改革所借鉴?改革实践:2006年、2008年及2011年三次提高免征额至3500元;2001年还就税率、级距进行调整,改为7级超额累进税,同时调整了各档次征税对象的数额。二、企业所得税(corporationtax)1、为什么要开征公司所得税?一是两权分离理论。二是使用权收费理论。三是公司所得税的存在维护了个人所得税的一体化。2、公司为什么要分红?一种解释是公司希望通过分红的方式向社会传达一种公司经营健康、实力强大的信号。还有一种解释是“顾客效应(clienteleeffect)。3、公司融资策略。公司所得税政策鼓励负债融资。为什么公司不全部采用债务方式融资?

4、中国的企业所得税(1994-2007)1994年开始执行的新的企业所得税是将原税制中存在的诸多对内资企业征收的所得税合并后所形成的,该税种适用于所有的内资企业或组织。(1)、企业所得税的作用1)保证财政收入的可靠、及时与稳定。2)有利微观搞活。3)有利于加强对企业经济活动的监督。4)便于税收的征管,为企业提供一个合理的竞争环境。(2)、

税制结构1)纳税人在境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内资企业或组织。2)征税对象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3)税率33%的比例税率,该税率所以定为33%,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简便、明了、便于计算;与国际上大多数国家的公司所得税税收负担接近;与股份制企业和实行“税利分流”试点的企业税收负担基本相同;与税制改革之前企业的税收负担一致;与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相同,这样也为以后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统一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对年应税所得额在10万元以下的小企业设了两档优惠税率:3—10万税率为27%,3万以下的税率为18%。4)税收优惠有两种:减免优惠和税率优惠。(3)、

企业所得税的计算:

税额=应税所得额×税率应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税收调整项目金额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

5、企业所得税的完善问题(探讨)

1994年实行的企业所得税在执行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一是税收负担整体偏高;二是税负欠公平:随意的减免税造成的税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