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知识过程开启智慧之门(东莞市大岭山镇连平小学骆伟)_第1页
亲历知识过程开启智慧之门(东莞市大岭山镇连平小学骆伟)_第2页
亲历知识过程开启智慧之门(东莞市大岭山镇连平小学骆伟)_第3页
亲历知识过程开启智慧之门(东莞市大岭山镇连平小学骆伟)_第4页
亲历知识过程开启智慧之门(东莞市大岭山镇连平小学骆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亲历知识过程,开启智慧之门【摘要】数学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关于课程目标的阐述中,首次大量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从而更好地体现了数学学习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具体而言,就是让学生学会亲历知识形成过程,教师的有效引导非常重要,否则启而不“提”,引而不“问”。为此,作者认为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要做到“五导”。【关键词】亲历知识过程有效引导智慧之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指出:“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应该是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而应该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种探索与发现的过程要让学生切实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造一些生活情境,让学生明确知识是如何产生及如何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亲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有效开启学生智慧呢?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启发和引导,要让学生学会亲历知识形成过程,教师的有效引导非常重要,否则启而不“提”,引而不“问”。为此,作者认为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要做到“五导”。一、诱导学生好奇心理,让学生在好奇中亲历知识形成过程“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习也是如此。学生在预习时会遇到一些难点,带着问题听课使学习更具目的性。通过课前预习,养成主动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初步亲历知识形成过程。教学理论,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单纯传授知识,而更注重在教学中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学习数学,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对于少部分小学生来说,受到年龄和自身学习自主性等方面因素影响,可能预习不认真,或者干脆不去预习,往往没有通过自己的思考直接死记结果,对形成结论所亲历的过程不太关注,可能会缺少对知识形成过程的理解;在学生预习好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教师可以直接提出学生自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了解知识的具体情况,从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出发,能帮助学生对教学难度的理解,同时不断发问:“为什么这样分析、为什么这样计算”

,让学生不断质疑,教师引导学生如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学生们用自己的方式从不同角度思考,得到不同的方法,并在交流、比较中领会多种不同的解题思路,感受解题策略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使不同的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和计算能力。开展课前预习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在预习时,最初是为了完成书后的练习而看书。当学生无法解决练习时,他会认真看例题,对例题与习题进行比较,思考解决例题需要的新旧知识,搜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选择恰当的方法来理解和分析知识。长期经过这样的练习,学生会在预习中逐渐掌握自学方法,将所学知识融汇贯通,学会举一反三。形成知识的构架和网络,为完成由旧到新、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知识迁移奠定基础,逐渐主动高效的学习新知识。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选取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喜闻乐见的学习材料,努力创设和营造良好的教学情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感到学习数学是一件很愿意做的事,从而乐于全身心地、自主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案例1】:在教学《利率问题》时,我将教材顺序做以调整,把书中要求新授后的实践内容移到课前,将收集到的中国工商银行的定期储蓄存款凭条、当前定期存款年利率表发放到学生手里,问:你们过年的压岁钱自己存起来了吗?这些表会填吗?明天课上我们要分组搞“小小储蓄员”活动......之后,学生们有的回去问家长,有的亲自去银行调查,积极性可高了,都盼望着快上这节课。课上,学生们以实践与预习、新授相结合,使“优秀储蓄员”评比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案例2】:在教学《百分数的认识》的前一天,我布置学生先去找找哪些物品上有“百分数”,并想想是表示什么意思。在教学时,学生汇报了自己调查的结果。如:衣服的成分标签上的“100%羽绒”、“55%棉、45%涤纶”;啤酒瓶包装上的“酒精度>%”;方便面的包装袋上的“加量50%”……通过调查,学生对百分数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了生活中处处有百分数,自主的轻松的学会了知识。二、引导学生科学思考,让学生在思考中亲历知识形成过程《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理解一个数学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一个数学概念是怎样形成的,一个数学结论是怎样获得和应用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因而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不能再是单一的、枯燥的,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方式,它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过程。数学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要让学生亲历知识与技能形成与巩固过程,亲历数学思维的发展过程,亲历应用数学能力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形成积极的数学情感与态度。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课程目标,即首先必须要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去“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感悟“过程知识”。【案例4】:我在教学《百分数的认识》这一课时,创设虚拟的场景,体验百分数的由来和作用;精心选择素材,创设认知冲突。1、播放一段本校六年级篮球小队体育课中投篮录象:(课件)师:这是什么体育活动?喜欢吗?2、分析数据:师:(边说边出示下面信息)这是我校六年级篮球小队进行了投篮练习,秦老师对其中三位同学的投篮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课件出示:六年级篮球小队进行了投篮练习,老师对其中三位同学的投篮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如下)姓名投中次数张政源16陈志祥13郭子杰18师:在这张表中你看到了那些信息?师:看了这张表,你认为在这次投篮练习中,谁投得准一些?说明你的理由。(学生发表各种意见,可能会看谁投中次数多,谁就投的准;学生还可能会提出:不知道投篮的次数,不能确定。)3、教师顺势出示下面表格:姓名投篮次数投中次数张政源2516陈志祥2013郭子杰3018师:在这张表中又增加了那些信息?请你把两组数据比较起来看,到底怎样确定谁投得准一些呢?引导同座位、前后四人一组讨论、交流一下。(教师了解其中的情况)数学学习的素材只有来源遇学生生活才能赋予活力与灵性。体育活动中“谁投篮准一些?”是小学生学习生活中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材料中的“投手”是自己熟悉的,问题又是“富有挑战性的”。这样将学生极具吸引力的体育活动与数学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不仅让他们感到亲切,而且能有效得引领孩子们进入数学的园地,以积极的状态进入后续的学习。

三、领导学生合作研讨,让学生在交流中亲历知识形成过程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同时也是一个处处需要合作的社会,在学习中也当然需要合作,从而使学生更好的获得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方法。最重要的是形成合作的意识,为其更好地在这个需要合作的社会上立足和发展奠定基础。既然要合作,就不能随随便便,教师得有充分的准备,在课堂教学中领导学生合作研讨。1、要建立学习小组。学习小组的建立要讲究科学性,要能创设积极的学习氛围,提供充分展示每个人风采的平台。国外研究了多年才得出的“组间同质,组内异质”这八个字实施起来其实并不容易,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认识每个学生的有点和不足,合理组间学习小组,实现组内成员之间相互弥补,共同进步。2、要制订契合本校本学科的学习小组评价方案,鼓励生生合作。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去合作,从而是学生学会合作,提高合作的效率。评价既要关注组内每一个成员的学习结果,也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同时还要建立健全组内互帮互助效果的评价体制,看看哪一组合作得最好,效果最明显。这一富有激励性的措施可以充分调动每一个学习小组内每一个成员的积极性,实现共同进步的目的。3、教师还要精心设计有合作价值的学习内容,及时化解合作学习中的问题,提高合作学习的针对性、有效性。事实证明不是课堂上的每一个问题都需要相互讨论才能得出答案,有些简单的问题如果也让学生相互讨论,相互合作,就会出现好的学生直接把答案告诉差一点的学生,那样不管是好的学生还是差一点的学生都得不到发展,学习小组互帮互助,共同发展的目的也就我发实现。【案例5】:在教学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笔算时,286÷20这样一道题目,在解决了先用被除数的前两位去除以除数,商写在十位上这个问题后,“十位上为什么商1”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题目,而“十位上商几”这个问题就没有讨论的价值,也不值得讨论。甚至有些所谓的学困生还不知道要商几,经过讨论被其他学生直接告知,去又不知道为什么商1,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样的题目还是不会做。而且也缺少了一次思考的机会,所谓的学困生也正是由于长期缺乏思考才导致现在的状况。因此,上课之前一定要精心准备有合作价值、有合作意义,内对学生有发展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合作的“真”。才能让学生在交流中亲历知识形成过程四、指导学生学习策略,让学生在策略运用中亲历知识形成过程小学生数学学习策略是指小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运用已有的各种认知过程和不同的思维形式开展学习活动的系统方法和技术。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时常面临新的问题情境,且发现它与主客观需要的矛盾而又缺乏现成对策,这就需要我们渗透一下一些策略:【案例6】:当所学的知识比较抽象复杂时,可以根据题意构造直观,建立表象,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知识具体化,便于学生找到获取知识的途径。指导时,可在学生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调用原有的方法技能,把问题放在直观的背景中加以解决。教会学生创设直观表象,最为常见的方法:1、图示直观。例如解答下列题:一个商店运来苹果400千克,比梨2倍多50千克。商店运来梨多少千克?学生在解答过程中,很容易错误列式为:400÷2-50或400÷2+50。比梨多50千克比梨多50千克苹果:400千克梨:?千克让学生明白,梨重量的2倍真正是(400-50)千克,而不是400千克。所以求梨的重量列式为(500-50)这样列表解答:(400-50)÷22、列表。例如:某乡今年产小麦55万吨,比去年增产,去年产小麦多少吨? 可以这样列表解答:份数产量(万吨)去年1?今年(1+)55从表中可以看出,(1+)份是55吨,每一份是55÷(1+)(万吨)正好是去年的产量。五、疏导学生学习障碍,让学生在自信中亲历知识形成过程在“学困生”中经常听到“我对学好数学不抱任何希望”“我放弃数学”等丧失学习信心的言论。一部分学生认为自己无论用多大的劲,学好数学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因为考试总是不及格,思想上产生了严重的自卑感,对学好数学的信心不足。因此转化“学困生”,矫治数学学习障碍的首要任务是帮助他们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一方面要制造事实,让学生相信“我有能力学好数学”,“只要努力就有进步”。比如,每次考试在不降低学习要求的前提下让绝大多数的学生及格。当他们学习受挫,考试成绩不佳时,切忌进行不当的批评、指责,有伤学生自尊心的话绝对不讲,多用关心姿态和蔼的语气帮助他们寻找失败的原因,消除对学习数学的恐惧心理。要想完全消除“学困生”数学学习障碍是不可能的,但认真分析不同“学困生”形成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缩短与其它学生的距离,做到成功地转化及预防是完全有可能的。总之,数学学习应着眼于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