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浙江省绍兴市成考专升本政治自考真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30题)1.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
A.民族平等B.民族团结C.各民族共同繁荣D.各民族融合
2.帝国主义奴役和控制中国的主要社会基础是
A.民族资本主义B.官僚资本主义C.封建主义D.反动教会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
A.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B.发展教育和科学C.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D.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4.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
A.爱国主义
B.集体主义
C.社会主义
D.四项基本原则
5.我国的民主党派是
A.反对党B.参政党C.执政党D.在野党
6.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A.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关系问题
B.历史主体与历史客体的关系问题
C.社会发展规律与社会发展动力的关系问题
D.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7.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
A.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B.坚持人民民主专政C.坚持社会主义道路D.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8.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是【】
A.“十四个坚持”B.四项基本原则C.“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D.“八个明确”
9.
第
12
题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是()
10.假象是()
A.不直接表现本质的现象B.不存在于客观事物之中的现象C.和本质没有直接同性的现象D.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
11.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是()
A.毛泽东
B.刘少奇
C.邓小平
D.周恩来
12.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是()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什么是市场经济,怎样建设市场经济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3.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是()
A.是否承认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是否承认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D.是否承认上层建筑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4.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作出完整、表述的著作是()。A.新民主主义论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C.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D.论联合政府
1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依据是()
A.当代世界的新变化B.国情与党情的变化C.中国人民的努力D.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1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A.古希腊罗马哲学B.德国古典哲学C.17世纪英国哲学D.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
17.毛泽东首次提出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的会议是()
A.中共六届六中全会B.中共七大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D.中共八大18.在马克思主义史上,第一次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规定的是()A.A.马克思、恩格斯B.列宁C.毛泽东D.邓小平
19.事物的度是指()。
A.事物内在的规定性B.事物与他物相联系时表现出来的质C.事物保持自身质的量的界限D.事物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20.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C.官僚主义和工人阶级的矛盾D.工农大众与地主阶级的矛盾
21.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
A.革命原因不同B.革命对象不同C.革命动力不同D.革命领导阶级不同22.杰出人物的产生是()A.完全必然的B.偶然的机遇C.有的是必然的,有的是偶然的D.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统一
23.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作风是
A.毛泽东于1945年在中共“七大”《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提出的
B.在1929年古田会议上提出的
C.在三湾改编时提出的
D.在中共“八大”上提出的
24.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B.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C.对立统一的观点D.实践的观点
25.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解决,主要是由于
A.争霸与战争成为当前时代的主流
B.因民族、宗教、领土等引起的战争时起时伏
C.人口增长失控,资源破坏,环境恶化
D.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作祟
26.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
A.可保持社会公平B.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C.能确保经济总量的平衡D.可实现重大经济结构的优化
27.运动是()。
A.绝对的B.相对的C.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和相对的对立统一D.有条件的
28.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就会导致()
A.先验论和经验论的错误B.经验论和唯理论的错误C.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的错误D.形式主义和形式虚无主义的错误29.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提出和论述了()A.A.社会主义本质理论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D.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
30.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个命题表达的哲学观点是
A.唯物辩证法观点B.形而上学机械论观点C.相对主义观点D.否认主观能动性的宿命论观点二、多选题(10题)31.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其主要原因在于()
A.农民是中国革命的力量,是中国革命的最广大的动力
B.农民是中国革命军队的主要来源,人民武装力量绝大部分是穿着军装的农民
C.中国革命武装斗争主要是党领导下的农民游击战争
D.中国工人阶级的大多数是由农民转化而来的
32.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提出的“两个务必”是指()
A.务必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
B.务必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C.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D.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3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三位一体”深化拓展为“四位一体”,“四位一体”指的是()的有机统一。
A.物质文明建设B.政治文明建设C.精神文明建设D.和谐社会建设
34.我国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是()
A.现代农业B.现代工业C.现代国防D.现代科学技术
35.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要求是()
A.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B.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C.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D.重点将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36.下列选项中,属于科学社会主义观点的有()
A.民主是一个多义词,首先和主要的是指国家制度
B.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C.全民民主就等于没有民主
D.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是民主和专政的统一
37.1928年到1930年,毛泽东撰写了形成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著名文章有()
A.《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C.《井冈山的斗争》D.《反对本本主义》
38.要在中国实现工业化,首先要正确处理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关系问题,为此,毛泽东提出的许多重要思想有()
A.发展工业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
B.多发展重工业,少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
C.以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为序安排国民经济的方针
D.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总方针
39.文化体制改革的过程也就是文化创新的过程,具体包括()
A.创新管理体制B.创新产业格局C.创新市场体系D.创新市场主体
4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不可逾越的一个历史阶段是因为()
A.它反映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必然性
B.它反映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性
C.它是由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客观条件决定的
D.它的历史任务是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
三、判断题(5题)41.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42.杰出人物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历史。
43.意识具有主观特性。
44.只有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才具有能动的反作用。45.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四、辨析题(2题)46.尊重客观规律,就会妨碍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47.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
五、论述题(2题)48.试述党对农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理论。49.论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六、材料分析题(2题)50.材料1、“收入分配差距明显拉大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反映居民收入差距状况的基尼系数急剧增长。"北京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白津夫教授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透露,我国的基尼系数1981年是0.288、1990年0.343、1999年0.397,进入新世纪后则基本上在0.4以上的水平发展,2003年达到0.46后继续增加。
——摘自人民网(2006年6月26日)
材料2、在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里,我国分配制度改革已经取得初步成就,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基本建立起来,收入分配调节政策体系和调控机制基本形式,城乡居民总体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但是,近几年来,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社会成员收入差距不断扩大,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悬殊,收入分配秩序混乱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分配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
——摘自人民网(2006年9月11日)
材料3、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摘自十七大报告
材料4、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摘自十七大报告
分析近年来收入差距过分悬殊的形成原因。
51.
解决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政策措施。
参考答案
1.C
2.C
3.A
4.B
5.B
6.D
7.D
8.A本题考查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但明确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回答了新时代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九大报告概括为“十四个坚持”,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
9.B
10.D
11.A
12.C
13.B
14.C
15.D
16.B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故选“B”。
17.B
18.D
19.C
20.A
21.D
22.D杰出人物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的产生及其历史作用都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统一,因此,必须用必然性与偶然性辩证统一的观点来分析杰出人物及其历史作用。
23.A
24.D本题考查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同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相比,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25.D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
26.B
27.A
28.B
29.C历史知识,准确记住,注意不要将几种理论混淆。
30.A
31.ABCD
32.CD
33.ABCD
34.ABCD
35.ABC
36.ABCD
37.ABCD
38.ACD
39.ABCD
40.BCD
41.Y(1)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2)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这是因为:第一,就新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为有新的要素、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旧事物之所以旧,是因为它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已经不适应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走向灭亡就成为不可避免的。第二,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适应新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这也正是新事物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所在。(3)把握这一规律,对于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蹄疾步稳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42.N(1)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这一原理根源于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的基础,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正因为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历史,所以生产方式的主体——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2)杰出人物不能取代人民群众而成为历史的创造者,杰出人物是人民群众的代表,杰出人物的作用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作用。
43.Y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意识在形式上具有主观特性。主要表现在:意识只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而不是客观事物本身;意识的感性形式和理性形式都是人对主观世界所特有的反映形式;每个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都受到其自身的知识、经验、情感等主观状态的影响,因而对同一对象的反映具有个体意识的差异性或区别性;人的意识不仅反映世界上存在的东西,而且是能创造出世界上不存在的东西的主观观念。
44.N任何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都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不能认为只有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才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理由如下:(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是说任何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都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只不过反作用的性质不同而已。先进的社会意识由于正确反映了社会的发展规律,因而能够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而落后的社会意识起阻碍和延缓作用。
45.Y(1)历史分析方法要求从特定的历史背景出发,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进行具体的、全面的考察。要尊重历史事实,如实反映历史人物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如实反映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和历史地位。无视历史人物的历史局限性,对其过分夸大、美化或拔高是不对的;脱离具体的历史条件,用现代人的标准苛求前人也是不可取的。历史人物本身是变化发展的,应当用发展的观点给予如实的评价。阶级分析方法要求把历史人物置于一定的阶级关系中,同他所属的阶级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和评价。在评价无产阶级领袖人物时,同样应该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一方面,要高度肯定他们带领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伟大功绩;另一方面,又应指出他们在认识和行动上所存在的历史局限性,包括不回避他们的失误和错误。
46.(1)错误。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违背客观规律必然在实践中遭到失败。(2)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又必须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必要条件。(3)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把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反对否认客观规律的唯意志论;又反对否认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机械论或宿命论。
47.错误。(1)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指出,社会主义社会有两类性质不同的矛盾,这就是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敌我矛盾是根本利益对立基础上的矛盾,是对抗性矛盾;人民内部矛盾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属于非对抗性矛盾。(2)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革命时期的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基本结束,人民内部矛盾突出起来,已经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当然,敌我矛盾依然存在,但已不是主要矛盾,必须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48.在对农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一条农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1)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的主要内容是:①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相结合。②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与发展农业生产并举。把发展农业生产力与改造农村生产关系结合起来以推动农业生产巩固农业合作化的成果。③走“先集体化后机械化”的农业互助合作化的发展道路。④坚持自愿互利、循序渐进的原则引导、说服、教育农民逐步走上社会主义集体化的道路。⑤坚持党的领导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正确执行党在农村的阶级政策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中蕴藏的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性。(2)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的主要内容是:①把中国资产阶级划分为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部分。对官僚资本采取没收的政策;对民族资本采取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②把国家资本主义作为利用、限制、改造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通过和平的方法对资本家进行赎买。国家资本主义是一种同国家政权结合并受国家政权控制的资本主义经济。其性质和作用完全取决于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和条件;其实质是通过和平赎买而不是没收的方式.将资本主义私有制有偿地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其具体实现步骤是先把私人资本主义纳入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和国家计划轨道然后再把国家资本主义转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其结果是实现双重改造把对所有制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结合起来。49.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因为:①中国共产党有科学理论指导。②中国共产党有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③中国共产党有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和拥护。④中国共产党有一支总体上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干部队伍。⑤中国共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徽电力施工合同范本
- 2025至2030年中国点塑卡通片冲件自动锁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02月湖北荆州监利市事业单位统一公开招聘工作人员221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 水电物业合同范本
- 科技助力健康糖尿病患者用好中药泡脚的秘诀
- 公墓售卖合同范本
- 秋季幼儿户外活动的意义与实施策略
- 2025至2030年中国汽车卡扣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年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招聘考试真题
- JB-T 14509-2023 反渗透海水淡化设备技术规范
- GB/T 14799-2024土工合成材料有效孔径的测定干筛法
- 2024年03月辽宁朝阳市事业单位定向招考聘用退役士兵100人笔试历年(2016-2023年)真题荟萃带答案解析
- 茶叶运营方案
- 改变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发展结题报告
- 软件监理报告
- 中国常见食物营养成分表
- 09J202-1 坡屋面建筑构造(一)-2
- 金嗓子喉片行业分析
- 光伏电站土建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 2024年上海英语高考卷及答案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