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土地承载力的耕地资源利用与保护策略_第1页
基于土地承载力的耕地资源利用与保护策略_第2页
基于土地承载力的耕地资源利用与保护策略_第3页
基于土地承载力的耕地资源利用与保护策略_第4页
基于土地承载力的耕地资源利用与保护策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3/11报告题目:基于土地承载力的京津冀

耕地资源利用与保护策略2023/3/12报告内容京津冀协同发展及土地利用新要求京津冀人口及土地利用空间分布现状京津冀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形势——基于土地资源承载力估测京津冀耕地资源利用与保护策略1京津冀协同发展及土地利用新要求1.1京津冀协同发展(纲要)战略核心战略核心重点领域重点领域重要支撑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疏堵结合调控人口规模环境、交通一体化产业升级转移要素市场一体化区域协调4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3优化区域经济发展空间2有序疏解1生态保护内涵集约生态用地、绿色空间建构耕地保护与质量提高人口经济密集区优化开发1京津冀协同发展及土地利用新要求1.2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优化土地要素配置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深入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1京津冀协同发展及土地利用新要求1.3十三个五年规划建议相关任务建设用地得到有效控制发展一批中心城市,强化区域服务功能拓展区域发展空间,开辟农村广阔发展空间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完善土地权属,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1京津冀协同发展及土地利用新要求1.3十三个五年规划建议相关任务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集体产权权能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大规模推进土地整治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扩大环境容量和生态空间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同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1京津冀协同发展及土地利用新要求1.3十三个五年规划建议相关任务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坚持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调整建设用地结构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和工矿废弃地复垦严格控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规模,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1京津冀协同发展及土地利用新要求1.3十三个五年规划建议相关任务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江河源头和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2.1京津冀首都圈2

京津冀人口及土地利用空间分布现状京津冀地区位于东经113º04'-119º53',北纬36º01'-42º37'之间山地占37.3%,海岸线长度640km主要分属坝上高原区、冀北山地区、冀西山地区、京津冀平原区2

京津冀人口及土地利用空间分布现状2.1京津冀首都圈2023/3/111

京津冀首都圈是指以北京市、天津市为中心,囊括了河北省的保定、秦皇岛、廊坊、沧州、承德、张家口和唐山七座城市的区域,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重要的经济中心。2.2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冀东地区冀中地区冀北地区城市秦皇岛、唐山、沧州石家庄、保定、廊坊张家口、承德总面积Km2350484265876421人口万人1771.582546.36782.49农用地面积Km2244102527756510%69.6559.2673.95耕地面积Km2155991761712089%44.5141.3015.82林地面积Km24220442132551%12.0410.3642.59建设用地面积Km2548055522180%15.6413.012.852

京津冀人口及土地利用空间分布现状2.2

土地资源利用现状2023/3/1土地资源开发强度日益增大人均耕地面积少2

京津冀人口及土地利用空间分布现状2.3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不断增大2023/3/12

京津冀人口及土地利用空间分布现状人口密度是京津核心区高、南部地区高于北部地区;人均用地正相反,京津核心区低、北部地区高于南部地区;人均建设用地是京津核心区低,西北部高于东南部。2.4资源人口承载空间差异显著2

京津冀人口及土地利用空间分布现状3.1

基于建设用地开发的土地资源形势在不考虑水资源等其它因素约束前提下,排除区域内不利于开发建设和人类聚居的山地,针对人口承载现状及生态环境脆弱等特点,参考国内外其它大城市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规定,在人均建设用地现状水平下,以首都的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105.1~115.0m2/人为准,拟定人均建设用地指标110~105m2/人。2023/3/13

京津冀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形势3.1

基于建设用地开发的土地资源形势2023/3/1首都圈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共计可达18440.76~19318.94万人,人口密度达1105.45~1158.15人/km2潜力最大的是冀东地区的秦皇岛、唐山、沧州,其次是天津市,再次是冀中地区的保定、廊坊市,冀北地区土地资源承载潜力最小。3

京津冀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形势3

京津冀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形势3.2

土地水资源人口支撑力低下区域水资源量、调水量、再生水量及海水淡化量在内的水资源总量根据《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和城市用水量现状,拟定人均用水量指标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每天0.6万立方米/万人根据水资源总量和人均用水量指标计算区域水资源人口支撑力2023/3/13.2

土地水资源人口支撑力低下京津冀首都圈水资源人口支撑力整体上还有一定空间,但在一定的水资源高效利用及调水下,北京市、天津市人口基本达到饱和,河北省环京津城市还有一定空间2023/3/1首都圈水资源支撑人口为12085万人3

京津冀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形势3.3

建设用地生态适宜量限制大§A=T-G-F-U其中:A:特定区域内建设用地生态适宜量;T—土地总面积;G—所必须的生态绿地面积;F—耕地保有量;U—不宜开发建设用地☆生态绿地面积采用碳氧平衡方法来确定☆

1公顷森林产生的氧可供1000人呼吸之用☆城市人呼吸耗氧一般占总耗氧20%左右,其余为石油制品等燃烧耗氧2023/3/13

京津冀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形势3.3

建设用地生态适宜量限制大3

京津冀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形势首都圈建设用地生态适宜量(km2;万人)

北京市天津市冀东地区冀中地区冀北地区土地面积16410.5411916.88350482701376421建设用地控制3817403459254128.852380土地人口承载3470-36353667-38425386-56433754-39322164-2267耕地保有量21474373151761153111899不宜利用土地86547276600483361755生态用地1735-18181834-19212693-28211877-19661082-1133建设用地生态适宜量3875-37924983-489610579-104518772-86831685-1634

3.3

建设用地生态适宜量限制大2023/3/1北京市建设用地规划控制已达到生态适宜量在规划控制下,天津市建设用地还有较小的空间,即949-862km2的潜力与河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控制相比,冀东地区的秦皇岛、唐山、沧州三市,冀中地区的保定、廊坊两市,建设用地控制还未达到生态适宜量,通过合理规划和生态保育,建设用地潜力还比较大冀北地区的张家口、承德两市,地处京津首都圈生态屏障区,适宜开发的土地面积非常有限,其建设用地规划控制量超出生态适宜量,很难再通过扩大土地利用面积来增加人口数量从整体来看,首都圈建设用地生态适宜量为29456-29894km2,与规划控制相比还有9171-9609km2的开发潜力,具备了一定的人口增长的资源基础。3

京津冀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形势3.4

土地资源污染破坏较为严重京津冀矿产资源丰富,金属矿20种,铁矿占全国的14.31%铁矿资源主要分布在河北省,占京津冀地区的97%河北省境内有各类矿山5433家,矿山企业普遍存在在河北境内,矿山企业直接占用破坏土地约5.8万公顷,积存固体废石废渣、尾矿堆达7000多个,存量达18亿吨(王超等,2010)2023/3/1☆案例:矿山开采,土地资源破坏较重3

京津冀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形势案例:密云水库上游流域矿业用地现状2023/3/124

面积(㎡)矿区面积(㎡)矿区面积比例(%)密云水库北京段348612948361762640.18密云水库河北段11882159973676987380.57总面积15368289456738750020.482023/3/125案例:

密云水库上游流域矿业用地现状矿业用地破坏土地显著对自然生态影响深远水土流失还比较严重水源地生态保护不够,生态系统脆弱山区生态涵养功能发挥水平较低2023/3/1263.4

土地资源污染破坏较为严重☆矿山开采,土地资源破坏较重☆水土流失、荒漠化等问题突出河北省水土流失总面积为62957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3.3%,是全国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省份之一河北省荒漠化土地面积272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4.5%张家口、承德,荒漠化土地占土地面积的60%以上丰宁县水土流失面积4791.5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4.7%,全县约800多万吨泥沙进入潘家口水库,有900多万吨泥沙进入密云水库3

京津冀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形势3.5

生态关系模糊,行政分割制约2023/3/1河流上下游之间风流上下游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土地资源管理的区域协调问题生态补偿的政策、长效机制问题环境生态管理的区域协同化问题……3

京津冀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形势2023/3/1294.1建立资源环境管理联盟机制机构,促进区域协同4京津冀耕地资源利用与保护策略4.1建立资源环境管理联盟机制机构,促进区域协同4京津冀耕地资源利用与保护策略破除行政壁垒,建立首都圈耕地资源保护协调机制强化京津冀发展规划性,合理规划耕地资源保护区加强建设用地统筹力度,确保耕地总量不减构建耕地保护补偿体系,实行差异化保护政策4.2实施差异化的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因地制宜保护耕地4京津冀耕地资源利用与保护策略首都圈北部生态屏障建设区——合理利用耕地资源,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规划首都圈中部都市功能优化区——凸显耕地资源的生态与社会价值首都圈东部人口产业沿海集聚区——

耕地资源利用与保护并重首都圈南部绿色空间优化区——改善耕地生态系统4京津冀土地资源管理协同化战略4.3

促进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提升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高土地开发建设承载力2023/3/1大力发展社会经济,增强社会经济承载力

整合存量建设用地,提高建设用地承载水平

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增大农用地的综合效益

4京津冀土地资源管理协同化战略4.3

促进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提升加强水资源管理,提升水资源支撑力2023/3/1加强水土资源优化配置,合理调控人口产业空间布局

加强科技支撑,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重视开源节流,提高水资源承载力

加大保护力度,防治污染型水资源短缺

4京津冀土地资源管理协同化战略4.3

促进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