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林市实锐金属制品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_第1页
海林市实锐金属制品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_第2页
海林市实锐金属制品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_第3页
海林市实锐金属制品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_第4页
海林市实锐金属制品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海林市实锐金属制品厂建设项目建设单位(盖章):海林市实锐金属制品厂阜新鑫源环境保护有限公司编制日期:2021年01月目录TOC\o"1-1"\h\u一、项目基本情况 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一、地理位置牡丹江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地理位置东经128°02′~131°18′,北纬43°24′~45°59′。属黑龙江省东南部,是南部城镇带和哈、大、齐、牡石化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门。东部与俄罗斯接壤,南与吉林省的敦化市和汪清县交界,西部与哈尔滨市毗邻,北与鸡西市、七台河市相接。全市总面积3.88×104km2,现辖4个市辖区(东安区、阳明区、爱民区、西安区)、5个县级市(绥芬河市、海林市、宁安市、穆棱市、东宁市)、1个县(林口县)。本项目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柴河镇一区六委。二、地形地貌牡丹江市四周环山,中部低平,地势由东南部和西北部向中部倾斜,形成盆地。以牡丹江市为界,西半部属张广才岭,东半部属老爷岭。市区中部是牡丹江河谷盆地,整个地区凸现山势并且连绵起伏,地形则是以山地,丘陵为主,呈现出中山、低山、丘陵、河谷盆地四种地质形态。全市平均海拔高度230m,牡丹江地区的海拔最高处位于张广才岭的白秃山,其海拔高度为1686.9m;海拔最低点86.5m,位于绥芬河市与俄罗斯交界处。三、气候特征牡丹江市地处中温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温凉多雨。年平均气温为3.5℃,冬季最低气温-35.8℃,夏季最高气温37.8℃,年平均降雨量为542mm,年最大降雨量791.1mm,降雨期多集中在6~9月间,占全年降雨量的60%。大雨和暴雨多集中在八月下旬,日最大降雨量137.4mm,年平均蒸发量1117.28mm。市区处于西风带,受西南气流影响很大,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风力一般2~4级。西南风频率为32%,年平均风速2.6m/s,最大风速21m/s。四、水文牡丹江为松花江右岸最大的一级支流,发源于吉林省长白山牡丹岭,由南向北流经吉林省敦化、黑龙江省宁安、牡丹江、海林、林口、依兰等市县,在依兰县城西侧汇入松花江,全流域面积37600km2,主河道长725km。在牡丹江市境内,自南向北,流经西安区、东安区、阳明区,在桦林镇流出市区境。境内流长62km,水面面积16539hm,流域面积277.5hm。比降为1/3600。江面平均宽度175m,最宽处300m以上。深度平均3m,最深5m。牡丹江市境内年均径流量52.5亿m3,最大径流量94.9亿m3(1960年),最小径流量15.5亿m3(1978年),平均流量168m3/s。三、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一、环境空气质量现状1、基本污染物现状评价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中项目所在区域达标判定,优先采用国家或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公开发布的评价基准年环境质量公告或环境质量报告中的数据或结论。评价范围内没有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数据或公开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数据的,可选符合《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技术规范(试行)》(HJ664-2013)规定,并且评价范围地理位置邻近,地形、气候条件相近的环境空气质量城市点或区域点监测数据。本项目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柴河镇一区六委,项目所在地属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中的二类区,位于牡丹江市管辖范围内,与其地形、气候条件相近,故本项目引用《2019年牡丹江市环境质量公报》。根据《2019年牡丹江市环境质量公报》监测数据,按照《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663-2013)中各评价项目的年评价指标进行基本污染物环境质量现状判断,PM2.5、PM10、SO2、NO2、CO、O3均能够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详见下表:表3-1区域空气质量现状评价表污染物年评价指标现状浓度(μg/m3)标准值(μg/m3)占标率(%)达标情况SO2年平均质量浓度76011.7达标24小时平均第98百分位数质量浓度2915019.3达标NO2年平均质量浓度244060达标24小时平均第98百分位数质量浓度548067.5达标PM10年平均质量浓度617581.3达标24小时平均第95百分位数质量浓度11615077.3达标PM2.5年平均质量浓度333594.3达标24小时平均第95百分位数质量浓度747598.7达标CO24小时平均第95百分位数1000400025达标O3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值的第90百分位数12516078.1达标由上表统计结果可知,基本污染物SO2、NO2、PM2.5、PM10年均浓度、百分位数日平均质量浓度,CO、O3百分位数日平均质量浓度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项目所在区域为达标区。2、其他污染物现状评价其他污染物TSP质量现状评价委托黑龙江省华谱监测科技有限公司于2020年12月22日至12月28日进行了现状监测,连续监测7天,检测报告见附件4。(1)监测因子根据工程分析,确定项目其他污染物监测因子为TSP。(2)监测点位根据拟建工程的污染特征、当地气象条件、地形分布及评价区域环境功能区划要求等,在评价区内设置1个监测点位,点位分布情况见表3-2和图3-1。表3-2补充监测点位基本信息监测点名称监测点坐标/m监测因子监测时段相对厂址方位相对厂界距离(m)XY1#厂区东北侧100m处3080TSP2020.12.22~2020.12.28NE100注:坐标以厂区中心为原点图例本项目厂界监测点位1#图例本项目厂界监测点位1#图3-1环境空气现状监测点示意图(3)检测方法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检测方法详见表3-3。表3-3分析方法及来源检测项目分析方法方法来源TSP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GB/T15432-1995(4)检测结果检测结果与评价情况详见表3-4。表3-4污染物浓度检测结果监测点位检测日期结果类型TSP(mg/m3)1#厂区东北侧100m处2020.12.22日均值0.0862020.12.23日均值0.0972020.12.24日均值0.0742020.12.25日均值0.0842020.12.26日均值0.0812020.12.27日均值0.0752020.12.28日均值0.079(5)评价结果其他污染物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果见表3-5。表3-5其他污染物环境质量现状(检测结果)表监测点位监测点位坐标/m污染物平均时间评价标准检测浓度范围(mg/m3)最大浓度占标率/%超标率/%达标情况XY1#厂区东北侧100m处3080TSP24小时平均300μg/m374~97μg/m332.330达标注:坐标以厂区中心为原点根据上表统计结果,TSP24小时平均浓度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其修改单中二级标准要求。二、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根据《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2011-2030年)》,所在区域内的地表水为牡丹江,本项目位于黑山屯至柴河公路桥段,该段规划水体类别为Ⅲ类,因此本项目地表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标准。根据《牡丹江市环境质量公报2019年度》,2019年牡丹江流域平均水质为良好。2019年牡丹江市地表水共设16个监测断面,年平均水质在Ⅲ—Ⅳ类水体之间,水质优良比例为75%。牡丹江流域平均水质为良好。与去年相比,柴河铁路桥断面水质有所好转,水质由Ⅳ类好转为Ⅲ类。牡丹江流域其他各断面水质均无明显变化。三、声环境质量现状本次评价委托黑龙江省华谱监测科技有限公司于2020年12月22日至2020年12月23日在项目厂界四周及敏感点处进行昼间、夜间环境噪声监测。具体监测点位布设见表3-6,监测布点见图3-2,检测结果见表3-7。表3-6声环境质量监测布点编号采样点1#东侧厂界外1m处2#南侧厂界外1m处3#西侧厂界外1m处4#北侧厂界外1m处5#西北侧居民图例本项目厂界监测点位5#4#3#2#1#图例本项目厂界监测点位5#4#3#2#1#图3-2项目噪声现状监测点位布置图表3-7声环境现状检测结果单位:dB(A)监测点位检测数据22日昼间22日夜间23日昼间23日夜间1#东厂界外1m514250412#南厂界外1m534452423#西厂界外1m544454464#北厂界外1m534453455#讷南镇居民区50415142根据检测结果可知,项目所在地厂界及敏感点噪声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要求,声环境质量较好。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本评价区1km范围内无国家级、省、市级名胜古迹、自然保护区,特殊敏感区等,具体环境保护目标如下:表3-8主要环境保护目标环境要素保护目标方位厂界距离(m)人数(人)保护级别大气环境镇北村居民NSWE20400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柴河镇中学SE1407750柴河镇镇政府SW1400200柴河镇委员会SE1800250柴河林业局第一中学SW24271500北沟小屯N1865200周庆沟屯N1900100声环境镇北村居民W4030《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地面水松花江W536/《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四、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具体标准限值见表4-1。表4-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序号污染物单位1小时平均24(8)小时平均年平均1SO2μg/m3500150602NO2μg/m320080403PM10μg/m3/150704PM2.5μg/m3/75355COMg/m31046O3μg/m32001607TSPμg/m3/3002002.声环境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具体标准限值见表4-2。表4-2声环境质量标准Leq:dB(A)类别昼间夜间2类60503.地表水根据《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2011-2030年)》,所在区域内的地表水为牡丹江,本项目位于黑山屯至柴河公路桥段,该段规划水体类别为Ⅲ类,因此本项目地表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标准。具体标准限值见表4-3。表4-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摘录)项目pH(无量纲)高锰酸盐指数mg/LBOD5mg/LCODmg/L氨氮mg/LIII类标准限值6~9≤6≤4≤20≤1.0污染物排放标准1、废气(1)颗粒物本项目施工期厂界颗粒物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表2新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即1.0mg/m3。(2)颗粒物1)有组织本项目运营期大气污染物执行《铸造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39726-2020)表1中标准。表4-4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单位:mg/m3生产过程颗粒物污染物排放监控位置金属熔化炉电弧炉、感应电炉、精炼炉等其它熔炼(化)炉;保温炉d30车间或生产设施排气筒造型自硬砂及干砂等造型设备f30落砂、清理落砂机f、抛(喷)丸机等清理设备30制芯加砂、制芯设备30浇铸浇注区30砂处理、废砂再生砂处理及废砂再生设备f30其他生产工序或30d适用于黑色金属铸造。f适用于砂型铸造、消失模铸造、V法铸造、熔模精密铸造、壳型铸造。2)无组织本项目运营期工艺粉尘排放执行《铸造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39726-2020)附录A中表A.1厂区内无组织排放限值。表4-5厂区内颗粒物无组织排放限值单位:mg/m3污染物排放限值限值含义无组织排放监控位置颗粒物5监控点处1h平均浓度值在厂房外设置监控点在厂房外设置监控点2、噪声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标准。即昼间70dB(A),夜间55dB(A)。运营期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具体标准限值见表4-6。表4-6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Leq:dB(A)类别昼间夜间2类60503、《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其修改单的有关规定。4、《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修改单的有关规定。总量控制指标本项目总量控制因子为颗粒物。本工程总量统计见表4-7。表4-7污染源排放清单项目污染源污染物排放量废气车间颗粒物1.167t/a合计颗粒物1.167t/a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艺流程简述:施工期本项目施工期工艺流程包括厂房建设、改造厂房、配套设备安装等工作,主要污染物有施工期废气、废水、噪声及固体废物等,其主要污染物产生情况见图5-1。图5-1施工期排污节点图(1)厂房建设及改造厂房本项目施工期涉及新建厂房、原有厂房改造。新建厂房基础开挖主要是人工开挖和机械开挖相结合,原有厂房改造主要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造。施工过程中会产生扬尘,施工设备噪声,施工人员生活废水、生活垃圾。(2)设备安装主要对厂房的布局按照项目生产要求,进行设备安装。主要产生包装固废、噪声。从总体讲,该项工程在施工期以施工噪声、扬尘、生活废水、废弃物料(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为主要污染物。但这些污染物随着施工的结束而结束。二、运营期本项目对外购的原材料不进行金属表面除锈,生产工序无酸洗、电镀、喷涂等,同时在生产过程中禁止使用含磷阻垢剂。建设单位应禁止使用中频炉生产地条钢及外售半成品。本项目运营期基本工艺流程:1、混砂造型将造型砂、膨润土过筛后加水混合搅拌分别制成型砂、砂芯。2、感应电炉熔化生铁、锰铁和硅铁按一定配比运至感应电炉中熔化;将感应电炉温度升到1500℃左右使固态原料达到熔点后熔化,本项目感应电炉设有光谱仪、金属液温度测量仪。通过利用光谱仪检测金属液化学成分以便通过调配原材料的比例生产出合格的铸铁件,金属液温度测量仪可随时掌握金属液温度变化。本项目利用光谱仪及金属液温度测量仪进行的检测均为物理检测。3、浇铸、冷却成型将熔融的金属浇入砂型中,本项目铸造采用水冷模工艺,砂型四周和底部通以循环冷却水进行强制冷却,冷却结束后,从砂型中打出铸件。本项目使用的型砂成分主要物料为造型砂及膨润土,使生产出来的铸件更符合质量标准。4、落砂、清砂(1)落砂:1)造型线浇注后的铸型经振动落砂输送机铸件送入到振动输送机上,把铸件上的毛刺和砂土清除掉,振动输送机输将清除掉的毛刺和砂土送到带式输送机上,经过一级磁选(悬挂式永磁分离机磁场强度2800高斯)机,再通过皮带机上的第二级永磁皮带轮(磁强2500高斯)磁选,选出所有的铁杂物和铁豆,确保去除旧砂中的铁料,保证后续工艺、机械化设备安全可靠地运行。2)旧砂由皮带输送机经二级磁选后进入一级斗提机,然后进入精细六角筛进行破碎和筛分,即保证了旧砂回收率,又将砂豆及其它杂物筛出。3)通过精细六角筛的合格旧砂落到其下方的旧砂调匀斗中,而筛出的砂豆和废杂物通过皮带机卸在下面的废砂库中,然后使旧砂以恒定的流量输出,由斗式提升机直接卸入下方旧砂料仓中,进入混砂单元。4)混砂、造型:旧砂进入混砂机,混砂机采用定量加水器进行加水,混砂机混合好的型砂由皮带输送机送至造型机上方型砂料仓,再分别由皮带输送机将型砂加入造型机中。5、抛光、打磨通过落砂后铸件表面还会粘附少量型砂,同时铸件表面较粗糙,不能够满足工艺要求,还需要通过抛丸机和磨光或抛光机进行表面清理,使铸件表面细腻发亮。粗糙部位进行磨光处理,处理合格后即为成品。本项目不涉及对铸件表面进行酸洗、电镀、喷漆等工艺。6、检验经打磨抛光、锻打成型等金属加工后的产品,采用硬度计、粗糙度测量仪、透气性测定仪等设备对产品硬度、内部构造进行检验,检测不合格产品作为回炉铁重新熔。本项目只涉及产品物理检测,不涉及化学检验。图5-2营运期工艺流程污染物标识符号:固体废物:S1铁渣;噪声:N1生产设备噪声。废气:G1烟尘,G2抛丸等粉尘,G3打磨粉尘。主要污染工序:一、施工期1、废水本项目施工期废水主要为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及施工过程产生的生产废水,主要污染物为SS、COD、石油类等。生活污水:本项目施工人数30人,生活用水按照40L/d·人计,则施工期的生活用水量为1.2m3/d,排水系数按0.8计算,则施工期间每天的生活污水排放量为0.96m3/d,施工期约30天,共计排放生活污水28.8m3。施工期生活污水排入防渗旱厕,定期清掏外运堆肥处置。施工废水:本项目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机械设备不在施工场地冲洗,不产生冲洗废水。地基开挖会产生一定量的积水,混凝土养护等也将产生部分废水,这部分废水经过沉淀池处理后回用于建筑施工过程、场地压尘。2、废气(1)扬尘本项目土建开挖过程中产生扬尘,一类是静态起尘,主要指建筑材料、土方、建筑垃圾堆放过程中风蚀尘及施工场地的风蚀尘,另一类是动态起尘,主要指建筑材料、建筑垃圾装卸过程的起尘及运输车辆往来造成的地面扬尘。扬尘污染一般来源于以下几方面:1)土方挖掘、堆放、清运、回填及场地平整过程产生的扬尘在施工过程进行土方的挖掘、堆放和清运、回填等,如果遇到晴天和大风天气,尘土将会飘扬至空气中形成严重影响,因此需要对此部分扬尘予以控制。2)建筑材料如水泥、白灰、砂子等在其装卸、运输、堆放等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因风力作用而产生的扬尘污染,建筑物的修建阶段使用的易起尘建筑材料,尤其是水泥、白灰等,由于其颗粒细小极易飘扬逸散到空气中。3)运输车辆往来造成地面扬尘施工期运输车辆运行将产生道路扬尘,在道路两边扩散,最大扬尘浓度出现在道路两边,随着距离道路边界的距离增加浓度逐渐递减,一般条件下影响范围在路边两侧30m以内。车辆扬尘对运输线路周围小范围环境空气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因此,在运输车辆行驶时应遮盖苫布并减速行驶,合理选择运输路线并尽量远离居民区。而在工程完工后其污染也随之消失。4)施工垃圾在其堆放过程和清运过程中产生扬尘施工过程产生的建筑废料,也含有石灰、水泥能易散颗粒物质,在堆放和清运过程需要引起注意。(2)尾气排放本项目施工阶段用到的以汽、柴油为燃料的打桩机、运输车辆械将会尾气,但施工期较短,尾气排放量也较少,对大气环境影响较小。3、噪声本项目施工期噪声源主要为施工机械噪声和运输车辆引发的交通噪声。据国内同类设备在工作状态时的调查资料,施工期各类作业机械噪声平均强度见表5-1。表5-1各类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的噪声级序号设备名称型号声级值dB(A)排放方式1打桩机87间断2挖掘机JZC35084间断3推土机T14080间断4汽车卡玛斯90间断5(电锯)木工机械φ50092间断6装载机ZL4090间断4、固体废物本项目生活垃圾来源于施工人员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垃圾,施工期30天,施工人员约30人,施工人员产生日常垃圾按0.5kg/人·d计,则本项目施工期间产生生活垃圾共0.45t,集中收集,由市政环卫部门统一处理。本项目建筑垃圾主要来自新建生产厂房的建设、装修等过程,主要包括渣土、废钢筋、各种废钢配件、木屑、刨花、各种装饰材料的包装箱、包装袋等、散落的砂浆和混凝土,碎砖和碎混凝土块,再有地基开挖产生的土、石沙等。根据《环境统计手册》,建筑垃圾产生系数144kg/m2,本项目新建生产厂房建筑面积2000m2,建筑垃圾产生量约288t,建筑垃圾运至市政部门指定地点,不随意丢弃。从总体讲,该项工程在施工期以施工噪声、扬尘、运输尾气、废弃物料(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为主要污染物,但这些污染物随着施工的结束而结束。二、营运期1、废水本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生产用水主要为循环冷却用水,不外排。(1)生活污水本项目员工30人,生活用水为0.9m3/d,270m3/a;排放量按用水量的80%计,则生活污水排放量为0.72m3/d,216m3/a,COD浓度为300mg/L,氨氮浓度为30mg/L,产生COD0.065t/a;氨氮0.006t/a,排入厂区内现有防渗旱厕,定期清掏,外运堆肥。(2)生产用水生产用水主要为循环冷却用水,设备冷却用水为循环用水,循环水池位于车间外,循环水池1容积为400m3,循环水池2容积为500m3,总容积900m3,实际储水量800m3,根据产量以及工艺流程,无废水没有排放,水均以蒸汽形式进入大气,循环冷却用水年用水补充量约50m3/a。循环量约为750t,该部分水循环使用,不外排。2、废气本项目废气主要来源于生产线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在生产过程中,废气主要来源于熔化浇铸、模铸造工艺的浇铸工序以及金属加工铸等工序。本项目电炉熔铸造、混砂、落砂、清砂、抛光、打磨产生废气采用同一套风机和脉冲布袋除尘器,风机风量共计10000m3/h,除尘器处理效率以99%计。本项目外购材料为低碳材料,且采用较为先进的水冷模铸造工艺,不会产生VOCs、二噁英等大气污染物。(1)铸造废气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为电炉熔铸造生铁废气,主要污染因子为烟尘。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污染源排污系数手册(2010修订)》(下册)3591钢铁铸件制造业产排污系数表,电炉熔铸造生铁废气产生量为1100m3/吨·产品,烟尘产生量为0.6kg/吨·产品。项目年产量为4000吨铸铁件,年运行7200小时,则熔铸造生铁废气量为611.11m3/h,烟尘产生量2.4t/a,0.33kg/h,产生的烟尘浓度为545.46mg/m3。根据《铸造防尘技术规程》GB8959-2007规定,应设置了通风系统,项目拟在电熔炉、浇铸区设置集气罩。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本项目中电熔炉使用量为3台,分别设置1个集气罩(共3个)用于收集电熔炉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烟尘,另项目设1个浇铸台,拟于浇铸台上设1个集气罩收集浇铸过程产生的烟尘,共设置4个集气罩,集气罩均采用管道进行抽风,并通过脉冲布袋除尘器处理。采用以上方式后,烟尘收集效率按照95%计算,处理效率以99%计,尾气由不低于15m的排气筒高空排放。本项目布袋除尘器原理如下:图5-3除尘系统工艺流程图经以上措施处理后,熔化、浇铸烟尘无组织排放量为0.12t/a,有组织排放量为0.023t/a,0.003kg/h。(2)金属加工废气混砂粉尘:项目在混砂过程会产生少量粉尘,根据《铸造防尘技术规程》GB8959-2007要求本项目采取了有效的铸造防尘措施。在混砂过程中采用湿混,有效的降低了粉尘的产生;打磨、落砂、抛丸、清砂粉尘:照《铸造防尘技术规程》GB8959-2007中要求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生产作业,利用除尘风机与布袋除尘器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进行排放与收集,从除尘器卸下的粉尘采取密闭运输、润湿等措施及时的进行了搬运处置,对通风除尘系统制定了必要的规章制度,保证各项防尘工作正常工作。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污染源排污系数手册(2010修订)》(下册)3591钢铁铸件制造业产排污系数表,工业粉尘产生量为32kg/吨·产品。本项目粉尘产生量约为128t/a。设置1个集气罩,通过集气罩收集,由于金属粉尘粒径较大,捕捉效率低于铸造废气,捕集效率为80%,为102.4t/a,抛丸等粉尘采用脉冲布袋除尘处理后经15m高排气筒排放,处理效率达到99%,则项目排放粉尘量为1.024t/a(0.142kg/h);无组织形式逸散的粉尘约占20%,粉尘无组织排放量为25.6t/a,由于金属颗粒物的粒径较大,经过车间自然沉降,最终将自然沉降于工序周边,基本无外扩散粉尘污染,通过定期打扫回收,最终通过收集后回用于电炉熔化,厂界颗粒物排放浓度小于1mg/m³。综上所述,本项目铸造废气、金属加工过程废气经处理后,有组织排放颗粒物总量为1.047t/a,0.145kg/h,排放浓度为14.5mg/m3,满足《铸造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39726-2020)表1中标准。本项目车间无组织排放颗粒物总量为0.12t/a,0.017kg/h,通过车间阻隔、自然沉降等措施排放后,满足《铸造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39726-2020)附录A中表A.1厂区内无组织排放限值。对周围大气环境影响较小。3、噪声项目运营期噪声主要来源于车间内的设备运行噪声和配送工件噪声。1)设备运行噪声设备主要有电熔炉、除尘风机、抛丸机等设备,噪声源声级一般在75~85dB(A)范围内。项目采用低噪声设备、安装消声器、减震垫、建筑物隔声等措施治理。类比同类项目,设备噪声值如下表5-3:表5-3主要设备噪声源情况序号设备名称声级dB(A)数量(台)治理措施处理后声级dB(A)1液压钢壳节能炉(带磁轭)2500kw753台低噪声设备、安装消声器、减震垫、建筑物隔声552履带式抛丸清理机751台3高校转自混砂机751台554射芯机751台555滚筒机751台556制砂机751台557螺杆机801台608振动给料槽751台559沸腾冷却床751台5510除尘风机851台65为减缓本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对周边的影响,环评要求建设单位采取以下措施:①在满足工艺技术要求的前提下,优先选用低噪声、振动小的设备,从源强降低噪声值。②合理进行车间总平面布局,由于产噪设备均布置在厂房中部,可有效利用距离衰减作用减小对周边企业正常生产、办公的影响。③合理安排产噪工序生产时间,高噪声生产工序尽量错时进行、不并行。禁止夜间(22:00-06:00)及午间(12:00-14:00)进行高噪声作业,影响周边企业工作人员的正常工作与生活。④对设备安装弹性减震垫,减少设备振动噪声的产生。⑤加强设备维护,保持设备性能优良,禁止因设备运行状态不佳导致的突发噪声现象。2)配送工件噪声工件的装卸、存放、配送等过程中易发生碰撞,产生嘈杂声。根据类比调查噪声声级一般在75~85dB(A)。该过程主要在厂房中就地进行装卸。通过加强生产管理,加强员工素质教育,轻拿轻放;而厂房距周边敏感点较远,加之项目场地较开阔,通过距离衰减后,对项目周围的影响较小。在采取环评提出的各种隔声、消声、减震措施后,再通过距离衰减作用可使厂界噪声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l2348-2008)2类标准要求。4、固体废物本项目固体废物主要分为一般工业固废(主要为废旧型砂、炉渣、不合格产品、金属加工过程中的边角余料以及布袋除尘器收集的粉尘)、危险废物(废润滑油等)、员工生活垃圾。(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①废旧型砂项目产生的废砂主要来自生产过程中更换下来的不能循环使用的废旧型砂,根据更换率为5%,型砂量为200t/a,产生遗弃的废旧型砂量为10t/a。②炉渣炉渣主要为金属炉料带入的杂质,熔铸加入的原料主要有生铁、铁屑。铁渣的主要成分是铁、硅、锰等氧化物所组成,主要以氧化铁皮的形式存在,根据类比统计,约为产量的2%左右,项目铁渣产生量约80t/a。③不合格产品项目残次品主要来源于铸造工序,产生量约占产品总量的0.15%,本项目年产铸铁件4000吨,则产生残次品6t/a。④金属加工过程中的边角余料主要产生于机加工机械过程,根据类比统计,产生量约占产品总量的0.1%,产生量约为4t/a,企业集中收集后作为回炉铁熔化。⑤收集粉灰粉灰主要来自型抛丸工序产生粉尘及熔铸炉烟尘经除尘器除尘过程收集的烟粉尘。抛丸粉尘、熔铸烟尘收集处理的粉尘经除尘器收集于除尘楼。经统计,项目产生的粉灰约103.63t/a。⑥抛丸等工艺产生沉降粉尘抛丸等工艺无组织形式逸散的粉尘约占20%,粉尘无组织排放量为25.6t/a,由于金属颗粒物的粒径较大,经过车间自然沉降,最终将自然沉降于工序周边,基本无外扩散粉尘污染,通过定期打扫回收,外售,综合利用。⑦生活垃圾项目员工30人,生活垃圾按0.5kg/人·d计,产生量为1.5t/a。(2)危险废物1)废润滑油生产设备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润滑油,会产生一定量的废润滑油,这部分废物属于危险固废的范围,按《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01月01日),其中废润滑油产生量约为0.02t/a,分类编号为HW08废矿物油与含矿物油废物900-217-08使用工业齿轮油进行机械设备润滑过程中产生的废润滑油。环评要求建设单位将废润滑油收集后存放在危险废物暂存间内,定期交有资质单位清运处置。2)废润滑油油桶废润滑油油桶产生量约为0.01t/a,这部分废物属于危险固废的范围,按《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01月01日),分类编号为HW49其他废物900-041-049含有或沾染毒性、感染性危险废物的废弃包装物、容器、过滤吸附介质。环评要求建设单位将废润滑油桶收集后,定期交有资质单位清运处置。环评要求建设单位必须设置一间危废暂存间,同时做好防风、防雨、防渗漏措施。各种危废分类收集,密闭保存,并贴上标示,便于管理。本环评要求对危废暂存间采用防水防渗漏混凝土做防渗处理,避免对地表水质产生影响,同时要求将废润滑油回收至专用油桶密闭保存后进行围栏处理以防倾斜。所有危险废物集中收集后由具有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公司清运处置,不允许外排和泄露,以保证得到安全、清洁的处置,在运输过程中注意避免危险废物乱丢乱弃,运输周期为一年/次。同时环评要求项目投入运营前必须与有危废处理资质的单位签订险废物收购及处置协议,确保项目危废得到安全合理的处置。表5-4危险废物汇总表序号危险废物名称危险废物类别危险废物代码产生量(吨/年)产生工序及装置形态主要成分有害成分产废周期危险特性污染防治措施1废润滑油HW08废矿物油与含矿物油废物900-217-080.02t/a机械设备维护、检修过程液态废矿物油废矿物油年T、I废润滑油装于塑料桶内,暂存于符合要求的危险废物暂存间,危险废物及时交由资质单位处置。2废润滑油桶HW49含有或沾染毒性、感染性危险废物的废弃包装物、容器、过滤吸附介质900-041-0490.01t/a装润滑油的废桶固体废矿物油废矿物油年T/In暂存于符合要求的危险废物暂存间,危险废物及时交由资质单位处置。六、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内容类型排放源污染物名称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排放浓度及排放量水污染物生活污水CODNH3-N300mg/L,0.065t/a30mg/L,0.006t/a——生产废水循环冷却水循环使用,不外排循环使用,不外排大气污染物铸造烟尘、抛丸等粉尘有组织颗粒物1453.89mg/m3,104.68t/a14.5mg/m3,1.047t/a无组织颗粒物0.12t/a0.12t/a打磨粉尘无组织颗粒物少量少量噪声车间设备设备噪声75~8dB(A)厂界外1米执行昼间≤60dB(A)夜间≤50dB(A)固体废物一般废物生活垃圾1.5t/a市政统一收集废旧型砂10t/a外售建筑材料公司,综合利用炉渣80t/a外售,综合利用不合格产品6t/a作为原料回用金属加工过程中的边角余料4t/a作为原料回用抛丸等工艺产生沉降粉尘25.6t/a外售,综合利用收集粉灰103.63t/a外售,综合利用危险废物废润滑油0.02t/a交由资质单位处置废润滑油油桶0.01t/a交由资质单位处置主要生态影响本项目租用现有厂区,用地性质属于工业用地,项目建设涉及土石方开挖,以及施工人员踩踏,对原有生态环境将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造成水土流失,该区域周边无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及文化遗产等特殊保护目标,随着项目施工期结束,对厂区进行绿化,减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七、环境影响分析一、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1、水环境影响分析项目施工期间废水主要为施工人员的日常生活污水及施工生产废水。施工废水:施工中使用的机械设备,不在施工场地冲洗,不产生冲洗废水。施工期间地基开挖会产生一定量的积水,混凝土养护等也将产生部分废水,这部分废水经过沉淀池处理后回用于建筑施工过程、场地压尘,不外排。生活污水产生量为28.8t。施工期生活污水排入施工场地防渗旱厕,定期清掏外运堆肥处置。2、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建筑施工扬尘主要来自土方挖掘、堆放、清运、回填及场地平整过程产生的扬尘;建筑材料如水泥、白灰、砂子等在其装卸、运输、堆放等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因风力作用而产生的扬尘污染;搅拌车辆和运输车辆往来造成地面扬尘;施工垃圾在其堆放过程和清运过程中产生扬尘。其扬尘量的大小与施工现场条件、管理水平、机械化程度及施工季节、土质及天气等诸多因素有关,是一个复杂、较难定量的问题。本次评价采用类比法,利用现有的施工场地实测资料对环境空气影响进行分析。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曾对7个建筑工程施工工地的扬尘情况进行了测定,测定时风速为2.4m/s,测试结果见7-1。表7-1建筑施工工地扬尘污染情况工程名称TSP浓度(μg/m3)工地上风向50m工地内工地下风向50m工地下风向100m工地下风向150m侨办工地328759502367336金属材料部公司工地325618472356332广播电视部工地311596434372309劲松小区5#、11#、12#楼工地3035#楼40911#楼53812#楼465314平均值316.7595.5486.5390322.7本工程建筑施工场界距离敏感点较远,由上述类比监测结果分析可知,本工程建设施工扬尘在不利风向条件下对敏感目标影响较小,本工程建设施工时须认真落实抑尘防治措施,减少施工粉尘及二次扬尘,尽可能减少对敏感点的影响,该影响随工程的竣工而消除。(3)施工废气污染控制措施为控制施工期废气的影响,建设单位应严格采取以下施工污染控制对策:=1\*GB3①建设工程施工方案中必须有防止泄漏遗撒污染环境的具体措施,编制防止扬尘的操作规范,其中应包括施工现场合理布局,建筑材料堆存,对易起尘物料实行库存或加盖苫布,运输车辆要完好、装载不宜过满、对易起尘物料加盖蓬布、控制车速、减少卸料落差等内容。=2\*GB3②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地必须进行硬化处理,条件允许应采取混凝土地坪;工地出口处要设置冲洗车轮的设施,确保出入工地的车辆车轮不带泥土。=3\*GB3③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必须设立垃圾站,并及时回收、清运垃圾及工程废土;高处工程垃圾应用容器垂直清运,严禁凌空抛撒及乱倒乱卸。=4\*GB3④建立洒水清扫制度,指定专人负责洒水和清扫工作。=5\*GB3⑤建筑工地必须使用预拌混凝土,禁止现场搅拌,禁止现场消化石灰、拌合成土或其他有严重粉尘污染的作业;=6\*GB3⑥建筑工地建筑施工外脚手架一律采用密目网维护;=7\*GB3⑦建筑工地四周围挡必须齐全,并按有关规定进行设置。采取以上措施后,本项目施工期厂界颗粒物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表2新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3、声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噪声主要是施工现场的各类机械设备噪声、物料运输的交通噪声。施工期各种噪声源多为点源,按点声源衰减模式计算本项目施工噪声的距离衰减,预测结果见表7-2。表7-2施工期噪声预测结果施工阶段施工机械声压级dB(A)标准dB(A)5m10m50m100m500m昼间夜间土石方推土机90847064507055挖掘机装载机结构打桩机8680666046(电锯)木工机械9690767056从预测结果可以看出,距场界100m处,施工噪声可达《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昼间70dB(A)标准要求;500m处基本可以达到夜间55dB(A)标准要求。根据预测结果可知,施工噪声在距厂界50m处超标,施工噪声会影响到周围的环境保护目标,施工产生的噪声会影响到周边居民的日常休息,为确保把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影响减小到最低的程度,本环评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施工现场合理布局,制定施工计划时应尽量避免大量的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以避免局布噪声级过高。2)施工场界要设置噪声防护围栏或隔音板,降低施工噪声;运输车辆出入施工场地要低速行驶,并要合理安排运输路线,夜间不进行运输。3)选用低噪声设备,加强设备的维护与管理。4)禁止夜间施工,确需夜间施工的,要取得夜间施工许可证,并向周边居民公告。5)针对项目西北侧居民区,建立临时声屏障,对于位置相对固定的设备可适当建立声屏障。6)要多征求居民意见,与居民多沟通,求得附近居民的理解和支持。7)施工设备布设位置尽量远离居民区。施工噪声具有阶段性、临时性和不固定性,不同的施工设备产生的噪声不同。采取上述措施后施工场界噪声可以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要求,本项目应严格按《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对施工场界进行噪声控制,以减少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4、固体废物影响分析本项目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包括施工过程产生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等。生活垃圾来源于施工人员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废物,生活垃圾容易腐烂发味,既污染环境,又可能传播疾病。产生的生活垃圾集中收集,由市政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建筑垃圾主要来自新建建筑物的建设、装修等过程产生的垃圾,主要包括渣土、废钢筋、各种废钢配件、木屑、刨花、各种装饰材料的包装箱、包装袋等、散落的砂浆和混凝土,碎砖和碎混凝土块,再有地基开挖产生的土、石沙等。施工期间对建筑垃圾合理堆放、对易产生扬尘的建筑垃圾进行篷布覆盖,及时清理外运到有关部门指定的建筑固废倾倒场;二、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1、水环境影响分析(1)地表水环境评价等级确定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建设项目的地表水环境影响主要包括水污染影响与水文要素影响。根据其主要影响,建设项目的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划分为水污染影响型、水文要素影响型以及两者兼有的复合影响型。本项目为装饰材料与墙体建材建设项目,为水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表1水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评价等级判定表,水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主要根据废水排放方式和排放量划分评价等级价工作,直接排放建设项目评价等级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A,根据废水排放量、水污染物污染当量数确定。间接排放建设项目评价等级为三级B。本项目外排废水主要为员工生活废水。主要污染物为COD、BOD5、NH3-N等。废水依托厂区内现有防渗旱厕,定期清掏,外运堆肥,因此项目属于间接排放,按照三级B进行评价,故本项目评价等级为三级B。(2)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拟建项目建成后,根据建设单位提供信息,本项目生产用水为营运期电容炉循环冷却水,循环水池两处位于厂区内,循环水池1容积为400m3,循环水池2容积为500m3,总容积900m3,实际储水量800m3,循环量约为750t,冷却过程中冷却水蒸发量为50t,该废水属清净下水,经循环水池处理后回用于电熔炉冷却系统,不外排,通过循环水池工艺后整个厂区生产用水良性循环,可实现生产污水零排放。环评要求:建设单位在运行过程中必须加强生产废水的收集及回用管理,严格按照环评要求经循坏水池处理后回用,生产废水循环利用,严禁生产废水外排进入附近地表水。生活污水:本项目营运后劳动定员30人,员工生活用水为0.9t/d,270t/a;排放量按用水量的80%计,则生活污水排放量为0.72t/d,216t/a,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为COD、SS和氨氮等。生活污水排入厂区内现有防渗旱厕,定期清掏,外运堆肥。(3)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对地下水可能产生的污染主要是危险废物暂存间废润滑油泄漏,因此本项目危险废物暂存间的设置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环境保护部2013年第36号公告修改单的要求进行。危废暂存间全部采取严格的防渗措施,防渗层为水泥地面硬化,上铺设2mm厚高密度聚乙烯,或至少2mm厚的其它人工材料,渗透系数≤10-10cm/s;出口处设置0.05m高钢纤维混凝土围堰(渗透系数可满足≤10-7cm/s),危废暂存间侧面采用防渗、防腐处理;接缝和施工方部位应密实、结合牢固,不得渗漏;预埋管件、止水带和填缝板要安装牢固,位置准确。必须做满水试验,质量达到合格必须有泄漏液体收集装置;按照GB15562的规定设置警示标志等;危废暂存间位于原有厂房东北角,建筑面积10m2。可满足0.02t废润滑油油桶存储要求。在确保各项防渗措施得以落实,并加强环境管理的前提下,可有效控制项目废水污物下渗现象,避免污染地下水,因此项目对区域地下水环境产生的影响较轻微。2、大气环境影响分析(一)大气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1)评价等级1)判定依据选择项目污染源正常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及排放参数,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附录A推荐模型中估算模型分别计算项目污染源的最大环境影响,然后按评价工作分级判据进行分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中的有关规定,将环境空气影响评价工作分为三级,判别依据见表7-3。表7-3评价等级判别表评价工作等级评价工作分级判据一级评价Pmax≥10%二级评价1%≤Pmax<10%三级评价Pmax<1%表中Pmax为最大地面空气质量浓度占标率Pi,如污染物数i大于1,取P值中最大者Pmax。Pi的计算公示为:式中:Pi—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空气质量浓度占标率,%;Ci—采用估算模型计算出的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1h地面空气质量浓度,μg/m3;Coi—第i个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μg/m3。一般选用GB3095中1h平均质量浓度的二级浓度限值;对该标准中未包含的污染物,使用5.2确定的各评价因子1h平均质量浓度限值。对仅有8h平均质量浓度限值、日平均质量浓度限值或年平均质量浓度限值的,可分别按2倍、3倍、6倍折算为1h平均质量浓度限值。2)项目估算模型参数及污染源源强①本项目估算模型参数见下表。表7-4估算模型参数表参数取值城市/农村选项城市/农村城市人口数(城市选项时)8.6万人最高环境温度/℃37.8最低环境温度/℃-35.8土地利用类型城市区域湿度条件中等湿度是否考虑地形考虑地形否地形数据分辨率/m/是否考虑岸线熏烟考虑岸线熏烟否岸线距离/km/岸线方向/°/②生产车间F1铸造过程工艺污染源参数及估算模式计算结果如下:表7-5筛分矩形面源参数表编号名称面源起点坐标面源海拔高度/m面源长度/m面源宽度/m与正北向夹角/°面源有限排放高度/m年排放小时数/h排放工况污染物排放速率(kg/h)XY1F1生产车间-17-10998020-537200正常TSP0.017注:以本项目中心为原点表7-6生产车间矩形面源最大地面浓度及其占标率计算结果表下风向距离/mTSPCimg/m³Pi%104.30E-030.48255.33E-030.59416.27E-030.7505.91E-030.66754.75E-030.531003.71E-030.412001.71E-030.194007.09E-040.086004.15E-040.058002.82E-040.0310002.09E-040.0212001.64E-040.0214001.33E-040.0116001.11E-040.0118009.45E-050.0120008.19E-050.0123006.78E-050.0125006.05E-050.01下风向最大浓度6.27E-030.7最大浓度出现距离(m)41③电熔炉1、抛丸2本项目电熔炉1污染源源强详见表7-7。表7-7点源参数表名称排气筒底部中心坐标排气筒底部海拔高度/m排气筒高度/m排气筒出口内径/m烟气流速/(m/s)烟气温度/℃年排放小时数/h排放工况排放量(kg/h)XY颗粒物电熔炉1、抛丸2581099150.22.78807200连续0.147注:以本项目中心为原点本项目正常工况下,排气筒P1废气有组织预测结果见表7-8。表7-8正常工况排气筒P1废气最大地面浓度及其占标率计算结果表下风向距离/m颗粒物Ci(μg/m3)Pi/%107.37E-030.82162.02E-022.24251.38E-021.53501.12E-021.24751.27E-021.411001.30E-021.451251.11E-021.231509.41E-031.051758.15E-030.912007.05E-030.784006.90E-030.778004.92E-030.5512003.47E-030.3920002.43E-030.2725002.03E-030.23下风向最大浓度及占标率2.02E-022.24下风向最大浓度出现距离/m16D10%最远距离/m/④评价等级预测结果表明,生产车间F1颗粒物最大落地浓度小于1%,最大落地浓度距源41m;排气筒P1下风向颗粒物最大落地浓度小于10%,最大落地浓度距源16m。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本项目污染物占标率均小于10%,属于大气二级评价。(2)评价范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二级评价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边长5km的矩形区域。(3)污染物排放量核算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二级评价项目不进行进一步预测与评价,只对污染物排放量进行核算。有组织排放量核算项目大气污染物有组织排放量核算情况详见表7-9。表7-9大气污染物有组织排放量核算表序号排放口编号污染物核算排放浓度(mg/m3)核算排放量(kg/h)核算年排放量(t/a)1排气筒P1颗粒物14.540.4151.047有组织排放总计有组织排放总计t/a颗粒物1.0472)无组织排放量核算项目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量核算详见表7-10。表7-10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量核算表序号排放口编号产污环节污染物国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年排放量(t/a)标准名称浓度限值(mg/m³)1生产车间F1铸造颗粒物《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1.0mg/m30.123)总排放量核算项目大气污染物总排放量核算详见表7-11。表7-11大气污染物年排放量核算表序号污染物年排放量(t/a)1颗粒物1.167(4)大气污染防治措施1)电熔炉1、抛丸2根据《铸造防尘技术规程》GB8959-2007规定,应设置了通风、除尘系统。项目拟在电熔炉、浇铸区、抛丸区设置集气罩。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本项目中电熔炉使用量为3台,分别设置1个集气罩(共3个)用于收集电熔炉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烟尘,浇铸台设1个集气罩用于收集浇铸过程产生的烟尘,抛丸区设1个集气罩用于收集打磨、落砂、抛丸、清砂产生的粉尘,共设置5个集气罩,集气罩均采用管道进行抽风,通过同一个脉冲布袋除尘器处理,由同一根15m高排气筒排放,污染物排放浓度满足《铸造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39726-2020)表1中标准。从除尘器、除尘楼收集的粉尘采取密闭运输、润湿等措施及时的进行了搬运处置,对通风除尘系统制定了必要的规章制度,保证各项防尘工作正常工作。2)生产车间1熔化、浇铸烟尘无组织排放量为0.12t/a,通过车间阻隔,阻隔部分无组织粉尘,对周围大气环境影响相对较小。打磨、落砂、抛丸、清砂粉尘:按照《铸造防尘技术规程》GB8959-2007中要求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生产作业,产生的粉尘通过集气罩收集,捕集效率为80%,粉尘无组织排放量为25.6t/a,由于金属颗粒物的粒径较大,经过车间自然沉降,最终将自然沉降于工序周边,基本无外扩散粉尘污染,通过定期打扫回收,最终通过收集后回用于电炉熔化,厂界颗粒物排放浓度小于1mg/m³。3)根据《铸造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5无组织排放控制要求,本项目还需采取以下措施:①型砂、膨润土等粉状物料进行袋装或罐装,并储存于封闭储库;②生铁等粒状、块状散装物料储存于封闭储库;③粉状、粒状等易散发粉尘的物料厂内转移、输送过程,应封闭或采取覆盖等抑尘措施;④转移、输送、装卸过程中产尘点应采取集气除尘措施,或喷淋(雾)等抑尘措施。⑤厂区道路应硬化,并采取定期清扫、洒水等措施,保持清洁。(5)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本项目电熔炉1、抛丸2废气采用脉冲布袋除尘器处理,除尘效率可达99%,废气污染物经处理后通过15m高排气筒排放,废气污染物排放浓度满足《铸造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39726-2020)表1中标准。本项目无组织废气经过通过车间阻隔、自然沉降等措施排放后,对周围大气环境影响较小。本项目运营期无组织粉尘排放满足《铸造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39726-2020)附录A中表A.1厂区内无组织排放限值。综上所述,本项目采取了严格的废气污染防治措施,废气排放情况均能满足国家标准,总量来源已落实,经分析,本项目废气排放情况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从环境空气角度讲,本项目建设可行。3、声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设备主要有电熔炉、除尘风机、抛丸机等设备,噪声源声级一般在75~-85dB(A)范围内。项目采用低噪声设备、安装消声器、减震垫、建筑物隔声等措施治理。类比同类项目,设备噪声值如下表7-12:表7-12主要设备噪声源情况序号设备名称声级dB(A)数量(台)治理措施处理后声级dB(A)1液压钢壳节能炉(带磁轭)2500kw753台低噪声设备、安装消声器、减震垫、建筑物隔声552履带式抛丸清理机751台553高校转自混砂机751台554射芯机751台555滚筒机751台556制砂机751台557螺杆机801台608振动给料槽751台559沸腾冷却床751台5510除尘风机851台65(1)预测方法根据类比调查,确定其噪声源强,根据工程设备噪声源强分析及对其采取噪声控制措施,通过公式计算厂界贡献值。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的技术要求,本次评价采取导则上推荐模式。(2)预测模式①声级计算建设项目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等效声级贡献值(Leqg)计算公式:式中:Leqg-建设项目声源在预测点的等效声级贡献值,dB(A);LAi-i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A声级,dB(A);T-预测计算的时间段,s;Ti-i声源在T时段内的运行时间,s。②预测点的预测等效声级(Leq)计算公式式中:Leqg—建设项目声源在预测点的等效声级贡献值,dB(A);Leqb—预测点的背景值,dB(A)③户外声传播衰减计算户外声传播衰减包括几何发散(Adiv)、大气吸收(Aatm)、地面效应(Agr)、屏障屏蔽(Abar)、其他多方面效应(Amisc)引起的衰减。距声源点r处的A声级按下式计算:在预测中考虑反射引起的修正、屏障引起的衰减、双绕射、室内声源等效室外声源等影响和计算方法。(3)预测内容预测噪声源对厂界外1m处及北侧讷南镇居民区噪声影响程度。(4)预测结果噪声预测采用网格布点法,建立直角坐标系,以10×10m间距为步长,厂界噪声预测结果见表7-3,敏感点处噪声预测结果见表7-14。表7-13厂界噪声预测结果表单位:Leq(dB)序号位置昼间夜间贡献值贡献值1北侧厂界28.42/2西侧厂界23.03/3南侧厂界21.29/4东侧厂界16.6/表7-14敏感点噪声预测结果表单位:Leq(dB)序号名称贡献值背景值预测值昼间夜间昼间夜间昼间夜间1西北侧居民15.7/51425142本项目选取低噪声设备,采取设备减振、隔声等噪声治理措施。由表7-13可知,本工程运行后厂界四周昼间噪声贡献值16.6~28.42dB(A)之间,厂界昼间噪声均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2类标准限值要求。西北侧居民区处昼间噪声预测值为51dB(A)、夜间噪声预测值为42dB(A),敏感点处声环境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要求。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较小。图例厂界敏感点图例厂界敏感点图7-1声环境影响预测等值线图4、固体废物影响分析本项目固体废物主要分为一般工业固废(主要为废旧型砂、炉渣、不合格产品、金属加工过程中的边角余料、抛丸等工艺产生的粉尘以及布袋除尘器收集的粉尘)、危险废物(废润滑油等)、员工生活垃圾。(一)一般工业固废生活垃圾,项目内设置垃圾收集点,安排专人专时收集处理,定点堆放生活垃圾,及时将每日的生活垃圾清运,最后由当地环卫部门进行填埋处理,生活垃圾收集和处置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2)炉渣外售,综合利用;(3)布袋除尘器收集的粉尘,收集后外售综合利用;(4)金属加工过程产生的边角料作为回炉铁用于回炉;(5)不合格产品作为回炉铁重新熔化。(6)废旧型砂外售建筑材料公司,综合利用。(7)抛丸等工艺产生的粉尘通过定期打扫回收,收集后外售综合利用一般固体废物暂存场所应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2013修订)中相关要求设置,防止产生扬尘,地面应做好防渗处理,避免污染环境,并按相关规定设置警示标志。在严格采取以上措施情况下,本项目营运期产生的各类固体废弃物均可实现清洁处理和处置,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二次污染。(二)危险废物项目机械设备维护、检修的过程中将产生的废润滑油、废润滑油桶,废润滑油产生量约0.02t/a,废润滑油桶产生量约0.01t/a,由于产生量较小,暂存于符合要求的危险废物暂存间。建设单位收集后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根据关于发布《建设项目危险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指南》的公告(环境保护部公告2017年第34号),企业在厂区内设置危险废物暂存间,并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修改单中有关规定进行管理。项目产生的危险废物如果贮存、周转及运输过程中处置不当,可能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对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外运,应采取下述措施:(1)企业应及时将生产过程产生的各种危险废物进行处理,在未处理期间,应集中收集,专人管理,集中贮存,各类危废应按性质不同分类进行贮存。(2)企业应建设危险废物暂存间,危废暂存间全部采取严格的防渗措施,防渗层为水泥地面硬化,上铺设2mm厚高密度聚乙烯,或至少2mm厚的其它人工材料,渗透系数≤10-10cm/s;出口处设置0.05m高钢纤维混凝土围堰(渗透系数可满足≤10-7cm/s),危废暂存间侧面采用防渗、防腐处理;接缝和施工方部位应密实、结合牢固,不得渗漏;预埋管件、止水带和填缝板要安装牢固,位置准确,必须做满水试验,质量达到合格;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修改单的要求、《建设项目危险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指南》相关要求。(3)危险废物的转移和运输应按《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的规定报批危险废物转移计划,填写好转运联单,并必须交由有资质的单位承运。做好每次外运处置废弃物的运输登记,认真填写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并加盖公司公章,确保危废运输、处置可追溯。(4)危险废物处置单位的运输人员必须掌握危险化学品运输的安全知识,了解所运载的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危害特性、包装容器的使用特性和发生意外时的应急措施。运输车辆必须具有车辆危险货物运输许可证。驾驶人员必须由取得驾驶执照的熟练人员担任。(5)一旦发生废弃物泄漏事故,公司和废弃物处置单位都应积极协助有关部门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减少事故损失,防止事故蔓延、扩大;针对事故对人体、动植物、土壤、水源、空气造成的现实危害和可能产生的危害,应迅速采取封闭、隔离、洗消等措施,并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监测、处置,直至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标准。项目产生的固废和生活垃圾均得到了有效处置,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表7-15建设项目危险废物贮存场所(设施)基本情况表序号贮存场所(设施)名称危险废物名称危险废物类别危险废物代码位置占地面积贮存方式贮存能力贮存周期1危险废物暂存间废润滑油HW08废矿物油与含矿物油废物900-217-08危险废物暂存间10m2废润滑油装于塑料桶内,暂存于符合要求的危险废物暂存间,危险废物及时交由资质单位处置。0.02t/a年废润滑油桶HW49含有或沾染毒性、感染性危险废物的废弃包装物、容器、过滤吸附介质900-041-049暂存于符合要求的危险废物暂存间,危险废物及时交由资质单位处置。0.01t/a年综上所述,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经上述处理措施有效处理后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5、地下水环境环境影响分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附录A,本项目属于“第52项金属铸件”编制报告表的项目,属于IV类。因此本项目不进行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6、土壤环境环境影响分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建设项目对土壤环境影响的程度,将建设项目分为四类,本项目无热处理、表面处理及喷漆、电泳等工艺,属于“金属制品制造”中“其他”项目,属于Ⅲ类项目,本项目占地面积小于5hm2,属于小型,周围土壤敏感程度为不敏感,因此本项目无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可不开展土壤环境影响评价。本项目实施过程中,需做好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废气经处理后达标排放,最大程度减少废气沉降量,并尽可能在厂区周边种植具有较强有机气体吸附能力的植被;同时,做好防渗防漏措施,防止厂区发生污染物地面漫流和垂直入渗影响。采取以下措施,以减轻对土壤的污染。7、环境风险评价分析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引起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所造成的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和损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环境风险评价应以突发性事故导致的危险物质环境急性损害防控为目标,对建设项目的环境风险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环境风险预防、控制、减缓措施,明确环境风险监控及应急建议要求,为建设项目环境风险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本项目按《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要求,着重对在不可预见条件下发生机率小而危害大的突发性事故及其“多米诺”效应,做出分析和预测,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和应急处置预案。(1)评价依据1)风险调查①建设项目风险源调查根据本项目原辅材料及生产工艺特点,本项目危险物质主要是润滑油、废润滑油等,物质危险特性和理化性质分别如下。润滑油:油状液体,淡黄色至褐色,无气味或略带异味物质。闪点76℃,引燃温度248℃;遇明火、高热可燃。灭火方式: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沙土。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急性吸入,可出现乏力、头晕、头疼、恶心,严重者可引起油脂性肺炎;慢接触者,暴露部位可发生油性痤疮和接触性皮炎。可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呼吸道和眼刺激症状及慢性油性肺炎。防护: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注意通风;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其他: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沙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堰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润滑油储运: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车必须彻底清洗、消毒,否则不得装运其他物品。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危险废物:本项目危险废物主要为废润滑油,危险性质同机油。2)风险潜势初判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附录C可知,计算所涉及的每种危险物质在厂界内的最大存在总量与其在附录B中对应临界量的比值Q。在不同厂区的同种物质,按其在厂界内的最大存在总量计算。对于长输管线项目,按照两个截断阀室之间管段危险物质最大存在总量计算。当只涉及一种危险物质时,计算该物质的总量与其临界量比值,即为Q;当存在多种危险物质时,则按式(1)计算物质总量与其临界量比值(Q):q1/Q1+q2/Q2+……+qn/Qn≥1(1)式中:q1、q2…qn—每种危险物质实际存在量,t;Q1、Q2…Qn—与各危险物质相对应的生产场所或贮存区的临界量,t。当Q<1时,该项目风险潜势为Ⅰ;当Q≥1时,将Q值划分为:(1)1≤Q<10;(2)10≤Q<100;(1)100≥Q;本项目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物质数量与临界值比值(Q)判定如表所示。表7-16风险物质数量与临界值比值(Q)判定风险物质储存量(t)临界值(t)Q润滑油0.0225000.000008废润滑油0.0225000.000008合计//0.000016由表7-16可知,本项目风险物质数量与临界值比值Q=0.000016<1,因此,可直接判定本项目环境风险潜势为Ⅰ。3)评价等级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表如表7-17。表7-17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表环境风险潜势IV、IV+IIIIII评价工作等级一二三简单分析aa是相对于详细评价工作内容而言,在描述危险物质、环境影响途径、环境危害后果风险防范措施等方面给出定性的说明。本项目环境风险潜势为Ⅰ,根据表7-17可知,本项目评价工作等级为“简单分析”。4)环境风险识别本项目存在的环境风险因素为操作不当或生产设施故障引起的火灾、爆炸和泄漏事故具体风险如下:①物质风险识别。本项目营运期涉及润滑油、废润滑油的使用及储存,若发生泄露会对地下水造成影响。②生产设施风险识别。项目的主要生产设施为生产设备、废气处理设置等,项目潜在的危险种类,原因及易发场所见表7-18。表7-18生产中潜在危险因素分析序号事故种类发生原因易发场所备注1烫伤事故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误操作。熔化浇铸、热处理高温场所,发生频率较高2电伤害误操作、违反操作规程配电房、中频炉等设备发生频率小,但后果严重3机械伤害由于误操作造成物体坠落、机械伤害等。生产车间/4泄漏事故①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误操作;②设备不符合设计技术要求;③设备损坏而未及时维修;④设备维修不慎,引起废气污染事故;⑥长期超负荷运行;⑦停电。除尘系统废气泄露造成大气环境污染,但发生频率低。5火灾事故厂房耐火等级低,防火间距不足,电线和电气设备安装不符合规程要求;生产设备简陋,布局不合理,原辅材料堆放杂乱;消防器材及装备配置不足,消防水源欠缺。模造型区火灾和有毒有害物质的泄漏所造成的环境污染5)环境风险分析机油发生火灾过程中燃烧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和消防废水,将对周边大气环境、地表水体和地下水造成影响。由于项目储存量少,事故风险较小。6)事故风险防范措施及对策“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加强预防工作,从管理入手,把风险事故的发生和影响降到可能的最低限度,认真执行“三同时”,要求设计时认真执行我国现行的安全、消防标准、规范,在设计时拟对风险事故采取以下主要预防措施:废气处理设施事故排放预防措施及对策①对废气处理设施(除尘系统)进行定期专查,及时维修或更换老化的设备及部件,消除隐患,防止事故发生。②加强管理,对废气处理设施操作人员进行环保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做到安全正常生产。③一旦发生故障,立即停止熔化工序,待废气处理设施能够正常运行,恢复熔化工序。7)危废暂存间事故排放预防措施建设单位应对危废暂存间,危废暂存间全部采取严格的防渗措施,防渗层为水泥地面硬化,上铺设2mm厚高密度聚乙烯,或至少2mm厚的其它人工材料,渗透系数≤10-10cm/s;出口处设置0.05m高钢纤维混凝土围堰(渗透系数可满足≤10-7cm/s),危废暂存间侧面采用防渗、防腐处理;接缝和施工方部位应密实、结合牢固,不得渗漏;预埋管件、止水带和填缝板要安装牢固,位置准确,必须做满水试验,质量达到合格;同时加强对润滑油和废润滑油的管理。8)消防防火风险防范措施①厂区实行用火作业许可证制度和定点吸烟制度,吸烟点应远离库房、生产车间等防火重点区域,并设置防火标示牌和危险品防护标志。②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消防安全的规定,建立自动灭火系统,配备足够的消防设备和消防器材。一切消防器材不准挪动、乱用,并要定期检查。灭火器要按时换药。③本项目的消防设施均应按照国家有关规范设计施工,在总体布局方面,本工程与其它建筑的间距均大于或等于规范要求的防火间距。消防用水由厂区环状供水管网随时供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