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锦东大农产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西瓜深加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_第1页
富锦东大农产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西瓜深加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_第2页
富锦东大农产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西瓜深加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_第3页
富锦东大农产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西瓜深加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_第4页
富锦东大农产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西瓜深加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富锦东大农产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西瓜深加工项目PAGE1PAGE49佳木斯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目录TOC\o"1-2"\h\z\u前言 11.总论 51.1评价目的 51.2评价依据 51.3评价标准 71.4评价等级及范围 101.5评价内容及评价重点 161.6环境保护目标 171.7评价专题设置 182.项目所在地区环境概况 192.1自然环境概况 192.2社会环境概况 233.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 283.1项目概况 283.2工程污染分析 384.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524.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 524.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554.3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594.4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615.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655.1环境空气影响预测及评价 655.2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745.3声环境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805.4固体废物的环境影响评价 835.5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836.污染防治措施 -88-6.1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88-6.2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 -89-7.清洁生产分析 -97-7.1原辅材料的清洁性分析 -97-7.2产品的清洁性分析 -97-7.3设备工艺与装备要求 -97-7.4污染物产生指标 -98-7.5废物回收利用指标 -98-7.6清洁生产评价结论 -99-8.总量控制 -100-8.1总量控制的原则和意义 -100-8.2总量控制因子 -100-8.3本项目总量控制指标 -100-9.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101-9.1经济效益分析 -101-9.2社会效益分析 -101-9.3环境经济损益简要分析 -102-9.4环境效益分析 -103-9.5结论 -103-10.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104-10.1环境管理计划 -104-10.2环境监测计划 -106-10.3排污口规范化管理 -107-10.4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管理 -108-11.公众参与 -110-11.1调查对象 -110-11.2公众参与方法 -111-11.3公众参与公示及调查表的形式 -111-11.4征求公众范围 -119-11.5公众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122-12.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 -125-12.1工程选址合理性分析 -125-12.2总图布置合理性分析 -126-12.3选址合理性分析结论 -127-13.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28-13.1环境现状评价结论 -128-13.2污染防治措施评价结论 -128-13.3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结论 -130-13.4清洁生产分析结论 -130-13.5总量控制结论 -131-13.6公众参与分析结论 -131-13.7厂址选择合理性分析结论 -131-13.8建议 -131-13.9综合结论 -132-附件:1、《富锦市绿色食品产业园总体规划》(2011-2020)2、《富锦市龙源饮品年处理10万吨西瓜加工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3、《富锦市象屿粮产有限公司200万吨粮食仓储项目》环评监测报告前言近年来,西瓜汁饮料越来越受到国内外食品、保健品业界的关注。在国内西瓜汁饮料的保健价值已逐渐被众多消费者认识。人类的健康史已经从20世纪的抗生素、维生素时代,进入了21世纪的营养素时代。目前,我国人均占有果汁仅为0.1升,而发达国家则在50升以上,发展中国家人均消费也达15升左右,我国果汁消费还有巨大增长潜力。l、原料(西瓜)资源近几年来,国内西瓜市场需求攀升,应季应时,反季西瓜市场价格看好,为富锦市大力发展西瓜生产提供了市场引导,凭借地缘优势,西瓜生产的季节优势,西瓜质量商品性好,耐长途运输的优势,使富锦市西瓜倍受国内大中城市的青睐,富锦市的西瓜在销区打入了批发市场、超市。在市场的牵动下,年际问外地客商纷纷到富锦市采购西瓜,由此带动了西瓜产业的发展。西瓜是黑龙江产量最大的、最受全国人民喜欢的水果,我省的土地昼夜温差大,适宜西瓜的生长条件,在原料上占据了优势,而它的产量每亩6吨(按10亩为一垧计算),一响地可产西瓜60吨,按先入市和后市的平均价格为0.70元/kg,每吨是1400元,农民种植一响地西瓜的毛收入是84000元,扣除成本每垧地20000元,净收入中64000元,种植一响地的玉米产量是每垧地10吨左右,每吨1500元,一垧地玉米毛收入是15000元,扣除成本每垧地8000元,每垧地玉米净收入7000元,以上的数据对比西瓜的收入是种植玉米的9倍,而现在土地面积有限,劳动力太多,机械化强,想赚到64000元必须种植10垧地玉米,而大面积的土地也很难承包的到,因此原料是非常有保障的。西瓜深加工这一项目达产后,可年加工西瓜2.5万吨,可带动4000户农民当年致富,按每个村子200户计算,可带动20个村屯当年致富,农民得到了丰厚的收益,减少了土地纠纷问题,也减轻了政府的工作压力,使社会更加和谐、更稳定。2013年富锦市西瓜种植面积3万亩,产量15万吨。锦山镇、长安镇、上街基镇等地的农民具有多年种植西瓜的成熟经验,种植西瓜面积较大。富锦市早熟西瓜产量每亩3500公斤、晚熟西瓜产量每亩5000公斤。富锦市在原有新红宝品种种植的基础上,又引种了农露182、晨露182、奥霸99等早熟西瓜优良品种。早熟西瓜由于上市早,价格要比常规西瓜每斤多卖0.3一O.5元。近几年来,晚西瓜品种在市场上也倍受人们的青睐。特别是当地梅亚九号晚熟西瓜品种,2006年通过国家品种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不仅在富锦市深受好评,在其它省市也有大面积种植。在市场的引导下,富锦市西瓜享誉全国,每年西瓜旺季,全国远道而来的客商云集在富锦各镇,把西瓜运往到沈阳、大连、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富锦市农委已连续几年在长安镇举行了富锦市“瓜王”大赛簪西瓜品种推介会,推动了西瓜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2.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保健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健康是人生最大财富”,愿意花钱买健康。因此对营养品的需求量逐年增加,特别是既有丰富营养又有多种保健功能的纯绿色保健品更受青睐。其中包括以西瓜为饮料的饮品、罐头及西瓜调味品。3.西瓜又名寒瓜、水瓜、夏瓜。瓤甜多汁、清凉爽口,在酷暑高温季节,食之消暑解渴,是人们极为喜爱的时令果品。俗话说:“热天半块瓜,药剂不用抓。”这并非夸张。西瓜还有良好的营养价值,据测定,除含有果糖、葡萄糖、苹果酸、磷酸、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外,西瓜每100g可食部分含水92%、蛋白质1.2g、钙6mg、磷10mg、铁0.2mg、胡萝卜素0.17mg、维生素c3mg。现代医学认为:西瓜汁液含有一种蛋白酶,能把不溶性蛋白质转化为可溶性蛋白质,对高血压、肾炎、浮肿、糖尿病、膀胱炎等有辅助疗效。红兴隆垦区地处三江平原腹地,所辖十二个农场与四市七县,土质肥沃,盛产西瓜,特别是红兴隆农场辖区和宝清、友谊、集贤等县更是盛产。近年来农工、农民看到西瓜种植带来的经济效益,种植面积每年都在增加,产量亦同步增长。但由于西瓜的季节性强,鲜瓜不易保存,成熟后的西瓜保质期较短。目前管局属地包括周边市县产的西瓜是以鲜西瓜外销为主,管区内没有对西瓜进行深加工的企业和具备保鲜储藏的服务条件,迫使农民西瓜收获季节过后出现西瓜滞销,给农民带来巨大的损失。4、鉴于以上情况,我们根据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省、佳木斯市、富锦市、农垦总局及红兴隆农垦分局中长期规划、产业政策、生产力布局、国内外市场、所在地的内外部条件,提出在富锦市绿色产业园区投资建立西瓜深加工和西瓜气调保鲜储藏库,解决农民西瓜损失和反季西瓜供应问题。5、有利于促进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本项目不仅延长了农业产业链,提高了初级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有利于农业向专业化、社会化、商品化发展,从资源整合、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方面把农业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同时对解决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再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扩大内需,有积极作用,因而有着巨大的社会效益。6、带动相关产业发展,项目可带动西瓜种植业向规模化、集约化、科学化、现代化发展,实现规模效益。通过资源转化增值,使农户与市场紧密衔接,进而推动产业化进程,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本项目是一个市场前景非常好的项目,可使西瓜资源优势变成西瓜系列产品优势和经济优势,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能够辐射和带动农户种植业和相关中小加工、配套企业的发展,引导促进西瓜产业链条形成,项目建设是十分必要的。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农村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国家和我省有关政策的出台、实施,西瓜产量逐年递增,卖瓜难的尴尬局面几乎每年都有。并且由于西瓜是时令性水果,要想在一年四季都能享受西瓜的美味,确实是个大难题,而龙江省红兴隆农垦运旺粮油制品有限公司的浓缩西瓜加工技术恰恰就解决了这个难题。它的研制给当地农民带来了福音,在夏季把成熟的而未消化掉的西瓜以合理的价格卖给公司,进行深加工。这样既保证了农民的经济利益,使农民增收,而且又保证龙江省红兴隆农垦运旺粮油制品有限公司西瓜深加工项目有了充足且质优的货源,符合各级政府出台的支持西瓜精深加工的政策、措施,将西瓜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该项目的实施将引领西瓜深加工技术的新潮,拉长农产品加工的链条,提升附加值,符合国家和我省倡导和推动的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的产业、技术政策,同时也是致富奔小康的农民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迫切需要。总之,浓缩西瓜加工技术的成功,有效降低了西瓜深加工工艺处理的难度和费用,只要原料配比合理、工艺措施得当,可以对任何品种的西瓜进行加工。项目产品质量可靠,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十分可观。富锦东大农产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主要经营范围:饮品、农副产品加工、果酒、果干、果汁、加工与销售,野生浆果加工与销售,公司现有职工89人,其中管理人员7人,技术人员7人,生产人员64人,辅助生产人员5人,警卫消防人员6人。员工大中专及本科以上学历者占50%,8人具有中高级职称。经过三年的努力,已把公司打造成为以高新技术粮食加工、果汁生产为主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制造企业,成为了在黑龙江领域粮食和果蔬深加工领域有影响力的企业,成为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示范基地、研发基地、就业培训基地、财源基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有关规定,受富锦东大农产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委托,佳木斯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承担了《富锦东大农产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西瓜深加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评价单位对现场进行了实地踏查并收集了相关资料,经工程分析、环境影响识别等工作,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以及国家、地方的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方案。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方案确定的工作内容,评价单位进行了公众参与以及污染源调查、委托有资质的环境监测站提供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数据。评价单位经过资料整理、模式计算及统计分析,编制出该工程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现提交与会专家审查。在报告书编制过程中,得到了富锦县环境保护局等有关部门的积极协助与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1.总论1.1评价目的(1)本次环评将在对本项目工程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核实建设单位提供的生产工艺和环保设施资料,分析论证本项目“三废”排放特征及从环保角度确认工艺过程与环保设施的环境保证性、可靠性和先进性。为环境影响预测提供基础数据,并为环保对策和今后的环境管理工作提供依据和指导作用。(2)通过对工程建址及周围环境的综合现状调查和现场监测,了解和掌握该地区的环境污染特征。(3)由工程分析提供的基础数据,预测项目建成投产后对当地环境可能造成污染影响的范围和程度,为环保治理措施提供反馈建议,也为工程环保设计提供依据。(4)贯彻国家环保部关于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精神,在富锦县排污总量控制规划目标下,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总量控制指标,为今后该项目环保管理服务,使环评真正起到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作用。(5)通过对环境、经济的损益分析,论证本工程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性。(6)从城市发展规划、环境功能规划、环境容量及周围环境敏感保护目标等方面,论证本项目选址的合理性,为项目实现优化选址、合理布局、最佳设计提供科学依据。1.2评价依据1.2.1相关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9月(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5)《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3年(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年3月(8)《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7月(9)《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1998年11月(11)《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2002年11月,国发[2000]38号(12)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33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5年6月(1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2015年本(1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8月(15)国家环保总局[2006]28号《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16)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23号《黑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17)黑环发[2001]117号文《关于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加强公众参与的通知》(18)《黑龙江省地面水环境质量功能区划和水环境质量补充标准》(DB23/485—1998)(19)《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2011年12月1日(20)《关于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国经贸资源〔2000〕1015号,2000年10月25日1.2.2有关技术规范(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1)(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1.2.3相关文件、报告(1)《富锦东大农产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西瓜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富锦市象屿粮产有限公司200万吨粮食仓储项目环评监测》环境现状监测报告(3)富锦东大农产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委托佳木斯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承担本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服务合同(4)《富锦工业示范基地规划报告书》1.2.4行业、地方规划和产业政策(1)《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1年第9号令(2)《富锦市绿色食品产业园总体规划》(2011—2020)1.3评价标准根据富锦县环境功能区划,“富锦东大农产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西瓜深加工项目”项目区执行的环境标准如下。1.3.1(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标准,见表1-3-1。表1-3-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指标单位数值pH值/6~9BOD5mg/L4CODmg/L20氨氮mg/L1.0高锰酸盐指数mg/L6粪大肠菌群个/L10000(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见表1-3-2。表1-3-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污染因子环境质量标准取值时间浓度限值SO2mg/Nm3年平均0.06日平均0.151小时平均0.50NO2mg/Nm3年平均0.08日平均0.121小时平均0.24TSPmg/Nm3年平均0.20日平均0.30

(续)表1-3-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PM10mg/Nm3年平均0.10日平均0.15(3)《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3类区标准,见表1-3-3表1-3-3时段声环境功能区类别噪声值dB(A)昼间夜间3类区6555(4)《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Ⅲ类区标准,见表1-3-4。表1-3-4地下水质量标准序号项目单位标准标准来源1pH*无量纲6.5-8.5《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Ⅲ类标准2色(度)*度≤153总硬度mg/L≤4504高锰酸盐指数mg/L≤3.05氨氮mg/L≤0.26亚硝酸盐mg/L≤0.027硝酸盐mg/L≤208铁mg/L≤0.39锰mg/L≤0.110氯化物mg/L≤25011硫酸盐mg/L≤25012总大肠菌群*个/L≤3.01.3.2(1)废水本项目废水主要为生产和生活废水,经厂区新建的污水处理站处理,出水水质应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三级标准,进入园区下水管网,由富锦县城市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见表1-3-5和表1-3-6表1-3-5序号指标排放标准单位1pH6~9无2COD500mg/L3SS400mg/L4氨氮—mg/L5BOD5300mg/L表1-3-6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染物名称单位一级A标准标准来源CODmg/l50GB18918-2002氨氮mg/l8BOD5mg/l10(2)废气污水处理站恶臭排放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2和表1中二级标准,见表1-3-7;锅炉烟气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中表2标准,具体见表1-3-8表1-3-7污染物排气筒高度m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臭气浓度标准值(无量纲)无组织排放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氨154.9-1.5硫化氢150.33-0.06臭气浓度--200020(无量纲)表1-3-参照执行污染物项目颗粒物(mg/m3)SO2(mg/m3)NOX(mg/m3)烟气黑度(级)燃煤锅炉限值50300300≤1(3)噪声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具体见表1-3-9,项目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3类区标准限值,见表1-3-表1-3-9建筑施工场界时段昼间夜间噪声限值dB(A)7055表1-3-10时段厂界外声环境功能区类别噪声值dB(A)昼间夜间3类区65551.4评价等级及范围1.4.1环境空气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的规定并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采用宁波六五软件开发室开发的EIAProA2008大气预测软件估算模式对本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工作进行分级,计算主要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和污染物地面浓度达标准限值10%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D10%。其中Pi定义为:式中:Pi——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Ci——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出的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mg/m3;Coi——第i个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mg/m3。Coi一般选用GB3095中1小时平均取样时间的二级标准中的一次采样浓度允许值。评价等级根据污染物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和污染物地面浓度达标准限值10%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D10%进行判定,其判断依据详见表1-4-1。表1-4-1大气评价级别判据评价工作等级评价工作分级判据一级Pmax≥80%,且D10%≥5km二级其他三级Pmax<10%或D10%<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本工程为一台燃生物质压块燃料的4t/h蒸汽锅炉,除尘采用布袋除尘器,除尘效率99.5%。估算模式考虑的是最不利环境影响,因此在计算评价等级时,源强采用最大小时排放量。本项目锅炉型号为DZL4-1.25-AⅡ,设计燃料为生物质压块燃料,计算耗煤量为1.4t/h。本项目设置锅炉房一座,内设一台4t/h燃生物质压块燃料的蒸汽锅炉作为生产用汽和冬季供暖,年燃生物质压块燃料量为5622.4t,配套高效布袋除尘系统,除尘效率99.5%。参照《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第十分册)》4430热力生产和供应中的以生物质压块为燃料、层燃炉的燃烧方式中的产排污数据,得出的烟气量产污系数6552.29Nm3/t-燃料,得出最大小时燃生物质压块燃料产生的烟气量为9173.206(Nm3/h),氮氧化物产污系数为1.02kg/t燃料。根据大气环评技术导则规定,对于一般燃烧设备,在计算小时或日平均质量浓度时,可以假定Q(NO2)/Q(NOX)=0.9。颗粒物排放量=1.4×37.6×(1-99.5%)=0.263kg/hSO2排放量=1.4×17×0.07=1.666kg/h(硫份取0.07%)NO2排放量=1.4×1.02×0.9=1.285kg/h。本项目大气污染物源强见表1-表1-4-2点源参数调查清单点源名称X坐标Y坐标排气筒底海拔高排气筒高度排气筒内径烟气出口速度烟气出口温度多年平均气温年排放小时数排放工况评价因子源强PM10SO2NO2符号NAMEPXPYH0HDVTHRCondQ1Q2Q3单位mmmmmm/sKKHkg/hkg/hkg/h数据锅炉烟囱0095351.03.25373275.56024正常0.2631.6661.285污染物估算最大落地浓度及占标率情况见表1-4-3。表1-4-3污染物估算最大落地浓度及占标率统计表污染物名称最大落地浓度最大落地浓度距离标准限值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M100.003102mg/m3224m0.45mg/m30.69%SO20.01965mg/m3224m0.5mg/m33.93%NO20.01516mg/m3224m0.24mg/m36.32%经由于本项目D10%=0(地面浓度占标率达不到10%,因此确定评价范围为以锅炉烟囱为中心、半径为2.5km范围内的区域)。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见图5-1。1.4.2地表水环境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中规定的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见表1-4-4,本项目的具体情况为:表1-4-4地面水环境评价工作等级分级判据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m3/d建设项目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三级地面水域规模(大小规模)地面水水质要求(水质类别)1000≤Q<5000复杂大、中小Ⅳ~ⅤⅤ中等大、中小Ⅲ~ⅤⅣ~Ⅴ简单大、中小Ⅰ~ⅣⅡ~Ⅴ建设项目的污水排放量:867.47m3/d建设项目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简单地表水域规模:大地表水水质要求:Ⅲ类因此,确定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评价范围为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上游500米到下游4km范围内。1.4.3声环境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中规定的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的基本原则,本项目厂址为县域工业园区,其所在地区为《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规定的3类声环境功能区,本项目建设前后声级值变化较小(增高量在3dB(A)以下),且受影响人口数量明显减少。因此,确定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3级。由于距本项目厂界200米内无环境敏感目标,均为园区其他企业,属于3类声环境功能区,所以评价范围设为本工程厂区边界外1m范围内。1.4.4地下水环境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的项目分类,Ⅰ类建设项目指在项目建设、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后的各个过程中,可能造成地下水水质污染的建设项目。Ⅱ类建设项目指在项目建设、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后的各个过程中,可能引起地下水流场或地下水水位变化,并导致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建设项目。Ⅲ类建设项目指同时具备Ⅰ类和Ⅱ类建设项目环影响特征的建设项目。本项目建成投产后,生活及生产废水经厂内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排放,对地下水的影响主要为废水的渗漏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并且本项目以地下水作为供水水源,可能引起地下水流场或地下水水位变化,根据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特征,本评价将本项目归类为Ⅲ类建设项目。1、Ⅰ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判定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Ⅰ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是依据建设项目场地的包气带防污性能、建设项目场地的含水层易污染特征、建设项目场地的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建设项目污水复杂程度等评判指标判定。Ⅰ类建设项目部分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见表1-4-5。=1\*GB3①项目场地包气带防污性能根据《富锦市龙源饮品年处理10万吨西瓜加工项目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内容,本项目场地地层自上至下依次为杂填土⑴、粉质粘土⑵、细砂与粉质粘土互层⑶、细砂⑷、中砂⑸、细砂⑹和粗砂⑺,本项目基础埋置深度在2号土层和3号土层,即粉质粘土和细砂与粉质粘土互层,建设项目场地地下基础之下的第一土层为第4号土层,即细砂,层厚0.10~7.90米,其渗透系数K参照经验数值,细砂为0.001~0.005cm/s,第4层单层厚度最小值小于1m,因此包气防污性能分级确定为“弱”。②建设项目场地含水层易污染特征项目场地地下基础之下第一岩土层为细砂,不属于建设项目场地含水层易污染特征的易或中所列情景。建设项目场地的含水层易污染特征分级为“不易”。表1-4-5Ⅰ类建设项目部分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评价级别包气带防污性能含水层易污染特征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污水排放量水质复杂程度三级弱不易不敏感中简单小中等-简单中易不敏感小简单中不敏感中简单小中等-简单不易较敏感中简单小中等-简单不敏感大中等-简单中-小复杂-简单

(续)表1-4-5Ⅰ类建设项目部分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评价级别包气带防污性能含水层易污染特征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污水排放量水质复杂程度三级强易较敏感小简单不敏感大简单中中等-简单小复杂-简单中较敏感中简单小中等-简单不敏感大中等-简单中-小复杂-简单不易较敏感大中等-简单中-小复杂-简单不敏感大-小复杂-简单③建设项目场地的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项目场地不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准保护区以及准保护区以外的补给径流区范围之内。也不属于特殊地下水资源(如矿泉水、温泉等)分布及分散居民饮用水源的环境敏感区。由此,项目场地的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等级为“不敏感”。④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本项目污水排放量不到1000m3/d,等级为小。⑤建设项目污水水质复杂程度本项目污水中主要污染物为COD、BOD、氨氮,均为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物类型=1,需要预测的水质小于6,污水水质复杂程度等级为“简单”。根据上述评判指标,本工程Ⅰ类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见表1-4-表1-4-6项目场地包气带防污性能项目场地的含水层易污染特征项目场地的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项目污水排放量项目水质复杂程度评价级别弱不易不敏感小简单三级2、Ⅱ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判定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的要求,Ⅱ类建设项目,即指在项目建设、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后的各个过程中,可能引起地下水流场或地下水水位变化,并导致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建设项目。Ⅱ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标准见表1-4-7表1-4-7评价等级建设项目供水、排水(或注水)规模建设项目引起的地下水水位变化区域范围建设项目场地的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建设项目造成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大小一级小-大小-大敏感弱-强中等中等较敏感强大较敏感中等-强大大较敏感弱-强不敏感强中较敏感中等-强小较敏感强二级除了一级和三级以外的其它组合三级小-中小-中较敏感-不敏感弱-中建设项目地下水供水、排水(或注水)规模按水量的多少可分为大、中、小三级,分级标准见表1-4表1-4分级供水、排水(或注水)量(万m3/d)大≥1.0中0.2~1.0小≤0.2本项目供水规模为0.62万m3/d,按照地下水供水、排水(或注水)规模分级为中级供水规模。建设项目引起的地下水水位变化区域范围可用影响半径来表示,分为大、中、小三级,分级标准见表1-4表1-4分级地下水水位变化影响半径(km)大≥1.5中0.5~1.5小≤0.5根据地下水导则附录C中C.2影响半径的经验数值参照,本工程供水引起的地下水水位变化影响半径是50m,按照地下水水位变化区域范围分级标准为小级。建设项目场地的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可分为敏感、较敏感、不敏感三级,分级原则见表1-4-10表1-4-10分级项目场地的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敏感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包括已建成的在用、备用、应急水源地,在建和规划的水源地)准保护区;除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以外的国家或地方政府设定的与地下水环境相关的其它保护区,如热水、矿泉水、温泉等特殊地下水资源保护区;生态脆弱区重点保护区域;地质灾害易发区1;重要湿地、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等。较敏感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包括已建成的在用、备用、应急水源地,在建和规划的水源地)准保护区以外的补给径流区;特殊地下水资源(如矿泉水、温泉等)保护区以外的分布区以及分散式居民饮用水水源等其它未列入上述敏感分级的环境敏感区2。不敏感上述地区之外的其它地区。注:1、表中“地质灾害”系指因水文地质条件变化发生的地面沉降、岩溶塌陷等。2、表中“环境敏感区”系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所界定的涉及地下水的环境敏感区。3、如建设项目场地的含水层(含水系统)处于补给区与径流区或径流区与排泄区的边界时,则敏感程度上调一级。本建设项目场地为上述地区之外的其他地区,按照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分级为不敏感。建设项目造成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包括:区域地下水水位下降产生的土地次生荒漠化、地面沉降、地裂缝、岩溶塌陷、海水入侵、湿地退化等,以及灌溉导致局部地下水位上升产生的土壤次生盐渍化、次生沼泽化等,按其影响程度大小可分为强、中等、弱三级,分级原则见表1-4-1表1-4-1级别可能造成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强产生地面沉降、地裂缝、岩溶塌陷、海水入侵、湿地退化、土地荒漠化等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含水层疏干现象明显,产生土壤盐渍化、沼泽化。中等出现土壤盐渍化、沼泽化迹象。弱无上述环境水文地质问题。本建设项目场地位于三江平原腹地,地下水资源相对丰富,无上述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出现,按照分级标准,建设项目造成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为弱。由上可知,本建设项目按照地下水供水、排水(或注水)规模分级为小级供水规模;按照地下水水位变化区域范围分级标准为小级;按照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分级为不敏感;建设项目造成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为弱。根据以上标准,本项目Ⅱ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判定为三级。综上所述,本项目地下水评价定为三级评价。1.5评价内容及评价重点1.5.1评价内容根据本项目建设特点及厂址所在区域环境特征,确定本次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为:(1)结合项目建设内容,进行工程污染分析。(2)对项目拟建厂址所在区域的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评价,分析纳污环境的承载能力,作为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的依据。(3)针对本项目的建设特点及排污特征,贯彻“清洁生产”及污染源治理“达标排放”的原则,提出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污染防治措施。(4)预测本项目投产后所排污染物对评价区环境质量产生影响的范围和程度,从环保角度论证本项目在拟建厂址建设的可行性。(5)对项目的事故风险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提出事故应急预案。(6)开展公众参与调查方式,广泛征求项目区及相关各阶层人士对工程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为项目建设的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7)对本项目投产后的环境经济损益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环境管理计划、环境监测计划和环保验收监测计划。1.5.2评价重点根据本项目工程特点,项目主要的环境影响因素为废水污染,其次还有锅炉烟气、制瓶车间工艺废气、设备噪声及工艺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因此主要评价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分析论证废水处理措施、锅炉烟气、制瓶废气及粉尘治理措施、减噪措施和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措施的可行性。1.6环境保护目标根据评价区范围,并通过现场踏勘及查阅资料选定可能受本项目影响的敏感目标,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见表1-6-1。表1-6-1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环境要素保护对象方位距厂界最近距离规模保护目标及级别环境空气德利村SW1.7km610户,2135人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级二砖村SW1.2km470户,1645人兴达村SSE2.6km220户,770人北中和村NE2.7km160户,560人水环境松花江N0.6km特大河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Ⅲ类1.7评价专题设置1、总论2、项目所在地区环境概况3、工程概况及工程分析4、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5、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6、污染防治措施7、清洁生产分析8、总量控制9、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10、环境保护投资及效益简要分析11、公众参与12、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13、环境影响评价结论2.项目所在地区环境概况2.1自然环境概况2.1.1地理位置富锦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松花江下游南岸的三江平原上,属富锦市管辖。东与同江市、抚远县、饶河县相望,西与集贤县、桦川县接壤,南与宝清县、友谊县相连,北与绥滨县隔江为邻。地理坐标为东经131°25′38″至133°26′38″,北纬40°45′53″至47°37′06″。拟建厂址位于富锦县城东北部。项目厂址拟建于富锦县绿色食品产业园内,北侧约600m为松花江,东侧和北侧为园区道路,西侧和南侧为园区其他企业。建设项目地理位置见图2-1。图图例项目具体位置图2-1建设项目地理位置本项目坐落在富锦市绿色食品产业园内。本项目建设地址选定在富锦市绿色食品产业园区的东部,绿色食品产业园位于富锦市区的东部,距市中心3.6公里。产业园区南接同三公路,北连富锦新港,原哈同公路及建设中的铁路专用线均从园区穿过,交通十分便利。

绿色食品产业园区近期规划面积为6平方公里,已获得省政府批准。绿色食品产业园区始建于2005年,自建园以来,先后获得省级民营科技企业示范区、省级工业示范基地、省级重点省市联手共建的绿色食品产业园区等荣誉称号。

截止目前累计投入建设资金5.3亿元,征用置换土地480公顷,新修8条主干路23.6万平方米,铺设给排水管网2.2万米,供电线路6340米,安装路灯538盏,绿化面积9.1万平方米,回填土方272.9万立方米。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变电站的等功能设施均已投入使用,热电站也将与年底前开工建设,以园区中心主干道锦园路为轴心向东西辐射,建设道路、给排水、电力、通讯网,园区实控范围内基本实现了“五通一平”,整合了园区内的红旗渠水系,建设了15公顷金沙湖生态景观区,实施全面的绿化和美化。

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绿色食品产业园区的总体要求,根据园区产业发展方向,将园区规划为两大区域,分别为绿色食品产业区和综合服务区,绿色食品产业区占地面积440公顷,是绿色食品产业园区核心区,该区划分为11个加工区,分别为:甜菜加工区、玉米加工区、大豆加工区、水稻加工区、日资高精食品加工区、南瓜加工区、马铃薯加工区、肉类加工区、酒类加工区、蔬菜加工区、乳制品加工区。按照富锦工业示范基地的持续有效、较快协调发展的战略要求,富锦工业示范基地管理委员会在充分预测未来发展环境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开发区自身的发展条件,确定了“十二五”期间总的工作思路,即着力落实主业优化、产业接续、市场拓展、和谐发展、合作共赢和稳步发展六项战略,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和科学决策水平,促进富锦地区社会、经济与环境实现持续有效、快速协调发展,为地区的经济腾飞做出贡献。2011年9月,黑龙江省环保厅主持召开了《富锦工业示范基地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会。该规划环评作为战略环评分析园区规划中对环境资源的需求,对有关规划的资源环境的可承载能力进行科学评价,并根据环境资源对规划实施过程中的实际支撑能力提出相应措施,通过规划环评,有效设定整个区域的环境容量,限定区域内的排污总量,为园区入驻企业开展建设项目环评提供了依据。本项目在富锦县绿色食品产业园内位置图见图2-2。图图例项目位置图2-2本项目在园区位置2.1.2地形地貌富锦市地势低平,平均海拔60米左右,全市地貌结构从西北向东南缓慢倾斜,坡降为1/10000~1/15000,纵观地貌类型,大致分为平原、低平原、低湿地、山丘漫岗4种地貌单元。平原与山地比为9:1。这种平原类型的地貌,构成了生物群的良好生长环境。完达山脉延伸到境内,形成少量的孤山丘陵。城东乌尔古力山海拔538.7米与城西海拔472.8米的别拉音子山遥相呼应,形成西北略高,中部低平,东南稍低的冲击平原。2.1.3气候、气象(1)气候特征富锦市地处黑龙江省东北部,受季风气候影响,四季分明,夏季热而短,温湿多雨,冬季长而寒,寒冷干燥,年温差较大。20年气象统计资料显示,富锦市年平均气温2.5℃,极端最高气温32℃,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6℃,极端最低气温-31℃,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27℃。年日照数2500小时;年平均积温2628℃;无霜期129天;年平均相对湿度67%。雨季集中在6、7、8三个月份,降雨比较集中,年平均降雨量525mm,年最大降雨量688.4mm;年平均降雪量300mm,最大积雪深度为40cm。全年盛行风向为西风,年平均风速3.3m/s,年最大风速24.7m/s。(2)污染气象①风向富锦地区常年盛行风向为西风W,所占频率为17%,静风频率为9%。夏季盛行东北风NE和南南东风SSE,冬季盛行西风W。②风速富锦市年平均风速为3.3m/s,全年中最大风速出现在6月份,月平均风速3.5m/s。最小风速出现在2月,月平均风速2.4m/s。③大气稳定度富锦市全年大气稳定度以D类为主,占46%,其次是E类和F类,分别占19%和13%,各季大气稳定度均以D类为主。2.1.4水文地质松花江流经富锦市境84km,是该建设项目的纳污水体。松花江富锦江段平均河宽1596m,平均水深4.5m,平均流速0.8m/s,河道弯曲系数1.17,河道坡降1.2‰,粗糙率0.0283,冰封期150d。历史最大流量为18400m3/s,最小流量为360m3/s,丰水期平均流量3440m3/s,平水期平均流量2800m3/s,枯水期平均流量2010m该地区地下水丰富且地下水位较高,地下水埋深约为6.5m。地下水资源时空分布情况为:富锦市地下水分布受三江平原区域构造的制约,区内分布有丰富的第四系含水层,含水层厚度在200米左右,在山丘区分布有第三系孔隙水和第三层基岩裂隙水。2.1.5富锦市土壤肥沃,是三江平原在世界上仅有的三块冲击黑土平原之一。富锦市土壤48.161万公顷,按类型划分为暗棕壤、黑土、草甸土、白浆土、沼泽土、泥炭土和水稻土7个土类18个亚类。富锦市耕地土壤肥沃,肥力较高,光热水资源丰富,有机质含量平均达5.2%,最高达8.4%,是全国平均数的6倍,是全省平均数的2倍,超过国家规定的I级地标准,可耕性良好。土质疏松,表层土一般在20-30厘米。2.1.6(一)木本植被木本植被主要分布在富锦市境内残山孤丘等地,生长以柞、桦、杨为主的硬阔叶混交林,海拔500米左右山区地带性植物为温带松树针叶混交林及其采伐破坏后形成的阔叶混交林,200-280米的丘陵漫岗区一般为柞树林和灌丛及灌丛疏林地。(二)草本植被草本植被主要分布在广阔的低平原草地区内,低平原草地区为中生植物占优势的多种草甸群落,主要生长大小叶樟、三棱草、乌苏里苔草、芦苇等。其特点是生长在比较湿润的气候环境和地下水较高的土壤上,水分条件好,生长期长。还有面积较大的低洼地及河谷洪泛区,由于水分经常滞留,形成了沼泽植被和沼泽化草甸植被,如芦苇、苔草、水葱和黄瓜香等。(三)耕地植被耕地植被在境内主要分布在低平原及丘陵漫岗区,经人们多年耕种形成了人工植被类型,主要农作物有大豆、小麦、玉米、水稻、杂粮等经济作物;耕地还有野生的农田杂草,有水稗草、苣荬菜、兰花菜、刺菜、问荆、蒿草等40余种。2.2社会环境概况2.2.1行政区划及人口富锦市地处黑龙江省东北部、松花江南岸、三江平原腹地,周边与7个市县、15个国有农场相邻,境内有农垦建三江分局及3个国有农场。市辖11镇,区划面积8227km2,总人口45万,素以富庶锦绣、地灵人杰而著称于三江黑土平原。是“中国大豆之乡”,是黑龙江省哈、齐、牡、佳、大几个城市后面的副中心城市。富锦区位优势明显。市内水路、公路、铁路、航空四通八达,是三江平原的重要交通枢纽,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中心。富锦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城市。素有黄金水道之称的松花江流经境内84km,使富锦港成为松花江天然深水良港,成为对俄贸易的重要水上通道,富锦口岸过货量已达15万t、过货额达700万美元,至俄哈巴罗夫斯克、下列宁斯阔耶的旅游航线更进一步扩进和扩大了富锦同两地的经贸交流与合作;同三、佳抚两条高等公路东西穿境153km,汇交市区;福前铁路横贯市境77km;距富锦市110km的佳木斯国际机场是富锦对外交通的又一重要通道。富锦发展环境优良。交通、通信及供水、供电、供热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城区道路纵横交错,道路交通管理达到D类城市三等管理水平;社会治安秩序良好,是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市;投资环境宽松,市委、市政府已经出台了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优惠政策,在税收、收费、服务等方面给外商以最大优惠。富锦开发潜力巨大。开发时间短,土质肥沃,水草丰足,是全国优质水稻、小麦、大豆、玉米、白瓜、甜菜、葵花、烤烟等农产品的重要产区,又是全国优质白、生猪、肉牛、肉及优质种猪种的生产和繁育基地,粮食常年产量稳定在100万吨以上。生态环境好,为发展绿色食品标志和有机食品标志较多的县市之一,成为全国唯一的AA级绿色食品大豆生产基地,小型拖拉机、起重设备、钢圈、大输液、橡胶短纤维、啤酒、油脂、面粉、精制米等闻名省内外、俏销东南亚及欧美市场的地方产品,成为拉动富锦工业经济发展的主导产品。五顶山国家森林公园、三环泡省级自然保护区、别拉音风力发电场及沿江带状公园建设正在顺利进行,旅游业正在成为富锦市的新兴支柱产业。2.2.2经济和社会发展2013年,富锦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2.73亿元,比2012年增加22.33亿元,增长12.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5.0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7.1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40.54亿元。第一、二、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0.0%、45.1%和24.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0904元,增长12.8%。三次产业结构比为54.5:24.5:21.0。具体情况如下:1、农业富锦是全国优质水稻、小麦、大豆、玉米、白鹅、种羊重点产区。粮食年产量达100万吨,在全国100个产粮大县中名列27位。2013年,富锦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60330万元,同比增长6.4%;实现增加值66.68亿元,增长6.8%。全年农作物种植面积达到36.57万公顷。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水稻148013公顷;玉米138033公顷;大豆40573公顷;薯类18408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实现46.3亿斤,同比增加3.3亿斤,增长7.5%,第十一次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荣誉称号。2、工业和建筑业2013年,富锦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68户,完成工业总产值92.33亿元,增长25.8%;实现增加值12.14亿元,同比增长23.1%(可比价);产品销售率达99.8%。实现销售收入91.63亿元,增长22.8%;实现利税总额92851万元,同比增长26.3%;实现利润总额67269万元,增长23.3%。3、固定资产投资全年5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4520万元,同比增长65.7%。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420565万元,同比增长64.4%;增幅居佳木斯地区第一位。从投资产业结构来看,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7922万元,同比下降59.0%;第二产业投资62410万元,同比增长215.3%;第三产业投资354188万元,同比增长63.2%。交通道路运输业和房地产开发业成为投资快速增长的两大拉动力。全年公路建设项目完成投资209164万元,比上年增长47.1%,占投资总额的49.3%;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94700万元,同比增长137.2%;房地产开发面积79.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1.2%;商品房销售面积38.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10.3%。4、交通运输和邮电业2013年全市各种运输方式完成的货运周转量88547万吨公里,同比增长16.7%。其中铁路15066万吨公里,增长2.9%;公路71094万吨公里,增长20.0%;水上运输2387万吨公里,增长20.0%。旅客周转量完成36439万人公里,同比增长11.3%。其中铁路3095万人公里,增长4.0%;公路32578万人公里,增长12%;水运766万人公里,增加82万人公里。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1453万元,同比增长8.9%。年末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为71176门,拥有电话机69246部。其中,住宅电话60236部。年末移动电话261724部,比上年增长6.0%,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56.0%。5、国内商业、市场物价和对外贸易2013年,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5637万元,比上年增长22.5%。分城乡看,市的零售额196773万元,增长23.1%;县以下的零售额108864万元,增长21.1%。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72378万元,同比增长22.7%,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33259万元,同比增长20.7%。从商品销售分类看,食品类零售额117976万元,占全部零售额的比重为38.6%,衣着类零售额66018万元,占比重为21.6%,居住类零售额32398万元,占比重为10.6%,教育、文化娱乐商品零售额11920万元,占比重为3.9%。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上涨5.9%;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上涨6.4%。2013年,富锦口岸全年实现过货量2.2万吨,过货额315.3万美元。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3339万美元,同比增长62.4%。其中:出口11214万美元,进口2125万美元,分别增长52.2和151.3%。6、财政、金融全年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50800万元,同比增长6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8696万元,增长74.8%。税收收入完成24226万元,同比增长79.7%。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达4.6%,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财政支出总额191726万元,同比增长58.5%。其中科教文卫支出34024万元、环境保护支出4455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0871万元,同比分别增长7.6%、39.9%和3.8%。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25485万元,增长14.9%。其中,企业存款余额56583万元,增长55.2%;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87869万元,增长7.4%。各项贷款余额554527万元,增长1.9%。其中:短期贷款350960万元,增长7.4%;中长期贷款203567万元,下降6.4%。7、教育、文化、卫生、体育2012年末,全市拥有卫生机构374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4个,卫生机构实有床位数870张。全市在职卫生技术人员1246人。其中,执业医师496人,注册护士399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351人。全市17个乡镇卫生院,实有床位数892张,在职卫生技术人员276人。全年城乡医疗机构门诊312045人次,8、人口与人民生活2013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46899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84142人,占全市人口总数的39.3%;农业人口284848人,占总人口60.7%。全年出生人口1391人,出生率为3.0‰;死亡人口1268人,死亡率为2.7‰,人口自然增长率增长0.3‰。3.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3.1项目概况3.1.1项目名称:富锦东大农产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西瓜深加工项目项目性质:新建建设单位:富锦东大农产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项目投资:项目总投资8650.19万元建设地点:本项目厂址位于富锦市绿色食品产业园内,产业园位于富锦县城东北部。项目厂址北侧约600m为松花江,东侧和北侧为园区道路,西侧和南侧为园区其他企业。项目选址位于工业园区内,符合富锦县城市总体规划,项目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符合富锦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3.1.21、生产规模生产规模为年加工西瓜数量为43757吨,年生产西瓜汁等系列产品20775吨。2、产品方案本项目主要产品为:西瓜汁饮料、浓缩西瓜汁、西瓜罐头、西瓜酱、西瓜籽等一系列西瓜深加工农产品。西瓜系列产品产量:西瓜汁饮料12500吨、浓缩西瓜汁1250吨、西瓜粉550吨、气调储藏西瓜5000吨、其它西瓜制品1475吨。3.1.3本项目为西瓜深加工项目,不属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1年第9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及其修订版中的限制和淘汰类项目,为国家允许类项目,符合国务院国发[2005]40号《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2005年12月2日)的规定,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政策。3.1.本项目拟建于富锦县绿色食品产业园内,项目占地面积200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9253平方米,包括建设主车间23652平方米;新购置形成固定资产的生产及辅助设备90余台(套)。主要建设内容为生产主车间(西瓜饮料车间、浓缩汁车间、西瓜调味品车间、制冷、西瓜粉加间、气调保鲜车间等)、清洗池、空压机房、果蔬渣处理、蓄水池、水泵房;辅助工程有配电室、地泵房、库房、锅炉房、科研检测楼、宿舍、食堂、综合办公楼等。项目分二期进行。项目组成见表3-1-1,平面布置见图3-1表3-1-1项目序号建设内容建筑面积(m2)内容主体工程1西瓜汁生产第一车间2052一条生产线,年产4000吨2西瓜汁生产第二车间5400一条生产线,年产8500吨3西瓜浓缩汁生产车间5400一条生产线,年产1250吨4西瓜气调储存库5400年产5000吨5其他西瓜制品生产车间5400年产西瓜罐头500吨、西瓜酱175吨、西瓜籽200吨、西瓜粉550吨、西瓜果脯300吨辅助工程1机械维修车间483主要进行机械维修2产品库房2408产品贮存,混合结构,1F3科研检测楼4320混合结构,4F4地磅房30混合结构,1F5西瓜收购场地6000地面硬化公用工程1锅炉房1501台水汽交换的4吨蒸汽锅炉2配电室50主变压器二台,主变容量为1260KVA3水泵房40供水生产区生产用水为2台200DL立式泵,一用一备4西瓜原料清洗池20m3主生产车间内8m*5m*0.5m5污水处理站806蓄水池200m3循环与消防共用水池7职工宿舍和食堂400混合结构,3F8综合办公楼1620混合结构,3F9门卫房20混合结构,1F环保工程1新建污水处理站,处理规模为900m3/d;新建事故池容积约为900m3。2绿化面积15000m33锅炉房采用布袋除尘设施4防渗设施:车间地面、污水处理、事故池等进行防渗。图3-1厂区平面布置图图3-1厂区平面布置图3.1表3-1-2序号设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一4000t/a西瓜汁生产线1西瓜收购、计量设备套42西瓜榨汁设备套8含果汁设备3水处理设备套2二级RO水4配料设备套25灭菌设备套66全自动清洗设备套27自动化控制系统套28灌装系统套3利乐砖、PET瓶、易拉罐9后段设备套310包装设备套311西瓜籽设备套2小计24二浓缩西瓜汁设备1西瓜汁预处理设备套1包括UHT灭菌2浓缩设备套23无菌灌装设备套24产品输送转运设备套4小计9三西瓜罐头、西瓜酱设备1西瓜罐头设备套12西瓜酱设备套1四其它设备1电力配置Kw12002动力配置(锅炉系统)4t/1.25MPa13供气系统(压缩空气)14运输车套55检验设备套16中试设备套1小计11续表3-1-2序号设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五8500t/a西瓜汁生产线1西瓜收购、计量设备套22西瓜榨汁设备套4包括果汁设备3水处理设备套1二级RO水4配料设备套15灭菌设备套36全自动清洗设备套17自动化控制系统套1小计=SUM(ABOVE)13六西瓜粉设备1西瓜汁预处理设备套1包括UHT灭菌2浓缩设备套23西瓜粉干燥塔套2包括:加热、给排风、流化床二次干燥4包装设备套4包括:大包装和小包装5产品输送转运设备套4小计=SUM(ABOVE)13七西瓜果脯、西瓜籽设备1西瓜果脯设备套22西瓜籽设备套2小计=SUM(ABOVE)4八气调保鲜库设备1制冷系统套6包括:机组、蒸发器、冷凝器和控制系统2制氮设备套4包括:机组、分离器、过滤器储气罐和控制系统3气调设备套4包括:脱氧机、脱二氧化碳机、除乙烯机、加湿和温控系统4库体工程套2保温工程、通风换气小计=SUM(ABOVE)16九其它设备1电力配置Kw1000增容2供气系统(压缩空气)13产品转运工具套5叉车、成品输送机4检验设备套1小计83.1.本项目主要原料为西瓜,附属原料包括:白砂糖、食品添加剂、黄豆酱等。主要原辅材料消耗量见表3-表3-1-3产品名称产量(吨)西瓜消耗(吨)辅料消耗(吨)投入产出比说明西瓜汁饮料1250013750200l.1:1浓缩西瓜汁12508450137:160—65Be西瓜罐头375750502:1西瓜酱4008000502:1西瓜粉550625051l:1水分≤5%西瓜果脯2501250505:1糖度≥15%西瓜籽450032.5%干货西瓜气调储藏500051253l:1合计207754357537.(1)供水设施本项目以地下水作为供水水源。本项目生产和消防供水由水井供给,生活用水来自于富锦自来水供水管网,本环评要求使用地下水应取得相关部门许可方可取用。本项目生产供水为2台200DL立式泵,一用一备,根据水量水压要求变频调速,该设备最大供水能力为150m3/h,可完全满足项目生产用水需求。由于本项目西瓜汁饮料工艺部分工段使用软化水,因此本项目拟将水质净化装置设在饮料生产车间内。其工艺过程见图3-2。中间暂存活性炭吸附机械过滤地下深井水中间暂存活性炭吸附机械过滤地下深井水阻垢剂过滤一级反渗透二级反渗透阻垢剂过滤一级反渗透二级反渗透工艺用软化水透工艺用软化水透臭氧杀菌图3-2水质净化工艺流程简图(2)循环供水设施主车间设备需冷却水为30m3/h,为合理利用水资源,节约用水,本设计将这部分水进行冷却处理后再循环利用。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