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狗》看郭沫若的情绪节奏艺术_第1页
从《天狗》看郭沫若的情绪节奏艺术_第2页
从《天狗》看郭沫若的情绪节奏艺术_第3页
从《天狗》看郭沫若的情绪节奏艺术_第4页
从《天狗》看郭沫若的情绪节奏艺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从《天狗》看郭沫若的情绪节奏艺术郭沫若认为:“感性的自然流露”是“新体诗的生命”,他把“心绪的自然消涨”看作是“诗情的内在韵律”;“节奏之于诗是它的形状,也是它的生命,我们可以说没有诗是没有节奏的,没有节奏的便不是诗。”郭沫若在这里谈论的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诗律,而是与自由的诗体、现代的诗思相联系的、内在的心绪节奏。诗人自由的笔端是怎样承载出这种心绪节奏呢?本文将以《天狗》为概括的文本切人,探讨郭沫若的心绪节奏艺术。

郭沫若的《天狗》最初发表于1920年7月上海《时事新报・学灯》上,是第一个诗歌集《女神》中的一个作品,也最能代表《女神》中“狂飙突进,暴躁凌厉”的诗风,是“五四”时代精神的经典之作。郭沫若确立了“五四”白话新诗运动的告成地位,写新诗他看法形式上绝端的自由,绝端的自主,尽情地抒发诗人的感情。郭沫若提出:“诗之精神在其在韵律……内在的心绪便是心绪的自然消涨。”郭沫若言及的心绪消涨的内在韵律,其实就是一种诗情的节奏或心绪的节奏。《天狗》便是这种看法的直接实践者。

一、绝端自由的诗体

诗是以形式为根基的文学,诗体那么是形式的第一要素。新诗运动是从诗形式上的解放人手,以“诗体解放”为旗帜,对传统诗词的旧格律予以彻底否决,冲破旧体诗的束缚,以自由体的形式抒发诗人的感情,开一代诗风。《天狗》在诗的形式上突破了一切旧格律、旧程式、旧传统和新“套子”的束缚。郭沫若看法形式上的自由创造,要“打破一切诗的形式来写自己能够够昧的东西”。诗人不让形式的套子束缚住自己思想的翅膀,完全按照感情自然流泄的需要,他以自己的思想心绪自由支配诗行,以心绪的旋律来选择诗的旋律。郭沫若的《天狗》,从每一个字当中我们都能诚恳地感受到一颗激情腾跃的心,这除了得益于写作时自由昂扬的情感倾注笔端,也得益于诗中排比、反复、夸诞等修辞手法的生动运用。

(一)独特的自由句式

句式的相对整齐是诗歌识别于其他文学形式的外在的标志,诗歌讲究句式的整齐不仅是为了形式的美观,主要还是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诗歌凝练的形式,语言的节奏感和音乐性要求句式大体整齐,句子长短适合,这样才能使诗的节奏更好地表现出来。《天狗》以诗节、诗行、诗句形状排列的变化和特有的句式,使凝固的诗行喷射出猛烈的诗情节奏。

《天狗》全诗四节,少至两行一节,多至十六行一节,每行字数少至三字,多至十字,形式切实做到了极端的自由打破了传统。这样的句式布局之间有很大的空隙和巨大的张力,既为诗人的情感的流露供给了广阔的形式空间,又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形式强有力的把握,并通过自由绝端的形式实现了心绪节奏的灵动表达。尽管诗行数有时有变化,但其变化表达出更为明显的情感的律动曲线。

全诗29句,每句都以“我”开头,句子布局不是“我是什么”,就是“我怎么样”,“我”始终是诗中的主词。虽然这种以“我”毕竟的句式在现在看来貌似很单调,但是这种单调也是一种感情的宣泄,它巩固了火山喷发式的心绪,强调了抒情的主体,放纵了的感情,使句式与的情感节拍一致了。通过“我”的反复强调,“我”的不断重复,彰显出一种奔腾流荡的气势,将诗人喷泻而出的激情径直地融入富于节奏感的诗行中。其次,判断句与把字句本来就是一种静态的呈现,但是诗人描写时,制止了这种文字的呆板,大量使用定格的判断句,划出了一道道的情感曲线,分出了一道道的情感流,构成了情感的层层推进。

(二)丰富的艺术手法

《天狗》中大量使用排比、反复、重奏等艺术手法,使诗情获得酣畅的表达而又节奏鲜明、诗意盎然。第一、二节诗中主要是大量的排比,在排比中巩固了诗人狂发的能量。在第三节中各种手法交相辉映。

我飞奔,

我狂叫,

我燃烧。

我如烈火一样地燃烧!

我如大海一样地狂叫!

我如电气一样地飞跑!

我飞跑,

我飞跑,

我飞跑,

我剥我的皮,

我食我的肉,

我吸我的血,

我啮我的心肝,

我在我神经上飞跑,

我在我脊髓上飞跑,

我在我脑筋上飞跑

起笔我飞奔、我狂叫、我燃烧,三句简朴而铿锵有力的排比,虽然每句只有三个字,但是字字有力,字字有声。我如烈火一样地燃烧、我如大海一样地狂叫、我如电气一样地飞跑,又是一个简朴的排比,只是在第一个排比根基上更加形象,加上了更加形象的比喻,更加巩固了心绪的跳动性。连续三个“我飞跑”,是反复,是诗人感情的反复吟唱,诗人的思想在快速地飞奔,思想的心绪敲打着滚动的节奏。接着又是两组排比,它层层扩大,逐级开放,显示了诗歌抒情主体外展、奔放的雄伟气魄。反复与排比的识别是:反复强调词语与句子在字面上的重复,而排比那么是布局的一致,意义的相近,语气的一致。反复一致词语一致布局的叠加,而排比一致布局不同词语的层层排列,反复在于强调、突出,而排比在于层层递进,巩固语势。全诗从头到尾都是连珠式的排比与不断的反复,层层推进,步步强化,加强了语言的气势,渲染了抒情的气氛。再加上它特有的简短句式,就更加节奏急促,语言铿锵有力,有一种火山喷发式的雄伟气势。

我们再连起来看整节诗,就会察觉,整节可以看成是两次回环,前面六句,两组排比是一次回环,完成从“飞奔”到“飞跑”;后十句,一次反复与两组排比是一次回环,从“飞跑”到“飞跑”。这类“回环调”的诗,诗人的心绪层层荡开,弥漫了向外辐射的张力与欲望,极大地抒发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天性扩张的心灵感受。当读完上一节时,就会预感到下一节又会像波浪一样地涌来,仿佛层层的涟漪在同样的旋律下荡漾,犹如是读者自己在操纵着诗歌的节奏,这样的审美感受给人一种振奋亢奋的精神鼓舞,这正是诗人内在心绪的一种涌动。

二、散文化的诗语

所谓的诗语,也就是诗歌的语言。散文化的语体,与现代汉语诗歌双音节、多音节为主的现代汉语词汇直接相关,散文化语体越来越有利地发挥现代汉语的诗性功能,促成了诗歌的新的诗意的生成,情感的凸显。从《天狗》散文化的诗语可以领会出郭沫若心绪节奏。

(一)人称代词“我”

叶维廉在《中国诗学》中说:“在大多数旧诗里,一般没有人称代词“你”如何,“我”如何。人称代名词的使用往往将发言人或主角点明,并把诗中的阅历或情境限指为一个人的阅历和情境;在中国旧诗里,语言本身就超脱了这种限制性。虽然这种新的语言也可以诗行不受人称代名词的限制,不少白话诗人却将倾向于将人称代名词带回诗中。”白话新诗人称代词的使用,分外突出地表达于这首《天狗》中。在《天狗》中,全体的诗句都以“我”字开头,以这个人称带词统领全诗,从开头到结果一共29个我,反复的强调,反复的重复,表达了对抒情仆人公自我的高度强调。五四时期的白话诗人才将“我”――这一天性化色调猛烈的代词频繁地引入诗中,一方面达成了自我诗情的自由宣泄,另一方面也张扬了追求自由独立、天性解放的时代主题。除此《我是个偶像崇拜者》《晨安》等那么是通篇各句都以第一人称“我”或是同一个词来打头,将根本一致的句式一贯毕竟。这有助于造成一种奔腾流荡的气势,将诗人喷泻而出的激情径直地融入富于节奏感的诗行中,既能彻底将早期白话诗从半文半白的状态中解放出来,表现出五四时代的自由精神,又对比轻易获得新的韵律感。

(二)动词的应用

《天狗》中的动词的大量使用,更加清楚地呈现出了诗人的心绪节奏的曲线变化。首先以第一节中的“吞”为开头,表示了天狗吸取了世界万物的生命能量,其次节顺应第一节的诗韵,天狗表示它的能量,他代表了一切宇宙的光彩。第三节拥有了宇宙能量的天狗开头暴烈地行动起来了,他要“飞奔”,要“燃烧”,并无情地剥食自己的肉体,消逝自己的形骸。整节中一共用了8个动词“飞奔”“狂叫”“燃烧”“飞跑”“剥”“食”“吸”“啮”,这8个动词都是表现猛烈的动作行为,而且每个动词都极具强度和力度,借此来表达的心绪也便有了震撼力。我要横扫一切,我要消逝一切,唱出自己无穷的气力;我需要喷发,需要尽情地呈现自己的生命力,这种激情是如此的浓烈与震撼,充分显示了诗人的天性与张扬的自由精神。

而且动词的在诗中也是反复的应用,“吞”字就用了4次,“狂叫”和“燃烧”各用了两次,而“飞奔”一共用了7次。动词在诗中的应用本来就是一种力的凸现,而这样反复使用更加突出了动态美的追求与诗人当时的心绪的冲动喷发。除此之外在《梅花树下的醉歌》《地球、我的母亲!》《立在地球边上放号》都表现了这种动态的张力。动词的张力使这种单调语言句式和隋感的爆发找到了很好的平衡点,使语言没有显得呆板与桎梏,更加表现了诗中滚动的心绪。

三、现代性的诗思

诗思就是诗歌的思维与表达方式。概括而言,它包括诗歌的感受力、想象力、组织性与表现性等本体性的诗歌因素。上面我们谈到诗体,诗语都号隋绪变化有关,它们都直接联系着思想和思维的层面,是与诗歌情感发生着根本联系。《天狗》中现代性的诗思,也是一种内在的心绪节奏论。

(一)丰富的想象力与腾跃性

《天狗》中,诗人以高明的借用天狗吠日的古代传闻作为整个诗的

框架,在这个根基上发挥自己的想象,诗人借“天狗”来表现自我,以“天狗”吞食日月开展神秘的联想开头,通过对“天狗”的气魄和气力的极度夸诞,塑造了一个大胆抵挡,大胆叛逆的抒情主体――“我”的形象。所以借天狗发挥想象,诗人的想象力有了更大的活动的空间,诗人的思维也就有一股张力,心绪更加活跃与灵性,想象力的活跃就是心绪的活跃。

《天狗》中每行诗除了想象的大胆恣肆,思维的奇诡突兀,而且诗人通过无所羁绊的夸诞,使事物外部变形及思维的腾跃性,借以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抵挡叛逆。不管诗的内容如何的变化无常,各段之间如何任意的腾跃,诗歌依旧是个整体,诗中屡屡展现的排比与复沓,以及每节规矩句式又形成了相对的和谐。这样,诗的内在旋律又和诗人感情节拍和谐一致,构成了排山倒海的宏伟气势,粗鲁豪放的艺术风格,具有猛烈的感染气力。

(二)猖狂性

《天狗》一诗中,通过特殊怪诞的“天狗”意象,传达出近乎疯狂的反叛心绪。诗人借“天狗”口出狂言,夸口“吞月“吞日”“吞一切星球”,借“天狗”的行为肆无忌惮,“我剥我的皮/我嚼我的血/我啮我的心肝”,这就是诗人纯粹自我心绪构成的“意志化”,是一种心绪的极度自我扩张。在《天狗》里,诗人充分断定着“自己”,又否决着自己”,《天狗》在大呼“我把全宇宙来吞了,我便是我了”以后,紧接着又高唱“我剥我的皮,我食我的肉……我便是我了,我的我要爆了”,这冲突的声音,是随着诗人感情的喷发,诗人自身的内部已经分不出理性和非理性而产生的一种猖狂,呈现了诗人骚动的弥漫冲突的内心世界,是诗人渴望新生、欲罢而不能、进退两难真实心境的写照,显示了诗人内心的繁杂性与丰富性,也是对“五四”时代心理、心绪与情感的立体化的真实反映。“天狗”整个作为猖狂的存在而呈现自身,其实质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