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江苏省宿迁市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3分)古代某思想家认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这主要反映了先秦时期()A.孔子礼乐学说 B.韩非以法治国精神 C.墨子兼爱主张 D.老子知足寡欲思想2.(3分)西汉时期儒家经学大盛于时,风气所及,就连武帝时着名酷吏张汤、杜周等人之子亦皆以通经知名于世,形象文质彬彬,与父辈大异。该现象()A.反映独尊儒术重大影响 B.说明儒法思想日趋合流 C.推动思想文化多元发展 D.体现西汉注重官员形象3.(3分)顾炎武指出:“法制禁令,王者之所不废,而非所以为治也。其本,在正人心厚风俗而已。故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这表明顾炎武()A.主张治国需要德法并用 B.强调正人心是治国之本 C.形成近代民主法制观念 D.突破传统儒家思想藩篱4.(3分)现今的司南模型出自科技考古专家王振铎的构拟,他依据的文献是东汉王充《论衡》中的记载。但勺形司南的存在受到一些人的否定,因至今为止,考古界还未能用天然磁石复制出可以指南的勺形司南。关于司南的争议说明()A.文献资料不能准确反映历史事实 B.考古发现才能证实司南真实存在 C.年代久远导致司南存在未有定论 D.司南存在与否需要多方史料互证5.(3分)如图为按年代绘制的文化发展演进示意图,图中1和2应按顺序填写()A.毕昇活字印刷术王羲之《兰亭序》 B.诗歌发展黄金期文人画繁荣期 C.蔡伦改进造纸术关汉卿《窦娥冤》 D.四大名着已问世戏曲艺术成熟6.(3分)明人评价某人书法“如深山至人,瘦硬清寒,而神气充腴,能令王公屈膝,非他刻可方驾也。”下列作品符合这一特征的是()A. B.. C.. D..7.(3分)“在达尔文《物种起源》的出版所带来的震撼作用下,进步的观念被提升为一种科学宗教的水平……这一乐观的信念被工业化国家广泛接受。”这说明达尔文思想()A.奠定工业革命理论基础 B.强化科技推动进步信念 C.否定上帝创世教会思想 D.推动世界市场基本形成8.(3分)1850年两名英国人欲租下福州城内神光寺的房屋,租契等手续需要交由当地官员盖印才能生效。林则徐为此公开质问当地官员并且上书福建巡抚,要求效仿1849年的广州反入城斗争,驱逐英国人,向巡抚表明为了争取胜利不惜与英人开战的观点。林则徐的这一做法表明()A.部分官员近代意识淡漠 B.清廷使用武力对抗侵略 C.民众民族意识空前高涨 D.闭关锁国政策基本未变9.(3分)有学者评价康有为“实际上既是一个充分现实的改革家,同时又是一位高度的理想主义者”。下列史实中最能佐证材料观点的是()A.借用进化观点,宣传维新变法 B.发表变法通议,宣传救亡图存 C.倡导尊孔复古,宣传复辟帝制 D.主张托古改制,宣传君主立宪10.(3分)孙中山指出“余游欧美,深究其政治、法律之得失,知选举之弊,决不可无以救之。而中国相传考试之制、纠察之制,实有其精义,足以济欧美法律、政治之穷。故主张以考试、纠察二权,与立法、司法、行政之权并立,合为五权宪法”。孙中山旨在()A.深究欧美制度得失 B.创新人才选用制度 C.融合中西制度精华 D.复制三权分立体制11.(3分)毛泽东在一次报告中说:帝国主义和国民不但组织了武装力量进行军事上的“围剿”,而且在经济上实行残酷的封锁政策。然而我们领导广大的群众和红军,不但屡次击溃了敌人的“围剿”,而且从事于一切可能的和必须的经济建设,去冲破敌人的经济封锁的毒计。该报告()A.反映了北伐战争的顺利开展 B.表明了土地革命的成效显着 C.体现了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 D.显示了解放全国的光明前途12.(3分)1978年9月,邓小平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地视察时发表了“北方谈话”,主要从三方面强调了“破”与“立”的重要性:思想方面破“两个凡是”;经济方面破“平均主义”;政治方面破“机构重叠”。在“北方谈话”指导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①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立“拨乱反正”的政治路线③立“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④立“对外开放”的发展路径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13.(3分)截至2018年11月30日,中国在轨工作卫星283颗,仅次于美国(849颗)居世界第二位。中国不仅独立开展了月球探测活动,独立实施了载人航天工程,独立建设了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还将建设具有长期运行能力的空间站。这说明中国()A.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B.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C.自力更生谋求发展 D.依托航天推动经济改革14.(3分)在绘画史上有一画派,具有鲜明的个性,向往中世纪,也渴望和追求具有传奇色彩的异国情调。重视自然,这包括两层意思:一是真正地回到没有经过人矫饰、改造过的大自然中去:二是摆脱羁绊得到真正的自由。该绘画流派是()A.新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15.(3分)电影《流浪地球》成为我国科幻电影史上的里程碑,它缔造了46亿的票房神话,引爆了2019年的春节观影市场。此外,它还激起了国人特别是青少年对科学、对宇宙、对大自然的探索兴趣,并引发了关于地球及人类命运的思考。这表明电影艺术()A.契合民众需求 B.推动文化交流 C.具有多元功能 D.促进经济发展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16题12分,第17题13分,第18题10分,第19题10分,第20题10分,共计55分.16.(12分)季羡林说:没有文化交流,就没有文化发展。交流是不可避免的,无论谁都挡不住。阅读材料:材料一“西化”要化,不“化”不行,创新、引进就是“化”。我们对西方文化和外国文化,当然要重视“拿来”,就是把外国的好东西“拿来”。这里涉及有关文化的三个方面,物的部分、心物结合的部分、心的部分,都要拿。材料二我们不能只讲西化,不讲“东化”,我们中国不但能够拿来,也能够送去。历史上,我们不知道有多少伟大的发明创造送到外国去,送给世界人民……儒家的理性精神和人道原则,无神论和“人性本善”的思想,都被启蒙思想家用来作为同基督教神学作斗争的武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前后,西方的有些学者已经看出西方文化衰落的端倪,在今天,它已逐渐呈现出强弩之末的样子,大有难以为继之势了。﹣﹣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季羡林《东学西渐与“东化”》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前期将“外国的好东西‘拿来’”的具体表现及实践活动。(2)据材料二,概括中国“送到外国去”的具体内容及作用。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方文化衰落的端倪”显现的理由。(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西化”、“东化”的认识。17.(13分)17世纪兴起的启蒙运动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材料在走出中世纪的过程中发生了一场可以被命名为“解放的启蒙”的启蒙运动,或者说,18世纪的启蒙运动在实质上就是一次“解放的启蒙”。因为这场启蒙运动,人们开始把解放作为一项事业而加以追求,并围绕着这项事业而开展了各种各样的行动,缔造了工业社会的历史、创造出了辉煌的工业文明。对于18世纪的启蒙运动而言,其价值追求中的最为基本的内涵就是对人的肯定。是因为肯定了人,才要求否定“神”以及一切外在于人的压迫力量,呼吁人从所有束缚中解放出来,即打破一切枷锁。包括对自然界的征服,也属于解放的范畴。﹣﹣张康之《论解放的困境与历史选择再出发》请回答:(1)据材料指出启蒙运动的根本诉求及主要成就。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解放的启蒙”出现的背景。(2)据材料并结合18、19世纪史实,以“解放的启蒙”为主题提炼观点,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20字左右。)18.(10分)收复台湾后,康熙帝对东南沿海政策进行了调整。阅读材料:材料一“向令开海贸易,谓于闽粤边海民生有益。若此二省民用充阜,财货流通,各省俱有裨益。且出海贸易非贫民所能,富商大贾懋迁有无,薄征其税,不致累民,可充闽粤兵饷,以免腹里省份转输协济之劳。腹里省份钱粮有余,小民又获安养,故令开海贸易。”﹣﹣《圣祖仁皇帝实录》(二)卷116,康熙二十三年材料二据时人于康熙四十四年(1705)、四十六年(1707)的实地观察,闽粤沿海地区“界外疆场彧彧,禾麦穟穟……一望良畴”,“台湾未平,此皆界外荒区,平后而荒烟野草复为绿畦黄茂,圮墙弛垣复为华堂雕桷”……台湾人口也有较大增长,从康熙二十二年(1683)的10万左右,增长到康熙六十年(1721)的近30万。﹣﹣李细珠《略论康熙皇帝对台湾的认识及其理台政策的演变》请回答:(1)据材料一,分别说明康熙帝对东南沿海地区政策调整的内容及依据。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调整的有利条件。(2)据材料二,概括海峡两岸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康熙帝调整理台政策的政治意义。19.(10分)詹天佑被称为中国“近代科技先驱”。阅读材料:材料一詹天佑生平事迹国家轨迹詹天佑人生轨迹1861年洋务运动开始1872年赴美留学,1881年学成归国1888年中法战争1888年参与天津﹣﹣大沽铁路修建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完成滦河大桥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1905年出任京张铁路总工程师1911年武昌起义1911年领导粤路公司反对清廷出卖路权1912年民国建立1912年任中华工程师总会会长培养工程技术人才1915年二十一条辛亥后任交通部技监,制定中国最早铁路标准及规章制度1919年中国巴黎和会外交失败1919年出任国际机构下辖技术部委员,期间为收回路权而心力憔悴,4月24日因病逝世。材料二(一)窃谓工程师学会影响于中华实业至要且宏,兴国阜民,悉基于此,仍恳不弃,有以振奋而发扬之。(二)管理俄路一役代表之职,亟宜慎选通才……以期与协约国各员……实于东事裨益匪细。(三)汉粤川路事,往年曾有就款计工之条陈,盖来款既艰,不得不先筹脚踏实地之策。﹣﹣詹天佑口授《遗呈》请回答:(1)据材料一,归纳詹天佑做出的主要贡献并指出其时代背景。(2)据材料二,概括詹天佑《遗呈》中所关心之事,以及《遗呈》所体现的家国情怀内涵。20.(10分)农村改革是明治维新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材料一幕府政权被推翻后,明治政府首先面临一个重大的问题就是如何解决土地问题。因为以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为前提的封建贡赋制度,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时,新政权急需充足的国家财政收入支持,而那个时代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就是租税。材料二1874年其耕地面积为41298万町步,1880年增加到450万町步,1890年增到50298万町步……880年,每公顷稻田的平均产量为18497公斤,至1910年提高到23914公斤,提高了293%.每公倾麦田的平均产量从1878年的8589公斤,增加到1910年的14639公斤,增长704%……由于地税和地租太重,造成农民贫困,限制了他们的购买能力,使得日本国内市场比较狭小……对日本日后经济和政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均摘编自陈新田《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土地制度改革初探》请回答:(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政府“解决土地问题”的举措及目的。(2)据材料二,概括农业改革成效及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农业改革对“日本日后经济和政治”的深远影响。
2019-2020学年江苏省宿迁市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分析】本题考查百家争鸣。解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的意思进行分析即可。【解答】材料“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的意思是五色、五音、五味、田猎等可使人得到感官上的享受,但不能沉溺其中,这体现了老子知足寡欲思想,故D项正确。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2.【分析】本题考查西汉儒家思想演变的相关知识。依据材料“就连武帝时着名酷吏张汤、杜周等人之子亦皆以通经知名于世,形象文质彬彬,与父辈大异”等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分析。【解答】依据所学可知,汉武帝时,随着独尊儒术的确立,形成了一套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选官和教育制度,推动了研习经学风气的出现井生,出现了大量“以通经知名于世“的人,故A正确。B材料不能体现,排除。汉代是独尊儒术,排除C。D说法片面,排除。故选:A。3.【分析】本题考查顾炎武的思想。关键信息有“其本,在正人心厚风俗而已”。【解答】依据材料“其本,在正人心厚风俗而已”强调正人心的必要性,故B正确。A题干不能体现,排除。顾炎武生活在明清之际,不可能提出近代民主法制观念,排除C。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并没有突破传统儒家思想藩篱,故D正确。故选:B。4.【分析】本题考查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准确掌握史料的种类及其作用是解题的关键。【解答】文献资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史料,文献资料不能准确反映历史事实的说法不正确。排除A。考古发现才能证实司南真实存在的说法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B。年代久远导致司南存在未有定论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C。历史事实的真实性需要多方面史料的佐证,司南存在与否需要多方史料互证的说法正确。故选D。故选:D。5.【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文化。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图1、2的时间判断出处于汉代和宋元时期,然后结合选项中文化现象出现的时间解答。【解答】依据图示中图1、2的时间可知,分别处于汉代和宋元时期。结合所学可知,蔡伦改进造纸术是在东汉,关汉卿《窦娥冤》是在元朝,符合图1、2的时间,故C项正确。毕昇活字印刷术是北宋,王羲之《兰亭序》是在东晋,不符合题干时间,故A项错误。诗歌发展黄金期是在唐朝,文人画繁荣期是元明清时期,不符合题干时间,故B项错误。四大名着已问世是在明清时期,戏曲艺术成熟是在元朝,不符合题干时间,故D项错误。故选:C。6.【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解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的意思分析得出该书法是楷书,然后结合选项书法风格解答即可。【解答】材料“如深山至人,瘦硬清寒,而神气充腴,能令王公屈膝,非他刻可方驾也”的意思是宛若深山隐居的圣人,清瘦但精气饱满,令王者都要屈膝礼拜,非常人可以驾驭的。结合所学可知,该书法是楷书。A项是行书,排除。B项是楷书,正确。C项是草书,排除。D项是小篆,排除。故选:B。7.【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生物进化论,要求学生结合生物进化论的内容特征和影响来分析。【解答】A.达尔文《物种起源》是在工业革命以后才提出来的,并没有奠定工业革命的理论基础。B.从材料可以看出达尔文《物种起源》提升了科学的影响,使得很多资本主义国家相信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够促进社会的进步,从而最终推动工业文明向前进步,选项能够体现材料的意思。C.材料并不是强调对上帝创世说的否定。D.材料没有体现出对世界市场的影响。故选:B。8.【分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外交。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材料“林则徐为此公开质问当地官员并且上书福建巡抚,要求效仿1849年的广州反入城斗争,驱逐英国人,向巡抚表明为了争取胜利不惜与英人开战的观点”的主旨,分析得出林则徐主张以战争解决中英矛盾,进而分析得出部分官员近代意识淡漠。【解答】依据材料“林则徐为此公开质问当地官员并且上书福建巡抚,要求效仿1849年的广州反入城斗争,驱逐英国人,向巡抚表明为了争取胜利不惜与英人开战的观点”可以看出林则徐主张为了争取胜利不惜与英人开战,体现了他主张以战争解决中英矛盾,而不是以近代国际法解决国家争端问题,说明当时晚清政府部分官员近代意识淡漠,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林则徐的观点,而且清廷使用武力对抗侵略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民众的民族意识,故C项错误。鸦片战争的爆发表明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故D项错误。故选:A。9.【分析】本题考查康有为的维新思想。主要考查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解答】通过材料“充分现实的改革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康有为在封建势力强大的背景下主张托古改制;通过材料“高度的理想主义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康有为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故D正确;利用进化论观点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是严复,排除A;发表《变法通议》的是梁启超,排除B;倡导尊孔复古,宣传复辟帝制的是袁世凯,排除C。故选:D。10.【分析】本题考查孙中山的民主思想。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材料“中国相传考试之制、纠察之制,实有其精义,足以济欧美法律、政治之穷。故主张以考试、纠察二权,与立法、司法、行政之权并立,合为五权宪法”的主旨,分析得出孙中山融合中西选官制度精华,提出考试、纠察二权,进而分析得出孙中山的目的是创新人才选用制度。【解答】依据材料“中国相传考试之制、纠察之制,实有其精义,足以济欧美法律、政治之穷。故主张以考试、纠察二权,与立法、司法、行政之权并立,合为五权宪法”可以看出孙中山结合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和西方选官制度的精华,因此提出考试、纠察二权,体现了孙中山对选官制度的创新,故B项正确。A项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C项不是主要目的,排除。材料没有体现三权分立体制,故D项错误。故选:B。11.【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国共十年对峙,要求学生结合国共十年对峙的特征和影响来分析。【解答】A.从材料可以看出有红军说明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而不是北伐战争时期。B.从材料可以看出,反映的应该是土地革命时期,面对国民党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根据地人民进行了激烈的斗争,反映出土地革命的成效显着。C.材料没有体现出抗日战争时期的特点。D.材料也没有反映出解放战争时代的特征。故选:B。12.【分析】本题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解题的关键是结合“北方谈话”的内容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解答即可。【解答】依据材料中“北方谈话”的内容可知,涉及了政治、思想以及经济三方面的内容。结合所学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拨乱反正”的政治路线、“对外开放”的发展路径,故①②④正确。涉及“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的是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故③错误,故D项正确,排除ABC三项。故选:D。13.【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学生结合我国科技发展的表现和影响因素来分析。【解答】A.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应该是在20世纪70年代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B.材料没有体现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C.从材料中“中国不仅独立开展了月球探测活动,独立实施了载人航天工程,独立建设了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明显可以看出我国的航天科技是在自力更生独立自主的基础之上取得的成就,体现了自力更生谋发展的特点。D.材料没有体现出航天科技的发展对经济改革的推动作用。故选:C。14.【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美术的发展,要求学生结合新古典主义美术的艺术特征来分析。【解答】A.从材料中“具有鲜明的个性,向往中世纪,也渴望和追求具有传奇色彩的异国情调。重视自然“明显可以看出这应该是新古典主义美术的艺术特点。B.浪漫主义是对现实的革命和环境感到失望,需要寻找精神的寄托,材料体现不出来。C.现实主义是积极的反映社会现实,对现实进行批判。D.现代主义是集中表现自我,创作手法夸张怪诞,材料体现不出来。故选:A。15.【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电影的发展,要求学生结合现代电影艺术的特征和影响因素来分析。【解答】A.材料中《流浪地球》取得巨大的成功,并且激发了人们对科学和宇宙自然探索的兴趣以及关于人类命运的思考,并没有体现出契合民众需求的特点。B.材料没有反映出文化交流的特征。B.材料反映了电影艺术的经济效用,也反映了他的文化效应,还反映了他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效用,反映出电影艺术的多元功能。D.促进经济发展只是材料一部分意思,并不完整。故选: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16题12分,第17题13分,第18题10分,第19题10分,第20题10分,共计55分.16.【分析】本题考查近代中西方的文化交流。(1)本小问,依据材料一,结合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历程及其史实解答;(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儒家的理性精神和人道原则,无神论和‘人性本善’的思想,都被启蒙思想家用来作为同基督教神学作斗争的武器”分析概括。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二“都被启蒙思想家用来作为同基督教神学作斗争的武器”分析概括。第三小问,抓住材料二时间“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前后”,结合所学从一战和十月革命的影响分析;(3)本小问,属于开放性题,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言之有理即可。【解答】(1)本小问的表现及实践活动,依据材料一“物的部分、心物结合的部分、心的部分”,结合所学从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以及激进派的思想主张和实践活动解答。(2)第一小问的内容,依据材料二“儒家的理性精神和人道原则,无神论和‘人性本善’的思想,都被启蒙思想家用来作为同基督教神学作斗争的武器”可以得出儒家的理性精神和人道原则、无神论和“人性本善”的思想。第二小问的作用,依据材料二“都被启蒙思想家用来作为同基督教神学作斗争的武器”可以得出为启蒙运动反封建奠定基础。第三小问的理由,结合所学从一战和十月革命的影响分析。(3)本小问的认识,属于开放性题,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对待东西方文化应该辩证的对待,批判中继承。故答案为:(1)表现及实践: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创办军事、民用工业、开设新式学堂等;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进行维新变法,进行戊戌变法,试图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革命派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进行辛亥革命,创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激进派主张学习西方思想文化,掀起新文化运动,提出民主与科学。(2)内容:儒家的理性精神和人道原则、无神论和“人性本善”的思想。作用:为启蒙运动反封建奠定基础。理由:一战削弱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实力;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3)认识:辩证的对待,批判中继承。17.【分析】(1)本题考查启蒙运动,结合题干“人们开始把解放作为一项事业而加以追求,并围绕着这项事业而开展了各种各样的行动,缔造了工业社会的历史、创造出了辉煌的工业文明”进行概括分析。(2)本题考查启蒙运动,本题结合材料“开展了各种各样的行动,缔造了工业社会的历史、创造出了辉煌的工业文明…包括对自然界的征服,也属于解放的范畴”可以“启蒙思想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为主题并综合启蒙运动的影响进行分析。【解答】(1)一问根据材料“人们开始把解放作为一项事业而加以追求,并围绕着这项事业而开展了各种各样的行动,缔造了工业社会的历史、创造出了辉煌的工业文明”进行概括即可;二问结合所学从资产阶级需要、思想解放运动影响及自然科学发展进行分析阐述。(2)根据材料“开展了各种各样的行动,缔造了工业社会的历史、创造出了辉煌的工业文明…包括对自然界的征服,也属于解放的范畴”,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并综合对中国的影响进行阐述。故答案为:(1)诉求:人的解放(或打破一切枷锁)。主要成就:创造出了辉煌的工业文明。背景:资本主义不断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推动;自然科学不断发展。(2)论题:启蒙思想促进人类社会进步论据:经济:促进工业革命兴起;涌现蒸汽机为代表的发明。政治:推动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鼓舞了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法国大革命,北美独立战争,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思想:解放了思想;弘扬了理性科学:推动自然科学发展;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18.【分析】本题考查清朝的对外政策调整。(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故令开海贸易”分析。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一“谓于闽粤边海民生有益”、“闽粤兵饷”“财货流通,各省俱有裨益”分析。第三小问,结合所学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分析;(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分析概括。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统治等方面分析。【解答】(1)第一小问的内容,依据材料“故令开海贸易”可以得出放宽对外贸易的管制。第二小问的依据,依据材料“谓于闽粤边海民生有益”、“闽粤兵饷”“财货流通,各省俱有裨益”可以得出有利于国计民生;能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便于筹集军饷。第三小问的条件,结合所学从台湾的收复;经济的恢复发展;平定了三藩和西北叛乱等方面分析。(2)第一小问的变化,依据材料“闽粤沿海地区界外疆场彧彧,禾麦穟穟……一望良畴”、“平后而荒烟野草复为绿畦黄茂,圮墙弛垣复为华堂雕桷”、“台湾人口也有较大增长”可以得出农业和社会经济获得发展;人口迅速增加。第二小问的意义,注意限定信息“政治意义”,结合所学从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统治等方面分析。故答案为:(1)调整:放宽对外贸易的管制。依据:有利于国计民生;能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便于筹集军饷。条件:台湾的收复;经济的恢复发展;平定了三藩和西北叛乱。(2)变化:农业和社会经济获得发展;人口迅速增加。意义:有利于加强对台湾的管理,加强中央集权;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巩固统治。19.【分析】本题考查詹天佑的人物事迹,结合材料联系所学是解题的关键。(1)本题考查詹天佑做出的主要贡献及其时代背景,结合材料联系所学是解题的关键。(2)本题考查詹天佑《遗呈》以及《遗呈》所体现的家国情怀内涵,准确提炼材料信息是解题的关键。【解答】(1)詹天佑作为中国近代着名的爱国工程师,为中国交通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材料中所反映的贡献主要有:1888年参与天津﹣﹣大沽铁路修建;1894年完成滦河大桥;1905年出任京张铁路总工程师;1911年领导粤路公司反对清廷出卖路权;1912年任中华工程师总会会长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辛亥后任交通部技监,制定中国最早铁路标准及规章制度。詹天佑面对的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列强把控中国的路权,政府孱弱无能,在此情况下,詹天佑在兴建中国人自己铁路的同时又积极参与维护中国路权的事业。(2)《遗呈》所述三事,第一,工程师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新型花式纱带钩编机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循环式商用热泵热水器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从入药到做菜广东人离不开的“皮”
- 褚琪桂梓:用老祖宗的乐器玩转摇滚
- 2025年达尔灵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2021-2026中国刺五加片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
- 蓝光近视治疗仪行业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战略研究分析报告
- 工具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 探究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德育渗透
- 报废汽车拆解再生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计划
- 绿色工厂评价指标及评分标准
- 甲型流感患者的护理查房
- 礼仪概述和原则
- ISO22000体系文件清单
- 体育赛事招商方案
-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1课时旋转与平移市公共课一等奖市赛课金奖课件
- 英语学术论文写作引言
- 液化石油气钢瓶倒残操作规程
- 毛概课说课课件
- 工艺管道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试验计划
- 《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