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省赛获奖2_第1页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省赛获奖2_第2页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省赛获奖2_第3页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省赛获奖2_第4页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省赛获奖2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材分析】《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写的一篇精美隽永的短文。作者先点明了德国是一个爱花的国度;然后回忆了自己早年在德国留学时亲身感受到德国人非常爱花;接着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德国家家户户窗口都开满鲜花的情景,并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境界“颇耐人寻味”;最后讲述作者再次来到德国,又看到这番情景,表达了自己旧地重游的感受,即对德国奇丽风景和与众不同风俗习惯的赞美之情。根据单元训练目标和本文写作特点,指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品读课文,积累优美语言;初步领悟作者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使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教育。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够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的意思。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3、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教学重难点】1、理解词语的意思,读懂课文,有感情朗读。2、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并从中受到教育。【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昨天,我们跟随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游览了德国的哥廷根,知道了在德国——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PPT)。课文中有一句话表达了季羡林先生对这种异国风情的赞叹,就是——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PPT)让我们随着季羡林先生去感受这方景色的奇丽和这个民族的奇特。二、细读课文,感悟“美丽”1、1980年,当季老先生在阔别哥廷根三十五年后,再次来到德国,迎接我们的主人问他:“你离开德国这样久,有什么变化没有?”季老先生是怎么回答的?2、在文中找出来,一起回答:“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PPT)3、季老先生说的“美丽”并没有改变指什么?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花之美?自由读课文,想一想,画一画,在旁边写一写批注。4、(稍等片刻)一起来欣赏第二自然段。谁愿意为大家美美地读一遍?(指名读文)(读后正音:脊梁)5、交流指导:哪些行为说明德国人爱花之“真切”?(指名回答)(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PPT)一起来读这几句话。当你和季老先生一样看到这奇异的异国风情时,会怎么说?会怎么想?预设(“家家户户都在养花,可见德国人的确都爱花。”“他们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我想他们养花不仅是为了自己欣赏,也为了让别人能欣赏。”“这样养花是给别人看的,大家共同分享美,多好啊!”)引出描写女房东的话:她莞尔一笑,说:“这是这样!”(PPT)“莞尔一笑”是怎么样一种笑?(微微一笑。)6、补充材料:当时,季老先生在哥廷根租住的房子,房东姓欧朴尔。女主人欧朴尔太太大约五十多岁,是一个典型的德国家庭主妇,善良得像慈母一样。他们只有一个儿子,在外地上大学。季先生就住在他们儿子的房间,就像一位家庭成员一样,一住就是十年。听了这个介绍,你觉得女房东是怎么一个人?简简单单的“正是这样”说明了什么?(善良、淳朴。)小结:德国人爱花,爱花就把花的美丽全部展示给大家一起享用,他们内敛而不张扬,淳朴简单的人生境界,就像花儿一样美丽。7、带着自己的理解,自由地读读这段文字。8、读了这一段,你觉得哥廷根之美,还美在什么?(人的心灵美。)三、品读课文,再感“美丽”1、引出第三自然段:“正是这样,也确实不错。”这句话前后半句都指什么?(这样养花是给别人看的。)这样反复写的目的是为什么?(过渡句,承上启下,引出下文对德国街头巷尾“花海”的描写。)请用肯定的语气读一读。2、让我们真真切切地到哥廷根去感受德国人爱花之“真切”吧!自由读第三自然段的第2、3句。读完后,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致,展开你想象的翅膀吧?(指名答。)(PPT出示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图片)预设“我仿佛看到所有的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这儿一团,那儿一簇,都在微风中舒展着娇嫩的身姿。”师:说得多好,这正是──花团锦簇预设“我仿佛看到红的像火、白的像雪、粉的像霞,娇艳欲滴,成百上万只蝴蝶在花丛穿梭着,构成了一座七彩的虹。”师:多美,这正是──姹紫嫣红这么多的花,这么美的花,置身其中,怎不让我们看的人──(一起说)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呢?巩固运用:理解词语的最高境界是学以致用,这两个词该分别填进哪个句子呢?所有的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这儿一簇,那儿一丛,都在微风中炫耀着自己的鼎盛时代,每一朵花都在枝头上显示着自己的喜悦。这就叫(花团锦簇)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这就叫(姹紫嫣红)(PPT出示)3、让我们再一次读出花之美吧!一起美美地读一遍。4、仅仅是花美吗?师读后3句话,(PPT出示)。5、这种境界指什么?颇耐人寻味的是什么?小结: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板书: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你怎么理解这句话?(指名答。)当我为别人付出的时候,别人也在为我付出;互帮互利,互相赠予,共同享受生活的美丽。这就是一种人生境界。花,使季羡林想到如何做人,这本身也是一种境界。花很美,人也美。6、合上书,我们一起回想一遍这一段的描写,一边再次仔细体会这种境界。引背:(音乐)正是这样,也──,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家家户户──,许多窗子──,汇成了──,让我们看的人──,每一家都是这样,──,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能一起背一遍吗?四、前后呼应,三感“美丽”1、填空练习:四五十年过去了,美丽依然(没有改变),家家户户依然(都在养花),迎接我们的主人依然(莞尔一笑),满街的窗子前依然(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这境界依然(颇耐人寻味),那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2、齐读文章最后两句话。五、总结全文,拓展阅读1、总结:季先生从德国人养花中,看到了德意志民族的大气和风尚,把养花上升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德国人不声不响地将其发扬光大。这是一种平易而淳厚的民族情感的自然流露,也是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彼此奉献的民族传统。同学们,我们见识了德国的民族特点,见识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那作者为什么花大量的笔墨写德国的花呢?(通过写德国人养花写出德国这个民族的特点)师:是的。这样的写法就叫——以小见大。这个单元展示的就是多姿多彩的异国风情。板书:和谐相处,彼此奉献以小见大2、拓展阅读:这个单元展示的就是多姿多彩的异国风情,季羡林先生带我们感悟了德国的异域风情,那么请同学们又随着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去感受一下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音乐气息吧!请打开语文书184页补充课文第8课。先小声读课文后,思考、同桌讨论:课文写了些什么内容?(鸟叫、花儿、小路、酒馆)(大声地将你最有感悟的一段读给同桌听)这些生活场景,在音乐之都维也纳却散发着浓郁的音乐气息,可是作者却只写鸟叫、花儿、小路、酒馆,你觉得作者这样写高明在哪里?总结:是呀,作者真是选材独到,运用了以小见大的写法。用生活中人人可见、可听,可感的事物,让读者真切感受到维也纳的人们离不开音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