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疟疾日姓名:XXX日期:2022.2022年4月26日“全国疟疾日”拒绝受“疟”疟疾是全球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近几年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疟疾发病在局部地区尤上升趋势,加强疟疾防治、防止其卷土重来具重要意义。2007年5月,第六十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决议,决定从2008年起将每年4月25日或个别成员国决定的一日或数日作为“世界疟疾日”。我国结合实际情况,决定将每年4月26日定为“全国疟疾日”。4月26日为“全国疟疾日”目录何谓疟疾?疟疾的治疗疟疾如何预防?出国防“疟”小贴士何谓疟疾?第一章2022年4月26日“全国疟疾日”据世界卫生组织
发布的《全球疟疾报告2020》,全球有87个国家有疟疾流行,主要集中在非洲、东南亚和南美洲等地区。2019年估计共有2.29亿疟疾病例疟疾俗称“打摆子”,“发疟子”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寄生虫病。潜伏期一般为2-4周根据寄生人体的疟原虫不同可分为:恶性疟间日疟三日疟卵形疟疟疾的传播方式按蚊叮刺吸入患者或带虫者的血后,再叮刺吸入正常人的血时,就将疟原虫传给后者。1、蚊媒传播疟疾的传播媒介是按蚊。因胎盘受损或在分娩过程中,患疟疾或带疟原虫的母体的血污染胎儿伤口,由母体传给胎儿,造成先天性疟疾;另外。也可以因输入感染了疟原虫的血液而被感染。2、血液传播由母体传给胎儿,或因输入感染了疟原虫的血液而被感染疟疾的症状早期症状可表现为乏力倦怠发热头痛四肢酸痛食欲不振呕心腹痛或腹泻等疟疾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容易引起误诊。
除了因为某些遗传因素导致人群对疟原虫不易感外,一般进入疟疾流行区的人都容易感染疟疾。哪些人容易得疟疾?
疟疾可引起贫血、脾肿大等,凶险型疟疾可出现因脑、肝、肾、心、肺、胃、肠等受损引起的各种综合征,如诊断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可危及生命。疟疾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危害?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数据,全球86%的疟疾病例发生在非洲,9%的病例发生在东南亚,其余5%的病例分布在全球其它地区。疟疾主要在哪些国家和地区流行?
我国疟疾主要流行于云南、海南、贵州等南部地区和安徽、河南、江苏、湖北等中部地区。疟疾的治疗第二章2022年4月26日“全国疟疾日”
一般采用磷酸氯喹加磷酸伯氨喹治疗,在第二年春季还要采用伯氨喹再进行一次抗复发治疗;间日疟患者
可口服青蒿素类复方制剂,如双氢青蒿素哌喹片、青蒿琥酯/阿莫地喹片、复方磷酸萘酚喹片和复方青蒿素片等进行治疗;非重症恶性疟患者
应采用青蒿琥酯或蒿甲醚针剂进行抗疟治疗。重症恶性疟患者疟疾如何预防?第三章2022年4月26日“全国疟疾日”疟疾是通过蚊子传播,防蚊虫叮咬最重要,改变露宿习惯。主要预防措施要做好个人防护,可穿适当的衣物,如长袖、长裤。特别是在户外,暴露皮肤可涂抹驱蚊剂。做好家庭防护,可使用蚊帐、纱门、纱窗,睡前在卧室喷洒灭蚊药。搞好周围环境卫生,清除垃圾、杂草、填平污水坑,做好灭蚊工作。
出国前应当了解目的地的疟疾流行状况,外出到非洲、中南美洲、东南亚国家返回后,出现发冷、发热、出汗、乏力等症状,应当尽快到当地正规医院就医,并应主动告知旅行史。主要预防措施
一旦感染疟疾,应按照医嘱全程、足量服药,避免出现复发和耐药。第四章2022年4月26日“全国疟疾日”出国防
小贴士“疟”出国前应当了解目的地的疟疾流行状况,避免到疾病暴发流行地区旅行。如必须出行,可提前向海关及其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咨询目的地该病流行情况及注意事项,做好个人防护准备。01要外出,先查询重症疟疾会危及生命,去疟疾流行区旅行后出现发冷、发热、出汗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就医途中要做好个人防护。入境和就医时应主动向海关工作人员和医护人员告知旅行史。02回国后,要申报赴疟疾高度流行区工作、学习和生活,请携带蚊帐、驱蚊剂等防护品及相关药品。预防疟疾最有效的办法是防止蚊虫叮咬,包括睡觉时使用蚊帐、户外活动时穿长袖长裤、抹驱蚊剂等。03防蚊虫,强预防全国疟疾日姓名:XXX日期:2022.2022年4月26日“全国疟疾日”拒绝受“疟”消除疟疾共建和谐疟疾预防知识培训Trainingonmalariaprevention—预防疟疾人人参与健康生活家家受益—主讲人:1时间:202X年消除疟疾共建和谐目录/contents一、什么是疟疾二、疟疾的流行趋势三、病原学四、流行病学五、疟疾的临床症状六、预后七、诊断八、治疗消除疟疾共建和谐PART01什么是疟疾什么是疟疾疟疾(malaria)又名打摆子,是由疟原虫经按蚊叮咬传播的传染病。临床上以周期性定时发作的寒战、高热、出汗退热,以及贫血和脾大为特点。因原虫株、感染程度、免疫状况和机体反应性等差异,临床症状和发作规律表现不一消除疟疾共建和谐PART02疟疾的流行趋势疟疾的流行趋势疟疾几乎已经在城市和城镇内绝迹的,但仍然流行于许多农村地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20年疟疾报告,2019年全球仍有87个国家和地区有疟疾流行,感染者逾2.29亿,约40.9万人死于疟疾。尽管疟疾死亡人数逐年下降,但疟疾发病人数近几年却呈现上升趋势,显示疟疾的威胁并未减弱。(一)当前全球疟疾疫情形势共同富裕疟疾的流行趋势(二)当前我国疟疾疫情形势到1990年底,我国现存疟疾人数骤降,死亡人数下降了95%。截止到2020年,是我国连续报告“0起”疟疾病例的第四年。并且在2021年的5月,世卫组织分派认证小组人员核实情况。消除疟疾共建和谐PART03病原学病原学我国以前二种为常见,三日疟原虫多见于受血病人,卵形疟仅发现几例。各种脊椎动物(主要是禽类、鼠和猴猿类)的疟原虫有100多种,仅灵长类的疟原虫偶可感染人。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有四种:间日疟原虫(P.vivax)恶性疟原虫(P.falciparum)三日疟原虫(P.malariae)卵形疟原虫(P.ovale)病原学疟原虫的发育过程分两个阶段,即在人体内进行无性增殖(裂体增殖)和在蚊体内进行有性增殖与孢子增殖。四种疟原虫的生活史基本相同。病原学(一)疟原虫在人体内的发育增殖疟原虫在人体内发育增殖分为两个时期,即寄生于肝细胞内的红细胞外期和寄生于红细胞内的红细胞内期。病原学1、红细胞外期(exoerythrocyticstage)当受染的雌性按蚊吮吸人血时,疟原虫子孢子随蚊唾液进入人体血循环,约半小时全部侵入肝细胞,速发型子孢子即进行裂体增殖,迟发型子孢子则进入休眠状态。在肝细胞内裂体增殖的疟原虫,经过5~40天发育成熟,胀破肝细胞逸出成千上万的裂殖子(merozoite)进入血流。进入血流的裂殖子部分被吞噬细胞吞噬杀灭,部分侵入红细胞并在其内发育增殖,称为红细胞内期。迟发型子孢子经过休眠后,在肝细胞内增殖,释放裂殖子入血,即造成疟疾的复发。恶性疟疾无复发,是由于恶性疟原虫子孢子无休眠期。(一)疟原虫在人体内的发育增殖病原学2、红细胞内期(erythrocyticstage)裂殖子侵入红细胞内,初期似戒指状,红色的核点,兰色环状的胞浆,称为环状体即小滋养体。环状体发育长大,胞浆可伸出不规则的伪足,以摄噬血红蛋白,此为阿米巴滋养体或大滋养体。未被利用的血红蛋白分解成正铁血红素颗粒蓄积在原浆内呈棕褐色,称为疟色素(malariapigment)。(一)疟原虫在人体内的发育增殖病原学(二)疟原虫在蚊体内的发育雌性按蚊叮咬疟疾患者,雌、雄配子体进入蚊胃内,雄配子体的核很快分裂,并由胞浆向外伸出4~8条鞭毛状细丝,碰到雌配子体即进入,雌雄配子结合成为圆形的合子(zygote)。合子很快变成能蠕动的合子(ookinete)。它穿过胃壁,在胃壁外弹力纤维膜下发育成囊合子,囊内核和胞浆进行孢子增殖。孢子囊成熟,内含上万个子孢子,囊破裂子孢子逸出,并进入唾液腺,待此按蚊叮人时子孢子即随唾液进入人体。消除疟疾共建和谐PART04流行病学流行病学(一)传染源疟疾病人及带虫者是疟疾的传染源。且只有末稍血中存在成熟的雌雄配子体时才具传染性。配子体在末稍血液中的出现时间、存在时间及人群的配子体携带率,随虫种不同而异。流行病学传染期:间日疟1~3年;恶性疟1年以内;三日疟3年以上,偶达数十年;卵形疟2~5年。猴疟偶可感染人类,成为动物传染源。流行病学按蚊的种类很多,可传播人疟的有60余种。据其吸血习性、数量、寿命及对疟原虫的感受性,我国公认中华按蚊、巴拉巴按蚊、麦赛按蚊、雷氏按蚊、微小按蚊、日月潭按蚊及萨氏按蚊等七种为主要传疟媒介按蚊。人被有传染性的雌性按蚊叮咬后即可受染。偶而输入带疟原虫的血液或使用含疟原虫的血液污染的注射器也可传播疟疾。罕见通过胎盘感染胎儿。流行病学(二)传播途径疟疾的自然传播媒介是按蚊。我国公认中华按蚊、巴拉巴按蚊、麦赛按蚊、雷氏按蚊、微小按蚊、日月潭按蚊及萨氏按蚊等七种为主要传疟媒介按蚊。人被有传染性的雌性按蚊叮咬后即可受染。流行病学(三)人群易感性人对疟疾普遍易感。多次发作或重复感染后,再发症状轻微或无症状,表明感染后可产生一定免疫力。流行病学(四)流行特征疟疾分布广泛,北纬60°至南纬30°之间,海拔2771米高至海平面以下396米广大区域均有疟疾发生。消除疟疾共建和谐PART05疟疾的临床症状疟疾的临床症状从人体感染疟原虫到发病(口腔温度超过37.8℃),称潜伏期。潜伏期包括整个红外期和红内期的第一个繁殖周期。一般间日疟、卵形疟14天,恶性疟12天,三日疟30天。感染原虫量、株的不一,人体免疫力的差异,感染方式的不同均可造成不同的潜伏期。温带地区有所谓长潜伏期虫株,可长达8~14个月。输血感染潜伏期7~10天。胎传疟疾,潜伏期就更短。有一定免疫力的人或服过预防药的人,潜伏期可延长。潜伏期疟疾的临床症状一、典型疟疾间日疟常有头痛、乏力、肢体疼痛、怕冷、厌食、恶心等。初次发作时,可有数日不规则的发热,随后呈典型的间歇发作。发作周期为48小时。典型发作可分为三期:寒颤期、高热期、大汗期。恶性疟起病急缓不一。多数患者仅有畏寒感,但无寒颤,发热时体温渐升。可表现为弛张热。发热时可伴有剧烈头痛,全身酸痛,极度衰竭。重者有黄疸和肝功能异常,偶见有口唇疱疹、四肢麻木等。疟疾的临床症状一、典型疟疾三日疟典型发作与前驱期的症状均与间日疟相似。但起病较缓。不过在起病初期有严格的72小时一次的周期性发作过程。卵形疟也与间日疟相似,但症状轻,寒颤不明显,一般发作不超过6次,易于自愈。疟疾的临床症状二、非典型疟疾多次感染后有免疫力,类似感冒,有肩胛痛、关节痛、眼痛等非典型症状。疟疾的临床症状三、凶险型疟疾凶险型疟疾88.3~100%由恶性疟疾引起,偶可因间日疟或三日疟发生。在暴发流行时5岁以下的幼儿,外来无免疫力的人群发生率可成20倍的增长;即便当地人群,治疗不及时也可发生。临床上主要有下列几种类型疟疾的临床症状三、凶险型疟疾脑型①常在一般寒热发作2~5天后出现,少数突然晕倒起病;②剧烈头痛,恶心呕吐;③意识障碍,可烦躁不安,进而嗜睡,昏迷;④抽搐,半数患者可发生,儿童更多;⑤如治疗不及时,发展成脑水肿,致呼吸、循环或肾功衰竭。疟疾的临床症状通常出现于恶性疟病程第五天左右,表现为急性肺水肿而致急性呼吸衰竭,并可出现昏迷,抽搐和尿毒症等表现。临床表现类似急性胃肠炎,腹泻每天可达数十次,大便可为黏液便、血便等。也有剧烈腹痛,伴有呕吐。本型多数预后良好。但重症者,可有休克、肾功能衰竭而导致死亡三、凶险型疟疾肺型胃肠型消除疟疾共建和谐PART06预后预后疟疾患者病后无严重并发症的一般预后良好,经治疗后多数会很快痊愈。再燃: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受到控制,但血中仍有疟原虫残存,当抵抗力下降时,疟原虫裂体增殖临床症状出现。复发:疟疾发作数次后,由于机体产生的免疫力或经彻底治疗而停发作,血中原虫也被彻底消灭,但迟发型子孢子经过一段休眠期的原虫增殖后再入血流并侵入红细胞,引起发作。消除疟疾共建和谐PART07诊断诊断(一)流行病学有在疟疾流行区居住或旅行史,近年有疟疾发作史或近期曾接受过输血的发热患者都应被怀疑。(二)临床表现典型的周期性寒战、发热、出汗可初步诊断。不规律发热,而伴脾、肝肿大及贫血,应想到疟疾的可能。凶险型多发生在流行期中,多急起,高热寒战,昏迷与抽搐等。流行区婴幼儿突然高热、寒战、昏迷,也应考虑本病。诊断(三)实验室检查主要是查找疟原虫,通常找到即可确诊。血片找疟原虫应当在寒战发作时采血,此时原虫数多、易找。需要时应多次重复查找。并一定要做厚血片寻找。如临床高度怀疑而血片多次阴性可做骨髓穿刺涂片查找疟原虫。诊断(四)治疗性诊断临床表现很象疟疾,但经多次检查未找到疟原虫。可试用杀灭红内期原虫的药物(如氯喹),治疗48小时发热控制者,可能为疟疾。但注意耐氯喹虫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习作《写作品梗概》精美课件
- 牛饲养与饲料配方优化考核试卷
- 那首歌初三语文作文
- 碳排放核查法律问题考核试卷
- 亚麻籽种植园灾害预防与应对措施考核试卷
- 介绍一种蔬菜初二语文作文
- 牧业机械化饲料作物种植与收获考核试卷
- 生物质资源调查与评价方法研究考核试卷
- 生物细胞工程与生物医药考核试卷
- 真空电子器件的纳米加工技术与应用考核试卷
- 2025商业综合体委托经营管理合同书
- 人工智能导论课件 第十三章 类脑智能
- 河北单招时政试题及答案
- 2024-2025班主任的培训心得体会(29篇)
- 实验14 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中考物理必考实验专项复习
- 7 请到我的家乡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
- 护理不良事件案例分析及警示
- B超健康知识讲座课件
- 煤炭仓储协议合同
- 政 治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 教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 2025-2030中国脑芯片模型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