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南省长垣县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河南省长垣县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河南省长垣县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河南省长垣县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河南省长垣县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八下语文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积累与运用。(28分)1.(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是哪一项?A.李先生此次演讲旁征博引,文采飞扬,赢得了台下听众热烈的掌声。B.近来台湾电信诈骗团伙作案手段可谓花样百出,真是令人叹为观止。C.乍一听,他的解释似乎可以自圆其说,但仔细推敲,漏洞还是很多。D.世乒赛女双决赛中,中国队的两位姑娘配合得天衣无缝,获得冠军。2.(2分)下面相关内容的赏析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北冥有鱼》文章开头写鹏的神奇变化,鲲的邀游太空,想象十分奇特。写鲲的南徙一“击”,一“抟”,“三千里”“九万里”,意境壮阔。B.“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声”这一句以声写静,更突出了山林古寺的幽静。C.“挥手自兹去”一句描写离别时挥手告别的动作,表现了依依惜别的心情;“萧萧班马鸣”一句中“班马”是指离群的马,作者借班马悲鸣不已,衬托出双方难舍难分的情谊,婉转含蓄。D.“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这一句用环境描写渲染了凄苦的氛围,烘托了诗人愁苦的心境,为下文的叙述、描写和抒情作了铺垫。3.(2分)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B.《虽有嘉肴》选自《礼记·学记》,《礼记》是道家经典著作之一,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C.《社戏》选自小说集《呐喊》,作者鲁迅,代表作有《野草》《朝花夕拾》等。D.“记”和“说”都是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如《小石潭记》《马说》等,前者侧重于记事写景状物,后者偏重于说理议论。4.(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A.斡(wò)旋演绎怒不可遏(è)历历在目B.缄(jiān)默抉择戛(jiá)然而止目眩神迷C.翌(yù)日虔诚不知所措(cuò)纷至踏来D.寒噤(jìn)浮躁挑拨离间(jiàn)分崩离析5.(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阡陌/纤细观测/道观颈联/脖颈蛮横/飞来横祸B.束缚/辐射神龛/翕忽拙劣/茁壮骁勇/百折不挠C.不惮/禅让出轧/轧钢晦暗/教诲捡拾/拾级而上D.脑畔/绊倒斡旋/旋涡缄默/信笺闭塞/敷衍塞责6.(2分)下列加点字注音和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撺掇(cuān)行辈(háng)乌蓬船戛然而止B.羁绊(bàn)冗杂(róng)马前卒人情世故C.腐蚀(shí)砂砾(nì)暖融融不修边辐D.萦绕(yíng)拙劣(zhuō)苦行僧自圆其说7.(2分)下列有关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追忆逝水流年是作家的天性。鲁迅的小说《社戏》,讲述了去赵庄看戏的故事,表达了对少年时代生活的眷念;吴伯箫的散文《灯笼》,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作者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B.人类一直试图描述一种理想的社会。陶渊明在《桃花源记》里虚构的“世外桃源”,孔子在《大道之行也》中阐述的“大同世界”,都表现了这种构想和憧憬,蕴含了对现实社会的反思和批判。C.精彩的演讲风格各异。闻一多的《最后一次讲演》风趣幽默,王选的《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慷慨激昂,丁肇中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庄重典雅,顾拜旦的《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准确严谨。D.书信是“温柔的艺术”,我国书信文化源远流长。翻译家傅雷写给儿子的《傅雷家书》,美学家朱光潜写给中学生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修身,谈生活,谈艺术……如长者般语重心长,如老友般诚恳真挚,都是书信文化的精粹之作。8.(2分)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目眩(xuàn)寻觅(mì)吞噬(sì)疲惫不堪(bèi)B.蛊惑(gǔ)褴褛(lǚ)蹂躏(róu)毛骨悚然(sǒng)C.帯挈(qì)殉职(xùn)忻然(xīn)悲天悯人(mǐn)D.颓唐(tuí)狼藉(jí)琐屑(xuè)自怨自艾(yì)9、(4分)结合下面的语境和括号里提示的内容,概括出相应的成语。(1)泰山之巅的景色令人____________(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2)一些过去种群繁盛的野生动物,由于被大肆捕杀,已经逐渐_____________(形容消失得无影无踪)了。(3)这个艺术家是个___________(形容不注意服饰、容貌的整洁)的人,难得见他剃须理发。10、填空。(8分)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①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②_________________,徒有羡鱼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③怒而飞,_________________。(庄子二则《北冥有鱼》)④_________________,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⑤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卖炭翁》)⑥_________________,一任群芳妒。(陆游《卜算子·咏梅》)(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①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综合视觉听觉,描写了桃花源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②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将诗人舍己为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表现得淋漓尽致。二、阅读理解。(42分)11、(10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一双长满老茧的手季羡林①有谁没有手呢?每个人都有两只手。手,已经平凡到让人不再常常感觉到它的存在了。②然而,一天黄昏,当我乘公共汽车从城里回家的时候,一双长满了老茧的老妇人的手却强烈地引起了我的注意,它像吸铁石一般吸住了我的眼光。我不由得深深地陷入回忆中,几十年前的往事蓦地涌上心头。③我当时只有五六岁,就喜欢帮助大人在豆子地里干活。在这时候,我的兴致是十分高的。我跟在母亲身后,跑来跑去。捉到一只蚱蜢,要拿给她看一看;掐到一朵野花,也要拿给地看一看……总之,这一片豆子地就是我的乐园,我说话像百灵鸟,跑起来像羚羊,腿和嘴一刻也不停。干起活来更是全神贯注,总想用最快的速度摘下最多的绿豆荚来。但是,一检查成绩,却未免令人气短:母亲的筐子已满了,而自己的呢,连一半还不到哩。这里面有什么奥妙呢?关键就在母亲那一双长满了老茧的手上。④这一双手看起来很粗,由于多年劳动,上面长满了老茧,可是摘起豆荚来,却显得十分灵巧迅递。我注视着它,久久不愿意把眼光移开。从那以后,这一双长满老茧的手在我的心里占据了一个重要的地位,留下了一个不可磨灭的印象。⑥后来长大了几岁,我离开母亲,到了城里跟叔父去念书,代替母亲照顾我的生活的是王妈,她也是一位老人。⑦每到夏末秋初,正当夜来香开花的时候,也是王妈搓麻线的时候。我转过身来,侧着身子躺在那里,借着从窗子里流出来的微弱的灯光,看着她搓。最令我吃惊的是她那一双手,上面长满了老茧。这一双手看上去拙笨得很,十个指头又短又粗,像是一些老干树枝子。但是,在这时候,它却显得异常灵巧美丽。这使我感到十分有趣。这一双手左旋右转,只见它搓呀搓呀,一刻也不停,仿佛想把夜来香的香气也都搓进麻线里似的。⑧去年秋天,我随着学校里的一些同志到附近乡村里一个人民公社去参加劳动。一位老大娘走上前来,热心地教我们:怎样抓玉米秆,怎样下刀砍。在这时候,我注意到,她也有一双长满老茧的手。我虽然同她素昧平生,但是她这一双手就生动地、具体地说明了她的历史。我用不着再探询她的姓名、身世,还有她现在在公社所担负的职务。我看到这一双手,一想到母亲和王妈的同样的手,我对她的感情就油然而生,再说什么别的话,似乎就是多余的了。⑨就这样,在公共汽车行驶声中,我的回忆围绕着一双长满了老茧的手连成一条线,从几十年前,一直牵到现在,集中到坐在我眼前的这一位老妇人的手上。这回忆像是一团丝,愈抽愈多。它甜蜜而痛苦,错乱而清晰。在我一生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三双长满了老茧的手,现在似乎重叠起来化成一双手了。它在我眼前不停地晃动,体积愈来愈扩大,形象愈来愈清晰。(节选自季羡林《朗润集》有改动)1.本文围绕“长满老茧的手”展开情节,请结合选文③-⑦段补充表格中的内容。事件内心感受(1)(2)王妈用长满了老茧的手灵巧地搓麻绳吃惊、有趣(3)肃然起敬2.请从下面两句话中任选一句进行赏析。①我说话像百灵鸟,跑起来像羚羊,腿和嘴一刻也不停。②这一双手左旋右转,只见它搓呀搓呀,一刻也不停,仿佛想把夜来香的香气也都搓进麻线里似的。3.在第⑨段画波浪线句子中,“甜蜜”和“痛苦”,“错乱”和“清断”是否矛盾呢?请谈谈你的理解。4.请分析第②段在文章中的作用。12、(16分)让崇尚英雄成为时代风尚余荣华①“谁是英雄?今天,我们一起寻找”,5月21日开始,由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和众多网络媒体共同发起的“崇尚英雄精忠报国”大型网络互动活动,引发互联网上的传播热潮。与此同时,全国中小学也正在同步开展“崇尚英雄精忠报国”主题活动。“崇尚英雄”并不是要让孩子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而是教导他们从小拥有远大志向、宝贵勇气和拼搏精神。相信,“怎样的人称得上英雄”“用什么方式去报国”会成为孩子们之间热切讨论的话题。②国家也在回应着人民的情感与心声。为了捍卫英烈,《英雄烈士保护法》上月底全票表决通过,并于5月1日起施行。该法庄严宣告:“国家和人民永远尊崇、铭记英雄烈士为国家、人民和民族作出的牺牲和贡献”。③在一个和平的年代,英雄情怀更显珍贵。“崇尚英雄精忠报国”活动中,有一句话被网友反复点赞:“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军人、警察、维和战士、消防官兵……他们在这些高风险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不少人为了国家和人民、和平与发展壮烈牺牲。④寻找英雄、崇尚英雄,更要努力成为英雄。新时代的中国,同样需要英雄精神。默默钻研数十载的科技人员、坚守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基层干部、累倒在手术台旁的医生、对每个孩子都关怀备至的教师……英雄精神不仅体现在刹那间的生死抉择,而且体现在经年累月的执着坚守。在日常工作中恪尽职守,在普通岗位上埋头苦干,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英雄”。⑤“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无论哪一个时代,英雄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社会前行的强大力量。期盼“崇尚英雄”成为风尚,荣光永远传承,英雄永不独行。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文章①②两段,从哪三个方面表明“崇尚英雄”正在成为风尚?请简要概括。3.第③段中“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为什么会“被网友反复点赞”?4.简析第④段画线句运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5.联系文章和下面材料,谈谈你对“英雄”的认识。(80—100字)材料:5月14日,航船空客A319在飞经成都上方时驾驶舱右前挡风玻璃突然破裂,面对瞬间释放的驾驶舱压力、每秒250米的直面风、零下40℃的低温和大部分设备失灵的困境,机组人员沉着应对,凭借技术和经验成功迫降。机长刘传见被人们称为“英雄机长”。13、(12分)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敲雪①睡到半夜,忽然觉得好冷。也许,外面下雪了,我想。我蜷着身子,强迫自己再睡。不知过了多久,迷迷糊糊中,我听到了屋前屋后的惊叫声。睁开眼,天亮了,透进屋的亮光,冷冷地泛着朦胧。②好久没见过雪了!我顾不上睡觉,一骨碌爬起来,小跑着跨出门。屋檐下,我极目远眺,整个世界全是一片白,白得晃眼。慢慢收回目光,我就看见了父亲。③父亲站在屋对面的小路上。他眼下,是一丛一丛的雪枝。我知道,托着雪的,是密密麻麻的树枝。每到春天,那些树枝就开出一堆--堆的杏花、李花、桃花,五彩缤纷的,像一片花的海洋。花一天一天地谢了,青涩的果子藏在绿叶间,一天一天地长大了,泛红了。父亲的笑容也多起来,有时不知不觉就到了树下。开始,父亲轻轻掰下枝丫,寻找枝叶间还没完全长出来的果子,偶尔发现米粒大的一颗,也要小跑回家雀跃着向全家人报喜;后来,父亲就踮着脚尖,痴痴地看,痴痴地闻,即使枝丫垂到眼皮下,也舍不得动一指甲,生怕惊跑了它们。果子渐渐成熟了,父亲停了农活,从早到晚蹲在树下守着,守着我们的“书本”。我们兄弟多,家里又没有其他收入,读书全靠它。到了上市季节,父亲就在树下铺几床棉絮,说这样落下的果子就不会摔烂,能卖个好价钱。卖果子的钱,父亲一分一厘也不花,全存着,刚好够我们读一年书。所以,只要我们目不转晴地盯着父亲担子里那些红嘟嘟的杏呀、李呀、桃呀的时候,父亲总是拍着我们的头说:“馋了吧?这可吃不得,它是你们的书本啊,不想读书吗?”我们一起点头:“想读!”“还想吃吗?”“不想!”我们一起咽口水,狠狠摇头。从此,我们就把那些杏呀、李呀、桃呀叫书本了。④可是,这不是果树开花、结果的季节呀,父亲看那些雪树做啥呢?我很是不解。⑤走到父亲面前,父亲看了看我,说:“星期天,多睡会吧?”⑥我不回答父亲的话,不解地问:“你看这树干嘛?春天还早。”⑦“真的还早么?快了快了!可是——”父亲顿了顿,脸上露出了忧郁,“这雪太大了,你看,树枝压断了好多。”⑧我细细一看,真的,一些断枝落在地上或是横在树上,全被雪掩住了,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来。⑨“回去拿根竹竿来吧。”父亲沉吟了一阵,对我说。⑩我怔了怔,一下子明白了父亲的用意,于是,忙不迭地回家找来一根稻田里赶鸭子用的长竿。父亲站在树下,竹竿伸到枝头,慢慢地,轻轻地把积雪一点一点敲下来……几十棵果树,父亲整整敲了一个上午。父亲回家,头上、脸上、身上,全是雪。给体温融化的雪水,湿透了父亲的衣服。我连忙烧起一堆旺旺的柴火,父亲骑在火上,还在瑟瑟发抖。⑪这天晚上,父亲问我:“今晚还会下雪吗?”⑫“下呀,老师说‘瑞雪兆丰年’,下得越大越好!”我说。⑬“我娃儿有长进了,好,那就下吧!”父亲抚摸着我的头,频频颔首。⑭晚上,果真又下起了大雪。父亲怎么也睡不着,他耳朵支棱着,听着外面的风吹草动。“睡呀,你怎么了?”母亲不耐烦了。“你懂啥?这叫听雪!”父亲的声音很大,传进篱笆墙另一边的我们的耳里,我和弟弟就吃吃地笑,笑父亲不会用词,雪,是能听的么?⑮半夜,父亲突然翻身跳下床,惊醒了我们。我们问他怎么了,父亲说:“我听到树枝又断了,一声连一声,我得敲雪去。”我们说这么远,听不到,你那是幻觉,睡吧睡吧。可是父亲不理会我们,拖着竹竿,打着手电就出了门。我们穿了衣服撵出去,在屋檐下看见的已是一束在树下晃来晃去的亮光了。看了一会儿,冷得不行,我们只得跑进了被窝。⑯天亮,父亲回家,把我们全都摇醒,高兴地说:“一根树枝也没断,你们又能上学了,又有书本了。”父亲的牙齿咯咯直响,磕得不听使唤。⑰第二天,父亲就病了。⑱冬天过完春天来了,夏天也来了,查呀、李呀、桃呀,比哪一年都大,都红红的。父亲的病却一直不见好转。我挑了两个又大又甜的桃,捧到父亲床前,说:“爸,你尝尝,好甜呢!”⑲父亲挣扎着撑起身子,劈手打掉我手里的桃,怒气冲冲地吼:“谁叫你们吃的?这是你们的书本哪!不想读书了?”⑳“想!”我哭着说,“我们没吃,只想你吃一个,你的胃口不好!”(21)父亲叹了口气,拉过我,给我擦了一把眼泪,说:“捡起来吧,我吃一个!”(22)我看见父亲咬了一口桃,父亲的眼泪也一下子流了出来。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文章第③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何作用?3.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父亲站在树下,竹竿伸到枝头,慢慢地,轻轻地把积雪一点一点敲下来……4.第⑩段画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5.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父亲”的性格特点。三、写作。(50分)14、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完成作文。(1)半命题作文在《雪花里的童年》一文中,作者写道:“寒冷的日子,会倍感阳光与温暖的美好,只有经历的人才会倍感珍惜!”以“经历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②要有真情实感;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能有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2)自命题作文一位带着小孩的妈妈上了飞机后,怕孩子吵闹打扰到身边休息的客人,给其他旅客每人都发了一份礼物,礼物是耳塞和两颗糖果,还附了一张纸条:你好!我是来自宁波的Wendy,我刚刚一岁半。这不是我第一次出门旅行了,可是妈妈还是担心我的哭闹会打扰到您,毕竟飞机气压变化让我感到很烦躁。在公共场合打扰别人可不是好孩子,我会尽力保持安静的。这里又耳塞和小糖果,希望能减轻您的困扰。Wendy祝您旅途愉快哟。这个故事让我们懂得教养的可贵。教养就是体恤他人的能力,是为别人着想的善良,是不随便给别人添麻烦的自觉。一个有教养的人,眼里有光,心底有爱。以“教养”为写作内容,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8分)1、B【解析】

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含褒义,与“诈骗团伙作案”的语境不符。故选B。【点睛】成语误用有以下几种情况:望文生义、褒贬误用、对象不当、不合情景、误解词义、重复用语、自相矛盾、搭配不当等。2、A【解析】

A.表述不准确。《北冥有鱼》文章开头写鲲的神奇变化,鹏的邀游太空,想象十分奇特。写鹏的南徙,一“击”,一“抟”,“三千里”“九万里”,意境壮阔。故选A。3、B【解析】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礼记》的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美学思想的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不是“道家经典著作”。故选B。4、C【解析】

“yù”应是“yì”,“踏”应是“沓”。故选C。5、B【解析】

A.qiān/xiān,guān/guàn,jǐng/gěng,都读hèng。B.fù/fú,kān/xī,zhuō/zhuó,xiāo/náo。C.dàn/shàn,yà/zhá,都读huì,shí/shè。D.pàn/bàn,都读xuán,都读jiān,都读sè。故选B。6、D【解析】

A.蓬——篷;B.冗——rǒng;C.砾——lì,辐——幅。故选D。7、C【解析】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C项错误,闻一多的《最后一次讲演》慷慨激昂,王选的《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风趣幽默。丁肇中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准确严谨,顾拜旦的《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庄重典雅。故选C。8、B【解析】试题分析: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A吞噬(shì)。C帯挈(qiè)。D琐屑(xiè)。9、(1)叹为观止(2)销声匿迹(3)不修边幅【解析】

解答这类题目,平时要注意积累和运用,对阅读时遇到的词语要利用工具书解决并进行归类整理。这样,作答时就能得心应手。“叹为观止”的意思是: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销声匿迹”形容消失得无影无踪。形容隐藏起来不出声不露面。不可作“消声匿迹”。“不修边幅”意思是随随便便,不拘小节。后形容不注意衣着或容貌的整洁。10、(1)①君子好逑②坐观垂钓者③其翼若垂天之云④山光悦鸟性⑤心忧炭贱愿天寒⑥无意苦争春(2)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②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解析】

常见的名句名篇默写,主要有两种:直接默写和理解性默写,第(1)小题属于前者,第(2)题属于后者。直接默写类题目要求学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不仅能够背诵全文(诗),而且要理解诗文内容,根据试题语境,选取符合要求的句子答题。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中的“逑、垂、炭、阡陌、兀、庐”等字词容易写错。二、阅读理解。(42分)11、1.(1)母亲用长满老茧的手迅速(灵巧)地摘豆荚。(2)不可磨灭(3)老大娘用长满老茧的手热心地教我们砍玉米。2.①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我”比喻成百灵鸟、比喻成羚羊,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我在豆子地里干活时高兴的样子。②答案示例一:这句话运用了动作描写,“左旋右转”、“搓呀搓呀”两个动词,生动的写出了王妈搓麻绳时手的灵巧、动作的娴熟。答案示例二:这句话突出了王妈搓麻绳时动作灵活,写出了她劳动时的享受(喜悦、高兴)。3.不矛盾。“甜蜜”是因为“母亲、王妈和人民公社老大娘的手”带给我的是美好的回忆,“痛苦”是因为她们都经历了劳动的磨炼,生活的艰辛。“错乱”是指我的回忆跨越了几十年,且包含了对母亲、王妈和人民公社老大娘多个人物的手的回忆;“清晰”是指我的回忆一直围绕着一双长满了老苗的手,并目对每双手的记忆都是非常深刻的。4.(1)第②段交代“我”在车上看到老妇人的长满老茧的手引起了我的注意,引出下文。(2)为下文作者回忆过去生活中遇到的“长满老茧的手”作铺垫。【解析】1.本题考查情节概括和行文思路。行文思路题首先要理清文章思路,即文章层次。其次注意已给信息的句式,要模仿。再次,涉及到心理时,要从原文寻找词语。情节概括:1)③④段写母亲用长满老茧的手灵巧的摘豆荚。2)⑥⑦段写王妈用长满老茧的手灵巧地搓麻绳。3)⑧段写老大娘用长满老茧的手热情地教我们砍玉米。内心感受:④段“不可磨灭”——吃惊、有趣——肃然起敬。2.本题考查句子赏析。第一句赏析思路:1)修辞判断:比喻修辞。2)分析手法:把自己比成百灵鸟和羚羊。3)效果:生动写出“我”声音的愉悦和奔跑的迅速,进而表现当时心情的愉快。第二句赏析思路:1)手法判断:动作描写。2)分析手法:“左旋右转”“搓呀搓呀,一刻也不停”等词写出了王妈搓麻绳的动作的灵巧、娴熟。3)情感或形象:表现了王妈的勤劳。3.本题考查句子理解。思路:抓住关键词,解读每个关键词的含义。1)从“这回忆像是一团丝,愈抽愈多。它甜蜜而痛苦,错乱而清晰。”可知这四个词语的主语都是“回忆”。2)回忆是甜蜜的原因:从“我说话像百灵鸟,跑起来像羚羊,腿和嘴一刻也不停。”“这使我感到十分有趣。”“我看到这一双手,一想到母亲和王妈的同样的手,我对她的感情就油然而生”等句子可知母亲、王妈、老大娘留给我的都是美好的回忆。3)回忆“痛苦”的原因:从全文和主题上看,“我”对几位女性用长满老茧的手灵巧的干活很敬佩,而他们长满老茧的原因是生活的磨难,“我”心疼这几位女性。4)回忆“错乱”原因:错乱指混乱,母亲、王大妈、老大娘是“我”人生不同阶段的参与者,不免混乱。5)回忆“清晰”的原因:三位女性有着共同的让我难以忘记的是她们长满老茧的手,“我”的回忆只是围绕这一点展开。4.本题考查段落作用。1)明确位置:文章开头。通过段落位置分析作用。2)概括段落内容:第②段交代“我”在车上看到老妇人的长满老茧的手引起了我的注意和回忆。3)结构作用:引出下文对于母亲、王大妈、老大娘手的回忆。同时为下文写母亲、王大妈、老大娘长满老茧的手做铺垫。12、1.让崇尚英雄成为时代风尚。2.①网络媒体发起“崇尚英雄精忠报国”网络互动活动②全国中小学同步开展“崇尚英雄精忠报国”主题活动③上月底全票通过《英雄烈士保护法》。3.这句话点出了在社会稳定的背后,那些默默无闻的高风险岗位上的奉献者们,所付出的巨大代价;引发了人们对这些行业和奉献者的关注。)4.举例论证。具体有力地证明了社会中处处是英雄这一论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5.符合题意即可【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及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统观全文,注意提示性语言,把握中心句。看到题目首先要在审题后确定答案范围,提取答案时要精读相应语段,找到关键语句,然后根据这些语句将最关键的核心的扣题的语句提取出来做答。“崇尚英雄”正在成为风尚具体表现在:①网络媒体发起“崇尚英雄精忠报国”网络互动活动。②全国中小学同步开展“崇尚英雄精忠报国”主题活动。③上月底全票通过《英雄烈士保护法》。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学生要尽量利用文本中的信息,要结合文章中心及上下文来理解分析。这句话点出了在社会稳定的背后,那些默默无闻的高风险岗位上的奉献者们,所付出的巨大代价,引发了人们对这些行业和奉献者的关注。3.本题考查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和作用。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方法有四种,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这是必须要知道并记准确的内容。其作用要根据具体的文章来作答,一般运用论证方法的语句,证明其前面的观点,要到前面的文章中去读,去寻找。文章第④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具体有力地证明了社会中处处是英雄这一论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4.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解决此类题型,要注意写出感悟最深的一点,绝对不能脱离文章内容。要运用议论性的语言,语言通顺、有条理。结合文章和材料内容,说出对“英雄”的认识即可。13、1.父亲为了保护好能为我们兄弟上学提供书费保证的杏树、李树、桃树,整夜去敲树上的雪,最后病倒了。2.运用了插叙,交代父亲对这些杏树、李树、桃树的重视、喜爱、悉心照顾以及这些树对“我”和几个兄弟读书的重要性,表现了父亲对我们兄弟几人读书受教育的重视和对我们的爱,为下文父亲半夜听雪、敲雪和训斥“我”摘桃的情节发展作铺垫。3.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敲雪时动作的小心翼翼,突出了父亲对这些树的细心与重视,表现了父亲对孩子上学的高度重视,体现了父亲对孩子的爱。4.景物描写,写出了杏、李、桃的丰收景象,表达了我们对父亲的爱和敬仰。5.(1)关爱子女,重视教育:父亲半夜听雪,顶着寒冷去敲雪,最后病倒,是为了果树能多结果子卖好价钱,供孩子读书。可见父亲重视子女的教育,关爱子女。(2)坚韧,吃苦耐劳:父亲悉心照料果树,为了不让雪压断果树枝,半夜起来敲雪,敲到天亮,由此看到父亲的坚韧,吃苦耐劳。【解析】

这篇文章讲述了父亲为了保护那些能够提供我们上学的书费的杏树、李树、桃树,一整夜没有睡觉,而是敲了整夜的雪,最后病倒了的事,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爱和敬仰之情。1.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概括总结,这要结合文章的故事情节去分析。首先能够找到记叙文的六要素,就容易总结主要内容了。能够找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人物是谁,发生了什么事,最后怎么样了,这样就容易总结概括主要内容了。文章写了下雪的夜晚,父亲睡不着觉,他为了保护好能为我们兄弟上学提供书费保证的杏树、李树、桃树而整夜去敲树上的雪,最后病倒了的事。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2.本题考查记叙的顺序及其作用。通过阅读发现第③段是文章的插叙部分,插叙的内容是交代父亲对这些杏树、李树、桃树的重视、喜爱、悉心照顾以及这些树对我和几个兄弟读书的重要性,当然不能去掉,如果去掉了就不能突出表现父亲对我们兄弟几人读书受教育的重视了。同时第③段讲述了那些树的重要性,也是为下文父亲整夜不睡去敲雪做铺垫的,因此不能去掉。3.本题题考查的是赏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这要结合句子的意思去理解。该句子是描写父亲敲雪的场景的,那加点的词语“慢慢地,轻轻地”“一点一点”是对父亲动作的修饰词,它们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对那些树的小心翼翼的呵护,表现了父亲对我们兄弟几个读书、上学的高度重视,突出了父亲对我们的爱。4.本题考查关键句子的理解及作用分析,找到采用了什么描写,并且能够找到其作用,这就要结合段落去分析。该段划线的句子是景物描写,写出了那些树的收成一年比一年好,体现了父亲的辛苦没有白费,这些树能够保证我们的书费,父亲就很欣慰了,这同时也表达了我们对父亲的爱和敬仰之情。意思相近即可。5.本题考查的是对人物形象的总结概括,这要结合文章的故事情节去分析。从写父亲夜晚敲雪,可见父亲吃苦耐劳的精神;从写父亲对那些树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可见父亲对孩子的教育很重视;从写父亲打掉我拿的桃子,可见父亲对子女的关爱。能够用自己的话概括总结出来,语言要简洁。三、写作。(50分)14、经历挫折挫折是一个人一生难以拒绝的伴侣,它虽然常常给人各种痛苦,却更能让人品尝到痛苦之后的喜悦。尽管我才迈出人生道路的开端,一次次挫折却早已伴随我走过一个又一个春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