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撒情感的种子_第1页
播撒情感的种子_第2页
播撒情感的种子_第3页
播撒情感的种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播撒情感的种子——浅谈语言活动中的情感教育钱清镇大众幼儿园王秀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处处渗透着情感教育,非常重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幼儿在语言活动中的情感教育,需要借助情境:多媒体技术、教师声情并茂的语言描绘、适宜的音乐渲染等来激发拨动,需要运用语言、表情、肢体动作等来理解感知,需要通过设疑提问、活跃想象、角色扮演等来挖掘体验,达到“入境”至“动情”至“晓理”。关键词:幼儿情感语言心理学家戈尔曼说:“情感决定着我们潜能的发展程度,决定着我们的人生成就。”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而产生的体验。在幼儿活动中,如果只考虑幼儿的认知因素,而不去关注幼儿的情感因素,难免会造成“学而无乐”的结果。只有关注幼儿的认知和情感的结合,知情互动,才能达到“学乐俱得”的最佳效应。《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处处渗透着情感教育,非常重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幼儿语言活动中的文学作品大多文质兼美,其中蕴藏着很多培养情感的因素,倾注了作者真实情感。因此教师必须认真研究、剖析,去发现和挖掘其情感因素,充分发挥好教材的感染力,更好地实现情感教育目标,让情感与语言相辅相成,让情感的种子在孩子幼小的心中生根、发芽、成长。一、创设情境,拨动情感之弦情感教育是一种艺术,需要创造一种意境和气韵,也就是我们所谓的课堂气氛。教师可以借助媒体、语言描绘、音乐渲染等手段,引导幼儿进入并融入情境之中,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拨动幼儿情感之弦,为“动情”至“晓理”打下情感基础。多媒体技术的在日常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频繁,不仅能直观、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而且可以让幼儿从视、听、触觉等各种感官去感受、把握内容。如:《春天的色彩》这首诗歌,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在教室里创设春天的美丽环境,如:悬挂柳枝,摆放桃花盆栽,饲养小蝌蚪等,在一片春意盎然中,运用多媒体播放活动前教师和孩子们在春天里玩耍的照片、视频(配上舒缓的背景音乐),教师适时提问:孩子们,我们在春天里看见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小秘密?这时候的孩子们是非常主动、积极和活跃的,因为我们有真实的感受,我们处在春意盎然的情境之中。在语言活动中,教师的语言应当形象生动、富有情趣。特别是讲述故事时,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述,不但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而且能牵动幼儿的情感,帮助幼儿更好的感知和理解故事。如《笨拙的螃蟹》这个绘本故事中,当朋友们捉迷藏游戏玩得开心时,突然传来了“救命、救命……”声,这时教师的语言描绘应该从原来的开心、愉悦转化到紧张、焦急,甚至是惊恐,用声情并茂的语言描绘把幼儿带入情境。在声情并茂的语言描绘同时,可以加入适宜的音乐,这时教师可以将原来舒缓、轻松的背景音乐切换成紧张、急促的背景音乐,用音乐来渲染情境。通过声情并茂的语言描绘和适宜音乐的渲染,两者完美结合,将快速而奇妙地拨动幼儿情感之弦。二、理解内容,吮吸情感养料语言活动中含有大量丰富的情感养料,但它们不会自然地为幼儿理解的吮吸,需要教师引导、点拨,帮助幼儿主动吮吸作品内容中的情感养料。对事物只有先理解,才能认识它,感受到它,进而吮吸其中的情感养料。如:《美丽的小溪》这则童话故事,教师可以以小动物搬家前后小溪的变化为主轴,比较感受美丽的小溪与受污染小溪的不同,让幼儿在情感上得以体验。幼儿自然而然会用现实的经验来解决问题,有话可说,会从内心出发,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从而在情感上得以升华,懂得环境保护应该从自己的身边做起。又如:《小青虫的梦》这则童话故事中:躲在一片草底下的小青虫,动也不敢动,她在偷偷地听着。小青虫抬起头来,凝神听着,望着那远远的、朦胧的草丛。她轻轻地向前爬去,后脚小心地踩着前脚的脚印。小青虫躲在一片树叶下面,悄悄地做了一个茧。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演绎小青虫的这些情节来理解故事内容,用语言、表情、肢体动作等来表现,反复思考,仔细比较揣摩,特别是:躲、动也不敢动、偷偷地、凝神、望、轻轻地、小心地、悄悄地),从而体验小青虫的心情、感受,知道小青虫为什么要这样做?三、活跃想象,挖掘情感体验每个孩子有各自不同的生活经历,内心的思考与想法也不尽相同,如果能激发幼儿的想象,挖掘出其独有的情感体验,并与作品中的情感相撞击、相融合,这种情感必然更浓厚,让幼儿感受更深刻。如:《小青虫的梦》这则童话故事中:可是,蟋蟀不喜欢小青虫。常常把她赶走。他挥着优雅的触须,不耐烦地说:“我的音乐这么美,你这么丑,去去去!”教师可以播放此段动画(配上忧伤的背景音乐),设疑提问:如果你是小青虫,这时候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你会怎么想怎么做?让幼儿换位思考,激发幼儿内心想象,让幼儿自己的情感与作品内容中的情感相撞击、相融合。孩子们在此情境中,自然而然会流露出伤心、垂头丧气等情感,会忧伤的表述:我会很伤心,我的眼泪会留下来,我会慢慢地爬开去悄悄地听,我舍不得走,音乐太美了……又如:《笨拙的螃蟹》这个绘本故事中,当螃蟹的大钳子把泡泡夹破时,螃蟹是无比懊恼和伤心的,教师可以适时引导:如果你是螃蟹的朋友,你会怎么做怎么说呢?让幼儿用朋友的身份去安慰螃蟹(一幼儿扮演螃蟹),这时候幼儿会不由自主走到螃蟹面前,拉着螃蟹的手或拍拍螃蟹、抱抱螃蟹,对螃蟹说:不要伤心,我们可以玩别的;没关系,我们等下可以再吹一个泡泡;好朋友,我们抱一抱就不伤心了;没关系,不就是一个泡泡吗……这时候,幼儿主动把自己的情感与作品内容中的情感相撞击、相融合,这种朋友之情是自然流露且香醇浓厚的,让幼儿印象深刻。四、角色表演,体验再现情境许多幼儿文学作品内容,特别是故事,其情感要靠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等表露出来,幼儿表现欲强烈,乐于扮演角色,教师可以在创设情境的基础上,给幼儿带上头饰,让幼儿饰演故事中的角色,从而走进故事,达到与作品内容的共鸣。如:《狼大叔的红焖鸡》这个绘本故事中,可以让幼儿来扮演狼大叔蹑手蹑脚地跟在母鸡后面,让幼儿体验狼大叔想抓住母鸡时的小心翼翼和非常迫切的心情。又如:《我的幸运一天》这个绘本故事中,可以让幼儿扮演狐狸给小猪按摩,让幼儿体验狐狸为了能吃到美味小猪而不辞辛苦地给小猪按摩的期盼心情。通过角色扮演,亲身感受、体验,来理解故事内容,体验故事中蕴含的情感,并得以升华,达到“入境”至“动情”至“晓理”。情感是语言活动中的灵魂,情感教育使孩子们内心丰富,心情愉悦。“入境”才会动情,“动情”才会晓理。在幼儿园活动中,我们要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感染孩子,激发孩子的良好情感体验,让孩子在真情实感中收获幸福!参考文献: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HYPERLINK"/Article/%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