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2、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同学们,上一次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叶圣陶爷爷写的《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了解了爬山虎的生长特点,也感受了叶子的美。昨天,周老师路过桂花公园,恰巧遇到了一大片微波漾漾的爬山虎。你们看,这大片大片的爬山虎,爬满了整片墙,它有外物的支撑吗?没有。那它是如何爬上去的呢?它有什么呀?恩,它有脚。我们知道,只有动物才会有脚。而爬山虎,它是一种植物,为什么会有脚呢?它的脚有什么样的特点和作用?带着这样的疑问,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重点探讨爬山虎的脚。(板书:10.爬山虎的脚)请大家齐读课题。二、初读感知: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第10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呀?(对,3-5自然段)那现在请同学们快速默读3-5自然段,想一想,它们分别是从哪个方面写的爬山虎的脚呢?思考好了的同学请举手示意。大家都跃跃欲试,谁来说一说?我们先看第3自然段,先写了脚的什么?(点一人答完)对,脚的样子(板书:外形)第4自然段呢?哦,写了脚是如果往上爬的(板书:爬)最后呢?写了爬山虎的脚触着墙和没触着墙的变化(板书:变化)你是个认真思考的孩子,请坐。通过默读课文,我们知道叶老先生从三个方面着重写了爬山虎的脚,从脚的?(外形),从脚如何向上爬,从触着墙和?(没触着墙的变化)。这节课,就让我们一睹为快,来看看爬山虎的脚到底有什么独特之处。品读爬山虎脚的特点:1、研读第3自然段。现在周老师要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第三自然段。请***同学读,其它同学请拿好笔,用横线划出描写爬山虎脚的外形的句子。好,开始吧。读得非常准确、流畅,请坐。谁划到了句子?(点名生读: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非常好,请看大屏幕。这里一共有3句话,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的爬山虎的外形呢?这第一句写的是爬山虎脚的什么呀?谁能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第一句:位置,第二句:形状、数量,第三句:颜色,分别板书。)瞧,叶老先生为了写清楚爬山虎脚的样子,先写了脚的?(位置)再写了脚的?(形状和数量)最后写了脚的?(颜色)他为什么一定要按照这样的顺序来写呢?咱们再来细细地看看这三个句子。发现藏在这三个句子里的秘密没有?第一句话,爬山虎的脚长在哪里?(茎上)那第二句话的开头又写的是?(茎上)第二句话写的是爬山虎脚的什么?(细丝)哦,抓住了。那第三句话的开头也是?(细丝)所以说,叶老师先生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观察的。(板书:观察有序)这个顺序咱们是不能颠倒的。同学们,我们再来有序的读一读。(齐读一遍)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文章就能写得层次清晰,让人印象深刻。大家请看大屏幕(出示爬山虎脚的照片)这伸出来的细丝就是爬山虎的脚,你们觉得它像什么?(点名学生回答,金针菇、像音符、小豆芽、小吸盘、长长的螺丝钉、小蝌蚪)你们的想象力都非常丰富,像****,那叶圣陶爷爷为什么没有把爬山虎的脚比喻成你们想象的,而是把它比作了蜗牛的触角呢?(出示:蜗牛触角和爬山虎脚对比图)我们仔细来看一看大屏幕上的两幅图,这一幅是蜗牛,这一幅是爬山虎,仔细的观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蜗牛的触角是弯弯的,爬山虎脚也是弯弯的)带点卷的爬山虎,非常好。(爬山虎的脚是软软的,蜗牛的脚也是软软的)你摸过吗?摸起来感觉是软软的。(爬山虎的脚上有小原片,蜗牛的脚上也有小原点)都有小原点,观察得真仔细。(可带过)看看它们的形状?好,你说,它们都是长长的,细细的。又细又带点儿卷的爬山虎,多么可爱呀。老师想请男同学来读一读。(出示三句话)不错,请女同学也来读一读,把它的可爱读出来。多么可爱的爬山虎的脚呀。你们看,作者观察得多么细致,描写得多么准确呀,我们全班一起读一读。叶圣陶爷爷观察非常的细致,他利用了爬山虎的脚和蜗牛的触角,这两者的相似之处进行描写,把爬山虎脚的样子描写得非常的准确(边说边板书:准确描写)为了写清楚脚的样子,叶老先生从位置、形状、颜色这三个方面把脚写得清清楚楚,再加上一个生动的比喻,让我们仿佛如亲眼所见。2、研读第4自然段。那它又是如何向上爬的呢?我们接着往下看,老师来朗读第4自然段,在老师读的过程中请你用波浪线划出爬山虎的脚是如何向上爬的句子,再把向上爬的动词圈出来。老师读完了,谁把你找到的句子读给大家听?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原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找得非常准。谁划到了动词?(板书:触、拉、巴、贴)非常好,这几个动词,你觉得哪个动词用得好?(触,触就像一不小心碰到上面)轻轻地碰到上面。(拉,拉的意思就是拽)(巴,巴就是有个东西紧紧的贴住墙)非常牢固、用力拽也拽不下来。(贴,贴就是紧紧地挨着)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知道触是轻轻的,我们要轻轻的读,拉、巴、贴是非常有力、重重的,要重读。现在请同学们读一读它怎么向上爬的句子,看看同学们能不能把它用力的动作试着读出来。点名学生读(2-3个,触轻读,其余动词要重读)现在全班一块来试试。不错,我感受到了爬山虎向上爬行的力度。你们觉得叶老先生观察了多久?(***我觉得他应该观察了很久)。从哪儿发现的?(第三自然段,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今年,我注意了)哦,从去年到今年,说明他一直在?(板书:连续观察)会读书的孩子还会发现,联系上下文,看看,在前面把爬山虎的脚比作是?(蜗牛的触角)现在把它比作是?(蛟龙的爪子)我们来看看,为什么这里把脚比作蛟龙的爪子呢?(蛟龙的爪子是弯曲的,爬山虎的脚也是弯曲的)--形似(蛟龙的爪子非常有力,爬山虎的爪子也非常有力)---神似恩,刚长出来的爬山虎的细丝是直的,有点像蜗牛的触角,而巴住墙之后就弯曲了,非常有力的巴在墙上,像蛟龙的爪子。作者进行了细致、连续的观察,才能发现事物之间的变化。才能把爬山虎如何向上爬的这段写得如此生动、逼真。回顾一下这两个自然段,第三自然段,叶老先生,观察有序,描写准确,寥寥数笔,向我们展现了爬山虎的脚的静态美;第四自然段,叶老先生,连续观察,发现了爬山虎的变化,用词精准,向我们展现了爬山虎的脚向上爬的动态美。(同时板书静、动)爬山虎的脚像蜗牛的触角,多么可爱呀,爬山虎的脚像蛟龙的爪子,用力的巴在墙上。我们认识了这么可爱的爬山虎,让我们用美美的声音读出爬山虎的美!(生读第一遍)读到这儿,老师又开始疑惑了,为什么叶老先生会对爬山虎进行如此细致、连续的观察呢?(停顿2秒)你觉得他对爬山虎的脚有种什么样的情感?(对爬山虎感兴趣、喜爱爬山虎)从字里行间,我们体会到作者对爬山虎的脚是如此喜爱,让我们带着喜爱之情再读一遍!(生读第二遍)爬山虎的脚不屈不饶地巴在墙上,此时的爬山虎不仅仅是一株植物,更是一种不屈不饶的精神,让我们用力量的声音读出作者的赞美之情!(生读第三遍)就这样,爬山虎的脚一脚一脚的、用力地向上爬,不多久,它就把墙壁铺满了。让我们闭上双眼,静静的感受此番美景吧!四、拓展延伸这节课,老师也为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让我们学一学叶老先生观察事物的方法,来观察一种非常有趣的植物。你们看,这是什么?对,它就是含羞草。大家觉得可以从哪些方面对它进行观察呢?(生自由发言:叶子、花、茎)大家刚刚都领略了含羞草的静态美,可叶老先生教会我们要从动静两方面来欣赏事物。那大家想不想看看含羞了的含羞草呢?好,请看大屏幕。视频看完了,你看到了什么?(看到了叶子缩起来了,只要用手轻轻一碰,它的叶子就会合拢;叶子是一对一对合拢的)大家观察得真仔细,有的同学观察了含羞草的叶,有的同学观察了花,还有同学观察了茎。老师看到,部分孩子在大家讨论的时候,已经在笔记本上做记录了,不愧是学习的有心人。在观察的时候,我们要学会用表格做记录。大家看,这是一位同学在观察时写下的记录表。(简要说一下表格内容)现在让我们仿照叶老先生的观察方法,并综合表格里的内容写一写。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河南省三门峡市化学高一下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2025年高二化学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桐柏危房排查管理办法
- 杭州电子印章管理办法
- 材料命名规则管理办法
- 村级厕所后期管理办法
- 填料技术创新方向-洞察及研究
- 医保应急账户管理办法
- 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处理综合利用项目的环境保护评估报告
- 河源住房维修管理办法
- AI如何赋能艺术教育-笔记
- DB11T 485-2020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规范
- 《人力资源管理》全套教学课件
- Unit 6 Craftsmanship Reading 教案-2023-2024学年中职英语高教版(2023修订版)基础模块2
- 2024汽车租赁合同协议可打印
- 2023-2024学年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 初高中物理衔接讲座(初高中物理对比)
- 小学科学考查方案
- 2023-2024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小升初语文真题重组卷(部编版)
- 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 产业链供应链白皮书
-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工作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