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别与女性权利_第1页
社会性别与女性权利_第2页
社会性别与女性权利_第3页
社会性别与女性权利_第4页
社会性别与女性权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性别与女性权利第一页,共四十页,2022年,8月28日本讲的主要问题

社会性别的概念社会性别主流化法律领域中的社会性别主流化社会性别主流化进程中的立法完善以社会性别理论分析婚姻法中的若干问题第二页,共四十页,2022年,8月28日一、社会性别的概念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生理性别(sex)、自然性别,是指普遍存在的、一般不可改变的男性和女性的生理差异;社会性别:(gender)是指人们认识到的基于男女生理差别之上的社会性差别和社会关系。社会性别概念被用来描述一个特定社会中,由社会形成的男性或女性的群体特征、角色活动及责任。在不同社会形态文化形态下,有关男性和女性的特征、角色、责任的认定有所不同。

第三页,共四十页,2022年,8月28日一、社会性别的概念为什么要区分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强调人是一种社会性存在,人类不可能有单纯生物意义上的男人和女人。人类的性别具有双重性——既有生物性也有社会属性。两性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强调人的社会性别是文化的产物,是可以随着社会形态和文化形态的改变而改变的。

第四页,共四十页,2022年,8月28日一、社会性别的概念强调社会性别制度在所有社会组织中的重要性。

人类社会存在着一种社会性别体制——一整套确定两性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的社会制度,它通过文化、政治和经济的作用,使女性处于从属地位。第五页,共四十页,2022年,8月28日一、社会性别的概念

社会性别概念的产生对“生物决定论”的反思——生理的性别并不是性别的社会分工的主要依据,对性别角色的期待和评价更是社会的产物,通过文化传统、习俗、教育、法律、宗教、政策等机制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巩固,并且被规范化、制度化、体制化、模式化、两极化(男女二元对立)

第六页,共四十页,2022年,8月28日一、社会性别的概念20世纪中叶,美国的意识形态和社会体制组织共同打造出了女性角色的严密规范,即贤妻良母是正常女性的唯一生存方式。这套社会规范的科学理论基础是‘生物决定论’,它认为贤妻良母的角色是由女性的生理差别所决定的,性的差别决定了女性的从属地位。两性性别划分的‘生物决定论’因此成为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女权主义者冲击的重要目标。……20世纪70年代上半叶,他们开始用gender来指称有关女人的社会文化含义。

第七页,共四十页,2022年,8月28日一、社会性别的概念“社会性别”很快成为女权主义研究者重要的分析范畴,很多学者发表了对“社会性别”的理解。英国学者安·奥克利在1972年出版的著作《生理性别、社会性别与社会》中指出,“性别是生物学意义上有关男性和女性在解剖学和心理学上的特点,社会性别则是社会建构的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并不完全由生物学性别所限定,而是通过社会、文化和心理的影响形成的,这种影响在特定的社会和特定的时期内,在一个人成长为男人和女人的过程中无所不在。”

第八页,共四十页,2022年,8月28日一、社会性别的概念美国学者盖尔·鲁宾在1975年发表的论文《女人交易:性的“政治经济学”笔记》中认为“社会性别是一种由社会强加的两性区分”,“是性别的社会关系的产物。”美国社会历史学家琼·W·斯科特1988年出版著作《社会性别与历史政治学》,强调“社会性别是诸多社会关系中的一分子,是基于能观察到的两性差异之上的;社会性别是表示权力关系的一种基本途径。

第九页,共四十页,2022年,8月28日一、社会性别的概念社会性别概念是西方女权运动的一个理论凝结。“用gender,即社会性别来区分sex生理性别的目的在于指出妇女扮演的性别角色,并非如以前的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所说的,是由女性的生理所决定的,而是由社会文化规范的;人的性别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对家庭环境和父母与子女关系的反应中形成的;性别意识和性别行为都是在社会文化制约中形成的;生理状况不是妇女命运的主宰,男女性别角色是可以在社会文化中改变的。”第十页,共四十页,2022年,8月28日一、社会性别的概念“在女权主义者们看来,应当把生物意义的男性和女性同由社会形成的男女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地位加以区别。尽管在事实上人们很难将社会性别与生理性别截然区分,但是,社会性别概念的提出,以及它有别于生理性别的内涵,对于认识性别在人类社会关系中的作用和功能,看到关于性别的成见和对性别社会差异的社会认识,绝对不是自然的,而是社会文化建构的,都具有相当的价值。社会性别不是人的身体的一种属性,而是存在于人类社会的一种知识或制度。”第十一页,共四十页,2022年,8月28日一、社会性别的概念我国学者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接触并研究社会性别概念,随着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的召开,社会性别概念进入越来越多研究者的视野,取得了一系列得认识成果。第十二页,共四十页,2022年,8月28日一、社会性别的概念《英汉妇女与法律词汇释义》中“社会性别”一词的释义采纳的是美国学者琼·W·斯科特的定义,“社会性别是基于可见的性别差异之上的社会关系的构成要素,是表示权力关系的一种基本方式。”第十三页,共四十页,2022年,8月28日一、社会性别的概念郭慧敏教授在《社会性别与妇女人权问题——兼论社会性别的法律分析方法》一文中有如下的阐释:“社会性别(gender),是指社会造成的基于性别(sex)之上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是后天习得的社会性角色,是由社会构建的差别即性构(gendered)。”

第十四页,共四十页,2022年,8月28日一、社会性别的概念信春鹰教授认为,“社会性别实际上指的是由于社会文化所形成的对男女两个性别差异的理解,以及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对于这两个性别的群体特征和不同行为方式的这样的一个概念或者概念的体系。”

第十五页,共四十页,2022年,8月28日一、社会性别的概念从上述国外国内学者对于社会性别概念的阐述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共性的论述。定义一个概念往往是片面的,抓住概念的核心涵义是认识概念的另一个路径。

第十六页,共四十页,2022年,8月28日一、社会性别的概念社会性别首先区别于生理性别,生理性别是与生俱来的生物属性,然而社会性别并非人的一种身体属性,是社会文化制度建构的社会属性;社会性别构建出了两性差异,并在两性差异的基础上形成了社会中的各种制度、宗教、世俗等,并根深蒂固于人的思想观念中,从而构成社会对制度规制的集体无意识;社会性别与性别既相区别,但又是相互联系的。社会性别基于生理性别差别的基础上存在,是生理差别在社会领域的扩张。第十七页,共四十页,2022年,8月28日二、社会性别主流化社会性别主流化(gendermain-streaming)是联合国对妇女问题关注的产物。社会性别主流化最早出现于1985年联合国第三次世界妇女大会通过的《到2000年提高妇女地位内罗华前瞻性战略》。第十八页,共四十页,2022年,8月28日二、社会性别主流化1995年联合国第四次妇女大会的《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将性别平等上升到战略的高度。“在处理提高妇女地位的机制问题时,各国政府和其他行动者应积极提倡一项鲜明的政策,将性别观点纳入所有政策和方案的主流,以便在作出决定以前分析对妇女和男子各有什么影响。”“赋予妇女权利和男女平等是各国人民实现政治、经济、文化和环境保障的先决条件”。

第十九页,共四十页,2022年,8月28日二、社会性别主流化自从1995年北京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以来,“社会性别主流化”成为全球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发展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已纳入联合国的性别发展指标体系。一些非政府组织、国际发展机构大力倡导,要把社会性别平等作为基本的价值观,以性别视角开展工作,把性别问题深入到相关的发展工作和公共政策领域。

第二十页,共四十页,2022年,8月28日二、社会性别主流化

1997年6月,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给社会性别主流化下了定义:所谓社会性别主流化是指在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上评估所有有计划的行动(包括立法、政策、方案)对男女双方的不同含义。作为一种策略方法,它使男女双方的关注和经验成为设计、实施、监督和评判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所有政策方案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使男女双方受益均等,不再有不平等发生。纳入主流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男女平等。第二十一页,共四十页,2022年,8月28日二、社会性别主流化对这一定义,可以作如下的理解:第一,社会性别不是妇女的代名词。这一概念既包括女性,也包括男性,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社会性别主流化不是社会发展的女权化,而是社会发展的性别平等化。第二,社会性别主流化是一项战略。它要求国家立法、政策、项目从制定到评估的全过程都需考虑女性和男性的关注与需求,分析其对女性、男性各自将产生的影响。

第二十二页,共四十页,2022年,8月28日二、社会性别主流化第三,将社会性别平等纳入主流是一个过程,涉及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强调政策和项目在设计、执行、跟踪、评估全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考虑男女两性的不同需求。第四,实现社会性别主流化的本身不是目标,而是推进和实现社会性别平等的手段。

第二十三页,共四十页,2022年,8月28日二、社会性别主流化主流化并非是在现存的行动中加入“妇女成分”或“两性平等成分”,也非仅限于提高妇女的参与度。它的意思是把男女双方的经验、知识和利益应用于发展议程。社会性别主流化的目标是改变不平等的社会和体制结构,使之对男女双方都平等和公正。

第二十四页,共四十页,2022年,8月28日二、社会性别主流化联合国在将男女性别平等确立为全球性战略的同时,也确立了自身的行动准则。根据联合国提高妇女地位司司长卡罗琳·汉南女士的表述,整个联合国系统都有责任实行主流化策略,并且还是各机构的最高责任。其它原则有:需要为监督过程建立充分的责任体系;一切工作部门的事宜和问题首先应该是寻找出性别差异;不应再做出这种论断,即从两性平等角度出发事宜和问题都是中立的,应该继续开展性别分析。第二十五页,共四十页,2022年,8月28日二、社会性别主流化主流化的基本原则:1、需要为监督过程建立充分的责任体系2、一切工作部门的事宜和问题首先应该是寻找出性别差异3、不应再做出这种论断,即从两性平等角度出发事宜和问题都是中立的4、应该继续开展性别分析

第二十六页,共四十页,2022年,8月28日二、社会性别主流化5、把这一概念应用于实践时,清楚的政治意愿和对足够纳入主流资源的明确分配——如有必要还包括额外的财政和人力资源——是十分重要的6、社会性别主流化要求在各个层次的决策制定中都要努力拓宽妇女的参与面第二十七页,共四十页,2022年,8月28日二、社会性别主流化

从国家的角度讲,欲将社会性别纳入主流化,需采取如下措施:第一,政府明确而坚定的政治承诺;第二,设置专门机构,配备必要人员;第三,在全社会开展社会性别培训和能力建设;第四,对立法、政策、项目等进行社会性别分析;第五,确立各层面的社会平等计划;第六,执行体现社会性别平等的政策、法律、计划、项目;第七,对政策、法律、计划、项目进行性别影响评估。

第二十八页,共四十页,2022年,8月28日三、法律领域的社会性别主流化法律领域中的社会性别主流化,是要在立法中注入女性视角、女性的生存体验和女性的思维方式;同时在法律的运作过程中促进性别平等的实现。法律中的社会性别主流化,需要在法律中导入社会性别分析方法。第二十九页,共四十页,2022年,8月28日三、法律领域的社会性别主流化“社会性别分析方法是指把社会性别当作分析的关系范畴的理论框架或科研方法”。

第三十页,共四十页,2022年,8月28日三、法律领域的社会性别主流化社会性别分析是将社会性别视角纳入决策、立法及各项活动的主流和制定具有性别敏感的政策、法律与发展计划的基础。“社会性别分析起源于妇女的利益主流化的需要,目的却又不限于在决策和立法过程中纳入专门关注妇女的视角,也不是仅仅审查政策、立法对妇女群体的影响,而是关注两性在社会中的地位,识别男女群体的具体需要,增强弱势一方的能力和权力,使之平等地享有和履行法定各项权利与义务,并有效促进和保障两性平等参与和平等受益。”第三十一页,共四十页,2022年,8月28日三、法律领域的社会性别主流化“社会性别分析注重男女在具体语境中的角色,同时解读具体的活动、决策、计划或项目是如何影响男女两性的。这种分析方法超越了以往只关注妇女为一个孤立群体的做法,从而能够考虑某项决策、活动、项目对男女产生的不同影响和作用,以及男女群体所经历的有利和不利条件。”第三十二页,共四十页,2022年,8月28日三、法律领域的社会性别主流化“法律的社会性别分析对象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分析对象是生效的现行法律法规文本,广义的分析对象还包括具体的执法活动,即在现实生活层面上法律的实际运作。法律的社会性别分析的目标是,通过检审现行法律及其运作,找到哪些是具有社会性别意识的法律,符合现阶段两性实际状况,哪些是社会性别盲视法律,忽视两性之间的实际差别,接受有利于维护现存性别关系的性别偏见,从而将一类性别的利益需求排除在外。第三十三页,共四十页,2022年,8月28日三、法律领域的社会性别主流化找到后者,目的在于对现行法律和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消除各种制度化的性别歧视,制定出具有社会性别意识的法律,这类法律可以是不挑战现存资源与责任分配模式的性别中立的法律,也可以是为满足某一实用性社会性别需要,针对特定性别的法律,还可以是致力于改变现存资源与责任分配模式,在两性之间建立更加公平关系的社会性别再分配的法律。”第三十四页,共四十页,2022年,8月28日四、社会性别主流化进程中的立法完善从上个世纪末以来,尤其是1995年北京第四次妇女大会召开以来,中国在女性权利的法律保护方面作出了巨大了努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我国2001年修订的婚姻法、尤其是2005年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无疑都是保护女性权利方面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进步。

第三十五页,共四十页,2022年,8月28日四、社会性别主流化进程中的立法完善但是,以社会性别分析方法审视当代中国的立法,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2006年8月联合国消除歧视委员会较为系统地指出了中国立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