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_第1页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_第2页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_第3页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_第4页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动口表达动手操作

实验名称仪器名称方法步骤

五级学册验告种子的萌发过程(1)常见的种子(如:绿豆黄豆)40粒。(2)有盖的罐头4,小勺个,餐巾纸8张,4张分别标有1234标签,胶水,清水。(1)在第一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然后用小勺放10粒绿豆,拧紧瓶盖。置于室温环境。(2)在第二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然后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洒上少量水,使餐巾纸湿润,拧紧瓶盖。置于室温环境。(3)在第三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用小勺放10粒绿豆,倒入较多的清水,使种子淹没在水中,然后拧紧瓶盖。置于室温环境。(4)在第四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用小勺放10粒绿豆,洒入少量清水,使餐巾纸润湿,拧紧瓶盖。置于低温环境里。实验现象

通过观察,我发现、3罐中种子未发芽,而2号中种子发芽了。动口表达实验结论

通过此次实验现种子的芽需要充足的空气和宜的温度。

动口表达

实验名称仪器名称

五级学册验告土壤的渗水能力三个同样大小的透明塑料瓶、烧3、三种不同的土壤、水、纱布、细线、剪刀动手操作

方法步骤

1取三个同样小的透明塑料瓶,去掉瓶底,用纱布蒙住瓶扎倒立在支架在瓶口下面放一只同样大小的烧杯。2向三个瓶中别装进同样多的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并同时倒入同样多的水。3对三只烧杯收集到的从瓶中渗出的水,进行比较。实验现象

从沙质土中渗出的水最多,其次是壤土,最少的是黏质土。动口表达实验结论

三种土壤的渗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沙质土、壤土、黏质土。

动口表达

实验名称仪器名称

五级学册验告测量水温的变化100毫升烧杯100毫升锥形瓶温度计、热水、冷水、铁架台、纸板。动手操作

方法步骤

1烧杯中加入280升热(80摄氏度左右锥形瓶中加入80毫升冰水。2将锥形瓶放烧杯中,用纸板盖住杯口,在纸板上打两个孔。3将两支温度计分别放入热水和冰水中。4观测两个容中水的初始温度和间隔1分钟的变化,并做好记录。实验现象

把冷水放入盛有热水的容器时,冷水逐渐变热,热水会逐渐变冷,最后达到共同温度后一块变成室温。动口表达实验结论

热在冷水和热水中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向温度低的地方。

动口表达

实验名称仪器名称

五级学册验告物体传热铁架台、铁棒、酒精灯(或蜡烛柴、凡士林、小木棍动手操作

方法步骤

1把铁棒固定在铁架台上,把小木棍的一端用凡士林依次粘在铁棒下注意:凡士林用量要相同,小木棍粗细要相同)2点燃酒精灯,对铁棒的一端加热。3观察实验现象。动口表达

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小木棍会按照距酒精灯由近到远的顺序依次落下热可以沿着物体传递,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到温度低的部分。

动口表达

实验名称仪器名称

五级学册验告颜色与吸热两个大小一样的泡沫塑料、两支温度计、小刀、两张大小一样的白纸和黑纸动

1度计。

在两块泡沫塑料上各挖一条槽,槽内分别放入一支温手

2在一块泡沫塑料上覆盖黑纸,在另一块泡沫塑料上覆盖白纸。操作

步骤

34

将两块泡沫塑料放在阳光下。过一会,观察记录两支温度计显示的温度。实验现象

黑纸覆盖的温度计温度上升得白纸覆盖的温度计温度上升得慢。动口表达实验结论

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能力强。

实验

五级学册验告风的形成动

名称口

风的形成实验箱、蜡烛、火柴、毛巾,冷水、香(蚊香)表达

仪器名称动手操作

方法步骤

1234567

把一支蜡烛放进实验箱内。把毛巾用冷水浸湿,放在实验箱一侧。点燃香放在实验箱小口处。观察香烟流动的方向。点燃实验箱内的蜡烛,再把香放在小口处。观察香烟流动的方向。熄灭蜡烛。动口表达

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点燃蜡烛香烟向上流点燃蜡烛香烟向实验箱内流动。空气受热后会上周围的冷空气会补充过而形成。

动口表达

实验名称仪器名称

五级学册验告模拟火山喷发报纸、铝盘子、带窄颈的干净瓶、勺、漏斗、干苏打、洗涤灵、醋、红墨水、杯子、铝箔动手操作

方法步骤

1在地面或桌铺一层厚报纸,把铝盘放在报纸上,将瓶子放在铝盘子中间。2往瓶中倒入50毫升干苏打,加1~2洗涤灵。3在瓶子周围放一个像火山锥一样的铝箔。4将50毫升醋放入杯子中,然后加红墨水。5慢慢的向瓶中倒入醋的混合物,观察发生的变化。实验现象

杯中混合物发生反应后上升,有的会冲出杯口,向外流出。动口表达实验结论

地壳深处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沿着裂缝上升,有的会在上升过程中冷却下来形成岩的则可能冲出地形成火。

实验

五级学册验告杠杆的平衡动

名称口

:杠杆尺、钩码表达

仪器名称动

码。

1)

确定杠杆尺一侧的一个点为阻力点,挂一定数量的钩手

2)在另一侧确定动力点的位置,看看在不同位置上需要挂多少钩码才能使杠杆尺保持平衡,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操作

步骤

3)

改变阻力点的位置,重复第二步。实验现象

钩码挂在不同的位置上杠杆有时平衡,有时不平衡。动口表达

通过实验知道了杠杆尺的平衡规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实验结论

钩码数=动力点到之点的距离×钩码数

动口表达动手操作

实验名称仪器名称方法步骤

五级学册验告探究轮轴轮轴实验器材、钩码、皮筋秤1组装实验装置。2两个钩码挂在皮筋秤观察并记下皮筋伸长的长。3在轴上挂两钩码,把轮的线绳下端系在皮筋秤钩上。手握皮筋秤向下拉动轮子,观察并记下皮筋伸长的长度。4在轮的线绳挂两个钩码,轴的线绳上挂皮筋秤,再做上述实验,观察皮筋伸长的长度。实验现象

把钩码挂在轴上时,皮筋伸长的长度最短。动口表达实验结论

把重物挂在轴上带动轮转动,轮轴有省力的作用。

动口表达动手操作

实验名称仪器名称方法步骤

五级学册验告研究定滑轮的作用定滑轮实验装置、弹簧秤、钩码、细绳1组装好定滑轮实验装置。2直接用弹簧秤测量一个钩码的重量,记下读数。3)在绳子的一端挂一个钩码,绳子的另一端挂在弹簧秤上,通过定滑轮装置匀速使钩码上升,记下读数。动口表达

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发现定滑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用力方向。定滑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用力方向。

实验

五级学册验告探究动滑轮的作用动

名称口

动滑轮实验装置、弹簧秤、钩码、细绳表达

仪器名称动手操作

方法步骤

1组装好动滑轮实验装置。2直接用弹簧秤测量一个钩码的重量,记下读数。3在绳子的一端系在横梁上,绳子的另一端挂在弹簧秤上,通过动滑轮装置匀速使钩码上升,记下读数。动口表达

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发现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使用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动口表达动手操作

实验名称仪器名称方法步骤

五级学册验告探究滑轮组的作用滑轮组装置、弹簧秤、钩码、细绳1组装好滑轮组实验装置。2直接用弹簧秤测量一个钩码的重量,记下读数。3在绳子的一端系在横梁上,绳子的另一端挂在弹簧秤上,通过滑轮组装置匀速使钩码上升,记下读数。动口表达

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发现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

实验

五级学册验告探究斜面的作用动

名称口

金属圆辊、弹簧秤、积木、光滑木板(只有长度不同)两块表达

仪器名称动手操作

方法步骤

1将金属圆辊挂在弹簧秤上,记下读数。2用短的光滑木板和积木在桌上搭一个斜面,通过弹簧秤沿斜面匀速向上拉金属圆辊,记下弹簧秤的读数。3成长的光滑木板重做上面实下弹簧秤的读面高度一样实验现象

将金属圆辊直接挂在弹簧秤上读数最大,其次是沿较短的木板向上拉,读数最小的是沿着长木板向上拉。动口表达实验结论

斜面有省力的作用。高度一定时,斜面越长越省力。

实验

五级学册验告冷热变化对岩石的作用动

名称口

玻璃片、酒精灯、试管夹、护目镜、一盆冷水表达

仪器名称动手操作

方法步骤

1取一块玻璃,仔细观察玻璃的表面,并把观察结果记录下来。2用试管夹夹住玻璃放在酒精灯上加热。3加热一段时间后把玻璃迅速放在冷水中。4重复以上过程3,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现象

实验前玻璃表面是完好的,实验后玻璃表面出现了裂痕,甚至破碎。动口表达实验结论

温度的冷热变化对岩石有破坏作用。

实验

五级学册验告煤的燃烧动

名称口

酒精灯、火柴、试管璃导管的试管塞、铁架台、棉花、表达

仪器名称

煤动手操作

方法步骤

1在试管内装入一定量的纯净煤,在试管口放点棉花,用带玻璃管的试管塞将试管塞住。2将上述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3在酒精灯上加热试管,直到试管里的煤发红。4把点燃的火柴放在玻璃管口处,观察发生的现象。动口表达

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实验过程中,试管里的棉花有黑色的黏稠状的油状物产生,说明有煤焦油产生;实验结束时,试管里的煤燃烧后产生了黑色炭状物,说明有焦炭产生;当把点燃的火柴放在玻璃管口处,能够产生蓝色的火焰,说明有煤气产生。煤在加热过程中产生了焦炭、煤气、煤焦油。

六级学册验告动口表达

实验名称仪器名称动手操作

方法步骤动口表达

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六级学册验告动口表达

实验名称仪器名称动手操作

方法步骤动口表达

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六级学册验告动口表达

实验名称仪器名称动手操作

方法步骤动口表达

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六级学册验告动口表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