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2月内蒙古鄂尔多斯职业学院招考聘用教师56人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版_第1页
2022年02月内蒙古鄂尔多斯职业学院招考聘用教师56人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版_第2页
2022年02月内蒙古鄂尔多斯职业学院招考聘用教师56人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版_第3页
2022年02月内蒙古鄂尔多斯职业学院招考聘用教师56人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版_第4页
2022年02月内蒙古鄂尔多斯职业学院招考聘用教师56人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02月内蒙古鄂尔多斯职业学院招考聘用教师56人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I卷一.客观题库(共350题)1.单位组织出游,出游人数90人。出游地点距单位90km,已知步行每小时10km。现有一辆时速为50km的大巴车每次可载30人。如果忽略上下车以及换车时间,全体出游人员到达目的地的最短时间是:

A.4.392

B.5

C.4.68

D.4.88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行程问题,属于相遇追及类。

第二步,把人分成三组,每组30人,大巴车先载第一组,一段时间后放下第一组返回去接第二组,又过一段时间后放下第二组再返回去接第三组,然后到达终点。如果时间最短,就需要大巴车运送每组人的时间相同,而大巴车接每组人员都要走一段返程,最后三组同时到达,因此,每组人的坐车时间和每组人步行的时间是一样的。

第三步,设每组人坐车的时间为x小时,由题意可得:

(1)第一组坐车路程和其它两组步行路程之间的差距为(50-10)x=40x,即大巴车返回接第二组的路程为40x,需用=小时接到第二组;

(2)同理,大巴车运送第二组行驶x小时后,用小时返回接到第三组;

(3)接到第三组之后用时x小时到达目的地。

在整个过程中,每组人坐车的时间为x小时,步行的时间为(x++x+)小时,根据路程为90公里可得,50x+(x++x+)×10=90,解得x=1.08小时。

第四步,则到达目的地的总时间为x+x++x+==×1.08=4.68小时。

因此,选择C选项。

2.社会性的焦虑特属于某些社会或时代,它是一种_____的心神不安和精神不定,是一种弥漫于社会不同阶层的焦虑,它不会轻易消退,不容易通过心理的调适而化解,人们所焦虑的对象或有不同,但在其性质和内容上又存在着一些共性,就如贫困者忧虑自己生存缺乏保障,而富有者也可能忧虑自己财产缺乏保障,两者虽然不可_____,而忧虑则同。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特有混为一谈

B.广泛等量齐观

C.普遍相提并论

D.固有同日而语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空考查语义对应。空格处与前文中的“社会性”、后文中的“弥漫于社会不同阶层”对应,可排除A、D两项。“广泛”是表达某事物所涉及的层面比较多,“普遍”是指在某个层面内比较全面的意思,均可形成有效对应。

第二空考查成语的含义。根据“贫困者忧虑自己生存缺乏保障,而富有者也可能忧虑自己财产缺乏保障”可知,文段侧重强调“贫困者”和“富有者”有着不同的忧虑。C项,“相提并论”是指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多用否定句式侧重强调差距大,而文段只是说“贫困者”和“富有者”有不同的忧虑,并不强调两种不同忧虑的差距大,不合文意,排除;B项,“等量齐观”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置于否定句中表达两者不一样,符合文意,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B。

【出处】人民论坛杂志(总第398期):唐钧《“全民焦虑”内在肌理解剖》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是一种……是一种……”可知,该空应与“弥漫于社会不同阶层”对应,两个分句所表达的意思应该相近,“弥漫”是充满、布满的意思,强调范围广。B项“广泛”和C项“普遍”符合语境。A项“特有”指独有;D项“固有”指本来有的。两者均未体现范围广,排除A项和D项。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横线后的“而”表示反向并列,“忧虑则同”说明前面“两者不同”,由于空前有“不可”,所以该空应含有“相同”的意思。B项“等量齐观”指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有“相同”的意思,符合语境。C项“相提并论”意思是把不同的或相差悬殊的人或事物混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混在一起谈论或看待”不是“同等看待”的意思,与语境不符,排除C项。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第一空备选词语词义差异较大,重点分析文意,由此排除错误选项。第二步,辨析第二空词语的用法,选择与文意最相符的一项。第一空,由“是一种弥漫于社会不同阶层的焦虑”可知,“广泛”或“普遍”恰当,排除A、D。

第二空,“等量齐观”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相提并论”指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文段中“贫困者”和“富有者”虽然忧虑有所差别,但都有忧虑。用“等量齐观”更恰当。

故本题选B。3.城市的生活资源有限,在数千个城市里,数百个城市供水或供电等已然________,而且越是密集拥挤的地方污染治理的力度越大,而治理污染越是困难,人口越发失控。当人口承载量日趋饱和,对环境本来是正常的利用,也渐渐变成了不计后果的___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捉襟见肘

索取

B.寥寥无几

掠夺

C.不堪重负

破坏

D.人满为患

占用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城市的生活资源有限”“越是密集拥挤的地方,污染治理的压力也越大”可知,该空应体现“城市供水或供电等已难以承载越来越多的人”。A项“捉襟见肘”有穷于应付的意思,C项“不堪重负”有无法承受的意思,这两个成语均符合语境。B项“寥寥无几”

形容数量稀少,没有几个,“城市供水或供电等”不能说数量稀少,搭配不当,排除B项。D项“人满为患”指因人多造成了困难,文段形容“城市供水或供电”而非形容人,搭配不当,排除D项。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本来是正常的利用”变成“不计后果的……”可知,人类对大自然的利用没有节制,该空应与“利用”语义相近,并且程度重于“利用”。A项“索取”指要求得到,符合语境。而C项“破坏”语义与“利用”无关,不符合语境,排除C项。

因此,选择A选项。

4.飞机起飞与降落时,应(

),才对其安全保障最有利。

A.顺风起飞,顺风降落

B.逆风起飞,逆风降落

C.顺风起飞,逆风降落

D.逆风起飞,顺风降落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

飞机迎风起降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可缩短飞机起飞或着陆的滑跑距离,二是较安全。飞机起飞时,如果有风迎面吹来,在相同速度条件下,其获得的升力就比无风或顺风时大,因而就能较快地离地起飞。迎风降落时,就可以借风的阻力来减小一些飞机的速度,使飞机在着陆后的滑行距离缩短一些。此外,迎风起降还有利飞机的方向稳定性和操纵性,相较顺风的情况更安全,由于飞机在起降时速度都较慢,稳定性较差,如果遇到强劲的侧风就会把飞机吹歪倾斜,所以一般说来,只有在无法选择逆风条件而且跑道长度足够的条件下才可以顺风着陆。

故正确答案为B。5.植树造林最主要的效益是(

)。

A.经济效益

B.社会效益

C.生态效益

D.政治效益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A项错误,虽然发展林业有利于脱贫致富,但国家号召植树造林的目的在于改善生态环境。

B项错误,社会效益是指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满足社会上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而植树造林是一种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手段。

C项正确,植树造林是新造或更新森林的生产活动,它是培育森林的一个基本环节。种植面积较大而且将来能形成森林和森林环境的,则称为造林。如果面积很小,将来不能形成森林和森林环境的,则称为植树。植树造林在维护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具有制造氧气、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防风固沙、消除噪音等功能。生态效益是植树造林最主要的效益。

D项错误,植树造林与政治效益关系不大。

故正确答案为C。6.在与自然灾害的抗争中,人类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实固然必须正视,但普通民众是否就无可作为呢?在灾害预测还无法做到完全精确的今天,每一个人该如何保护上天赋予我们的宝贵生命,该如何在灾难降临的那一刻做出最及时而智慧的选择,该如何自救、救人,避免或减少悲剧的发生?这些事情,其实都可以通过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来完成。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人类与自然灾害的抗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B.在自然灾难面前人的首要任务是保护生命

C.灾难降临时的及时而智慧的选择非常重要

D.教育可以在自然灾害中保护更多宝贵的生命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题需要梳理文段行文思路。本文为分总结构,提出问题1—提出问题2—回答问题,回答是文段论述的重点。文段连续提出两个问题:“在与自然灾害的抗争中,普通民众应有何作为”“该如何自救、救人,避免或减少悲剧的发生”。接着回答问题,指出在灾害发生时保护我们的宝贵生命、作出最及时而智慧的选择、学会自救和救人等这些事情都是可以通过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来完成的。D项是结论句的同义转述,当选。

A、B、C三项文段部分内容,不是论述的重点。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通过两个问句提出,人类在面对自然灾害时,应该怎样采取行动来尽量减少灾难造成的影响,最后通过转折词“其实”给出对策,即“都可以通过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来完成”。文段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分—总”的结构,主旨句为“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可以应对自然灾害”,主体词是“教育”。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符合文段意图。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据提问“意在”可知此题是中心理解题。

材料首先提到人类与自然灾害的抗争是个漫长的过程,然后通过转折词“但”引出材料重点,即设问句引出的“该如何”。最后一句是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也是对全文的总结,即这些问题可以通过教育来解决。引申可知材料想要表述的是教育可以在灾害中保护更多生命。

D项完整表述了材料的主要内容。

选项A是转折前的事实的陈述,不是材料要表达的重点,排除;B项“首要任务”在原文中体现不出来,属于无中生有,排除;C项是“该如何”中的其中一个方面,表述片面,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7.19世纪中叶,英国发生工业革命,机械化大生产给经济带来了活力。手工制品经过了人们反复的________,造型接近完美。传统的手工文化形成的精细、优雅风格在欧洲由来已久,粗糙的机械制品与此格格不入。即便机械化生产带来了时代的进步,但由此带来的对传统美感的________,也为人们所不能忍受。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设计

蹂躏

B.打磨

践踏

C.创新

挑战

D.更新

摧残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第一空词语修饰的对象是“手工制品”,且根据文意可判断填入词语的含义,排除错误选项。第二步,验证第二空。第一空所填词语应表达使手工制品造型趋于完美的工序。“打磨”指磨或擦器物表面,使光滑精致。填入符合句意。第二空,用“践踏”形容机械化生产对传统美感的粗暴破坏也恰当。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手工制品经过了人们反复的________,造型接近完美”可知,“手工制品”变得越来越好了,且“反复”能够体现出一次又一次的过程。A项“设计”指在正式做某项工作之前,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预先制定方法、图样;C项“创新”指抛开旧的,创造新的;D项“更新”指除去旧的,换成新的。三者均不符合“手工制品”的特点,排除A项、C项和D项。B项“打磨”指在器物的表面摩擦,使光滑精致,符合文意,且能够与后文的“精细、优雅风格”照应。答案锁定B选项。

第二步,验证第二空。根据“由此带来的对传统美德的________,也为人们所不能忍受”可知,该空应体现出对传统美德的破坏。B项“践踏”比喻摧残,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空,用“反复”一词形容,意为颠过来倒过去的做,那么“创新”“更新”重在强调每次都是新突破新创作,不能与“反复”连用,排除C、D项。

第二空,B项“践踏”,意为摧残、压迫。A项“蹂躏”指用暴力侵害、侮辱。“蹂躏”比“践踏”更加残暴凶恶,带有侮辱的行为,置于此处程度过重,排除A项。

故正确答案为B。

8.快速、持续、无法预测的竞争环境要求企业规模小,结构简化,同时要有足够的技术储备和抵抗资金风险的能力。目前解决这一矛盾的途径通常是建立全球范围内的“基于双赢原则”的虚拟企业。虚拟企业是企业间的一种动态联盟,参加虚拟企业的各成员企业有一定的自主权。当出现了市场机会,各加盟企业就组织在一起,共同开发并生产销售新产品,一旦发现该产品无利可图,便自动解散。因此,虚拟企业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竞争力的企业运行模式。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观点?

A.当今社会发达的现代信息技术和通讯手段为各企业间的沟通提供了便利

B.企业想在当前的竞争环境中生存发展扩大优势,需要一种新的运行模式

C.虚拟企业中的任一加盟企业生产上出现问题都会中断整个生产链的运行

D.虚拟企业可迅速集中最强设计加工与销售力量,实现对市场的快速反应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支持”,确定为加强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虚拟企业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竞争力的企业运行模式。

论据:虚拟企业的各成员企业有一定的自主权,有市场机会组织在一起,无利可图便自动解散,能适应快速、持续、无法预测的竞争环境。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不明确项。现代信息技术和通讯手段为各企业间的沟通提供了便利,只是满足了虚拟企业间进行沟通的必要条件,但是否能够具有竞争力是不明确的,不具有加强作用。

B项:无关选项。只是在强调需要新的运行模式,但这种运行模式是否是虚拟企业模式,并没有提到,论题不一致,排除。

C项:增加反向论据。出现问题会中断整个生产链的运行,说明了虚拟企业的劣势,具有削弱作用。

D项:增加论据。集中最强设计加工与销售力量,实现对市场的快速反应,都是虚拟企业的优势,是其有竞争力的表现,具有加强作用。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最能支持题干观点的一项,需首先明确题干的观点,即“虚拟企业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竞争力的企业运行模式”。要支持该观点,可以说明虚拟企业所具有的优势。题干观点:虚拟企业是21世纪最有竞争力的企业运行模式。

A项,现代信息技术和通信手段为企业间的沟通提供了便利,并没有提及虚拟企业是否具有竞争力,属于无关项,不能支持题干观点,排除。

B项,企业需要一种新的运行模式,但是并不能确定这种新的运行模式就是虚拟企业,不能支持题干观点,排除。

C项,指出虚拟企业这一运行模式存在的问题,质疑了题干观点,排除。

D项,指出虚拟企业这一运行模式具备的优点,支持了题干观点。

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虚拟企业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竞争力的企业运行模式。

论据:当出现了市场机会,各加盟企业就组织在一起,共同开发并生产销售新产品,一旦发现该产品无利可图,便自动解散。

论点论据都在说虚拟企业的优势,话题一致,优先考虑补充论据,补充能够证明虚拟企业是最有竞争力的企业运营模式的理由进行加强。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现代发达的信息技术为各企业之间的沟通提供便利,但是提供便利不代表就有竞争力,话题不一致,无法加强,排除;

B项:企业想在竞争环境中生存发展扩大优势,需要新的运行模式,但新的运行模式是否指的是虚拟企业不清楚,无法加强,排除;

C项:虚拟企业中的任一加盟企业生产出现问题都会中断整个生产链的运行,说的是虚拟企业的缺点,但有缺点不代表没有竞争力,虚拟企业是否是最有竞争力的企业运行模式未知,话题不一致,无法加强,排除;

D项:虚拟企业能够快速集中最强的力量做出最快的反应,说明虚拟企业的优势,并且力量最强,速度最快,也可说明虚拟企业是最有竞争力的运营模式,补充论据,可以加强,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9.有“明清古建筑博物馆”之称的三坊七巷街区,有人将其比喻为鱼骨与鱼刺,有人则形容为菩提树叶,或直呼为“非”字形。笔者觉得,它倒更像一片优美的棕榈树叶,南后街似叶片的主脉,向西伸出的三条支脉为三坊,向东生出的七条细脉是七巷。由北向南的三坊依次为衣锦坊、光禄坊、文儒坊,七巷的顺序依次为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官巷和吉庇巷。

对这段文字的内容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三坊七巷的历史

B.三坊七巷的走向

C.三坊七巷的建筑

D.三坊七巷的格局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题应对选项中的“历史”“走向”“建筑”“格局”的意思有所了解,再结合文段对三坊七巷排列结构的论述,确定答案。文段首先以他人对三坊七巷街区的看法引出作者观点,即“更像一片优美的棕榈树叶”,后文通过对三坊七巷的具体描述对作者观点加以证明。文段未提到三坊七巷的历史和建筑特点,排除A、C。文段不仅介绍了三坊七巷主脉、支脉、细脉的走向,还具体阐述了其排列顺序,故用“格局”概括更恰当,排除B。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第一句谈到对于“三坊七巷街区”的形状,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第二句通过“笔者觉得”给出作者的观点,即阐述“三坊七巷街区”的布局结构。第三句话对作者观点做出解释说明,阐述“三坊”和“七巷”具体的名称。文段第二句话是重点句,论述“三坊七巷”的整体形态及布局。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中“格局”和文段的重点相符。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文段首先介绍其他人对三坊七巷街区的看法,接着通过“笔者觉得”提出作者的观点,即“像一片优美的棕榈树枝叶......”,通过“主脉”“三条支脉”“七条细脉”以及“顺序依次”等表述可知,文段是对三坊七巷街区“布局”的论述,对应D项“格局”。

A项“历史”、C项“建筑”均无中生有,文段没有提及,排除;

B项“走向”属于格局中的一个方面,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三坊七巷的千年回眸》10.在某次考试中,有三个关于吉林省旅游景点的问题,要求考生每题选择一个景点的名称作为唯一答案。其中4位考生对于上述3个问题的答案依次如下:

第一位考生:天池、天池、松花湖

第二位考生:松花湖、松花湖、天池

第三位考生:天池、松花湖、净月潭

第四位考生:净月潭、松花湖、净月潭

考试结果表明,每位考生至少答对其中1道题。

根据上述陈述,可知这3个问题的正确答案依次是:

A.松花湖、净月潭、天池

B.天池、天池、净月潭

C.净月潭、松花湖、松花湖

D.天池、净月潭、天池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题干有信息匹配特征,确定为分析推理。

第二步,分析条件,进行推理。

题干信息真假不定,因此,根据每位考生至少答对一题,可使用代入法解题。

A项:代入后,第一位考生的三个答案均错,与题干矛盾,排除;

B项:代入后,第二位考生的三个答案均错,与题干矛盾,排除;

C项:代入后,与题干每个考生至少对一个的条件符合;

D项:代入后,第四位考生的三个答案均错,与题干矛盾,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每位考生的3个回答至少一个正确,但不知道哪个正确,也就是说题干条件不确定(真假未知),考虑代入法。

代入A项,第一位考生的回答全部错误,与“每位考生都至少答对其中1道题”矛盾,排除;

代入B项,第一位考生的回答一个正确,第二位考生的回答一个正确,第三位考生的回答一个正确,第四位考生的回答全部错误,与“每位考生都至少答对其中1道题”矛盾,排除;

代入C项,第一位考生的回答一个正确,第二位考生的回答一个正确,第三位考生的回答一个正确,第四位考生的回答两个正确,与“每位考生都至少答对其中1道题”相符,当选;

代入D项,第一位考生的回答两个正确,第二位考生的回答全部错误,与“每位考生都至少答对其中1道题”矛盾,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11.食品添加剂是为提高食品品质和色、香、味、形,以及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功能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食品添加剂只要以合理方式、合理剂量使用,就不会引发食品安全问题。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食品添加剂的是:

A.色素、膨松剂、蛋白精、防腐剂

B.甜味剂、水分、乳化剂、硫化钠

C.味精、木糖醇、维生素、矿物质

D.着色剂、罂粟壳、面粉处理剂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运用排除法,A项中蛋白精为三聚氰胺、羟甲基羧基氮混合物,为国家规定的非食用物质,是违法的食品添加剂;B项中的水分、硫化钠不是食品添加剂,硫化钠可在肠胃中分解出剧毒气体硫化氢,导致中毒;D项中的罂粟壳也被列入了我国食品添加剂的黑名单,因此排除A、B、D三项。只有C项全部属于食品添加剂,味精属于调味品,木糖醇属于甜味剂,维生素属于营养强化剂,很多食品添加剂中包含矿物质,如膨松剂。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提高食品品质和色、香、味、形以及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功能;

②以合理方式、合理剂量使用,不会引发食品安全问题。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蛋白精是三聚氰胺等含氮杂环有机化合物,对身体有害,不可用于食品加工或食品添加物,不符合定义;

B项:硫化钠触及皮肤和毛发时会造成灼伤,是一种化工原料,不可用于食品加工或食品添加物,不符合定义;

C项:味精、木糖醇、维生素、矿物质,可以用于“提高食品品质和色、香、味、形”,且“以合理方式、合理剂量使用,不会引发食品安全问题”,符合定义;

D项:罂粟壳中含有吗啡、罂粟碱等物质,易使人成瘾,国家禁止其被添加到食品中,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C选项。12.一般情况下,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数值最小的是:

A.个人收入

B.个人可支配收入

C.国民收入

D.国民生产总值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宏观经济知识。

第二步,一般情况下,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数值最小的是个人可支配收入。具体计算表现为:从国民生产总值中减去折旧就可以得出国民生产净值。从国民生产净值中减去间接税就得出国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减去公司未分配利润,减去企业所得税,加上政府给居民户的转移支付,加上政府向居民支付的利息就是个人收入。从个人收入中减去个人所交纳的税收(如所得税、财产税等)就是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是层层递减后最后的部分,可见,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数值最小。

因此,选择B选项。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五个总量:国民生产总值(简称GNP)、国民生产净值(简称NNP)、国民收入(简称NI)、个人收入(简称PI)、个人可支配收入(简称DPI/PDI)。

(1)国民生产总值(GNP)-资本折旧=国民生产净值(NNP)

(2)国民收入(NI)=工资+利息+利润+地租

(3)国民收入(NI)-公司利润-社会保险税+股息+政府转移支付和利息支出+红利收入=个人收入(PI)

(4)个人收入(PI)-个人纳税(T)+政府转移支付(TR)=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5)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个人消费+个人储蓄。

13.遗产分割时,不必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继承法知识。

第二步,根据《继承法》第二十八条,遗产分割时,应当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胎儿出生时是死体的,保留的份额按照法定继承办理。题干“遗产分割时,不必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表述错误。

因此,本题错误。

保留胎儿继承份额原则。该原则要求在遗产分割时,如果有胎儿,则应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胎儿的遗产份额一般应由其母亲代管。胎儿出生后的遗产处理:

(1)胎儿出生后存活的。已保留的继承份额归其所有;

(2)如果胎儿出生时是活体后又死亡的。为胎儿保留的份额由其继承人即母亲继承;

(3)如果胎儿在脱离母体时即属死体的。原为胎儿保留的份额应当按照法定继承办理,即应当由被继承人的继承人再行分割。

14.音响:家庭影院

A.青霉素:抗生素

B.网管:门户网站

C.叔父:旁系亲属

D.食肉动物:食物链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音响“是”家庭影院“的组成部分,二者为组成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青霉素”是“抗生素”的一种,二者为种属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网管”管理“门户网站”,二者不是种属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叔父”是“旁系亲属”的一种,二者为种属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肉食动物”是“食物链”的组成部分,二者为组成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因此,选择D选项。15.职业道德可以调节从业人员内部的关系,即可运用职业道德规范约束职业内部人员的行为,促进职业内部人员的团结与合作。(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道德知识。

第二步,职业道德的基本职能是调节职能。它一方面可以调节从业人员内部的关系,即运用职业道德规范约束职业内部人员的行为,促进职业内部人员的团结与合作。如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都要团结互助爱岗敬业齐心协力地为发展本行业本职业服务。另一方面,职业道德又可以调节从业人员和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如职业道德规定了制造产品的工人要怎样对用户负责,营销人员怎样对顾客负责,医生怎样对病人负责,教师怎样对学生负责等等。

因此,本题正确。

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推动践行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鼓励人们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

16.通常情况下,使用高压锅可以大大缩短食物的烹煮时间,节约能源。下列对其所用物理原理的解释正确的是:

A.锅内蒸汽的压强增大,导致水的沸点降低

B.锅内水的沸点降低,导致蒸汽的压强增大

C.锅内蒸汽的压强增大,导致水的沸点升高

D.锅内水的沸点升高,导致蒸汽的压强增大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物理常识。

水的沸点受压强影响,当水所受的压强增大时,沸点升高。在标准大气压强下水的沸点为100℃,高压锅的原理相当于把水紧密地封闭起来,水受热后产生的水蒸气不能扩散到空气中,只能保留在高压锅内,于是高压锅内部形成高温高压的环境。由于锅内水蒸汽的压强增大,导致水的沸点提高,这样就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将食物煮熟。故A、B、D三项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物理知识。

第二步,高压锅把水相当紧密地封闭起来,水受热蒸发产生的水蒸气不能扩散到空气中,只能保留在高压锅内,使高压锅内部的气压高于1个大气压,随着压强的增加,水的沸点将高于100℃,高压锅内部因此而形成高温高压的环境,饭就很快熟了。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物理常识。高压锅又叫压力锅,压力煲,是一种厨房的锅具。压力锅通过液体在较高气压下沸点会提升这一物理现象,对水施加压力,使水可以达到较高温度而不沸腾,以加快炖煮食物的效率。用它可以将被蒸煮的食物加热到100℃以上,在高海拔地区,利用压力锅可避免水沸点降低而不易煮熟食物的问题。其优点在于省时及节能,缺点在于不正确操作或有瑕疵时,有可能会爆炸造成伤害。高压锅应用的是“气压和水的沸点成正比”的原理,在高压锅内通过对水加热形成水蒸气,在密封环境下形成高温高压,使高压锅内部气压大于1个标准大气压且水高于100℃时沸腾,这样就会缩短饭做熟的时间。17.休闲,不在于生存实用,而在于精神的体验,它使人在精神的自由体验中历经审美的、道德的、创造的、超越的感觉,呈现自律性与他律性、功利性与超功利性、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从而使人进入一种自由自在的生命状态和从容自得的人生境界。

上述语段重在讲述:

A.休闲的内涵

B.休闲的类别

C.休闲的层次

D.休闲的价值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开篇介绍了休闲是精神的体验,接下来通过“它使人……从而使人……”,阐述休闲的作用或好处,故文段重在讲述休闲的价值意义。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是对文段重点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D选项。

A项、B项和C项:“内涵”“类别”“层次”文段均没有谈及,无中生有。

18.大数据是科学决策的重要工具,是高精度对未来进行预测的手段。数据是记录人类行为的工具。靠大数据技术对未来做一个预测和参考是人类发展的成果。但是,人际的沟通和交流不该因为大数据技术而遭弃,而过于依赖大数据的预测和推理,放弃人际沟通过程,必然产生人际沟通的弱化,进而影响到人的自由意志。

这段文字旨在强调:

A.大数据是科学决策的重要工具

B.大数据将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

C.大数据不应弱化人际沟通

D.大数据影响人的自由意志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由“旨在强调”可知,本题考查对文段重点的归纳概括。由“但是”可知,文段为转折结构,转折后内容为文段重点,正确选项应与转折后内容相关。文段首先肯定了大数据对于人类的意义,接着以“但是”转折,指出不能因为过于依赖大数据,而放弃人际的交流和沟通,同时说明了过于依赖大数据,放弃人际沟通会带来的严重后果。转折后为文段重点,即大数据不应该弱化人际沟通。C项表述正确。A、B两项为转折前的内容,非文段重点。D项偷换概念,文段说的是过于依赖大数据会影响人的自由意志。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开篇介绍大数据在决策预测方面的重要性。之后通过转折词“但是”引出文段的主旨句,“人际的沟通和交流不该因为大数据技术而遭弃”,最后进行解释说明,通过过于依赖大数据放弃人际沟通过程带来的严重后果来证明主旨句的观点。

第二步,对比选项。C

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文段开篇先引出了大数据的概念,并指出大数据带来了好处,后文通过转折关联词“但是”重点强调“人际的沟通和交流不该因为大数据技术而遭弃”,并通过“产生人际沟通的弱化”,“影响到人的自由意志”论证大数据弱化人际沟通后带来的危害,故文段主旨是在强调大数据不应该弱化人际沟通,对应C项。

A项,“大数据是科学决策的重要工具”为转折之前的内容,非重点,排除;

B项,“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无中生有,且文段转折后强调的是大数据的危害,感情色彩相悖,排除;

D项,“大数据影响人的自由意志”仅对应尾句中大数据弱化人际沟通的危害的其中一个方面,且文段重在强调大数据不应该弱化人际沟通,非重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大数据带来的是天堂还是地狱》19.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不同地域的人们,由于生活经验的范围和性质不同,所________而形成的思维框架、思维模式也就不同。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沉淀

B.积淀

C.积累

D.发展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语境。根据“由于生活经验的范围和性质不同,所……而形成的思维框架、思维模式也就不同”可知,该空应体现“形成”之前的积聚阶段。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B项和C项都有积聚的意思。其中A项“沉淀”指的是从溶液中析出固体物质的过程,或指在该过程中析出的固体物质,主要是指物质的分离,也有凝聚、积累的意思;C项“积累”指的是(事物)逐渐聚集,或指积聚起来的事物(资本、素材、经验等);B项“积淀”指在长期积累中形成(文化、知识、经验等),该词包含“沉淀”和“积累”的含义,词义范围更广,且常搭配抽象事物,相比之下最为恰当,符合语境,排除A项和C项。D项“发展”指的是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发展”在“形成”之后,不符合文意,排除D项。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近义词语的辨析。解答本题首先根据逻辑顺序排除不恰当的选项,然后再结合句意、词语的含义及其范围,选择更符合语境的一项即可。按照逻辑顺序,“思维框架、思维模式”一般应“先”形成,“后”发展,由此可排除D。“沉淀”比喻凝聚、积累。“积累”指逐渐聚集。“积淀”的词义范围更广,包含“沉淀”与“积累”,填入更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20.1995+1996+1997+1998+1999+2000的值为:

A.12987

B.12985

C.11988

D.11985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原式为简单加和运算,各加数依次递增成等差数列,可运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求解。

各加数接近2000,将各数字进行改写来简化计算。方法一:共有6项,中项为1997.5,故原式=1997.5×6=11985。故本题选D。

方法二:原式=(2000-5)+(2000-4)+(2000-3)+(2000-2)+(2000-1)+2000=2000×6-(5+4+3+2+1)=12000-15=11985。故本题选D。21.下列案件中,不适用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的是:

A.甲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给其抚恤金,起诉至法院

B.乙离家出走十年音讯全无,其妻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C.丙与保险公司出现保险合同纠纷,起诉至法院要求后者承担合同责任

D.丁与邻居因宅基地纠纷被后者打伤,要求法院判决邻居承担民事责任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诉讼法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行政诉讼法》第12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下列诉讼:……

(十)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支付抚恤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社会保险待遇的;……。由此可知,甲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给其抚恤金,侵犯其合法权益,适用于行政诉讼法的相关规定,而不适用民事诉讼中的相关规定。

因此,选择A选项。22.用过去的情况指导现在和将来,从而实现对管理过程的控制叫:

A.预先控制

B.反馈控制

C.过程控制

D.结果控制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管理学基本原理知识。

第二步,反馈控制是指在某一行动和任务完成之后,将实际结果进行比较,从而对下一步行动的进行产生影响,起到控制的作用。其特点是:对计划决策在实施过程中的每一步骤所引起的客观效果,能够及时做出反应,并据此调整、修改下一步的实施方案,使计划决策的实施与原计划本身在动态中达到协调。所以用过去的情况指导现在和将来,从而实现对管理过程的控制叫反馈控制。B项正确。

因此,选择B选项。

A项:预先控制是指在制定执行计划时,已经做好产生偏差的充分准备,使决策在实施过程中偏差减少到最低程度。最理想的控制莫过于防患于未然,这就是预先控制的意义。A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C项:过程控制也称事中控制、现场控制或同步控制。是在系统进行到转换过程中,即企业生产或经营的过程中,对活动中的人和事进行指导和监督,以便管理者在问题出现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C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D项:管理学中没有“结果控制”,常见的有事后控制,事后控制是常见的控制类型。当系统最后阶段输出产品或服务时,来自系统内部对产生结果的总结和系统外部顾客与市场的反应,都是在计划完成后进行的总结和评定,具有滞后性的特点,但可为未来计划的制定和活动的安排以及系统持续的运作提供借鉴。D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23.研究表明,美国和德国的青少年把父母的限制性管教方式看作是讨厌自己,而在韩国和日本,父母同样的限制性管教却使孩子感受到的是接纳和温暖。

由此可推出的最恰当的结论是:

A.韩日儿童更容易被管教

B.美国和德国的孩子相对于韩、日两国的孩子更具有逆反心理

C.美德两国更注重人性化的教育方式

D.东西方文化背景影响到儿童的教育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依据题干特征和提问方式,确定为归纳推理。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韩日孩子接受父母的限制性管教,并不意味着“韩日儿童更容易被管教”,无法推出,排除;

B项:“美德孩子不接受限制性管教”并不等于美德的孩子“更具有逆反心理”,无法推出,排除;

C项:“美德孩子不接受限制性管教”并不等于他们就注重人性化教育,无法推出,排除;

D项:相同的限制性管教措施,不同地方的孩子感觉不同,可能是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造成的,可以推出。

因此,选择D选项。

24.电影《七月与安生》讲述了一对灵魂伴侣的成长故事。七月与安生,两个女孩性格迥异,相识于年少,无话不谈。她们是闺蜜,更是灵魂深处的另一个自我。尽管日后她们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但内心深处却都对另一种人生充满向往。影片贯穿了一条戏中戏的线索:一个女孩在写两个女孩的故事。最终,影片中在网络上发布小说的安生在书写时,同时活成了安生与七月,成为拥有两个自我的人,而这故事也在创作的虚构空间中完成了对生命过程的丰满,对生命质感的提升。

下列选项中最符合作者对《七月与安生》的解读的是:

A.人往往对别人的人生更感兴趣

B.一个人应该坦诚面对自己曾经有过的真实人生

C.一个人最终的成熟就是走向与自我的和解

D.每个人都希望活成别人的模样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找到作者论述《七月与安生》的关键信息。文段讲述了电影《七月与安生》的剧情内容,说明七月和安生,均在内心对另一种人生充满向往。文段最后通过“最终”总结全文,说明安生同时拥有了两个自我,即同时拥有了两种人生,实现了对自己生命的升华。故作者论述《七月与安生》的关键信息是文段尾句,即人的心态成熟之后,不会在两种人生中纠结选择,而是同时会拥有两种人生、两种自我。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符合作者对《七月与安生》的解读。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文段讲述了电影《七月与安生》的剧情内容,说明七月和安生,均在内心对另一种人生充满向往。并通过“最终”总结全文,说明安生同时拥有了两个自我,即同时拥有了两种人生,实现了对自己生命的升华。故可知人的心态走向成熟时,不会再在两种人生中纠结选择,而是会同时拥有两种人生、两种自我,C项“走向与自我的和解”符合文意,当选。

A、D两项对应“都对另一种人生充满向往”。属于结论前非重点,排除。

B项,文段表明,安生最终拥有了两种人生,故“坦诚面对自己曾经有过的真实人生”不符合文意,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两生花的镜面人生》25.一个人在小时候,父母不仅要为他提供衣食住行,而且要十分关心他的学习和与人交往的情况,但是当一个人已经长大以后再一切依赖父母,他绝不会是个有用的人。

上面这段话意味着:

A.有用的人从不依赖父母

B.人长大以后应学会独立处理自己的事情

C.父母已无力照顾他们已经长大的孩子

D.一个人还是在小时候生活比较幸福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依据题干特征和提问方式,确定为归纳推理。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题干中说的是“一个人长大以后再一切依赖父母,他绝不会是个有用的人”,并不是说有用的人从不依赖父母,可能小时候需要依赖父母,无法推出,排除;

B项:题干指出“一个人长大以后再一切依赖父母,他绝不会是个有用的人”,说明人长大以后要学会独立,可以推出;

C项:题干中并未提及父母无力照顾他们已经长大的孩子,无中生有,排除;

D项:题干中并未提及小时候和长大后生活幸福程度的比较,无中生有,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

26.下列通知中,属于事务性通知的是(

)。

A.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通知

B.关于做好2020年“十一”假日旅游工作的通知

C.关于王XX等同志职务任免的通知

D.XX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调整城镇供水、防汛工作业务分工的通知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公文文种。

A项错误,发布性通知主要用于发布法规规章,国务院办公厅发布规章属于典型的发布性通知。

B项错误,做好假日旅游工作的通知属于指示性通知,指示性通知用于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阐述政策等的通知,侧重于在宏观层面对工作进行大概的指导。

C项错误,干部任免属于任免性通知,任免性通知用于任免和聘用干部,如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曾荫培等2人职务任免的通知。

D项正确,事务性通知又称告知性通知,主要用来处理一般性行政事务或其他事务性的工作。上级机关或部门要传达或布置相关事项,要求下级机关或单位执行或办理,且办理的事项都为具体事项,市政府办公厅对供水防汛工作进行分工属于办理具体事项,属于事务性通知。

故正确答案为D。27.下列对物理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红色常用作交通信号灯是因为红光波长,不易散射

B.如坐针毡是因为在压力一定时,受压面积越小,压强越小

C.“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是因为光和声的波长相差较大

D.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是因为声音在山谷之间发生多次反射,形成洪亮的回声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A项正确,交通信号灯、汽车尾灯常用红色是因为红色在可见光中波长最长,且最不容易被散射。

B项错误,由压强公式可知,当压力一定时,如果受力面积越小,则压强越大。人坐在这样的毡子上就会感觉极不舒服。

C项正确,“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是因为声波的波长比较长,所以声波的衍射现象(波可以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比较明显。

D项正确,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是回声现象。声音遇到障碍物会被反射回来。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28.作为人,在自己的一生中,第一要义当然是要好好活着,________自己的家人,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助旁人,但又要有________,在关键时刻和关键问题面前,能尽责任。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爱护

能力

B.善待

担当

C.爱惜

勇气

D.照顾

魄力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文段中空格与“自己的家人”搭配。C项“爱惜”一般适用于消耗品,如粮食、光阴、资源等。“爱惜”与“家人”搭配不当,故排除C项。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空格要提前“关键时刻能尽责任体现的是勇于承担的品质”,与A项“能力”、D项“魄力”均不相关,排除A项和D项。B项“担当”意思是指承担、担负任务责任等,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B选项。

爱护:指爱惜并保护。善待:友善地对待,好好对待。爱惜:因重视而不糟蹋,疼爱;爱护。魄力:指临事的胆识和果断作风,也指气魄,气势。

29.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相似,元素的种类和数量一致,排列组合次序不同,优先考虑样式类遍历。

第二步,两段式,第一段找规律,第二段应用规律。

第一段找规律,每个元素均出现两次,图1下方图形在图3中变成上方图形,且方向相反。

第二段应用规律,每个元素要出现两次,同时图1中白色三角形要变成图3上方图形,且方向相反。只有C选项符合。

因此,选择C选项。

30.0.5,1,2,5,17,107,(

A.1947

B.1945

C.1943

D.1941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0.5与1具有明显2倍关系,但数列中17与107相差较大,既不具有作差规律,也不具有与前几项一致的倍数关系。观察2,5,17这三项,个位数7应为2+5,十位数1应为2×5,故17=2×5+2+5,验证其他各项是否符合此规律。前两项之和加前两项之积等于第三项。(0.5+1)+0.5×1=2,(1+2)+1×2=5,(2+5)+2×5=17,(5+17)+5×17=107,(17+107)+17×107=(1943)。故本题选C。31.天然林是森林资源的主体和精华,是自然界中群落最稳定,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陆地生态系统。(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0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知识。

第二步,天然林指天然起源的森林,包括自然形成与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或者萌生所形成的森林。天然林是森林资源的主体和精华,是自然界中群落最稳定、生态功能最完备、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陆地生态系统,是维护国土安全最重要的生态屏障。天然林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根基,保护好天然林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按其退化程度可以大致分为原生林、次生林和疏林。

因此,本题正确。

中国森林面积的64%是天然林,森林蓄积的83%以上来自天然林。中国的天然林主要分布在东北、内蒙古和西南等重点国有林区。

1998年,天然林保护工程正式实施。通过20年保育结合,全国天然林面积净增4.28亿亩,天然林蓄积净增37.75亿立方米,工程区累计完成公益林建设任务2.95亿亩;2011-2018年还在工程区开展中幼林抚育2.19亿亩以及后备资源培育1220万亩。多个省区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或接近60%。

32.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奖惩、任免等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依法受理。(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诉讼法知识。

第二步,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十三条,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一)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二)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三)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四)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行政行为。本题题干中“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奖惩、任免等决定不服”属于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的行政诉讼范围。所以,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不应受理。题干表述错误。

因此,本题错误。

33.调查显示,选择多种方式投资的人往往比只从事本职工作的人更富有。因此,选择多种方式投资有助于人们获得财富。

下列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反驳上述观点?

A.能进行多种方式投资的人的学历普遍较高

B.选择多种方式投资的风险比只从事本职工作大

C.人们只有拥有一定财富后才会选择多种方式投资

D.有些只从事本职工作的人比选择多种方式投资的人更富有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最能反驳”,确定为削弱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选择多种方式投资有助于人们获得财富。

论据:选择多种方式投资的人往往比只从事本职工作的人更富有。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不明确项。该项指出能进行多种方式投资的人学历高,但学历高低与获得财富之间的关系不确定,不具有削弱作用。

B项:无关选项。该项在讨论多种投资的风险大小,但风险大小与财富的关系并未涉及,论题不一致,排除。

C项:因果倒置。该项指出先有财富再有投资方式多,论点指出先有投资方式多再有财富,因果倒置直接否定论点,具有削弱作用。

D项:不明确项。论据中的“往往”体现的是一种大多数的情况,此项中的“有些”具体指多少不明确,故不具有削弱作用。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选择多种方式投资有助于人们获得财富。

论据:选择多种方式投资的人往往比只从事本职工作的人更富有。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在选择多种方式投资的同时,这群人学历普遍还高,提出了另外一个有助于人们获得财富的原因,属于他因削弱,保留;

B项:选择多种方式投资风险大不代表不能获得财富,不能削弱,排除;

C项:指出是有一定财富的人后才会选择多种方式投资,而不是选择多种方式投资的人从而变富有了,属于因果倒置,保留;

D项:有些只从事本职工作的人比选择多种方式投资的人更富有,并不能否认选择多种方式投资的人会获得财富,不能削弱,排除。

对比AC项,C项的因果倒置削弱力度强于A项的他因,择优选择C项。

故正确答案为C。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最能反驳题干观点的选项,分析发现,题干为因果论证,因此要想反驳题干结论,可补充论据说明其在因果关系上存在问题。题干论点:选择多种方式投资有助于人们获得财富。论据:选择多种方式投资的人往往比只从事本职工作的人更富有。

A项,学历高低与选择多种方式投资有助于人们获得财富无关,属于无关项。

B项,风险大小与选择多种方式投资有助于人们获得财富无关,属于无关项。

C项,拥有一定财富后才会选择多种方式投资,说明了题干论证是因果倒置,可以反驳。

D项,有些只从事本职工作的人比选择多种方式投资的人更富有,并不能否认选择多种方式投资的人不会获得财富,不能反驳。

故本题选C。34.果脯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水果本身有季节性的特点,不耐保鲜,而果脯则一年四季都可以享用。在不少人的心里,以为一般的果脯就是把鲜果晾晒制成的。其实果脯的制作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需要经过脱水等多项工艺的处理。虽然很多水果本身很甜,但是在加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口感,还会再加入大量的糖。如此处理,水果中原本含有的水溶性维生素C大量流失,而热量超高的糖分却大大增加了。因此,果脯不能长期过量食用,因为摄入过多的糖分,会导致人体中B族维生素和某些微量元素的缺乏。尤其是儿童,在饭前更不宜食用果脯,否则还会影响食欲。另外,有些果脯中可能还含有防腐剂、色素,经常食用会造成这些物质在机体内的积累,也会影响健康。

从这段文字可以推出:

A.果脯是把鲜果晾晒制成的食品,因耐保鲜而一年四季都可食用

B.加工过程中大量添加的糖使得加工后的果脯热量比加工前的水果热量高

C.儿童食用果脯会因B族维生素和某些微量元素的缺乏而食欲不振

D.如果果脯中不添加防腐剂和色素,它将是水果的完美替代品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文段“在不少人的心里,以为一般的果脯就是把鲜果晾晒制成的。其实果脯的制作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需要经过脱水等多项工艺的处理”,不符合文意,排除。B项对应文段“如此处理,水果中原本含有的水溶性维生素C大量流失,而热量超高的糖分却大大增加了”,符合文意,正确。C项无中生有,强加因果,与文意不符,排除。D项中的“它将是水果的完美替代品”,无中生有,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

35.车辆:车(

A.花:花卉

B.山脉:山

C.解放军:战士

D.书籍:报纸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题干中“车辆”是集合名词,“车”是非集合名词,“车辆”是“车”的集合,二者是对应关系。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花卉”是集合名词,“花”是非集合名词,但两词顺序与题干相反,排除;

B项:“山脉”是集合名词,“山”是非集合名词,“山脉”是“山”的集合,二者是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C项:“解放军”和“战士”是包容关系,与题干逻辑顺序不一致,排除;

D项:“书籍”和“报纸”是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36.下列句子中存在歧义的是:

A.上级要求我们按时完成任务。

B.老师满意地朝他看了一眼。

C.她的一句话说得大家都笑了。

D.我看见你那年才十岁。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审题干,找出有歧义的一项。

第二步,辨析选项。D项有歧义,“我看见你那年才十岁”有两层意思:①看见你那年,我十岁;②那年我看见你时,你十岁。A项、B项和C项均无歧义。

因此,选择D选项。37.所谓硬水是指水中存在较多的矿物质成分,水的硬度指的是水中钙镁离子的总和。下列关于硬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加入石灰能降低水的硬度

B.可以用肥皂水鉴别软硬水

C.将水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D.可以长期饮用硬度较高的水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硬水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长期饮用高硬度的水,会引起心血管、神经、泌尿、造血等系统的病变。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可用常识法解题。本题属于生活经验和简单化学原理的结合考查,长期饮用硬度较高的水显然不利于身体健康,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此外,C项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降低水硬度的方法。A项正确。加石灰可以降低水的暂时硬度,但石灰纯度和添加量要控制好。

B项正确。水的硬度最初是指水中钙、镁离子沉淀肥皂水化液的能力,即可以用肥皂水鉴别软硬水。

C项正确。通常用煮沸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D项错误。长期饮用硬水可能会引起体内结石,不利于健康。

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硬水相关的常识。

A项正确,生石灰中的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水中所溶解的碳酸氢钙和碳酸氢镁,在煮沸的过程中会变成难溶于水的碳酸钙和氢氧化镁,这样就形成了水垢。水中的钙、镁离子含量低了,水的硬度也就降低了。

B项正确,水的硬度是指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钙镁离子的含量越高,水的硬度就越高,即硬水;钙镁离子的含量越低,水的硬度就越低,即软水。肥皂的主要成分为硬脂酸钠,硬脂酸钠溶于水会产生硬脂酸根离子和钠离子。硬脂酸根离子会与硬水中大量的钙离子和镁离子结合生成硬脂酸镁和硬脂酸钙,二者都是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而软水中不含或者只含微量的的钙镁离子,因此将肥皂放入软水中不会产生或只会产生极少量沉淀。

C项正确,硬度指在水中的钙、镁等离子,想要降低水的硬度,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煮沸。水中所溶解的碳酸氢钙和碳酸氢镁,在煮沸的过程中会变成难溶于水的的碳酸钙和氢氧化镁,这样就形成了水垢。水中的钙、镁离子含量低了,水的硬度也就降低了。

D项错误,钙、镁离子是人体每天必需的营养素,如果水有一定硬度,通过饮水可以补充一定量的钙镁离子。但水的硬度太高和太低都不好。如果水硬度较高,不利于血液流通。在水硬度较高地区,人群心血管疾病发病率较低,但肾结石发病率却随水的硬度升高而升高。因此长期饮用硬度较高的水对人体健康有利也有弊,不可一概而论。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38.竞争性选拔是________选人视野、打破论资排辈,让优秀年轻干部________的“绿色通道”,也是公信度高、为干部群众普遍认同的选拔方式。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开拓

脱胎换骨

B.开拓

脱颖而出

C.拓宽

脱颖而出

D.拓宽

脱胎换骨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与“视野”搭配。A项和B项“开拓”侧重开辟,强调事物由无到有的过程,选人视野”是原本就存在的事物,排除A项和B项。C项和D项“拓宽”强调使宽广,侧重于范围的扩大。“选人视野”是原本就存在的事物,且“视野”有“宽”“窄”之分,“拓宽视野”符合文意。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前文“竞争性选拔”可知,所填词语应与人才选拔有关。C项“脱颖而出”比喻突然显露出惊人的才能,适用于人才的选拔,符合文意。D项“脱胎换骨”比喻通过教育改造,彻底改变立场观点,不符合文意,排除D项。

因此,选择C选项。

39.硬水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直接危害,但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如这种水在家庭使用时,不能使肥皂产生泡沫,反而会在所洗涤的衣物上沉淀一层水垢,在烧开水时,会在壶底部渐渐地结上一层坚硬的白色水垢。

由此可以推出:

A.我们生活中的有些麻烦是硬水带来的

B.壶底的白色水垢会对人的健康产生直接危害

C.肥皂在硬水中产生的水垢不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麻烦

D.衣服上的水垢和壶底的水垢都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依据题干特征和提问方式,确定为归纳推理。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如这种水在家庭使用时,不能使肥皂产生泡沫,反而会在所洗涤的衣物上沉淀一层水垢,在烧开水时,会在壶底部渐渐地结上一层坚硬的白色水垢”均是硬水在生活中给我们带来的麻烦,可以推出;

B项:“在烧开水时,会在壶底部渐渐地结上一层坚硬的白色水垢”并未提到壶底的白色水垢是否会对人的健康产生直接危害,无中生有,排除;

C项:“这种水在家庭使用时,不能使肥皂产生泡沫,反而会在所洗涤的衣物上沉淀一层水垢”意思为硬水使肥皂无法产生泡沫,并且会在衣物上沉淀水垢,并非肥皂在硬水中产生水垢,排除;

D项:题干只是说硬水会在衣服、壶底产生水垢,但并未明确是否会对健康造成危害,无中生有,排除。

因此,选择A选项。

40.“神威·太湖之光”是国内第一台全部采用国产处理器构建的超级计算机,其峰值计算速度达每秒12.54亿亿次,是世界上首台峰值计算超过十亿亿次的超级计算机。依托“神威·太湖之光”,我国在天气气候、航空航天、海洋科学等重要领域取得了一大批应用成果,这表明:(

)。

A.人们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发展真理。

B.人们的实践能力依赖于实践工具的发展。

C.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随着工具的发展而发展。

D.认识工具的发展是人类获得真理性认识的关键。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政治常识。

A项错误,题干并未涉及真理的讨论,亦体现不出实践与真理的关系。

B项错误,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认识工具是认识的具体化,因此,应该是认识工具依赖于人们的实践能力的发展。

C项正确,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了人类认识的发展,因此,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随着工具的发展而发展。

D项错误,题干并未涉及真理的讨论,亦体现不出认识工具与真理的关系。

故正确答案为C。41.全球变暖是老天爷对人类开出的罚单,便宜且容易利用的矿石燃料,是推动近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之一,但科学证明这可能带来灾难性的气候变化。目前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人类必须为自己的排放埋单。如果世界上只有一个国家,此事就相对简单,不管成本多大,最终都由这个国家承担。但问题是,世界上有许多国家,国情历史大不相同,这张巨额罚单究竟在各国间如何分配,就成了关于全球变暖问题谈判最核心的问题。所有的国家,他们做出的所有的减排承诺,最后都会有一张价格标签,承诺越多,价码越高。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减排成本份额应按各国的排放量合理分配

B.沉重的减排成本有可能拖累全球经济增长

C.遏制全球变暖需要支付巨额经济成本

D.利益是应对全球变暖问题的最大症结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说明全球变暖可能带来灾难性的气候变化,由此指出人类要为自己的排放埋单,接着以“但”作转折,指出问题的核心在于“巨额罚单究竟在各国间如何分配”,所有国家“做出的所有的减排承诺,最后都会有一张价格标签”,即各国的减排承诺与价格挂钩。转折之后内容是文段的主旨句,由“巨额罚单”“价格标签”可以推出,减排的根本问题就是价格问题,即利益问题,这也是作者表达的意图所在。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符合文段意图。

因此,选择D选项。

A项:文段并没有提出如何分配“减排成本份额”。B项:“拖累全球经济增长”无中生有。C项:非重点,文中讨论的是如何分配“巨额成本”。

42.小明在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说谎话,丽丽在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说谎话;此外的日子里,他们都讲真话。青青忘了今天是星期几,他问小明,小明说:“昨天是我说谎话的日子。”他又问丽丽,丽丽也说:“昨天是我说谎话的日子。”

由此可以推断今天是:

A.星期一

B.星期四

C.星期六

D.星期天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题干有明显的信息匹配特征,确定为分析推理。

第二步,分析条件,进行推理。

小明与小丽说谎的日子不同,但都表示昨天是其说谎的日子。因此小明与小丽必定一人说真话,一人说假话,周日两人均说真话,排除D项;

假设小明今天说假话,则今天可能为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根据昨天说真话,今天说假话,则可得今天为星期一,昨天为星期日;

代入丽丽中可得,丽丽今天说真话,也就表示其昨天说的是假话,但昨天为星期日,丽丽说真话,与题干信息矛盾,因此此假设不成立;

所以小明今天说真话,昨天说假话,可得今天星期四,昨天星期三。代入丽丽中可得,丽丽今天说假话,昨天说的是真话,符合题干要求。

因此,选择B选项。43.根据原文,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是:

A.短嘴黑凤头鹦鹉爱吃食水果,花蜜等食物

B.人类行为给短嘴黑凤头鹦鹉带来了负面影响

C.短嘴黑凤头鹦鹉是典型的攀禽

D.短嘴黑凤头鹦鹉濒临灭绝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章,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第二段倒数第二句“偶尔也食水果、花蜜、昆虫及幼虫”,符合文意,排除A项。B项对应第三段“主要原因是原生植被被农业破坏,栖息地已经严重减少和分散”“赖以生存的石楠林和灌木丛林被砍伐和清除”和“另外因为人类放牧羊和引进蜜蜂养殖,也使短嘴黑凤头鹦鹉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说明人类发展农业、砍伐树木和发展畜牧业蜜蜂养殖业给该物种带来的负面影响,符合文意,排除B项。C项对应第一段第一句“短嘴黑凤头鹦鹉是典型的攀禽”符合文意,排除C项。D项对应第三段首句“该物种在20世纪经历了一个快速下降的过程,从1970年到1990年在其本土范围消失三分之一”,但是否达到濒临灭绝的程度不得而知,因此“濒临灭绝”无中生有。

因此,选择D选项。

44.某班共有84人,打算组织游湖,有两种游船可供租乘,大船每船可坐6人,小船每船可坐4人,该班刚好租乘18只船,则大船租乘了(

)只。

A.6

B.8

C.10

D.12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用方程法解题。

第二步,根据题意设大船租乘x只,则小船有(18-x)只,根据题意可知,6x+(18-x)×4=84,解得x=6。

因此,选择A选项。

45.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自投入使用以来,使无数儿童免于瘫痪。但也有极小概率的健康人群服用这种疫苗后反而会瘫痪,1962年,这种情况就已经很明确了,然而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还是被继续使用了半个世纪。近年来,由于脊髓灰质炎的发病率在全世界范围内已降到极低水平,由口服疫苗引起的负面作用就超过了病毒本身的危害。________________改变了防疫方式的选择,比如美国在2000年取消了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全部改用注射疫苗。

填入划横线处最合适的一项是:

A.风险收益比例的变化

B.药物风险意识的提高

C.防疫技术水平的提升

D.疫苗致瘫风险的累积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横线处的上下文语境。横线位于文段尾句开头。文段首先提到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虽然存在着极小的风险,但利大于弊,还是被继续使用了半个世纪。后面论述近年来脊髓灰质炎的发病率极低,口服疫苗引起的负面作用就超过了病毒本身的危害,也就是弊大于利,即疫苗本身的风险要比疾病的风险大,所以要改变防疫方式的选择。横线后面举例论证防疫方式的具体改变。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可以衔接上下文,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A选项。

B项:“药物风险意识的提高”,之前就有风险意识,只是为了救助更多的人。C项:与“防疫技术水平的提升”无关,是发病率极低才让人们认识到弊大于利。D项:无中生有。

46.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相同,黑色小元素位置变化明显,考虑位置类平移。

第二步,两段式,第一段找规律,第二段应用规律。

通过观察发现,第一段图形都是由两个黑色三角形构成,图一中左边小三角形向上平移,右边小三角形向下平移,得到图二,左边小三角形继续向上平移,右边小三角形继续向下平移,得到图三。将此规律运用到第二段图形,第二段图形都是由两个三角形构成,图一中左边三角形向右平移,右边三角形向左平移得到图二,则问号处应该由左边三角形继续向右平移,右边三角形继续向左平移得到,只有B选项符合。

因此,选择B选项。

47.消费水平是指一定时期人均消费的生活资料和劳务的数量,我国人均消费水平的高低取决于:

A.国民收入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B.国民收入中积累和消费的比例

C.外贸状况特别是进口商品总量

D.人口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