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遣我们的想象》第1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统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_第1页
《驱遣我们的想象》第1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统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_第2页
《驱遣我们的想象》第1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统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_第3页
《驱遣我们的想象》第1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统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_第4页
《驱遣我们的想象》第1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统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9/9《驱遣我们的想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阅读课文,把握核心概念,梳理概念间的关系,理解文章的主要观点。2.领会作者鉴赏文学作品的思想方法,用于自己的鉴赏实践。3.培养学生爱阅读的良好习惯,体验阅读的快乐。【教学重点】阅读课文,把握核心概念,梳理概念间的关系,理解文章的主要观点。【教学难点】领会作者鉴赏文学作品的思想方法,用于自己的鉴赏实践。【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七年级我们学习了朱自清先生的《春》,作品中写道:“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作者先从总的方面描绘春境,勾画出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的景象。透过文字,我们眼前出现了一幅山清水秀,绿树红花,春光明媚的画卷。借助想象我们能领略景物的美,想象在文学作品中还有什么作用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驱遣我们的想象》一探究竟。设计意图:设置情景,激趣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夯实基础1.字音检测tùqìchànggǒujūnì桥堍契合怅然苟安拘泥Kuàngchuīchǔnnǐ旷远炊烟蠢笨无可比拟2.作者简介叶圣陶(1894—1988年)原名叶绍钧,江苏人,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出版家。他创作、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童话集《稻草人》,创作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倪焕之》。他从事教育和教学工作70多个春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撰写了大量有关教育教学的专论、专著和书简,有《叶圣陶集》和《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等著作。3.背景介绍本文节选自《文艺作品的鉴赏》一文。文章写于1937年1月,是作者关于文艺理论方面的一些看法和观点。原文共有四节,分别是“要认真阅读”“驱遣我们的想象”“训练语感”“不妨听听别人的话”,旨在教授中等学校学生或一般的青年鉴赏文艺作品的方法。第一节“要认真阅读”,探讨文艺鉴赏的一般原则、方法;第三节“训练语感”,教给读者如何揣摩语言文字,并参照生活经验,以训练语感;第四节“不妨听听别人的话”,告诉读者,鉴赏文艺作品,还要读读相关的批评文章。课文是第二节,主要以实例分析的方式,探讨如何驱遣想象去鉴赏文学作品。设计意图:通过字词检测和作者相关资料的介绍,帮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同时完成基础知识的积累。三、问题探究(一)自主探究1.探究任务快速默读课文,在文中找出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说一说,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探究方法(1)快速默读课文,圈画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2)结合文题总结作者在全文中所表达的中心观点。(3)结合文章内容,明确文中还有哪些与观点相关的重要概念。3.成果展示(1)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①文字是一道桥梁。……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②作者想做到的是:写下来的文字正好传达出他的所见所感。③现在就读者的方面说。……他们要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④我们鉴赏文艺,最大目的无非是接受美感的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要达到这个目的,不能够拘泥于文字。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够通过文字,达到这个目的。作者表达的中心观点:欣赏文艺作品,要学着驱遣自己的想象力,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课文核心概念是“想象”,与观点相关的重要概念还有“文艺”“文字”“读者”“作者”。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结合内容,找寻观点相关的语句,整体感知文意。(二)合作探究一1.探究任务理清核心概念与其他概念之间的关系,梳理文章思路。2.过程安排(1)细读课文并作旁批,思考:①文章题为《驱遣我们的想象》,为什么从文艺的起源、发展谈起?②提出“文字的集合体”概念后,作者马上说“文字是一道桥梁”,你如何理解这句话?(2)梳理文中重要概念“想象”“文艺”“文字”“读者”“作者”之间的关系。(3)借助阅读提示自读课文,并梳理全文论述思路。(4)小组成员间讨论交流,形成小组结论,各小组选一位同学代表发言。3.成果展示:(1)①文章首先回顾了文艺的历史:在文字还没产生前,文艺就已经产生了,比如歌谣。文字产生后,人们用文字记录文艺,于是文艺和文字就合并为一体。随着印刷术的发明,文艺的传播越来越广泛,于是“所谓文艺,从外表说,……就是许多文字的集合体”。“文字的集合体”是作者对于文艺作品的一个基本理解。这是作者在下文展开“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通过文字”达成“鉴赏文艺”的目的等相关论述的理论基础。随后,作者从理论上论述了:既然作者是通过想象来安排文字、创作文艺作品的,那么读者自然也应驱遣想象去解读文字和鉴赏文艺作品。并用两个鉴赏实例具体说明这一观点。②就作者的方面说,写下来的文字正好传达出他的所见所感。就读者的方面说,可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文字是一道桥梁,是读者与作者会面的媒介,会面的目的是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感知作者寓于文字中的意境。(2)“文艺”是“文字”的集合体。“文字”是连接“作者”与“读者”的桥梁。驱遣“想象”是“读者”通过“文字”接触“作者”所见所感,从而接受美感的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的途径。(3)论述思路:第一部分(第1—4段)阐述文字与文艺的关系,引出话题。第二部分(第5—13段)提出“文字是一道桥梁。”桥梁一边是读者,另一边是作者;读者鉴赏文艺作品要借助文字,并通过一诗一文两个实例具体说明读者应该驱遣想象去鉴赏文字。第三部分(第14段)得出中心论点:鉴赏文艺,最大目的是接受美感的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从方法上来说,要学着驱遣自己的想象力,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设计意图:帮助学生了解文艺的相关知识,建构知识体系,深入了解文章体系。(三)合作探究二1.探究任务跳读课文,理解驱遣想象鉴赏文艺作品的方法。2.过程安排(1)跳读课文第8—10段,第11—13段,圈画关键信息。(2)说说作者是如何论证欣赏文艺作品需要驱遣想象力的?(3)小组成员间讨论交流,形成小组结论,各小组选一位同学代表发言。3.成果展示预设:第8—10段:作者以赏析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入手,首先以纯理性思考的方式对诗句进行赏析,如“大漠上也许有几处地方聚集着人,难道不会有几缕的炊烟吗?”这样的赏析全然得不到诗句中所蕴藏的壮景与情感,换句话说,这是不驱遣想象力的结果;同时又论述在想象中睁开眼睛来看这十个字所构成的画面,通过前后的对比,再借助作者精细的鉴赏分析,诗歌描绘的画面“就显现在眼前了”,同时“也就接触了作者的意境”。这样阅读,读者会获得不同的审美愉悦:到过北方的,即有过类似经验的,“宛如听一个朋友说着自己也正要说的话”,这样“一种愉快”是共鸣;没到过北方的,即未有此经验的,“眼界就因而扩大了”,也就丰富了他的人生体验(2)第11—13段:以高尔基的《海燕》为例,先从字面解释来研究,领会不到其中的意思;接着又论述在想象中生出一对翅膀,而且展开翅膀随海燕飞掠,就领会了这首诗。这里想象的不是一幅画面,而是动态的情景,有“这当儿”阴云密布、雷声轰击、波浪汹涌的环境中海燕的勇敢“飞掠”,更有对未来暴雨过后一片清明天地的展望。因为《海燕》是带有象征意味的诗篇,表达的是作者对于“生活的战斗”的赞颂,因而带给人的不仅是审美的愉悦,更是精神上的触动:对于“海鸥、潜水鸟、企鹅”似的读者,带来的是感召、感染和改变;对于“海燕似的人物”,带来的是共鸣和更加坚定的信心。4.活动小结作者在“训练语感”中说道:“文艺作品往往不是倾筐倒箧地说的,说出来的只是一部分罢了,还有一部分所谓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没有说出来,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够领会它。如果拘于有迹象的文字,而抛荒了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至多只能够鉴赏一半;有时连一半也鉴赏不到,因为那没有说出来的一部分反而是极关重要的一部分。”作者通过这2个实例告诉我们,阅读文意作品时,要驱遣想象,通过想象去还原、感受,从而接触作者用文字表达的“所见所感”。设计意图:通过对文中实例的分析,深入理解如何“驱遣想象”鉴赏文艺作品。四、课堂小结文艺作品的最大魅力,就在于我们可以通过想象,思接千载、视通万里,领会千年之外古人的心思,体味万里之遥他人的情感。事实上,不仅仅是文艺作品,音乐、绘画、雕塑等一切艺术作品,都需要我们运用想象来欣赏。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所学内容,巩固知识。五、拓展延伸过渡:鉴赏文艺,除了驱遣我们的想象之外,还有哪些方法呢?请大家看一看叶老在论述。训练语感(节选)叶圣陶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辞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オ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オ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夏丐尊先生在一篇文章里讲到语感,有下面的一节说:在语感锐敏的人的心理,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吧,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学也在此。夏先生这篇文章提及的那些例子,如果单靠翻,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积累得越多,了解就越深切。直到自己的语感和作者不相上下,那时候去鉴赏作品,就真能接近作者的旨趣了。譬如作者在作品中描写一个从事劳动,末了说那个人感到了健康的疲倦,这是很生动很实感的说法。但是语感欠敏锐的人就不觉得这个说法的有味,他想:疲倦就疲倦了,为什么加上健康的这个形容词呢?难道疲倦还有健康和不健康的分别吗?另外一个读者却不然了,他自己有过劳动的经验,觉得劳动后的疲倦确然和一味懒散所感到的疲倦不同:一是发皇的、兴奋的,一是萎缩的、委靡的,前者虽然疲倦但有快感,后者却使四肢百骸都像消融了那样地不舒服。现在看见作者写着健康的疲倦不由得拍手称赏,以为健康的这个形容词真有分寸,真不可少,这当儿的疲倦必须称为健康的疲倦,才传达出那个人的实感,才引得起读者经历过的同样的实感。这另外一个读者自然是语感敏锐的人了。他的语感为什么会敏锐?就在乎他有深切的生活体验,他知道同样叫做疲倦的有性质上的差别,他知道劳动后的疲倦怎样适合于健康的这个形容词。看了上面的例子,可见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一个人即使不预备鉴赏文艺,也得训练语感,因为这于治事接物,都有用处,为了鉴赏文艺,训练语感更是基本的准备。有了这种准备,才可以通过文字的桥梁,和作者的心情契合。选自《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预设:鉴赏文艺,训练语感更是基本的准备。设计意图:补充作者其他论述,帮助学生更深入理解其文意理论。六、布置作业1.课堂练习你能在读过的诗或散文中,再举一个例子来论证作者的观点吗?预设:《背影》中,“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描述父亲攀爬月台背影,他的身子微胖,我们可以想象两手上攀时定费了不少劲,甚至青筋凸起;还是因为胖,我们可以想象腿并不是缩了一次,而似是挣扎缩了好几次;更是因为想象,身子微微一倾,这形象便如拍照一般在脑中定格。有了想象中还原的这一幕,父亲的形象真切起来,切实地打动了读者的心灵,这里的文字因我们的想象更加生动。2.课后作业在本单元14课或15课中选择一首诗词,驱遣想象进行鉴赏。可模仿本课第8段或第9段的写法,把你的鉴赏过程和体验写成一段文字,不少于300字。设计意图:强化课堂所学,复习巩固旧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