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2019-2020学年中考历史三模试卷含解析_第1页
辽宁省沈阳市2019-2020学年中考历史三模试卷含解析_第2页
辽宁省沈阳市2019-2020学年中考历史三模试卷含解析_第3页
辽宁省沈阳市2019-2020学年中考历史三模试卷含解析_第4页
辽宁省沈阳市2019-2020学年中考历史三模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省沈阳市 2019-2020学年中考历史三模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古代世界各大洲、各地区和各民族的交往形式主要有两种。下列历史事件所体现的交往形式明显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希波战争 B.亚历山大东征C.罗马的扩张 D.阿拉伯数字的传播【答案】D【解析】抓住关键词“明显不同于其他三项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类文明交流与发展的方式有暴力冲撞和和平交流两种方式,阿拉伯数字的传播属于和平交流;而 ABC三项属于暴力冲突。故选D。.元朝时设置由宣政院直接统辖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是为了管理( )A.台湾 B.新疆 C.西藏 D.云南【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宣慰使司都元帅府是元朝设置的地方官署名,为设于沿海及边疆地区的军政机关,承行中书省或宣政院之命统辖区军民之务,是为了管理西藏地区建立的机构,故 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借列文(同情农奴的农奴主)之口说:“现在我们这里,一切都翻了一个身,一切都刚刚开始安排。”列文说的这些变化是因为A.1861年改革B.彼得一世改革C.十月革命D.苏联模式【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使农奴获得了解放,故 A符合题意。彼得一世改革加强了农奴制,十月革命、苏联模式均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故 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4.下图所示反映了当前人类面临的问题是

酸雨危害树木(挪或)A.资源匮乏 B.环境恶化 C.贫富分化 D.经济混乱【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材料中酸雨对树木的危害体现的是生态环境的恶化, B正确;ACD与材料无关,未涉及,排除。故选5.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认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必须分置,否则自由便不复存在。下列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文献是A.《权利法案》B.《人权宣言》C.《独立宣言》D.《十二铜表法》【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立法权、行政权与司法权必须分置,否则自由便不复存在.”由此判断与三权分立原则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资产阶级创立新体制的过程中,最早贯彻这一思想的国家是美国。因为宪法确立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实行三权分立,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掌握立法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因此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文献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颁布的《独立宣言》项C符合题意;《权利法案》是英国的;《人权宣言》是法国的;《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的。选项符合题意,故选Co6.如今在重庆长寿区的‘女怀清台’是秦始皇为了表彰一位明叫巴清的女工商业家而修筑的。巴清在手工业方面的主要贡献是:A.善于制瓷B.发展丹砂C.精于酿酒B。1787。选B。1787。选ABD不【解析】【详解】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司马迁所著《史记・货殖列传》,巴清位列其中唯一的女企业家,也是秦汉女性工商业主成功者最典型的范例。春秋战国时期最有影响的企业家只有范蠡、子贡、白圭、猗顿、郭纵、乌氏倮、巴清七人,财富不訾,名显天下。巴清以女子之身跻身战国七大富豪之一,足以令人称奇。其家族从事的是丹穴业,也就是采炼丹砂,因掌握了独特的开采和冶炼技术,所以传及数代而不坠,垄断丹砂开采的生意,积聚了数不清的资财。其家财之多约合白银八亿万两,又赤金五百八十万两,到她掌管经营家业后,更至僮仆千人,依附者上万,私家保镖两千余人,凭借雄厚的财力而保一方平安。B选项符合题意;ACDK不符合题意;故选Bo.“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材料中宋代“商业革命”的突出表现是指A.从越南引进优良品种占城稻B.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最早的纸币C.长江流域和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D.长安成为当时繁华的国际性大都会【答案】B【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后来,交子的发行权收归政府,两宋均设有专门发行纸币的机构。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的发展,表现了宋代商业的发达。B项符合题意;从越南引进优良品种占城稻、太湖地区成为粮仓反映的是农业的发展。AC两项不合题意;长安成为国际性大都会是在唐朝。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 B。点睛:题干“宋代经济”“商业革命”是解题的关键。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隋唐时期,在四川地区出现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并逐渐与铜钱并行于世。所以宋代的商业发展成为中国的“商业革命”主要是基于四川地区出现了全国最早的纸币。.王嘉宾,南京高淳人,出生于 1865年,死于1913年。13岁考取秀才,28岁中江南乡试第一名(解元),30岁后积极参加政治活动。30岁后,他参加的政治活动可能有()①戊戌变法 ②辛亥革命③新文化运动④五四运动。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出生于 1865年,死于1913年”可知,王嘉宾30岁后是指(1865+30=1895)1895年~1913年,结合所学知识,①项戊戌变法的时间是 1898年;②项辛亥革命的时间是 1911年;③项新文化运动的时间是1915年开始;④项五四运动的时间是 1119年;由此可知,30岁后,他参加的政治活动可能有①

项戊戌变法、②项辛亥革命,由此可知,【点睛】项戊戌变法、②项辛亥革命,由此可知,【点睛】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o解答本题的第一步首先算出“30岁后”的时间段,据此再判断题干中四个事件发生的时间,然后得出正确答案。9.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国庆节都是为了纪念本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下列关于这一主题的组合不正确的是A.英国——《权利法案》的发表 B.美国——《独立宣言》的颁布C.法国——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D.中国——开国大典【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权利,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与英国的国庆节无关。A符合题意。BCD项搭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择 A。10.有人说: 1901年,中国陷入了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这里的“曙光”是指A.李大钊写成《我的马克思主义观》B.五四运动爆发并取得初步胜利C.中国共产党成立D.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这次大会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自从有了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故“闪电”指的是辛亥革命,“曙光”指的是中共的成立。 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 C。11.20世纪90年代,有学者指出:“ 5年代以来的一些军事联盟推动了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0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 ”“但今天看来,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该学者对“这些军事联盟”的评价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A.人们改变了对超级大国的认识B.二战后社会主义力量逐渐壮大“冷战”对峙局面推动世界和平

“冷战”结束世界格局发生改变【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20世纪90年代,有学者对’这些50年代以来的军事联盟’的评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后,两极格局不复存在,世界暂时出现”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多极化发展的趋势。 由于20世纪90年代世界格局的这一变化, 学者对“这些军事联盟”的评价发生了变化。选项 D符合题意,选项ABC与题干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故选 Do.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它标志着世界大战正式结束。下列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战前,英法美等国姑息、退让、妥协、纵容政策助长了德意日侵略野心B.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抗战是同盟国取得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C.作为东方主战场,中国的抗战对日本投降起了决定性作用D.战争中联合国正式成立,挽救了人类文明,恢复了世界和平,推动了人类社会进步【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联合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建立的,所以不可能在二战时期发挥作用。 ABC页表述均正确,D项表述错误,故选Do.某历史学习小组收集了以下图片,据此判断,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答案】C【解析】【详解】《时务报》是维新派创办的宣传变法思想依据图片信息可知,康有为和谭嗣同都是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时务报》是维新派创办的宣传变法思想的刊物,所以他们学习的主题是戊戌变法,故 C符合题意;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辛亥革命与题干无关,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o【点评】注意对图片的解读,识记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主要内容及影响。.出土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源之一。下图文物最能证明北京人已经能北京人遗址出上的烧骨A.直立行走B.打制石器C.洞穴定居D.使用天然火【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原始人类都生活在远古时期,因此要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最重要的途径是考古挖掘。北京人遗址出土的烧骨最能证明北京人已经能使用天然火, 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点睛:抓住题干图片信息“烧骨”是解题的关键, 北京人遗址出土的烧骨最能证明北京人已经能使用天然火。15.列宁认为,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和方法。基于此苏俄( )A.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B.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D.背离了社会主义道路【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 列宁”提高生产力”苏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列宁的领导下, 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因此本题正确的选项是 Co“古印度婆罗门经典《吠陀》中说,造物神梵天用嘴造出了婆罗门,用手造出了刹帝利,用腿造出了吠舍,用脚造出了首陀罗”。材料反映了古印度的哪一制度A.民主制度B.种姓制度C.君主专制D.民主共和制【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种姓制度以统治阶层为中心,划分出许多以职业为基础的内婚制群体,即种姓。各种姓依所居地区不同而划分成许多次种姓,这些次种姓内部再依所居聚落不同分成许多聚落种姓,它是古代世界最典型、最森严的等级制度,并且种姓制度下的各等级世代相袭,故B项正确。A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1937年,冼星海在家书中写道:“六年前的三千万流民的印象,当我还没有忘记的时候,如今又遭到更大的浩劫。”材料中“六年前的三千万流民”和“如今……更大的浩劫”产生的起因分别是A.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B.西安事变、南京大屠杀C.西安事变、卢沟桥事变D.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题意1937年的六年前指的是 1931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六年前的三千万流民”产生的原因是九一八事变,"如今……更大的浩劫”产生的起因是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的事件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 D。亚里士多德认为雅典平民政治的本质持征是“平民群众必具有最高权力:政事裁决于大多数人的意志;大多数人的意志就是正义”,为了保证平民必须具有最高权力。雅典A.实行津贴制度B.抽签产生官员C.允许妇女参政D.设置公民大会【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材料强调“平民具有最高权力”、“大多数人的意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民大会是雅典民主政治下的最高权力机构,由全体公民组成,故D项表述正确。实行津贴制度是为了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抽签产生官员是为了扩大公民权利,允许妇女参政这种说法错误,故 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19.五代十国时期马氏楚国发展商贸的举措不包括A.发展与中原和周边地区的商业贸易B.采取免收关税等重商政策C.铸造铅、铁钱,发行“契券”D.在梅山地区设置新化、安化两县【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马氏楚国公元 896年-951年,是历史上唯一以湖南为中心建立的王朝,楚国创始人马殷,许州鄢陵(今河南鄢陵)人,当权者鼓励商业发展;政治上采取上奉天子、下抚士民的保境息民政策,同时奉行奖励农桑、发展茶叶、倡导纺织、铸造铝、铁钱,发行“契券”、重视商业贸易;利用湖南地处南方各政权中心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与中原和周边的商业贸易,采取免收关税,鼓励进出口贸易,招徕各国商人,ABC不符合题意;本题要求选择不包括的一项,D项符合题意;故选D。20.铁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至秦汉以后,中国学术大致归宗于儒家,此非各家尽被排斥之谓,实是后起儒家能荟萃先秦各家之重要精义,将之尽行吸收,融会为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汉代儒学取得独尊地位,异已遭到排斥B.儒学在汉代成为官方哲学C.汉初儒学融合了佛教、道教思想D.秦汉以后,儒学得到丰富和更新【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至秦汉以后,中国学术大致归宗于儒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汉武帝还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的《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作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儒士也进人各级政权机构。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 ABC与题干内容不符,故选D。二、综合题(本题包括 5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40分)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当日本 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世界史近代史稿》材料二:“农业方面,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交税后可自由处理自己的粮食。工业方面,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某些中小企业。商业方面,取消实物配给制,恢复商品买卖。——摘自岳麓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材料三:罗斯福称,这是 “美国国会制定的最重要、最具深远意义的立法。”根据该法成立了“全国复兴署”…该法的中心是企图依靠国家和垄断组织联合的力量, 对处于“自我毁灭性竞争”状态的企业界进行一定程度的干预 …缓和阶级矛盾,实现罗斯福领导全国 “合作”的意图。——《世界史现代卷》材料四: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造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材料一所说的日本“社会变革”在历史上称为什么?请举出这次“社会变革”在政治方面的措施。根据材料二,归纳出列宁在苏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实行的政策。后来形成的哪一模式影响了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材料三中“美国国会制定的立法”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概括罗斯福新政的突出特点。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党中央在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上采取了哪些措施?综合上述材料,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究,你能得到哪些启示?【答案】(1)社会变革:明治维新。政治措施:废藩置县(或加强中央集权)。(2)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3)《全国工业复兴法》;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4)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对内改革上:党中央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在经济体制上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对外开放上:1980年,党中央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置四个经济特区。深圳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1984年开放广州、上海等 14个沿海城市;1988年增设海南经济特区;1990年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等,对外开放不断扩大。5)启示:坚持改革开放,勇于创新;善于学习和借鉴人类优秀文化成果;要注意经济协调发展,保护民生;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重视教育重视人才的培养等。【解析】【详解】(1)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当日本 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所说的日本“社会变革”在历史上称为明治维新;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1868年,明治天皇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史称“明治维新”。明治维新在政治上的措施是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2)第一问依据材料二信息“农业方面,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交税后可自由处理自己的粮食。工业方面,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某些中小企业。商业方面,取消实物配给制,恢复商品买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列宁在苏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实行的政策是新经济政策,在列宁的领导下,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新经济政策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后来形成的斯大林模式影响了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3)依据材料三信息“罗斯福称,这是‘美国国会制定的最重要、最具有深远意义的立法。’根据该法成立了全国复兴署……该法的中心是企图依靠国家和垄断组织联合的力量, 对处于‘自我毁灭性竞争’状态的企业界进行一定程度的干预……”可知,材料三所说的“立法”指《全国工业复兴法》 ;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罗斯福新政的突出特点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4)依据材料四“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造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对内改革上党中央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在经济体制上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对外开放上,1980年,党中央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置四个经济特区。深圳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1984年开放广州、上海等 14个沿海城市;1988年增设海南经济特区;1990年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等,对外开放不断扩大。5)开放性试题,坚持改革开放,勇于创新;善于学习和借鉴人类优秀文化成果;要注意经济协调发展,保护民生;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重视教育重视人才的培养等。【点睛】本题考查了日本明治维新、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罗斯福新政、中国的改革开放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22.为了探寻大国崛起之路,朝阳中学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围绕下列问题进行了探究性学习,请你一起加入探讨:A组溯源组,探寻英国崛起历程:英国是第一个迈进现代化社会的国家,在 17—19世纪它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当时的英国曾经号称 “日不落帝国”和“世界工厂”。①在 17— 19世纪,英国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请你从政治、经济(科技)两个角度分析其原因。B组追寻组,探究美国崛起的历程:美利坚民族经过 100余年的时间,使美国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大国,我们形象地称之为“从蚂蚁到大象”。②“为独立而战",你知道美国独立战争中哪一文献的发表标志着美国的诞生?“为自由而战”, 你知道美国内战中哪一文件的发表扭转了北方不利的局面?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有一位“发明大王”,请写出他的名字及主要发明?C组探究组,探究日本崛起的历程:日本在历史上曾经大规模吸收中国文化,任何需要的东西都可以从海外引进,既无顾虑也不以为耻。19世纪中叶,当日本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以这些国家为榜样,完成了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③依据上述材料可知,日本对外来文化采取什么态度? 19世纪中叶日本的“社会变革”指的是什么事件?④通过探究,同学们一致认为一个国家要崛起复兴应具备哪些要素?【答案】①政治: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制度;经济(科技) :率先完成工业革命;②“为独立而战”:《独立宣言》 “为自由而战”:《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发明大王”:爱迪生;主要发明:电灯(碳丝灯泡)③态度:积极学习(言之有理即可);社会变革:明治维新。④要素:民族独立;国家统一;思想解放;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本题为开放性题目,答案合情合理,任答两点即可给分)【解析】【详解】①依据所学可知,17世纪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制度;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②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言痛斥了英国国王对殖民地的暴政,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宣告北美 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标志美国的诞生;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美国南北战争中,林肯政府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扭转了战局;第三问依据所学可知,美国科学家爱迪生在 1879年研制成功碳丝灯泡,为世界带来了光明,其正式注册的发明就有 1300种,被誉为“发明大王”。③依据材料信息“日本在历史上曾经大规模吸收中国文化, 任何需要的东西都可以从海外引进, 既无顾虑也不以为耻。19世纪中叶,当日本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以这些国家为榜样,完成了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可知,日本对外来文化采取积极学习的态度;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19世纪中叶日本的“社会变革”指的是明治维新。19世纪中期,美国入侵日本,日本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为了变法图强、富国强兵,1868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在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生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④开放性题目,民族独立;国家统一;思想解放;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23.对人的尊重和关爱,推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有一次孔子家的马棚失火,孔子闻讯回家,看见焦土残垣,急切地问:“伤人了没有?”对财产的损失却只字不提。材料二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 ……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莎士比亚材料三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愿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孔子的这种行为体现了他的什么主张?材料二中莎士比亚对人的赞美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什么核心思想?材料三表明了伏尔泰的什么观点?18世纪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中哪些文件吸收了他的这一观点?(举一例即可)结合上述问题用一句话谈谈你的认识。【答案】(1)仁.(2)人文主义思想 .(3)倡导自由、平等 .《独立宣言》或《人权宣言》.(4)对人的尊重和关爱是全世界人民的共识 .【解析】【详解】(1)依据材料一“伤人了没有?”“对财产的损失却只字未提 .”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仁包含一切美德,孔子的行为体现了他的“仁”或“仁爱”。(2)依据材料二“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莎士比亚对人的赞美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人文主义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3)依据材料三“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愿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表明伏尔泰倡导的自由、平等,18世纪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中的《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体现了他的这一观点;《独立宣言》宣称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宣告了美国的诞生 .《人权宣言》宣称人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属开放性试题,符合题意,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即可 .如:对人的尊重和关爱是全世界人民的共识。24.道路自信源自于道路开辟、道路创新和道路自觉,关系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幸福,坚持道路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阅读下列材料,探究问题。材料: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赶上洋人吗?能利用科学和机械吗?对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探索以及由此引发的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成为了中国近现代史最鲜明的时代主题。——摘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请回答:(1)近代中国大规模利用西方科学和机械开始于什么时期?这使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动?(2)当代学者余英时先生认为,就其影响而言,五四运动更接近于启蒙运动。结合所学指出五四运动的“启蒙”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一方面?这对近代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有何影响?(3)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积极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20世纪50年代初党和政府在发展生产力和调整生产关系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是克兰罗克教授,不过,准确的时间是 是克兰罗克教授,不过,准确的时间是 1969年10月29日22点30分。(4)为了“赶上洋人”,20世纪70年代我国在空间技术领域有何重大成就?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宏伟历程,你认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有哪些成功经验?【答案】(1)洋务运动时期或 19世纪60年代;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出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意思类似即可)由走资本主义道路到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转变。(答革命性质的变化不给分)发展生产力: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调整生产关系:三大改造,确立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遵循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等。(言之有理,任答一点即可)【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大规模利用西方科学和机械开始于洋务运动时期,洋务运动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出现。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更接近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