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高分模拟题_第1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高分模拟题_第2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高分模拟题_第3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高分模拟题_第4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高分模拟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匿名(nì)

禁锢(kù)

周济(jì)

杳无消息(yǎo)B.蛮横(hènɡ)

炽热(zhì)

酒肆(sì)

颔首低眉(hàn)C.吹嘘(xū)

佃农(diàn)

不逊(xùn)

深恶痛疾(è)D.诘责(jié)

滞留(zhì)

和蔼(ǎi)

广袤无垠(mào)2、下面各项中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骤雨

触目

筋疲力尽

东挪西借B.领域

炽热

小心意意

不缀劳作C.躁热

猝至

和颜悦色

任劳任怨D.祖藉

劳碌

嘎嘎地响

广茂无垠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写文章最忌提笔就写,想到哪儿写到哪儿,文章全无脉络可言,要做到胸中有丘壑,一气呵成。B.最近天气忽冷忽热,容易生病,儿童医院门前车水马龙,看病的人真多。C.对于社会上的不正之风,我们不能熟视无睹,不动声色。D.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遐迩,“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网上“晒旅游”本身是积极向上的,但要有度,不要有攀比或骄傲。B.为了在全社会形成“多读书、读好书”的文明风尚,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组织开展了“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评选活动。C.今年春季的降雨量与往年相比减少了一倍多,抗旱保苗成为农业生产的当务之急。D.据调查,有高达78%的用户在“阿里腾讯要开银行,你会不会去存钱”的问题上给予了明确的答案,这表明试点民营银行有着广泛的认可度。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5、请有感情地背诵《渡荆门送别》,并把这首诗写在下面。

渡荆门送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文言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选自《富贵不能淫》)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辩:同“辨”,辨别B.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停止C.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诚:真正,确实D.富贵不能淫

淫:惑乱,迷惑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足肤皲裂而不知B.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醉翁之意不在酒C.是焉得为大丈夫乎/为人谋而不忠乎D.与民由之/相与步于中庭3.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A.以顺从为常法,是妇女遵循的道路。B.以顺从为正道,是妇女遵循的规则。C.以顺从为正道,是妇女遵循的道路。D.以顺从为常法,是妇女遵循的规则。4.下列对选文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两文论点鲜明,各具特色。甲文论证了“舍生取义”的观点,乙文论证了“何为真正的大丈夫”这一问题。B.两文论证合理,具有说服力。甲文运用举例论证,生动形象;乙文运用对比论证,有力地证明了论点。C.两文语言都明白晓畅,通俗易懂。甲文将深刻的道理以浅显的语言说出,逻辑性强;乙文先反驳,再说理。D.两文皆为经典,富有价值。甲文告诉我们要有正确的价值观,乙文告诫我们要以“仁”“礼”“义”为正路。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阿仓的风骨王慧敏人生,遇到困厄怎么办?我总想起中学时的同桌阿仓。阿仓是高一转学到我们班的。他父亲原是省秦剧团的台柱子,“文革”期间被“发配”回原籍改造,当时才刚刚平反返城。阿仓个子全班最高,人缘也好,功课却差得出奇,每次考试都全班垫底。他告诉我,在农村上的是“复合班”,底子没打好。而他父亲对阿仓的成绩看得很重,考不好,回去就是一顿暴揍。为使他免受皮肉之苦,每次考试,我都把考卷往他那边挪挪。可他,压根儿不瞧。我劝他先应付过去再说。他始终不为所动。大学没有考上,阿仓顶父亲的班进了秦剧团。后来秦剧团不景气,他被“分流”下岗了。此后,他蹬过三轮车,摆过地摊,在建筑工地砌过墙……一直没有一个正经营生,全班同学中属他日子过得最孽障。可每次同学聚会,问起近况,他总是憨憨一笑:“好着哩!好着哩!”后来,他结婚并有了一个女儿。不幸的是,女儿颖颖患先天性耳聋。小家伙长得可爱极了,也很懂事,见了客人,总礼貌地冲你甜甜地笑。为了治好孩子的病,阿仓两口子天南地北地求医问药,不但把父亲留下的房子卖了,还欠下一屁股债。同学们想变着法儿帮阿仓一下,都被谢绝了。譬如,每年在春节或“六一”,你找个借口给他寄点钱,他又变换个花样寄回来,数额比你的还大。一次,我在黄河“小浪底枢纽”采访,闲暇看了工地业余剧团的演出。听着稀稀落落的掌声,工程队的领导有些不好意思,说:“招不到像样的演员……你走南闯北的,有合适的帮着推荐一下。”我便想到了阿仓。一推荐,人家很高兴,邀请阿仓来试试。一曲《斩单童》,剧团领导脸上乐开了花。可是不久,我听说阿仓死活不干了。打电话问他,他说,剧团还有一个唱秦腔的,他一来,人家就得下岗。“怎么着也不能呛人家的行。”阿仓的语气很坚定。日子过得飞快,颖颖不觉已长成了大姑娘,在聋哑学校念书。有一次,阿仓在电话里告诉我:“闺女一直念叨呢,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假期咱去杭州看看王叔叔吧。”我便一次次发出邀请。去年冬天的一天,单位的门卫告诉我:一大早,来了三个外地人。让把一个纸箱子转给我。并再三嘱咐,一定要等到晚上再告诉。打开箱子一看,是一瓶瓶我爱吃的油泼辣子——不用说,是阿仓一家了。我赶紧拨通了阿仓的手机。电话那头阿仓很兴奋:“快到家了。你侄女看到西湖了,高兴着呢!”我责怪他为什么来也不打个招呼!他说:“不能给你添麻烦。我们就住在离你单位不远。你单位对面有一座桥。这几天,一到晚上我们一家三口就坐在桥上边看风景边看你的办公楼。四楼有个窗口一直亮着灯。闺女说,说不定是王叔叔在写作呢……”我的眼睛湿润了。我想告诉颖颖,亮着灯的那个房间,确实是王叔叔的。我还想告诉颖颖,她的父亲阿仓,像一把标尺刻在所有人的面前!“青年在成长和奋斗中,会收获成功和喜悦,也会面临困难和压力。要正确对待一时的成败得失,处优而不养尊,受挫而不短志,使顺境逆境都成为人生的财富而不是人生的包袱。”习近平总书记这段话,其实阿仓一直在践行。人生路上,尽管困厄频频,但他始终没有屈服,在柴米油盐的日常生活中,活出了骨气,活出了大气!我不断提醒自己:无论碰到怎样的人生境况,都要像阿仓那样奋力挺直腰杆!1.文章开头第一段的作用是什么?

2.请赏析下列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为使他免受皮肉之苦,每次考试,我都把考卷往他那边挪挪。可他,压根儿不瞧。

3.文中的阿仓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文章的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4.文章结尾引用习近平主席的话有何作用?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则诗歌,完成小题。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1.这首诗作于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赴边途中,诗题“使至塞上”中“使”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征蓬”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王维的《使至塞上》一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以简练的笔墨写此次出使的经历:诗人轻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去慰问边境将士。B.这首诗笔力苍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