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北安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高分预测考试题_第1页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北安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高分预测考试题_第2页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北安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高分预测考试题_第3页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北安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高分预测考试题_第4页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北安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高分预测考试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小楷(kǎi)

硕果(shuò)

气冲斗牛(dòu)B.地壳(ké)

校补(jiào)

锲而不舍(qiè)C.疏懒(shū)

慷慨(kǎi)

炯炯目光(jiǒnɡ)D.典籍(jí)

独裁(cái)

潜心贯注(qiǎn)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惶恐

忿然

低眉顺眼B.黏性

塌败

念念不忘C.哀悼

烦躁

情有可原D.繁琐

荒僻

莫明其妙3、结合语境,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成语或俗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每一段新征程的开启,总让人充满憧憬。从新起点继续出发的中国,如何①?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逐梦史”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艰辛探索,顺应了社会进步的时代潮流,进行着②的改革创新,是实现民族复兴的人间正道。今日中国距离民族复兴梦想,依然是③。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世所罕见的困难。但我们坚信④,只要我们有信心,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勇于攻坚克难,就一定能打开中国发展新局面、开创中国道路新境界。A.①众人拾柴火焰高

②与日俱增

③四面楚歌

④滴水穿石B.①众人拾柴火焰高

②坚定不移

③行百里者半九十

④滴水穿石C.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②坚定不移

③行百里者半九十

④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D.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②与日俱增

③四面楚歌

④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经过各方面的努力,大火和消防隐患都得到了有效控制。B.高铁的开通,意味着从我市到南宁的时间比原来缩短了一倍。C.春天的昆明是个旅游的好季节。D.经过昨夜的一场大雨,刚刚遭受沙尘暴袭击的西北地区的空气清新了许多。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5、默写。

(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木兰诗》中描写战事频繁而惨烈,经历了长期战斗岁月而木兰最终英雄般凯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陋室铭刘禹锡[唐代]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仙则名(出名,有名)B.惟吾德馨(散布很远的香气)C.谈笑有鸿儒(大)D.无案牍之劳形(官府文书)2.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友人惭,下车引之。A.一老河兵闻之B.无丝竹之乱耳C.吾欲之南海D.何陋之有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龙”和“仙”是比喻道德高尚的人。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渲染了居室恬静的气氛。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表现了作者对知识分子的歌颂,对无学问之人的鄙薄。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反映了室主人对世俗生活的怨弃。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选段,完成小题。说和做(节选)①“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②“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③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④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⑤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⑥“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⑦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1.本文在叙述中注意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现闻一多的人物形象,请找出选文中的一个例子来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

2.第③段中画线句子:“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这句话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从修辞的角度加以赏析。

3.第③段画线句子: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有何含义?请结合语境简要分析。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春夜洛城闻笛》一诗题目中“春夜”“洛城”点出时间、地点,“闻笛”指出诗歌的主要内容,表明诗人因闻笛而写作此诗。B.“散入春风满洛城”写悠扬的笛声乘着春风散落全城,突出夜之宁静,笛之悠扬,表达诗人春夜闻笛的喜悦之情。C.《夜上受降城闻笛》这首诗的前两句,写登城时所见的边寒风光。如霜的月光和月下雪一般的沙漠,环境的描写之中现出人物的感受。D.《夜上受降城闻笛》这首诗把景色、声音、感情三者融为一体,将诗情、画意与音乐美熔于一炉,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意境浑成、简洁空灵而又含蕴不尽。2.两诗都写夜间“闻笛”,都抒发思乡之情,但写法上有所不同,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六、语言表达(共10分)修改病句。

(1)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被他的待人厚而深受感动。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左右,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