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家蝇对某类杀虫剂产生抗性,原因是神经细胞膜上某通道蛋白中的一个亮氨酸被另一氨基酸替换。下图是对甲、乙、丙三个地区家蝇种群的敏感性和抗性基因型频率调查分析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上述通道蛋白中氨基酸的改变是基因中碱基对增添的结果B.甲地区家蝇种群中抗性基因频率为22%C.比较三地区抗性基因频率可知,乙地区抗性基因突变率最高D.丙地区敏感性基因频率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2.下列关于下丘脑与垂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垂体可通过神经细胞支配其他内分泌腺B.垂体分泌的激素通过管道运输到体液中C.甲状腺激素能作用于下丘脑但不能作用于垂体D.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可通过下丘脑相联系3.甲状腺对人体代谢和生长发育调节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状腺可分泌两种激素,分别是甲状腺激素与三碘甲腺原氨酸B.甲状腺激素在促进生长发育方面的功能主要是促进肌肉的增生与骨骼成熟C.当饮食中缺碘造成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时,甲状腺激素对腺垂体的负反馈作用消失D.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经垂体门脉运至垂体前叶,促进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4.弄清楚DNA的结构有助于解决:DNA分子是怎样储存遗传信息的?又是怎样决定生物性状的?下列有关DNA分子结构及模型的叙述,错误的是()A.A-T碱基对与G-C碱基对具有相同的形状和直径B.同一DNA分子,单链中(A+T)的比例与双链中的不同C.可用6种不同颜色的物体代表磷酸、脱氧核糖和碱基D.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发现借助了对衍射图谱的分析5.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酵母菌和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线粒体的功能不同B.对细胞膜成分的探索是从膜的通透性开始的C.病毒进入人体后,淋巴细胞首先对其发起攻击D.消费者通过消化系统可以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6.将某一植株放在密闭玻璃罩内,置于室外一昼夜,获得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图一中BC段较AB段CO2浓度增加减慢,是因为低温使植物呼吸作用减弱B.两图中分别出现FG段与ef段的变化,原因是部分气孔关闭,叶片吸收CO2的量减少C.图二中gh段时氧气含量增加,且到达i点时,该植株积累的有机物最多D.上图所示的结果表明,该植株经过这一昼夜之后,植物体中有机物含量有所增加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胰岛素抵抗是多因素共同作用所致的一种胰岛素效应缺陷状态,是Ⅱ型糖尿病的重要发病机制,患者多出现肥胖,机体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等症状。科研人员发现口服二甲双胍对改善II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有较好的疗效。回答下列问题:(1)Ⅱ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血糖水平________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会使__________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含量__________。(2)胰岛素在血糖调节过程中是如何体现反馈调节机制的?__________。(3)胰岛素抵抗水平可以用空腹血糖水平×空腹胰岛素水平/1.5表示。某同学为了验证二甲双胍能够降低胰岛素抵抗水平,以生理状况相同的患有II型糖尿病的小鼠、安慰剂(一种“模拟药物”,不含二甲双胍片的有效成份,其他特性与二甲双胍片相同)、二甲双胍片、血糖检测仪、胰岛素检测仪等材料和用具进行实验。下面是该同学实验的基本思路,请完善其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实验思路:将患有II型糖尿病的小鼠平均分成A、B两组(A组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小鼠空腹时的血糖水平及胰岛素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水平:____________________。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8.(10分)某家系中有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如下图),其中一种是伴性遗传病。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乙病遗传特点有____________。(2)Ⅱ-3的致病基因来自于____________。(3)Ⅱ-2有____________种基因型,Ⅲ一8基因型有____________种可能(4)若Ⅲ一4与Ⅲ一5结婚,生育一患甲、乙两种病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__,生育只患甲病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__,生育不患甲病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__。9.(10分)湿地是地球独特的生态系统和宝贵资源,具有维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防洪排涝、净化水质等功能。黄河三角洲湿地是世界上暖温带保存最完整、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是由黄河携带的泥沙长期淤积逐渐形成的,该湿地由近水边到岸边分为光滩区、近水缓冲区、核心区等区域,如下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1)该湿地群落的演替过程属于_____,从光滩区到核心区这几个区域的不同具体体现在空间结构的___________方向上。区别核心区和近水缓冲区这两个群落的重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_______,调查核心区或近水缓冲区的芦苇种群数量最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描述芦苇种群数量变化时建立的数学模型应该是_________。(3)现在黄河下游不管是开凌梭、黄河刀鱼,还是海猪的种群数量都在锐减,保护它们的根本措施是____________。规划此区域,改造为河滩公园,这些活动会改变群落的发展方向,也可能会影响当地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10.(10分)近日,中宣部授予甘肃省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时代楷模”称号。38年来,以“六老汉”为代表的八步沙林场三代职工治沙造林1.7万亩,管护封沙育林草面积2.6万亩,为生态环境治理作出了重要贡献。(1)调查发现,古浪县北部沙区野生植物有白刺、苦豆草、黄沙蒿、赖草等,星块状或团簇状分布,这主要体现了生物群落的__________结构,区分该群落与其他群落的重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2)苦豆草可入药,常用于治疗急性菌痢和肠炎,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价值,为调查该地区苦豆草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这种调查方法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_____________。(3)随着“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该地区生态系统稳定性不断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是指________。为此,一方面要控制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______;另一方面,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____________的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11.(15分)黑麦草具有抗除草剂草甘膦的能力,是因为黑麦草具有抗草甘膦基因。科学家利用该基因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了抗除草剂草甘膦的玉米新品种,回答下列问题:(1)科研人员选择能够茁壮生长在喷洒过草甘膦溶液环境中的黑麦草,从黑麦草细胞中提取___________,通过反转录法构建_______文库,再从中选取抗草甘膦基因。该方法获得的目的基因直接导入玉米细胞中不能正常表达,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2)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有多种方法,最常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3)经研究发现该种玉米新品种抗草甘膦的能力较低,可通过_____________工程修饰或合成编码抗草甘膦的基因。(4)种植该转基因玉米作为食物会引发公众在食物安全方面的担忧,主要是担心转基因生物会产生出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D【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家蝇对某类杀虫剂产生抗性,其根本原因可能是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分析柱形图可知,杂合子家蝇具有抗性,说明抗性对敏感性是显性性状,若用A表示抗性基因,a表示敏感性基因,则甲地区中aa=78%,Aa=20%,AA=2%,乙地区中aa=64%,Aa=32%,AA=4%,丙地区中aa=84%,Aa=15%,aa=1%。【详解】A、抗性性状出现的原因是通道蛋白中氨基酸的替换,即为基因中碱基对替换的结果,A错误;B、甲地区中,aa=78%,Aa=20%,AA=2%,抗性基因的频率为A=1/2×20%+2%=12%,B错误;C、甲地区中抗性基因的频率为A=1/2×20%+2%=12%,乙地区中的频率为A=1/2×32%+4%=20%,丙地区中抗性基因的频率为A=1/2×15%+1%=8.5%,故乙地区抗性基因占比最高,但未知各地区抗性基因的突变前比例,故无法推断是哪一地区突变率最高,C错误;D、丙地区敏感性基因频率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正确;故选D。2、D【解析】
下丘脑的部分细胞称为神经分泌细胞,既能传导神经冲动,又有分泌激素的功能。下丘脑在机体稳态中有感受、传导、分泌、调节四个方面的主要作用。下丘脑分泌多种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通过垂体调控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详解】垂体通过释放促激素调节其他内分泌腺,A选项错误;内分泌腺没有导管,是通过胞吐的方式将激素分泌到体液中,B选项错误;甲状腺激素的对全身几乎所有细胞起作用,甲状腺激素能作用于下丘脑也能作用于垂体,C选项错误;下丘脑的部分细胞既能传导神经冲动,又有分泌激素的功能,故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可通过下丘脑相联系,D选项正确。3、D【解析】
A、甲状腺激素可以分为甲状腺素和三碘甲腺原氨酸,A错误;B、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骨骼成熟,但不能促进肌肉增生,B错误;CD、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经垂体门脉运至垂体前叶,促进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甲状腺激素对腺垂体的负反馈调节不会因饮食中缺碘而消失,C错误、D正确。故选D。【点睛】掌握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及分泌特点是解题关键。4、B【解析】
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DNA的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其中A与T之间含有2个氢键,G和C之间含有3个氢键。【详解】A、由于A-T碱基对与G-C碱基对具有相同的形状和直径,故DNA具有稳定直径的特点,A正确;B、同一DNA分子,单链中(A+T)的比例与双链中的是相同的,B错误;C、脱氧核苷酸由1分子磷酸、1分子含氮碱基、1分子脱氧核糖组成,由于含氮碱基是A、T、G、C四种,共6种小分子,因此可用6种不同颜色的物体代表磷酸、脱氧核糖和碱基,C正确;D、沃森和克里克依据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提供的DNA衍射图谱及有关数据,推算出DNA分子呈螺旋结构,D正确。故选B。5、B【解析】
线粒体是真核细胞中的一种细胞器,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与能量的供应有关。人体的免疫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免疫细胞可以分为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详解】A、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产生ATP的主要场所,功能相同,A错误;B、该选项考查了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的科学史,欧文顿通过500多种物质的实验,发现脂质优先通过细胞膜,从而得出,细胞膜的成分中有脂质,B正确;C、吞噬细胞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又参与特异性免疫,病毒首先被吞噬细胞识别摄取处理,C错误;D、消费者通过消化系统可以将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D错误;故选B。6、C【解析】
分析图解:图一中,玻璃罩内二氧化碳浓度上升表示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或光合作用为0;二氧化碳浓度下降时,表示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D点时玻璃钟罩内CO2浓度最高,此时净光合速率为0;H点玻璃钟罩内CO2浓度最低,此时净光合速率也为0。图二中,纵坐标表示植物吸收或释放CO2的速率,d、h两点植物光合速率为0;f点时可能由于光照过强导致气孔关闭,二氧化碳吸收减少,导致光合作用强度下降。【详解】图一中的B点为凌晨,此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凌晨气温下降,植物呼吸作用减弱,因此BC段较AB段CO2浓度增加减慢的原因是低温使呼吸作用减弱,A正确;图一中,FG段CO2下降明显减慢,说明净光合速率下降,与图二中ef段(中午的时间段)出现下降的可能原因都是部分气孔关闭,叶片吸收CO2的量减少,B正确;图二中gh段时虽然光照强度减弱,但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大于0,氧气含量增加,且到达h点(植物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时,该植株积累的有机物最多,C错误;图甲中比较A点和I点,I点的二氧化碳浓度低于A点,说明一昼夜二氧化碳净吸收用于合成有机物,因此植物体的有机物含量会增加,D正确。【点睛】注意抓住两条曲线中的关键点含义:一是图一中D、H两点的含义都是净光合速率=0,二是图二中dh两点的含义也是净光合速率=0;其次要注意两曲线中出现FG段和efg段原因相同,都是部分气孔关闭,叶片吸收CO2的量减少,净光合速率下降所致。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升高胰岛B增加胰岛素分泌增加使血糖浓度降低,血糖浓度降低又使胰岛素分泌减少实验思路:A组小鼠给予安慰剂治疗,B组小鼠给予二甲双胍片治疗,一段时间后再分别测定两组小鼠的血糖水平及胰岛素水平,计算并比较胰岛素抵抗水平的变化预期实验结果:A组小鼠胰岛素抵抗水平无明显变化,B组小鼠胰岛素抵抗水平下降【解析】
1.Ⅱ型糖尿病患者是由于多因素共同作用所致的一种胰岛素效应缺陷状态,使胰岛素无法与受体结合,无法促进血糖进细胞,所以其血浆渗透压高于健康人水平。2.血糖平衡的调节:由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促进血糖来源,以升高血糖浓度;由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促进血糖去路,减少血糖来源,以降低血糖浓度,两者激素间是拮抗关系。【详解】(1)胰岛素为降低血糖的唯一激素,Ⅱ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所以血糖水平升高。血糖升高又会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2)胰岛素在血糖调节过程中的反馈调节机制为:胰岛素分泌增加使血糖浓度降低,血糖浓度降低又使胰岛素分泌减少。(3)本实验目的是为了验证二甲双胍能够降低胰岛素抵抗水平,所用的实验材料应为患有II型糖尿病的个体,实验自变量为是否服用二甲双胍,因变量为实验动物的胰岛素水平和血糖水平,实验中注意单一变量和等量原则,故实验思路为:将患有II型糖尿病的小鼠平均分成A、B两组(A组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小鼠空腹时的血糖水平及胰岛素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水平;A组小鼠给予安慰剂治疗,B组小鼠给予二甲双胍片治疗,一段时间后再分别测定两组小鼠的血糖水平及胰岛素水平,计算并比较胰岛素抵抗水平的变化。由于二甲双胍能够降低胰岛素抵抗水平,故预期实验结果为:A组小鼠胰岛素抵抗水平无明显变化,B组小鼠胰岛素抵抗水平下降。【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血糖平衡调节和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8、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交叉遗传(男性患者致病基因只能从母亲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女儿)I-1和I-2145/125/121/6【解析】
分析系谱图:Ⅱ-4和Ⅱ-5都患有甲病,但他们有一个正常的女儿(Ⅲ-7),即“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说明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Ⅱ-4和Ⅱ-5都无乙病,但他们有患乙病的儿子,即“无中生有为隐性”,说明乙病是隐性遗传病,又已知甲和乙中有一种是伴性遗传病,因此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详解】(1)根据试题分析: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遗传特点有男性患者多于女性,隔代交叉遗传,母病子必病。(2)Ⅱ-3两病均患,甲病的致病基因来自I-2,乙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来自I-1。(3)假定甲病由A控制,乙病由b控制,Ⅱ-2不患甲病,有关甲病的基因型为aa,不患乙病,但有患乙病的儿子,故Ⅱ-2有关乙病的基因型为XBXb,综合两对基因,Ⅱ-2基因型只有一种为aaXBXb。Ⅲ-8患甲病,Ⅱ-4和Ⅱ-5都患有甲病,故关于甲病的基因型为AA、Aa,Ⅲ-8不患乙病,但是有患乙病的哥哥6号,故其父母有关乙病的基因型为XBY、XBXb,Ⅲ-8有关乙病的基因型为XBXb、XBXB,综合两对基因,Ⅲ-8基因型有2×2=4种。(4)假定甲病由A控制,乙病由b控制,先分析甲病,Ⅲ-4的基因型为Aa,Ⅲ-5的基因型为AA或Aa,Aa占2/3,后代患甲病的概率是1-2/3×1/4=5/6;再分析乙病,Ⅲ-4的基因型为XBXb,Ⅲ-5的基因型XbY,后代患乙病的概率是1/2,若Ⅲ-4和Ⅲ-5结婚,后代两病都患的概率是5/6×1/2=5/12,后代只患甲病的概率为5/6×1/2=5/12,生育不患甲病孩子的概率是1-5/6=1/6。【点睛】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人类遗传病,要求考生掌握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特点,能根据系谱图和题干信息“一种是伴性遗传病”判断甲和乙两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及相应个体的基因型,再运用逐对分析法进行相关概率的计算。9、初生演替水平群落的物种组成(物种丰富度)种群密度样方法“S”型曲线提高环境容纳量(建立自然保护区或就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稳态)【解析】
1、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主要类型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调查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有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其中样方法常用于调查植物种群密度。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包括S型曲线和J型曲线,在有限的环境条件下,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型应该是S型曲线。2、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详解】(1)“黄河三角洲湿地是由黄河携带的泥沙长期淤积逐渐形成的”,说明该湿地群落的演替过程属于初生演替。将该湿地由近水边到岸边分为光滩区、近水缓冲区、核心区等区域,从光滩区到核心区这几个区域的不同具体体现在空间结构的水平方向上。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群落的物种组成(物种丰富度)。(2)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调查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有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其中样方法常用于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所以调查芦苇种群数量常用样方法。在有限的环境条件下,描述芦苇种群数量变化时建立的数学模型应该是S型曲线。(3)建立自然保护区(提高环境容纳量或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如果规划此区域,改造为河滩公园,这些活动会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也可能会影响当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稳态)。【点睛】本题考查种群和群落、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相关知识,考生理解群落演替类型发生的起始条件、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的适用范围,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0、水平群落的物种组成直接样方法随机取样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自我调节能力物质和能量【解析】
3.生物群落的结构(3)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原因:植物的分层与对光的利用有关,群落中的光照强度总是随着高度的下降而逐渐减弱,不同植物适于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生长。如森林中植物由高到低的分布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地被层;动物分层主要是因群落的不同层次提供不同的食物,其次也与不同层次的微环境有关。如森林中动物的分布由高到低为:猫头鹰(森林上层),大山雀(灌木层),鹿、野猪(地面活动),蚯蚓及部分微生物(落叶层和土壤)。(4)水平结构:指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水平状态下的格局或片状分布。原因:由于在水平方向上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它们常呈镶嵌分布。4.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物种数目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相对性。当受到大规模干扰或外界压力超过该生态系统自身更新和自我调节能力时,便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破坏、甚至引发系统崩溃。【详解】(3)群落的水平结构是指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水平状态下的格局或片状分布。同一个区域,各个种群呈块状或团簇状分布,这主要体现了生物群落的水平结构。区分该群落与其他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群落的物种组成。(4)药用价值是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调查植物一般采用样方法,要做到随机取样。(3)生态系统稳定性是指生态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左侧外踝骨折护理查房
- 四川助学贷款合同(2篇)
- 教科版(2017)科学五年下册《水的蒸发和凝结》说课(附反思、板书)课件
- 《创想空间》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湘美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
- 幼儿园获奖公开课:大班健康《上学路上》课件
- 合租室友交流沟通协议
- 教师防风险培训
- 拍卖行条款协议
- 《农村房屋买卖合同》
- 小班雨天安全教育教案
- 会计职业道德对职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 家政聘用合同模板
- 防汛应急预案培训课件
- 公交驾驶员心理健康辅导培训
- 桩基施工安全培训课件
- 人大代表履职知识讲座
- 腰椎退行性病变的护理查房
- 合同Amazon店铺代运营协议
- 外墙保温维修施工方案
- 机械设备租赁技术服务方案
- AB 753变频器简单操作培训(参数拷贝)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