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文化创意研究_第1页
殡葬文化创意研究_第2页
殡葬文化创意研究_第3页
殡葬文化创意研究_第4页
殡葬文化创意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殡葬文化创意研究

殡葬文化创意研究,是一个指义多向、见仁见智的研究专题。难度之一,它是命题作文。要求笔者根据这个给定题目进行写作,且单纯以“殡葬文化创意研究”这个“命题”出现,前后没有提示或导语,这种形式从题目的字面上看似乎限制较少,让笔者有相当宽泛的选材范围,但是,题目内容却明显太过广泛、庞杂而抽象。难度之二,是这个命题作文的“审题困难”。这个题目具有多重理解,它既可以理解为,“对‘殡葬’进行‘文化创意研究’”。即“对人类的‘殡葬现象’进行‘文化创意’上解读与探索”,以殡葬文化为元素、融合多元文化、整理相关学科、利用不同载体而构建、再造与创新出“全新的殡葬模式或殡葬体系”的专题研究,研究重点是对人类在“办理丧事、埋葬死者”的活动中有哪些适应时代需求的新理念、新规则和新模式。也可以理解为,对“‘殡葬文化’的‘创意研究’”。重点是研究不同时代的“殡葬文化”的内涵、外延以及变化形式和行为规律。还可以解读为,“对‘殡葬文化创意’本义以及它的延展等进行‘研究’”。重点研究“什么是‘殡葬文化创意’?”殡葬文化创意的内涵、性质、特点、规律是什么,以达到“实现‘现代殡葬的新跨越’目标”。难度之三是这个题目鲜有研究者涉猎,可供参考的资料寥若晨星。利用现代网络的搜索引擎查询,几乎难以查找到相同或相似题目的研究资料。本文采取“对‘殡葬’现象进行‘文化创意研究’”的视角,探索不同时代、不同社会阶段、不同宗教信仰以及不同主流价值取向下的殡葬行为的性质、特征与规律,剖析传统殡葬文化的历史意义与现代价值,挖掘并弘扬传统殡葬文化中与现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的优秀的殡葬文化精华,通过对传统“殡葬文化”的产生、发展与演变过程的解析,以“文化创意”的研究方法,总结先进的殡葬文化的内涵与价值,提出当前殡葬改革的方向与任务,创新人类在“办理丧事、埋葬死者”的殡葬活动中的新理念、新规则和新模式。一殡葬文化的历史沿革与流变殡葬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和极为丰富的内涵。从考古发掘的资料来看,人类的蛮荒时期并不知道人死后要建造坟墓来安葬逝者。因为那个时期的人们还没有鬼魂、灵魂的概念。蛮荒时代的人类由于对自然认知的能力薄弱,加上生存环境的恶劣和生存的艰辛,他们对死者遗体的处理像对待野兽尸骨一样,往往将逝者的遗体弃之原野或分而食之,更谈不上对遗体的尊重。殡葬行为的产生是人类已经走出了蛮荒时代,进入到有语言交流、有文字记载、有思想创造、有行为规范的早期文明时代。特别是一些先哲对于人的梦境的分析和总结,得出了人有灵魂、灵魂不死等结论。先哲认为,人之所以做梦,是因为“人有灵魂”,这个灵魂有着两个世界,一个是现实生活世界,一个是并不清晰的“非现实”世界,也可以称之为“冥界”或“鬼魂世界”或“神”的世界。做梦就是人的灵魂在人睡觉之后脱离了人体在另一个空间游走或者是在同另一个世界的人交往的活动……早期文明时代的先哲认为,人的死亡就像人做梦一样,虽然肉体死亡了,但是灵魂依然活着,只是活在另一世界里,它依然对活在现实的人有着各种各样的影响。灵魂能干预人事,对于活着人或灵魂的后代既可以“降福”,也可以给活着的人或后代“施祸”。灵魂对待活着的人态度如何,主要看生者对逝者的态度和对其遗体的处理方式如何。假如对逝者遗体尊重有加,灵魂就会保佑活着,否则就会给生者带来灾祸与麻烦。与灵魂的概念先生相伴的概念还有“神灵、神界、神仙”的概念。无论是西方的《古希腊神话故事》等经典名著,还是中国的《盘古开天》《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等神话传说,都在不同程度上讲述着“非人世界”的神话故事,这些故事和传说尽管都是原始人类借助想象、利用想象,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工具。但是,他们都在不断地传播并强化着“灵魂不灭”和“神灵仙界”永存的观念。由于人类开始重视神灵、关注灵魂、相信灵魂不灭,于是人们对死亡看得很重,在行动上就表现出重丧重葬。“灵魂不灭”和神灵仙界永存的观念,使得人类开始对逝者遗体处理的意识不断增强,慢慢就形成了今天所说的人类文明前期的“殡葬文化”。很显然,早期人类的殡葬文化较多地反映着人类趋利避害、求吉化凶、祈福增寿的心理诉求。殡葬行为都是为了取悦逝者的灵魂或冥界的鬼神,已达到生者吉祥如意、一生平安的目的。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之后,由于生产力的提高,社会分工的细化,不同的社会阶层与不同的思想流派开始大量出现,殡葬文化也迅速发展、丰富并不断演变。殡葬行为除了满足生者“趋利避害、求吉化凶、祈福增寿”的心理需求之外,开始增加了统治阶级“教化民众”“规范民风”“稳固社会”等政治功能,殡葬文化的伦理特征日渐显著。西汉时期的戴圣编撰的《礼记》是记录战国以后及西汉时期社会的变动,包括社会制度、礼仪制度和人们观念的继承和变化的经典著作,也是反映儒家殡葬观念的经典著作。《礼记》中的诸多篇章,集中反映了儒家的丧葬观念。汉武帝时期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统治策略,儒家思想成为专制“大一统”主导思想,获取了正统与主导地位。儒家代表人物孔子认为,所有的丧仪、丧礼的重要作用在于教化后人。所谓:“礼者,钳民魂、体之枷也……礼虽无形,乃锐器也,胜骁勇万千。”孔子强调“礼”的教化价值和对统治者政权的巩固作用。“孝”乃是丧礼的核心,儒家的丧葬礼仪完全将“孝”的内涵体现出来了。中国传统丧礼的核心价值,便是通过孝道来敦厚人心,强化代际之间的联系,达到促进社会治理的目的。尽管汉代之后作为正统的儒家殡葬思想一致主导着中国封建社会殡葬文化的发展方向,但是,诸子百家的殡葬观念也一直在不断地影响着中国殡葬文化的发展与变迁。魏晋时期以及宋明时期的道家殡葬观念、汉唐时期的佛家殡葬思想以及晚明、晚晴时期的基督教殡葬观等,都对中国殡葬文化的发展与流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厚葬与薄葬、今生与来世、阳界与阴界、崇俭黜奢与隆丧厚葬、乐生重养与慎终追远、宗法人伦与世俗社会、家族丧礼与现代行会……这些都是不同时期、不同思想流派、不同价值观念和不同伦理道德所表达的不同殡葬理念与价值主张。近代以来,伴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多元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科学技术的传播以及宗教文化的整合,中国传统的丧葬文化无论在理念、内容、形式以及流程范式等方面,都遭到巨大冲击。传统的“隆丧厚葬”的丧葬观念受到“移风易俗”“崇俭黜奢”新思潮的影响;封建宗法人伦的“明尊卑、序人伦”、强化社会等级的丧葬观念,被人本理念、民主自由的思想所打破;以家庭、家族、宗族祠堂为主要丧礼基本空间的殡葬形式,被现代社会的机构组织、行业团体追悼会、追思会等新的悼念仪式与葬礼形式所渐渐取代;工业社会的城市化、人口集聚化的趋势,严重解体着宗法制农耕社会的丧葬礼仪和祭奠方式;传统家庭结构的变化以及人口的不断迁徙所带来的社会成员生活圈的改变,使得传统的封建殡葬礼俗丧失的过去封建大家庭大家族的传承纽带;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人类对生命进程研究的深入,破除了死亡的神秘性,导致了人们面对死亡使得时候对宗教精神的依赖逐渐削弱,人们逐渐倾向于用科学的途径解决家庭丧葬问题……总之,社会转型与文化变迁,使得人们的“神灵观念”“灵魂不灭”等传统意识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宗教信仰的缺失与宗教精神的淡化,使得我们今天的悼念形式“快餐化”,丧户家庭“无助”“迷茫”“孤独”“抑郁”情绪不断蔓延。正确认识传统殡葬文化的历史价值与现代意义,寻找和挖掘传统殡葬文化中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的优秀因子,已经成为我国殡葬改革、殡葬文化创新的当务之急。二现代殡葬价值体系的构建与创新任何时代的社会发展与进步,都离不开文化创新的引领。正如早期人类先哲发明“灵魂不灭”的思想观念、从而导致人类的殡葬文化诞生一样,近代的人文主义思潮、民主科学理念,导致了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使得世界性的人本主义思潮风起云涌。早在文艺复兴时期,思想家们提出“崇尚人性、反对神性;崇尚人权、反对神权;崇尚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的价值理念,不仅成为当初抨击欧洲中世纪的神权思想体系的强大精神武器,而且也成为近三百多年来世界各国构建资产阶级价值体系的理论指南。一切文化都是非自然的人造物。尽管文化的定义有几百种,但是,“文化的核心是伦理”已经都得到很多文化研究者的认同。所谓的“伦理”,其实就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方式方法。有学者认为:文化的本质是伦理,其最后的成果则是优雅人性和高尚道德人格境界的养成。[1]殡葬文化是人类独有的文化现象,是人类社会的基本需求之一,也是人类文化传承的基本方式之一。殡葬文化价值内涵与历史意义由最初的“讨好亡灵、祈福求安、避凶化吉”,到“追悼逝者、荫护后代、强化人伦”,再到“教化民众、醇化民心、巩固皇权”,再到“排解悲伤、宣泄哀痛、珍惜生命、思索未来”等等,一直在不断地朝着人本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变化、丰富、完善。传统的殡葬文化必定要在新的历史阶段变革创新,如何不断地创新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殡葬文化?如何改革传统殡葬文化中不适应时代与社会发展需求的部分?最终的考量标准必须符合人性的需求。其实,文化创新的根本原因是来自于人性特征的。人类为何会发生不断的文化创新行为呢?我们认为有三点基本原因:第一,文化创新主要是基于人性根本特征出发的。人性是永恒的,比如喜新厌旧、善于变革,比如我们所说的自信之说、恻隐之心、羞辱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是所谓的人性。我们认为人性是不变的,尽管历史在变化,但人性不变。虽然历史条件在变化,人性的表现形式可能会发生变化,但人性的本质是不变的。所以,创新的根本原因是人性及来自人性的根本特征;第二,人类总是受到各种各样的挑战,有来自环境的挑战,有来自人类自我欲望的挑战,有来自外在压力的挑战,尽管,人性中还有许许多多今天人类所说不清的东西,但它是客观存在的,漫长的人类社会实践,实际上是在不断发现人性的全部内容。到目前为止,我们不能说把人性特征发现完了。爱因斯坦说,人类对于自身头脑的发现与开发只占大脑的百分之二十,如果将来开发到百分之八十,那么人性的新的内容会更多地表现出来。所以我觉得人性的本质是我们创新的根本动因,这也是创新的根本动力和根本的压力所在;第三,创新是人类对于现实挑战的一种应战反应。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提出过著名的:“文明来自挑战和应战的反应”理论。美国文化学者亨廷顿在阐述“文明产生于人类对于环境的挑战与应战理论”时候举了一个例子:在远古时代,温暖的南方人还处在蒙昧状态,他们生活了很多万年后,一部分聪明的人想改变环境向北方走,结果越走越冷,有的人坚持下来了,用兽皮裹身则慢慢发明了衣服,挖坑御寒、抵挡风雨则慢慢发明了房子与建筑,后来又慢慢发明了火……这是他们迈入文明社会的最关键的一步。外在环境的挑战,积极应战的人们走出了蒙昧创造了文明,而另一部分人则缺乏应战思维,一遇到北方的寒冷时就又回到南方温暖环境,因而他们就保持地呆在蒙昧的状态中,没有走出野蛮……这也许就是文明的演变过程。传统的中国殡葬文化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逐渐形成的一种古代殡葬文化理论体系,它在满足民众“趋利避害、求吉化凶、祈福增寿”的心理的同时,也为统治阶级“教化民众”“规范民风”“敦厚人心”“稳固社会”“强化代际联系”“促进社会治理”“巩固皇权”等起到了巨大的精神导向作用。远古时期,人们把殡葬仪式视为联系生命、死亡和来生的纽带。人们在各种灾难、瘟疫和兵燹过程中意识到生命死亡的必然性,希冀通过安葬逝者、举办葬礼表达对亡故至亲的哀思和对生命的感激,也为逝者来世寻找通向天堂的路径,或者祈求逝者为生者带来好运。因此丧葬仪式变成了寄托生者哀思、表达生者愿望、渴求生者平安的特殊场合。人们因丧失亲人所引发的巨大悲伤还可以通过葬礼的形式得以宣泄与排解。在西方社会,死亡的哲学意义表现在生者对于社会的传承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在当今中国社会,由于文化的变迁和社会的重构,传统殡葬文化的内涵与价值发生了巨大改变,时代要求现代社会必须构建一套全新的殡葬文化价值体系。特别是中国当前正处于快速城市化过程中,被颠覆了的家庭结构和消失了的宗教意识以及“五四”以来所丢弃的传统殡葬礼仪体系,使得我国的殡葬文化体系处在传统与现实断裂时段:传统的殡葬体系被基本抛弃,新的殡葬价值系统尚未建立。一方面快餐化的殡葬仪式盛行;另一方面,不伦不类的丧葬礼仪地下蔓延。特别是在大中型城市里,人口老龄化、青年人信仰缺失、家庭观念淡化等现象十分普遍。而适合我国国情的计划生育政策产生了大量独生子女家庭。家庭规模急遽缩小,家庭力量单薄,当家庭遇到亲人去世的事件时,特别需要社会的殡葬救助。自1956年以来,中国一直推行以以节约土地、保护环境、移风易俗、减轻群众负担为宗旨的殡葬改革,但半个世纪过去了,在殡葬服务资源的配置以及殡葬服务质量等方面,依然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殡葬需求。究其原因是因为殡葬改革只是强调技术层面,忽视对殡葬文化价值体系的构建。我们认为,建立现代殡葬文化的价值体系,必须要现代殡葬行为的性质、特征,要确立殡葬文化的现代内涵与外延,要明确我们进行殡葬改革的基本目标和任务,要回答民众提出的“什么是殡仪陋习?”“如何对待殡葬消费?”要明确殡葬行为的个人权益和社会责任,尤其要建立并制定系列健康文明的殡葬礼仪。殡葬改革并不意味着完全摒弃传统的殡葬礼仪,而是要传承中国优良的殡葬文化传统,在尊重传统殡葬礼仪的基础上创新健康、文明的殡葬礼仪形式,以符合现代人的物质和精神消费需求。对于不危害公共利益的传统祭祀行为,应当予以保护,并提供充分的场所给予满足。西方国家的宗教场所,在满足民众基本的宗教文化需求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在撰文阐述“十二五时期推进殡葬改革的主要任务”时,曾从六个方面提出现代殡葬的构建,分别是:“建设惠民殡葬,维护公平正义;建设公益殡葬,落实政府责任;建设绿色殡葬,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科技殡葬,加快成果转化;建设阳光殡葬,实现满意服务;建设人文殡葬塑造核心价值”。这是我们构建现代殡葬文化价值体系的基本目标和创新路径。如果能够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努力,一定能够推进我国的殡葬文化建设朝着正确方向发展。三变革时代中传统殡葬观的挑战与应战毋庸置疑,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殡葬改革所取得的是有目共睹的。无论是在改革土葬、推行火葬方面,还是在变革丧葬习俗、探寻新的殡葬形式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在一些大中城市里,殡葬形式的传承与创新已经显示出许多喜人的趋势,例如,在葬法改革方面草坪葬、树葬、骨灰撒海、深埋不留标记等节地生态葬法,为越来越多的群众所接受;“公墓变公园”的墓葬理念,得到了广泛传播与实践;花圈、花篮、黑纱、白花取代了纸扎用品和披麻戴孝,这些在城市里被普遍采用的丧葬形式已经开始在广大农村地区推广;“网上祭拜”“网上公墓”等祭祀方式,在近些年来也开始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但是,由于变革时代的各种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传统中落后的丧葬观念在一些民众的头脑里根深蒂固,许多地方依然存在着许许多多不文明的丧葬习俗、丧葬形式和丧葬行为。一些城市的居民在街道小区里搭建灵堂,在楼道或小区草地吹吹打打,甚至在居民小区的公共通道上堆放丧葬用品,相关行为严重影响了其他居民的正常生活秩序。在安葬形式方面,一些暴富起来的市民大修祖坟,在非公共墓区或者在一些靠近城市边缘地带或高速公路旁边建设一些与环境极不协调的灵屋、灵堂、巨碑等,严重破坏了城市环境,对于周边地域的负面影响极大,不仅严重地损害了城市的视觉形象,而且造成了社会财富和宝贵的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在我国的一些城市里已经出现了死者与生者争地的现象,许多城市由于公墓占地面积过大,漫山遍野的白色墓碑使得许多城市空间变得极为狰狞、压抑,加上公墓绿化环境建设环境太差,给人阴森恐怖印象太深,以至于严重影响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在丧葬仪式方面,一些农村地区依然披麻戴孝、吹吹打打、封建迷信方式大行其道……这些现象应当属于社会转型时期所带来的文化观念上的挑战。应当承认,我们当前的丧葬理念和丧葬行为依然是延续几千年的中华民族的丧葬传统,“灵魂不灭”“入土为安”“树碑立传”“阴阳共生”等汉民族的传统丧葬观念,致使我们今天汉民族的主要殡葬形式仍然是追求“一个葬礼”“一块宝地”“一个坟头”“一座墓碑”。尤其是大中城市,这种需求尤其明显,使得本来就十分稀缺的土地资源显得更为稀缺。由于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城市土地资源的稀缺现象日益凸显。部分城市对于城市的公共资源过度商业化的开发,严重阻碍了城市公共生态空间的建设进程,加之城市墓葬用地审批的趋于严格,在客观上导致了墓地价格迅速上升,并由此而引发了许许多多的社会问题以及对于殡葬行业的种种诟病。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众所周知的关于“殡葬垄断”“殡葬暴利”“‘阴间’房地产热”“死不起”和“死无葬身之地”等诸多争议。人们不禁要反思:究竟是传统的殡葬理念与殡葬形式已经不适应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发展需求?还是我们的殡葬政策与殡葬行业发展现实不相适应?抑或是由于环境的迅速变化,人类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也必然要跟着变化?墓地与墓碑存在的价值与意义究竟何在?尽管回答这些问题的答案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我们必须要审慎地回答这些问题,这是我们应当积极应对挑战的一种社会责任。四关于墓园价值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创意思考墓园不仅是人类生命的最终归属地,也是生者对逝者展示亲情、寄托哀思之地,同时也是展示逝者人生轨迹、启迪或警示后人的窗口。古今中外,许多伟人的墓园和象征国家精神的墓园都是当代无数游人纷纷前往瞻仰的胜地。八宝山革命公墓、法国拉雪兹神父公墓、美国的阿灵顿国家公墓与意大利的韦拉诺公墓等,都几乎成为了一个城市的精神象征。“狐死守丘”“叶落归根”等观念,表现的就是中国人特有的归宿意识。墓园应当是每个人的最终归宿。墓园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着一个社会文明发展的状况。不仅华夏文明如此,西方文明同样如此。正因为如此,中国人把祖坟、墓地、墓碑等都看得十分重要。从这个意义上讲,公墓是永存的!只要人类存在,公墓就一定会存在。只是存在的形式也许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变化而已。今天的公墓,不同于古代的帝王陵地和贵族的私家陵园,它已经不是帝王将相的私家领地,它与“公园”一样,在西方工业革命以后成为了城市公共空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公墓是活着的人们对于逝者的精神寄托地,是传达墓园文化的符号与载体,是人类的归宿意愿、哀思情怀、慎终追远思想的具体实现物。公墓中的每一个逝者的经历与个性的独特性及其显示的精神意义的差异性,恰好成为生者现实世界的某种比照,也正是这种比照才显现出墓园的精神警示价值。随着时代的变化,世界各国的公墓显现形态也在不断地变化。远古中国的墓地多为坟丘,但几乎所有的坟冢都是一个记忆符号,后来才慢慢有了碑记和坟冢的各种装饰,皇家陵园和王侯将相的陵园则更为讲究,其复杂的形式已经形成了今天的一门独特的古墓考证学。欧洲的近代墓园由于其宗教精神和独特的葬礼形式以及教堂载体的诸多礼仪形式等,则更多的融入了许许多多的雕塑与装饰艺术,形成了与欧洲近代城市公园接近的独特公共空间。中外墓园的发展与变迁过程,都在昭示着一个规律:无论是私家墓地还是现代公墓,其所有的表现符号和表现载体,总是在表现统治集团或社会主流文化的价值观念和道德信仰,总是在用不同的价值规范道德标准去引导或规范人们的精神行为。尤其是现代公墓,它总是在客观地反映着特定历史时期主流社会的伦理观价值观。优秀的现代公墓往往以优雅的环境、庄严肃穆仪式,宁静素洁的氛围等,使生者在参与殡葬活动过程中得到精神的熏陶,心灵的净化和行为的约束,优雅的殡葬形式会使得人们自觉告别不文明、不健康的消费;健康文明的悼念方式和安葬形式对丧葬消费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显然,公墓的价值就在于它的纪念、教化、与精神承载作用,而这种作用恰好要在社会的公共空间中才能发挥出来。五作为新殡葬模式的“人文纪念公园”的创新构想如何将公墓建设与城市公共空间建设和谐统一起来,这是应对转型时期社会现实问题种种挑战的一种积极应战行为。我们认为,要解决目前社会上对于殡葬行业诟病极多的所谓“殡葬垄断”“殡葬暴利”“‘阴间’房地产热”“死不起”和“死无葬身之地”等诸多问题,应当从创新殡葬模式、转变殡葬观念的角度入手,跳出“一块宝地”“一座墓碑”的传统思维圈圈和安葬模式,通过不立大碑、不留坟头、不使用木材花岗岩、不占用大面积土地的创建“人文纪念公园模式”,采用象征性的纪念墙、绿色草坪、独特的安葬仪式以及个性化的殡葬服务,来彰显每个逝去的生命个体的价值。丧葬仪式的核心灵魂,重在创造独特的人文氛围,逝者家属将不必花费巨额资金购买墓地,更不用劳民伤财大操大办丧事,而由人文纪念公园的管理者提供最具人文情怀的现代葬礼仪式,使得逝者得到最大化的尊重与祭奠。这种模式不仅会彻底解决过去那种模式所谓的“殡葬垄断”“殡葬暴利”“‘阴间’房地产热”“死不起”和“死无葬身之地”等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它将给城市留下美好的公共空间。美国的加利福利亚州的考克斯纪念公园和洛杉矶的莱茵纪念公园、圣路易墓园就是成功的范例。这些墓园的共同特点,就是墓地草坪化与墓碑的艺术化、微型化。澳大利亚墨尔本的绿色墓地里的墓碑最小的只有矿泉水瓶子一般大,但人文氛围十分浓郁,可以想象,这些墓园在百年之后仍然会使人们肃然起敬。武汉石门峰都市陵园,在建园之初制定了公园、陵园“两园合一”的规划布局,积极吸收并借鉴国内外主题公园、主题陵园的特点,秉承“将公墓变公园”的建园理论,融合江南园林的建筑风格,在全国较早提出了公园式陵园的大胆设想与具体的改造实施方案。通过多年努力,石门峰墓园环境变得亮丽、阳光了,但其丧葬形式依然是沿着“一块宝地”“一个坟头”“一座墓碑”的模式在建设墓园,依然存在着所谓的“殡葬垄断”“殡葬暴利”“‘阴间’房地产热”“死不起”和“死无葬身之地”等诸多受人诟病的问题,因为它是在当前我国现行的殡葬管理条例的约束下实施的模式,它必然会受到传统理念和现行政策的约束。我们对这种传统丧葬模式最担忧的突出问题就在于,那漫山遍野的一块块白色墓碑,50年100年之后将会是什么样的景象?“人文纪念公园”理念的提出,并非是概念上的炒作,它具备现实的操作性,是中国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一个创新之举。我们认为,将传统的公墓建设成为“人文纪念公园”,当前最为急迫的是要解决好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要重新审视和改造国人的死亡观和凶吉观,重新定位并认识墓园的本质,让死亡变得壮丽起来。中国人向来是忌“死”怕“鬼”,说明广大民众受传统丧葬文化的影响依然根深蒂固。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多数国人对公墓、死亡、丧葬等事物一直讳莫如深。所以,自古以来中国的墓地、坟场等都建设得非常恐怖、阴森,多给人沉重、压抑之感。因为在大多数国人心中,墓园是亡灵的栖息地,是神鬼出入的场所,是阴曹地府所在地,与墓园靠近、与死者坟墓接触会非常不吉利。甚至对于从事这一行业的人员多有歧视和偏见。这样的一种状况,对于公墓风格与形态的创新来说是不利的。相对于城市的公园、街道、广场等公共空间的建设,我国城市公墓的建设在许多城市里长期以来处在与城市发展相对滞后的状态。公墓建设与管理在城市的管理者心目中一直处于心理边缘,往往处在一种被轻视、被忽略甚至被遗忘的状态。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很少有人去潜心研究现代墓园的设计理论与实践问题,很少有学者去探讨传统丧葬礼俗形成的历史原由和对于现实的影响,一些正统的、所谓权威的学术机构对于这些关系到生命本质的“死亡问题”“丧葬问题”等等几乎都不屑一顾,有些甚至认为这些都不是学术问题,缺乏学术性,甚至有些高等学府把他们称之为“神秘文化”、雕虫小技。由于我们缺乏新的城市建设理论的传播、缺乏现代丧葬理论的启蒙,缺乏现代科学技术人才对殡葬领域的研究与关注,自然就导致当今的大多数国人还沿袭着几千年来的传统丧葬礼俗与方式,还惦记着祖宗代代相传的坟墓建造方式,以及对亡灵的祭奠传统,因而,我们许多城镇的公墓建设还和千百年之前相差无几。这些现象产生的根源,与传统的“死亡观”和“惧死观”的影响,是脱离不了关系的。要改变我国殡葬文化中负面的惧死观、凶吉观和阴曹地府观等,就必须学习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对待生死问题的科学态度,吸收他们殡葬文化中的优秀思想。由于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不同,西方人眼中生与死的界线,并不是太分明。西方人认为,墓园是逝者与生者和谐共处的地方,是生者与逝者默默对话的场所。位于法国20区的拉雪兹公墓,地处城市核心地带。公墓与生活区,仅一墙之隔。公墓环境庄严幽美,在给亡者一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