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_第1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_第2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_第3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_第4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 . .

. . . .

. . . .

. . . .

七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120

分/120

分钟)

I

一、语言积累及运用(12

分)

1.指出下列加点字中注音有误的一项。 ( )3

A、蜕变(tuì) 饥寒(jī) 缀连(zhuì) 倔强(jiàng)

B、洗濯(zhuó) 玷污(zhān) 扒窃(qiè) 诅咒(zòu

C、海天相吻(wěn)碌碌一生(lù)坚贞(zhēn) 庸人(yōng)

D、鬓发(bìn) 寂寥(liáo) 榆杨(yú) 当心(dāng)

2.选出书写有误的一项 ( )3

A.洗濯 玷污 碌碌终生 绝处逢身

B.稀疏 雏形 红灯绿酒 回味无穷

C.嬉戏 厄运 心旷神怡 异国他乡

D.固执 懊恼 猝然长逝 问心无愧

3.选出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 ) 3

A.为了避免以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我们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B.通过这次严肃的教育,使他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C.我们要多听多说,多读多写,努力提高语文水平。

D.全体同学讨论并听取了班长的报告

4.下列诗句不构成比喻关系的一句是( )3

A、理想是罗盘,

给船舶导引方向。

B、理想是船舶,

载着你出海远航。

C、理想是一种获得,

理想又是一种牺牲。

D、理想是路,

引你走到黎明。

二、课内阅读理解(27

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

8-11

题。(15

分)

《论语》十则

(1)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

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曾子曰: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

亦远乎?”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找出下列句中的没运用通假字的一项( )3

A、不亦说乎

B、诲女知之乎

C、是知也

1

D、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6、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 )3

A、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学习不去思考就会疑惑不解,只思考不学习会迷惑。)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要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几个人一起走,一定有可以作我老师的人。)

D、为人谋而不忠乎?(替别人出主意是不是诚心诚意的?)

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一则是为了告诫弟子( )3

A、做学问要学会变通。

B、做人要知道谦虚。

C、做学问要老实,不要不懂装懂。

D

、做事的态度要老实。

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3

A、比喻 B、拟人

C、象征 D、

借代

9.下列句中谈学习态度的是( )3

A、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二)完成下面

12—15

题。12

落难的王子

有一个王子,生性多愁善感,最听不得悲惨的故事。每当左右向他禀告天灾人祸的消息,

他就流着泪叹息道:“天哪,太可怕了!这事落到我头上,我可受不了!

可是,厄运终于落到了他的头上,在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中,他的父王被杀,母后受辱

自尽,他自己也被敌人掳去当了奴隶,受尽非人的折磨。当他终于逃出虎口时,他已经成了

残废,从此流落异国他乡,靠行乞度日。

我是在他行乞时遇到他的,见他相貌不凡,便向他打听身世。听他说罢,我早已泪流满

面,发出了他曾经有过的同样的叹息:

“天哪,太可怕了!这事落到我头上,我可受不了!

谁知他正色道:

“先生,请别说这话。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

只要他不死。至于死,就更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落难的王子撑着拐杖远去了。有一天,厄运也落到了我的头上,而我的耳边也响起了那

熟悉的叹息:

“天哪,太可怕了……”

10.课文中的王子性情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3

A、由地位尊贵的王子,变成了行乞者。

B、由生性善良、脆弱变得坚强起来。

C、由生性多愁善感变得冷漠无情。

D、由生性多愁善感、脆弱变得坚强起来。

11、生性多愁善感的王子为什么会变得顽强地面对厄运?( )3

A

A、生活的压迫使他不得不承受。

B、人间的灾难使他变得麻木了。

2

C、遭到厄运后历尽苦难的磨练,性格坚强起来了。

D、战胜不了厄运时,只能向厄运低头。

12.根据这篇课文的寓意,从下面的名言中选一句你认为最恰当的送给受难的人。( )3

A、贝多芬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

B、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C、宁肯站着死,不肯跪着生。

D、有志者事竟成。

13.“天哪,太可怕了!这事落到我头上,我可受不了!

这句话在文中反复

出现,有什么作用?( )3

A、反复出现起强调的作用,写出厄运的可怕。

B、反复出现起引用的作用,写出未经受厄运的人的庆幸心理。

C、反复出现起引用的作用,写出未经受厄运的人不相信自己也能有战胜磨难的坚强。

D、反复出现起强调的作用,写出未经受厄运的人的庆幸心理。

第Ⅰ卷选择题答案

题号

选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II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三、默写与仿写(8

分)

14.默写。4

①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 ? ?”(《学而》)

②阐述学与思辨证关系的句子是 , (《为政》)

③子曰:“由,诲女知之乎! , , 。”(《为政》)

15.仿写。4

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理想是船舶,载着你出海远行。

仿此句式,以“理想”开头再写两个句子。

理想是

理想是

四、课外阅读理解(23

分)

(一)完成下面

16—18

题 9

猎狗有幸同时被两个城市邀请参加午宴。天一亮,猎狗兴高采烈地跑到第一个邀请它的

城市,看到屠夫正在宰牛,它没有等,急急忙忙跑向第二个城市,到了那里,看见厨师正在

淘米。这时正是清晨八点钟。它又飞快地跑回到第一个城市,只见炉子上正在煮饭,还没有

做熟。它片刻未停,再奔往第二个城市,但见人们正在盛饭,它又第三次赶到第一个城市,

看到奴仆在擦盘子,它一分钟也没有等就又匆匆离去。这时已是正午十二点。它由于不停息

地往返三次,饥渴劳累,嘴里不断滴着口水。它第四次来到第一个宴请它的地方,客人正宴

罢散去,再到第二个宴请它的地方,人们也已酒醉饭饱,这时已经是下午两点钟了。两处丰

3

盛的宴席,猎狗都没吃上,最后只好舔点儿残羹剩饭充饥了事。

16.猎狗奔波于两个城市之间,原因是什么?选出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3

A.它想参加第一个城市的午宴,不想参加第二个城市的午宴。

B.两个城市都争着邀请它参加午宴,它只好来回奔波。

C.它做事没有耐心,不能坚持到底,而且三心二意。

D.它不愿总在一个城市等待。

17.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3

18.这则寓言主要运用什么手法?在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3

(二)阅读下面短文,回答

19——24

题。14

小溪

⑴春天到了,屋后的小溪突然活泼起来,整夜听着她轻快的脚步声一路跳跃。

⑵初搬到山上时,正值严冬,又是风又是雨的。我只好蛰伏在我的小屋里,

过大大的

玻璃窗,看云天夕阳的变幻,山间晚雾的弥漫;除此之外,就是这条小溪终日为寂寂深山加

添一些生动的音符。我一直没见过小溪的模样,但我和她却是那样熟识。深沉的夜里,当我

读累了,写疲了时,我就放下书,搁下笔,静静聆听小溪以她独特的“溪语”诉说着大地的

心声。屋外寒风凛冽,冷雨敲毫,小溪的脚步总是迟缓沉重的,是她也耐这冬日的冷寂?她

可曾看到我窗口透出的一荧灯火,体会些许我关怀的心意?多少时候,我俩是深相契连的。

⑶天气渐渐暖和,小溪的步子也开始变得轻快流畅。想来,她一路穿过青山,行过原野,

蓦然发现溪边的小花结了苞,小草冒了芽,初生的小蜗牛怯怯地探出了触角;大地一片青葱,

万物欣欣向荣,便不由得一阵惊讶,一阵欢喜,忙不迭地要将这好消息带给大家。听听,这

小溪正以愉悦的声音告诉你一个亘古弥新的故事:春回大地!

⑷什么时候,挑个风和日丽的好日子,我也下到小溪,探访我这位神交已久的老朋友,

小溪不知将以怎样的欢乐迎接我哩!

19、把“屋后的小溪突然活泼起来”中的“活泼”换成“活跃”好不好?为什么?(3

分)

“ ,

20、

这条小溪终日为寂寂深山加添一些生动的音符”

句中“生动的音符”指的是什么?(2

分)

21、“静静聆听小溪以她独特的‘溪语’诉说着大地的心声”这一句应怎样理解?(2

分)

4

22、小溪的脚步“迟缓沉重”是指小溪的什么状态?“轻快流畅”又是指小溪的什么状态?

(2

分)

23、“忙不迭地要将这好信息带给大家”中的“好信息”是指什么信息?(2

分)

24、作者在本文里主要是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把小溪写得活灵活现的?(3

分)

五、写作

50

请自定题目作文,但题目中必须有“感恩”二字。不少于

500

字。

部编版七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语言积累及运用(12

分)1.

B 2.A 3.

C 4.

C

二、课内阅读理解(27

分)

(一)5.D 6.A 7.C 8.C 9.D

(二)

、10.D 11.C 12.A 13.C

三、默写与仿写(8

分)

14.略

15.仿写。略

四、课外阅读理解(23

分)

(一)

16.C

17.讽刺了办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