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高分预测预测题_第1页
2023-2024学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高分预测预测题_第2页
2023-2024学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高分预测预测题_第3页
2023-2024学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高分预测预测题_第4页
2023-2024学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高分预测预测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伎俩(jì)

仲裁(zhōng)

畸形(jī)

遒劲(qiú)B.不逊(xùn)

寒噤(jìn)

边陲(chúi)

踌躇(chú)C.召唤(zhāo)

角逐(jué)

舐犊情深(shì)

星宿(xiù)D.奔丧(sāng)

犷悍(guǎng)

翌日(yì)

栈桥(zhàn)2、下列词语的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泄气

建树

凌空

催枯拉朽B.巨额

钞票

默契

眼花缭乱C.潇洒

敦煌

娴熟

震耳欲聋D.浩瀚

渗透

歼灭

白手起家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B.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C.马可•波罗说卢沟桥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D.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美轮美奂。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互联网发展在中国迸发出的巨大能量,引发全球瞩目,互联网“中国模式”正在海外市场被快速复制和传播。B.董卿的《朗读者》除了书稿写得感人外,新书的最大的亮点是首次尝试使用AR技术,实现了文本与节目视频的无缝结合。C.取消奖牌榜,无论是各省区市代表团还是运动员个人,才能放下心理包袱,回归体育本身,放手拼搏。D.大型政论专题片《法治中国》在央视热播,“法治”二字强烈引发社会各界共鸣,也点燃了亿万人民建设法治中国的热情。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5、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题作答)

(1)

,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2)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俗夫胸襟谁识我?

。(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

(3)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春江潮水连海平,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4)

,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选自《富贵不能淫》)【乙】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皆浊,何不随其流而杨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①?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②,受物之汶汶③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④之白,而蒙世之温蠖⑤乎?”于是怀石,遂自投汩罗以死。(选自《史记·屈原列传》)

【注释】①醨:薄酒。②察察:洁白的样子。③汶汶:浑浊的样子。④皓皓:莹白的样子。⑤温蠖(huò):昏愦。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父命之(

)

(2)必敬必戒(

)

(3)形容枯槁(

)

(4)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和“而蒙世之温蠖乎”中“之”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十二章》)B.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说》)C.何陋之有(《陋室铭》)D.久之,目似瞑(《狼》)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2)于是怀石,遂自投汩罗以死。

4.请你结合孟子在【甲】文中阐述的“大丈夫”形象,说说【乙】文中的屈原为什么称得上是一位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昆虫记》节选,完成下列小题。①蝉是非常喜欢唱歌的。它翼后的空腔里带有一种像钹一样的乐器。它还不满足,还要在胸部安置一种响板,以增加声音的强度。因为有这种巨大的响板,使得生命器官都无处安置,只得把它们压紧到身体最小的角落里。当然了,要热心委身于音乐,那么只有缩小内部的器官,来安置乐器了。②但是不幸得很,它这样喜欢的音乐,对于别人,却完全不能引起兴趣。就是我也还没有发现它唱歌的目的。通常的猜想以为它是在叫喊同伴,然而事实明显,这个意见是错误的。③蝉与我比邻相守,到现在已有十五年了,每个夏天差不多有两个月之久,它们总不离我的视线,而歌声也不离我的耳畔。我通常都看见它们在梧桐树的柔枝上,排成一列,歌唱者和它的伴侣比肩而坐。吸管插到树皮里,动也不动地狂饮,夕阳西下,它们就沿着树枝用慢而且稳的脚步,寻找温暖的地方。无论在饮水或行动时,它们从未停止过歌唱。④所以这样看起来,它们并不是叫喊同伴,你想想看,如果你的同伴在你面前,你大概不会费掉整月的功夫叫喊他们吧!⑤其实,照我想,便是蝉自己也听不见所唱的歌曲。不过是想用这种强硬的方法,强迫他人去听而已。⑥它有非常清晰的视觉,只要看到有谁跑来,它会立刻停止歌唱,悄然飞去。然而喧哗却不足以惊扰它。你尽管站在它的背后讲话,吹哨子、拍手、撞石子,这镇静的蝉却仍然继续发声,好像没事儿人一样。⑦有一回,我借来两支乡下人办喜事用的土铳,里面装满火药,将它放在门外的梧桐树下我们很小心地把窗打开,以防玻璃被震破。⑧我们六个人等在下面,热心倾听头顶上的乐队会受到什么影响。“碰!”枪放出去,声如霹雷。⑨一点没有受到影响,它仍然继续歌唱。它既没有表现出一点儿惊慌扰乱之状,声音的质与量也没有一点轻微的改变。第二枪和第一枪一样,也没有发生影响。⑩我想,经过这次试验,我们可以确定,蝉是听不见的,好像一个极聋的聋子,它对自己所发的声音是一点也感觉不到的!(节选自法布尔《昆虫记·蝉》,有删改)1.蝉的歌唱源于它怎样的身体构造?

2.第③段画线句子语言有什么特色,请略作分析。

3.第⑦至⑩自然段,写了什么事?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具有怎样的治学态度?

4.“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的《蝉》和法布尔的《蝉》都写了蝉鸣,其用意有何不同?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请依次写出这首诗的韵脚。

(2)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全诗以远游起笔,中间写途中所见景色,最后以惜别作结,过渡自然,结构严谨。B.诗歌一开头就以明快的手法点明了此行途中已经到达的地方以及将要前往的目的地。C.这首是五言律诗,也是思乡诗。诗人在诗中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不舍与思念之情。D.诗的颔联景象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