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_第1页
201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_第2页
201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_第3页
201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_第4页
201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卷面总分:30分答题时间:240分钟试卷题量:30题练习次数:7次

单选题(共25题,共25分)

1.噬菌体、蓝藻、酵母菌三种生物都具有()。

A.纤维素

B.蛋白质

C.细胞膜

D.细胞核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噬菌体又名“细菌病毒”,不具备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外壳和核酸组成,因此排除A、C:蓝藻是原核生物,无细胞核,但含有蛋白质,排除D。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具备四个选项中的所有结构,因此答案选B。

2.变形虫可吞噬整个细菌,这一事实说明细胞膜具有()。

A.选择透过性

B.一定流动性

C.小分子物质通过的通道

D.大分子物质通过的通道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变形虫吞噬整个细菌是通过胞吞方式,其原理是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因此答案选B。

3.豌豆种子萌发早期,C02的释放量比02的吸收量多,这是因为()。

A.无氧呼吸比有氧呼吸强

B.光合作用比呼吸作用强

C.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强

D.呼吸作用比光合作用强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豌豆种子萌发早期,种皮尚未破裂,种子内部缺氧,导致无氧呼吸比有氧呼吸强,因而C02的释放量要比O2的吸收量多,故答案选A。

4.连续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其间期的特点是()。

A.细胞没有变化

B.染色体隐约可见

C.核膜解体,核仁逐渐消失

D.细胞内进行着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连续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中,其间期内进行着复杂的化学变化,主要是进行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实现染色体的复制,间期的染色体在光学显微镜下是看不见的,但不等于说细胞内没有变化,因此A和B错误、D正确。核膜解体,核仁逐渐消失是前期的特点,因此C错误。故答案选D。

5.自养生物与异养生物在同化作用方面的根本区别在于()。

A.是否需要光

B.是否需要H20

C.能否将有机物转化成所需的物质

D.能否直接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同化作用(SZ叫做合成代谢)是指生物体把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的营养物质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且储存能量的变化过程,即生物体利用能量将小分子合成为大分子的一系列代谢途径。自养生物:能够利用无机物合成自身的有机物的生物,如蓝藻、硝化细菌、绿色植物等。异养生物:只能从外界摄取现成有机物的生物,如绝大多数动物、真菌等。因此自养生物与异养生物在同化作用方面的根本区别在于能否直接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故答案选D。

6.10粒水稻种子在成熟过程中干物质和呼吸速率的变化过程如图1,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图]

A.水稻种子在胚乳中积累有机物

B.种子成熟早期的代谢比较旺盛

C.呼吸速率下降有利于干物质积累

D.种子成熟后期的干物质合成速率比较快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水稻属于单子叶植物,其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中,故A正确;在水稻开花后的前20天左右,呼吸速率和种子干物质逐渐增加,说明种子成熟早期的代谢比较旺盛,故B正确;呼吸速率的下降意味着有机物的消耗减少,就更利于干物质的储存,即干物质的积累,故C正确;由图可知,干物质在开花后的后35天内几乎保持不变,因此D分析错误。故答案选D。

7.水稻种子在萌发时,长时间缺氧会引起“烂芽”的主要原因是()。

A.酒精中毒

B.乳酸中毒

C.丙酮酸中毒

D.二氧化碳中毒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水稻种子在萌发时,由于长时间缺氧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酒精能导致植物细胞腐烂.即“烂芽”。另外,植物种子无氧呼吸只能产生酒精,动物细胞无氧呼吸一般只能产生乳酸,因此答案选A。

8.谷类植物在一定光照下,若要增加产量,可以相对增加空气中某物质的含量.这种物质是()。

A.氧气

B.氮气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二氧化碳可以提高光合作用中暗反应的效率,增加有机物含量,因此答案选D。

9.正常情况下,女性的卵细胞中,常染色体的数目和性染色体为()。

A.22,X

B.22,Y

C.23,X

D.23,Y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正常情况下,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其中常染色体有22对,性染色体只有1对。

男性体细胞中.一对性染色体分别称为X染色体和Y染色体;女性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是相同的,都是X染色体,可简记为男:22X寸+XY.女:22X寸+XX。由于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中的一半,男性产生2种精子:一种是22常+X,一种是22常+Y;女性只产生1种卵细胞:22常+X,因此答案选A。

10.果蝇体内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

A.受精卵

B.精细胞

C.体细胞

D.精原细胞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染色体组是指携带生物遗传所需的整套遗传物质。正常情况下,果蝇属于二倍体,其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由于减数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只有一个染色体组,而受精卵和精原细胞与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目相同,故答案选B。

11.为了降低某种真菌对果树的毒害,园艺家引入了另一种形态结构和生物特性与该真菌相似,但毒性相对较低的真菌,从而使果树增产,两种真菌的种间关系是()。

A.寄生

B.共生

C.竞争

D.捕食

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生物的种间关系,难度较小。引入的另外一种真菌与原来的真菌由于形态结构、生理特征等相似。所以会发生竞争现象,因此答案选C。

12.某地区不同海拔区域的植物类型和蝶类物种多样化研究结果见下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各垂直带植被类型与该地区气候特征无关

B.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气候特征有关

C.不同海拔的植被类型的差异是群落演替的结果

D.不同海拔植被类型的差异反映了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各垂直带植被类型与该地区气候特征有关,A错误;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气候特征有关.B正确:不同海拔的植被类型的差异不是群落演替的结果,而是群落更替的结果,C错误;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不是反映了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这不是一个群落的内部空间上的配置,而是多个群落的更替,D错误。故答案选B。

13.切橘子、西瓜等水果时流出的汁液主要来自()。

A.液泡

B.细胞膜

C.细胞核

D.细胞质基质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液泡中有细胞液,细胞液中含有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物质,如各种蔬果汁中含各种有味道的物质以及丰富的营养物质,就是来自于细胞中液泡内的细胞液,故答案为A。

14.如果图2中草原生态系统的草能够供10000kJ的能量,营养级问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那么鹰占据的营养级能得到的最高能量值是()。

A.10kJ

B.100kJ

C.200kJ

D.400kJ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

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100%。图中鹰占据第三和第四营养级,要使鹰获

得能量最高值,能量传递效率应按20%计算,选最短食物链,即10000×20%×20%=400kJ。故答案选D。

15.在食物链中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一定是()。

A.生产者

B.初级消费者

C.次级消费者

D.三级消费者

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营养级是食物链中营养物质传递的环节,而组成食物链的是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生产者是营养传递的起点,应为第一营养级;初级消费者是以生产者为食的,应为第二营养级;次级消费者以初级消费者为食,属于第三营养级。故答案选C。

16.生态系统中,抵抗力稳定性最低的是()。

A.北极苔原

B.温带草原

C.热带雨林

D.温带阔叶林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抵抗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通过多种生物数量抵抗干扰,恢复稳定的能力。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纯,营养结构越简单,自我调节能力越弱,抵抗力稳定性越低,反之越高。北极苔原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稀少,营养结构简单,其中生产者是地衣,其他生物都直接或间接的依靠地衣来维持生活。假如地衣受到大面积损伤,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崩溃,说明其抵抗力稳定性最低,因此答案选A。

17.一年生枝条中,扦插时容易成活的是()。

A.带叶带芽的枝条

B.带叶去芽的枝条

C.去叶去芽的枝条

D.去叶带芽的枝条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扦插枝条一要降低蒸腾作用,二要产生生长素促进其生根。枝条去叶是为了降低蒸腾作用,从而提高成活率;带芽是因为芽产生的生长素多,可以促进生根和其他生长,所以用去叶带芽的枝条。故答案选D。

18.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实质是()。

A.自然选择

B.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C.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D.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故答案选C。

19.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对维持其亲代和子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恒定起重要作用的过程是()。

A.有丝分裂与受精作用

B.细胞增殖与细胞分化

C.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

D.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亲代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通过受精作用,使子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与亲代相同。故答案选D。

20.与米酒、酸奶和腐乳制作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制作前都要对原料进行灭菌处理

B.制作过程中微生物都要分解有机物

C.制作过程中微生物都进行无氧呼吸

D.使用的菌种分别是酵母菌、醋酸杆菌和乳酸菌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腐乳在制作前不需要对原料进行灭菌处理,故A错误;米酒、酸奶和腐乳在制作的过程中微生物都要分解有机物,故B正确;腐乳在制作的过程中一直需要氧气,其制作原理是毛霉的有氧呼吸,故C错误;米酒、酸奶和腐乳制作中,使用的菌种分别为酵母菌、乳酸菌和毛霉,故D错误。故答案选B。

21.对“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进行教学内容分析时.不属于教学重点的是()。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由细胞再组成组织,构成植物体的主要组织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和分生组织,不同的组织再组成器官,植物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由这六大器官直接构成整个绿色开花植物体,可见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植物体无系统,可见D项符合题意。

22.属于社区课程资源的是()。

①教材②少年宫③动物园

④科研机构⑤学校图书馆⑥学生已有知识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③④⑥

D.④⑤⑥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与生物课程有关的社区课程资源有:社区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动植物标本馆、动物园、植物园、少年宫、科技馆、生物科学研究机构、良种站、养殖场、高等院校、环保机构、卫生防疫站、医院、园林绿化部门、环境问题突出或环保先进的企业等,因此少年宫、动物园、科研机构属于社区资源;教材和学校图书馆属于学校课程资源:学生已有知识属于学生资源。故答案选B。

23.某教师想研究教学的问题,为了减少不必要的工作,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率,他首先要做的是()。

A.检索文献

B.写出论证报告

C.制定课题计划

D.分析处理数据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学教育科学研究的步骤,即选题、查阅文献、制定研究计划、搜集并整理资料、分析研究、撰写报告。由题意可知,该老师想研究教学的问题,说明已选题,接下来是查阅文献。故答案选A。

24.某版本的教科书中有大量的“资料分析”“思考与讨论”等栏目,体现教科书编写特点的一项是()。

A.活动设计突出探索性学习

B.内容组织突出并再现了科学发展的过程

C.评价方式注重多样化以及学生的自我评价

D.知识引入注重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某版本的教科书中有大量的“资料分析”“思考与讨论”等栏目,该栏目属于一种探究活动,该活动设计突出探索性学习,故答案选A。

25.图3所示的选择题的评价层次属于()。

A.识记

B.理解

C.应用

D.分析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生物知识的评价表如下:

其中,识记水平的评价教学要求是记住知识的要点,能够说出它们的大意,能够在有关情况中识别它们,与题意相符,故答案选A。

问答题(共5题,共5分)

26.很多植物可以通过营养器官产生后代,我们将新鲜的土豆用清水洗去泥土,选择明显的“芽眼”。用小刀剜下一块带“芽眼”的组织块。(图4)

(1)平常使用的“土豆’,(马铃薯)是植物的__________(填器官名称),其中富含的营养成分是。(6分)

(2)将“芽眼”块培养成子代植物,需要合适的土壤、适当的水分,并需要__________和__________。(6分)

(3)如果剜下的“芽眼”基部附带的组织块过小,种植过程中可能导致__________。(3分)

正确答案: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1)茎;淀粉

(2)光照;适宜的温度

(3)芽萎缩

解析:

(1)土豆是植物的块茎,其中富含淀粉。

(2)芽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需要合适的土壤,适当的水分,还需要适宜的温度、充足的光照等。

(3)“芽眼”基部附带的组织块的作用是提供营养物质,如果组织块过小,营养物质过少,芽可能萎缩甚至死亡。

27.图5为叶绿体中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

问题:

(1)图中的①结构上分布有__________和相关的酶,可以将光能转化为__________。(65Y)

(2)图中1阶段中H2O在光下被分解释放的②是__________,产生的③是__________和NADPH,可用于Ⅱ阶段的反应。(6分)

(3)图中由C5与CO2结合形成C3,再经过一系列复杂过程,最终合成的是__________。(35分)

正确答案: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1)色素;活跃的化学能

(2)氧气;ATP

(3)有机物

解析:

(1)①结构是基粒,含有色素和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可以将光能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

(2)1阶段是光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发生的反应是水的光解和ATP的形成。所以,②是氧气,③是ATP。

(3)Ⅱ阶段是暗反应阶段,主要的反应是CO2的固定和还原,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反应后,合成有机物。

28.材料.

在“开花和结果”一节课的教学中,某教师首先向学生展示从花店购买的月季、百合、康乃馨、勿忘我等鲜花,接着又让学生分享各自带来的鲜花的照片,然后教师又使用多媒体展示给大家不同类型花的图片和花展视频,整节课学生处于花的海洋之中,这是一节五彩缤纷的花的展示课。

问题:

(1)上述材料中,教师使用了哪些教学媒体(6分)

(2)指出该教师媒体运用的不足之处,并予以改进。(14分)

正确答案: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1)上述材料中,教师运用了实物、图片、图像和视频动画。

(2)该教师在讲解同一个知识点时,重复运用大量相同的教学媒体,用到了实物,又展示图片,然后又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和花展视频,这只是花的展示课,并没有回到教学的重点上来。

改进之处:上述材料所用到的教学媒体,保留1一2个就可以。在讲解这堂课之前,可以展示花的实物,让学生有美的感受,从而想知道花是如何开放的。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展示植物开花及受精的过程,使学生对开花和结果有更深的理解。

29.材料: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是教材“消化和吸收”一节课的学习内容.教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体验入手,让学生细细咀嚼馒头,感受咀嚼中味道的变化,教师提出问题:“口腔里的什么使馒头变甜的”学生们各自猜想,有的说是因为嘴巴里有牙齿,牙齿咀嚼形成的。有的说是因为嘴巴里有舌头,舌头的搅拌形成的,有的说是因为口腔里有唾液。然后,老师让学生分组做实验,找到馒头经过咀嚼变甜的原因。

问题:

(1)上述材料中老师用的是什么类型的教学策略老师采用这一策略的优点有哪些(10分)

(2)教师使用这种教学策略需要注意哪些要求(10分)

正确答案:

您的答案:

本题解析:(1)上述材料中教师用的是探究性教学策。探究式教学比较强调维持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培养学生与科学探究有关的各种技能以及对科学概念、原则和规则的理解。该策主要有以下五个优点:①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问题或回答问题;②保持学生的好奇心;③让学生参与需要高水平认知和技能的活动;④形成积极地对待科学的态度:⑤为学生提供具体的经验。

(2)探究性学习需要结合学科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先前经验来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牢固的知识基础、高层次的思维能力(包括创造性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学习能力。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课堂中的探究性学习需具有以下要求:①明确主题;②为了研究自然而培养所需要的探究能力;③培养探究未知自然的积极态度;④通过探究活动而学得的知识是科学概念而不是文字知识;⑤有效地形成认识自然基础的科学概念。

30.“小肠结构”是初中生物的重点和难点,为了更好地理解小肠皱襞和绒毛为什么能增大吸收面积,教师给学生准备了纸板、布(或纸)、胶水、胶布、剪刀等材料,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和制作小肠结构模型。

问题:

(1)画出小肠壁结构模型图,体现制作过程和材料的处理方法,并标注结构名称。(10分)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