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有关现代生物技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酶制剂是含有酶的制品,可以分为液体和固体两大类B.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中利用的微生物,结构上主要差别在于有无核糖体C.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实际数目高D.运用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进行生产时,都需要为其提供营养物质2.关于微生物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A.将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称作选择培养基B.利用加入刚果红的含纤维素培养基培养细菌,根据透明圈大小来筛选出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C.可以根据伊红美蓝培养基上红棕色菌落的数目,计算出水样中大肠杆菌的数量D.用加入酚酞指示剂且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培养细菌,若培养基变红,则该细菌能够分解尿素3.生物膜上的质子泵(H+的载体蛋白)可分为三种:F—型质子泵、P—型质子泵和V—型质子泵,前一种是生成ATP的质子泵,后两种是消耗ATP的质子泵。下列关于H+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液泡膜通过V—型质子泵吸收H+的方式是协助扩散B.叶绿体类囊体膜上的质子泵是P—型质子泵C.F—型质子泵为H+逆浓度梯度运输D.线粒体内膜上的质子泵是F—型质子泵4.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K+内流是大多数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B.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结合可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C.在一次反射过程中一个神经元各部分同时兴奋D.反射弧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5.榕树隐头花序(俗称榕果)的苞片可以防止小蜂进入其内产卵。传粉榕小蜂能撕咬并钻过苞片进入榕果产卵,并帮助榕树传粉。杨氏榕树金小蜂通常利用传粉榕小蜂咬出的通道才能进入榕果并完成产卵。科研人员研究榕果内的不同种类的产卵小蜂对榕果种子产量以及它们后代数量的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对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榕果内产卵小蜂的种类榕果内种子数量传粉榕小蜂后代数量杨氏榕树金小蜂后代数量传粉榕小蜂5.5408.50传粉榕小蜂和杨氏榕树金小蜂10.010.580.7A.杨氏榕树金小蜂与传粉榕小蜂体型可能相似B.杨氏榕树金小蜂进入榕果内产卵有助于榕树传粉C.榕果内传粉榕小蜂比杨氏榕树金小蜂的竞争力强D.传粉榕小蜂与榕树之间的关系为互利共生6.科研人员给予突触a和突触b的突触前神经元以相同的电刺激,通过微电极分别测量突触前、后两神经元的膜电位,结果如图所示。据此判断不合理的是()A.静息状态下膜内电位比膜外低约70mVB.突触a的突触后神经元出现了阳离子内流C.突触a和b分别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D.兴奋在突触前、后两神经元间的传递没有延迟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荸荠又称马蹄,是一种果蔬兼用型的经济作物,在生产实践中发现,洗得干净的荸荠在贮藏过程中往往比带泥荸荠更容易失水腐烂。研究者从荸荠表面泥土中分离出一些拮抗细菌,并发现2株拮抗细菌发酵滤液对荸荠表面细菌、霉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为荸荠贮藏过程中新型生物贮藏保鲜技术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分离纯化拮抗细菌的操作如下,请回答:(1)从新鲜的带泥荸荠中分离出泥土样后,将样品稀释至一定浓度范围,以保证获得菌落数在________之间的计数平板,稀释土壤溶液的过程中,每一步都要在火焰旁操作,目的是确保________。(2)吸取1mL稀释液涂布到培养基上培养,制备固体培养基时应加入_________,培养基采用________法灭菌。(3)从培养基上挑选出菌落形态不同的单菌落若干,培养24h后,取菌液划线于培养基中,获得单菌落,重复3次,获得纯化菌株,划线时应注意从________开始划;为了防止水蒸汽凝结成的水珠影响平板内菌落生长,培养时应将培养皿________。(4)研究发现2株细菌的发酵液对荸荠表面细菌、霉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为长期保存这两种菌种,可采用________法保存,并放在________℃的冷冻箱中。8.(10分)2019年底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由SARS-CoV-2病毒引起的,能否快速、准确地检测出病原体成为疾病防控的关键。请回答:(1)下图表示SARS-CoV-2病毒检测的部分流程。科学家以病毒的RNA为模板通过①____________过程合成cDNA,再对cDNA进行PCR扩增,这项技术称为RT-PCR。(2)进行RT-PCR需要加入的酶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要从cDNA中扩增出新冠病毒特有的基因序列ORF1ab和核壳蛋白基因N关键在于要加入__________、dNTP及所需的酶一起构成反应体系。(3)RT-PCR加入Taqman荧光探针可以通过测定荧光强度来检测产物浓度,原理如下:Taqman荧光探针为一段与_____________互补的核苷酸单链,两端分别连接一个荧光基团R和一个淬灭基团Q。探针结构完整时,R发射的荧光被Q吸收;而PCR扩增时结合在模板链上的探针被切断,使R和Q分离,R基团发射的荧光不被淬灭,这样通过对荧光信号强弱的监测就可实现对产物的检测。荧光信号达到设定的阈值时,经历的循环数越少,说明含有病毒的概率越____________。(4)一次核酸检测历时需16小时,为快速检测可采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这一技术的关键是要生产出能与新冠病毒结合的特异性抗体.请写出生产这种抗体的思路:__________________。9.(10分)乐于助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你帮助别人提起重物时,看似举手之劳,实际会发生复杂的神经调节,下图是表示该反射通路的简图,首先大脑皮层发出冲动,可以引起α神经元、γ神经元兴奋,进而引起骨骼肌中的梭外肌纤维(肌纤维即肌细胞)收缩,从而提起重物。已知图中突触释放的神经递质均为兴奋性递质。回答下列问题:(1)α神经元兴奋时,兴奋可以传递给梭外肌纤维,但不能传递给A神经元。其原因是____。(2)γ神经元兴奋,肌梭能感受梭内肌纤维收缩,产生兴奋并传导给A神经元。从反射弧结构组成的角度分析,肌梭是______,A神经元属于____神经元。γ神经元兴奋,最终会使骨骼肌收缩的力量_____(填“增强”或“减弱”)。(3)若一个神经元轴突末梢与另一个神经元或其他细胞相接触的部位,都可称为突触,上图中所示部分共有____个突触。10.(10分)研究发现沙棘提取物具有抑菌和降解亚硝酸盐的效果。沙棘提取物制备过程如下:沙棘果(叶)→粉碎→加有机溶剂→搅拌→收集滤液→浓缩→加溶剂→萃取→过滤→浓缩→成品。回答下列问题。(1)提取沙棘果(叶)的有效成分时,对沙棘果(叶)进行粉碎处理的目的是____。粉碎后添加的有机溶剂不宜选用__________(填“甲醇”或“乙醇”),原因是____。为了提升萃取效率需要加热,采用水浴加热而不是直接明火加热,原因是____。(2)研究者利用滤纸片法初步测定提取物的抑菌效果,将灭菌后的滤纸片分别放入准备好的提取物溶液及________(对照)中浸泡后,取出滤纸片并将其贴在涂布好菌液的平板上,培养一定时间后,通过比较____判断抑菌效果。(3)若要验证沙棘提取物的浓度与降解亚硝酸盐的效果有关,请写出简要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11.(15分)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能激活免疫细胞释放炎症细胞因子,引起炎症反应。发生炎症反应后,人体也可以通过稳态调节机制,缓解炎症反应,部分机理如下图。请回答:(1)炎症细胞因子使神经细胞兴奋,兴奋时神经细胞膜内变为____电位,这是由于____造成的。(2)迷走神经纤维B与脾神经之间通过____(结构)联系,在这一结构中完成的信号转换过程是____。(3)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级调节过程中,物质a为____临床用于抗炎症治疗的可的松是一种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大量且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____(器官)功能减退。(4)研究表明,通过植入生物电装置刺激迷走神经,可明显缓解炎症反应的症状。尝试解释这种治疗的机理: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A【解析】
酶制剂是指含有酶的制品,可分为液体和固体两大类,酶最早是从动植物的器官和组织中提取的,目前生产的酶制剂所需酶大都来自于微生物。制作葡萄酒所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酵母菌的最适宜温度是20℃左右;制作葡萄醋所用的微生物是醋酸菌,醋酸菌的最适宜温度是30~35℃;制作腐乳所利用的主要微生物是毛霉,毛霉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15~18℃。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来培养细菌时,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细菌,但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试剂数目低。固定化酶是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酶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技术,固定化酶优点是使酶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还可以被反复利用,缺点是不利于催化一系列的酶促反应,运用固定化酶进行生产时,酶起催化作用,不需要为其提供营养物质。固定化细胞就是把细胞固定在某些载体上反复使用,固定化细胞有一系列酶,能催化一系列生化反应,固定化细胞和固定酶比较,利用固定化细胞时需要给它提供营养物质。【详解】A、酶制剂是含有酶的制品,可以分为液体和固体两大类,A正确;B、制作果酒使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制作果醋使用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制作果酒使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中酵母菌和毛霉都是真核生物,醋酸菌是原核生物,它们结构上都有核糖体,B错误;C、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菌落数目时,有些细菌靠在一起,形成一个菌落,这样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少,C错误;D、利用固定化细胞进行生产时,需要提供营养物质,而固定化酶不需要,D错误。故选A。2、A【解析】
1、选择培养基是指在微生物学中,将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使用选择培养基可以富集筛选目的微生物。2、鉴别培养基是依据微生物产生的某种代谢产物与培养基中特定试剂或化学药品反应,产生明显的特征变化而设计。【详解】A、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称为选择培养基,A正确;B、筛选分解纤维素的细菌是根据是否产生透明圈,B错误;C、大肠杆菌在伊红美蓝培养基上生长时菌落呈黑色,C错误;D、鉴定尿素分解菌的试剂是酚红指示剂,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常见的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考生根据微生物的生长习性,在熟记教材的基础上识记常见的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3、D【解析】
根据题意分析,“一种为生成ATP的F-型质子泵,生成ATP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类囊体薄膜、线粒体内膜和线粒体基质”,“两种为消耗ATP的P-型质子泵和V-型质子泵,可见这两种质子泵为H+逆浓度梯度运输”。【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V—型质子泵为H+逆浓度梯度运输,属于主动运输,A错误;B、类囊体薄膜是生成ATP的场所之一,该膜上的质子泵为F—型,B错误;C、H+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要消耗ATP,而F—型质子泵是一种能生成ATP的质子泵,C错误;D、线粒体内膜是生成ATP的场所之一,该膜上的质子泵为F—型,D正确。故选D。4、B【解析】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构成。2、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膜内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一致。3、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详解】A、静息电位是外正内负,细胞膜内K+的外流是神经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A错误;B、神经递质是由突触前膜以胞吐的方式释放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可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B正确;C、神经细胞接受剌激后能产生冲动,并沿着神经纤维向临近部位传导,因此在一次反射过程中一个神经元各部分兴奋不同步,C错误;D、效应器是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控制的肌肉或腺体组成,接受传出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引起肌肉或腺体活动,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反射弧的结构、神经冲动的产生及传导,要求考生识记神经冲动的产生过程,掌握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及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5、C【解析】
表格分析:比较榕果内产卵小蜂只有传粉榕小蜂时和榕果内产卵小蜂有杨氏榕树金小蜂、传粉榕小蜂时,可以看出,有两种小蜂的榕果内种子数量较多,传粉小蜂后代数量减少,而杨氏榕树金小蜂后代数量增多,说明杨氏榕树金小蜂和传粉榕小蜂共同存在有利于榕果内种子数量的增加,同时这两种小蜂存在竞争关系,并且是杨氏榕树金小蜂在竞争中占优势。【详解】A、由题干信息“杨氏榕树金小蜂可以利用传粉格小蜂咬出的通道进入榕果并完成产卵”,说明杨氏榕树金小蜂与传粉榕小蜂体型可能相似,A正确;B、由表格分析可知,杨氏榕树金小蜂和传粉榕小蜂共同存在有利于榕果内种子数量的增加,说明杨氏榕树金小蜂进入榕果内产卵有助于榕树传粉,B正确;C、由上分析可知,榕果内杨氏榕树金小蜂比传粉榕小蜂具有更强的资源竞争能力,C错误;D、榕树依靠传粉榕小蜂为之传粉,传粉榕小蜂在榕树榕果中产卵,为其幼体唯一的栖息场所和食物来源,说明是互利共生关系,D正确。故选C。6、D【解析】静息电位是指细胞在安静状态下存在于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据图可知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约为-70mV,就是指膜内电位比膜外电位低70mV,A正确;刺激突触a时,其突触后电位由-70mV变为-60mV,再恢复原状。在此过程中,膜电位变小,说明发生了阳离子内流,B正确;由B的分析可知,在刺激突触a时,突触a的突触后神经元膜电位变小,说明出现了阳离子内流,并且也说明了突触a为兴奋性突触;而刺激b时,据图可知,其突触后电位由-70mV变为-80mV,再恢复原状。在此过程中,膜电位变大,说明发生了阳离子外流,并且也说明了突触b是抑制性突触,C正确;据图可知,突触a、b的突触后神经元的膜电位经过一段时间才发生变化,说明兴奋在突触前后两神经元间的传递存在延迟,D错误。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30~300无菌琼脂高压蒸汽灭菌上次划线的末端倒置甘油管藏-20℃【解析】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常用到培养基,培养基按物理状态分为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和半固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通常需要加入琼脂凝固。培养基需要灭菌后才能用来培养细菌。单菌落分离法包含划线分离法和涂布分离法,常用于分离获得单菌落。微生物的研究通常包含微生物的获得、分离纯化、培养以及保存等。【详解】(1)通过统计菌落数来计算细菌的数量,在接种时以保证获得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才不会出现细菌数太少或生长时叠加的情况。稀释土壤溶液的过程中,每一步都要在火焰旁操作,目的是确保无菌。(2)固体培养基配制时应加入琼脂,并用高压蒸汽灭菌后备用。(3)划线分离应从上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由于划线过程中接种环上的菌液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得到单菌落。培养皿倒置培养可以防止水滴掉入冲散单菌落。(4)甘油具有吸湿、保水的性质,常用来长期保存菌种,通常菌种可以放在-20℃的冰箱中保存。【点睛】微生物的培养与分离是微生物研究中重要的内容,微生物的无菌操作是常见的考点,在学习时应注意操作的细节并理解相应的原理。8、逆转录(或:反转录)逆转录酶Taq酶(ORF1ab和核壳蛋自基因N)的特异性引物目的基因大①向小鼠体内注射新冠病毒的抗原蛋白(或灭活的新冠病毒):②提取免疫小鼠的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经多次筛选获得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③将杂交瘤细胞在体外条件下做大规模培养、或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增殖,从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就提取大量的单克隆抗体【解析】
1.将标记有荧光素的Taqman探针与模板DNA混合后,完成高温变性、低温复性、适温延伸的热循环,并遵守聚合酶链式反应规律,与模板DNA互补配对的Taqman探针被切断,荧光素游离于反应体系中,在特定光激发下发出荧光,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被扩增的目的基因片段呈指数规律增长,通过实时检测与之对应的随扩增而变化荧光信号强度,求得Ct值,同时利用数个已知模板浓度的标准品作对照,即可得出待测标本目的基因的拷贝数。2.单克隆抗体是由单一B细胞克隆产生的高度均一、仅针对某一特定抗原的抗体。通常采用单克隆抗体技术来制备,单克隆抗体技术是在细胞融合技术的基础上,将具有分泌特异性抗体能力的效应B细胞和具有无限繁殖能力的骨髓瘤细胞融合为杂交瘤细胞,杂交瘤细胞既能产生抗体,又能无限增殖。用具备这种特性的单个杂交瘤细胞培养成细胞群,可制备针对一种抗原的特异性抗体即单克隆抗体。【详解】(1)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为逆转录或反转录,故题图中以病毒的RNA为模板合成cDNA的过程为①逆转录,再对cDNA进行PCR扩增,这项技术称为RT-PCR。(2)RT-PCR是扩增DNA的过程,因为加入的模板是RNA,故需要加入的酶是逆转录酶和Taq酶。要从cDNA中扩增出新冠病毒特有的基因序列ORF1ab和核壳蛋白基因N关键在于要加入(ORF1ab和核壳蛋自基因N)的特异性引物、dNTP及所需的酶一起构成反应体系,从而实现了相关基因的扩增。(3)RT-PCR加入Taqman荧光探针可以通过测定荧光强度来检测产物浓度,原理如下:Taqman荧光探针为一段与目的基因互补的核苷酸单链,两端分别连接一个荧光基团R和一个淬灭基团Q。探针结构完整时,R发射的荧光被Q吸收;而PCR扩增时结合在模板链上的探针被切断,使R和Q分离,R基团发射的荧光不被淬灭,这样通过对荧光信号强弱的监测就可实现对产物的检测。若荧光信号达到设定的阈值时,经历的循环数越少,说明扩增次数少,说明更多的荧光探针与目的基因进行了碱基互补配对,可推测获得的核酸产物中含有病毒的概率越大。(4)若采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进行病毒检测,需要制备能与新冠病毒结合的特异性抗体,单克隆抗体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且能够大量制备的优势,故设计的思路是设法获得能产生该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步骤如下:①向小鼠体内注射新冠病毒的抗原蛋白(或灭活的新冠病毒),目的是要获得能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效应B细胞;②提取免疫小鼠的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经多次筛选获得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③将杂交瘤细胞在体外条件下做大规模培养、或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增殖,从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可以提取大量的单克隆抗体。【点睛】熟知逆转录、PCR扩增和单克隆抗体的相关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够理解题目中关于荧光检测的关键信息是解答本题的难点,获取信息能力是本题考查的重要能力。9、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α神经元为传出神经元,兴奋能传递给效应器,但不能逆向传递给A神经元感受器和效应器传入(感觉)增强7【解析】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递是双向的;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因为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详解】(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α神经元兴奋时,兴奋可以传递给梭外肌纤维,但不能传递给A神经元。其原因是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α神经元为传出神经元,兴奋能传递给效应器,但不能逆向传递给A神经元。(2)γ神经元兴奋,肌梭能感受梭内肌纤维收缩,产生兴奋并传导给A神经元。从反射弧结构组成的角度分析,肌梭既能感受兴奋也能传递兴奋,肌梭既是感受器也是效应器,据图可知,A神经元上有神经节,因此,A神经元属于传入神经元。γ神经元兴奋,引起骨骼肌中的梭外肌纤维(肌纤维即肌细胞)收缩,从而提起重物,由于图中突触释放的神经递质均为兴奋性递质,因此,γ神经元兴奋,最终会使骨骼肌收缩的力量增强。(3)据图分析可知,若一个神经元轴突末梢与另一个神经元或其他细胞相接触的部位,都可称为突触,上图中所示部分共有7个突触。【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看清题干中相关信息“首先大脑皮层发出冲动,可以引起α神经元、γ神经元兴奋,进而引起骨骼肌中的梭外肌纤维(肌纤维即肌细胞)收缩,从而提起重物。已知图中突触释放的神经递质均为兴奋性递质”,再根据题意作答。10、使原料与有机溶剂充分接触,提高提取率甲醇甲醇毒性较大避免引起有机溶剂燃烧、爆炸溶解提取液的溶剂(无菌水)透明圈大小(抑菌圈大小,其他合理表述亦可)取等量一定浓度的亚硝酸盐溶液置于标记好的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不同浓度的沙棘提取液,置于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检测并比较各试管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解析】
萃取法是将粉碎、干燥的植物原料用有机溶剂浸泡,使芳香油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的方法。芳香油溶解于有机溶剂后,需要蒸发出有机溶剂。萃取的效果主要取决于萃取剂的性质和使用量,同时还受到原料颗粒的大小、紧密程度、含水量、萃取的温度和时间等条件的影响。萃取液的浓缩可直接使用蒸馏装置。【详解】(1)由于萃取的效果与原料颗粒的大小有关,所以对沙棘果(叶)进行粉碎处理的目的是为了使原料和有机物充分接触,以提高萃取率;甲醇比乙醇毒性更大,所以萃取时应尽量避免使用;水浴加热能避免直接接触,防止有机溶剂遇明火燃烧甚至爆炸。(2)实验需要进行对照,才能比较出抑菌效果,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赣南师范大学《古生物与地层学含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加工中心的编程教学课件
-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第一课中学时代第二课时误区警示新人教版
- 三年级数学上册6乘法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素材北师大版
- 三年级科学上册7土壤的保护教案冀教版
-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1认识固体教案苏教版1
- 《知识社会学》课件
- 高二物理期末模拟卷(A卷)【测试范围:必修第一、二、三册及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1章】(考试版A3)(浙江专用)
- 《前言关键点》课件
- 初中数学等腰直角三角形添加辅助线三垂直构建K字型全等专项练习题1(附答案详解)
- 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专项复习:期末压轴题分类(原卷版)
- 2024年全国《汽车加气站操作工》安全基础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
- 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英语试卷及解答参考
- 食堂项目经理培训
-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 公司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
- (高清版)DB34∕T 1337-2020 棉田全程安全除草技术规程
-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全册)
- 形势与政策(吉林大学)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吉林大学
- 产品返工执行方案
- GB/T 44405-2024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商评价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