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1部分第2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3讲气压带和风带教学案_第1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1部分第2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3讲气压带和风带教学案_第2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1部分第2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3讲气压带和风带教学案_第3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1部分第2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3讲气压带和风带教学案_第4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1部分第2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3讲气压带和风带教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讲气压带微风带】之小船创作考纲考点知识细化能力要求应用实践三圈环流的成因娴熟绘制三圈环剖析判气绝压流简图气压带、风带带、风带的散布气压带、风带的正确判气绝压的散布及其与挪动散布、挪动规律带、风带影响全世界气压带、风气压带、风带对正确剖析某地气剖析判断大气环带散布、挪动规天气的影响候特色及成因流对天气的影响律及其对天气的北半球气压中心理解海陆散布对影响北半球冬夏的季节变化气压带的影响季风环流的成因季风环流的形成季气压中心与散布与影响剖析和季风环流季民风候的成因依照散布判断季与散布民风候种类一、气压带、风带的形成、散布及挪动1.三圈环流的形成与主要的气压带微风带读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形成表示图,回答以下问题。三圈环流的成因(以北半球为例高低纬受热不均?三圈环流地转倾向力的影响

)①低纬度环流圈②中纬度环流圈③高纬度环流圈主要气压带微风带的散布与成因(以北半球为例)①气压带名称成因A赤道低气压带气流受热膨胀上涨(热力要素)C副热带高气压带气流下沉(动力要素)冷暖气流相遇,暖气流被迫抬升到冷气流之上(动力因副极地低气压带素)G极地高气压带气流受冷缩短下沉(热力要素)②风带名称成因对应的南半球风带风向B信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赤道低气压带,受地转偏东南风向力影响偏转为东寒风D流行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副极地低气压带,受地转西寒风西风带倾向力影响偏转为西南风F极地极地高气压带流向副极地低气压带,受地转偏东南风东风带向力影响偏转为东寒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挪动规律挪动原由:太阳直射点的南北挪动。挪动规律:就北半球而言,大概是夏天偏北,冬天偏南。[特别提示]全世界气压带、风带均以赤道为对称轴南北对称散布,并且气压带、风带相间散布,气压带也表现为高压和低压相间散布。同一半球,信风带与西风带风向相反,与极地东风带风向同样。3.气压带微风带对天气的影响气压带、风带天气种类天气特色赤道低气压带热带雨林天气终年高温多雨西风带温带大海性天气整年平和多雨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地中海天气夏天酷热干燥,冬天平和多雨交替控制二、北半球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及季风环流1.成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别,大陆增平和冷却的速度快于大海。2.散布形成气压中心被切断的气压月份亚欧大陆带太平洋大西洋副极地低气压1月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亚洲高压带副热带高气压7月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亚洲低压带独到的大气环流——季风环流1月7月东亚季风西寒风东南风南亚季风东寒风西南风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别东亚:海陆热力性质差别南亚: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挪动[特别提示]冬天,大陆出现冷高压,将副极地低气压带切断;夏天,大陆出现热低压,将副热带高气压带切断。一、综合思想——正误判断1.北回归线邻近的世界各地均是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的地域。(×)2.南极科考站——长城站升起的五星红旗主要向西北方向飞扬。(√)3.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地域因信风带的辐合作用流行上升气流。(×)4.亚欧大陆东部冬天的流行风以东寒风为主。(×)二、地理实践力——读图填空1.读气压带、风带散布表示图,达成以下问题。写出图中①~⑦代表的气压带或风带名称。①赤道低气压带,②副热带高气压带,③副极地低气压带,④极地高气压带,⑤东北信风带,⑥流行西风带,⑦极地东风带。该图为北(南、北)半球的气压带、风带散布表示图。若①气压带所有位于赤道以北,此时北半球为夏天。在全世界气压带中,属于热低压的是赤道低气压带,属于热高压的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属于冷高压的是极地高气压带,属于冷低压的是副极地低气压带。(填名称)2.读某半球某月海平面等压线散布表示图(单位:hPa),回答以下问题。图示为北半球的海平面等压线散布图,此时为北半球的夏天,原由是亚欧大陆上为低压中心,太平洋和大西洋上为高压中心。此时亚欧大陆上的亚洲低压(气压中心)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气压带)。此时图中甲、乙、丙、丁分别受什么大气环流控制:甲西南季风,乙副热带高气压带,丙极地高气压带,丁东南季风。三、地区认知——兴趣思虑1.我国东南部成为北回归线上的绿洲的原由是什么?[提示]我国东南部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之间,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别的影响,夏天吹强盛的东南季风,将大海上的暖湿气流吹到陆地上,带来丰富的降水,因此没有形成西亚、北非等地域的荒漠天气而成为北回归线上的绿洲。2.受信风(带)影响的地域必定降水稀罕吗?[提示]不必定。信风性质是干燥的,受其影响一般降水稀罕;但假如信风从大海上经过,将会含有大批的水汽,碰到地形的抬升作用,就会形成丰富的地形雨。气压带、风带的散布及对天气的影响[

例1]

(2018·全国卷Ⅱ

)恩克斯堡岛

(

以下图)

是观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

?。2018

2月

7日,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渐渐升起,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定仪式正式举行。据此达成

(1)~(2)

题。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迎风飞扬。推测红旗常年飞扬的主要方向是( )A.东北方向B.西南方向C.东南方向D.西北方向关于极地科学观察而言,恩克斯堡岛所在地区的优势在于( )A.生物种类多样B.对全世界变暖敏感C.大气质量优秀D.人类活动影响少[思想流程]恩克斯堡岛是观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信息?图中显示出恩克斯堡岛的经纬度地点,陆缘冰界、大海永冰界、冰盖雪被的提取散布情况教材极地地域存在的风带为极地东风带,北半球为东寒风,南半球为东南风。全世界寻因天气变暖会致使冰川消融,海平面上涨由信息?可知恩克斯堡岛位于南纬70°~80°之间,应为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控制,流行东南风,由此可判断五星红旗是向西北方向飞扬综合(2)联合信息?和?可知,恩克斯堡岛上散布有冰盖雪被,邻近凑近陆缘冰界和判断大海永冰界,全世界天气变暖会致使冰盖雪被消融,陆缘冰界和大海永冰界发生变化,在此观察优势显然[试试解答](1)D(2)B1.气压带、风带的散布和挪动规律抓“动力”——打破气压带形成①热力型成因:与温度相关。温度高,则气压低;温度低,则气压高。a.赤道低气压带:近地面受热,空气膨胀上涨。b.极地高气压带:近地面冷却,空气缩短下沉。②动力型成因:与温度没关,与气流垂直运动相关。气流上涨,则气压低;气流下沉,则气压高。a.副热带高气压带:高空气流聚积下沉而成。b.副极地低气压带:近地面暖空气被迫爬升(抬升)而成。抓“偏转”——打破风带、风向在气压带、风带散布图中,先依照高、低气压带的散布确立风带的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再依据所在半球确立偏转方向进而判断风带的详细风向。(如图)抓“散布”——打破地点判断①记忆——看纬度地点:纬线0°、30°、60°、90°邻近分别是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②鉴别——看相间特色:气压带是高低压相间散布;气压带微风带是相间散布。③判断——看图形特色:气压带微风带从不一样角度察看会有不一样的表现形式,最近几年来,高考常波及局部图和变式图的观察,但多数离不开以下三种种类:抓“挪动”——打破季节影响气压带、风带的地点随太阳直射点的挪动而发生季节变化,以以下图所示:2.图示气压带、风带对天气的影响命题视角一全世界气压带、风带的散布与挪动规律剖析(2019·四川成都石室中学测试)热带辐合带是南北半球信民风流形成的辐合地带,其地点随季节而变化。以下图为某地区热带辐合带形成与云系表示图。读图,达成1~2题。1.图中①②③④处的风向分别是( )A.西南风、东南风、西寒风、东寒风B.东寒风、东南风、西南风、西寒风C.东风、寒风、西寒风、西南风D.东寒风、东南风、西风、西风2.热带辐合带( )A.夏天北移,冬天南移B.地点挪动的根根源因是气温变化C.影响的地域天气平和D.影响的地域降水许多1.D2.D[第1题,读图可知,①②分别为北半球和南半球的低纬信风,③④分别为其高空风带,依据气压带和地转倾向力判断详细风向。①位于0°~15°N之间的近地面,处于东北信风带,风向是东北方向;②位于0°~15°S之间的近地面,处于东南信风带,风向是东南方向;③位于15°S高空,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倾向力影响,最后吹西风;④位于15°N高空,最后吹西风。应选D项。第2题,图示辐合带为赤道低气压带,受太阳直射点地点挪动的影响,关于北半球而言,夏天偏北,冬天偏南,关于南半球而言,夏天偏南,冬天偏北;地点挪动的根根源因是受太阳直射点的挪动影响;影响的地域主假如热带地域,天气酷热;受热带辐合带影响的地域,流行上涨气流,降水许多。]命题视角二剖析判断大气环流对天气的影响(2017·全国卷Ⅱ)热带荒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从上游带来的近似肥饶土壤的堆积物,与上游来水和周边地区的植物质源,都对农耕文明的形成意义重要。据此达成3~4题。3.尼罗河下游泛滥区堆积物主要根源地的降水特色为( )A.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B.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小C.降水季节分派平均,年降水量大D.降水季节分派平均,年降水量小4.古埃及人从周边地区引入植物用于栽种,引入植物的生长久一定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作期一致。由此判断这些植物最可能来自( )A.热带雨林天气区B.地中海天气区C.热带草原天气区D.热带季民风候区3.A4.B[第3题,由资料可知,尼罗河每年6~10月泛滥,从上游带来近似肥饶土壤的堆积物,说明下游泛滥区堆积物主要根源地的降水特色是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A对,B错。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说明降水集中,季节分派不均;C、D错。第4题,尼罗河泛滥区主要位于热带荒漠天气区,终年酷热干燥。地中海天气区植物的耕作期在夏天,此时的天气特色是酷热干燥,合适在尼罗河泛滥区栽种,B对。热带雨林天气区、热带草原天气区和热带季民风候区植物的耕作都是在高温多雨的条件下,不合适尼罗河泛滥区,A、C、D错。]北半球冬夏天气压中心和季风环流[例2](2019·江苏高考)以下图为“某月19日18时澳大利亚海平面等压线散布图”

?。读图,回答

(1)~(2)

题。(1)该月最可能是

(

)A.3

B.6

月C.8

D.10

月(2)此时,澳大利亚

(

)A.①地天高云淡

B.②地干热风大C.③地南风暴雨

D.④地寒风酷热[

思想流程

]信息?图示地区为澳大利亚,反应的是某月19日18时的海平面等压线散布情况提取?图中显示出了①、②、③、④地的地点受气压带、风带挪动的影响,澳大利亚西北部夏天流行西北季风,冬天流行东南教材信风;在等压线图中,高压中心,气流下沉,多明朗天气;低压中心,气流上涨,寻因多阴雨天气;等压线密集,风速大;等压线稀少,风速小;在水平方向,气流总是从高压流向低压由图中的等压线散布情况可知,副热带高压脊线基本沿40°S延长,20°S附综合近有两个较显然的强低压,说明此时气压带、风带地点偏南,应为南半球夏秋天判断节,所以该月份最有可能为3月份联合图中显示的①、②、③、④地的地点可判知,①地处在高压脊邻近,受下沉气流控制而多明朗天气;②地等压线稀少,说明水平气压梯度力小,所以风速小;③地位于低压中心的东南侧,为偏东风;④地位于低压中心的西侧,为偏西风,且受大海影响,气温比较凉快[试试解答](1)A(2)A1.北半球冬夏天气压中心的出现与季风环流的形成(1)1月份季风环流的成因上图中的东亚、南亚季风均是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别而形成的;澳大利亚的西北季风则是北半球东北信风南移超出赤道左偏而形成的。(2)7月份季风环流的成因上图中的南亚的西南季风是因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右偏而形成的;东亚季风是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别而形成的;澳大利亚西北部受东南季风影响。2.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特色的比较种类东亚季风南亚季风季节冬天夏天冬天夏天风向西寒风东南风东寒风西南风源地蒙古、西伯太平洋蒙古、西伯印度洋利亚利亚性质严寒干燥暖和润湿暖和干燥高温高湿权力强弱冬天风强于夏天风夏天风强于冬天风散布我国东部地域、朝鲜半岛、日本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我国西南地区天气种类亚热带季民风候、温热带季民风候带季民风候对农业生产的有益雨热同期旱涝、寒潮影响不利旱涝灾祸等灾祸命题视角一季风环流的形成与影响剖析(2019·湖北名校联考)东亚海陆热力差指数是指东亚季风区的陆表温度与副热带西北太平洋的海表温度之差,指数大的年份夏天风偏强,反之夏天风偏弱。以下图为东亚1960~1999年夏天海陆热力差指数逐年变化。读图,达成1~题。1.图示时段,东亚地域( )A.陆表温度比海表温度高B.陆表与海表温度连续上涨C.夏天海陆热力差别有显然的年际变化D.夏天海陆热力差别有固定的周期性变化2.据图推测我国东部季风区( )A.夏天风逐年加强B.夏天风逐年减弱C.1961年光北地域降水偏少D.1980年江淮地域降水偏多1.C2.D[第1题,由图能够看出,海陆热力差指数有正有负,不可以说明陆温高或海温高;陆表与海表温度没有连续上涨;海陆热力差别有显然的年际变化,但其实不是固定的周期性变化。第2题,当海陆热力差指数为正时,夏天风较强,反之较弱;海陆热力差指数时正时负,说明夏天风时强时弱;1961年海陆热力差指数大且为正,夏天风强,影响北方时间长,说明华北地域降水偏多;1980年海陆热力差指数小且为负,说明夏天风弱,在南方逗留时间长,江淮地域降水偏多。

]命题视角二

地形对季风环流的影响甲图和乙图分别为青藏高原隆起前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