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北省黄骅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深度自测提分题_第1页
2023-2024学年河北省黄骅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深度自测提分题_第2页
2023-2024学年河北省黄骅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深度自测提分题_第3页
2023-2024学年河北省黄骅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深度自测提分题_第4页
2023-2024学年河北省黄骅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深度自测提分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徽宗(wēi)

题跋(bá)

酒肆(sì)B.摄取(shè)

遒劲(jìn)

纤夫(qiàn)C.舳舻(zhú)

枢纽(shū)

漕运(cáo)D.停泊(pō)

簇拥(cù)

沉檀(tán)2、下列词语书写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要塞(sài)

屏息(pǐng)

眼花潦乱(liáo)

震耳欲聋(zhèn)B.畸形(qí)

章显(zhāng)

杳无消息(yǎo)

颔首低眉(hàn)C.脸颊(jiá)

栅栏(shān)

坦荡如砥(dǐ)

维妙维肖(xiào)D.斟酌(zhuó)

濒临(bīn)

粗制滥造(làn)

深恶痛疾(wù)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班长做事是非分明,为人正直,心胸坦荡如砥,深受大家好评。B.每年的春晚就好似一部反映当年社会生活的戏剧,演员们表演得无与伦比,让人们在一个个真实生活场景的回忆中得到美的享受。(八上专题长城)C.听到这消息,他觉得天在旋,地在旋,头重脚轻,身子情不自禁地摇晃起来。D.主人的设计别具匠心,使这幢楼既富有民族传统特色,又有现代气息。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科学家邓稼先的一生中,无处不以务实的作风和非凡的才学震惊于世。B.学校应当建立完善的校园欺凌预防、干预和处理机制,保障每个孩子健康成长。C.国家博物馆最近展出了两千多年前西汉时期新出土的一大批海上丝路文物。D.海燕队第一仗就以3比0的超大比分淘汰了近两年一直没赢过的飞虎队。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5、古诗文默写

(1)兴尽晚回舟,________。(李清照《如梦令》)

(2)金陵城上西楼,________。________大江流。(朱敦儒《相见欢》)

(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________,________。(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4)________不觉船移。

(欧阳修《采桑子》)

(5)柴门何萧条,________。

(曹植《梁甫行》)

(6)________,终岁常端正。

(刘祯《赠从弟》)

(7)此物何足贵?________。

(《庭中有奇树》)

(8)________,可得永年。

(曹操《龟虽寿》)

(9)儿童散学归来早,________。(高鼎《村居》)

(10)________,万马齐喑究可哀。(龚自珍《已亥杂诗》)

(11)晏殊在《浣溪沙》一词以“________,________”将景物与人事联系在一起,含蓄委婉地表达了伤别怀旧之情。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乙)梁惠曰:“寡人愿安承教。”孟子对曰:“杀人以梃①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以刃与政②,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曰:“庖③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④。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⑤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佣者,其无后乎!’为其象⑥人而用之也,如之何⑦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注释)①梃:棍棒。②政:施行恶政。③庖:厨房。④饿殍:饿死的人。⑤恶:表示反问的语气。⑥象:同“像”,⑦如之何:怎么,为什么。

1.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一处)

此率兽而食人也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往之女家___________

(2)威武不能屈___________

(3)无以异也___________

(4)始作俑者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2)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4.孟子的文章以雄辩著称,大量使用排比句,气势非凡。请结合(甲)(乙)两段文字具体分析。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苏州园林叶圣陶①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因此,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②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③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因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④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⑤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A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B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⑥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⑦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诸如此类,无非要游览者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⑧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功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大致说来,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案美。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斟酌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⑨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和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墙壁白色。有些室内墙壁下半截铺水磨方砖,淡灰色和白色对衬。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这些颜色与草木的绿色配合,引起人们安静闲适的感觉。花开时节,更显得各种花明艳照眼。⑩可以说的当然不止以上写的这些,这里不再多写了。1.《中国石拱桥》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征,选取了许多例子,这些例子按照从古到今的时间顺序和从现象到本质的顺序进行说明。本文为了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全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说明的?请结合课文内容进行举例说明。

2.第④自然段“假山”和“池沼”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请结合说明文的语言特点进行具体分析。

3.第⑤自然段AB两个画线的句子分别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各有什么表达效果?五、诗歌鉴赏(共5分)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这是一首送别诗,抒发了作者_______的情感。

2.诗的颈联在写景上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3.请用自己的话描绘诗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的画面。六、语言表达(共10分)根据画线句子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