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吉林省松原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自测模拟预测题_第1页
2023-2024学年吉林省松原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自测模拟预测题_第2页
2023-2024学年吉林省松原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自测模拟预测题_第3页
2023-2024学年吉林省松原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自测模拟预测题_第4页
2023-2024学年吉林省松原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自测模拟预测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龟裂(jūn)

农谚(yàn)

迁徙(xǐ)

销声匿迹(nì)B.腐蚀(shí)

缄默(xián)

两栖(qī)

风雪载途(zài)C.褶皱(zhě)

咀嚼(jué)

雾霭(ǎi)

追本溯源(sù)D.凋零(diāo)

瑕疵(cī)

狩猎(shòu)

草长莺飞(zhǎnɡ)2、下列成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分崩离析

出类拔粹B.融为一体

词不达意C.袖手旁观

自圆其说D.阳奉阴违

不修边幅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B.这道难题,在老师的反复讲解下,同学们终于大彻大悟了。C.每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D.我们希望各级政府科学理财,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教育,万不可不以为意。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记者从国家医保局了解到,全国跨省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数已超过1万余家,直接结算近60万人次。B.丰富心灵的方式需要到大自然中去感受,到有文化积淀的地方去游历,包括欣赏艺术作品等方面的体验。C.网购是当前最时尚的一种购物方式,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一系列的交易活动。D.四川特色农业形成了“宜宾一泸州川西南早茶产业”“德阳一眉山泡菜产业”“成都蒲江一眉山丹棱柑桔产业”等产业集群。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5、古诗文默写。

(1)老骥伏枥,___________。(曹操《龟虽寿》)

(2)__________________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_,___________。(《富贵不能淫》)

(4)杜甫在《春望》中借花鸟以抒发自己悲愤情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甲】【乙】文段,完成小题

【甲】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乙】南阳刘子骥,好游山水。尝采药至衡山,深入忘反。见有一涧水,水南有二石囷①。一闭一开水深广不得渡。欲还失道,遇伐薪人问径,仅得还家。或说囷中皆仙方灵药及诸杂物。子骥欲更寻索,不复知处。长沙醴陵县有小水,有二人乘舟取樵,见岸下土穴中水逐流出,有新斫②木片逐流下。深山中有人迹,异之,乃相谓曰:可试入水中,看何由尔。一人便以笠自障,入穴。穴才容人。行数十步,便开明朗然,不异世间。

[注]①囷(qūn):这里指似圆形谷仓的巨石。②斫:砍伐。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

(1)屋舍俨然

俨然: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

(3)尝采药至衡山

尝:

(4)深入忘反

反: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深山中有人迹,异之。

3.【甲】文写刘子骥“欣然规往”“未果”,【乙】文写刘子骥“欲更寻索,不复知处”。作者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

4.下列对【甲】文内容和写法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文章以渔人行踪为线索,叙述了发现桃源、做客桃源、离开桃源、再访桃源的过程。B.文章第三段描述桃源人招待客人的细节,突出桃源人真诚淳朴、热情好客的民风。C.文章结尾写刘子骥“欣然规往”,由此可以看出,本文记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D.文章描述了一个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也暗含对黑暗现实的批判。5.选文中的桃源人与链接材料中的滁人都过上了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的生活,但其形成的原因各有不同,试简述。【链接材料】滁①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今②滁介江淮之间,民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③。而孰知上④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⑤于百年之深也。(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

[注]①滁:滁州。②今:北宋。北宋结束了唐末到五代的战乱。③乐生送死:百姓活着时能快乐地生活,去世后能得到好的安葬。④上:皇上。⑤涵煦:滋润化育。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善借①葡萄藤借木竿,盘环而上,繁衍生息;鲲鹏借巨风,以升万里,行至南海;明月借日光,照亮黑夜,皎辉如练。万物因借而生。荀子云:“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善借,能让你从平凡走向卓越,从卑微走向伟大。②“善借”的人,能够抓住灵感与时机,助自己走上人生巅峰,丹尼尔·洛维洛是美国有名的亿万富翁。其实,在他孤身拼搏到40岁的时候,成为一个船主的梦想还是镜花水月,前途一片黯淡。然而,有一天他突然来了灵感——何不借银行的钱筑自己的梦呢?当时正有一艘旧货船出售,他成功地说服了一家银行,以这条旧货船作抵押贷款,买下后将之改为邮轮包租出去。随后,他又到银行借到另一笔贷款,买了第二条货船,将之改成邮轮出租,几年之后,他拥有了自己的船队。靠这个“借”字,他获得了滚雪球式的发展,自己没花一分钱,却最终坐上了世界船王的宝座。③刘邦,一个白手起家的亭长,最终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他说过这样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在大帐之内出谋划策,我比不上张良;平定国家,安抚百姓,我不如萧何;率领百万之众,打仗攻城,我不如韩信。”刘邦正是借助这三人超凡的才智,最终取得了天下。试想:仅靠刘邦一人之力,他是项羽的对手吗?而此三子虽为人中豪杰,若不借刘邦宏伟的抱负、宽广的胸怀和高妙的用人智慧,恐怕他们也很难有所成就,在史册上也难以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一个成功的团队必然是“善借”的,他们会互相借力,团结协作,成就彼此。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一个民族要想强盛并保持不衰的活力必须“善借”。大和民族就是一个“善借”的民族。早在公元8世纪,日本学习唐朝先进文化,实行“大化改新”,才有了日本文化的灿烂;近代日本在亚洲各国中最先学习西方文明,并积极推行“明治维新”,一跃成为资本主义强国;二战后,又引进欧美先进技术再次崛起。可以说,日本是搭别人的“东风”走向辉煌的。然而,与之一海之隔的大清王朝,幅员之辽阔,经济之富庶,文化之繁荣,国力之强盛,放眼世界,无出其右。但正当世界各国革新运动风生水起之际,各种先进技术横空出世之时,清政府却没有借大好之势,取外力之精华,除旧革新,发展自身;反以“天朝上国”自居,盲目排外,愚昧保守,不思进取,最终落得“山河破碎”的下场。“善借”才能有进步,故步自封注定失败。⑤我们所说的“借”不是乱借,不是无原则地全盘接收,不分良莠;也不是借他力而己不为,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外来力量”之上。外物固然可以凭借,但谁也不知道支撑你的拐杖什么时候会折断,你所站的平台什么时候会倒塌。在此种情况下,还是要凭借自身的努力,才是正道。1.阅读全文,完成填空。

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论点:(1)“善借”助个人走上人生巅峰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第②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请分析其作用。

3.请简要分析选文第④段的论证思路。

4.请选出下列不适用于选文的论据(

)A.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B.《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在与鲨鱼的搏斗中,他用坚不可摧的精神力量和智慧,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人,不是为失败而生,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C.田径场上,运动员借助长竿一跃而上,在半空中尽力舒展,全力跃过目标高度。D.一位国企老总这样说:“管理者要抱着谦卑的态度征求大家的意见,随时留意各方善意的批评,纳众言方能得人心,得人心方能得人智,得人智方能成大事。”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诗歌《回延安》一二节,回答问题。

1.赏析诗歌第一节中一连串的动词“抓”“贴”“搂”“扑”的表达效果。

2.“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这两句写出了诗人临近延安时怎样的心情?

3.“亲山亲水有亲人”一句连用三个“亲”字,有什么表达作用?

4.你怎样理解“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这一比喻的作用?六、语言表达(共10分)排列下列句子的顺序。

①单调枯燥的数字竟能如此进一步激发爱鸟者的感伤。

②我和我的学生注意到每支雁队组成的数字。

③从数字分析中发现,六只或以六的倍数组成的雁队,要比偶尔出现一只,多得多。

④换句话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