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浙江省衢州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深度自测题_第1页
2023-2024学年浙江省衢州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深度自测题_第2页
2023-2024学年浙江省衢州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深度自测题_第3页
2023-2024学年浙江省衢州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深度自测题_第4页
2023-2024学年浙江省衢州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深度自测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着重号的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分歧(qí)一霎(chà)瘫痪(tānhuàn)

翻来覆去(fù)B.匿笑(nì)

心绪(xù)

捶打(chuí)

喜出望外(wàng)C.诀别(jué)

荫蔽(yìn)

徘徊(páihuái)

各得其所(dé)D.侍弄(chì)

祷告(dǎo)

憔悴(qiáocuì)

絮絮叨叨(xù)2、下面各组词语中,字形书写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A.狭窄

清亮

山青水秀

一髻白花B.高渺

利落

淅淅历历

夜狼自大C.脉膊

水澡

汗流夹背

杜鹃滴血D.秀气

诱惑

迫不急待

尤然而生3、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谁能否认,杨利伟的“太空一日”,既是个人价值的实现,也是社会价值的实现;

②“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诚哉斯言,英雄是时代的脊梁,是时代的楷模。

③他们不仅志存高远,更甘于奉献,无所保留,他们就是时代的脊梁,他们就是时代的楷模!

④时代洪流静狂都是常态,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对社会的无私奉献片非矛盾对立,英雄可在追求家国理想中实现个人价值,个人价值实现之时常常也有利于国家。

⑤谁又能否认,老将苏炳添以9秒83刷新了亚洲纪录,既突破了自我,又振奋了时代精神。

⑥时代洪流或静或狂,英雄自是勇立潮头,乘风踏浪,奋楫笃行,指引着人们的精神航向。A.⑤⑥①④③②B.①③②⑤⑥④C.②⑥④①⑤③D.③⑤②④①⑥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老舍纪念馆是在丰富胡同19号的普通的一座四合院。B.温晴的济南,使济南人民带来了欢乐。C.雪后的济南即使很寒冷,但绝对让人感到温馨。D.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用上写景技巧,是能否写好景物的关键。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5、古诗文名句默写。

(1)________,我言秋日胜春朝。《秋词》

(2)__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3)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4)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_______。《济南的冬天》

(5)子曰:“不愤不启,________。”《论语》

(6)春天像健壮的青年,________,领着我们上前去。《春》

(7)《西江月》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嗅觉和听觉来捕捉夏夜景物特征,给人印象鲜明而深刻。

(8)人们常用孔子的名言“______,_______。”来告诉别人要取长补短。《论语》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穿井得一人《吕氏春秋》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闻夔①一足《韩非子》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足,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尧曰:‘夔一而足矣。’使为乐正②。故君子曰:‘夔有一足,非一足也。’”三人成虎《战国策》庞怱与太子质③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矣。”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注释:①夔(kuí):我国见诸记载最早的音乐家。以精通音乐著称。②乐正:古代官名,负责音乐事务的官员。③质:做人质。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有闻而传之者

传不习乎(《论语》)B.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论语》)C.夫市之无虎明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D.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陈太丘与友期行》)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B.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C.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D.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②‘夔有一足。’非一足也。

4.班级开展“对待传言的态度与方法”主题班会,老师先分享了以上三则故事,你觉得老师的用意是什么?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女娲造人袁珂天地开辟以后,天上有了太阳、月亮和星星,地上有了山川草木,甚至有了鸟兽虫鱼了,可是单单没有人类。这世间,无论怎样说吧,总不免显得有些荒凉寂寞。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个神通广大的女神,叫作女娲。据说,她一天当中能够变化七十次。有一天,大神女娲行走在这片莽莽榛榛的原野上,看着周围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独。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儿什么东西进去,让它(

)起来才好。添一点儿什么东西进去呢?走呀走的,她走得有些疲倦了,偶然在一个池子旁边蹲下来。澄澈的池水照见了她的面容和身影:她笑,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笑;她假装生气,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生气。她忽然灵机一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

)一种像自己的生物来加入到世间呢?想着,她就顺手从池边掘起一团黄泥,掺和了水,在手里揉团着,揉团着,揉团成了第一个娃娃样的小东西。她把这个小东西放到地面上。说也奇怪,这个泥捏的小家伙,刚一接触到地面,马上就活了起来,并且开口就喊∶“妈妈!”接着一阵兴高采烈的跳跃和欢呼,表示他获得生命的快乐。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又听见“妈妈”的喊声,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她给她心爱的孩子取了一个名字,叫作“人”。人的身体虽然小,但据说因为是神创造的,相貌和举动也有些像神,和飞的鸟、爬的兽都不同,看起来似乎便有一种管理宇宙的非凡的气概。女娲对于她这优美的作品,感到很满意。于是,她又继续动手做她的工作,她用黄泥做了许多能说会走的可爱的小人儿。这些小人儿在她的周围跳跃欢呼,使她精神上有说不出的高兴和安慰。从此,她再也不感到孤独、寂寞了。她工作着,工作着,二直工作到晚霞布满天空,星星和月亮射出幽光。夜深了,她只把头枕在山崖上,略睡一睡。第二天,天刚微明,她又赶紧起来继续工作。她一心想把这些灵敏的小生物布满大地。但是,大地毕竟太大了,她工作了许久,还没有达到她的志愿,而她本人已经疲倦不堪了。最后,她想出了一个(

)的创造人类的方法。她从崖壁上拉下一条枯藤,伸入一个泥潭里,搅混了浑黄的泥浆,向地面上这么一挥洒,泥点儿溅落的地方,就出现了许多小小的叫着跳着的人儿,和先前用黄泥捏成的小人儿一般无二。"妈妈,妈妈"的喊声,震响在周围。用这种方法来进行工作,果然简单省事。藤条一挥,就有好些活的人出现,大地上不久就布满了人类的(

)。大地上虽然有了人类,女娲的工作却并没有终止。她又考虑着:人总是要死亡的,死亡了一批再创造一批吗?未免也太麻烦了。怎样能使他们继续生存下去呢?这却是一个难题。后来她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把那些小人儿分为男女,让男人和女人配合起来,叫他们自己去创造后代,担负起养育婴儿的责任。这样,人类就世世代代绵延下来,并且一天比一天加多了。1.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生气蓬勃

制造

绝妙

痕迹B.变幻多姿

创造

巧妙

踪迹C.变幻多姿

制造

巧妙

痕迹D.生气蓬勃

创造

绝妙

踪迹2.梳理女娲造人前后的心理变化,在横线上填入合适的词。

她行走在原野上,感到①___;→她捏黄泥成功造人,感到②___;→她工作到深夜,感到③____;→她想到新方法造人,感到轻松自豪。

3.文中画线的部分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语境,简要分析。

4.女娲是上古神话中的女神,本文在塑造女娲形象时,写出了女娲哪些令人喜爱尊崇的特点?请结合全文,具体分析。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天净沙·秋思》,完成下面小题。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诗人仅用28个字,就把几种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巧妙地连缀起来,通过①______、老、昏、古、西、瘦六个字,将诗人的无限愁思自然地寓于图景中,描绘出了一幅②______的深秋晚景图。结尾一句则直接抒发了长期在外漂泊的游子③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