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培训考试题(含答案)_第1页
2022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培训考试题(含答案)_第2页
2022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培训考试题(含答案)_第3页
2022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培训考试题(含答案)_第4页
2022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培训考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培训考试题(含答案)

选择题

1、PCR技术扩增DNA,需要的条件是(A)

①目的基因

②引物

③四种脱氧核甘酸

④DNA聚合酶等

⑤mRNA

⑥核糖体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⑥

2、镁离子在DNA或RNA体外扩增反应的浓度一般为(D)

A、0.3-lmmol/L

B、0.5-lmmol/L

C、0.3-2mmol/L

D、0.5-2mmol/L

3、多重PCR需要的引物对为(D)

A、一对引物

B、半对引物

C、两对引物

1

D、多对引物

4、PCR是在引物、模板和4种脱氧核糖核甘酸存在的条件下

依赖于DNA聚合酶的酶促合成反应,其特异性决定因素为(B)

A、模板

B、引物

C、dNTP

D、镁离子

5、在PCR反应中,下列哪项可以引起非靶序列的扩增的扩增

(0

A、TaqDNA聚合酶加量过多

B、引物加量过多

C、A、B都可

D、缓冲液中镁离子含量过高

6、PCR技术的发明人是(A)

A、Mullis

B、史蒂文.沙夫

C、兰德尔.才木

7、PCR产物短期存放可在(A)保存。

A、4℃

B、常温

C、-80℃

D、高温

2

8、PCR产物长期储存最好置于(D)。

A、4℃

B、常温

C、16℃

D、-20℃

9、PCR的基本反应过程包括(A)

A、变性、退火、延伸

B、变性、延伸

C、变性、退火

10、在实际工作中,基因扩增实验室污染类型包括(D

A、扩增产物的污染

B、天然基因组DNA的污染

C、试剂污染和标本间交叉污染

D、A、

B、C都可能

11、PCR技术于哪一年发明(A)

A、1983

B、1971

C、1987

D、1993

12、TaqDNA聚合酶酶促反应最快最适温度为(C)

A、37℃

3

B、50-55℃

C、70-75℃

D、80-85℃

13、以下哪种物质在PCR反应中不需要(D)

A、TaqDNA聚合酶

B、dNTPs

C、镁离子

D、RNA酶

14、PCR检测中,经过n个循环的扩增,拷贝数将增加(C)

A、n

B、2n

C、2n

D、n2

15、PCR基因扩增仪最关键的部分是(A)

A、温度控制系统

B、荧光检测系统

C、软件系统

D、热盖

16、以下哪项不是临床PCR实验室设计的一般原则(A)

A、各区合并

B、注意风向

C、因地制宜

4

D、方便工作

17、PCR实验室一般包括(D)

A、试剂准备区

B、标本制备区

C、扩增区和产物分析区

D、A、

B、C都含

18、PCR技术不仅为遗传病的诊断带来了便利,而且改进了

检测细菌和病毒的方法。若要检测一个人是否感染了艾滋病病毒,

你认为可以用PCR扩增血液中的(D)。

A、白细胞DNA

B、病毒蛋白质

C、血浆抗体

D、病毒核酸

19、如果反应体系中加入模板DNA分子100个,则经过30

个循环后,DNA分子的数量将达到(D)个。

A、100X30

B、100X30X2

C、100X302

D、100X230

20、PCR扩增产物的分析方法主要有(D)

A、凝胶电泳分析法

5

B、点杂交法

C、荧光探针定量PCR法

D、A、

B、C都是

二、判断题(共20题,每题2分)

1、PCR引物设计的目的是在扩增特异性和扩增效率间间取得

平衡。(J)

2、在PCR反应中,dATP在DNA扩增中可以提供能量,同时

作为DNA合成的原料。(J)

3、DNA扩增过程未加解旋酶,可以通过先适当加温的方法破

坏氢键,使模板DNA解旋。(J)

4、PCR反应中,复性过程中引物与DNA模板链的结合是依靠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完成。(V)

5、PCR与细胞内DNA复制相比所需要酶的最适温度较高式V)

6、PCR技术可用于基因诊断,判断亲缘关系等。(J)

7、PCR技术需在体内进行。(X)

8、PCR反应体系中的缓冲液相当于细胞中的体液。(J)

9、核酸的复制是由5,----->3Z方向进行的。(J)

10>配对的碱基总是A与T和G与C。(J)

11、HBsAg转阴性后一段时间才出现可检测的HBsAb,此段间

隔期称之为“窗口期”。(J)

6

12、市面上多数试剂用淬灭基团Q基团和报告基团R基团来

标记荧光定量PCR的探针。(V)

13、PCR反应体系中Mg*的作用是促进TaqDNA聚合酶活性。

(4)

14、若标本中含有蛋白变性剂(如甲醛),PH、离子强度、

Mg"等有较大改变都会影响Taq酶活性。(J)

15、每个子代DNA分子中均保留一条亲代DNA链和一条新合

成的DNA链,这种复制方式称之为半保留复制。(J)

16、发生溶血的标本对PCR结果没影响。(X)

17、“平台效应”是描述PCR后期循环产物对数累积趋于饱

和。(V)

18、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transcription-PCR,

RT-PCR)就是在应用PCR方法检测RNA病毒时,以RNA为模板,

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形成cDNA链,然后以cDNA为模板进行正常

的PCR循环扩增。(J)

19、在定量PCR中,72℃这一步对荧光探针的结合有影响,

故去除,实际上55℃仍可充分延伸,完成扩增复制。(J)

20、PCR可应用于遗传病、肿瘤及病原体检测三大方面(J)

三、简答(共两题,每题10分)

1、PCR技术

7

答:PCR技术是用一对寡聚核甘酸作为引物(要点1:2分),

通过高温变性、低温退火、中温延伸(要点2:5分)这一周期的

多次循环,使特异的DNA片段数量指数倍数增加(要点3:3分)。

2、简述定量PCR检测操作的全过程。

答:标本的采集,保存(2分)----->样品前处理(2分)一

-->待样品充分裂解后点样上机反应(2分)----->反应结束后

观察结果(2分)----->发报告(2分)

选择题二:

1、可以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检测标本采集人员为?

A.经过生物安全培训I,培训合格且具备采样技能的人员

B.医生

C.研究所科研人员

D.实验室管理人员

2、新型冠状病毒检测标本首选?

A.呼吸道标本

B.便标本.

C.尿液

D.结膜拭子标本

3、从事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标本采集的技术人员应当经过。

培训合格。

A.生物安全

B.消防安全

8

C.交通安全

D.食品安全

4、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实验室检测技术人员应当具备相关专业

的大专以上学历或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并有

2年以上的实验室工作经历和()培训合格证书。

A.全科医生

B规培

C.基因检验相关

D.大型设备

5、根据目前掌握的新型冠状病毒生物学特点、流行病学特征、

致病性、临床表现等信息,该病原体暂按照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

分类中()类病原微生物进行管理?

A.第一

B.第二

C.第三

D.第四

6、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特异性检测不包括?

A.核酸检测

B.病毒分离

C.抗体检测

D.生化检测

9

7、医疗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采样点设立独立的等候区

域,尽可能保证人员单向流动,落实“()米线”间隔要求,严控

人员密度。

A.1米

B.1.2米

C.1.5米

D.2米

8、对集中隔离人员,要通过鼻咽拭子采集上呼吸道标本;对

其他人员,要首选0。

A.鼻咽拭子

B.口咽拭子

C.支气管灌洗液

D.深咳痰液

9、抗体检测最好选用?

A.发病早期血清

B.空腹血

C.恢复期血清

D.发病早期、恢复期双份血清

10、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技术不包括?

A.高通量测序

B.荧光RT-PCR

C.数字PCR技术

10

D.病毒分离

11、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采样口咽拭子在被采集者两侧咽

桃体稍微用力来回擦拭至少。次,然后再在咽后壁上下擦拭至少

()次。()

A.1,1

B.2,2

C.3.3

D.2,3

12、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标本采集后室温放置不超过()小

时。

A.1

B.2

C.3

D.4

13、以下哪个条件不能确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A.同一份标本中新型冠状病毒2个靶标(ORFla

B、N)实时荧光RT-PCR检测结果均为阳性

B.两种标本实时荧光RT-PCR检测同时出现单靶标(ORFlab或

N)阳性

C.同种类型标本两次采样检测重复出现单个靶标阳性

(ORFlab或N)

D,单种标本单次单靶标阳性(ORFlab或N)

11

14、可在BSL-2级实验室开展的新型冠状病毒相关实验活动

不包括?

A.病毒分离

B.标本分装

C.标本灭活

D.核酸检测

15、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动物实验可以在0实验室开展?

A.BSL-1

B.BSL-2

C.BSL-3

D.ABSL-3

16、24小时内无法检测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标本则应置于

-70C或以下保存,如无-70℃保存条件,则。冰箱暂存。

A.-6

B.-5

C.-15

D.-20

17、采集后室温放置不超过4小时,应在。内送到实验室。

A.3-6小时

B.2-4小时

C.3分钟

D.3-6分钟

12

18、鼻拭子采集的关键点是什么?

A.鼻拭子:待拭子顶端到达鼻咽腔后壁时,轻轻旋转-周

B.鼻拭子:沿下鼻道的底部向后缓慢深入,待拭子顶端到达鼻

咽腔后壁时,轻轻旋转三周

C.鼻拭子:沿上鼻道的底部向后缓慢深入,待拭子顶端到达鼻

咽腔后壁时即可

D.鼻拭子:沿中鼻道的底部向后缓慢深入,待拭子顶端到达鼻

咽腔后壁时一,轻轻旋转三

19、咽拭子采集部位的关键点是什么?

A.咽拭子:两侧咽扁桃体和咽后壁上下擦拭至少30秒

B.咽拭子:两侧咽扁桃体稍微用力来回转动擦拭,然后在咽后

壁上下擦拭至少30秒

C.咽拭子:两侧咽扁桃体稍微用力擦拭,然后再在咽后壁上下

擦拭至少3次

D.咽拭子:两侧咽扁桃体来回转动擦拭,然后再在咽后壁上下

擦拭至少1次

20、实验室戴手套的注意事项?

A.两层普通手套

B.两层能盖过袖口的手套,每次戴手套前要做充气检查

C.长袖筒一一次性医用橡胶手套两层,手套袖筒必须覆盖住防

护服袖口,用充气方法检查手套是否破损

D.两层手套,用充气方法检查手套是否破损

13

21、用非灭活型标本采样管的实验室,可用56℃孵育。分钟

热灭活的处理方式。

A.10

B.20

C.30

D.60

22、采集新冠病毒呼吸道标本时戴什么级别的口罩?

A.N95及以上口罩

B.N99口罩

C.医用外科口罩

D.一次性口罩

23、以下关于戴N95口罩的表述正确的是?

A.佩戴N95口罩时要做气密性检查

B.佩戴N95口罩,再佩戴—■次性医用外科口罩

C.先佩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再佩戴N95口罩

D.先佩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再佩戴N95口罩同时做气密

性检查

24、采集样本后如何做手部消毒?

A.消毒剂消毒手部即可

B.消毒剂消毒后,脱去外层手套,消毒内层手套,再戴上外层

手套

14

C.消毒剂消毒后,脱去外层手套,消毒内层手套,戴新的外层

手套

D.消毒剂消毒手部,脱去手套再换一副新手套

25、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扩增后反应管的正确处理方式是

Oo

A.不要开盖,直接放于垃圾袋中,封好袋口,按一般医疗废

物转移出实验室处理。

B.要开盖,倒入垃圾袋中,封好袋口,按一般医疗废物转移

出实验室处理。

C.不要开盖,直接放于垃圾袋中,封好袋口,高压灭菌后按

一般医疗废物转移出实验室处理。

D.要开盖,倒入拉圾袋中,封好袋口,高压灭菌后按一般医

疗废物转移出实验室处理。

26、呼吸道病毒的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个人防护装备,佩戴口

罩应符合什么要求?

A.选择一次性医用平面口罩

B.选择符合N95及以上标准的口罩

C.选择符合N90及以上标准的口罩

D.只要是口罩就可以

27、在脱个体防护装备时,首先进行下列哪些操作?

A.无需消毒外层手套,直接换新的外层手套

B.全身喷洒消毒剂

15

C.不消毒,直接更换外层手套

D.只消毒前胸和双臂,更换新的外层手套

28、在呼吸道病毒操作的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个人防护装备

穿戴过程中,穿连体防护服时,需要注意什么?

A.选择适合自己体型大小的防护服且检查防护服是否破损

B.防护服没有有效期,穿戴前不需要考虑有效期

C.防护服没有型号区分,穿戴前不需要选择大小

D.没有特殊要求,只要是防护服就可以

29、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建议选用高灵敏的试剂,其检测

线为0

A.W500拷贝/ml

B.W600拷贝/ml

C.W800拷贝/ml

D.W1000拷贝/ml

30、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斤关

于医疗机构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有关要求的通知》(国卫办

医函(22)53号)要求规范开展室内质控,每批检测至少有()份弱

阳性质控品和。份阴性质控品。

A.1,1

B.1,2

C.2,2

D.1,3

16

31、在呼吸道病毒操作的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个人防护装备

穿戴过程中,佩戴内层一次性头套时,有何要求?

A.直接戴上,没有特殊要求

B.戴上内层头套,要求完全罩住头发,不能有头发漏出

C.戴上内层头套,可以有少量头发在头套外面

D.以上操作都可以

32、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要更换外层手套,首先要进行下列哪

些操作?

A.直接脱掉外层手套,更换新的手套

B.没有特殊要求,可直接脱掉外层手套

C.更换外层手套前,首先要对外层手套进行充分的消毒

D.以上操作都可以

33、摘口罩,需要以下哪几步?

A.从脑后先摘口罩的上方系带,再摘下方系带,全程不能碰触

口罩前面

B.从脑后先摘口罩的下方系带,再摘上方系带,全程不能碰触

口罩前面

C.从口罩的下方摘下口罩,全程不能碰触口罩前面

D.同时拿住两根系带摘下口罩,全程不能碰触口罩前面

34、SARS-Cv-2感染疑似和确诊患者标本属于UN3373B类医

疗机构新型冠生物物质,涉及外部标本运输的,应按照B类感染

性物质进行。层包装。

17

A.1

B.2

C.3

D.4

35、新型冠状病毒毒株或其它潜在感染性生物材料陆路和航

空运输时一,应按照哪类感染性物质运输?

A.A类UN3373

B.B类UN2814

C.B类UN3373

D.A类UN2814

36、新型冠状病毒毒株或其它潜在感染性生物材料的运输包

装属于?

A.C类

B.A类

C.D类

D.B类

37、根据卫生部第45号令《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

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的要求,下列属于提交申请办

理《准运证》审批范围的是:1.第一类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

2.第二类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3.第三类病原微生物运输

包装分类为A类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4.疑似高致病性病

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

18

A.1、2、3

B.1、2、4

C.1、2、3、4

D.1、3、4

38、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应使用.2%含氯消毒剂或

75%酒精进行桌面、台面及地面消毒。消毒液需每天新鲜配制,不

超过。小时。

A.12

B.24

C.48

D.72

39、实验操作过程中,从生物安全柜里,把实验用物品拿出,

必须进行下列哪些操作后,可拿出生物安全柜?

A,喷洒有效浓度的消毒剂,作用有效时间后,可拿出

B.喷洒有效浓度的消毒剂,立即拿出

C.不需要喷洒消毒剂,可直接拿出生物安全柜

D.以上操作都可以

40、运输新型冠状病毒呼吸道样本需要几层包装?

A.一层包装

B.二层包装

C.三层包装

D.越多越好

19

41、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每次检测完毕后,可采用

房间固定或可移动紫外灯进行紫外照射。小时以上。

A.1

B.2

C.3

D.4

42、申请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

种或样本的,应当将申请材料提交何单位进行初审?

A.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B.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C.出发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D.目的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43、如运输中制冷剂为干冰,需要在运输包装外贴上第几类危

险品的标签?

A.第一类爆炸品

B.第四类易燃固体、易自燃和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物质

C.第六类毒性物质和感染性物质

D.第九类杂项危险品

44、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疾控机构或第三方检测机构在接

收到标本后应。小时内反馈实验室检测结果?

A.2小时

B.24小时

20

C.12小时

D.48小时

45、以下对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结果报告要求描述正确的是?

A.第三方检测机构不需要反馈检测结果

B.建立第三方检测机构与属地疾控机构/定点医院的信息沟

通机制与工作流程,将检测阳性者信息—上报辖区疾控中心/定点

医院

C.医疗机构委托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阳性者信息由第三

方检测机构网络直报

D.以上描述均不正确.

46、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感染性废液即在实验操作

过程中生的废液,需采用化学消毒(.55%含氯消毒剂处理)或物理

消毒如紫外照射。分钟以上等方式处理,确认彻底消毒灭活后方

可排入实验室水处理系统,经统一处理达标后进行排放。

A.10

B.20

C.30

D.40

47、在脱连体防护服时,需要注意什么?

A.无所谓,只要把连体防护服脱下来就可以

B.全程确保连体防护服的污染面,不能碰触内层衣物,脱的过

程要缓慢轻柔

21

C.脱的过程中,速度一定要快,不能拖沓

D.根据个人脱防护服习惯,没有特殊要求

48、下列不属于手套损坏、污染处理方法的是?

A.手套被污染时应立即用消毒剂喷洒手套

B.脱下手套,放入黄色垃圾袋内,待消毒

C.更换新手套继续实验

D.直接带新手套

49、在新型冠状病毒实验室操作过程中,可喷洒1000mg/L的

含氯消毒剂进行去污染。喷洒含氯消毒剂的作用时间为?

A.1分钟

B.3分钟

C.5分钟

D.10分钟

50、发现核酸检测阳性结果时应按相关要求。小时内报告.

A.12

B.24

C.2

D.4

51、医疗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采样人员防护装备要求:

0【多选题】

A.N95及以上防护口罩

B.护目镜

C.防护服

D.乳胶手套

E防水靴套

52、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常用的标本:()

【多选题】A鼻咽拭子

B.呼吸道吸取物C支气管灌洗液

D.肺泡洗液E.深咳痰液

53、标本容器外注明0。

A采样日期

B.标本编号

C.种类

D.姓名

填空题

1.为加强医疗机构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规范化管理,卫生

部于2010年发布《医疗机构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管理办法》,

北京市卫生局为做好实验室备案工作,于2012年发布了《北

京市医疗机构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技术审核暂行规定》。

2,北京市卫生局及各区县卫生局负责所辖行政区域内地

方医疗机构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的备案和监督管理工作。

其中备案的技术审核工作流程主要包括:申报、资料审核、现

场验收、整改、通知实验室资料审核结果。医疗机构的医学检

23

验科应当设有临床细胞分子遗传学专业诊疗科目。备案的临床

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参加医疗机构的年度校验。

3.临床基因扩增检测的分析中质量保证关键内容包括:室

内质控和室间质评。其中前者监测和控制的是实验室测定的重

复性,而后者则通过对不同的实验室测定结果的比对而评价实

验室测定的准确度。

4.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是:螺旋中的两条链为反向王衡,

其中一条链的方向为5'-3',另一条链的方向为3'-5'。

5.核酸包括两种类型: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二者的

主要区别为:前者由"购四种碱基组成,而后者由AUCG四种

碱基组成。

6.根据遗传中心法则,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为DNAORNAD

蛋白质。

7.普通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一般包括下面四个分区:

试剂储存和准备区、

标本制备区、扩增区、扩增产物分析区。

8.提纯的核酸样品可根据0D260波长的光吸收值算出其

含量,通过计算260/280的比值计算出其纯度。

9.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检测用的试剂应当经国家药监局

批准。

10.cfDNA的和中文名称是细胞游离DNA,ctDNA的中文名

称是循环肿瘤DNA。

24

11.在PCR前,为保护操作者和样本,手工处理样本应该

在样本制备区的生物安全柜中进行,并使用带滤芯的移液吸头

进行样本操作。

12.医疗废物垃圾袋结扎采用“鹅口颈”套扎结扎形式。

13.锐器盒容积达到总体积的3/4时需要更换。

14.核酸检测中,全血样本采集一般使用EDTA或枸檬酸盐

抗凝,不使用肝素抗凝。

15.荧光定量PCR使用的Taqman探针两端标记有蝇基团

和粹灭基团。

16.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应该在生物安全II级实验室开展,

同时采用生物安全项级实验室的个人防护。

17.PCR的基本反应过程包括变拄、退火、延伸。

18.DNA/RNA的紫外吸收在260nm附近有最大吸收值。

19.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核昔酸,其组成包括碱基、

核糖或脱氧核糖和磷酸。

是非题:

LDNA双链中,碱基A-T之间以三个氢键相连,G-C以两

个氢键相连。(X)

2.与细胞学初筛相比较,HPV核酸检测初筛具有更高的敏

感性。(J)

3.使用有防“污染”作用的尿昔糖基酶(UNG)的PCR试

剂盒,该酶可以降解含有UTP的扩增产物。(J)

25

4.DNA变性是指在物理或化学因素的作用下,导致两条

DNA链之间的氢键断裂,而核酸分子中的所有共价键同时也受

影响。(X)

5.自制室内质控品时,应对质控品的均匀性和稳定性进行

评价。(J)

6.定量PCR与定性PCR测定原理的最主要的区别点在于前

者的测定点在PCR的指数扩增期,而后者多为扩增平台期。

(X)

7.处理PCR标本时,在没有生物安全柜的情况下,可用超

净台操作。(X)

8.临床检验中的系统误差通常表现为质控物测定结果的

SD增大。(X)

9.扩增管没有盖好会造成PCR反应液热蒸发,直接影响结

果,但不会成为一个污染源。

(X)

10.核酸是极性化合物,溶于水,不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

(V)

11.核酸的解链温度(Tm)与G+C含量有关,G+C含量愈

大,Tm愈低。(X)

12.无法参加室间质量评价计划时,可以用室内质控替代。

(X)

26

13.一般进行HCV-RNA检测时宜采用EDTA抗凝血,不宜采

用肝素抗凝。(J)

14.以次氯酸为主要成分的清洁剂在配制后可以长期使

用。(X)

15.质量管理体系的要素包括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质量

指标。(J)

16.核酸的复制是由3'-5'方向进行。(X)

17.核酸的解链温度(Tm)与G+C含量有关,G+C含量愈

大,Tm愈高。(V)

18.标本差错率和实验室布局的合理性均为实验室质量体

系监控指标。(J)

19.实验室质量体系文件无统一格式,无标准文件,应切

合实际,怎么做怎么写。(X)

20.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时,采集鼻咽拭子标本可使用

棉签。(X)

21.在常规应用前,可由制造商对实验室未加修改而使用

的已确认的检验程序进行独立验证。(X)

22.DNA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易水解,但在酸性溶液中

较稳定,RNA在碱性溶液中稳定。

(X)

23.DNA变性的本质是双链间氢键的断裂。(J)

24.DNA微溶于水,可溶于有机溶剂。(X)

27

单选题三:

1.PCR技术的发明人是:(C)

A.WatsonJ.D.;

B.CrickF.H.C.;

C.KaryMullis;

D.RosalindFranklin.

2.二级生物安全柜能对以下哪些进行防护:(D)

A.人员

B.实验品

C.环境

D.以上都是

3.在生物界尚无充足证据的信息流动过程的是(A)

A.蛋白质一RNAB.RNA-DNA

C.DNA—DNAD.DNA-RNA

4.核酸提取纯化中,RNase潜在污染源是:(D)

A.实验室环境;

B.实验用品如吸头、离心管等;

C.实验人员的手;

D.以上都是

5.生物安全水平的级别共分为几个等级(D)

A.1个B.2个C.3个D.4个

6.有关于荧光定量PCR方法,下述哪一条是错误的?(A)

28

A.在扩增的指数期定量;

B.采用内标和外标方法均可;

C.可采用Taqman探针;

D.在扩增的终点测定定量

7.在选择开展临床检验项目时,应首先考虑:(B)

A.临床有效性和分析有效性;

B.检测精密度和检测准确度;

C.临床有效性和检测精密度;

D.分析有效性和检测准确度

8以下哪项有利于DNA的保存:(A)

A.加入EDTA螯合钙离子,去除核酸酶的活性;

B.加入少量DNase;

C.溶于pH3.0溶液;

D.加入少量RNase

9.实验室的清洁工作应在以下情况下进行:(A)

A.每次实验后

B.文件规定清洁时间

C.实验室发生污染时

D.以上都是

10.荧光定量PCR检测过程中,基线漂移的可能原因有:

(D)

A.蒸发;

29

B.探针水解

C.相邻荧光通道干扰

D.以上都是

11.将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的产物分析区设置为负压状

态,目的是:(B)

A.防止有生物传染危险的样本逸出;

B.防止扩增产物从该区逸出;

C.防止该区灰尘的逸出;

D.为了生物安全的目的

12.常用RNase抑制剂是(B)

A.乙醇;

B.DEPC;

C.异丙醇;

D.精胺

13.真核生物染色体DNA主要以下列哪种形式存在(D)

A.环状单链分子

B.线性单链分子

C.环状双链分子

D.线性双链分子

14.TaqMan探针采用的是(A)

A.荧光标记的探针

B.生物素标记的探针

30

C.同位素标记的探针

D.SYBRGreen荧光染料

15.最大量程为200ul的微量移液器,显示读数为020,

实际的吸液容量值为:(C)

A.0.2ulB.2ulC.20ulD.200ul

16.有关核小体的错误叙述是:(D)

A.核小体是染色体的基本单位

B.DNA和组蛋白共同构成核小体

C.DNA和组蛋白H1构成核小体连接区

D.RNA和组蛋白共同构成核小体

17.基因突变的实质是:(A)

A.染色体上的DNA序列变化了

B.染色体上的DNA变成了RNA

C.染色体上的DNA变成了蛋白质

D.染色体上的DNA高级结构发生了局部改变

18.如果一个PCR反应体系中加入模板200个,经过30个

循环后扩增产物的数量将达到(C)

A.200X30X2

B.200X30

C.200X230

D.200X302

31

19.Sanger测序体系与PCR反应体系的主要区别是前者含

有:(B)

A.模板

B.ddNTP

C.DNA聚合酶

D.引物

20.分子杂交试验不能用于:(C)

A.单链DNA分子之间的杂交

B.单链DNA与RNA分子之间的杂交

C.抗原与抗体分子之间的结合

D.双链DNA与RNA分子之间的杂交

21.在Sanger基因测序技术中所使用的酶是:(A)

A.DNA聚合酶

B.RNA聚合酶

C.DNA连接酶

D.DNA拓扑酶

22.双链DNA中的碱基对有:(D)

A.A-UB.G-TC.C-AD.T-A

23.下列四个DNA片段中含有回文结构的是(D)

A.GAAGAA

B.TGGAAA

C.GAAAAG

32

D.GAATTC

24.核酸分子中储存遗传信息的关键部分是:(D)

A.mRNA

B.tRNA

C.rRNA

D.DNA

25.核酸检测探针的标志性特征是:(A)

A.一小段已知序列的单链核酸;

B.一小段未知序列的单链核酸;

C.一小段已知序列的双链核酸;

D.有同位素或非同位素标记物。

26.核酸分离纯化的目的是:(D)

A.除去PCR抑制物

B.增加靶核酸浓度,使之达到PCR测定范围

C.增加样本均一性,保证测定精密度和重复性

D.以上都是

27.mRNA约占总RNA的百分数为:(A)

A.5%

B.10%

C.15%

D.20%

28.分子检测对标本采集容器的要求是:(E)

33

A.密闭

B.一次性

C.无DNase和RNase

D.无菌

E.以上均是

29.关于基因扩增检测实验室分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外周血游离DNA标本制备可与细胞/组织标本制备区共

用;

B.须注意实验室空气流向;

C.实验室应有充分的通风换气;

D.缓冲间不是必需的;

E.传递窗不是必需的

30.“无基因”或“无核酸”概念是指:(E)

A.在基因扩增检测操作时,要注意防止因为扩增产物污染

所致检测假阳性;

B.在基因扩增检测操作时,要注意防止因为标本间交叉污

染所致检测假阳性;

C.每次检测后实验室内的充分通风及清洁;

D.实验室各区物品的专用;

E.以上均是

31.商品试剂的性能验证的合格判断标准是:(D)

34

A.卫生行业标准;

B.国际标准;

C.满足临床疾病的诊疗要求;

D.试剂盒说明书上所宣称的检测性能

E.以上均是

32.L-J指控图的失控规则制定的依据是:(B)

A.各实验室根据自身的情况具体确定;

B.统计学的“小概率事件”原理;

C.超过均值±3SD;

D.超过均值±2SD;

E.阴性质控品检测为阳性

33.下列哪一种病毒遗传物质为RNA(D)

A.乙肝病毒

B.人乳头瘤病毒

C.巨细胞病毒

D.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

34.以下在PCR反应中,对扩增产物的特异性起决定性作

用的是:(B)

A.模板

B.引物

C.dNTP

D.镁离子

35

35.有关于荧光定量PCR方法,下述哪一条是错误的?(A)

A.在指数扩增初期定量;

B.在扩增的终点定量;

C.可采用Taqman探针;

D.采用内标和外标方法均可

36.在选择开展临床检验项目时,应首先考虑:(B)

A.临床预期用途;

B.检测精密度和检测准确度;

C.检测精密度;

D.检测准确度

37.一个PCR反应体系中起始模板量为500,经过30个循

环后扩增产物的数量将达到(C)

A.500X30X2

B.5002X30

C.500X2”

D.500X302

38.对C0VIDT9疑似患者采样,需要(C)级生物安全个

人防护装备

A.I

B.II

C.III

D.W

36

39.手卫生分为(D)步

A.4

B.5

C.6

D.7

40.除(A)外均可有效灭活新型冠状病毒

A.氯已定

B.56℃30分钟

C.75%乙醇

D.含氯消毒剂

41.在基因扩增检测中,全血或骨髓标本不能用肝素抗凝,

原因是(D)

A.肝素是TaqDNA聚合酶活性的强抑制剂

B.肝素对Mg++有络合作用

C.经典的核酸提取方法很难去除肝素

D.以上A和C

42.下列哪种情况需对PCR检测项目进行方法学验证实

验:(D)

A.开展新项目前

B.更换试剂品牌

C.更换仪器

D.以上全是

37

43.在临床基因扩增检验中,弱阳性室内质控品发生失控,

常见的原因有下述各项,除(B)外

A.核酸提取中的丢失、有机溶剂的去除不彻底、标本中扩

增抑制物的残留等

B.扩增仪孔间温度的不一致性

C.扩增产物的污染

D.Taq酶和/或反转录酶的失活

44.PCR扩增检测采用内标,可以识别扩增检测的(C)

A.假阴性

B.假阳性

C.假阴性、假阳性都可以预防

D.假阴性、假阳性都不能预防

45.在一个DNA分子中,如G所占摩尔比为17.2%,则A

所占摩尔比为(B)

A.82.8%

B.32.8%

C.17.2%

D.65.6%

简答题:

1.简述什么情况下应进行性能验证?(5分)

答:(1)在常规应用前,应由实验室对未加修改而使用的已

确认的检验程序进行独立验证。

38

(2)任何严重影响检测系统分析性能的情况发生后,如仪器

搬迁、设施、环境严重失控等。

(3)常规使用期间,定期做。

(4)启用新的检测系统:更换试剂、仪器、校准品溯源性改

2.临床PCR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包含哪些内容?(5

分)

答:(1《质量手册》: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声明。

(2)准则要求的程序和记录。

(3)实验室规定的文件和记录:为确保有效策划、运行并控

制其过程。

(4)适用的法规、标准及其它规范文件。

3.请简述完整的员工培训计划应包含哪些内容。(5分)

答:(1)培训所涉及的范围: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和校准。

试剂方法原理。质量管理体系。相关法律法规,相关领域的新技

术、新理念和新进展。实验操作技能等。

(2)如何培训:讲座,讨论,自学和参加培训班。

(3)培训的评估:书面考试,实验考核,讨论心得,论文,

综述等。

4.感染性疾病的定量、定性检测,人基因组的基因型检测,

对上述三类PCR检测的室内质控品的浓度水平和型别如何要求?

(5分)

39

答:定量PCR检测的室内质控品的浓度:测定线性范围内

的高、中、低三种浓度,型别:生物DNA/RNA参考标准品;定

性PCR检测的室内质控品的浓度:接近方法测定下限(2-4倍)

的浓度,型别:生物DNA参考标准品;人基因组的基因型检测

的室内质控品的浓度:型别:人类基因组DNA参考标准品。

5.简述生物安全的概念、实验室生物安全水平的概念。(5

分)

答:实验室生物安全:为了避免微生物和医学实验室中有害

或有潜在危害的生物因子对人、环境和社会造成的危害或潜在危

害,而采取的防护措施(硬件)和管理措施(软件),达到对人、

环境和社会的安全防护目的。

生物安全水平:根据实验室的工作性质及可能分离到的病原

体等级进行安全防护水平的划分。

6.什么是室内质量控制?(5分)

答:由实验室工作人员,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步骤,连续评价

本实验室工作的可靠性程度,旨在监测和控制本实验室工作的精

密度,提高本实验室常规工作中批内、批间样本检验的一致性,

以确定测定结果是否可靠,可否发出报告的一项工作。包括三个

方面的内容:测定前的质量控制、统计学质量控制、质量控制的

评价。

7.请从气流方向、高效过滤器位置、保护对象、操作对象几

方面比较生物安全柜、超净台、通风橱三种设备。(5分)

40

答:生物安全柜是一种负压净化工作台,气流方向是由外向

内,高效过滤器位置在生物安全柜的顶部漏器上,保护对象为实

验室和实验员。

超净台是正压送风,气流方向是由内向外,进风口在背面或

正面的下方,工作台正面的金属网罩内是超级滤清器。保护对象

为实验材料。

实验室通风橱气流控制由控制器与风阀来完成,气流方向是

由外向内,过滤装置位于通风橱的上部。保护对象为实验室和实

验员。

8.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样本处理区试验台面发生样本溢

洒时应如何处理?(5分)

答:样本在试验台面发生小面积溢洒时,应立即用吸水材料

覆盖溢洒区域,覆盖范围要足够大,包括喷溅的最远处。然后用

0.55%含氯消毒剂从外围向中心倾倒,直到吸水性材料全部湿润。

消毒剂作用30分钟后,用镜子夹取溢洒物及吸水纸放入医疗废弃

物收集器,利器及碎玻璃等放入利器盒,操作时注意不要扩大污

染范围。再反复用新的吸水材料将剩余液体吸净。再次用0.55%

含氯消毒剂对污染区域喷洒、擦拭消毒,用清水擦拭。最后对溢

洒及处理结果进行记录和报告。

9.简述:荧光PCR定性项目检测时,弱阳性室内质控品出现

假阴性失控的原因。(5分)

41

答:(1)核酸提取中的随机误差,如核酸提取中的丢失,有

机溶剂的去除不彻底,标本中扩增抑制物的残留,所用耗材如离

心管有PCR抑制物等。

(2)仪器的问题,如扩增仪孔间温度的不一致性,孔内温度

与所示温度的不一致性等。

(3)试剂的问题,如Taq酶和/或反转录酶的失活,探针的

纯度及标记效率和核酸提取试剂的效率等。

10.定性PCR检验项目方法学性能验证参数一般包括哪些?

(5分)

答:定性检测项目验证内容至少应包括测定下限、特异性、

准确度(方法学比较或与金标准比较)、抗干扰能力等。

论述题

1.某一开展乙肝DNA定性检测的临床PCR实验室,参加盲样

测试(包括三个阳性样本,两个阴性样本),该实验室做出的结

果为5份样本全部阳性,工作人员将盲样全部阳性的结果确认后

立即发出。第二天发现当天的室内质控结果也是全部阳性,并且

当天的阳性率明显增高。请回答:

(1)这样做是否正确?(4分)

答:不正确

(2)应该如何处理?(8分)

答:查找分析结果异常原因

(3)分析该情况产生的所有可能原因?(8分)

42

答:第一,扩增产物的污染。

第二,临床标本的核酸提取过程中发生的样本间的交叉污染。

第三,喷枪等关键耗材污染

第三,试剂污染

第四,仪器故障

选择题:

1.【单选】采集新冠病毒核酸鼻咽拭子,应将拭子头浸入含()

病毒保存液的管中。

A.0.5〜1ml

B.1〜2ml

C.2〜3ml

D.3~5ml

答案:C

解析:根据《新冠病毒核酸采样培训方案》联防联控机制综发

(2022)64号二、培训内容(一)口咽及鼻咽拭子采样。2.鼻咽拭

子采集方法。采样人员手执拭子贴鼻孔进入,沿下鼻道的底部向后缓

缓深入,由于鼻道呈弧形,不可用力过猛,以免发生外伤出血。待拭

子顶端到达鼻咽腔后壁时,轻轻旋转一周(如遇反射性咳嗽,应停留

片刻),然后缓缓取出拭子,将拭子头浸入含2〜3ml病毒保存液的

管中。

2、【单选】关于核酸结果的反馈,应保证群众能在()小时内能

够查询到结果。

43

A.24

B.36

C.48

D.72

答案:A

解析:根据《区域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组织实施指南(第三版)》

三、工作内容(六)加强信息化支撑。3.核酸结果反馈。各设区市要

及时反馈核酸检测结果,做到采、送、检各环节信息准确,及时向公

众提供检测结果查询方法和途径,提前做好查询服务系统压力测试,

保证群众采样后24小时内能够查询到结果。

3.【单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常态化疫情防控期,使用中湿化瓶

更换频率是多久?()

A.1次/日

B.2次/日

C.1次/周

D.2次/周

答案:C

解析:根据《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第三版)》附件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常态化疫情防控医疗器械及环

境物体表面消毒方法推荐方案一、诊疗用品与医疗设备清洁、消毒与

灭菌方法氧气湿化器:清洁消毒频次:1.一人一用一抛弃或消毒;2.

湿化液每天更换;3.使用中湿化瓶每周更换1次,消毒后密闭保存。

44

4.【判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常态化疫情防控期,湿化器加入的

无菌水应该每日更换。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根据《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第三版)》附件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常态化疫情防控医疗器械及环

境物体表面消毒方法推荐方案一、诊疗用品与医疗设备清洁、消毒与

灭菌方法呼吸机、麻醉机的螺纹管、湿化器;清洁:1.清洗消毒机按

管道清洗流程清洗2.流动水冲洗、干燥。消毒与灭菌:1.清洗消毒

机清洗消毒干燥;2.浸泡于含有效氯500mg/L含氯消毒液中30min,

清水冲洗干燥备用;3.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或环氧乙烷。清洁消毒

频次:一人一用一抛弃或消毒;污染时随时更换。备注:1.呼吸机螺

纹管、湿化器、送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2.一次性使用螺纹管不得

重复使用;3.湿化器加入无菌水每日更换。

5.【单选】关于疫源地消毒,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感染患者住院期间,患者污染的环境、物品应随时进行消毒

B.患者隔离的场所应采取自然通风的方式进行通风,每日2-3

次,每次不少于20-30分钟

C.确诊同种病种的病例可多人安置于同一房间

D.隔离病房在进行紫外线消毒时一,在无人环境下照射30min即可

答案:D

45

解析:根据《关于进一步精准规范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消毒工

作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2]60号》附件1疫源地终末消毒

工作细则二、消毒措施(一)随时消毒。对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住院、

转运期间,患者排泄物、呕吐物、体液及其污染的环境和物品,及时

进行随时消毒;患者隔离的场所可采取排风(包括自然通风和机械排

风)措施,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20-30

分钟。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将患者安置到负压隔离病房,疑似病例应

进行单间隔离,确诊病例可多人安置于同一房间。无人情况下还可用

紫外线对空气进行消毒,用紫外线消毒时,可适当延长照射时间到1

小时以上。

6.【多选】根据环境风险、污染程度和物品特性,可以选择下列

哪些消毒方式?()

A.消毒剂喷洒、喷雾、擦拭、浸泡等化学消毒方式

B.紫外线、循环风空气消毒机等物理消毒方式

C.密闭封存、长时间静置

D.按医疗废物处置等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理

答案:ABCD

解析:根据《关于进一步精准规范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消毒工

作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2]60号》附件1疫源地终末消毒

工作细则一、消毒原则(二)方法选择。根据环境风险、污染程度和

物品特性,可选择消毒剂喷洒、喷雾、擦拭、浸泡等化学消毒方式,

或紫外线、循环风空气消毒机等物理消毒方式,或密闭封存、长时间

46

静置,或按医疗废物处置等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理。

7.【多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集中医学观察场所内部设置的

“三区两通道”包括()

A.隔离区域

B.工作准备区

C.缓冲区

D.工作人员通道

E.隔离人员通道

答案:ABCDE

解析: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附件9新

新冠肺炎疫情隔离医观察和居家健康监测指南(三)场所要求一、集

中隔离医学观察(二)场所要求。2.设置。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内

部根据需要按照“三区两通道”合理分区和设置通道。

(1)“三区”。指隔离区域、工作准备区(生活区与物资保障

区)和缓冲区等,不同区域之间应有严格分界,需采取物理隔断方式

进行隔离,并设置明显标识。

(2)“两通道”。应包括工作人员通道和隔离人员通道。两通

道不能交叉,尽量分布在场所两端,并设置明显标识。具备条件的集

中隔离点,可根据实际情况将垃圾清运通道与隔离人员进出的通道分

开。

8.【判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可设置

在医疗机构。()

47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附件9新

新冠肺炎疫情隔离医观察和居家健康监测指南(三)场所要求一、集

中隔离医学观察(二)场所要求。L选址。合理利用现有的资源,遵

循影响面小、安全性高的原则。

(1)应当相对独立,与人口密集居住与活动区域保持一定防护

距离,远离污染源,远离易燃易爆产品生产、储存区域,以及存在卫

生污染风险的生产加工区域,不得在医疗机构设置集中隔离场所。

(2)集中隔离场所应当为合法建筑,其基础设施必须符合国家

现行的建筑安全、消防安全、抗震防灾、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等标准

要求,配备有保证集中隔离人员正常生活的基础设施。优先选择楼层

较低的建筑作为隔离场所,确保室内各类设施的安全,尤其高楼层窗

户、阳台、天井等应当加强封闭式安全防护。

9.【判断】新型冠状病毒情期间,疫源地患者生活垃圾按医疗废

物处理。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附件10

新冠肺炎疫情疫源地消毒技术指南一、消毒原则三、常见污染对象的

48

消毒方法(十二)患者生活垃圾。患者生活垃圾按医疗废物处理。

10.【单选】实验室完成新冠病毒核酸20合1混采样本检测后废

弃的标本按()收集处理。

A.感染性废物

B.病理性废物

C.化学性废物

D.药物性废物

答案:A

解析:根据《新冠病毒核酸20合1混采检测技术规范》八、检

测后样本处理检测后的标本处理按《全员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组织

实施指南(第二版)》相关要求进行。《全员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

组织实施指南(第二版)》四、工作内容(十)医疗废物处理2.医

疗废物的处理措施(3)样本检测完成后,所有标本及医疗废物按照

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11.【单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高风险区连续()天无新增

感染者可降为中风险区。

A.7

B.14

C.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