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化学真题_第1页
2022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化学真题_第2页
2022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化学真题_第3页
2022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化学真题_第4页
2022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化学真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化学真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C-12N-140-16Na-23Mg-24Al-27

Cl-35.5K-39Ca-40Cu-64Zn-65Ag-108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1.我国提出争取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CO2的排放总

量和减少总量相当。下列做法不利于实现此目标的是

A.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的使用

B.为了实现CO2的零排放,大规模开采可燃冰作为新能源

C.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

D.在日常生活中,倡导“低碳”生活

【答案】B

【解析】A、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减少CO2的排放,做法

利于实现此目标;

B、为了实现CO2的零排放,要合理开采可燃冰作为新能源,大量开采会造成资源浪费,

做法不利于实现此目标;

C、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做法利于实现此目

标;

D、在日常生活中,倡导“低碳”生活,可以减少CO2的排放,做法利于实现此目标;

故选Bo

2.下列图示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答案】C

【解析】A、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所

示操作正确;

B、检查装置气密性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

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检验氢气纯度时,用拇指堵住管口,移近火焰,松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

声,表明氢气不纯,需要再收集,再检验,直到响声很小,才表明氢气纯净,酒精灯应该

点燃,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已集

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C„

3.成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百炼成钢B.滴水成冰C.立竿见影D.披荆斩

【答案】A

【解析】A、百炼成钢过程中,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

B、滴水成冰的过程中是物质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立竿见影是光直线传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披荆斩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A«

4.通过学习化学知识:同学们尝试以化学视角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下列推测不合理的

A.上学路上,看到环卫工人在给树木涂刷石灰浆(含硫黄粉),推测是为了防止害虫生卵

B.看电视时,新闻中提至『‘冰墩墩"外壳采用环保PVC(聚氯乙烯)及PC(聚碳酸酯)制作而

成、推测该材料为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C.学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用锅盖盖灭、推测灭火的主要原因是隔绝了空气

D.假期旅行时、在宾馆中用肥皂洗衣服,发现水中易起浮渣,推测该地区水的硬度较大

【答案】B

【解析】A、用混有硫磺粉的石灰浆涂刷树木的目的是防止害虫生卵,故选项推测正确;

B、PVC(聚氯乙烯)及PC(聚碳酸酯)制作而成,属于塑料,该材料为有机合成材料,故选项

推测错误;

C、灭火的原理有:隔绝空气(或氧气)、清除可燃物、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或空气,故选项推测正确;

D、硬水中加入肥皂水会出现大量浮渣,因此测该地区水的硬度较大,故选项推测正确。

故选:Bo

5.化学的世界五彩缤纷,在化学变化中感受化学之美。下列反应的现象或化学方程式错误

的是

A.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铝丝上附着红色固体,溶液蓝色变浅:

2A1+3CUSO4=A12(SO4)3+3Cu

B.向黄色的FeCL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FeCl,+3NaOH=Fe(OH),+3NaCl

C.紫红色的铜丝浸入稀硫酸中,产生无色气泡,溶液变为蓝色:

CU+H2SO4=CUSO4+H2T

D.黑色的氧化亚铁溶于稀盐酸中,溶液变为浅绿色:FeO+2HCl-FeCl2+H2O

【答案】C

【解析】A、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铝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铝丝上附着红色

固体,溶液蓝色变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1+3CUSO4=A12(SO4)3+3Cu,不符

合题意;

B、向黄色的氯化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和氯

化钠,产生红褐色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NaOH+FeCl3=Fe(OH)3J+3NaCl,不符合题意;

C、紫红色的铜丝浸入稀硫酸中,铜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氢的后面,不和稀硫酸不反

应,无明显现象,符合题意;

D、黑色的氧化亚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水,现象为:黑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

变为浅绿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O+2HCl=FeCl2+H2O,不符合题意。

故选Co

6.为达到下列实验目的,相应的实验操作合理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

A除去KC1溶液中少量CaCh杂质向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气体,过滤

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

B测定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的pH

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取少量两种化肥分别置于研钵中,各加入少量熟石灰粉

C鉴别尿素和碳钱两种化肥

末,混合、研磨,闻气味

用托盘天平称量2.88gNaCl倒入烧杯中,用量

D配制48g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

筒量取所需水于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

A.AB.BC.CD.D

【答案】C

【解析】A、二氧化碳和杂质不反应,无法除去杂质,A错,不符合题意;

B、浓硫酸具有腐蚀性,会腐蚀滤纸,B错,不符合题意;

C、尿素中不含镂根离子,碳镀中含有钱根;加熟石灰研磨,尿素没反应,碳钱有强烈的

氨味,可以鉴别出,C对,符合题意;

D、托盘天平的精确值是0.1g无法准确测出2.88g质量,D错,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在盛有不同固体的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加入等量质量分数为10%的

在密闭容器中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向质量均为6.0g的MgO、Mg(OH)2固体中,分别加入100g质量分数

盐酸的质址/g

为20%的盐酸

,溶液质址/g

D.将锌粉加入到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溶液最终变为无色

时间♦

【答案】C

【解析】A、在盛有不同固体的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加入等量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

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放出大量的热,装置内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待

完全反应后,逐渐冷却至室温,压强恢复至原来的压强,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

和水,放出热量,装置内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待完全反应后,逐渐冷却至室温,压

强恢复至原来的压强,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了气

体,装置内压强增大,待完全反应后,由于二氧化碳溶于水,且压强增大,二氧化碳的溶

解度增大,故压强逐渐减小,待二氧化碳的水溶液达到饱和后,不再变化,不符合题意;

B、在密闭容器中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装置内气体

受热膨胀,压强增大,待完全反应后,逐渐冷却至室温,由于消耗了氧气,装置内压强减

小,但是最后压强低于原来的压强,不符合题意;

C、向质量均为6.0g的MgO、Mg(OH)2固体中,分别加入100g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

2HC1+MgO=MgCl2+H2O

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734095,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

10.95g6.0g14.25g

2HC1+Mg(OH)2=MgCl2+2H2O

735895,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这两个反应中,最后盐酸均过

7.6g6.0g9.8g

量,一开始盐酸不足,生成氯化镁的质量相同,最后盐酸过量,氧化镁生成氯化镁的质量

大,符合题意;

D、将锌粉加入到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锌先与硝酸银反应:

Zn+2AgNO,=Zn(NO3)2+2Ag,65份质量的锌置换出216份质量的银,固体质量增

加,溶液质量减小,待硝酸银完全反应后,锌和硝酸铜反应:

Zn+Cu(NO,)2=Zn(NO3)2+Cu,65份质量的锌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固体质量减小,

溶液质量增加,最终溶液变为无色,说明硝酸铜已经完全反应,故溶液质量先减小后增

加,待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碘元素被称为“智力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碘原子核内有53个质子,一个碘原子的质量是126.9g

B.碘原子核内质子的总质量等于核外电子的总质量

C.食用碘盐可预防碘缺乏病,人体摄入碘越多越有利于健康

D.碘离子(1一)核外有5个电子层、最外层有8个电子

【答案】D

【解析】A.由图知,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实际质量很小,故说法错误;

B.电子的质量很小,所以碘原子核内质子的质量远大于核外电子的质量,故说法错误;

C.碘摄入过多或过少都会引发疾病,故说法错误;

D.由碘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碘原子有5个电子层,当碘原子得到1个电子后,变成碘离

子,最外层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电子层仍是5层,故说法正确。故选D。

9.甲、乙两个烧杯中各盛有100.0g水,T2℃时,分别加入质量均为ag的KNO3或KC1固

体,充分溶解后,甲烧杯中现象如图1所示,再将两个烧杯同时降温至T/C、乙烧杯中现

象如图2所示。

甲乙

Iu.IJ

函1图2

KNCh和KC1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表

温度/七

0TI20T2406080100

溶解度KNO313.325.031.635.163.9110169246

/gKC127.631.834.035.140.045.551.156.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烧杯中加入的固体一定是KNCh

B.图1中溶液可能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图2中上层清液一定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C.若从TrC重新升高到T2℃,甲、乙两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相等

D.a的取值范围为31.8<a<35.1

【答案】B

【解析】A.T2℃时,向100.0g水中加入ag的KNO3或KC1固体全部溶解,降温至TrC

时,有晶体析出,说明温度降低,物质的溶解度减小,而KN。?和KC1的溶解度都随温度

的降低而减小,故无法判断乙烧杯中加入的固体是KNO3或KC1,此选项错误;

B.图1中溶液可能是该溶质的恰好饱和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图2中因有晶体析出,上

层清液一定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此选项正确;

C.若从TrC重新升高到T2℃,乙烧杯中的晶体全部溶解,甲、乙两烧杯中溶液中溶质质量

都为ag,溶剂为100g,则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此选项错误;

D.T2℃时图1中溶液可能是该溶质的恰好饱和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两物质的溶解度

相同都为35.1g,所以a最大值为35.1g,TYC时有晶体析出,而KNO,溶解度为25.0g,

KC1溶解度为31.8g,所以a最小值为31.8g,即a的取值范围为25.0<aW35.1,此选项错

误;

故选Bo

10.下图为模拟烟气处理,并得到轻质CaCCh的主要流程。已知SO2是酸性氧化物,化学

性质与CO2相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净化后的烟气

(含,等)Nj,?

石灰乳一A|净♦器1—T4淀]—(NH)3so.

烟气(含S0|、轻质CaCOj

0八风等)

A.净化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SO2+O2=CaSO4+H2O

B.净化时用石灰乳而不用石灰水,是为了充分吸收SCh

C.S0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

D.沉淀时应先通入NH3,再通CCh

【答案】A

【解析】A、由图可知,净化时,反应物为氢氧化钙、二氧化硫、氧气,生成物为硫酸

钙,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含氢元素,故还应生

成了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H)2+2SO2+O2=2CaSO4+2H2O,符合题意;

B、净化时用石灰乳而不用石灰水,是因为氢氧化钙微溶于水,石灰水中含量较少,使用

石灰乳可以充分吸收SCh,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不符合题

意;

D、沉淀时先通入氨气,形成碱性环境,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可以提高产率,不符合

题意。

故选Ao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0分)

11.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厨房中的问题:

(1)用洗洁精洗碗,因为洗洁精对油污具有功能。

(2)提倡食用铁强化酱油,可以预防。

(3)发现电水壶中有较多水垢,用厨房中的清洗。

(4)铁锅易锈蚀,防止铁锅锈蚀的一种便捷方法是o

【答案】(1)乳化

(2)贫血

(3)食醋

(4)保持铁锅表面干燥

【解析】(1)洗洁精去油污利用洗洁精的乳化功能,故填乳化。

(2)铁强化酱油中含铁,铁可以预防缺铁性贫血,故填贫血。

(3)水垢的主要成分碳酸钙、氢氧化镁,能和碳酸盐和难溶性碱反应的是酸,厨房中的酸

是醋酸,即食醋,故填食醋。

(4)防止铁生锈的措施是隔绝水或氧气,比较便捷的方法是保持铁锅表面干燥,故填保持

铁锅表面干燥。

12.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①仪器的名称:。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镭制取氧气,选择发生装置是(填字母),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一氧化氮(NO)是抗菌领域的明星分子。常温下,NO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易与

02反应生成NCh气体。实验室收集少量NO,选择的装置是(填字母)。

【答案】(1)酒精灯

MnO,

(2)①.B②.2H2O2-2H2O+O2T

(3)F

【解析】(1)图中标号①仪器是酒精灯,故填:酒精灯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镭制取氧气,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反应条件是常

温,所以要选择固液常温型的发生装置,因二氧化锌是粉末,不可用有多孔塑料板的C装

MnO,

置,故选B,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镐的催化作用下会生成氧气和水,故填:B2H

2H2O+O2T;

(3)常温下,NO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易与02反应生成N02气体,则实验室收集少

量NO,只能采用排水法,故填:F。

13.我国从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被国际学术界誉为“影响世界的重

大颠覆性技术请回答下列问题:

(1)淀粉没有甜味、是否属于糖类物质?(填“是”或“否”)。

(2)淀粉的化学式为(C6H|0O5)n,其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粮食酿酒原理:①淀粉水解成葡萄糖②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生成乙醇和二氧化

碳。请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4)固定和利用二氧化碳能有效减少空气中的温室气体。工业上利用CO2和物质X反应

生产尿素、化学方程式为CC)2+2X=CO(NH2)2+H2O,则X的化学式为。

(5)二氧化碳灭火器是常用灭火器之一、灭火时,将液态C02喷出,起到降温和隔绝空

气的作用、降温的原因是,隔绝空气利用CO?的性质是。

【答案】(1)是

(2)9:10

酒化酶人

(3)①.C6H12O6=2CO2T+2C2H5OH②.分解反应

(4)NH3

(5)①.液态二氧化碳汽化吸热,能使周围温度降低②.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密度比空气大

【解析】(1)淀粉虽然没有甜味,但是淀粉属于糖类,故填:是;

(2)淀粉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x6〃):(16x5〃)-9:10;

(3)反应②为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转化为乙醇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酒化酶人

CfiH17O,=^=2CO,T+2C,HSOH;

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C、H、

N、O的个数分别是1、0、0、2,生成物中含C、H、N、O的个数分别是1、6、2、2,故

反应物中还应含6个H、2个N,故X的化学式为:NH3;

(5)液态二氧化碳汽化吸热,能使周围温度降低,故可以降温;

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可用隔绝空气。

14.学习化学使我们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步入了充满神奇色彩的微观世界。阅读下列材

料。回答问题:

1.我国科学家研究出碳化铝(M02C)负载金原子组成的高效催化体系,使CO和H2O在

120℃下发生反应,反应的微观模型如图所示。

(1)碳化铝(M02C)中、铝元素为(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该反应过程中:①金原子对(填“CO”或"H2O”)起吸附催化作用。

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II.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某同学结合元素化合价构建了铜及其化合物的“化

合价■物质类别”关系图,如图所示。

化合价,

CipC呷H):guSO,

+2[X1]

+1

Cu

0

单质氧化物碱盐物质类别

(3)写出物质X的化学式

(4)配平化学方程式:—Cu+_H2so人浓)白—CuSO4+-SO2t+—H,O

【答案】(1)金属

催化剂

(2)①.8②.CO+H,O^^=CO+H

-120℃12

(3)Cu2O

(4)1、2、1、1、2

【解析】(1)铝是金字旁,则铝元素为金属元素。

(2)由图可知,一氧化碳吸附在金原子表面,故该反应过程中:①金原子对CO起吸附催

化作用。

②一氧化碳和水在催化剂催化作用下,120℃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催化剂

为CO+H?。CO2+H20

120℃

(3)X为氧化物,对应的铜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则物质X的

化学式为Cu2O«

(4)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后硫原子有2个,则浓硫酸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为2,铜前面

的化学计量数为1,硫酸铜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为1,二氧化硫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为1,水前

面的化学计量数为2,故配平的化学方程式为

CU+2H2SO4(?^)=CUSO4+SO2T+2H2O.

15.中国航天工业飞速发展,金属钛常被用于航空航天工业。下图是以钛铁矿为主要原料

冶炼金属钛的生产工艺流程:

已知:钛铁矿主要成分为钛酸亚铁(FeTiCh)。请回答下列问题:

(1)FeTiCh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

(2)钛铁矿溶浸在浓硫酸中发生反应FeTi()3+2H2so人浓)nTiOSOjFeSO/ZH?。,

反应前需将钛铁矿粉碎的目的是o

(3)溶液II的主要溶质为Ti0SC)4,加热时和水发生反应。经过滤得到H2TQ3。写出化学

方程式:»

高温

(4)TiCh、C12和焦炭发生反应TiC)2+2C+2c%TiCl4+2X,X的化学式为

高温

(5)TiCl4+2Mg-2MgeL+Ti,此反应中气体Ar的作用是。

Ar

(6)在流程中,可用Na代替Mg制取Ti,其原因是。

【答案】(1)+4

(2)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A

(3)Ti0S04+2H2O=H2TiO3+H2SO4

(4)CO

(5)作保护气,防止钛被氧化

(6)钠的金属活动性比镁强,镁可与置换出钛,则钠也可以

【解析】(1)FeTiCh中,铁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设钛元素的化合价为x,贝(+2)

+x+(-2)x3=0,x=+4;故填:+4;

(2)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钛铁矿酸浸前要粉碎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接触

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3)TiOSCM和水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HzTiCh和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

TiOSO4+2H2O=H2TiO3+H2SO4;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Ti、0、

C、Cl的个数分别是1、2、2、4,生成物中含Ti、0、C、Cl的个数分别是I、0、0、4,

故生成物中还应含2个0、2个C,故X的化学式为:CO,

(5)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稳定,在此反应中做保护气,防止了钛、镁在高温时被氧化;故

填:做保护气;

(6)根据④的反应可知,镁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钛,而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钠的金属

活动性强于镁,所以钠也可以置换出钛。

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22分)

16.同学们在实验室模拟水厂净化工艺,将采集的黎明湖水净化成自来水,终制成蒸储

水,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明研的作用是,操作1所需的玻璃仪器有。

(2)操作2是利用活性炭吸附水中的杂质,除去异味。如图是活性炭净水器示意图,为了

达到较好的净化效果,液体B应该从端通入(填“a”或"b”)。

(3)通过操作3可以得到净化程度更高的蒸储水。

①操作3的名称是。

②实验时,除了向烧瓶中加入液体C,还需要加入少量的,其作用是

(4)高铁酸钾(KzFeCM)是一种新型高效水处理消毒剂。

①高铁酸钾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钾、氢氧化铁和氧气。请写出此反应化学方程式:

②制备高铁酸钾的原理如下:

3NaClO+4NaOH+2Fe(OH)3=2Na2FeO4+3NaCl+5H2O、

Na2FeO4+2K0H=K2Fe04+2NaOH,试比较NazFeCh和K2FeO4的溶解度,

Na2FeO4―KzFeO"填或"=").

【答案】(1)①.吸附水中悬浮颗粒,加速沉降②.玻璃棒、烧杯和漏斗

(2)b

(3)①.蒸储②.碎瓷片③.防止液体暴沸

(4)①,4K2反.+10旦0—4既+8KOH+302T②.>

【解析】(1)明矶溶于水形成具有吸附性的物质,能加速除去水中的不溶性固体杂质,故加

入明研的作用是吸附固体,加速沉降;操作1得到的是固体和液体,该操作的名称是过滤,

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和漏斗;

(2)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操作2,可以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除去色素和异味,待处

理的水应该从b端通入,水与活性炭充分接触,净化效果更好;

(3)①通过操作3可以得到净化程度较高的蒸储水,操作3的名称是蒸储;

②蒸储操作时时,除了向烧瓶中加入液体C,还需要加入少量的碎瓷片,其作用是防止液

体暴沸;

(4)①高铁酸钾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钾、氢氧化铁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凡所

4K2FeO4+100=4(OH]J+SKOH+3O2T;

②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可知,NazFeCU可以反应生成K2FeCU,因此可以推断出NaaFeCh的

溶解度大于K2FeO4的溶解度。

17.春晚节目《只此青绿》取材于宋朝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画中主要用了石绿、石青

两种矿物质颜料。

I.石绿,又称孔雀石,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CU2(OH)2co3,我国古代曾用孔雀石炼铜,涉及

两步反应。

(1)请写出第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石青。又称蓝铜矿。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XCU(OH)2)CUCO3,某学习小组设计实验对其

组成进行探究(假设矿石中其它杂质受热不分解,不溶于水且不与稀硫酸反应。

方案1:收6.00g干燥样品放入图中硬质玻璃管中加热,充分反应后测得装置C增重

0.27g,装置D增重1.32g。

(2)装置A和D中盛放的药品应选择:A,D(填序号)。

①碱石灰②浓硫酸③氯化钙④无水硫酸铜

(3)装置E中碱石灰的作用为o

(4)实验开始前先关闭弹簧夹b,打开弹簧夹a,通入空气,一一段时间后,打开弹簧夹

b,关闭弹簧夹a,点燃酒精灯加热。样品充分反应后,停止加热,继续通入空气至玻璃管

冷却。反应后继续通空气的目的是。

(5)经计算得出x:尸,如果样品未干燥,可能导致x:y的值(填“偏大”

或"偏小')

方案2:向一定质量的干燥样品中加入足量稀硫酸,通过测定产生CO2气体体积和反应后

剩余固体的质量来确定其组成,装置如图所示。

橡胶瞥n

一气装也

(6)为了减小实验误差,试分析量气装置中液体的选择原则一,量气装置读数时应

—(填序号),最后平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

①先使量气装置两侧液面相平,再恢复至室温

②先恢复至室温,再使量气装置两侧液面相平

(7)橡胶管a连接分液漏斗和锥形瓶,试推测橡胶管a的作用:,。

(8)反应后读数时,若量气装置右侧液面高于左侧(其它操作均正确),可能会导致测定的

气体体积—(填“偏大或'偏小”)o

【答案】①.Cu2(OH)2co3=2口10+凡0+。32T②.①③.①④.吸收空

气中二氧化碳和水,避免影响D装置的测量数据⑤.排尽玻璃管内生成的气体,减小实

验误差⑥.1:2⑦.偏大⑧.不溶解二氧化碳,不与二氧化碳反应⑨.②

⑩.平衡压强使液体顺利流下消除滴加液体体积对气体体积测定的影响⑫.

偏小

【解析】(1)利用孔雀石炼铜,首先是孔雀石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然后再用一氧化碳在

加热的条件下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孔雀石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

式加

(OH),CO3=2CUO+H2O+CO2To

(2)装置A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装置D的作用是吸收生成的二氧化

碳,能吸收二氧化碳且吸水的药品是碱石灰,所以装置A和D中盛放的药品应选择碱石

灰,所以序号都填①。

(3)为防止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水进入装置D引起误差,所以在装置E中加入碱石灰。

(4)样品充分反应后,停止加热,继续通入空气至玻璃管冷却。反应后继续通空气的目的

是排尽玻璃管内生成的气体,减小实验误差。

(OH)•),CuCO=(x+y)CuO+xHO

932+>co2T

18x44y

0.27g1.32g

(5)b

18x_0.27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