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长春市语文统招专升本真题模拟【带答案】_第1页
2021-2022年长春市语文统招专升本真题模拟【带答案】_第2页
2021-2022年长春市语文统招专升本真题模拟【带答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年长春市语文统招专升本真题模拟【带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1.安东·契诃夫的国籍是()

A.美国B.英国C.俄国D.法国

2.苏联著名女诗人阿赫玛托娃的诗体现出俄罗斯古典诗歌优美、清新、简练与和谐的传统,深受读者喜爱。她被誉为()

A.俄罗斯诗歌的太阳B.俄罗斯诗歌的月亮C.俄罗斯诗歌的星星D.俄罗斯诗歌的灯塔

3.《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中运用比兴手法抒情写意的诗句是()

A.相见时难别亦难B.蜡炬成灰泪始干C.晓镜但愁云鬓改D.夜吟应觉月光寒

4.《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

A.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B.满招损,谦得益

C.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D.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5.下列对《听听那冷雨》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勾画出一个白发游子的形象B.是余光中的代表作之一C.表达了对悲剧式爱情的追怀D.描写了初春季节漫长雨季的感受

6.在《史记》中,帝王的传记称为()

A.列传B.世家C.本纪D.表

7.下列哪一位不是战国四公子()

A.孟尝君B.平原君C.春申君D.长安君

8.《炉中煤》的思想感情是()

A.表现个性解放的要求B.反映人道主义精神C.赞美爱情D.眷恋祖国

9.北宋时创制并写作了大量慢词的词人是()

A.李清照B.辛弃疾C.柳永D.苏轼

10.三曹中诗风悲凉慷慨、气韵沉雄的是()

A.曹丕B.曹操C.曹植D.曹冲

11.被老舍评价为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的是()

A.《李娃传》B.《聊斋志异》C.《莺莺传》D.《霍小玉传》

12.风雅颂的划分依据是根据《诗经》的()

A.乐调的不同B.国家C.表现手法D.写作时间

13.钱锺书的短篇小说集是()

A.《管锥编》B.《围城》C.《写在人生边上》D.《人·兽·鬼》

14.××大学向上级请求增拨教育经费应用()

A.报告B.申请书C.请示D.请示报告

15.却宾客以业诸侯中的业是名词活用为()

A.使动用法B.意动用法C.状语D.表示方位与处所

16.孟子的政治理想是()

A.王道B.霸道C.大同D.小康

17.小说集《北极村童话》的作者是()

A.张洁B.张抗抗C.舒婷D.迟子建

18.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词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A.象征、比喻B.象征、拟人C.双关、比喻D.拟人、比喻

19.孔子所说的大同社会,是指的时代()

A.先秦B.西周C.尧舜以前D.尧舜

20.为颂汉德而奉旨写史的文学家是汉赋四大家中的()

A.司马相如B.扬雄C.班固D.张衡

二、阅读理解(10题)21.阅读下面的文字:

宝玉半梦半醒,刚要诉说前情,忽又觉有人推他,恍恍惚惚,听得悲切之声。宝玉从梦中惊醒,睁眼一看,不是别人,却是黛玉。——犹恐是梦,忙又将身子欠起来,向脸上细细一认,只见他两个眼睛肿得桃儿一般,满面泪光,不是黛玉,却是那个?宝玉还欲看时,怎奈下半截疼痛难禁,支持不住,便嗳哟一声,仍旧倒下,叹了口气,说道:你又做什么来了?太阳才落,那地上还是怪热的,倘或又受了暑,怎么好呢?我虽然挨了打,却也不很觉疼痛。这个样儿是装出来哄他们,好在外头布散给老爷听。其实是假的。你别信真了。(《宝玉挨打》节选)

请回答

这段文字采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手法?

22.阅读白居易《长恨歌》节选,回答下列问题。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渔阳鼙鼓代指何事?为何西南行?六军不发的原因是什么?

23.师箴,瞍赋中的师是指()

A.教师B.乐官C.军队D.史官

24.王定国①诗集叙

苏轼

太史公论《诗》,以为《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以余观之,是特识变风、变雅耳,乌睹《诗》之正乎?昔先王之泽衰,然后变风发乎情,虽衰而未竭,是以犹止于礼义,以为贤于无所止者而已。若夫发于情止于忠孝者,其诗岂可同日而语哉!古今诗人众矣,而杜子美为首,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

今定国以余故得罪,贬海上三年,一子死贬所,一子死于家,定国亦病几死。余意其怨我甚,不敢以书相闻。而定国归至江西,以其岭外所作诗数百首寄余,皆清平丰融,蔼然有治世之音,其言与志得道行者无异。幽忧愤叹之作,盖亦有之矣,特恐死岭外,而天子之恩不及报,以忝其父祖耳。孔子曰:不怨天,不尤人。定国且不我怨,而肯怨天乎!余然后废卷而叹,自恨期人之浅也。

又念昔日定国遇余于彭城,留十日,往返作诗几百余篇,余苦其多,畏其敏,而服其工也。一日,定国与颜复长道游泗水,登桓山,吹笛饮酒,乘月而归。余亦置酒黄楼上以待之,曰:李太白死,世无此乐三百年矣。

今余老不复作诗,又以病止酒,闭门不出。门外数步即大江,经月不至江上,眊眊②焉真一老农夫也。而定国诗益工,饮酒不衰,所至穷山水之胜,不以厄穷衰老改其度。今而后,余之所畏服于定国者,不独其诗也。

【注】①王定国:北宋文人,名巩,工诗。受苏轼乌台诗案的株连,被贬岭南。②眊眊:昏乱,糊涂

文中是如何表现王定国的豁达或洒脱?请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

25.阅读《冯谖客孟尝君》节选,回答下列问题。

后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孟尝君顾谓冯谖: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冯谖曰: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

这段话中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26.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一句的句法结构是()

A.判断句B.陈述句C.被动句D.宾语前置

27.孔子和孟子的话观点是否一致?

28.众人对变法的态度是什么?

29.这段话采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方式?

30.苏轼对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有不减唐人高处的评价。你对此评价有何理解?

三、解释划线词(10题)31.予在湖州曝书画。

32.翘翘错薪,言刈其楚。

33.使天下无农夫,举世皆饿死矣。

使

34.老大那堪说。

35.枝柯扶疏,世罕其比

3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7.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38.而予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

畴昔

39.恨不得倩疏林挂住斜晖。

40.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

四、现代文阅读(2题)41.请结合全文谈谈铁铃铛在文中的意义

42.短文二:

锈损了的铁铃铛

宗璞

①秋天忽然来了,从玉簪花抽出了第一根花棒开始。那圆鼓鼓的洁白的小棒槌,好像要敲响什么,然而它只是静静地绽开了,飘散出沁人的芳香。这是秋天的香气,明净而丰富。

②本来不用玉簪棒发出声音的,花园有共同的声音。那是整个花园的信念:一个风铃,在金银藤编扎成的拱形门当中,从缠结的枝叶中挂下来。这风铃很古老,是铁铸的,镌刻着奇妙的花纹。铃中的小锤很轻巧,用细链悬着,风一吹,就摇摆着发出沉闷的有些沙哑的声音。春天和布谷鸟悠远的啼声作伴,夏天缓和了令人烦躁的坚持不懈的蝉声,秋夜蟋蟀只有在风铃响时才肯停一停。小麻雀在冬日的阳光中叽叽喳喳,歪着头对准风铃一啄,风铃响了,似乎在提醒,沉睡的草木都在活着。

③铁铃铛!孩子们这样叫它。他们跑过金银藤编扎的门,总要伸手拨弄它。勉儿,孩子中间最瘦弱的一个,常常站在藤门近处端详。风铃是勉儿的爸爸从一个遥远的国度带回的。从他装满问号的眼睛可以看出,他觉得这铃很神秘。

④风铃那沉闷又有些沙哑的声音,很像是富有魅力的女低音,又像是一声长长的叹息。

⑤勉儿常常梦见那总不在家的爸爸。勉儿梦见自己坐在铁铃铛的小锤上。抱住那根细链。打秋千似的,整个铃铛荡过来又荡过去,荡得高高的!他掉下来了,像流星划过一条弧线,正落在爸爸的书桌上。各种书本图纸一座座高墙似的挡住他,什么也看不见。爸爸大概到实验室去了。爸爸说过,他的书桌已经够远,实验室还更远,在沙漠里。沙漠是伟大的。

⑥爸爸!勉儿大声叫。他的喊声落在花园里,惊醒了众多的草木。小棒槌般的玉簪棒吃惊地绽开了好几朵。紫薇怀疑地摇着一簇簇有皱折的小花帽。马缨花到早上才有反应。在初秋的清冷中,它们只剩了寥寥几朵,粉红的面颊边缘处已发黄,时间确实不多了。

⑦你在这里!铁铃铛!勉儿上学时照例招呼老朋友。他轻轻抚摸铃身,想着它可能累了。

⑧风铃忽然摇动起来,幅度愈来愈大,素来低沉的铃声愈来愈高昂、急促,好像生命的暴雨尽情冲泻,充满了紧张的欢乐。众草木用心倾听这共同的声音,花园笼罩着一种肃穆的气氛。勉儿也肃立。那铃勇敢地拼命摇摆着,继续发出洪钟般的声响。声响定住了勉儿,他有些害怕。

⑨它把自己用得太过了。紫薇是见过世面的。

⑩好一阵,勉儿才迈步向学校走去。随着他远去的背影,风铃逐渐停下来,声音也渐渐低沉,最后化为一声叹息。不久,叹息也消失了。满园里弥漫着玉簪花明净又丰富的香气。

勉儿从学校回来,走过花园,风铃沉默着。那吊着小锤的细链僵直了,不再摆动,用手拉,也没有一点动静,他自己的心悬起来,像有一柄小锤,在咚咚地敲。

他没有弄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便和妈妈一起到沙漠中了。无垠的沙漠,月光下银子般闪亮。爸爸躺在一片亮光中,微笑着,没有一点声音。

他是否像那个铁铃铛,尽情地唱过了呢?

勉儿累极了,想带着爸爸坐在铃上回去。他记得那很简单。但是风铃只悬在空中,小锤子不垂。

他站在爸爸的书桌上,踮着脚用力拉,连链子都纹丝不动。铃顶绿森森的,露出一丝白光。那是裂开的缝隙,链子和铃顶粘在一起,锈住了。

如果把它挂在廊檐下不让雨淋,如果常常给它擦油,是不是不至于?

它已经很古老了,总有这么一天的。妈妈叹息着,安慰勉儿。

花园失去了共同的声音,大家都很惶惑,玉簪花很快谢了;紫薇的绉边小帽都掉光了;马缨只剩了对称的细长叶子敏感地开合,秋雨在叶面上滑过。

那只锈损了的铁铃铛被取下了,卖给了古董商,勉儿最后一次抱住它,大滴眼泪落在铃身上,经过绿锈、裂缝和长长短短的线路波纹,缓缓地流下来。

(有删改)

第⑥自然段中画线句子描写了草木惊醒后的各种情态,请结合全文回答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五、作文题(1题)43.心美一切皆美,情深万象皆深。——林清玄

请根据上述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600~1000字的议论文

参考答案

1.CC安东·契诃夫是俄国著名小说家、戏剧家

2.BB阿赫玛托娃是苏联著名女诗人,被誉为俄罗斯诗歌的月亮。著有诗集《黄昏》《白色的鸟群》《车前草》《安魂曲》等

3.BA、C、D项属于直接叙述,B项用蜡炬成灰泪始干来抒写自己的感情,属于比兴手法

4.AA《五代史伶官传序》是一篇论证严密的史论,文章开头就提出了中心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5.C《听听那冷雨》一文中,作者余光中通过对台湾春寒料峭中漫长雨季的细腻感受的描写,真切地勾画出一个在冷雨中孑然独行的白发游子的形象,传达出一个漂泊者浓重的孤独感和思乡之情,抒发了一个远离大陆多年的游子对久别故土的深切思念和对祖国悠久历史文化的热切眷恋之情

6.C《史记》中的本纪主要记载历代帝王政绩;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表指大事年表

7.DD战国四公子指的是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魏国信陵君、楚国春申君

8.DD《炉中煤》一诗借炉中煤向女郎抒发热烈的感情,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眷恋的情绪

9.CC柳永是创制并大量写作慢词的词人

10.B

11.B题干中的话是老舍评价《聊斋志异》的

12.A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按照乐调的不同划分为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

13.D《管锥编》是钱锺书的古文笔记体巨著;《围城》是钱锺书的长篇小说作品;《写在人生边上》是钱锺书的散文集;《人·兽·鬼》是钱锺书的短篇小说集

14.C

15.AA业在这里用作动词,使……成就功业

16.A

17.DD迟子建是我国当代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北极村童话》、散文集《伤怀之美》、长篇小说《树下》《伪满洲国》等

18.DD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出自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词句首先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用献愁供恨把沦于敌手的祖国河山拟人化。接着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远山比喻为美人的玉簪螺髻

19.CC孔子所向往的大同社会是尧舜以前的时代

20.CC汉赋四大家是指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其中班固为颂汉德而奉旨写史,其所著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21.采用了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人物描写手法

22.安史之乱。因为当时安禄山已攻破潼关,逼近长安,所以唐玄宗带领杨贵妃等出延秋门而向西南蜀地逃走。六军不发是为了逼迫唐玄宗除去祸国殃民的杨氏兄妹

23.BB师箴,瞍赋中的师指的是少师,地位低于太师的乐官

24.①以其岭外所作诗数百首寄余,皆清平丰融,蔼然有治世之音。②定国与颜复长道游泗水,登桓山,吹笛饮酒,乘月而归。③所至穷山水之胜,不以厄穷衰老改其度

25.真正原因是齐王害怕孟尝君位高权重对他构成威胁

26.AA这句是判断句,非在句中表示否定判断

27.孔孟的话观点是一致的。和结句成败之数,视此而已,也是一脉相通的。孔孟都主张做事要坚持到底

28.众人的态度是反对变法

29.这段话将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创造出一种情景交融、情理相生、抒情与哲理相结合的艺术境界

30.意境高远;文士风格;语言典雅

31.曝:晒

32.刈:割

33.使:假使

34.堪:能,可

35.扶疏:繁茂纷披的样子

36.殆:危险

37.揾:拭,擦

38.畴昔:昔日,从前

39.倩:央求,请

40.率:领导

41.①铁铃铛是文章的线索,实写铁铃铛虚写爸爸;②铁铃铛的命运象征爸爸的命运;③铁铃铛寄寓了勉儿与爸爸之间的深厚感情

42.①草木被赋予了人的情感,形象生动;②与前文草木沉睡和后文草木惶惑的情态相呼应;③烘托出紧张的气氛,预示爸爸命运的变化

43.心美一切皆美著名作家林清玄说过:心美一切皆美,情深万象皆深。通过眼睛这个窗口,不同的人会看到不同的画面,其实这皆源于心灵深处的感悟,源于那份心境。有心便有境,拥有好的心境才可以看到人生最美丽的风景。境由心生,景自情来。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一份好心境,让心情愉悦。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老太太有两个女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