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教师职称考试试题_第1页
往年教师职称考试试题_第2页
往年教师职称考试试题_第3页
往年教师职称考试试题_第4页
往年教师职称考试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学高级教师职称考试内容《现代教育理论》考试题(一) 4、填空题(每空0.5分,共13分)1、学校教育产生于2、传统教育的代表人物是2、传统教育的代表人物是3、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有三个方面,即4、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包括5、影响课程的主要因素是6、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过程包括、 等六个阶段。7、实践操作类教学方法包括&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的括号里,选对一个小题0.5分,共6分)1、一般而言,被认为是第一本教育学著作的是(,现代教育的代表人物是、O、 等四个方面。、 O《理想国》 B《学记》C«、 O、的过程。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后)A大教学论》..D 《普通教育学》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在人的发展中(A遗传)具有重要的作用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在人的发展中(A遗传)具有重要的作用B环境C教育D主观能动性3、我国最早的现代学制是( )A壬寅学制4、学校的中心工作是(B癸卯学制癸丑学制),它是完成教育任务的主要途径。D A壬寅学制4、学校的中心工作是(B癸卯学制癸丑学制),它是完成教育任务的主要途径。D 壬戌学制A管理工作B课外活动C 生产劳动D教学工作5、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教学的(A启发性原则B循序渐进性原则A启发性原则B循序渐进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6、上课时,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或进行示范性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这种教学方法是(A6、上课时,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或进行示范性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这种教学方法是(A实验法B直观法C观察法7、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D演示法)A教育思想 B教育目的8A教育思想 B教育目的8、 “教师中心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柏拉图B卢梭C9、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先决条件是(A搞好班级德育工作 BD做好班级事务性工作“双基”教学是指( )、A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C 培养目标 D()杜威D赫尔巴特)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力量B 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C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D基础知识和基本技巧以语言交流为主的教学方法是( )、A演示法 B谈话法 C 练习法12最早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 )、A 赫尔巴特 B凯洛夫C 夸美纽斯三解释名词(每小题4分,共16分)、1、学校教育 2、教育规律 3、学生群体动力教学目标C了解和研究学生D暗不法D巴班斯基4、情感陶冶法四、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35分)欢迎下载 欢迎下载 、 人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表现在哪些方面?、 试题编制的质量要求有哪些?、 教育现代化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有哪些?、 简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之间的辨证统一关系。、 贯彻创造性教育原则的基本要求有哪些?五、论述题(第1小题18分,第2小题12分,共30分)、 简要论述教育与社会生产力之间的关系。、 试述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对我们的启示。《现代教育理论》考试题(一)参考答案填空题(每空 0.5分,共13分)、奴隶社会 2、赫尔巴特、杜威 3、先天的遗传素质、环境、个体活动 4、智能、体能;活动能力;道德品质;情感、意志、性格4、知识、社会 儿童5、激发求知欲、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 5、实验法、练习法、实习作业法 6、知、情、意、行单项选择题(每选对 1个0.5分,共6分)C2、B3、A4、D5、A6、D7、B8、D9、C10、C11、B12A解释名词(每小题 4分,共16分)、学校教育:是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教育规律:就是教育过程内部各要素之间、教育系统与其他环境和社会现象之间的必然的、本质的内在联系及其发展趋势。、学生群体动力就是指学生群体对学生个体的影响作用和学生群体成员间的相互作用,具体体现为群体凝聚力、群体的心理氛围和风气,以及学生之间的吸引与排斥、合作与竞争等。、情感陶冶法就是自觉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在思想和道德情操等方面受到感 染和熏陶的方法。简答题(每小题 7分,共35分)、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对教育的制约;人的发展的阶段性对教育的制约;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对教育的制约;人的身心发展的互补性对教育的制约;人的身心发展的整体性对教育的制约;人的身心发展的差异性对教育的制约。、明确测验目标;题量尽可能大;掌握好试题的区分度和难度;注意改进题型;每道试题的编写要讲究科学性;制订好标准答案、平分标准和评卷的具体要求;拼卷和检核要合理。、教育家的意识;创新精神和改革意识;教育科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健康的心理素质;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技能;法律意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使学生简捷有效地学习知识发展身心的必要条件;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教师正确有效地发挥主导作用,取得教学成效的重要因素。、培养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冒险精神;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鼓励多样性和个性;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多给学生表现创造力的机会;给学生传授一定的创造学知识。论述题(第 1小题18分,第2小题12分,共30分)、 (1)社会发展对教育的制约:①社会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生产力制约着教育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着人才培养的规格; 生产力制约着教育的结构; 生产力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②社会政治对教育的制约:政治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政治制约着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政治制约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 ③社会文化对教育的制约:重功利轻发展的教育价值观对教育的影响;重共性轻个性的教育价值观对教育的影响;重服从轻自主的教育价值观对教育的影响;重认同轻创造的教育价值观对教育的影响;(2)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①教育的 经济功能: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手段;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②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能够促进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教育能够促进政治民主;教育能够制造政治上需要的舆论和思潮。③教育的文化功能: 教育能够传承文化;教育能够改造文化;教育能够创造更新文化。、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的基本观念:教育适应自然的观念;儿童中心的观念;在实践活动中学习的观念;实用主义的观念;发现的观念。其启示(略) 教师晋升职称考试模拟试卷 5及答案判断题、 在新课程背景下,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展的总和。、 在新课程中,教材提供给学生的是一种学习线索,而不是惟一的结论。、 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这是新课程倡 导的教学观。、 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就是编写适合学生发展的新教材。、 在教学中,我们要抛弃一切传统的教学技术,发展现代教学技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 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在新课程中,课程评价主要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从而促进儿童的发展。&在考试改革方面,纸笔测验仍然是考试的惟一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将过程性评价和终 结性评价相结合。、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更加主动地参与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手 段。、 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课程的建设、实施与发展将成为学校评价中的重要内容。、 学校课程管理是指学校有权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总的设计。、 发展性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改革就是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的改革。单项选择题、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A、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B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C、 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D、 改变课程内容 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课程,自小学—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课时。

A、必修33 B、必修11C、选修33 D、选修34、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终极目的是A、形成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 B、促进学生的个性 健康发展C、强调学科内容的归纳和整合 D、注重研究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 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C、淡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D、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理念、在学校课程中,与选修课程相对应的课程是A、活动课程 B、学科课程C、必修课程 D、综合课程、关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设置重要性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能够弥补单一国家课程的不足B、能够满足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相同需求和特点C、能够发挥地方和学校的资源优势与办学积极性D、能够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和多样化发展、新教材一方面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也注意及时恰当地反映科学技 术新成果……”这主要说明新教材①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现成的结论 ②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③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统一④体现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A、①②B、③④C、②④ D、①③④&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A、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 B、认真备课,认真上课C、经常撰写教育教学论文D、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三、多项选择题、新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确立()A、有助于教材的多样化 B有利于满足地方 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C、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D、有利于扩大国家课程在整个课程计划中的比重B、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B、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D、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权利的主体、责任的主体B、课外兴趣小组D、劳动与技术教育 4、美国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提A、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C、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特性3、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包括A、信息技术教育 研究性学习C、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出的多元智力理论A、 直接影响教师形成积极乐观的“学生观”B、 直接影响教师重新建构“智力观”C、 认为智力是以语言能力和逻辑一数理能力为核心的D、 能帮助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5、在本次课程改革中,考试改革体现着发展性评价的理念和工作思路,它具体表现在A、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B、对考试结果作出具体分析,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名C、倡导给予多次机会、综合运用多种方法D、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6、校外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校外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以及乡土资源等。其中,利用网络资源A、有利于开阔学习思路,拓宽知识面; B、促使人们之间的交流更及时、更开放C、能够突破传统课程的狭隘性和时空的局限性D、有利于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四、简答题、关注学科还是关注人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育价值观。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关注人,这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在这里,“关注人”的含义是什么?、请简要谈谈目前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应该如何重建,才能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才能更 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答:反思现行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我们发现其存在的弊端有:第一,以“分”为本,盛行分 教管理;第二,学管理制度必须重建。重建的学科管理制度要致力于:第一,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使教学研究在学校取得“合法”地位,并真正成为学校教学改革发展的永恒动力。第二,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使广大广大教师学生有一种法定的形式和正常的渠道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让广大教师和学生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第三,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在考评内容和标准上,体现新课程的精神,反映教师创造性劳动的性质和角色转换的要求以及教学改革的方向,在考评的组织实施上,杜绝一切形式主义,使考评过程成为引导教师学会反思,学会自我总结的过程,在考评结果的使用上,防止片面化和绝对化,杜绝分教主义,从教师专业成长的全过程来看待每次考评的成果。、在语文课上,老师按学生不同水平分成几个等级组,定出不同的要求和评价标准,学生自动“对号入座”。如C级组的标准是“语言通顺”,符合要求的就给高分。不少学生高兴地说:“我的作文在小学里经常不及格,今天老师给我打了100分,我觉得学好作文还是有希望的!”老师又及时鼓励达标的同学继续向B级、A级组进军。的同学继续向请问:上述案例中,教师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答:在上述案例中,教师的做法是正确的。其原因是该教师的做法体现了新课程提出的发展性评价的内涵。首先,该教师的评价促进了学生的发展。突出了评价的激励与调控的功能,促进学生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其次,体现了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重视评价者的主体性与评价对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第三,体现评价标准分层化,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发的独特性。第四,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该教师潜移默化地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地 结合起来,使评价进入学生发展的进程之中。五、分析说明题、王林平时成绩一般,但总想找个机会能一鸣惊人。期末考试前的一天下午,王林走过教导处门口,看到里面没人,就走了进去,一眼看到老师放在橱里的数学试卷。他想,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正当他打开橱门时,教导处张主任突然走了进来。张主任看到瑟瑟发抖的王 林,什么都明白了。张主任严肃地对王林说:“平时不努力,现在偷试卷,真丢脸!你等着受处分吧!”脸色煞白的王林哀求道:“我下次再也不敢了,请不要处分我。”张主任怒道:“没门!”几天后,学校宣布了对王林的处分决定。请问:张主任的做法对吗?为什么?假如你是张主任,你会怎样做?答:本人认为在上述案例中,张主任的做法是不对的。这是因为他的做法违背了新课程的最 高宗旨和核心理念一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他的做法的错误之一,是没有把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看待。王林还是一个不

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他正需要接受学校教师的教育和帮助,作为教导主任不能以这种简单的方法进行教育,应该与他一起分析错误的危害,并帮助他指出他在学习上的努力方向,并相信他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能改正错误。教导主任做法的错误之二是没有把学生看作是完整的人。学生并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而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在教育活动中,作为完整的人而存在的学生,不仅具备全部的智慧力量和人格力量,而且体验着全部的教育生活,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把学生作为完整的人来对待,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尊严,关注学生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抓住教育契机,引势利导,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假如我是张主任,我一不会这样做,发现了王林这种不轨行为后会耐心细致地与他一起分析这种错误的危害,指出他学习上的不足,提出努力方向,并相信他会改正错误。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关注他的发展,不断帮助他,使其健康成长。、教学设计一:在教学生求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教师讲授如下:连接 AC,因为三角形 ABC与三角形CDA的三边分别相等,所以,这两个三角形全等,三角形ABC的面积等于1/2底乘高,所以,平行四边形 ABCD的面积等于底乘高,命题得到证明。然后,教师列举很多不同大小的平行四边形,要求学生求出它们的面积,师又布置了十几个类似的问题作为家庭作业。结果每个问题都正确解决了。下课前,教下课前,教边形,要求学生求出它们的面积,师又布置了十几个类似的问题作为家庭作业。结果每个问题都正确解决了。下课前,教下课前,教然后组影响?教师把知识然后组影响?教师把知识这样做,学生动性和独立性被消织学生自主探究,并获得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请问:两则教学设计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有何不同?两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将产生怎样的答:第一种是传授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教师把学生置于知识的接受者的位置上,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上,将整天处于被动应付,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的学习之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蚀,思维和想象力被扼杀,学习的举和热情被摧残,严重阻碍学生的发展,导致学生主体性缺失。第二种是探究发现式的教学方法,教师把学生置于知识的发现者,探究者的位置上,教师将学习内容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引导学生主动、独立地探究学习,这样做,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不断生成,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提升,促进了素质的提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考试模拟试题(选择、判断)一、单选. 课程改革的的基本理念是: (C)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D.②④①以学生发展为本②培养环境意识③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④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指出哪一组是符合体验性目标陈述方式的:(C)A.说出、表演、展示B被计、制彳创作C?B受、参加、养成 D?S释、完成、背诵。课程变革可以在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D)等三个层面上展开。

A.教材的更新 B.教师的发展 C.学生的选择 D.课程制度的变迁4?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D)A.知识、技能和方法B.情感、态度和价值观C.知识、技能和情感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首倡“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学者是(A)A.斯腾豪斯B.斯腾伯格C.杜威 D.赫尔巴特.多元智力理论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其提出者为(A)A.加德纳B?隹孟C玮克斯勒D伤口涅. 以培养学生技能为目的, 一般程序为:定向一一示范一一参与性练习一一自主性练习一一迁移的教学模式为(B) A朋解一一接受式 B标范一一模仿式 C源究发现式D.情境一一陶冶式&在“对话?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 C)A.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 B.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 C.都是主体 D.都是客体.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B)A.计划阶段一一问题阶段一一研究阶段一一解释阶段一一反思阶段B问题阶段一一计划阶段一一研究阶段一一解释阶段一一反思阶段C?问题阶段一一计划阶段一一研究阶段一一反思阶段一一解释阶段D%划阶段一一问题阶段一一解释阶段一一研究阶段一一反思阶段?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 (B)A.地方课程B很本课程C?国家课程D存科课程11?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11?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B)A备课B上课C号比改彳^业D.考试12. 20世纪9012.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著名的卡内基金会提交了一份名为《准备学习:国家的指令》的报告有七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排在第二位的是(A.学校需要家庭的支持府的支持13.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B.学校需要社会的支持 C.学校需要专家的支持B) A.学生B学校C教师D.校长D.学校需要政14校本教研的主体是(14校本教研的主体是(C)A.学生 B.教材15?1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A.学科学习目标 B?一般性发展目标C教师D.校长包括(C)C存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 D情感目标二、多选新课程的具体目标除了有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重建课程管理体系外,还有(ABCD)A.改变课程功能在下列教育评价方式中,A.档案袋评定B.调整课程结构属于质性评价方式的有(B.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新课程的具体目标除了有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重建课程管理体系外,还有(ABCD)A.改变课程功能在下列教育评价方式中,A.档案袋评定B.调整课程结构属于质性评价方式的有(B.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习环境的构成要素有(C.精选课程内容ABC)C.表现展示评定ABCD)D.改进教学方式D.成就测验A.情境B协作C.会话D.意义建构4下列关于新型知识观的说法正确的是( BCD)A.个人见解在给定的课程知识面前没有意义B笠口识客观化和科学化的追求必然是以牺牲个人知识因素为代价的C磁默知识对人类的认识有着深刻的影响 D?a识为一种探索的行动或创造的过程5本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师生关系应该是(ABCD)A.民主的B.平等的C对话的D.互动的6.6.新课程给教师角色的定位是(AC)A.学习者B.定向者C促进者D.定论者7.新课程结构的主要特点(ABC)A.均衡性 B综合性C选择性D.平均性&“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内容包括( ABCD)A.校本课程开发总体目标 B.校本课程的结构与课程门类 C?M程实践与评价的设想 D.保障措施9. 2001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旗帜鲜明地把课程改革作为一项政府行为,明确了基础教育对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的作用是( BCD)A.前沿性B.全局性C.基础性D.先导性10?地方对课程管理的主要方面是( ABCD)A.贯彻国家课程政策B?0订课程实施计划C?fl织课程的实力与评价 D.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管理11?校外课程资源是指学校范围以外的各种可以用来开发和建设课程的资源,主要有 ABDA.家庭资源B.社会资源C.校园资源D.自然资源12.当今世界,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是(BCD)A.向学生回归B.向学校回归C.向教师回归D.向教育实践回归13. 教学研究中的行动必须具有以下特征(BCD)A.?可操作性B.验证性C.教育性D.探索性14. 现代教育评价的产生和发展可分为如下几个时期 (BCD)A.教育测验运动时期B.目标分析研究时期 C.多方位研究时期D.教育评价的兴盛时期15.简述质性评定的主要特征有(BCD)A.评定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评价B.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主体人的发展C.评价的方式具有情境性 D.评定是不断探索改进的过程三、判断(X)1.《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印发,标志着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开始。(V)2.新课程目标取向及精神内核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X)3?课程标准它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和最高要求。(V)4?素质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个性化教育。(X)5.自主学习就是自学,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排斥教师的介入和指导。(X)6.学校的课程结构中学科课程、分科课程、必修课程、国家课程应占绝对主导地位。(V)7.我国基础教育实行三级课程管理的基本模式,学校课程管理亦需要建立三级管理网络。(V))&实现课程管理的统与分的有机整合,是世界课程管理的总的趋势。(X)9.校本教研即师本研究。(V)10.教育测验是一种以追求考察教育效果客观性为目标的活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考试模拟试题(简答)2007年10月26日星期五22:43四、简答1?新课改的具体目标有哪几项?答:有六项具体目标,它包括:改变课程功能、调整课程结构、精选教学内容、改进教 学方式、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重建课程管理体系。2?课改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答:(1)构建一个新型课程管理体系。(2)建立一支新型教师队伍。 (3)探索一套新型课堂教学模式。(4)完善一个新型教育评价体系。 (5)建设一个先进的信息化平台。 (6)培养一批先进典型。3.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及其基本含义。答:本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包含着三层含义:(1)以人(学生)的发展为本;(2)倡导全人教育;(3)追求学生个性化发展。本次课改中,课程体系走向综合化的具体表现是什么?答:(1)从小学三年级至高中设置非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2)新课程还设置了许多“综合性学科”,着意推进课程的综合化,对旧有的课程结构进行改造;(3)各分科课程都在尝试综合化的改革,强调科学知识同生活世界的交汇、理性认识同感性经验的融合。新课程在教材观上的转向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P60-62答:首先就教材与学生的关系而言,学生不再是教材被动的受体而是对教材进行能动实践的创造性主体;教材不再是只追求对教育经验的完美的预设,而要为学生留有发展的余地,使教材编制过程本身延伸到课堂和学生的学习之中。其次,就教材与教师的关系而言,教材的权威消解了。教材设计要有意识地引导教师能动地乃至个性化地解读教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P94— 95答:使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索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具有初步技术能力。实行“三级课程管理”的作用是什么?125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各自权利和责任的划分,①摆脱了过去僵化单一的管理 体制',妥善地处理了课程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②有助于教材的多样化,③有利于满 足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为什么说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141①首先,教师素质的高低,对学生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 通过自身修养对学生“言传身教”,学生通过“耳濡目染”可以从教师身上学到很多东西,这种潜移默化有时比课堂上的传授效果要好; ②其次,教师决定着课程资源的选择、 开发和利用,是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再完美的课程也必须经过教师的实施,理想中的课程与教师实施的课程肯定存在一个“落差”,教师能否合理选择课程资源,对于缩小这个“落差”非常重 要。.作为校本研究的主体对教师有什么要求?P150答:校本教研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强调教师即研究者,要求教师形成研究意识,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和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鼓励教师从课程改革的问题和需要出发选择课题,强调研究的实效性和可持续性。.世界各国课程评价有哪些特点P170答:一、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五、论述.新课程标准在哪些方面突出体现了“以学为本”的设计思想?P26答:第一,在课程目标的设计上,新增加的两个维度“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 观”突出了作为学习主体的人一一学生和学生发展的重要地位,更多地关注和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学习的态度与情感,反映了课程标准的设计思想是“目中有人”、“以学为本”的现代课程理念。第二,在内容标准的设计上,从“学习领域”、学习主题”、“目标要素”的学的角度,来设计和组织课程内容,以学生的学习为主线,充分感受到课程标准中“学生”和“学生发展”是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第三,在课程实施建议方面,从“教”更好地为“学”服务从“教”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发展”,从“教”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这样一个角度来提出建议。为学生形成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相互合作的学习品质,提供教学环境和教学平台的支撑。. 举例说明,在教学中如何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P50答:首先,辩证地理解“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既要改变过去那种只有“预设”、完全封闭、一切尽在“教师掌控之中”的现象,又要避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