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新导学浙江选考大一轮精讲精讲义专题九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第26讲_第1页
历史新导学浙江选考大一轮精讲精讲义专题九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第26讲_第2页
历史新导学浙江选考大一轮精讲精讲义专题九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第26讲_第3页
历史新导学浙江选考大一轮精讲精讲义专题九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第26讲_第4页
历史新导学浙江选考大一轮精讲精讲义专题九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第26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命题时空定位第26讲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考试要求:(1)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的标志(b);(2)中共八大的召开(b);(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b);(4)“文化大革命”对中国经济建设的破坏(b)。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b)1.国营经济的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领导开展了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运动和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建立起国营经济,从而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基础。2.过渡时期总路线(1)提出:1953年。(2)目的: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3)内容: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建设由此起步。(4)特点: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3.“一五”计划(1)任务: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2)结果: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指标大都超额完成。(3)意义:开始改变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4.三大改造(1)内容①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②手工业者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③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2)结果:1956年底,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上建立起来,中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别提示“一五”计划完成≠完成工业化:“一五”计划以工业化为目标,但是“一五”计划完成并没有实现国家工业化,只是初步改变了工业落后局面。二、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的十年——(b)1.正确探索(1)《论十大关系》:1956年4月,毛泽东提出了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2)中共八大时间1956年9月,在北京召开内容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集中力量解决国内主要矛盾,把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意义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所取得的初步成果2.主要失误(1)产生原因:人们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问题还没有深刻的认识;急于求成和片面强调经济建设发展的速度。(2)表现:1958年“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3)危害:“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开来,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3.纠正失误(1)举措:1960年冬,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对国民经济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2)结果:到1965年,国民经济得到一定的恢复和发展。4.建设成就(1)工业方面:建成武汉、包头等钢铁基地;形成十几个基础行业。(2)交通方面:除西藏以外的各省、自治区都有了铁路,福建、宁夏、青海、新疆第一次通了火车。(3)能源方面:石油已经实现自给。特别提示1960年的八字方针中“调整”主要指调整农、轻、重之间的比例和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政治和认识根源上的失误没有从根本上得到纠正。三、“十年动乱”时期的国民经济——(b)1.动乱中的国民经济(1)重大破坏:在“全面夺权”狂潮影响下,全国经济工作和交通运输等陷入混乱。(2)出现起色:1971年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周恩来要求恢复被破坏的各种规章制度。(3)复苏发展:邓小平以铁路整顿为突破口进行全面整顿。(4)再度混乱:由于“四人帮”的阻挠,经济形势再次遭到破坏。2.“十年动乱”的影响(1)给经济建设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生产和社会秩序出现严重混乱。(2)中国拉大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失去了一次宝贵的发展机遇。考点一“一五”计划与三大改造时空观念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准备与启动(1949~1956)2.“一五”计划的区域分布特点解读上图直观表明“一五”计划集中发展了以国防为中心的交通运输和重工业,建设的重点在东北地区。历史解释1.“一五”计划期间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1)从历史原因看,我国重工业基础差,底子薄。(2)从现实需要看,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实行经济封锁、军事包围,发展重工业有助于增强综合国力,尤其是增强国防实力。(3)从苏联影响看,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经验——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4)从行业关系看,重工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2.“一五”计划的特点(1)主要部门:“一五”计划确定工业化为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集中力量优先发展以能源、原材料、机械工业等基础工业为主的重工业。强调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兼顾其他,留有余地。(2)分布地区:“一五”计划将工业化建设的重点放在东北地区。(3)统筹兼顾:“一五”计划以工业化为目标,包括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两大任务,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4)发展方针:“一五”计划中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立足中国国情,实事求是,具有渐进性与长期性。3.三大改造完成的历史意义(1)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几千年来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剥削制度基本上被消灭,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成了国民经济中的主导成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2)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以新的经验和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3)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大大解放了我国的社会生产力,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总之,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1.(2017·4月浙江选考)周恩来在政协某次会议上指出:“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虽然是一场革命,但可以采取逐步的和平转变的办法,而不是在一天早晨突然宣布实行社会主义。”这里“逐步的和平转变的办法”是指()A.建立国家工业化基础B.发展农业、轻工业,更多利用沿海工业C.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进而转向城市D.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答案D解析从材料信息看,周恩来认为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应该采取“逐步的和平转变的办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该方法是指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使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故选D项。2.(2016·4月浙江选考,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毛泽东指出大会的任务是“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的中国而奋斗”。刘少奇作政治报告,对国内主要矛盾变化作出判断,并提出党和国家在新形势下的主要任务。周恩来提出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陈云针对急切期望实现“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的想法,指出:“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这些报告和讲话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果。——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56~1965)》等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召开这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历史背景,并概括大会所取得的“初步成果”。答案历史背景: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成果:正确判断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明确了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工业国的任务;提出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思考计划和市场的作用。考点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1.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2.1956~1976年探索中的两个核心问题及经验教训(1)核心问题①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规模、速度与比例问题,即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方针问题。②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也就是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制度建成后国内的主要矛盾问题。(2)经验教训①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可照搬别国模式。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处理好主观能动性与客观实际的关系,反对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③生产关系的变革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不可以超越生产力发展的实际阶段。④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妥善处理好经济建设与阶级斗争之间的关系。3.综合认识“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1)“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主要不同①“大跃进”运动片面地扩大生产规模,追求生产的高速度,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泛滥,违背了客观经济发展规律,属于生产力领域。②人民公社化运动片面追求“一大二公”,不顾生产力实际水平变革生产关系,违背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基本原理,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属于生产关系领域。(2)“大跃进”运动的消极影响①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各地用土办法炼铁、炼钢,毁掉不少山林,造成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等一系列严重后果。②对国民经济的影响: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盛行,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给我国社会经济造成重大损失。③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在“大跃进”的社会环境下,造成人们急于求成、急躁冒进,浮躁、浮夸风、假话盛行。4.探索中的失误在各领域的表现(1)政治上,主观夸大阶级斗争的严重性,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错误地发动了“文化大革命”,国家的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2)经济上,忽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过分追求经济建设的速度和公有化程度,错误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了1959~1961年严重的经济困难。(3)外交上,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执行所谓的“革命外交”,着眼于意识形态,恶化了我国的外交环境,形成了20世纪60年代中美、中苏关系全面恶化的局面。(4)学术上,将学术问题当作政治问题批评,破坏了“双百”方针的贯彻执行,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学、艺术的发展。(5)教育上,政治运动严重冲击了教育的正常发展,甚至出现了高考制度被废除的严重错误,“工农兵学员”的招生制度导致教育质量严重下降。

3.(2016·10月浙江选考)取消农业户口,目前已在多个省市展开,有学者誉称这是中国社会改革的里程碑。回顾建国后农村工作中的相关举措,依时序排列是()①农业合作化②人民公社化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④“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C.②①③④ D.④②①③答案B解析①②③④所列历史现象分别发生于1953年、1958年、1978年、1960年,其时间先后顺序为①②④③,故答案为B。观点1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确立主要表现为所有制变化材料在国民收入中,1957年同1952年相比,国营经济所占比重由19%提高到33%,合作社经济由1.5%提高到56%,公私合营经济由0.7%提高到8%,个体经济则由71.8%降低到3%,资本主义经济由7%降低到1%以下。问题:材料反映了怎样的本质问题?答案该史料主要反映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使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绝对的优势,这也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观点2人口迁移流向反映城市化的曲折发展材料1953~1977年中国的人口迁移表(估计)时期流向人口(百万)1953~1961年农村至城市1961~1977年城市青年上山下乡——薛凤旋著《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问题:人口流向不同的经济原因是什么?答案(1)1953~1961年城市人口增加根源于“一五”计划实施及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化和“大跃进”对劳动力的需求。(2)1961~1977年人口向农村迁移,原因是中央对经济政策的调整及“文化大革命”动乱对经济的破坏,城市解决不了大量的就业压力。观点3政府人口生育政策受制于时代性材料建国初期,受苏联影响,妇女争当“英雄母亲”,1953年全国人口达到6亿多人。1956年周恩来在关于“二五”计划的建议中提出“生育方面要加以适当节制”。1957年经济学家马寅初发表《新人口论》认为国民收入被人口吃掉了一大部分,只剩下小部分用于积累,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受到影响,反对多子多福的思想,主张两个(孩子)有奖,三个(孩子)有税。1958年马寅初被扣上“经济学界的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1979年《光明日报》指出“实践证明马寅初先生当年认为国民经济要综合平衡、按比例发展也是正确的”、过去“错批一人,误增三亿(人口)”。——摘编自《马寅初传》问题:20世纪50年代生育节制观提出的时代背景是什么?答案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一五”计划完成,我国建立起工业化的初步基础,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人口增长过快影响了社会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不利于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发展。视角1苏联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2018·温州命题交流,31)1953年国家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并宣布向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过渡以后,到1956年底,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最终形成了以指令性计划为主、指导性计划为辅的计划经济体制。促进这一体制形成的主要因素应当是()A.苏联模式的影响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C.西方国家的封锁D.计划经济体制的优势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以看出苏联模式对中国经济建设影响很大,故A项正确。视角2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分期“过渡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过渡时期”是指()A.1919~1949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B.1949~1953年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C.1953~1956年的社会主义改造时期D.1949~1956年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答案D解析“过渡时期”是指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即1949~1956年,选择D项符合题意。

视角3经济数据反映的社会政治下图为我国1952年底~1956年底主要经济成分的变化:这种经济成分变化最主要的意义是()A.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B.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基础D.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答案A解析据材料可得社会主义改造后,公有制经济逐步占主导地位,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故A项正确。视角4经济政策制定的基本理念(2019·定海学情抽检,15)1960年,党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纠正“左”的错误;1979年,党中央提出了“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八字方针指导经济改革运动。这表明()A.两个“调整”的方向一致B.党和国家面临着生死攸关的抉择C.两个“方针”的作用一致D.党根据国情及时调整了经济政策答案D解析材料中一是纠“左”,一是落实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故A项错误;结合时代背景谈不上“生死攸关”,故B项错误;一个是纠正农村工作“左”倾错误,一个是指导改革,故C项错误;这两个政策调整都是符合国情的,故D项正确。视角5经济发展与人口生育率变化关系总和生育率也称总生育率,是指该国家或地区的妇女在育龄期间,每个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下图反映出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总和生育率总体居高,其主要原因是()A.新中国建立和人民生活逐渐富裕B.土地改革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C.重男轻女观念推动家庭多生求子D.国家为增加劳动力鼓励人口生育答案B解析土地改革使农民获得土地,需要更多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计划经济体制下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一五”计划需要大量的劳动力,都推动了人口的增长,故B项正确。一、选择题1.(2018·滨江六校期中,14)1953年,新中国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将东北做为建设的重点;1979年,中央对广东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使之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影响这些地区成为不同时期经济建设重点的共同因素在于()A.都是著名的侨乡 B.都有丰富的煤铁资源C.都容易获取技术支持 D.都有重工业基础答案C解析在“一五”计划中,把东北作为建设重点,可以很好地得到苏联的技术支持,广东开2.(2019·绍兴期末,8)在某一时期,湖南某地出现了群众成群结队争着卖鸡,挤不上卖就急得直哭,说是带回去就要归公了;甚至有农民烤了一个月需要的粮食饼子,怕办起食堂后粮食就要归公了。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社会主义改造引起群众的恐慌B.“大跃进”挫伤群众的生产积极性C.右倾错误遭到人们的自觉抵制D.体制调整导致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答案D解析据材料“办起食堂后粮食就要归公”,可知开展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依所学,人民公社化的特点“一大二公”,公有化程度提高,人民对于生产关系的调整认识不足,所以才会导致出现避免“充公”的现象,故D项正确。3.(2018·金华押题交流,31)有学者通过坐标的方式,以生产力发展为横轴,经济体制演变为纵轴,将古代自然经济、原始工业化经济、计划经济和现代市场经济四种经济类型定位。下面坐标属于计划经济的位置是()答案D解析计划经济时代实行机器生产,故A、C项错误;计划经济时代虽然实行机器生产,但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缺乏市场竞争与市场交流,不属于开放体制,故B项错误;计划经济时代实行机器生产,同时奉行高度集中的封闭性经济体制,故D项正确。4.(2019·绍兴学情测评,31)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学术期刊中有很多“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市场规律”等词语。这一学术动态反映了()A.社会主义改造成就显著B.经济领域出现了极“左”思潮C.市场经济理论得到认可D.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市场规律”,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学术界研究社会主义与商品、市场的关系,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研究探索,故D项正确。5.(2018·衢州冲刺押题,30)据统计,“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年均积累率为25%左右,而1958年我国积累率猛增至33.9%,1959年、1960年进一步增至43.8%和39.6%。这表明,当时我国()A.工业经济快速稳步发展B.经济调整措施发挥成效C.开始调整工农业投资比例D.工业发展投资高且急于求成答案D解析材料提供的时间是“1958年至1960年间”,这期间正是我国的“大跃进”运动时期,“大跃进”运动在建设上追求大规模,基本建设投资急剧膨胀,积累率突然猛增可以得出1958年至1960年间,我国工业发展投资高且急于求成,故D项正确。6.(2018·绍兴押题冲刺,32)现在,革命的暴风雨时期已经过去了,新的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斗争的任务已经变为保护社会生产力的顺利发展。这一重要论断出自于()A.中共第七次代表大会B.中共第八次代表大会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共第十四次代表大会答案B解析“中共第八次代表大会”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时期召开,阶级矛盾基本已经结束,所以发展生产力是主要任务,故B项正确。7.(2019·台州新高考押题交流)观察下图,图中的②对应的行业应该是()A.工业 B.农业C.交通 D.教育答案A解析“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柱状图中的行业②应该是工业,故A项正确;农业不是优先发展对象,故B项错误;交通不是“一五”计划发展重点,故C项错误;教育也不是“一五”计划发展重点,故D项错误。8.(2018·浙江课改联盟命题交流)1956年,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了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A.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B.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C.以钢为纲,全面跃进D.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答案A解析1956年的中共八大,提出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故A项正确;B项是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的总路线;C项是指“大跃进”运动;D项是新时期的任务。9.下图为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某地群众流传的一段顺口溜。这反映了()A.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弊端B.无偿调拨损害了群众利益C.人民公社体制的优越性D.公共资源存在严重浪费答案B解析题中材料“调原料”“调车调马”“调锅灶”“调木料”说的是在人民公社体制下,实行无偿调拨,损害了人民群众利益,故B项正确。10.(2018·新余二模,31)读1952年与1957年中国农业经济主要数据对比图,1957年中国农业经济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土地改革的完成 B.农业合作化的推动C.产业结构的优化 D.市场需求量的扩大答案B解析新中国的土地改革在三大改造前就基本完成了,故A项错误;在1953年至1956年,党中央对农业进行了合作化等社会主义改造,这有利于农业的大规模经营和发展,故B项正确;这一时期,农业是单一的公有制且产业结构也很单调和不合理,故C项错误;这一时期,新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开始逐步确立,市场的作用逐渐被淡化直至消失,故D项错误。11.1962年刘少奇、邓小平、陈云等支持实行包产到户等多种农业生产责任制。这样做主要是为了()A.增强小农经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B.消除农村中存在的剥削现象C.克服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弊端D.克服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弊端答案D解析1962年刘少奇等主张实行包产到户等多种农业生产责任制,目的是为了克服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弊端,故D项正确。12.(2019·浙江课改联盟命题交流)1966~1968年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中,工业总产值由2534亿元下降到2亿元,国家财政总收入由亿元下降到亿元。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A.“文化大革命”动乱扩展到经济领域B.出现严重的自然灾害C.行之有效的经济政策被废止D.大批工人、干部停产“闹革命”答案A解析1966~1968年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工业总产值和国家财政总收入都处于下降趋势,很明显是受当时政治形势的影响。C、D两项只是当时“文化大革命”动乱的某一方面;严重自然灾害主要是在1960年。二、非选择题13.(2018·绍兴命题交流,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50年6月国家开始着手编制经济发展计划。1951年中财委即试编出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粗略的纲要。1952年,经济形势好转,党中央决定加快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编制,并成立以陈云为核心的领导小组,组织“一五”计划的编制工作。6月,“一五”计划的第二次编制宣告完成。8月,访苏代表团就“一五”计划同苏联交换意见。苏联同意帮助中国设计一批企业并提供所需的设备、贷款等,同时答应派些专家帮助中国建设。1952年底,陈云根据苏方的建议,对“一五”计划进行第三次、第四次编制,但仍不令人满意。按照预定的时间,“一五”计划应该进入实施阶段了。1954年初,毛泽东要求对“一五”计划重新编制,1955年3月,党的全国代表会议对“一五”计划草案审议并原则通过。7月30日,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审议并正式通过了“一五”计划。——摘编自人民网《一五计划编制始末》材料二1953年9月,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毛泽东专门讲了一段如何看待“施仁政”的问题。他说所谓仁政有两种:一种是为人民的当前利益,另一种是为人民的长远利益,例如抗美援朝,建设重工业。前一种是小仁政,后一种是大仁政。两者必须兼顾,不兼顾是错误的。重点应当放在大仁政上。照顾小仁政,妨碍大仁政,这是施仁政的偏向。——杨树标等《当代中国史事述略》(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五”计划编制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2)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