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七年级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湖南长沙专用)(考试版)_第1页
历史七年级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湖南长沙专用)(考试版)_第2页
历史七年级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湖南长沙专用)(考试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湖南长沙专用)历史(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测试范围:七年级上册。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北京人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能制作成不同类型的工具,如尖状器、刮削器、石锤和石砧等。据此推知,他们所使用的工具是A.打制石器 B.磨制石器 C.钻孔骨器 D.烧制陶器2.半坡和河姆渡文化是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典型代表。我们了解当时这两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情况,是通过他们留下的A.遗迹遗物 B.文学艺术 C.青铜铭文 D.史书记载3.绘制思维导图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下面思维导图中①②处应填写的内容是A.世袭制、禅让制 B.禅让制、世袭制C.分封制、郡县制 D.郡县制、分封制4.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空框中应填的是A.西周、春秋 B.春秋、战国 C.西周、东周 D.东周、战国5.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开创了王位世袭制;随后的商朝,创造了以青铜器、甲骨文为特征的文明成就;到了西周时期,统治者实行分封制,通过各级贵族维系国家的统治。上述材料体现的夏、商和西周的社会特征是A.奴隶制 B.封建制 C.君主专制 D.郡县制6.汉字“鲜”和“月”分别运用什么造字方法?A.象形、形声 B.会意、象形 C.形声、假借 D.假借、会意7.下列三幅图片共同反映的主题是A.封建盛世,经济繁荣 B.中华文明,多元丰富C.青铜文明,尽出中原 D.中原文明,华夏起源8.春秋战国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人才辈出,留下许多佳话。我国古代的很多典故就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下列典故与历史事件或人物对应正确的一组是A.纸上谈兵——桂陵之战 B.退避三舍——齐桓公C.卧薪尝胆——越王勾践 D.围魏救赵——马陵之战9.“战国七雄”中,位于最西部的诸侯国是A.楚国 B.齐国 C.燕国 D.秦国10.为进一步弘扬和传承工匠精神,中国人民银行在2021年4月26日发行了中国能工巧匠纪念币,图案精美,并刊“中国能工巧匠李冰”字样,他能堪称此称号和下列____工程有关。A.都江堰 B.灵渠 C.长城 D.大运河11.在商鞅变法和秦始皇巩固中央集权措施里有一项对后世地方行政制度影响深远的是A.实行郡县制 B.刺史制 C.实行县制 D.郡国并行制12.下表是战国时期思想家的思想主张,他们的共同点是墨子“一同天下”孟子“(天下)定于一”荀子“一天下,财万物,长养人民,兼利天下”韩非子“一匡天下”A.反对不义战争 B.主张天下归于统一C.主张实行仁政 D.主张建立中央集权13.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新年贺词中提到:疫情发生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科学精准防控。春秋时期主张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的思想家是A.孟子 B.老子 C.孔子 D.韩非子14.2016年11月,中央开展监察制度的试点改革。两千多年前,我国的秦王朝在中央设立的官职中,负责行政的是A.丞相 B.太尉 C.总督 D.御史大夫15.秦朝的《工律》规定,“为器同物者,其小大、短长、广夹(狭)亦必等”,还规定由官府有关机构校正衡器的权、斗桶和升,且至少每年应当校正一次。这些规定A.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B.体现对商业活动的重视C.有利于各地区经济交流 D.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16.传统观点多认为秦朝灭亡是“酷刑”“暴政”所致。后来,有学者认为秦亡于吏治败坏;有学者认为秦亡于过急、过广地推行郡县制;有学者认为秦亡于北击匈奴;也有学者认为秦亡于文化政策。据此可知,关于秦朝灭亡原因的认识A.有且只有一种观点正确合理 B.后期研究比传统观点更有说服力C.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 D.逐渐偏离历史发展的真实情况17.《史记》记载,陈胜、吴广前往成边,在渔阳为大雨所阻,按法律应该斩首,情急之下,揭竿而起。但据1975年湖北云梦出土秦简记载,因大雨延期,根本不会斩首。由此可见A.史学研究需要多重证据 B.《史记》内容均需考古证实C.历史真相永远无法还原 D.秦简记载内容完全真实可信18.《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初“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为了解决问题,汉初统治者实行A.采用屯田制 B.奖励耕织 C.废除井田制 D.休养生息1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友善”,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源于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下图是不同时期的人们对孔子和儒家认可程度的变化曲线图。图中出现甲、乙所示状况分别与什么现象有关?百家争鸣,焚书坑儒 B.焚书坑儒,独尊儒术 C.百家争鸣,独尊儒术 D.焚书坑儒,八股取士20.以下是中国古代一位历史人物年谱(部分)。他是公元前141年公元前136年公元前129年公元前127年公元前118年公元前87年即皇帝位置五经博士派卫青等北击匈奴颁布“推恩令”下令铸造五铢钱崩,葬于茂陵A.汉高祖 B.汉武帝 C.汉景帝 D.秦始皇21.中国古代出现过“文景之治”“光武中兴”等治世局面,他们具备的共同历史条件是A.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B.民族交往密切,海外贸易发达C.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D.君主专制加强,科举制度完善22.下表显示了东汉中后期10个皇帝的即位年龄和寿命,与此密切相关的史实是皇帝和帝殇帝安帝顺帝冲帝质帝桓帝灵帝少帝献帝即位年龄1011311281512149寿命(岁)27231303936341454A.“七国之乱”的爆发 B.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C.州牧割据局面的形成 D.“八王之乱”的兴起23.自张骞“凿空”之后,汉朝赴西域的使者“皆称博望侯”,前来汉朝的边疆民族和西域使者莫不“东向而朝天子”,至于“胡商贩客”更是络绎不绝。材料中的“凿空”是指A.打击富豪,盐铁官营 B.出使大秦,到达安息C.开辟丝路,沟通东西 D.北击匈奴,修筑长城24.历史学习强调“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下面表格列出的史实能够证明时期史实西汉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管辖西域36国东汉东汉明帝时,派班超出使西域,班超长期留守西域,经营西域30多年A.新疆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 B.西藏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C.东汉时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D.汉武帝时就对西域进行了有效管辖25.东汉末年,道教之所以兴盛,是因为它A.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B.适应了人们精神上的需要C.有利于文化事业的发展 D.尊奉黄帝和老子26.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成就。下列我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与其地位对应错误的是A.《伤寒杂病论》——首创外科理论B.《齐民要术》——现存最早的完整的农书C.精确计算圆周率——领先世界近千年D.《兰亭集序》——天下第一行书27.赤壁之战是中国古代着名的战役。这场战役A.是秦国统一全国的关键一战 B.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C.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 D.导致北方重新陷入割据状态28.按顺序观察下列三幅图,反映了历史发展的什么趋势A.分裂割据 B.合久必分 C.走向统一 D.战争不断29.《资治通鉴》有载:“谢玄、谢琰、桓伊等引兵渡水(混水)击之。…秦兵遂溃……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死者什七、八”。这场战役A.成就了晋国的春秋霸业 B.激发了秦国的商鞅变法C.促使北方陷入分裂和混战 D.加速了南北的统一进程30.“以森林民族的原生文化直接与高度发展的中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民族的飞跃。”下列历史事件与此评价相契合的是A.商鞅变法 B.孝文帝改革 C.淝水之战 D.张骞通西域第Ⅱ卷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第31题14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4分,共40分。31.经济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基础。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材料一??图一汉代耧车??????图二三国时期的耧车材料二??卫鞅亡魏入秦,孝公以为相,封之于商,号曰商君。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战国策·秦策一》材料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江南地区,不像北方那样战乱不休,社会比较稳定。在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共同努力下,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耕地面积不断增加。——统编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图一图二的用途分别是什么?概括这两种工具的共同作用。(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描述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对秦国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3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当时江南地区农业发展的原因。(3分)(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推动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2分)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周天子把上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周天子交纳贡品。材料二: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策动第一次大革命的是秦国的领导人……率先应用法家学说,将所有权力集中到自己手上。——摘编自《全球通史》材料三:汉初在沿用秦朝地方管理制度外,分封了一些诸侯王国。诸侯王的权力很大,在封地内可以任免官吏,收取租税,铸造钱币还拥有兵权。汉初分封的诸侯王后来对中央集权造成极大的消极影响。(1)根据材料一可知,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实行这种政治制度的目的什么?(4分)(2)材料二中策动“第一次大革命”的是哪位历史人物?结合所学,指出他推行什么新制度将所有权利集中到自己手中。(4分)(3)阅读材料三,说说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来消除这一消影响。(2分)(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西周到秦汉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反映的历史趋势。(2分)33.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中华民族创造出璀璨的文化。南开初一学子们以“领略中华文化,发扬优秀传统”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下面是各小组承担的不同探究任务,请你参与完成。(14分)【探究一】硕果累累中国的传统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传说中神农氏(炎帝)作为医药之神,“神农尝草”,发明了草药。在新冠用药指南中,连花清瘟颗粒/胶囊等中成药成为人们可选择的药物。(1)请写出炎帝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地位。东汉时期,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的是哪一部医学着作?(2分)中华文化不仅有着自己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还充分吸收外来文化的养分。随着佛教的传播,它对我国社会各个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2)请写出佛教的创始人是谁,并列举出一例在南北朝时期,受佛教文化影响而兴起的雕塑艺术。(2分)【探究二】人才辈出孔子司马迁B孔子从小学习礼乐,年轻时做过小吏,后收徒办学。他是大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继任太史令后,因仗义执言被关入狱中,遭受酷刑。但他忍受着巨大的悲痛,发愤着书。《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A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的史事。东晋时期着名书法家。其笔势被称赞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其代表作为《兰亭集序》(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