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名著阅读微写作专题训练_第1页
(新高考)名著阅读微写作专题训练_第2页
(新高考)名著阅读微写作专题训练_第3页
(新高考)名著阅读微写作专题训练_第4页
(新高考)名著阅读微写作专题训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八名著阅读微写作名著阅读微写作是文学名著阅读和微写作两种考查方式的结合体。文学名著阅读集中考查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两种学科核心素养。微写作主要考查学生用精练的语言描述场景、事物,表达观点、抒发情感的能力,是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学科核心素养在名著阅读中的具化体现。必备知识·夯基必备一《论语》一、《论语》的主要思想内容(一)为政以德在治国的方略上,孔子主张“为政以德”,认为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实际上已打破了传统的“礼不下庶人”的信条,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的原有界限。实行德治的具体办法:(1)重教化,轻刑罚。孔子认为要治理好一个国家,必须在满足百姓生活富裕的基础上加强教化。在礼、刑问题上,孔子主张礼教是根本,不得已而用刑,必须慎用。他认为宽猛相济(即文武并用),政事才会和谐。(2)反对过度榨取,主张“使民也义”。“义”者,宜也,就是役使老百姓不要过分,要适宜。孔子看到了当时两极分化、贫富差距过大的现实,认为这是造成社会不安、国家颠覆的基本因素,因而提出平均主义的经济主张。他说:“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3)为政需正己。孔子认为要治国正人,必先正己,正己才能正人。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所以孔子主张统治者一定要是德高望重、身体力行的“君子”,这样,为政者起表率作用,自然就会政通人和,国家得治。孔子对为政者提出了一定的道德水平要求。(4)举贤才。与孔子的德治思想相联系,孔子认为国君要治理天下,就必须举贤任能,发现和提拔优秀人才参与国事。关于贤才的标准,孔子认为应该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就是要有政治理想和奋斗目标,要依据“仁”的精神拥有高尚的品德,还要善于运用业务知识和技能。简言之,贤才就是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治国才能的人。(二)克己复礼1.理解孔子的“礼”礼,是用以区别尊卑贵贱的社会制度以及与之相应的礼节仪式。孔子最为推崇的是周礼,他认为周代的礼借鉴了夏、商两个朝代,且又对此有了增减,所以变得完美丰富了。概括来讲,周礼包括三个层面——礼义、礼仪或礼节、礼俗三个层面。礼义是抽象的礼的道德准则;礼仪或礼节是具体的礼乐制度,大到政治、军事,小到穿衣、吃饭、摆设,几乎无所不包;礼俗就是周人的社会风俗和道德习惯,它比礼节更细,更烦琐。礼的目的是区别人与人之间的贵贱和长幼。2.孔子“孝”与“仁”的关系在“仁”的诸多道德要求中,“孝”与“悌”被看作做人的一种天经地义的纲纪要求,也是一个人“修身养性”、追求“仁”、实践“仁”的根本。“孝”即孝敬父母,“悌”指尊敬兄长。“孝悌”作为孔子学说中的一个伦理道德观念,规定了一个人对父母、兄长所应具有的态度和行为要求。孔子追求安稳、和谐,于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他非常重视家庭的稳定,而在家庭稳定的维护上,就需要人们在处理家庭成员关系的时候以孝道为出发点。只有在保证父母兄长在家庭中的权威地位,只有在每个独立的小家庭都稳定的前提下,一个国家的稳定才能够得到保障。只要在家庭中良好地实行孝悌,就可以锻炼人们从政的本领,就可以达到和从政一样的政治效果。这样也就可以将他有关“仁”的思想,以“孝”作为基础,以“克己”作为形式发扬,要求人们从各个方面约束自己,从而最终达到“复礼”的目的,实现“仁”的设想。(三)知其不可而为之孔子的政治理想在现实中到处碰壁。对陈成子弑君一事,孔子“沐浴而朝”,郑重其事地向鲁哀公报告,请求出兵讨伐,却没有效果。孔子无可奈何,只得反复申说自己“不敢不告”。孔子在多次碰壁之后,已经知道自己的主张、抱负不能实现,但他仍然坚定地为之奋斗,被称为“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人。有不少隐士,都对孔子的行动持否定态度。接舆是个狂放的隐士,他积极主动讽谏孔子,却又不屑与孔子对话。长沮、桀溺都是匿迹山林的隐士,性格傲慢、冷漠,有点不近人情,对孔子有较大的成见甚至敌意。“荷蓧丈人”是个清高孤傲而性格较为复杂的隐士,他倚老卖老,给了子路一顿训斥,却又好饭好菜招待他;他不愿结交孔子师徒,却又忘不了人之常情,能济人困危;他漠视君臣伦理,又不失长幼之节。四个隐士共同的一点就是都对孔子师徒极尽奚落和嘲弄。孔子也深知自己的政治主张(“仁道”)不但遭到了权贵者的反对,而且在知识分子中间也屡受非难。他偶尔也有过绝望,但始终没有动摇过,在行动上始终能“知其不可而为之”。(四)仁者爱人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就是“仁”。“仁者爱人”强调的是待人的态度与准则。孝顺父母,尊敬兄长,是“仁”的根本;对人尽心竭力,待人宽厚仁慈,是“仁”的具体准则;使老人安逸,让朋友信任,使年轻人得到关爱,是施行“仁”而达到的理想效果;能施恩于百姓,周济大众,是“仁”的最高境界。要做到“仁”,其途径和方法就是“能近取譬”,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并不是高深莫测的深奥理论,而是渗透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诚心诚意地帮助盲人,同情有丧事的人,善待自然,这些都是“仁”的具体表现。(五)君子之风“君子”一词在《论语》中总共出现了很多次,那么,到底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君子?什么是君子的风范呢?综观全文,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即“文”“质”兼美。所谓“文”,就是外在的行为表现;所谓“质”,就是内在的修养。先说“质”。其具体要求:一要坚守道义,讲求诚信,即“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甚至“杀身以成仁”;二要见利思义,安贫乐道,视不义而得的富贵如浮云,不耻恶衣恶食,不患得患失;三要乐以忘忧,做到不忧、不惑、不惧;四要动静适宜,心胸广大,意志坚毅。再说“文”。要行为有礼,态度谦逊。孔子自己就身体力行,他“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是“文”的杰出代表。与“君子”相对的便是“小人”。小人见利忘义,贪生怕死,贪图享受,又患得患失。孔子将这种人斥为“鄙夫”(庸俗浅薄的人),认为这种人为了个人利益,什么手段都使得出来,不可与其共事。(六)周而不比孔子非常重视人际交往。他指出择友的原则:“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他还教给学生待人处世的具体方法: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以直报怨等。进而提出交友的目的:促进品德培养。强调以“义”交,不能以“利”交,“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并且强调在交友的过程中要保持人格的独立。孔子提出的交友之道,体现了儒家诚实守信、躬行践履的交友原则。(七)诲人不倦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时间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他提出了一系列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提出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一整套正确的学习原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学体系,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典范。在教育对象方面,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它是孔子整个教育思想体系的总纲。孔子主张的教育原则和方法主要有:①启发诱导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假如学生未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就不勉强施教。孔子特别重视让学生根据已知知识、经验有所发挥,他与子夏对《诗经》的讨论使子夏顿悟,这就是最好的例证。②因材施教的原则。孔子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的对象施以不同的教育内容,分科教育,定向培养。如颜渊等重在德行,子贡等重在言语。同一个问题,对子路说:“有父兄在,不可以如此。”对冉有却说:“可以去做。”因为两人的性格差异,冉有做事畏缩,故鼓励其进取;子路则勇于进取,故使之有所退缩。孔子认为,教育者在精神上要“安贫乐道”;在学问探究上要“切磋琢磨”,追求更高的境界;对学生的态度要“诲人不倦”。可以这么说,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八)高山仰止孔子的学问与道德是高不可攀的,但是他并不以此骄傲。孔门师生之间,融洽和谐,真诚相待。他赏罚公正,喜怒好恶从不掩饰。孔门弟子即使受到老师的严厉斥责,也依然理解老师、尊敬老师。颜渊对老师的评价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子贡对老师相当尊敬,不能容忍别人对老师的诋毁,他把老师的学问比作“数仞之墙”,同时又把孔子比作“日月也,无得而逾”。孔子对待学生,至情至性,平易近人,一点架子也没有。老师说错话,学生可以反驳;老师做错事,学生可以不高兴。孔子取笑言偃(子游)用礼乐之教管理武城一地的老百姓,“割鸡焉用牛刀?”子游予以反驳,孔子马上致歉;孔子见南子,子路很不高兴,孔子马上发誓表示自己的清白。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和学生的关系很融洽,学生并没有因为孔子是老师,就觉得他的话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老师的行为是无可指责的。孔子在这里也表现得很有君子风范,甚至可以说很可爱,他觉得自己说错了,自己做错了,马上就能改过来,并没有用老师的架子来压人。孔子对学生的态度,有成绩就表扬,有过错就批评。孔子对子路弹瑟的评价,他先是用责备的口吻批评子路,当其他门人都不尊重子路时,他便改口说子路已经登堂,只是尚未入室。孔子关爱学生如同关爱自己的孩子。子路这个人有勇无谋,尽管他非常刚强。孔子担心子路,唯恐他会有不好的结果。颜渊死了,孔子哭得极其悲痛,连跟从的人都认为他是悲伤过度了。冉伯牛得了重病,孔子去探望,不因为对方有恶疾而远远避开,却要拉住冉伯牛的手,这是真情的体现。(九)沂水春风这一章记述了孔子与学生关于言志的教学过程,再现了师生之间平等和谐、其乐融融的情景。全章结构谨严,以“志”为焦点,以孔子为核心,由侍坐而问,由问而述,由述而评。孔子结合自身经历,循循善诱、启发开导,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消除了学生的顾虑,从而引发学生纷纷言志。不一样的人有着不一样的性格和不一样的志向。子路志在通过治理一个中等国家来实现他“有勇知方”的理想,冉有则通过对一个小国的治理来实现“富民”的理想,公西华志在学习,曾点志在通过礼乐教化来实现治国理想。子路、冉有、公西华的志向都是符合儒家“不仕无义”“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这一入世精神的,对三人的志向,孔子都持赞同、欣赏的态度。子路因为“率尔而对”,直率中透着鲁莽、轻率,所以孔子才会笑他,但笑的是他的性格脾气,而非志向理想。曾点所言勾勒了一幅童子、冠者歌咏而乐的画面,是礼乐之治下的景象,体现了孔子“仁”和“礼”的治国原则,是“为国以礼”的结果,与孔子的治国思想相同,所以,孔子才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十)中庸之道在一些人的心目中,“中庸”似乎是一个贬义词。有人认为,中庸就是处事圆滑、世故,不得罪人;有人认为,中庸就是没有主见,没有原则,人云亦云;有人认为,中庸就是碌碌无为,平庸甚至是庸俗,不思进取。总而言之,中庸,作为儒家的观点,被认为是封建文化的糟粕。其实,如果我们抛开这些成见,真正走进《论语》,就会发现,我们不但没有理解“中庸”,而且还可能大大地误解了“中庸”。在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时,孔子说“师也过,商也不及”“过犹不及”,孔子的意思是说,做得过头与做得不够,结果是一样的。一般来说,“过犹不及”可以看作中庸之道的一个核心,强调的是适当、守度、得当。中庸,不是“过”,也不是“不及”,是指在“过”与“不及”这两个极端之间寻求一种平衡。指的是认识事物、看待问题时,要不偏不倚,把握好一个“度”。有个成语叫“物极必反”,说的就是任何极端的主张和做法都是不可能长久的,因为到了极端,事物就要走向反面。弄清了中庸的基本含义,我们还应回过头思考一下,孔子为什么把中庸当作一种最高的道德呢?这是不是也有违他自己所言的“中庸”之说了呢?其实,我们不能忽略“民鲜久矣”所说的语境。孔子看到“老百姓缺少它已经很久了”这一现实,强调中庸为至德,是有针对性的。平常人往往不明白中庸的真谛,居于高位的人也不能按中庸之道来行事,如此说来,中庸才显得难能可贵。更为重要的是,今天,我们重读《论语》,我们领悟中庸之道,其根本目的是获得修身养性的启示。从中庸的基本内涵出发,结合我们时代的特点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并以此作为行动的重要指南。做人要正直,但是不能清高。正道而行,光明正大,严于律己,忠于职守,应该是我们的必然追求。但是,我们也要明白,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因而要豁达为人,宽容处世,切忌清高而自骄。有傲骨但不存傲气,这样才能获得他人的认可。要与人为善,善于接纳他人,但是不能一味调和,该说“不”时就说“不”,更不能懦弱无主,成为他人满足私欲的牺牲品。无论遇到怎样的挑战,都要自强不息,抓住机遇,不信宿命,坚信有志者事竟成;但是,要懂得团队合作而不单打独斗,要善于听取他人意见,听人规劝。行事要果断,但千万不能独断专行;行事鲁莽,必将无所成。人生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遇到困难要相信自己,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百折不挠,要敢于直面挫折,笑对失败。但是,无论何时,都要善于变通而不固执,学会用长远的目光看问题,进行辩证的分析,做到审时度势,相机而动,该放弃的时候要学会放弃,学会做人生的加法,更要学会做人生的减法。懂得竞争,也要学会妥协。在学习和工作中,都要动脑子,有智谋;能力不足时,以勤补拙,幽默机智能使我们的人生更加多彩,但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卖弄小聪明,更不可耍滑甚至做奸诈之事。二、《论语(选读)》思想要点分析(一)为政以德1.孔子认为统治者应该怎样治理国家?答:①重视对民众的道德教化。治理国家仅靠政令刑罚,民众是不会心悦诚服的,只有以道德去教化、引导民众,并把礼作为民众的行为规范,才能使民众自觉从善。②必须重民、爱民、富民,省刑罚,薄税敛,以争取民心。③统治者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修己安百姓。④举贤才。强调德才兼备,以德为先。2.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治国原则是怎样的?答:孔子认为:“政者,正也。”作为国家的管理者,首先自身要正,只有当一个人的内心修养达到了一个君子的要求,他才能够为国家做事,也才能做成事。在本章节中,孔子就明确指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观点。如果统治者有感召力,则就如北极星一样,“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如果这样,就没有必要“杀无道,以就有道”,小人必然会被感化。“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所以孔子反对武力征服,主张“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统治者自身做出榜样就是对百姓最好的教育。“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3.孔子认为政治上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答:养生(食)送死(丧)和祭祀。统治者要“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他反对横征暴敛,认为“苛政猛于虎”。当自己的学生为季氏敛财时,他公然号召其他学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他劝鲁哀公减轻人民的赋税,要藏富于民:“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当然这并不是说孔子主张均贫富。孔子主张的是上下各得其分(根据自己的名分、地位,该得多少是多少,该干什么就干什么)。所以对于统治者而言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当然,对百姓的教育是必要的:“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教什么?教之以礼、信、孝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他所追求的是道德至上的理想社会。4.如何理解“均无贫”?答:“均无贫”按朱熹的解释是“各得其分”,即不同等级地位的人各自得到应该得到的部分,这是孔子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的主张。“均贫富”实际含义是劫富济贫,强烈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孔子不可能具有这种思想。5.讨论:对于孔子的“德政”,你站在现代的立场如何看待?学生甲:法治、德政都是手段,两者相得益彰,互为补充。学生乙:德政是一种理想,基于人性本善,基于物质均匀。(二)克己复礼1.孔子首先提出“克己复礼为仁”的主张,并提出实践仁德的细目,细目的内容有哪些?答: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2.孔子要恢复的是什么礼?孔子为什么要提出恢复此礼?答:孔子要恢复的是周礼。当时社会礼崩乐坏,而周礼鉴于二代,郁郁而文,恢复周礼能起到规范社会的作用。3.孔子理想中的社会秩序是什么?答: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是孔子所追求的理想社会秩序的最高境界,这实际就是周礼所规定的奴隶主贵族等级制度和以贵族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4.在孔子看来,“礼”和“仁”是什么关系?试结合课文有关章节,谈谈你的理解。答:在孔子看来,“礼”是一种制度、规范,而“仁”则是“礼”的基础和体现。对统治者来说,要实行“仁政”;对个人来说,要以“仁”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出发点和准则。离开了“仁”,也就无所谓“礼”了。“仁”是“礼”的内核,“礼”是“仁”的目的与外在表现。“礼”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上的;“仁”是“礼”指导下的“仁”,是以等级制度为前提和目的的爱,不是无差别的兼爱、博爱。5.宋儒说“君君,臣臣”就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和孔子的原意相同吗?答:孔子提倡要各守本分,不但对臣子提出了制约,而且对君主也有制约;而宋儒则把君权绝对化了,只讲臣子的义务,不讲君主的责任。(三)知其不可而为之1.对陈成子弑君一事,孔子报告时为什么要“沐浴而朝”?报告无效后,为什么反复申说自己“不敢不告”?答:沐浴,就是斋戒。孔子在报告哀公前斋戒,表明他对这件事十分重视。报告无效后,孔子反复申说自己“不敢不告”,说明孔子一方面仍用大夫的政治责任要求自己,表现了他对周礼的虔诚;另一方面也说明孔子对鲁国君臣实现自己的要求原本就没有抱多大的希望,孔子的举动带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和“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意味,也流露出孔子无可奈何的心情。2.接舆所唱的歌有劝阻孔子的意思,为什么孔子想与他交谈,接舆却“趋而辟之”呢?答:因为在接舆看来,要劝阻孔子是不可能的,他要说的也都说过了,所以没有必要多谈;再说如果和孔子交谈,说不定反要被孔子劝说,让自己积极参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所以还是及早避开。3.荷蓧丈人与其他隐者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答: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他还忘不了人之常情,能济人困危;他漠视君臣伦理,又不失长幼之节,这也是孔子最后要来重新拜访他的重要原因。4.孔子与诸隐士的处世态度有何异同?答:在对社会现实状况的评判上,孔子与各位隐士的观点是一致的。孔子说“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认为自己所处的是个“无道”的社会。而其他隐士更是认为“滔滔者,天下皆是也”。但是面对改革社会现实的前景,孔子与各位隐士的看法是根本对立的。其他隐士对这个社会完全绝望,所以,一个个都采取消极“避世”的态度;而孔子却始终是心怀期望的,采取的是积极“入世”的态度,即使偶尔觉得绝望,也能在行动上“知其不可而为之”。值得指出的是,孔子的“改革”目标是要“复礼”,回到他想象的周代,他的想法很真诚,但这毕竟是一种与历史发展相逆的行为。因此,也是不可能实现的。5.本课为什么把这些隐士的故事编在一起,并以“知其不可而为之”名之?答:这些故事写了隐士对孔子师徒的奚落、嘲弄,充分说明孔子当时要推行所谓的“仁道”,不但遭到了权贵者反对,而且在知识分子中间也屡受非难,这种物质的、精神的巨大阻力的存在,孔子都是知道的,这就更能彰显他那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6.讨论:你对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有什么看法?学生甲:我觉得“知其不可而为之”是一种追求理想的执着精神和献身精神,值得肯定。学生乙:我觉得这是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值得大力提倡。学生丙:我倒觉得“知其不可而为之”其实就是一种保守落后的顽固不化,不应提倡。学生丁:我认为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首先要看行为的目的是什么,是逆潮流而动,还是为了正义事业和崇高理想。如果为了正义事业“知其不可而为之”,其追逐理想的光芒就会照耀着人类精神的大道,对人民群众的动员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当然要大力提倡。(四)仁者爱人1.“仁”的具体内涵有哪些?答:①“仁”之精:爱人。②“仁”之本:孝悌,即孝顺父母,尊敬兄长。③“仁”之则:忠恕。“忠”,就是对人尽心竭力,“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就是待人仁爱宽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④“仁”之上:达到“圣”的境界,“博施于民而能济众”。2.子贡说“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这与孔子倡导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恰好吻合吗?为什么孔子却说“非尔所及也”?答:孔子提倡人人都应具有“仁爱”之心,但要达到生命的完美状态,是要穷其一生去追求的。因而孔子语重心长地告诫子贡:你现在还不能也不可能完全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齐桓公杀了公子纠,管仲不但不为公子纠殉死,还做了政敌齐桓公的相。对如此“不忠”的人,孔子为什么肯定他为“仁者”?答:孔子主张志士仁人应杀身成仁,从这一点看,管仲的行为似乎违背了仁道。但是,孔子的“仁”的最高标准是看一个人是否对社会做出贡献,看他能否维护王权、安定百姓,而不是讲求小信小节。管仲辅佐齐桓公,用和平手段维护了统一,使人民免遭异族的奴役,这是大仁。因此,孔子肯定管仲为“仁者”。4.讨论:结合孔子的仁爱观,谈谈你的仁爱观。学生甲:“仁”,就是要多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也就是要多换位思考,多考虑别人的利益。学生乙:“仁”,就是要推己及人,自己不愿干的事,不能强求别人去做。学生丙:要达到“仁”,就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孝顺父母,敬重长辈,关爱幼者,同情弱者,这些都是“仁爱”的具体体现。学生丁:“仁”的最高标准是一个人对社会做出了贡献,而不拘泥于小信小节。(五)君子之风1.作为君子,应该具有高尚的情怀和乐观的精神。从全文看,你认为君子个人修养的内容和要求有哪些?答:坚守道义,行为有礼,态度谦逊,讲求诚信;能杀身成仁;要见利思义,安贫乐道,视不义而得的富贵如浮云;不耻恶衣恶食,不患得患失;要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做到不忧、不惑、不惧;要动静适宜,心胸广大,意志坚毅;要文质兼美,温和严肃,威而不猛,庄重安详。2.孔子提倡君子要“杀身以成仁”。对此,你怎样评价?答:生命对每个人来讲都是十分宝贵的,但还有比生命更宝贵的,那就是“仁”。“杀身成仁”,就是要人们在生死关头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要保全“仁”。自古以来,它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为国家的生死存亡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3.怎样理解“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答:水,清澈,灵动,自如;智者认识和处理问题灵活迅捷而又变动自如,其特点似水。山,崇高,伟大,宁静;仁者坚守道义,稳重安定,其特点似山。智者喜爱水,仁者喜爱山,含有惺惺相惜的意味。4.讨论:文中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一般都解释为“害怕得不到”,但也有人认为“患得之”就是害怕得到的意思。你对这句话有没有新的理解?请联系实际简要陈述。学生甲:我认为“患得之”就是“害怕得到”的意思。这些人害怕承担责任,所以逃避退缩,因而孔子认为不能与他们一起侍奉君主。学生乙:我认为“患得之”是“害怕得不到”的意思。这些人贪得无厌,为了往上爬,可以不择手段,所以孔子斥之为“鄙夫”。学生丙:我认为“患得之”是“所患(忧)在于得”的意思,也就是“为如何得到而发愁”的意思。这样一来,下文的“无所不至”才有着落。(六)周而不比1.现代社会是竞争的社会,孔子却说“矜而不争”,告诫人们不要争强好胜。假如我们依照孔子的这些思想来处事,不是没有进取心,与时代相悖吗?答:不与时代相悖。孔子认为君子有“仁德”之心,君子不争,不是说没有进取心。君子有进取心,但不与人斤斤计较,不为私利与他人争执,更不去争名于朝,夺利于市。君子在集体生活中,与他人和睦相处,关系融洽,为公共利益、为多数人的利益而团结一致,而耻于与少数人拉帮结派,相互勾结。孔子这种人格期待,无论于古于今,都是深含启迪意义的。2.孔子认为应该怎样了解别人呢?答:孔子认为,对人应该听其言而观其行,还要看他做事的心境,从他的言论、行动到他的内心,全面观察了解,那么这个人就没有什么可以隐瞒的了。3.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者爱人”,而孔子却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这该如何理解呢?答:孔子认为,仁是区分善恶的准则。仁者具有最高美德,站在公正立场上,能明善辨恶。唯有仁者,才能正确地爱,正确地恨。不能正确地去爱,等于不爱,或者是实行了爱,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4.讨论:请联系实际,谈谈“益友”和“损友”分别有哪些表现。你是如何看待“益友”和“损友”的?学生甲:益友,正直善良,有较高的道德修养,较好的行为习惯,个性随和。损友,品行不端正,有不好的习惯,愚昧无知。“益友”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对“益友”,我们应取长补短,即“择其善者而从之”。对“损友”,我们要“择其不善者而改之”。同时,我们也要做“损友”的“益友”。学生乙:益友,正直,诚信,博学多闻,有礼,有道德;损友,谄媚,假装和善,夸夸其谈,道德低下,虚伪自私。结交益友是最好的,但不可以苛求朋友一定要达到某种高度。最好是与自己相差不多的、志同道合的人成为朋友,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损友确实不可交,但其若受一个道德高尚、意志坚定的人的影响,损友或许会被感化而成为益友。学生丙:益友,在成功的时候送上一句真心的祝福,在困难的时候送上一声鼓励,在失落的时候陪在身旁安慰你,在别人挑拨时不离不弃,永远相信你的朋友。损友,表面上逢迎谄媚,背地里为了个人利益耍手段,玩心眼,甚至为了一己私利与你反目成仇。我们要明辨是非,分清益友和损友。损友自当远之,益友则应付出真心与其交往,相互帮助,共同进步。(七)诲人不倦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教育原则?你是怎样理解的?答:体现了孔子启发诱导的教育原则。教学,要尽可能引导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否则,就不勉强施教。面面俱到的单方传授,只能影响学生独立思考,阻碍其思维发展。2.孔子一方面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一方面又说“唯上知与下愚不移”,这两种说法之间有什么矛盾?从孔子的整个言行来看,他实际上更倾向于哪个观点?答:“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强调后天因素的作用,重在实践;“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强调先天因素的作用,是天才论的观点。观察一个人,不能只听他的只言片语,还要观察他的行为。孔子重视教育,强调因材施教,重视启发诱导的教育方法,认为后天的实践是重要的,这些都说明孔子更倾向于学习对人的品行、智力的影响,更强调后天因素。3.探究:对孔子的“述而不作”,你怎么看?观点一:反映了孔子思想上保守的一面。完全遵从“述而不作”的原则,对古代的东西只能陈陈相因,就不再会有创新和发展。观点二:阐述了自己性格中好古的一面,谦逊地指出自己对古代文化的贡献是“述而不作”。正因为孔子的“述”,使他成为中国文化史上承前启后的一个重要人物。(八)高山仰止1.请举例说说孔子爱学生的表现。答:当学生志向高远、斐然成章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对子路,担心忧虑,惋惜慨叹;对颜渊之死,悲伤欲绝;对伯牛之疾,痛苦无奈;等等。2.文中多叠句,如“归与!归与!”“天厌之!天厌之!”“天丧予!天丧予!”等。说说这些叠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答:这些叠句能使说话人的感情显露出来,由于《论语》是语录体,对人物神情动作的描写极少,所以人物的语言尤显重要,而叠句将人物或喜或忧、或感慨或赞叹的情感表现了出来,同时也增添了生动性和形象性,言语中人物神情毕现。3.讨论:结合孔子师生之间的关系,谈谈你心目中的师生关系。学生甲:师生人格平等。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让每个学生享受锻炼、享受应有的荣誉。学生乙:互尊互爱。师生应互相尊重对方的人格、情感、见解和建议等;不讽刺,不挖苦,不歧视;师生之间应互相爱护,互为益友,和谐融洽。学生丙:互学互助,教学相长。无论是知识、能力,还是道德、利益、心态等方面,“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学生丁:亦师亦友。教你的时候,他是个知识渊博的老师;课下交流的时候,他是一个值得信任的朋友。(九)沂水春风1.本文是孔子与学生之间的一次对话,这次对话其实是围绕一个什么话题来展开的?你能从文中找出一个字来概括吗?答:志(人生理想)。2.围绕这个字,文章具体又可分为哪三个部分?请各用四个字概括。答:孔子问志、弟子述志、孔子评志。3.探究:孔子为什么“喟然与点”?观点一:当时社会动乱,被孔子称为“礼崩乐坏”的时代,孔子政治上主张“礼治”“为国以礼”。曾点的志向突显孔子以礼乐治国的最高境界,故孔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观点二:曾点的这段话,表达了隐士的生活景象,可能隐约触动了孔子周游列国屡遭失败、心力交瘁而想过平静的生活的想法。曾点的话不仅是显己志,也是对孔子心灵的折射,所以孔子“喟然与点”。观点三:孔子“与点”,是知济世无望,于是产生恬然退隐的想法,曾点的志向符合孔子政治失败后安贫乐道的思想,所以孔子“喟然与点”。观点四:“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是礼乐之事的象征,曾点答话时“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的举止,也充分体现出其礼乐修养,所以孔子“与点”,实质上是因为曾点的回答深中其“礼乐”之道。观点五:曾点所向往的是一种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生活,与朋友、学生一起,沐浴春风,咏诗论文,将富贵名利等世俗的东西全抛之脑后。这对久在官场生活中浪迹而深感疲惫的孔子来说,是一种自然回归,是一种放松和解脱。但是孔子又是坚持理想的人,他不会因为坎坷、挫折放弃自己的理想追求,所以只能向往,曾点的话也就引起他的赞赏和感叹。(十)中庸之道1.如何辩证地理解“过犹不及”?答:从字面上看,“过犹不及”可以理解为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过犹不及”可以看作中庸之道的一个核心,强调的是适当、守度、得当。孔子用中庸的方法,将对立的两端结合起来,反对“过”与“不及”两种偏向,保持事物“度”的平衡。同时,强调审时度势,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中”的位置,灵活处置。2.孔子的“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与中庸之道是否矛盾?你如何理解?答:不矛盾。这里说的有三种人:一种是“中行”,一种是“狂”,还有一种是“狷”。“狂”者是率性而行、勇于创新、敢于打破常规的人;“狷”者谨慎小心,循规蹈矩;“中行”兼有二者之长。狂、狷各有所偏,中行最好。孔子对中庸之道看得很清楚,虽然他主张中庸之道,但是他也知道,真正能做到中庸之道的人并不多,所以他才能看到“狂者”和“狷者”的可取之处。3.为什么孔子把“乡愿”提到“德之贼”的程度来评价?答:孔子把中庸看作“至德”,即中庸之德,而不只是当作一种处理的方法。“乡愿”看似忠厚老实,但往往是“同而不和”,只是四方讨好,八面玲珑,随波逐流,趋炎媚俗,没有一点道德原则。孔子判断一个人的德行,不以众人的好恶为依据,而以善恶为标准。这种人,更多的是道德败坏的小人,对社会风气的破坏力是很大的。4.在把握中庸之道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回顾所学课文,说说孔子的哪些言行与中庸之道密切相关。答:如忠恕之道,文质关系,“均无贫”“周而不比”“群而不党”“以直报怨”“求也退,故进之”。这些内容均与中庸之道密切相关。必备二《红楼梦》一、作品简介《红楼梦》,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金玉缘》《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此书大致分为120回“程本”和80回“脂本”两种版本系统。新版通行本前八十回据脂本汇校,后四十回据程本汇校,署名“曹雪芹著,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是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府的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为脉络,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刻画了以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为中心的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剧美。通过家族悲剧、女子悲剧及主人公的人生悲剧,揭示出封建末世的危机。二、人物形象贾宝玉:率性、叛逆,多情、温和、善良、富有同情心,单纯,没有功利心。林黛玉:天生丽质,优雅绝俗,内慧外秀,楚楚动人,绝顶聪明,悟性极强;善良真诚、多愁善感。薛宝钗:贤淑、世故;处世周到,办事公平;外冷内热,关心人,体贴人。王熙凤:泼辣能干、尖酸刻薄、两面三刀、心狠手辣。探春:开朗,大方,刚烈;才情高,有政治家风范。晴雯:泼辣、倔强、刻薄、喜怒无常,高傲、纯洁、天真、坦荡。三、艺术特色《红楼梦》代表了我国古代现实主义文学的最高峰。它在艺术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就,它的基本艺术特点是:叙述和描写丰富、深厚、逼真、自然。《红楼梦》中所描述的世界是作者在生活的基础上虚构出来的,那环绕着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大大小小、不同阶级和阶层、不同年龄和性别、不同性格和姿容的几百个人物,以及他们之间在不同层次和不同方面所产生的依存和矛盾的关系;那环绕着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的爱情、婚姻像辐辏式展开的众多事件,以及事件之间的互相勾连又互为因果的复杂关系,都像是天然成就,一点不见人工斧凿的痕迹。这是《红楼梦》的艺术特征,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最佳境界。《红楼梦》在人物塑造方面,完全打破了“好人一切都好,坏人一切都坏”的写法。小说中的人物都植根在社会生活环境和各自的具体境遇中,都活动在纵横交错的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其性格受多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包含着复杂的因素,表现出多方面的特点。《红楼梦》写人物尤其好,不光在主角儿好,配角儿亦好,个个生辉,足见作者之语言功力。《红楼梦》在结构方面,完全打破了小说传统的单线结构方式,它把中心的人物和事件放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与生活环境中的各种矛盾线索齐头并进,并且揭示出中心情节和其他情节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是比单线式结构更接近生活的更高级的结构方式。《红楼梦》在艺术手法上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就大环境而言,它写了一个以女性为中心的大观园世界,又写了一个以男性为中心的统治者的世界,并且有意地将这两个世界进行对比,以做出审美的判断。例如,第五十八回至六十三回写大观园的春天,展开了一群少女们的纯真美好的心灵世界,接着便写贾珍、贾蓉和贾琏对尤氏姐妹的玩弄和糟践,从而产生了强烈的对比效果。作者在人物配置上也有对比,林黛玉和薛宝钗,晴雯和袭人,等等。作者还常常拿一个人对两件事的不同态度进行对比,拿两个人对同一件事的不同态度进行对比,在对比中揭示人物灵魂深处的隐秘,表达作者的爱憎倾向。《红楼梦》文辞极好,无论是叙述故事、写人对话,还是吟诗作赋,笔笔不离人物个性,《葬花词》就是黛玉的;只有宝玉才能写给晴雯《芙蓉女儿诔》;只有王熙凤才能脱口说出五言排律第一句之“一夜北风紧”。《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长篇小说。它以一个贵族家庭为中心展开了一幅广阔的社会历史图景,社会的各个阶级和阶层,上至皇妃国公,下至贩夫走卒,都有生动的描写。它对贵族家庭的饮食起居各方面的生活细节,对园林建筑、家具器皿、车轿排场、风俗民情等,都有真切细致的描写,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文化知识。《红楼梦》的博大精深在世界文学史上是罕见的。《红楼梦》的影响极其深远。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引起了封建时代渴求自由的青年们的共鸣。因此,封建统治者把它视为洪水猛兽而加以禁止,但是它的影响范围却越来越大。由于对《红楼梦》的评论和研究经久不衰,文章论著极多,意见纷纭,渐渐形成一门专门的学问——“红学”。必备三《三国演义》一、作品简介《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魏、蜀、吴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全书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编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二、创作背景《三国演义》创作素材的积累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记载三国史实的历史文献;二是民间不断流传的三国故事和其他民间创作。上千年不断积累和深化的史学家们对三国历史的叙述和评价,以及历朝历代不断演化、丰富的民间三国传说,都为《三国演义》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元末明初,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群雄割据;多年战乱后,朱元璋剿灭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其间,人民流离失所,罗贯中作为一名杂剧和话本作者,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人民的疾苦,期望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希望因战事频繁而造成的悲惨的社会局面能够得到改变。基于以上种种思想,他根据东汉末年的历史创作了《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三、人物形象刘备:①刘备有着仁德、爱民的民本思想,这在当时十分可贵。②刘备性格的核心是“忠义”。③刘备还是一个善于招揽人才,有着胆识、胸襟和谋略的人杰。诸葛亮:①足智多谋,料事如神,胸怀坦荡。②忠贞不渝,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③人格高尚,影响力非凡。关羽:①关羽性格的核心特征是忠义,他被称为“义绝”。②关羽更是一个武艺超群、有着崇高道德修养的济世之才。③关羽身上也有着刚愎自用、听不进劝谏的缺点。张飞:①张飞性格的突出特征是耿直、粗豪,但他也有粗鲁、莽撞的缺点。②他敢爱敢恨、爱憎分明。③他勇猛却粗中带细,有时也能施展一定的计谋。曹操:①阴险、狡诈、暴戾、好弄权术且野心勃勃。②有着过人的胆识才干,谋略超群。③求才若渴、用人唯才而又自负多疑。司马懿:①是一个有雄才大略、才智过人的将领。②又是一个善用权谋、阴险毒辣的封建政治家的典型形象。③他的多疑、冷酷、残忍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孙权:①是一位有才智、谋略的统帅。②他善于招揽和任用人才,能做到知人善任、从谏如流。③他能忍辱负重,具有能屈能伸的坚忍品格。周瑜:①是一个足智多谋、才智过人的统帅。②但是也有着嫉贤妒能、气量狭小的致命缺点。③也是个忠贞不贰、在一定程度上能举贤任能的人。鲁肃:①他是一个目光长远、有雄才大略的统帅。②他忠厚诚恳,但近乎愚钝,处事颇为优柔寡断。③他还是一个胸襟广阔、能举贤任能、爱惜人才、处处以国家为重的社稷之臣。四、艺术特色1.塑造人物形象生动全书塑造了众多人物,其中主要人物都是性格鲜明、形象生动的艺术典型。各类人物各有共性,同类人物各有个性。作者描写人物,善于抓住基本特征,突出某个方面,加以夸张,并用对比、衬托的方法,使人物个性鲜明生动。这是作者塑造人物的一条基本原则。小说中运用这一原则的最好说明,就是向来人们所谓的“三绝”,即曹操的“奸绝”——奸诈过人;关羽的“义绝”——义重如山;孔明的“智绝”——机智过人。小说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把人物放在惊心动魄的军事、政治斗争中,放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来塑造。对于主要人物,往往通过一系列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语言表现其复杂的性格。2.长于描述战争全书共写了大小战争四十多场,展现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其中尤以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最为出色。对于决定三国兴亡的几次关键性的大战役,作者总是着力描写,并以人物为中心,写出战争的各个方面,如双方的战略战术、力量对比、地位转化等,写得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各具特色,充分体现了战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既写出了战争的激烈、紧张、惊险,而又不显得凄惨,一般具有昂扬的格调,有的还表现得从容不迫,动中有静,有张有弛。3.结构宏伟壮阔而又严密精巧时间长达百年,人物多至数百,事件错综,头绪纷繁,而描述既要符合基本事实,又要注意艺术情节的连贯。因此,在结构的安排上是有很大困难的。可是作者却能写得井井有条,脉络分明,各回能独立成篇,全书又是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这主要得力于作者构思的宏伟而严密。他以蜀汉为中心,以三国的矛盾斗争为主线,来组织全书的故事情节,既写得曲折多变,又前后连贯;既有主有从,又主从密切配合。4.语言精练畅达,明白如话今天看来,这种语言似乎半文不白,但在当时却近于白话;用这种语言来写长篇小说,是一种创举,和过去某些小说粗糙芜杂的语言相比,是一个明显的进步。总而言之,非凡的叙事才能、全景式的战争描写、特征化性格的艺术典型、浅近的文言,是《三国演义》的主要特色。必备四《呐喊》一、内容简介《呐喊》是一本短篇小说的结集,作者是鲁迅(原名周树人)。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从革命民主主义出发,抱着启蒙主义目的和人道主义精神,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旧时中国的制度及部分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希望。二、创作背景在《呐喊》自序中,鲁迅谈到他弃医从文的目的和经过。他于1898年入南京江南水师学堂,第二年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1902年初毕业后即由清政府派赴日本留学。1904年,他进入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1906年,他中止学医,回东京准备从事文艺运动。一次在课堂上看画片的经历使他弃医从文。他回忆道:“有一回,我竟在画片上忽然会见我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了,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据解说,则绑着的是替俄国做了军事上的侦探,正要被日军砍下头颅来示众,而围着的便是来赏鉴这示众的盛举的人们。”他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回东京后,鲁迅与几个人创立了《新生》,然而在无鼓励甚至没有指责的境地下,他感到了寂寞,心灰意冷起来。之后有人卷款逃走,也就趁这个时候,鲁迅回到家乡,之后开始抄起了古碑。他专心致志地进行着研究,逃避着现实世界。一天,金心异(钱玄同)来了,交谈中,鲁迅发现他们仍有着以前的希望与抱负,也就重新慨然奋战了。鲁迅谈到他把《狂人日记》等小说投稿到《新青年》的经过。他曾问办《新青年》的朋友:“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那人答道:“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于是他便写了《狂人日记》,此后还陆续推出了另外十余篇。鲁迅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叫醒“铁屋”中的人。谈到《呐喊》的名称,他说:“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了,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至于我的喊声是勇猛或是悲哀,是可憎或是可笑,那倒是不暇顾及的;但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里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在《明天》里也不叙单四嫂子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至于自己,却也并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来传染给也如我那年青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鲁迅的小说是中国现代白话小说的奠基之作和经典之作,以其无穷的魅力,风行了大半个世纪,至今不衰。他的三部小说集都是我们所熟悉的,分别是《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其《呐喊》中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不仅是中国名著,也是世界名著。三、《呐喊》人物分类第一种:压迫者。如《阿Q正传》里的举人老爷、赵太爷,《风波》里的赵七爷,等等。有趣的是,这些人大多姓“赵”,因此分辨起来非常容易。他们识字,有财产,地位高,说话牛气,一般老百姓见到了都觉得气短。《阿Q正传》里的赵太爷说话凶猛。“赵太爷愈看愈生气了,抢进几步说:‘你敢胡说!我怎么会有你这样的本家?你姓赵么?’阿Q不开口,想往后退了;赵太爷跳过去,给了他一个嘴巴。‘你怎么会姓赵!——你那里配姓赵!’”《风波》里的赵七爷无知且蛮横。“‘皇恩大赦?——大赦是慢慢的总要大赦罢。’七爷说到这里,声色忽然严厉起来,‘但是你家七斤的辫子呢,辫子?这倒是要紧的事。你们知道:长毛时候,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总之这些人都非常了不得,他们既有话语权,又拥有相当雄厚的财力。所以,他们在村里、镇里都是说一不二的人物。他们对于旧时代的各种礼仪、陋习都非常习惯,对任何与之不符的行为都特别憎恨。如果有什么以下犯上的事情出现,他们不是暴跳如雷、痛心疾首就是唉声叹气。鲁迅对于这类人物的鄙视和憎恶是显而易见的。他们的“权威”和他们所代表的旧时代、旧文化,一直是鲁迅不遗余力鞭挞的对象。第二种:革命者。《药》里的夏瑜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表现出了革命者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夏瑜的革命斗争,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鲁迅先生热情赞扬了他为革命献身的精神,但同时也指出了他的斗争的悲剧性。他的革命主张不为广大群众所理解,他的革命行动没有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甚至连他的牺牲也没有博得群众的同情。他讲的革命道理,人们听了感到气愤;他挨牢头打,人们幸灾乐祸;他说阿义“可怜”,人们说他“疯了”;他被封建王朝杀害,人们潮水一般地赶去看热闹;甚至他母亲也不以他的英勇献身为荣,反而感到“羞愧”;更可悲的是,他为革命所喷洒的热血,竟成了华老栓给儿子治病的“药”。总之,夏瑜的死并没有在社会上引起什么反响,只是给他的母亲带来了悲哀和羞愧,给愚昧的群众带来了一剂假药,让健壮的看客观赏了一次“杀人的壮举”,给无聊的茶客增添了茶余饭后的谈资,给贪婪的刽子手提供了一次诈骗的机会。所以,夏瑜的死是寂寞的、悲凉的。但是夏瑜的牺牲也并非毫无影响的,第二年清明时节坟头出现的花环,正是对这位“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的慰藉,说明革命者仍在怀念他,革命火种还没有——也不会被浇灭,它在黑暗中给人以希望。夏瑜在小说中始终没有出场,作者是通过侧面描写,借由刽子手和茶客们的谈话来刻画他的形象的。第三种:帮闲。在鲁迅的小说里,帮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体,他们无处不在。《药》里的“驼背五少爷”“花白胡子”,《阿Q正传》里“未庄的闲人们”,《明天》里的“红鼻子老拱”和“蓝皮阿五”,等等,都是闲人。帮闲既可以是帮凶,也可以是庸众,反正他们是没有什么主见的,永远都是应声虫,随大溜,有他们不多没他们不少。正是这样的一群帮闲,构成了受压迫者众多的表象。第四种:受苦受难兼愚昧无知者。如《药》里的华老栓,《明天》里的单四嫂子。他们生活得非常凄苦,逆来顺受,从来不会想怎样去改变自己的命运。华老栓是求人买血馒头,单四嫂子是盼望明天。他们构成了社会的最底层,是鲁迅先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那一类人物。第五种:旧知识分子。《孔乙己》里的孔乙己,《白光》里的陈士成,《端午节》里的方玄绰,便是那些因循守旧、看不惯新的事物、总是喜欢用旧思想思考问题的人物的代表。第六种:善良的人。如《一件小事》里的“车夫”,《故乡》里的“闰土”(少年时期),《社戏》里的“双喜”“阿发”和“六一公公”。在这些人物里,“车夫”的人物形象最高大,“闰土”(少年时期)、“双喜”“阿发”则是一群可爱的少年,“六一公公”善良可亲。第七种:“阿Q”们。在鲁迅略带嘲讽的语调中,阿Q的身上可以说是没有一点可亲的特质。他的“自欺欺人”“精神胜利法”,他的“欺软怕硬”“自我作践”,都具有相当大的普遍性。所以,虽然阿Q只有一个,但是其他人物身上,都或多或少带有阿Q的特点。四、艺术特色《呐喊》的艺术特色,首先表现在其独特的视角与独特的小说模式上。鲁迅在观察与表现他的小说主人公时,有着自己独特的视角:如他在自述中所说,他始终关注着“病态社会”里人(农民与知识者)的精神“病苦”。因此,在《药》里,他仅用一床“满幅补钉的夹被”暗示了华老栓一家生活的拮据,正面展开描写的是他们一家精神的愚昧;在《故乡》里,最震动人心的不是闰土的贫困,而是那一声“老爷”所显示的其心灵的麻木;《明天》里,单四嫂子的不幸不仅在于寡妇丧子,更在于她的孤独与空虚。鲁迅正是要打破“瞒和骗”,逼迫读者与他小说中的人物,连同他自己,正视人心、人性的卑污,承受精神的苦刑,在灵魂的搅动中发生精神上的变化。鲁迅的小说完成了对现代中国人(首先是农民与知识者)的灵魂的伟大拷问,他称之为“在高的意义上的写实主义”,最为深刻地显示了他的小说的现代性。从叙事视角上来看,鲁迅多用“我”(第一人称)作为叙事主体,显示了其高超的组材能力。例如,《社戏》中的“我”,是一个“大市镇里出来的读过书的”纯朴活泼的孩子形象。“我”不愿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极其反感封建教育内容;“我”热爱农村生活,将“平桥村”称为“乐土”,在同伙伴们掘蚯蚓、钓虾、放牛、看戏等活动中获得了美的感受。《孔乙己》中的“我”,是一个老实而染上世人的“冷漠麻木”的小伙计形象。“我”十二岁起就在咸亨酒店里当伙计,由于为人“太傻”,干不出令掌柜满意的事,所以“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但“我”却染上了世人的“冷漠麻木”:孔乙己教“我”识字,“我”先是鄙夷,再是不屑一顾;对孔乙己用手走路的惨相,“我”无动于衷、漠然待之;对孔乙己的生死,更是漠不关心。《一件小事》和《故乡》中的“我”又成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知识分子形象。在叙事模式上,《呐喊》与《彷徨》演化出“看/被看”“离去—归来—再离去”的情节与结构模式。以《在酒楼上》为例,“我”在强大的封建传统的压力下,像一只蝇子飞了一小圈,又回来停在原地点,在颓唐消沉中消磨着生命,正合“离去—归来—再离去”的模式。“我”有一段自由,特别引人注目:“北方固不是我的旧乡,但南来又只能算一个客子,无论那边的干雪怎样纷飞,这里的柔雪又怎样的依恋,于我都没有什么关系了。”这里所表现的是一种更深沉的无家可归的悬浮感,无可附着的漂泊感。它既表明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与“乡土中国”“在”而“不属于”的关系,更揭示了人在“飞向远方、高空”与“落脚于大地”之间选择的困惑,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冲决与回归”“躁动与安宁”“剧变与稳定”“创新与守旧”……两极间摇摆的生存困境。在这背后,隐蔽着鲁迅内心的绝望与苍凉。《呐喊》的艺术特色,还表现在鲁迅小说“形式的特别”上。鲁迅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20世纪20年代,沈雁冰(茅盾)对鲁迅的小说做过一个十分重要的评价:“在中国新文坛上,鲁迅君常常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呐喊》里的十多篇小说几乎一篇有一篇新形式,而这些新形式又莫不给青年作者以极大的影响,欣然有多数人跟上去实验。”今天,人们也同样关注与强调鲁迅小说的实验性。鲁迅确实是完全自觉地借鉴了西方小说的形式,并通过自己的转化、发挥以及个人的独立创造,建立起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新形式。他的《狂人日记》之所以被称为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它打破了中国传统小说所注重的有头有尾、环环相扣的完整故事模式和依次展开情节的结构方式,而以13则“语颇错杂无伦次”“间亦有略具联络者”的不标年月的日记的形式,按照狂人心理活动的变化来组织小说。在艺术表现上,作者不是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去描述主人公的心理状态,而是借由主人公的自由联想直接剖露其心理的;作品中所有的叙述、描写都带有主人公的感情色彩,都渗透了主人公的意识活动。同时,《狂人日记》另有极具创造性的尝试:小说的“日记体”正文采用了白话文体,但作者却又精心设计了一个文言体的“小序”,从而形成了两个对立的叙述者(“余”与“我”),双重叙述,双重视角。白话语言载体里表现的是一个“狂人(非正常)的世界”,主人公却表现出疯狂中的清醒,处处显示了对旧有秩序的反抗;文言载体表现了一个“正常人的世界”,主人公最后成为候补(官员)。这样,小说文本就具有了一种分裂性,对立的因素相互嘲弄与颠覆、消解,形成反讽的表达效果。鲁迅是一位语言大师,他追求含蓄、简约、凝练的语言风格。他这样概括自己的经验:“我力避行文的唠叨,只要能够将意思传给别人,就宁肯什么陪衬也没有。”“要极省俭的画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人们经常提及的是《故乡》中那幅“神异的图画”——“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色彩单纯而浓重,仿佛绘画中用疏体笔法涂抹大色块,却起到了同样强烈的效果。再如《药》中对康大叔的动作描写、结尾的景物描写,《阿Q正传》中对阿Q的心理描写等,都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有的作品用抒情的笔调,具有浓郁的诗情画意,如《故乡》《社戏》《风波》等;有的作品用冷峻的笔调,表达的思想更有冲击性,如《狂人日记》《药》等;有的作品用诙谐风趣的笔调、以喜剧的色彩表达悲剧的内容,耐人寻味,如《孔乙己》《阿Q正传》等;有的作品集揶揄讽刺于一体,增强了批判效果,如《端午节》《白光》等。鲁迅的小说会给读者带来多方面的艺术享受,令人常读常新。必备五《边城》一、创作背景《边城》成书于1931年,那正是沈从文爱情事业双丰收的时节。1931年,社会虽然动荡不安,但总体上还是稍显和平的。这个时候,中国有良知的文人都在思考着人性的本质,而沈从文自然是走在前沿的。于是,他希望通过自己对湘西的了解,描写一个近似于桃花源的湘西小城,给都市文明中迷茫的人们指一条明路,并告诉世人:人间尚有纯洁自然的爱,人生需要皈依自然的本性。二、故事梗概在川湘交界的茶峒附近,小溪白塔旁边,住着主人公翠翠和她的爷爷老船夫。茶峒城里有个船总叫顺顺,他有两个儿子,老大叫天保,老二叫傩(Nuó)送。端午节翠翠去看龙舟,偶然遇到相貌英俊的青年水手傩送,傩送在翠翠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傩送的兄长天保也喜欢上了翠翠,并提前托媒人提了亲。天保告诉傩送两年前他就爱上了翠翠,而傩送告诉天保他也是两年前就爱上了翠翠,天保听后吃了一惊。然而此时,当地的团总以碾坊作为陪嫁,想把女儿许配给傩送;而傩送宁肯继承一条破船,也要与翠翠成婚,于是坚决拒绝了团总的提亲。兄弟俩没有按照当地风俗以决斗论胜负,而是采用公平而浪漫的唱山歌的方式表达感情,让翠翠自己从中选择。傩送是唱歌好手,天保自知唱不过弟弟,心灰意冷,断然驾船远行做生意去了。碧溪边只响过一夜傩送的歌声,后来,歌声再没有响起来。老船夫忍不住去问,本以为是老大唱的,却得知唱歌人是傩送,老大讲出实情后便去做生意了。几天后老船夫听说老大出了事,过险滩时小船失事淹死了……码头的船总顺顺因为儿子天保的死而对老船夫变得冷淡。船总顺顺不愿意让翠翠再做傩送的媳妇。老船夫只好郁闷地回家,翠翠问他,他也没说什么。夜里下了大雨,夹杂着吓人的雷声。第二天翠翠起来时,发现船已被冲走,屋后的白塔也被冲塌了。翠翠去找爷爷,却发现老人已在雷声将息时死去了……在老军人杨马兵的热心陪伴下,翠翠也以渡船为生,等候傩送归来。三、人物形象1.翠翠她是一个聪慧温婉、腼腆多情、伶俐乖巧的花季少女,是作者倾注“爱”与“美”的理想的艺术形象。翠翠如同来到人间的爱的天使与爱的精灵。她爷爷把她带大,一老一少相依为命。她既是爱情的女儿,又是大自然的女儿,在她身上体现了“天人合一”,她是美的精灵的化身。翠翠身上的“美”,是通过她的爱情故事逐步表现出来的。第一阶段:翠翠爱情的萌生阶段。她在小镇看龙舟初遇傩送时,爱情的种子就萌芽了。第二阶段:翠翠爱情的觉悟阶段。两年后又进城看龙舟,她的爱情意识已完全觉醒。第三阶段:翠翠对爱情执着的阶段。她在爱上傩送后,没想到傩送的哥哥也爱上了自己。出于对爱情的忠贞,她明确地向爷爷表示拒绝。然而,她与傩送的爱情却忽然遭遇严重打击,傩送远走他乡、爷爷也死了,她一夜之间“长大成人”。最后,她像爷爷那样守住摆渡的岗位,苦苦地等待着傩送的归来,这些都充分表现了翠翠性格中坚强的一面。2.爷爷他是一个古道热肠、重义轻利、忠厚善良、勤劳坚强的老船夫。他身上有着中国传统的美德,他非常疼爱翠翠。他为翠翠的亲事操心担忧,尽力实现翠翠的爱情梦想。在生活上,他对翠翠无比关怀,不让翠翠坐热石头,唯恐翠翠生病;在感情上,他尽力体会翠翠的心思,翠翠忧伤寂寞时为她讲故事、说笑话、唱歌。他是一个既淳朴厚道又倔强的老人,他对翠翠的美丽十分自信。为了让翠翠嫁一个好人家,他不理会自己家的贫寒。他时刻处于一种凄苦忧虑与坚强自信交错的矛盾的情绪状态中。3.天保他个性豪爽、慷慨,是船总的大儿子,却爱上了贫苦摆渡人的孙女翠翠。他知道弟弟也爱翠翠,两人以唱歌的方式“决斗”,他却因为自己先提了亲,“做哥哥的走车路占了先”,一定要弟弟先唱;弟弟一开口,他知道自己不是“敌手”,就很大度地成全了弟弟,充分表现了他的手足之情。后来他外出闯滩,既是为了弟弟的幸福,也是为了消解自己心中的失望和难过,“好忘却了上面的一切”,最后却意外遇难。可以说,他是因为亲情和爱情而死的。4.傩送他是一个心地善良、敢于追求、蔑视权财、责任感强、勇敢的人。他和翠翠一见钟情。他不走“车路”,执着地向翠翠唱歌求爱。他对王团总陪嫁的碾坊毫不动心,坚持追求自己的真爱。当知道哥哥闯滩而死的时候,他心怀愧疚,舍弃一切,远走他乡。语文资料加群微信ywgx688备注:语文四、艺术成就1.田园牧歌风格现代批评家常常把那种偏于表现单纯、素朴生活,并常与现代生活相对照的作品,称作田园牧歌式的作品。沈从文以他特有的审美眼光,放开笔墨,绘出了一幅幅明媚秀丽的风景画,溪边的碾坊、水车,河上的方头渡船、攀渡的缆绳,河岸的白塔、青崖、黄狗,山上的翠竹、丛林、鸟语,乃至自然界的雾霭风雷,无不写得美不胜收,使人如置身湘西边地山光水色之中。《边城》还充分地描绘了湘西边地风俗。元宵节的烟火、端午节的龙船、中秋节的赏月以及月下男女对歌,都表现出湘西边地风俗纯真的美。这一幅抒情诗般的风景风俗画卷,构成了小说中人物活动的背景。同时,这风景美与种种光彩夺目的人情美交相辉映,浑然一体。小说中的人物都具有淳朴、美好的天性。沈从文以一种美好而自然的人性建构了一个诗意的田园牧歌世界。2.诗化小说沈从文的贡献在于创造了诗意的抒情小说文体。他实际上是把诗和散文引进到小说之中,打破了三者的界限,从而扩大了小说的表现领域及其审美的功能。他注重意境,表现凡夫俗子的日常生活时重在风俗、重在人情,使优美与平庸交织,淳朴、健康与原始、蒙昧并存。他的办法是“纯化”,把对自然景物、社会生活场景的描绘尽量融入到素朴的生活情致之中,人和自然合一,或者自然环境成了人性的外化。如《边城》自然景致如此之美,就掺杂着作者的情感、回忆、想象,无处不在体现作者的审美追求。小说中写翠翠梦里听到傩送在山崖上为她唱歌一段,融想象、幻境、联想为一体,字里行间则灌注着流动的意绪,是沈从文的抒情韵致的典范。3.细腻的心理描写和诗画般的环境描写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意志、愿望和思想感情等内心活动的描绘,或展现人物的美好心灵,或揭露人物的丑恶灵魂,以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其方法多种多样:或通过对话、独白、行动、面部表情等直接剖析,或借由幻想、梦境间接揭示,或借助景物描写、气氛渲染及周围人物的反应等侧面烘托。本文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人物的幻想、梦境来披露人物心理。翠翠离奇的“胡思乱想”,让人感到渐渐有了自己心思的少女的孤单寂寞,以及爱情的幼芽萌发时内心的躁动;翠翠“顶美顶甜”的梦境,表现出对朦胧爱情的甜蜜感受和潜意识里对爱情的向往。二是通过对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语言、神态的描写,形成强烈的暗示,诱使读者从人物的语言、神态上去体味人物内心的奥秘。翠翠“带着娇有点儿埋怨”地一再央求爷爷丢下渡船上的活儿回到她身边,让人感受到翠翠对爷爷的无比依恋之情。听着爷爷唱的“那晚上听来的歌”,“翠翠自言自语说:‘我又摘了一把虎耳草了。’”则让人感受到情窦初开的翠翠对甜美爱情的神往。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不仅烘托了人物的心理活动,使人物的情感沉浸在富有诗情画意的氛围中;还为我们展示出湘西边地特有的清新秀丽的自然风光。在作者笔下,啼声婉转的黄莺、繁密的虫声、美丽的黄昏、如银的月色……奇景如画,美不胜收。这些又都随着人物感情世界的波动而自然展开。或是以黄昏的温柔、美丽和平静,反衬翠翠爱情萌动的内心的躁动、落寞和薄薄的凄凉;或是以柔和的月光、溪面浮着的一层薄薄的白雾、虫的清音重奏,烘托翠翠对傩送唱情歌的热切期待,以及少女爱情的纯洁和朦胧。必备六《雷雨》一、内容简介《雷雨》由剧作家曹禺创作,所展示的是一幕人生大悲剧,是命运对人残忍的捉弄。《雷雨》是“中国话剧现实主义的基石”。作者出于一种“情感的迫切的需要”,“以一种悲悯的情怀来俯视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通过两个在伦理血缘上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家庭,剖析了社会和历史的深重罪孽。二、故事梗概这部剧作在两个场景、不到二十四小时内,集中展现了周、鲁两家三十年的恩怨情仇。三十年前,无锡周公馆的大少爷周朴园看上了女佣梅妈的女儿侍萍,并和她生了两个儿子。第二个儿子生下来才三天,为了赶紧娶一个有钱有门第的小姐,周家将侍萍赶了出去,随她一同被赶走的还有刚出生、病得奄奄一息的孩子。侍萍走投无路,跳河自杀,却被人救起。但侍萍的母亲却因侍萍的事被活活气死。从此,她流落他乡,辗转坎坷,最后带着儿子嫁给鲁贵,生下女儿四凤,儿子取名鲁大海。三十年后,周、鲁两家先后搬到北方某城中。侍萍在外地做工,鲁贵在周家做总管,后来把女儿四凤也介绍到周公馆做女佣,鲁大海在周朴园的矿上当矿工。周朴园在那个有钱有门第的太太死后,又娶蘩漪为妻,并生下儿子周冲。他的长子周萍就是侍萍所生的第一个孩子,他只比继母蘩漪小六七岁。接受过新式教育的蘩漪嫁给冷酷、专横、自私的周朴园后,精神极度压抑。病态的她爱上了软弱的周萍,他们的幽会和疯狂的情感被鲁贵发现了。这之后,由于惧怕父亲,也由于已厌倦了与继母的这段不正常的关系,周萍开始逃避,他与美丽单纯的四凤偷偷相好。这瞒不过蘩漪,她将她与周萍的恋情视为这暗无天日的生活中唯一的希冀,怎肯放手?蘩漪的儿子周冲是个单纯开朗的大男孩。这天他告诉母亲他喜欢四凤,想从自己的学费中分一半供四凤读书。这使蘩漪感到事情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了。故事开始的时候,蘩漪正请了刚从外地回来的四凤的母亲来公馆,暗示她将四凤带走。一向要强的侍萍也不愿女儿给人帮佣,因此爽快地答应了。然而无意间她发现这周公馆的布置似曾相识。正当此时,周朴园进来了,他听出侍萍的无锡口音后,满怀追恋地向她打听当年那梅家姑娘的坟址,说想要替她修坟。当他终于明白眼前的老妇人就是他以为早死了的侍萍时,他一改念念在心、一往情深的语调,厉声质问:“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伤痛万分的侍萍只能将这一切归之于命运。周朴园给侍萍开出一张五千块钱的支票,希望两家不要再有任何瓜葛,侍萍却拒绝了。她向周朴园提出的唯一的要求是见一见她的儿子周萍。鲁大海代表矿上的罢工工人来找周朴园谈判,周朴园却用阴谋破坏了罢工,并把大海开除。大海痛斥周朴园的罪恶行径,周萍上去打了大海两耳光。看到他们骨肉相残,侍萍大放悲声。周萍想离开家到矿上去,四凤要他把自己带走。侍萍坚决不让四凤与周萍在一起,然而四凤却哭着告诉母亲,她已怀了周萍的孩子。侍萍闻说如遭雷击。正当侍萍准备自己承担罪孽、让四凤与周萍走时,蘩漪来了。她为了阻止周萍与四凤走,将所有的人唤来。周朴园以为三十年前的事已经泄露,遂当着众人的面告诉周萍,眼前的老妇人——四凤的母亲,就是他的亲生母亲。因受不了这么强烈的刺激,四凤跑了出去,不幸触电身亡;周冲去拉她时也被电死。这时书房内传来一声枪响——周萍也开枪自杀了。三、人物形象周朴园:虚伪、狡诈、阴险、自私、伪善、冷酷、残忍。蘩漪:尖锐、果敢、阴鸷、野性、敢爱敢恨,集天使与恶魔于一身的受过一点新式教育的旧式女性,是《雷雨》中最有特色、个性最鲜明、性格最“雷雨”的人物。鲁侍萍:一个旧中国劳动妇女,她正直、刚强、善良、自尊、倔强,默默忍受着她艰难的命运。四凤:天真单纯,青春有活力,给周萍带来了温暖和希望。她爱的人为她编织了一个温暖美丽的梦,同时又给了她一个永远无法实现的诺言,让她活在幸福的错觉中。她的纯真,她的天真烂漫,她美丽的梦,都在那个雷雨夜,被摔得粉碎。她付出了爱的代价。宿命让他们邂逅,宿命让他们永别。好似凤凰,虽燃烧得轰轰烈烈,终究还是幻灭。周冲:一个在新思想、新文化的影响下成长的青年。他富于幻想、生性浪漫。但他没有韧性,对封建制度的顽固性认识不足。周冲恐怕是《雷雨》中最无辜的角色,他和他的名字一样鲜活,富有生命活力。他和四凤同样单纯清澈,看上去,他只是一个孩子,没有周萍的成熟,没有周朴园的罪恶,有的只是他这个年纪该有的思想。他憨厚,对未来充满热情,带着一身“冲”劲幻想着未来。鲁大海:有思想,有行动,对资产阶级有着像大海一样波澜壮阔的恨。他像大海一样粗犷直爽、永不妥协。他厌恶资本家,所以他才会直面周朴园,尽数他的罪恶。他说话直接坦诚,我们可以从他的言语中读出他的正义感。他代表的工人阶级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锋,和周朴园进行的坚决的斗争,显示了他的反抗精神。四、艺术特色《雷雨》在艺术上的巨大成功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人物塑造方面《雷雨》中的主要人物,都有着鲜明的性格特征。周朴园的虚伪、狡诈,蘩漪的执着、疯狂,周萍的自私、怯懦,周冲的天真、单纯,侍萍的坚忍、高尚,四凤的淳朴、善良,鲁大海的爱憎分明、立场坚定,鲁贵的猥琐、无耻。以下主要分析周朴园和蘩漪这两个人物。周朴园是一个出生于封建大家庭的资本家,他既是尊崇旧道德的资本家,又是在外国留过学的知识分子。在家里他是一家之主,在社会上他是煤矿的董事长,是一个“体面”的人。然而在这体面下隐藏的却是伪善、庸俗、专横、冷酷和卑劣。三十年前,他爱上了家仆之女侍萍,并与之同居两年多,生了两个孩子。可“为了要赶紧娶那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周家在大年三十晚上把侍萍赶出了家门。侍萍的投河给他带来了良心上的不安。因此,尽管他从南到北多次搬家,却仍然保留着侍萍曾用过的家具、保持着她夏天总爱关窗户的习惯;三十年来,他牢牢地记着她的生日,他对侍萍可谓情深意笃。然而,当三十年后侍萍出现在他面前时,他首先想到的是侍萍会威胁到自己的名声和地位。因此,他“严厉地”质问侍萍:“你来干什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