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血站无偿献血者的护理效果观察_第1页
心理护理对血站无偿献血者的护理效果观察_第2页
心理护理对血站无偿献血者的护理效果观察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理护理对血站无偿献血者的护理效果观察心理护理对血站无偿献血者的护理效果察看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血站无偿献血者的护理效果。办法入选的2022年2月―2022年2月期间在该血站400例无偿献血者均为初次献血者,所选对象均在献血前测定其相关生理指标,相关生理指标正常者可实施无偿献血。上述对象根据随机原那么分为察看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献血护理干涉措施:无偿献血者来献血、测定相关生理指标、护理人员对其进行采集血液,而后献血者离开。察看组在上述常规护理根底上实施心理护理干涉。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对两组对象的献血前和献血后进行心理焦虑情绪评定;记录两组对象献血反馈的发生例数。结果察看组献血前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对照组献血前的评分比拟,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察看组献血后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本组献血前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比拟,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22〕02〔c〕-0150-03

[Abstract]ObjectiveTodiscussthenursingeffectofpsychologicalcareontheblooddonorsinthebloodstation.MethodsAlltheselected400casesdonatedbloodforthefirsttimebetweenFebruary2022andFebruary2022.Therelativephysiologicalindexesweremeasuredintheselectedsubjectsandthosewiththenormalphysiologicalindexescoulddonateblood.Thesubjectswererandomlydividedintotheobservationgroupandthecontrolgroup.Thecontrolgroupwasgiventheconventionalnursinginterventionmeasuresfordonatingbloodsuchasdetectingtherelativephysiologicalindexes,collectingbloodbythenursingstaff,andthentheblooddonorsgoingaway,whiletheobservationgroupwasgivenpsychologicalcareinterventionbasedontheconventionalnursinggiventothecontrolgroup.Self-RatingAnxietyScalewasusedtoevaluatethepsychologicalanxietyofthetwogroupsbeforeandafterdonatingblood.Andthenumberwithadversereactionsofblooddonationinbothgroupswasrecorded.ResultsNostatisticallysignificantdifferencewasfoundinthescoreofSelf-RatingAnxietyScalebeforedonatingbloodbetweentheobservationgroupandthecontrolgroup〔P>0.05〕.ThedifferenceinthescoreofSelf-RatingAnxietyScaleoftheobservationgroupbeforeandafterdonatingblood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随着人们对献血的认知提高,无偿献血者越来越多。但献血对无偿献血者来说是一种应激,可能局部献血者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及生理等方面反馈,这可能与献血者的文化素质、工作性质等有关,而这些心理问题往往会影响献血者心理及献血过程的顺利进行。在献血者群体中,局部对象可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1-3]。所以血站工作中实施心理护理干涉对献血者至关重要。该研究选择2022年2月―2022年2月期间在该血站无偿献血者400例,察看心理护理对其影响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办法

1.1一般资料

入选的400例无偿献血者均为初次献血者,所选对象均在献血前测定其相关生理指标,相关生理指标正常者可实施无偿献血。上述对象根据随机原那么分为察看组和对照组。察看组200例,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05例和95例,年龄平均为30.4岁〔年龄范围为18~43岁〕;受教育程度:大专及本科学历共127例、中专及中学文化程度共49例、其他文化程度为24例。对照组200例,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07例和93例,年龄平均为29.6岁〔年龄范围为18~41岁〕;受教育程度:大专及本科学历共130例、中专及中学文化程度共51例、其他文化程度为19例。两组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比拟,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1.2办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献血护理干涉措施:无偿献血者来献血、测定相关生理指标、护理人员对其进行采集血液,告诉献血者献血后的简单考前须知,并对其进行献血前、中、后的心理护理支持,而后告诉献血者离开。

察看组在上述常规护理根底上实施心理护理干涉:〔1〕献血前的心理护理。首先对献血者进行献血知识方面的健康教育,提高献血者对无偿献血的认知,让献血者了解相关的生理知识,打消献血者对献血的误解和忧虑,同时让献血者知道定期适当的献血有助于预防血液粘滞性增高,有助于保持精力充分,并不会影响到工作和学习。在献血环境布置方面,要做到献血环境温馨和谐,可以制作彩色的标语,采血室内放置一些花草,播放轻音乐,营造温馨舒适愉快的采血环境。〔2〕献血中的心理护理干涉。在献血过程中,护理人员主要察看献血者的表情、眼神、心理状态的改变情况,采血过程中护理人员动作要娴熟,做到快而准,防止过多不必要的穿刺对患者产生的伤害刺激,提高献血者对献血的平安感及信任感。在针刺过程中要做到一次性穿刺成功,穿刺动作要轻柔,态度和善,同时指导患者深呼吸,做到全身放松,缓解献血者的心理情绪,告诉献血者抽血过程较短,尽量放松心情。〔3〕献血后的心理护理干涉。护理人员除了做好交代献血者正确按压血管的办法,还要主动询问献血者献血后的感觉,询问献血者献血后有哪些不适,如有不适给予相应处理,在处理过程中要对献血者进行心理抚慰,并解释为何出现相关反馈,打消献血者对献血过程的恐惧感,同时让献血者掌握献血后的考前须知,防止穿刺处感染,献血后适当休息并增加营养等,让献血者怀着愉快的情绪离开血站。

1.3察看指标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对两组对象的献血前和献血后进行心理焦虑情绪评定;记录两组对象献血反馈的发生例数。献血反馈严重程度评定:献血后,献血者出现了心慌、头晕、疲乏等表现,献血者表示有主观不适,评定为轻度;献血者献血后出血了头晕、乏力、面色苍白以及四肢厥冷等病症,评定为中度;献血者献血后除了以上心慌、头晕、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外,患者有主观不适,且有晕厥病症,评定为重度。

1.4统计办法

在统计学软件SPSS17.0下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规范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率和均数比拟分别采用χ2和t检验,P2结果

2.1两组无偿献血对象献血前和献血后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情况比拟

察看组献血前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对照组献血前的评分比拟,差别无统计学意义〔t=0.3219,P=0.7477,P>0.05〕;察看组献血后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本组献血前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比拟,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31.8692,P=0.0000,P2.2两组对象的献血不良发应发生情况比拟

察看组中无反馈189例、轻度反馈8例、中度反馈3例、重度反馈0例。察看组中中度和重度反馈所致比例为1.5%;对照组中无反馈176例、轻度反馈8例、中度反馈14例、重度反馈2例。对照组中中度和重度反馈所致比例为8.0%;二者比拟,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值=7.9569,P=0.0048,P3讨论

无偿献血已经在社会层面的影响下逐渐增加,但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如献血者认为献血后损伤元气,并产生有损身体健康等恐惧心理,或者患者认为献血后造血功能受到影响,因此对献血望而却步,这是患者对献血的误解;或者认为通过献血可能会被传染上艾滋病、性病等传染病,这些均可导致献血者出现焦虑、恐惧等心理情绪而影响献血[4-6]。由于这种不良情绪存在,可引起将要献血者的心理厌恶及恶感,影响献血者顺利进行献血。所以对献血者进行心理护理干涉是至关重要的。而在对献血者心理护理干涉过程中,要对献血者从献血前、献血中以及献血后进行心理支持。在献血前,通过对献血者行健康教育,打消献血者对献血的误解,让献血者了解一定量的献血并不会影响身体状况,反而对机体血液系统产生良好影响,根据献血者产生的忧虑恐惧的情绪,对其进行心理支持,缓解献血前的不良情绪,利于献血进行,利于采血进行。在献血过程中,对献血者的献血反馈进行察看,察看献血者产生的相关反馈,让献血者对献血过程平安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同时教会献血者心理放松办法,通过深呼吸、心理放松等办法缓解不良情绪,这样有助于减少献血反馈发生[7-9],同时有助于提高献血者献血过程中的舒适度,在献血后,通过告诉献血者相关献血后的考前须知,消除患者对献血后的相关顾虑和担心,让献血者以愉快情绪离开血站,有助于提高献血者再次献血时机[10-12]。该研究中,察看组实施心理护理干涉后。察看组献血后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31.5±2.7〕和对照组献血后的评分〔37.8±2.4〕比拟,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察看组献血后的焦虑情绪评分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