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济宁市语文统招专升本练习题【带答案】_第1页
2021-2022年济宁市语文统招专升本练习题【带答案】_第2页
2021-2022年济宁市语文统招专升本练习题【带答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年济宁市语文统招专升本练习题【带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1.在《李将军列传》中,李广和李蔡的对比描写,主要是为了表现李广的()

A.骁勇善战B.负能使气C.爱护士卒D.不幸遭遇

2.在一定范围内人工增大膜外K+的浓度,静息电位的绝对值()

A.变小B.变大C.不变D.先增大后减小

3.诗歌风貌独特,与韦应物并称的诗人是()

A.元稹B.柳宗元C.贾岛D.白居易

4.大量创作无题诗,并对后世特别是宋初西昆派诗人产生较大影响的诗人是()

A.王昌龄B.王维C.李白D.李商隐

5.后人评价其词风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的作者是()

A.苏东坡B.张孝祥C.辛弃疾D.陆游

6.自号醉翁、六一居士的是()

A.李清照B.苏轼C.欧阳修D.秦观

7.以一半恨一半爱的眼光看世界的作家是()

A.老舍B.巴金C.余光中D.史铁生

8.黄省三是下列哪部作品中的人物()

A.《断魂枪》B.《日出》C.《雷雨》D.《北京人》

9.下列人物中不属于战国四君子的是()

A.春申君B.信陵君C.孟尝君D.冯谖君

10.下列属于徐志摩诗集的一项是()

A.《会唱歌的鸢尾花》B.《翡冷翠的一夜》C.《向太阳》D.《爱眉小札》

11.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提出王朝兴衰的主要因素是()

A.伶官B.天命C.人事D.佞人

12.《郑伯克段于鄢》中书曰:郑伯克段于鄢。中的书是指()

A.《春秋》B.《国语》C.《左传》D.《尚书》

13.《谏逐客书》是李斯的作品,这里的书是()

A.书记B.书籍C.书信D.上书

14.屈原为因保卫国家而英勇捐躯的将士们创作的祭歌是()

A.《离骚》B.《国殇》C.《涉江》D.《湘夫人》

15.中国古代最长的政治抒情诗是()

A.《楚辞》B.《天问》C.《离骚》D.《孔雀东南飞》

16.鲁迅的《风波》选自()

A.《呐喊》B.《彷徨》C.《故事新编》D.《坟》

17.《断魂枪》里思想没落保守、性格孤傲执着的人物是()

A.王三胜B.沙子龙C.孙老者D.二麻子

18.《赵氏孤儿》讲述的是_____时期的故事()

A.春秋B.三国C.南北朝D.战国

19.下列文种中属于下行文的是()

A.报告B.议案C.通告D.函

20.杜甫《秋兴八首》(其一)诗句中所用的动词,语带双关的是()

A.玉露凋伤枫树林B.江间波浪兼天涌C.寒衣处处催刀尺D.孤舟一系故园心

二、阅读理解(10题)21.这段环境描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2.小说以灯光为中心谋篇布局,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23.结尾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被誉为神来之笔,请结合诗歌,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加以分析

24.第2段这样想时,严寒里竟有一点温暖的感觉了一句中,这样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25.本段文字采用何种论证方法?

26.莫泊桑的《米龙老爹》描写了一位()

A.自觉的医生形象B.落后的农民形象C.由不自觉到觉醒的农民英雄形象D.商人形象

27.边塞诗的内容一般包含三方面:异域风光、怨恨战争、思念家乡。分别指出这首诗中哪些诗句表达了上述内容

28.解释词语

①人生代代无穷已穷已:

②但见长江送流水但见

29.简要分析第一自然段的层次

30.简要概括本段主旨

三、解释划线词(10题)31.圣人作而万物睹。

32.姜氏欲之,焉辟害?

33.晋人御师必于殽,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

34.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

35.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

36.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37.今日送张生上朝取应。

取应

38.欲上青天览明月。

39.锯隆隆然寻至胸下。

40.烟云雪月之变,倏忽于昏旦。

昏旦

四、现代文阅读(2题)41.最后一段中叠成‘方块字’使字数增加,造成字无定量所要表达的意思是()

A.把复合符号拆开作线性排列,不叠成方块字,书写现代汉语只需800个符号就够了

B.现代汉语中的叠成方块字,使汉字数量发生了增减

C.现代汉语中的叠成方块字,增加了许多字数,但也有限制的

D.现代汉语中的叠成方块字,增加了许多字数,造成我们无法确切计算汉字的字数

42.以下对文章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①段提出文章讨论的对象,总领全文

B.第②到⑤段着重阐述了作者对考据的看法

C.第⑨⑩段分别对第⑦⑧段进行了深入分析

D.第段总括了上文,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五、作文题(1题)43.从前有位农场主巡视谷仓时,不慎将一只名表遗失,因遍寻不获,便决定悬赏寻表,要农场上的小孩帮忙寻找,谁能找到手表,赏金500美元。众小孩在重赏之下,无不卖力搜寻,奈何谷仓内到处都是成堆的谷粒和稻草,大家忙到太阳下山仍一无所获,结果一个个都放弃了。只有一个小孩,为了那笔巨额赏金仍继续寻找。当天色渐黑,众人离去,谷仓静下来之后,他突然听到一个奇怪的声音。那声音滴答、滴答不停地响着,小孩立刻停下所有的动作,谷仓内更安静了,滴答声也响得更为清晰。小孩循着声音,终于在偌大漆黑的谷仓中找到了那只名贵手表。

静是大自然的赏赐,静是一种奇妙的心态,静是一种和谐温馨的社会风情画……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

1.D李蔡身为李广堂弟,能力不及李广,却被封为乐安侯,而李广却终身未得封侯,突出表现了李广的不幸遭遇

2.AA细胞外K+浓度增大,使细胞内外的K+浓度差减小,从而使达到平衡时胞内外的电位差减小,即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小

3.BB柳宗元诗歌风貌独特,在作手如林的中唐诗坛自成一家,与韦应物并称韦柳,有《柳河东集》

4.D创作无题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的诗人是李商隐。宋初西昆派诗人推崇西昆体,即崇尚模仿李商隐的诗

5.CC《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辛弃疾的词风: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于倚声家为变调;而异军特起,能于剪红刻翠之外,屹然别立一宗,迄今不废

6.CC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人。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苏轼自号东坡居士,秦观自号淮海居士

7.AA以一半恨一半爱的眼光看世界的作家是老舍

8.BB黄省三这一人物形象出自戏剧《日出》,是一个被剥削、被欺凌的社会底层小人物形象

9.D战国四君子指的是魏国的信陵君、楚国的春申君、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

10.BB《会唱歌的鸢尾花》是舒婷的诗集;《翡冷翠的一夜》是徐志摩的诗集;《向太阳》是艾青的诗集;《爱眉小札》是徐志摩的散文集

11.CC《五代史伶官传序》一文在开头提出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即一个国家政权的兴盛和衰败,主要取决于人事的因素,而不是天命

12.A题干中书指的是《春秋》

13.DD这里的书是上书、奏章,是一种臣子向帝王逐条分析事理的公文名称,与表性质类似

14.BB《国殇》出自《九歌》,是屈原祭奠为国捐躯的楚军将士亡灵所作的一首挽歌

15.CC《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政治抒情诗。《楚辞》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天问》是屈原对于天地、自然和人世等一切事物现象的发问,表现了屈原对某些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以及他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

16.A《风波》选自鲁迅小说集《呐喊》。小说主要通过描写张勋复辟在江南水乡引起的一场关于辫子问题的风波,深刻地揭示出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昭示了革命的首要任务是唤醒民众

17.BB《断魂枪》的主人公沙子龙,是一个自尊自重的往日英雄,又是一个自暴自弃的过时人物,在国运日下的颓势中,他选择了淡出世俗,因此说他思想没落保守、性格孤傲执着

18.A《赵氏孤儿》讲述的是春秋时期的一段历史故事

19.CC议案和函属于平行文,通告属于下行文,报告属于上行文

20.D系字语义双关,一指孤舟被系,二指作者牵系故园长安

21.反衬、烘托和铺垫

22.①省去许多不必要的叙述和描写,使内容更简洁。②集中描写作者在特定情境下的感受,使追怀的感情更强烈(使主旨更突出)。③串联贯通文章内容,使内容更集中、紧凑。④紧扣标题,文、题相应,使文章浑然一体。⑤突出灯光这一意象,使文章色彩更鲜明,增强形象感

23.以景结情。描写曲终人散之后,画面上只有一川江水和几处青山。表现了湘灵的哀怨融入山水之中,成为永恒的传说

24.这样指代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裾边扫一扫吧,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

25.类比论证

26.CC《米龙老爹》描述了普法战争中一个法国普通农民米龙老爹机智勇敢、为国杀敌的故事,成功地塑造了米龙老爹这个大义凛然的农民英雄形象,表现出法国人民抗击侵略者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

27.异域风光: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怨恨战争: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思念家乡: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28.穷已:穷尽、终了。但见:只见、只看见、只看到

29.先总写一句,然后依次写庙前、庙内和声音

30.回溯祖国数百年来贫困、落后的历史

31.作:兴起

32.辟:通避,避免

33.御:抵抗,阻击

34.造:到,至

35.啭:鸟婉转的叫声

36.奉:供

37.取应:应试

38.览:同揽,摘取

39.寻:不久

40.昏旦:早晚

41.DD根据文章最后一段的最后一句可知,D项正确

42.CC第①段,提出文章的论述对象,即学者们把考据和批评当作欣赏的误解,从结构上分析,这一段是总领全文的。第②到⑤段,主要介绍考据方面的内容:第②段,介绍英国教授的做法;第③段,提出考据学这个名词,对教授做法进行评价;第④段,指出考据可以帮助欣赏但不是欣赏本身;第⑤段,指出富于考据癖的学者常犯两种错误。由此可以看出这一部分主要写作者对考据的看法。第⑦⑧段承接第⑥段,主要介绍两类文学批评,即法官式的文学批评和法国印象主义的文学批评。第⑨段对比分析了两种文学批评的区别。第段是作者对两种文学批评所持的态度。第段,从总之可看出,是对上文的一种总结。由此可以判断,不恰当的是C项

43.静的魅力静水流深,不显不露。静,以外观默默无闻的姿态隐藏着内在的力量、深刻的思想。一个静字,竟是如此深邃,如此富有禅意和魅力。身静,方可心无旁骛;专心思索,方能得大智慧。佛家禅宗似乎是最早领悟到这一要诀的。这是禅宗的必修课,也是入门功夫。坐禅,就要修行者身静入定,诵经冥想。双目一闭,便将滚滚红尘、污垢尘埃尽闭于心门之外;身静入定,便不为外物所役,而细品沉思。自印度莲花大师始,不少僧人在喜马拉雅山风餐露宿,形容枯槁而终于静思得佛门真谛,成为一代高僧。面壁,或思过,或悟道,成功的前提就是身静。身如静水,不显不露,方能让思想纵横千里。心静,方可遗世独立,羽化登仙。单纯的身静,心中依然万念错杂,自然不可得道。身静的同时,更要心静。不去想人间的纷杂,只将一片冰心浸入雪水,感受静的冰凉怡人,放松精神而到了更高层的境界,即便身不能打坐入定,心依旧可如止水。于是,你不必奇怪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感受,只因为他心远地自偏;你不必奇怪苏东坡被贬黄州,仍能于赤壁之下高歌放舟,只因为他从不变的静中,悟出了物与我皆无尽也的大境界,于是便可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智者在静中修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