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政法知识产权法课件04著作权的客体-作品_第1页
西南政法知识产权法课件04著作权的客体-作品_第2页
西南政法知识产权法课件04著作权的客体-作品_第3页
西南政法知识产权法课件04著作权的客体-作品_第4页
西南政法知识产权法课件04著作权的客体-作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著作权的客体——作品一、理解作品1.法律规定著作权法所称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2.作品对著作权法律关系意义重大3.作品本质上是一种表达,是将思想、情感传达于外的形式。著作权法保护的就是表达。“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4.反证:保护思想、情感又如何?案例:黄朝相诉何力平案(见下页)原告黄朝相为丰都县包鸾镇撰写了《丰都大鬼项目可行性报告》,其中关于大鬼的描述为:“大鬼高80米,宽30米,在大鬼身上微缩鬼文化全部内容,把大鬼雕成一部活生生的文化百科全书······”被告何力平系雕塑家,原告曾试图委托被告创作大鬼雕塑,但协商未成。次年,被告受树人镇委托,在该镇创作完成鬼王雕塑。原告向法院起诉,认为被告的雕塑作品剽窃了自己的《丰都大鬼项目可行性报告》。重庆高等法院认为,尽管可行性报告是文字作品,但是文中对鬼的描述过于笼统,只是一种设想和构思,被告的行为不构成侵权。二、作品构成要件1.作品必须属于文学、艺术、科学领域内2.必须具有独创性,也称为原创性(见1.案例王继明诉王华强;2.郭石夫诉哇哈哈;3.咏梅等)3.以一定的物质形式表现出来,并能够以某种形式复制。案例九:王继明诉王强华、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案原告王继明花费4年时间,搜集了全国出版发行单位的联络讯息,按照“邮政编码|详细通讯联系地址|单位名称|联系人电话|电挂”的顺序,编撰了《全国万家出版社发行名录》。被告王强华和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了形同内容的出版社发行名录。原告认为他们侵犯了自己《全国万家出版社发行名录》的著作权,应当承担停止侵害、赔偿损失、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法院认为:尽管原告付出的劳动是不容否认的,但是由于其完成的表达是一种常规的编排,无法体现独创性,故法院认为《全国万家出版社发行名录》不是作品,原告不享有著作权{北京市中院(1993)中民初字2782号判决}。案例十:郭石夫诉哇哈哈集团案郭石夫是儿童歌曲《哇哈哈》的词作者;杭州哇哈哈集团是国内著名的饮食品制造商,商品使用商标“哇哈哈”法院认为歌曲标题“哇哈哈”缺乏独创性,这一词组本身不构成作品,因此,被告把“哇哈哈”用作食品商标,没有侵犯著作权。被告与歌曲作者之间没有市场竞争关系,因而也不构成不正当竞争{上海中院(1998)沪二中知初字第5号判决书}作品的标题能否成为作品?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武陵春(春晚)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一剪梅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声声慢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醉花阴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

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浪淘沙李煜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乌夜啼李煜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陆游钗头凤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悒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唐婉钗头凤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询问,咽泪装欢。瞒,瞒,瞒!三、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的分类1.文字作品2.口述作品3.音乐作品4.戏剧作品5.曲艺作品6.舞蹈作品7.美术作品8.摄影作品9.电影电视录像作品10.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图纸及其说明11.地图、示意图作品12.计算机软件13.法律规定的其他作品,例如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等。(见郭颂与乌苏里船歌)《乌苏里船歌》的著作权

1999年11月12日,某民歌艺术节开幕式晚会上,郭颂唱完《乌苏里船歌》后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说:“郭老师演唱的《乌苏里船歌》明明是一首创作歌曲,但我们一直以为它是赫哲族的传统民歌。”主持人的点评在赫哲族群众中产生反响,“流传了多年的歌,突然间变成了别人的作品,接受不了。”节目播出后,赫哲族群众代表与郭颂多次就此事协商,双方未取得一致。郭颂认为自己创作了《乌苏里船歌》,自己应当是这首歌的著作权人,这不是可以商量的问题。2001年3月,黑龙江省饶河县四排赫哲族乡人民政府以侵犯著作权为由,将郭颂、中央电视台等告上法庭。庭审中,原、被告争议的焦点是:1.《乌苏里船歌》是创作还是改编。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就《乌苏里船歌》

的曲调与赫哲族民歌《想情郎》、《狩猎的哥哥回来了》异同关系作出鉴定,认为:《乌苏里船歌》的主部曲调与《想情郎》、《狩猎的哥哥回来了》曲调基本相同,其引子和尾声为创作。《乌苏里船歌》属于改编或编曲,而不是作曲。2.四排赫哲族乡政府是否具有主张民间文艺作品著作权的主体资格。因为原告只是成建制的三个赫哲族乡的一个,无资格代表全体赫哲族人提起诉讼。法院认为:

1.四排赫哲族乡政府既是赫哲族部分群体的政治代表,也是部分群众公共利益的代表,在赫哲族民间文学著作权可能受到侵害时,鉴于权利主体状态的特殊性,为维护本区域赫哲族公众的权益,原告作为民族乡政府,可以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

2.《船歌》的主曲调是郭颂等人在赫哲族民间曲调《想情郎》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再创作,改编完成的作品。“任何人利用民间文学艺术进行再创作,必须要说明所创作的新作品的

出处。这是我国民法通则中公平原则和著作权法中保护民间文艺作品的法律原则的具体体现和出处的最低要求。因此,郭颂等人在使用音乐作品《乌苏里船歌》时,应客观地注明该歌曲曲调是源于赫哲族传统民间曲调改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