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一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五四运动原因①根本原因: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激化了阶级矛盾。②导火索:巴黎和会上,英法等国操纵会议,拒绝中国代表提出的要求,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过程①前期: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举行游行示威,遭到北洋军阀政府的镇压。(运动中心在北京,学生为先锋)②后期:1919年6月3日后,运动的中心转移到上海,出现大规模的工人罢工和商人罢市,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3)口号:“外争国权,内除国贼”“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条”。“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口号最能体现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质。(4)结果:取得初步胜利。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5)意义①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②五四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件、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③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五四运动的领导者是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而不是中国共产党。五四运动并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因此只能说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而不是取得了彻底胜利,其彻底性指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精神。2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北京与上海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中心。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空前显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巨大威力,使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受到鼓舞和启迪,他们从中看到了中国革命的希望和出路,促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强大的社会思潮。(2)1918年李大创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3)五四运动的爆发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一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出现:1920年,李大倒发起中国最早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同年5月,陈独秀在上海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例题】傅斯年在五四运动后不久说:“若说这五四运动单是爱国运动,我便不赞一词了:我对这五四运动所以重视的,为它的出发点是直接行动,是唤起公众责任心的运动。”傅斯年意在说明五四运动(D)A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B是彻底反封建的革命运动C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D具有思想解放和启蒙作用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诞生的条件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迅速传播。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国际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2诞生的标志——中共“一大”的召开(1)概况: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有毛泽东等13人,还有共产国际的代表。(2)主要内容①通过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②成立党的领导机构,陈独秀任书记。根据教材122页“史料阅读”、123页“历史纵横”可知中共“一大”制定的纲领以推翻资产阶级政权为目标,脱离了当时中国革命的实际,说明中国共产党当时还没有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中共“二大”在正确分析中国社会性质的基础上,提出了党的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将“一大”的纲领概括为最高纲领。3诞生的意义:①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②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③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的凝聚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的发展前景。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例1】有人说:1901年的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曙光。关于这句话中蕴含的历史信息解读准确的是(D)A《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半封社会B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并结束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C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D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例2】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中有中共一大“第15人”——共产国际代表尼科尔斯基的照片与真实生平资料。这一珍贵历史资料最能说明(D)A俄国给中国革命送来马克思主义B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紧密结合C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以俄为师”D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得到了共产国际的帮助三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1国共合作的条件(1)必要性:中国共产党在大力开展工人运动的同时,认识到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2)可能性:共产党认为在中国当时的政党中,只有国民党是一个比较革命的党;孙中山也希望同中国共产党进行合作。(3)外力推动:共产国际的指导与帮助。国共合作能够实现的根本原因是两党共同面临反常反封建的革任务且不能独自完成这一任务。2国共合作的实现——国民党“一大”召开召开: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主要内容:对三民主义作了重新解释,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文: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3)意义: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3国共合作的成果——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1)目标:“打倒列强,除军阀”。(2)表现:1925年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两次东征消灭了陈炯明的势力,广东革命根据地得到巩固和统一;1926年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4国共合作的的结果——国民大革命失败(1)标志: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2)失败原因①客观上,敌人力量强大,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②主观上,中国共产党缺乏经验,共产国际的错误指示,陈独秀在革命后期放弃领导权。国民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新三民主义,而不是马克思主义。国民大革命是由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而不是由国民党单独领导的。北伐战争胜利了,但国民大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大革命失败了。【例题】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使“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一“革命的火焰”(B)A促进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形成B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C实现了孙中山的民主革命目标D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一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1政治统治“宁汉合流”:1927年秋,武汉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史称“宁汉合流”。“宁汉合流”标志着国民党一党专制统治的确立。
“宁汉合流”的实质是中国国民党各个派系的暂时联合,他们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宁汉合流”后的政府,称南京国民政府。
(2)东北易帜:1928年底,张学良通电宣告东北三省服从国民政府,改旗易帜,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基本统一了全国。
“东北易帜”后,虽以南京国民政府为名义上的政府,但实际上仍是各个军间割据的状态,比如山西依然是间锡山的势力范围。此外,香港、澳门和台湾等地当时仍被外国控制。所以国民政府只是在形式上基本统一了全国。
2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经济有利条件:民族资产阶级兴办实业的热情有所提高;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蓬勃开展,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运动,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机遇。
(2)不利条件:官僚资本凭借国家权力,迅速聚敛起巨额财富,民族工商业受官僚资本的摧残、压迫越来越重。
【例题】南京国民政府在全国范围形式上基本完成统一的标志是(D)A国民政府北伐胜利B南京国民政府建立C“宁汉合流”D“东北易帜”
二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1南昌起义
(1)背景: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2)目的:为了挽救革命,中国共产党决定用武装起义来回答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
(3)概况: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等率领起义军在南昌发动起义。
南昌起义时中国共产党仍使用国民党的旗帜以及国民革命军的番号。(4)结果:全歼南昌守敌,起义成功。随后,南下广东遭围攻而失败。(5)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6)教训: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行不通。2八七会议
(1)召开: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秘密会议。(2)主要内容:总结了国民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会主义错误;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毛泽东提出了“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重要思想。
应该看到八七会议开始出现“左”倾苗头,没有正确分析国情,没有给中国革命指出正确的革命道路,仍然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3秋收起义(1)概况: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发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由于敌强我弱,起义军在进攻长沙途中受挫。毛泽东决定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毛泽东在《西江月·秋收起义》中写道:“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镶刀斧头。”这说明秋收起义时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号,不再使用国民革命军的番号。(2)结果: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井冈山,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4“工农武装割据”基本内涵: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将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密切结合。实践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根据地建设政权建设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经济建设积极发展生产,支持革命武装斗争开展游击战,先后四次粉碎国民党“围剿”意义: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走“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必要性:这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十分薄弱,没有强大的工人阶级,因而缺乏城市革命的阶级基础;农民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反革命力量在农村的统治相对薄弱。
可能性: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国民革命打下的群众基础;相当力量的红军的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例题】“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并且,没有城市工人激烈斗争,则一切'包围城市’的计划完全是空谈。”(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30年5月24日)这说明当时(D)A俄国革命道路符合中国实际B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宣告失败C中国尚未找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D党内对中国革命道路认识有分歧
三红军长征
1原因根本原因:共产国际的指导脱离中国革命实际,中共中央犯了“左”倾错误。
(2)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利。2开始: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3转折: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
(1)内容:改组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会后又成立由毛泽东、周恩来和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小组负责全军的军事行动。
(2)意义: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遵义会议只是在军事和组织上纠正了“左”倾错误,并没有彻底清算“左”倾错误。4走向胜利四渡赤水,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的包围圈。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越草地。5胜利标志(1)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2)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地区会师,红军长征胜利结束。6意义: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实现了红军的战略大转移,宣传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测试卷含答案(综合卷)
-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 小数加法和减法 测试卷附答案(完整版)
- 2024年物联网项目技术开发合同3篇
- 北京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 设备抵押贷款协议案例
- 设计作品版权升级
- 语文味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
- 质量过硬供货可靠
- 购销合同与采购合同的区别与联系
- 贷款买房合同常见问题解答
- 药房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管理制度
- 教育心理学-形考作业4(第十至十一章)-国开-参考资料
- 2024年事业单位考试(综合管理类A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卷及答案指导
- 2024旋挖桩施工合同范文
- 课内阅读(专项训练)-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教学大纲
- 【课件】跨学科实践:制作隔音房间模型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 期中+(试题)+-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三起)英语六年级上册
- 2024至2030年中国AG玻璃行业市场发展潜力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护理闭环管理
- DL-T+289-2012架空输电线路直升机巡视作业标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