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文言文一轮复习:“准确断句”提升练_第1页
2021年高考文言文一轮复习:“准确断句”提升练_第2页
2021年高考文言文一轮复习:“准确断句”提升练_第3页
2021年高考文言文一轮复习:“准确断句”提升练_第4页
2021年高考文言文一轮复习:“准确断句”提升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年高考文言文一轮复习:“准确断句”提升练【针对训练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公亮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公亮明练文法,更践久,习知朝廷台阁典宪,首相韩琦每咨访焉。(节选自《宋史·曾公亮传》)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B.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C.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D.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针对训练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吴祐字季英,陈留长垣人也。父恢,为南海太守。祐年十二,随从到官。恢欲杀青简以写经书,祐谏曰:“今大人逾越五领①远在海滨其俗诚陋然旧多珍怪上为国家所疑下为权戚所望此书若成则载之兼两。昔马援以薏苡②兴谤,嫌疑之间,诚先贤所慎也。”恢乃止。及年二十,丧父,居无檐石,而不受赡遗。常牧豕于长垣泽中,行吟经书。遇父故人,谓曰:“卿二千石子而自业贱事,纵子无耻,奈先君何?”祐辞谢而已,守志如初。(选自《后汉书•吴祐传》,有删改)【注】①领:通“岭”。②薏苡:一种禾本科植物。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今大人逾越五领远/在海滨其/俗诚陋/然旧多珍怪/上为国家所疑/下为权戚所望/此书若成则/载之兼两B.今大人逾越五领/远在海滨/其俗诚陋/然旧多珍怪/上为国家所疑/下为权戚所望/此书若成/则载之兼两C.今大人逾越五领/远在海滨其/俗诚陋/然旧多珍怪上/为国家所疑下/为权戚所望/此书若成/则载之兼两D.今大人逾越五领远/在海滨/其俗诚陋/然旧多珍怪上/为国家所疑/下为权戚所望/此书若成/则载之兼两【针对训练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后宴两仪殿,帝命后兄光禄少卿婴监酒。酒酣,胡人袜子、何懿等唱“合生”,歌言浅秽,因倨肆,欲夺司农少卿宋廷瑜赐鱼。平一上书谏曰:“乐天之和礼地之序礼配地乐应天故音动于心声形于物因心哀乐感物应变始自王公,稍及闾巷,妖伎胡人、街童市子,或言妃主情貌,或列王公名质,咏歌蹈舞,号曰‘合生’。昔齐衰,有《行伴侣》,陈灭,有《玉树后庭花》,趋数惊骜僻,皆亡国之音。不容以倡优媟狎亏污邦典。若听政之暇,苟玩耳目,自当奏之后廷可也。”不纳。玄宗立,贬苏州参军,徙金坛令。开元末,卒。(选自《新唐书•武平一传》,有删改)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乐天之和/礼地之序/礼配地/乐应天/故音动于心声/形于物因心哀乐/感物应变/B.乐/天之和/礼/地之序/礼配地乐应天/故音动于心声/形于物因心哀乐/感物应变/C.乐天之和礼/地之序礼/配地乐应天/故音动于心/声形于物因/心哀乐感/物应变/D.乐/天之和/礼/地之序/礼配地/乐应天/故音动于心/声形于物/因心哀乐/感物应变/【针对训练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陈登云,字从龙,唐山人,万历五年进士,出鄢陵知县,征授御史,出接辽东,疏陈安攘十册,又请速首功之赏,改巡山西。还朝,会廷臣方争建储。登云谓议不早决,由贵妃家阴沮之。十六年六月遂因灾异抗疏,劾妃父郑承宪,言:“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吓勋贵簧鼓朝绅不但惠安遭其虐焰,即中宫与太后家亦谨避其锋矣,陛下享国久长,自由敬德所致,而承宪每对人言,以为不立东宫之效。”(节选自《明史·陈登云传》)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吓勋贵/簧鼓朝绅/B.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吓勋贵/簧鼓朝绅/C.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吓勋贵/簧鼓朝绅/D.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吓勋贵/簧鼓朝绅/【针对训练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马援字文渊,扶风茂陵人也。其先赵奢为赵将,号曰马服君,子孙因为氏。援年十二而孤,少有大志,诸兄奇之。九年,拜援为太中大夫。援务开恩信,宽以待下,任吏以职,但总大体而已。闲于进对,尤善述前世行事。每言及三辅长者,下至闾里少年,皆可观听。自皇太子、诸王侍闻者,莫不属耳忘倦。又善兵策,帝常言“伏波论兵,与我意合”,每有所谋,未尝不用。二十四年,武威将军刘尚击武陵五溪蛮夷,深入,军没,援因复请行。时年六十二,帝愍其老,未许之。援自请曰:“臣尚能披甲上马。”帝令试之。援据鞍顾眄,以示可用。帝笑曰:“矍铄哉是翁也!”遂遣援率中郎将马武、耿舒、刘匡、孙永等,将十二郡募士及弛刑①四万余人征五溪。援夜与送者诀,谓友人谒者杜愔曰:“吾受厚恩年迫余日索常恐不得死国事今获所愿甘心瞑目但畏长者家儿或在左右或与从事殊难得调介介独恶是耳。”明年春,军至临乡,遇贼攻县,援迎击,破之,斩获二千余人,皆散走入竹林中。三月,进营壶头。会暑甚,士卒多疫死。援亦中病,遂困,乃穿岸为室,以避炎气。贼每升险鼓噪,援辄曳足以观之,左右哀其壮意,莫不为之流涕。耿舒与兄好畤侯弇②书曰:“前舒上书当先击充③,粮虽难运而兵马得用,军人数万争欲先奋。今壶头竟不得进,大众怫郁行死,诚可痛惜。前到临乡,贼无故自致,若夜击之,即可殄灭。伏波类西域贾胡,到一处辄止,以是失利。今果疾疫,皆如舒言。”弇得书,奏之。帝乃使虎贲中郎将梁松乘驿责问援,因代监军。援病卒。建初三年,肃宗使五官中郎将持节追策,谥援曰忠成侯。(选自《后汉书·马援传》,有删改)注①弛刑:打开刑具的犯人。②弇:耿弇(yǎn),刘秀称帝后,封耿弇建威大将军、好畤侯。③充:充县,故治在今张家界市永定区。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吾受厚恩/年迫余日索/常恐不得死/国事今获所愿/甘心瞑目/但畏长者家儿或在左右/或与从事/殊难得调/介介独恶是耳B.吾受厚恩/年迫余日索/常恐不得死国事/今获所愿/甘心瞑目/但畏长者家儿或在左右/或与从事/殊难得调/介介独恶是耳C.吾受厚恩/年迫余日索/常恐不得死/国事今获所愿/甘心瞑目/但畏长者/家儿或在左右/或与从事/殊难得调/介介独恶是耳D.吾受厚恩/年迫余日索/常恐不得死国事/今获所愿/甘心瞑目/但畏长者/家儿或在左右/或与从事/殊难得调/介介独恶是耳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氏”,在夏商周时用来区别贵贱,贵者有名有氏,贱者无名无氏。氏可用国名、邑名、官名、职业名、住地名等。B.“闾里”,可以指乡里或城里平民居住的地方。“闾里”在汉代也是对城市居民实行监管、宵禁、征役的基本单位。C.“西域”,是汉以来对玉门关、阳关以西地区的总称。其广义包括亚洲中、西部,印度半岛,欧洲东部和非洲北部。D.“谥”分为官谥和私谥、褒谥和恶谥等。君主的谥号一般由礼官确定后由即位皇帝宣布,大臣的谥号是朝廷赐予。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马援年轻时就有大志向。做太中大夫后,既善于叙述前代的事情,又善于思考军事策略。马援的军事观点常常和皇帝的意思相合,每次谋划都能被采用。B.马援为报皇恩而临危请命。但马援夜里和送行的人告别时仍有担心。后来,马援率领的军队遇上贼兵攻打县城,他迎击贼兵,斩杀和俘获共二千多敌人。C.马援年迈患病却壮心不已。进军壶头时遭遇酷暑,很多士兵病死,但马援并未弃战。贼兵登高喊叫,马援就让人拉住自己的腿探身察看,这让士卒感动。D.马援壶头之战受皇帝肯定。壶头之战不利,皇帝派虎贲中郎将梁松乘驿马前去了解战况后派出援兵,并代他监管军队。马援病死后被朝廷赠谥为忠成侯。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援务开恩信,宽以待下,任吏以职,但总大体而已。(2)帝令试之。援据鞍顾眄,以示可用。帝笑曰:“矍铄哉是翁也!”【针对训练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向靖,字奉仁,小字弥,河内山阳人也。名与高祖祖讳同,改称小字。世居京口,与高祖少旧。从平京城,参建武军事。进平京邑,加宁远将军。京邑虽平,而群寇互起,弥征桓石康于白茅,攻寿阳克之。义熙三年,迁建式将军、秦郡太守,北陈留内史,成堂邑。以平京城功,封山阳县五等侯。从征鲜卑大战于临朐累月不决弥与檀韶等分军自间道攻临朐城弥擐甲先登即时溃陷斩其牙旗贼遂奔走攻拔广固,弥又先登。卢循屯据蔡洲,以亲党阮赐为豫州刺史,攻逼姑孰。弥率谯国内史赵恢讨之。时辅国将军毛修之戌姑孰,告急续至,弥兼行进讨,破赐,收其辎重。除中咨议参军,将军如故。卢循退走,高祖南征,弥为前锋,于南陵、雷池,左里三战,并大捷。军还,除太尉咨议参军、下邳太守,将军如故。八年,转游击将军,寻督马头淮西诸郡军事、龙骧将军,镇蛮护军、安丰汝阴二郡太守、梁国内史,戌寿阳,以平广固、卢循功,封安南县男,食邑五百户。十年,迁冠军将军、高阳内史,临淮太守。高祖西伐司马休之,以弥为吴兴太守。明年,高祖北伐,弥以本号侍从,留戌确磝,进屯石门、柏谷。迁督北青州诸军事、北青州制史,将军如故。高祖受命,以佐命功,封曲江县侯,食邑千户。迁太子左卫率,加散骑常侍。二年,卒官,时年五十九。追赠前将军。弥治身俭约,不营室宇,无园田商货之业,时人称之。于植嗣,多过失,不受母训,夺爵。更以植次弟桢绍封,又坐何杀人,国除。(节选自《宋书·向靖传》)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从征鲜卑/大战于临朐/累月不决/弥与檀韶等分军自间道攻临朐城/弥擐甲先登/即时溃陷/斩其牙旗/贼遂奔走/B.从征鲜卑/大战于临朐/累月不决/弥与檀韶等分军自间道攻临朐城/弥擐甲/先登即时溃陷/斩其牙旗/贼遂奔走/C.从征鲜卑大战/于临朐累月不决/弥与檀韶等分军自间道攻临朐城/弥擐甲/先登即时溃陷/斩其牙旗/贼遂奔走/D.从征鲜卑大战/于临朐累月不决/弥与檀韶等分军自间道攻临朐城/弥擐甲先登/即时溃陷/斩其牙旗/贼遂奔走/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讳”本意是指违言,不说,避忌,也指不敢直称帝王、尊长或贤才的名字。B.“辎重”是出门携带的物资,常指军用物资。C.“食邑”是卿大夫的封地,即采邑,收其赋税而食,故名食邑。D.“爵”是皇帝对开疆拓土有功的武将的封赐,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向靖为人克俭自律,颇受称赞,他一贯严格要求自己,生活方面十分节俭,不建造房舍屋宇,也没有园圃田地和货物等产业。B.向靖追随高祖左右,屡建功绩。向靖在跟随高祖征战中取得一系列战绩,尤以平定京城一役为著,他也因此被封为建武将军。C.向靖多次得到提拔,身居高位。因为平定广固、卢循有功,向靖被封为安南县男,高祖登上帝位之后,又封向靖为曲江县侯。D.向靖一生南征北战,深得重用。高祖率军南征,向靖充当先锋;高祖往北征讨,向靖以原来的官号随从征战。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京邑虽平,而群寇互起,弥征桓石康于白茅,攻寿阳克之。(2)卢循屯据蔡洲,以亲党阮赐为豫州刺史,攻逼姑孰。【针对训练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陈抟,字图南,亳州真源人。始四五岁,戏涡水岸侧,有青衣媪乳之,自是聪悟日益。及长,读经史百家之言,一见成诵,悉无遗忘,颇以诗名。后唐长兴中,举进士不第,遂不求禄仕,以山水为乐。自言尝遏孙君仿、摩皮处士。二人者,高尚之人也,语抟曰:“武当山九室岩可以隐居。”抟往栖焉。因服气辟谷历二十余年,但日饮酒数杯。移居华山云台观,又止少华石室。每寝处,多百余日不起。太平兴国中来朝,太宗待之甚厚。九年复来朝,上益加礼重,谓宰相宋琪等曰:“抟独善其身不于势利所谓方外之士也抟居华山已四十余年度其年近百岁自言经承五代离乱幸天下太平故来朝觐。与之语,甚可听。”因遣中使送至中书,琪等从容问曰:“先生得玄默修养之道,可以教人乎?”对曰:“抟山野之人,于时无用,亦不知神仙黄白之事,吐纳养生之理,非有方术可传。假令白日冲天,亦何益于世?今圣上龙颜秀异,有天人之表,博达古今,深究治乱,真有道仁圣之主也。正君臣协心同德、兴化致治之秋,勤行修炼,无出于此。”琪等称善,以其语白上。上益重之,下诏赐号希夷先生,仍赐紫衣一袭,留抟阙下,令有司增葺所止云台观。上屡与之属和诗赋,数月放还山。抟能逆知人意,斋中有大瓢挂壁上,道士贾休复心欲之,抟已知其意,谓休复曰:“子来非有他,盖欲吾瓢尔。”呼侍者取以与之,休复大惊,以为神。有郭沆者,少居华阴,夜宿云台观。抟中夜呼令趣归,沆未决;有顷,复曰:“可勿归矣。”明日,沆还家,果中夜母暴得心痛几死,食顷而愈。华阴隐士李琪,自言唐开元中郎官,已数百岁,人罕见者;关西逸人吕洞宾有剑术,百余岁而童颜,步履轻疾,顷刻数百里,世以为神仙。皆数来抟斋中,人咸异之。大中祥符四年,真宗幸华阴,至云台观,阅抟画像,除其观田租。5.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抟独善其身/不干势利/所谓方外之士也/抟居华山已四十余年/度其年近百岁/自言经承五代离乱/幸天下太平/故来朝觐。B.抟独善/其身不干势利/所谓方外之士也/抟居华山已四十余年/度其年近百岁/自言经承五代离乱/幸天下太平/故来朝觐。C.抟独善/其身不干势利/所谓方外之士也/抟居华山/已四十余年度/其年近百岁/自言经承五代离乱/幸天下太平/故来朝觐。D.抟独善其身/不干势利/所谓方外之士也/抟居华山/已四十余年度/其年近百岁/自言经承五代离乱/幸天下太平/故来朝觐。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进士及第,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科举殿试时录取分为三甲,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B.处士,古时候称有德才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后亦泛指未做过官的士人。男子隐居不出仕,讨厌官场的污浊,这是德行很高的人方能做得出的选择。C.中书门下,简称中书,习称政事堂、都堂,是唐代中期至北宋前期的行政机构,宋朝初期,中书门下成为最高行政机构,其最高长官行使宰相的职权。D.年号是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大中祥符,是北宋时宋真宗的年号。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陈抟自幼聪慧,读百家之书,过目不忘。后参加科举考试,虽然没考中了进士,但是他不求俸禄官职,以山水为乐。B.陈抟隐居名山,服气辟谷修道求养生。他移居华山云台观,又居少华山石洞中,常独自睡觉,有时连续一百多天不起床。C.陈抟能预知人意,他的斋室中有大瓢挂在墙壁上,道士贾休复心里想要这个大瓢,陈抟旋即知道他的意思,也能预知郭沆家中之事。D.陈抟颇富传奇似神仙。李琪、吕洞宾被世人当作神仙,他们都几次来到陈抟的斋室中,人们都感到惊异。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始四五岁,戏涡水岸侧,有青衣媪乳之,自是聪悟日益。(2)明日,沆还家,果中夜母暴得心痛几死,食顷而愈。2021年高考文言文一轮复习:“准确断句”提升练【针对训练1】【答案】B【解析】可先找出名词,如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等。然后再考虑三个人物(“曾公亮”“盗贼”“使客”),两个地名(“他境”“吾境”);句中动词有“有、窜、闭、亡、移、诘、报、藏、廋、索”等。然后以动词为中心,首先“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中“他的地方达到夜不闭户”显然是不符曾公亮管辖郑州的句意,所以排除C与D两项。A与B两项中,关键是“移书”(发文书),按其句意,应是“移书诘盗”,如果是“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物”为名词作“亡”的宾语,“移书”也是名词,如果有一个连词连接“物”与“移书”也成立。所以,选B项。【参考译文】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推举为进士甲科,知会稽县。老百姓在镜湖旁耕种农田,常常担心镜湖水泛滥。曾公亮建立斗门,将湖水排入曹娥江,老百姓享受到他的好处。后以端明殿学士身份担任郑州知州,治理政事有才能因而声名在外,盗贼全部逃窜到其他州县,以至夜不闭户。曾经有使者丢失袋中东西,发布文书追查盗贼,曾公亮上报:“我所辖境没有窝藏盗贼,恐怕是随从之人偷藏起来了吧。”进行搜查,果然如此。曾公亮明达详熟法令,经历处事久了,熟知朝廷台阁的典章宪制,首相韩琦常常向他咨询。【针对训练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答案】B【解析】答题时,首先,疏通语句句意,初步排除任意点断语意紧密相连的词语的选项,“其”不能放在句末,“其俗”衔接紧密,中间不能断开,故可排除A、C两项。其次,根据固定句式“为……所……”和对举形式“上……下……”,可排除D项。故选B。【参考译文】吴祐字季英,陈留长垣人。父亲吴恢,任南海太守。吴祐十二岁时跟随父亲到任所生活。父亲想烤竹简刻经书,吴祐劝道:“现在父亲越过五岭,远在海边,这里风俗简陋,但旧时有许多珠宝珍奇,上被国家猜疑,下被诸侯寄望。如果把书写成,恐怕要用两辆车来载运。从前马援因为运回薏苡招致毁谤,这是容易让人产生嫌疑的事情,前代的贤人对此也是十分慎重的。”吴恢于是就不写书了。吴祐二十岁时,父亲去世,生活十分贫困,却不接受别人的馈赠。他常在家乡水边牧猪,同时漫步吟诵经书。遇到父亲生前的老朋友,对他说:“你是两千石官员的儿子,却做这样下贱的事,就算你不觉得羞耻,又怎么对得起你去世的父亲呢?”吴祐只是表示谢意,坚守志节并不改变。【针对训练3】【答案】D【解析】需断句的部分中,最典型的特点是句式对称,“乐,天之和”与“礼,地之序”对称,“礼配地”与“乐应天”对称,“音动于心”与“声形于物”对称,抓住这一特点,即可准确断句。【针对训练4】陈登云,字从龙,唐山人,万历五年进士,出鄢陵知县,征授御史,出接辽东,疏陈安攘十册,又请速首功之赏,改巡山西。还朝,会廷臣方争建储。登云谓议不早决,由贵妃家阴沮之。十六年六月遂因灾异抗疏,劾妃父郑承宪,言:“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吓勋贵簧鼓朝绅不但惠安遭其虐焰,即中宫与太后家亦谨避其锋矣,陛下享国久长,自由敬德所致,而承宪每对人言,以为不立东宫之效。”(节选自《明史·陈登云传》)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吓勋贵/簧鼓朝绅/B.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吓勋贵/簧鼓朝绅/C.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吓勋贵/簧鼓朝绅/D.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吓勋贵/簧鼓朝绅/【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断句,答题时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大意,然后再根据名词、动词,或句中表停顿的词,来判断即可。句子中的名字、称谓、地名、连词等一般为断句标志,根据句子中意思,连词“且”前应断开,排除A、D两项;B项中,“承宪妻每扬言”缺少宾语,不可独立成句。故答案为C。【参考译文】陈登云,字从龙,唐山人。万历五年(1577)进士,出京担任鄢陵知县。后被征召,被授予御史一职。外出巡行辽东,上疏陈述安定边境的十条对策,又请求加速建立首功的赏赐制度。后改任山西巡抚。回到京城,恰逢朝廷大臣正在争论立储君的事。陈登云认为朝议迟迟不能决定,是贵妃家人暗中阻止。万历十六年(1588)六月因发生灾害上疏,弹劾贵妃父亲郑承宪,说:“郑承宪包藏祸心,觊觎储君。天天与宦官往来,商量对策,而且广泛交结山人、术士、道士、和尚之流。从前陛下重惩科场冒名顶替之人,郑承宪的妻子常常扬言事情是自己揭发的,用来恐吓勋贵,以巧言惑动朝廷人士。不但惠安遭到他们算计,即使中宫与太后家也谨慎地避开他们的锋芒。陛下统治国家已很久了,这是惠政的结果,而郑承宪每次对人说,认为是不立太子的结果。”【针对训练5】【答案】10.B11.A12.D13.(1)马援力求开示恩德信义,宽厚对待下级,拿职务委任官吏,自己只总管原则罢了。(2)皇上命令他试一试。马援扶着马鞍左右看看,来表示还可以任用。皇上笑着说:“真精神啊,这老头儿!”【解析】11.本题A项,“贱者无名无氏”有误,应为有名无氏。故选A。12.D项,“马援壶头之战受皇帝肯定”说法错误,原文“帝乃使虎贲中郎将梁松乘驿责问援”,可见皇帝当时派梁松去是责问马援的,并且让人代他监管军队,是夺了马援的军权。所以说,皇帝对马援壶头之战并不是肯定的。故选D。13.【参考译文】马援字文渊,是扶风茂陵人。他的祖先赵奢是赵国的将军,赐爵号马服君,子孙于是以马做氏。马援十二岁父亲去世,年轻时有大志向,几个哥哥都惊奇。九年,拜任马援做太中大夫。马援力求开示恩德信义,宽厚对待下级,拿职务委任官吏,自己只总管原则罢了。熟知答问,特别善于叙述前代的事情。常常谈到三辅有德的人,下至乡里少年的事,都值得听。从皇太子、各位王爷的侍从听他说的人,没有不注意倾听忘了疲倦的。又善于军事策略,皇帝常说“伏波谈军事,和我的意思吻合”,每次有什么计谋,没有不被采用的。二十四年,武威将军刘尚攻打武陵五溪蛮夷,深入敌境,全军覆没,马援于是请求前往。(马援)这一年六十二岁,皇上可怜他年纪大,没有答应他。马援自己请求说:“我还能穿甲衣骑马。”皇上命令他试一试。马援扶着马鞍左右看看,来表示还可以任用。皇上笑着说:“真精神啊,这老头儿!”于是派马援率中郎将马武、耿舒、刘匡、孙永等人,统领十二郡招募来的士兵及打开刑具的犯人四万多人征伐五溪。马援夜里和送行的人告别,对朋友任谒者的杜愔说:“我受国家大恩,年纪大了来日不多,常怕不能为国而死。现在得到机会,甘心瞑目,只是怕权贵子弟有的留在皇上身边,有的跟着我,特别难调停,心中担心的只有这件事了。”第二年春天,军队到临乡,遇上贼兵攻打县城,马援迎击,打败贼兵,斩杀俘获二千多人,其余都散逃进竹林之中。三月,进军壶头。适逢天热得厉害,士兵多病死。马援也生了病,于是被困,就凿岸为洞,躲避炎热。贼兵每次登高喊叫,马援就让人拉住自己的腿探身察看,身边的人感叹他的壮心,无不为他流泪。耿舒给哥哥好畤侯耿弇写信说:“先前耿舒上书建议应先攻充县,粮虽难运但兵马可以用,士兵几万人争着想率先出击。现在壶头终于不能前进,大家郁闷得要死,的确可惜。先前到临乡,贼人无故自来,如果乘夜攻击,就可以全部消灭。伏波将军就像西域的胡商,走到一个地方就停,因此失利。如今果然发生瘟疫,都如我所说。”耿弇得信,上奏朝廷。皇上于是派虎贲中郎将梁松乘驿马前去责问马援,并代他监管军队。马援病死。建初三年,肃宗派五官中郎将拿着符节追加策封,赠谥马援为忠成侯。【针对训练6】【答案】13.A14.D15.B16.(1)京邑虽然平定了,可许多贼寇争相兴起,向靖在白茅征讨桓石康,攻打寿阳并且取得胜利。(2)卢循驻扎据守蔡洲,把亲信党羽阮赐任命为豫州刺史,攻打逼近姑孰。【解析】14.D项,“‘爵’是皇帝对开疆拓土有功的武将的封赐”错误,爵是古代国君对贵戚功臣的封赐。在中国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爵,后代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不尽相同。故选D。15.B项,“他也因此被封为建武将军”错误,根据原文“以平京城功,封山阳县五等侯”,意思是“因为平定京城有功,被封为山阳县五等侯”。故选B。16.本题,(1)中“互起”,争相兴起、相继兴起;“征桓石康于白茅”,状语后置;“克”,战胜、获胜。(2)中“屯据”,驻扎据守;“亲党”,亲信党羽;“以……为”,把……任命为。【参考译文】向靖,字奉仁,小字弥,是河内山阳人。他的名和高祖刘裕的祖父的名相同,为了避讳,就用他的小字称呼他。世代居住在京口,和高祖刘裕从小交情好。跟从高祖刘裕平定京城,参与建武军事。进而又平定京邑,被加封为宁远将军。京邑虽然平定了,可是许多贼寇相继兴起,向靖在白茅征讨桓石康,攻打寿阳并且取得胜利。义熙三年,升迁为建武将军、秦郡太守,北陈留内史,戍守堂邑。因为平定京城有功,被封为山阳县五等侯。跟从高祖刘裕征讨鲜卑,在临朐交锋,接连好几个月对决没有分出胜负。向靖和檀韶等人分兵从小道偷袭进攻临朐城。向靖穿上甲冑率先登上城池,敌军当时就马上溃散。向靖砍倒了他们的旗帜,贼人于是就四散逃走。攻打广固时,向靖又率先登上城池。卢循驻扎据守蔡洲,把亲信党羽阮赐任命为豫州刺史,攻打逼近姑孰。向靖率领谯国内史赵恢讨伐他们。当时辅国将军毛修之戍守姑孰,告急的文书连续送到,向靖边行进边征讨,打败阮赐,没收了他的军用物资。授予中咨议参军,将军的职位还像原来一样。卢循后退逃跑,高祖刘裕向南征讨,向靖做前锋,在南陵、雷池,左里打了三次战役,全都大获全胜。军队班师回朝时,授予太尉咨议参军、下邳太守的官职,将军的职位还像原来一样。义熙八年,调职担任游击将军,不久监管马头淮西各郡的军事、龙骧将军,镇蛮护军、安丰汝阴二郡太守、梁国内史,戍守寿阳,凭借平定广固、卢循的功劳,被封为安南县男,俸禄土地达五百户。义熙十年,调职担任冠军将军、高阳内史,临淮太守,管理石头军事。高祖向西讨伐司马休之,任命向靖做吴兴太守。第二年,高祖向北讨伐,向靖以原来的身份服侍跟从,留下来戍守确磝,进军驻扎在石门、柏谷。又调任掌管北青州各地军事、任北青州制史,将军的职位还像原来一样。高祖刘裕登上皇位,按照大臣们的辅佐确定功劳,向靖被封为曲江县侯,俸禄领地有一千户。后来又升迁做太子左卫率,加授散骑常侍。皇帝登基后的第二年,死在官任上,当时五十九岁。追赠前将军。向靖修身勤俭,不经营房屋地产,也没有园林田产商铺货物的副业,当时的人非常敬佩称赞他。他的儿子向植继承他的爵位,犯了很多过错,不听从母亲的教导,被夺去爵位。变成分封向植的弟弟向桢、向绍,又因为犯了杀人罪,封地被废除。【针对训练7】【答案】5.A6.A7.D8.(1)才四五岁时,在涡水岸边游戏玩耍,有青衣老婆婆给他哺乳,从这以后陈抟日益聪明颖悟。(2)第二天,郭沆回到家中,果然他的母亲在那天半夜突然得心痛病几乎死去,一顿饭的功夫又好了。【解析】6.A项,“科举殿试时录取分为三甲,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错误,科举殿试时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三者合称“三鼎甲”;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故选A。7.D项,“李琪、吕洞宾被世人当作神仙”无中生有,原文只是说世人把吕洞宾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