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电影研究(论文)5700字》_第1页
《活着电影研究(论文)5700字》_第2页
《活着电影研究(论文)5700字》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活着》的电影改编研究摘要近年来,电影与小说的关联互动日益密切,二者互相借鉴、优势互补。随着经济体制的变革带来了社会各个方面的变化,在文化领域,以电影为主导的传媒文化展现出朝气蓬勃的生命力,传统文学的生存空间日益受到挤压,面临生存的压力和发展的困境。小说需在保持自身创作本质不变的同时,努力汲取电影的优秀成分,探求新的表现方式,开拓更广阔的生存空间。余华的小说《活着》出版不久,导演张艺谋就将其改编为电影。两者在国际上都获得奖项,在国内外产生巨大反响。但两者在题旨或审关意蕴上还是有很多区别的。通过比较《活着》小说与电影,分析出主题表达的差异,电影对小说的创新性改编以及对这种改编的得失思考,希望小说在保持自身创作本质不变的同时,努力汲取电影的优秀成分,探求新的表现方式,开拓更广阔的生存空间,以期在未来与电影的相互补充,实现互动双赢。关键词:余华;张艺谋;《活着》;改编思考引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和不断完善,视觉文化、消费文化等大众文化形式成为主流,传统的文化形式受到强烈冲击。文学与影视在发展的过程中互相影响,产生了许多经典的改编作品。作为人类技术文明时代的产物,在未来文化传播中,影视剧将会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表现形式,一种不可避开的发展趋势,但并不具备取代文学的条件和力量,与快餐式的影视剧不同,文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阅读文学作品是潜心静气进行的一种文化活动,读者在文字的海洋中汲取营养,获得共鸣,进而沉淀为内心的一种精神力量,是人的心灵自我净化的一个过程。小说的电影改编作为影视和文学互动的一种重要形式,是一种需要特别关注的文化形式,这种互动形式既丰富了电影艺术的创作,又扩大了文学作品的影响,因而该选题的研究便具有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1994年,张艺谋导演将这部小说搬上银幕。余华还参与了电影剧本的编纂,葛优和巩俐是主角,电影最终也不负众望,载誉而归,至今仍然受到高度赞扬。评论家们一致认为,对于中国电影来说,这标志着上个世纪中国电影的终结;对于张艺谋来说,这是张艺谋导演的最佳影片;对于葛优和巩俐而言,这是他们从影以来最优秀的作品。余华和张艺谋分别成功地从自己的角度讲述了一个家庭故事,解释了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和感知,表达了他们对人的终极关怀,但小说和电影毕竟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艺术风格。小说解释情节,塑造人物,用词来表达情感,而电影是直观的。照片和声音影响人们的视听器官,传达电影和电视不同的概念。因此,不同的表达式也用于解释相同的主题。一、讨论与分析《活着》电影对小说主题的改编在小说中,“死亡”是作为贯穿全篇最重要但却最容易被忽视的一条主线,全书12万字左右的叙述中浓缩了除福贵外所有主要人物的死亡:福贵爹上茅坑摔死,福贵的妻子家珍因病去世,他的儿子死于血液过多,他的女儿凤霞死于难产,他的女婿在一个建筑工地被石板击毙,豆子被撑死。最后,只有一头牛仍然存在。然而,这部电影比小说的故事要温暖得多,张艺谋故意减少了小说的死亡人数,除了富贵,家珍尽管患病却挣扎求生,仍然如此顽固地生存。作为整个家庭未来的唯一希望,孙子也在贫困中快乐地成长。特别是,电影的最后四部分给出了福贵告诉外孙在的哲学说法,“小鸡长大了就变成了鹅;鹅长大了,就变成了羊;羊再长大了,就变成了牛;等牛长大了,共产主义就到了”的话时,都给观众留下了温暖和感动,相比于小说而言,这部电影没有那么沉重与压抑。这部电影将小说的主题从完整的“悲伤与死亡”转变为“温暖与希望”,“生活”则表明它充满力量与韧性。然而,忍受着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现实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和痛苦,无聊和平庸。(二)《活着》电影对作品背景的改编小说中人物生活的背景是农村,而在电影中,人物始终生活在县城;小说中的福贵后来是一个贫困潦倒的农民,一家人以耕田为生,而电影中的福贵是一个以表演样板戏为生的城市人。先锋派作家余华是以写暴力与苦难著称的。余华只把角色的生活背景放在农村贫困人口和偏远的地方,仿佛它可以更好地揭示小说中人物的苦难。而事实也却是这样。饥饿、贫穷,在解放前后期的农村是家常便饭。“福贵自从赌光了家业,从高贵的少爷沦落为困苦的农民后,以后在农村这个地点所发生的事情也就显得顺理成章。农村所爆发的混乱与死亡,似乎都可以用贫穷来解释。福贵被国民党俘虏后因饥饿而和他们上演了一场食物戏。往往比战斗更重要的是饥饿。又有谁会饿着肚子去为你打仗呢?同样,因为饥饿,农村人可以为了一小根番薯而抛弃人的尊严;因为贫穷,福贵把女儿凤霞送给了别人;因为贫穷,儿子有庆上学时为了不让鞋子跑坏,在大冷天赤脚着跑去上学;因为饥饿,家珍骨瘦如柴,患了病仍得撑着去干活;因为饥饿,外孙子苦根吃豆子被撑死。”这催人泪下的一切,都是因为贫穷,因为饥饿。所以说余华很聪明,定了个好背景,增强了读者对小说人物的同情,也使读者与作者对主人公的遭遇产生了共鸣,这也就达到了作者写小说的目的。在电影中,张艺谋则把背景定在县城,而福贵的生活也不是如小说中的那般悲惨凄苦,虽然生活不是很富裕,但还不用为三餐而担忧。同时以表演样板戏为生,也比下地干活轻松,虽然儿子有庆与女儿都不幸死了,但依然无法引起观众的情绪上的大变动。观众从电影以开始到结束,都可以以平和的心态去看整个片子。这不能说是导演张艺谋的错,电影是以娱乐大众为主的,要在短短的两个个小时里用镜头表现几十年的更迭,这是不可能的。所以这一点能够得到大众谅解。电影中的关于时代特征的表现,似乎是太过于突出,让人难以接受。五十年代的中国,追求快速发展,渴望五年之内超越苏联,十年之内超越美国,全国各处都在搞大生产,大跃进。这点在小说中体现得更加突出。在农村实行大跃进,把各家各户的铁制物都没收了去炼钢,农民在享受了一段时间的大食堂的共产主义后,随后要面对的是无边无尽的饥饿。没有粮食,就去挖野菜、树根吃。没得吃了,就互相抢。这是怎样得一个社会呢?作者在小说中倾注了对农民悲苦生活的深切同情,同时也表达了其对大跃进时期政府的错误领导的愤怒,以及对当时的农民的盲从的恨其不争的悲愤。(三)《活着》电影对结构的改编“小说采用了循环叙事的方式,在小说中,余华过去肆无忌惮地使用的时空的任意移位、变形、压缩与置换,人物的陌生化、神经质、绝望感与残酷性被一种人间温情、依恋和对生命的热爱所取代。作为故事的内在逻辑,仍然是三个层面连接整个结构模式的潜在线索。”小说用“我”在夏天的阳光下听福贵老人讲述他的生活的故事。富贵老人的故事也是一个完整的循环。这个循环的故事把整部小说串连了起来,同时在故事里面又有故事的循环,层层循环,增强了文学的艺术欣赏性。而且这样的安排也使整篇小说显得层峦叠嶂,更能够吸引读者的好奇心。但在张艺谋的电影中,他仅仅从第三人称视角看福贵的故事,看着家人的喜悦和悲伤。这样的直奔主题的安排让人觉得突兀,艺术的欣赏性几乎无从体现。(四)《活着》电影对人物命运的改编“小说中的人物是用文字刻画的,需要读者阅读想象,而电影则是直接呈现在观众面前。”以福贵老丈人为例,在小说开头福贵的滥赌成性最终把家财败尽,他的老丈人怕他的女儿家珍受苦,于是把他的媳妇接回了家,并扬言要把家珍再嫁一户好人家,可是在电影中福贵的老丈人根本没有出现,是家珍忍受不了丈夫的屡劝不改的赌博行为,自己带着孩子回到了娘家。电影中只是在家珍回到婆家时简单地的提了几嘴,说是与她爹吵翻了,带回的钱不多。电影对小说人物命运的删减创造,不但使电影在制作上省去了繁琐的工作流程,而且使内容更简洁。但是电影的删减并不都是有好处的。以有庆的死为例,有庆的结局,无论在小说中还是电影中都是死亡,但小说中的死亡是因为医院里抽血太多而死亡,而电影中有庆是被墙压死的,但压死的过程没表示,直接表示的是主人公福贵看到有庆死亡时的悲伤和不敢相信时的痛苦。作品中人物命运的不同差异,使两部作品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电影中改变了有庆的死亡方式并省掉了有庆的死亡过程,虽然情节更加简洁,但是没有把小说中的那种深层次的悲剧苦难表现出来,使作品的的思想意义大大折扣了。文字可以有绝对个人化创造,电影却必须由一干人合力完成。小说《活着》和电影《活着》在精神气质上的貌合神离,是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目光”,我们应该从不同的眼光去审视它们,欣赏他们。余华的小说和张艺谋的电影在有限的时间内使人们暂时脱离生活层面,进入探讨生死问题的神秘通道,至于每个人能到达的终点,这种事情是要经过思想和时间的检验。二、小说电影改编的得失思考(一)电影改编刺激了小说的阅读与消费《活着》借助文学改编,赢得了可观的票房收入和国内外各项电影大奖,在影片风光无限的同时,也给被改编小说的作家带来了巨大的名声和收入。作家己经认识到电影改编能够使小说的传播面变得更广,名声变得更大,电影的热映为小说造就了大量的读者,同时也带动了小说市场的活跃。这些增加的读者,大多是观影之后,意犹未尽,带着强烈的好奇心来阅读小说原著的,电影迅速高效视觉化的传播特点能够聚集起大批的观众,小说的电影改编一定程度上能够将电影观众从影像观看引向文字的阅读,读者增加了,小说市场自然会有销售的春天。(二)电影改编削弱小说的精神内涵小说与电影的改编互动为小说当前背景下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但是其导致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最直接的就是对小说精神内涵的削弱,首先电影所能够表现的只是小说诸多内涵意蕴中的一两个,对其他的是无力呈现的,二是由于视觉文化的强势地位以及影视文化对观众审美的影响,导致有些作家在后续的创作中置小说的精神内涵于不顾,出现剧本化、影视化的创作倾向。“小说作为一种语言艺术,语言文字的能指和所指带来的模糊性和多意性,使得小说中蕴含了多种思想意蕴,但是电影由于时间和表现能力的局限性,无法做到将小说中人物情节主题一一呈现,导演只能根据自己对小说的理解和艺术追求进行改编”。小说和电影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并没有区分好坏。两者只有在平等互鉴的基础上交流互动,才能发挥各自的优长,达到最佳互动效果。面对文学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压和市场经济利益的诱惑,有些作家在创作中有意识地趋向影视剧本,在创作中刻意虚构传奇的故事,设计离奇的情节,运用镜头化、画面化的叙述方式,人物对白增多,心理刻画减少,写出的小说更像是一些影视剧本,更有甚者还出现了命题作文式的写作。作家这种将能否改编成电影作为创作追求的创作方式无疑与作家个性化独立创作的精神相违背,在创作中削弱了语言叙述给小说带来的独特魅力,小说的精神内涵也就成了无稽之谈。就电影制作人员来说,需要了解和尊重文学创作的客观规律,不能将自己拍摄的意志强加于作家身上,只有在适当宽松自由的改编环境中,小说和电影才能彼此吸收,互相借鉴,实现理想的改编效果。(三)小说电影改编未来之思考小说一直都是电影题材和内容的重要来源,由小说改编的很多电影都赢得了票房获得了大奖,很多成为经典影片,未来电影与小说的互动仍会继续,电影需要继续向小说借鉴优质因子,提升电影的主题立意和精神深度,提高自身的艺术品格,争取拍出更优秀的电影作品,整体提升中国影片的品质,获得国际上的电影竞争力。小说要在以影视文化为主导的文化背景下赢得发展的空间,就需要一定程度地借鉴影视化的表现手法,以适应人们新的审美趣味,面对大众文化的发展和影视剧的冲击,小说家们要做的不是固守而是求新求变,不然小说这种艺术形式会失去生存空间甚至退出历史舞台。但是作家也不能一味地去依附迎合影视,否则会使小说失去自身的艺术特质而丧失自我,沦为影视剧的脚本,失去存在的意义。“相较于电影,小说自身有其独特的优势,首先是小说的语言,在语言的阅读中获得或自然宁静或波澜壮阔的审美感受。其次是小说在心理方面独到的表现力,小说可以用文字展现人物复杂的心理世界,使读者在阅读中进行体悟和反思,实现与文本的互动,获得精神上的共鸣和提升。”电影带给小说的影响,与其说是冲击,不如看作是一种契机,小说在认清和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在与电影互动中还应该整合和借鉴电影艺术的优势和长处,将其引入到小说的创作技法之中,创作出既具有自身艺术品格又与当下文化审美取向相适应的现代小说。结论近年来,电影与小说二者互相借鉴、优势互补的现象,几乎存在于表现手法的互渗、主题思想的共通、精神内涵的呼应以及价值取向的趋同等艺术表现领域的一切方面。经济体制的变革带来了社会各个方面的变化,在文化领域,以电影为主导的传媒文化展现出朝气蓬勃的生命力,传统文学的生存空间日益受到挤压,面临生存的压力和发展的困境。相较于原著,改编后的电影主题内涵更为简化,往往是对一到两个主题的集中表现;叙述方式和叙述视角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一般是以单条线索的方式和全知全能的视角进行故事的叙述;而一些细节,例如故事情节、时间空间、人物角色等也进行了一定的改动调整,以适应电影影像化的呈现。

参考文献[1]全炯俊.文学与电影的互文性:《活着》和《红高粱》的电影改编[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10):177-190.[2]王鸣剑.论福贵的人生观——小说文本和电影文本《活着》的比较阅读[J].当代文坛,2007(2):116-118.[3]陈蓉.时间与时代的裂痕——从小说《活着》到电影《活着》[J].小说评论,2007(1):237-240.[4]林爱民.《活着》:小说、电影及其他[J].电影文学,2007(1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