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科学课教案_第1页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教案_第2页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教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教案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教案

教科版修订版五年级下册教材名目

第一单元沉和浮

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造一艘小船

5浮力

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探究马铃薯沉浮的缘由

其次单元热

1热起来了

2给冷水加热

液体的热胀冷缩

空气的热胀冷缩

5金属热胀冷缩吗

热是怎样传递的传热竞赛

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

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

1时间在消逝

太阳钟

用水测量时间

我的水钟

机械摆钟

摆的讨论

做一个钟摆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

1昼夜交替现象

人类熟悉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证明地球在自转

谁先迎来拂晓

北极星“不动”的隐秘

地球在公转吗

为什么一年有四季

极昼和极夜的解释

第一单元沉和浮

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科学概念: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推断物体沉浮有肯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转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转变。

过程与方法:

1、对物体沉浮做出猜测,并用试验验证,做好记录。

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讨论沉浮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熟悉到用试验验证猜测,能准时订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转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转变。

帮忙学生准时订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师演示试验:水槽1个,大小相近的砖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一。

小组试验一:水槽1个,物体7种,试验记录表。

小组试验二:水槽,萝卜,橡皮,小刀1把,回形针10枚,木块3块,试验记录表。

教材第2面两个地方消失“泡沫塑料块”,在认真研读教材和教师用书的根底上,我认为应把演示试验中的“泡沫塑料块”改为“塑料块”,把学生试验中的“泡沫塑料块”改为“泡沫块”。

一、观看物体的沉浮:

1、谈话: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下沉的,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上浮的呢?

2、把砖块和木块分别轻轻放入水里,观看它们在水中的沉浮状况。

操作过程:把水槽放在展现台上。出示砖块,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看它的下沉过程,板书:沉。再出示木块,同样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看它的沉浮状况,板书:浮。

3、把塑料块轻轻放入水里,观看它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操作过程:先猜想塑料块的沉浮。再依据操作要求轻轻放入水中,观看它的沉浮状况,板书:浮。

二、观看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教师从小袋子取出7种物体,分别是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

2、以小石块为例,争论完成教材第2面表格的前面2行“猜测”、“理由”的填写,并建议沉浮可用往上或往下的箭头符号来表示。

3、学生独立完成其他物体的“猜测”、“理由”这2行表格的填写。

4、小组领试验器材,分工合作,进展试验观看,完成试验记录表。

5、组织沟通:

把我们的猜测与试验结果相比拟,猜测正确的有哪些,猜测不正确的有哪些?

整理自己的猜测理由,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6、还可以按教材第2面的卡通人物对白,试试其他身边的小物体的沉浮,对影响沉浮的因素作进一步的思索。

三、观看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小组整理试验材料,留下水槽、萝卜、橡皮,装好另外几种物体放置一边,教师出示小刀,演示切分方法,引导思索:

橡皮在水中是沉的,把橡皮切成一半大小,还会沉吗?再切成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大小,还会沉吗?推想把它切得更小会怎样。

萝卜在水中是浮的,把萝卜切成一半大小,还会浮吗?再切成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大小,还会浮吗?推想把它们切得更小会怎样。

2、学生完成教材第3面的记录表“猜测”、“理由”这两列。

3、小组领小刀,试验操作,记录试验结果并思索其中的原

因。

4、组织沟通,在这个活动中我们转变了什么因素?,物体的沉浮状况有没有发生转变?通过以上试验,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5、收回小刀、萝卜和橡皮,出示回形针和木块,引导思索:

一枚回形针在水中是沉的,把两枚回形针穿在一起,还是沉的吗?把更多的回形针穿在一起,放入水里,是沉还是浮?

一块木块在水中是浮的,用透亮胶带把两块木块粘在一起,放入水里,还是浮的吗?假如把三块、四块甚至更多的木块粘在一起,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6、供应材料回形针10枚,木块3块,学生试验。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

五年级科学下册

教师:张志强

2023年3月1日

江苏教育出版社

第一单元奇妙的机械

1.什么叫机械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分析、推断那些物品属于机械。

2.能够通过比照,知道机械可以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

学问与技能:

1.知道简单机械是由简洁机械组成的,简单机械又叫做机器。

2.知道人类很早就开头制造和使用机械,科学在不断进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机械与我们的生活有着亲密关系。

2.情愿合作与沟通。

二、教学预备:教学预备各种简洁的工具。

三、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假如院子里有一块几个人都搬不动、很大、很重的石头,想把它移动一下,怎么办?通过学生说出的方法引出本课课题:什么是机械。

学习新课:1.熟悉机械。

1.当你第一次看到“机械”这个词时,你首先想到了什么?

2.请同学以小组争论的方式,来说一说,你认为的机械有那些?

3.学生汇报,其他同学可以赐予补充。

4.教师出示简洁工具的实物图片,请学生推断这些工具是否属于机械。

指导学生熟悉机械的含义。

1.学生答复后,教师赐予确定。明确以上出示简洁的工具都是机械。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感兴趣的简洁工作争论:这些工具主要是用那些局部在工作,给人们带来了什么便利,并记录汇报。

3.提醒机械的概念,说明简洁机械与简单机械的区分与联系。

机械名称工作局部带来的便利

指导学生熟悉机械的作用。

1.用手搬不动的大石头,用木辊能撬动,这说明机械的什么作用?

2.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教师供应的工具,做使用与不使用机械能比照试验,集合机械给人类带来的好处。

3.争论:要是没有下面这些机械帮忙人们工作,将会消失什么状况?

介绍古代机械

1.们看书中几组古代简洁机械图片,讲解人类制造、使用机械的悠久历史。

2.生分析古代工具如何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感受先人的才智。

布置作业

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看或者调查生活中还有那些物品也属于简洁机械,它们怎样便利了我们的生活。

2.怎样移动重物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搜集生活中应用杠杆原理的事例说明杠杆的作用。

2.会做杠杆原理的探究试验,并依据数据对杠杆原理进展解释。科学学问:

3.知道杠杆是可以围绕固定点转动并提升重物的撬棒。

4.知道使用杠杆时的三种状况:省力、便利、平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喜爱进展科学探究活动,并从中体验和感受乐趣。

2.留心四周事物,关注有关机械的使用和讨论。

教学重难点

做杠杆原理的探究试验,并依据数据对杠杆原理进展解释。

二、教学预备

教师预备:

演示试验器材:果糖罐头、螺丝刀、一根比拟牢固且长的木棍、支撑用的木墩;分组试验器材:简洁机械试验盒、杠杆尺、铁架台、钩码、弹簧秤等。

学生预备:

铅笔、硬币、尺子,生活中常用的各种工具。

三、教学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讨论主题

1.谈话:教师需要你们帮我解决一个问题,现在我打不开罐头。你们谁能帮忙我?

起先不供应任何工具,让学生直接用手开;假如打不开,再问学生是否需要什么工具来帮助。

2.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3.提问:假如现在要你移动的不是罐头的盖子而是一块你根本搬不动的大石头,你怎么办?

4.操作演示后提醒:这种用来撬开或者提升物体的工具叫杠杆,是人们最早使用的最为简洁的机械之一。相传古埃及人就是用这种“棒”搬动巨石,建筑了金字塔。

5.谈话:这些“棍”、“棒”有什么特点?它们为什么能产生如此大的力?今日我们就来讨论这种能撬动大石头的装置——杠杆。

熟悉杠杆的构造,探究杠杆的功能

1.谈话: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所以要构成一个杠杆,必需有哪些材料?

2.教师画杠杆的示意图,引导学生结合示意图分析,熟悉杠杆的支点、动力和阻力等。

3.分组实践操作活动。

要求每个小组有一把尺子、一支铅笔和一些硬币。

把铅笔放在尺子的中间刻度下方。

在尺子两端各放一枚硬币,观看发觉了什么。

指导学生记录他们的观看结果。

猜测:假如在尺子一端的一枚硬币上再加一枚,会发生什么?

做测试,并记录结果。

找出一种方法,在尺子的一端放两枚硬币而使尺子仍旧保持平衡,试验并记录他们的答案。

在尺子两端放不同枚硬币的前进下,查找到多种使尺子平衡的方法。

4.分析争论试验数据。通过试验你有什么收获?

5.争论:

杠杆是否都省力?

杠杆在什么状况下省力?在什么状况下费劲?在什么状况下不省力也不费劲?

稳固应用、拓展延长

1.认一认大家带来的工具,你知道是怎么使用的吗?

2.说说杠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生活中有哪些省力的杠杆?

生活中用到哪些费劲的杠杆?为什么费劲还要用它?它还有什么作用?

生活中哪种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劲?

3.观看课本插图:哪些是省力的?哪些是费劲的?

4.争论:阿基米德曾经说过,假如能找到一个支点,就能把整个地球撬起来。他说得有道理吗?你觉得是否可行?

3.斜坡的启发

一、教学目标:

第一单元沉和浮

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推断物体沉浮有肯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转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转变。

过程与方法:

1、对物体沉浮做出猜测,并用试验验证,做好记录。

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讨论沉浮变化。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转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转变。

帮忙学生准时订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师演示试验:水槽1个,大小相近的砖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一。

小组试验一:水槽1个,物体7种,试验记录表。

小组试验二:水槽,萝卜,橡皮,小刀1把,回形针10枚,木块3块,实

一、观看物体的沉浮:

1、谈话: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下沉的,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上浮的呢?

2、把砖块和木块分别轻轻放入水里,观看它们在水中的沉浮状况。

操作过程:把水槽放在展现台上。出示砖块,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看它的下沉过程,板书:沉。再出示木块,同样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看它的沉浮状况,板书:浮。

3、把塑料块轻轻放入水里,观看它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操作过程:先猜想塑料块的沉浮。再依据操作要求轻轻放入水中,观看它的沉浮状况,板书:浮。

二、观看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教师从小袋子取出7种物体,分别是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

瓶、萝卜、橡皮。

2、以小石块为例,争论完成教材第2面表格的前面2行“猜测”、“理由”的填写,并建议沉浮可用往上或往下的箭头符号来表示。

3、学生独立完成其他物体的“猜测”、“理由”这2行表格的填写。

4、小组领试验器材,分工合作,进展试验观看,完成试验记录表。

5、组织沟通:

把我们的猜测与试验结果相比拟,猜测正确的有哪些,猜测不正确的有哪些?

整理自己的猜测理由,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6、还可以按教材第2面的卡通人物对白,试试其他身边的小物体的沉浮,对影响沉浮的因素作进一步的思索。

三、观看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小组整理试验材料,留下水槽、萝卜、橡皮,装好另外几种物体放置一边,教师

出示小刀,演示切分方法,引导思索:

橡皮在水中是沉的,把橡皮切成一半大小,还会沉吗?再切成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大小,还会沉吗?推想把它切得更小会怎样。

萝卜在水中是浮的,把萝卜切成一半大小,还会浮吗?再切成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大小,还会浮吗?推想把它们切得更小会怎样。

2、学生完成教材第3面的记录表“猜测”、“理由”这两列。

3、小组领小刀,试验操作,记录试验结果并思索其中的缘由。

4、组织沟通,在这个活动中我们转变了什么因素?,物体的沉浮状况有没有发生转变?通过以上试验,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5、收回小刀、萝卜和橡皮,出示回形针和木块,引导思索:

一枚回形针在水中是沉的,把两枚回形针穿在一起,还是沉的吗?把更多的回形针穿在一起,放入水里,是沉还是浮?

一块木块在水中是浮的,用透亮胶带把两块木块粘在一起,放入水里,还是浮的吗?假如把三块、四块甚至更多的木块粘在一起,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6、组织沟通,概括:同一种材料的物体,把它们的体积变大,在水中的沉浮状态也不会发生转变的。

7、小结:把刚刚切分和叠加这两个试验联系在一起,我们得到了什么结论?学生记录中教材第4面的试验报告单上。

板书设计: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砖块沉

木块浮

塑料块浮

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1、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

2、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假如体积一样,重的物体简单沉;假如质量一样,体积小

的物体简单沉。

3、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过程与方法:

1、用掌握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究物体沉浮的缘由。

2、学习用分析的方法讨论影响沉浮的因素。

用掌握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究物体沉浮的缘由。

学习用分析的方法讨论影响沉浮的因素。

小组试验一:物体7种,分别是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

小组试验二:水槽,一套一样体积不同质量的小球,一套一样质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试验报告单。

小组试验三:水槽,小瓶子,沙子若干,试验报告单。

一、分析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

1、导入:我们已经知道,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那么,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有关系吗?

2、按体积大小挨次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体积大小有关系吗?

3、按轻重挨次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轻重有关系吗?

4、当我们对这些物体进展比拟时,为什么看不出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与沉浮之间的关系?

二、掌握其他因素进展讨论:

1、引导:当遇到这种状况时,科学家往往采纳掌握其他因素不变的方法,来讨论某一个因素是否对物体产生作用。今日教师就为大家预备了两套特别的材料,盼望各位同学都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小科学家。

2、出示材料:一套一样体积不同质量的小球,一套一样质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让学生推想它们在水中的沉浮,并填写在试验报告单上。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试验报告单

3、小组领材料,试验观看,记录分析。

4、组织沟通:从这两组材料的试验中,我们得出什么结论?

5、为什么用上节课的物体进展比拟看不出物体大小、轻重对沉浮的影响,而用这两组材料进展讨论时能够看出物体的轻重、体积大小与沉浮的关系?

三、用小瓶子连续讨论:

1、潜水艇既能在水面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它是应用了什么原理呢?让我们来做个模拟试验。

2、供应试验材料:水槽,小瓶子,沙子若干,试验报告单,学生小组合作。

小瓶子沉浮试验报告单

3、组织争论:这个活动转变了什么因素,什么因素是没有转变的?

4、学生尝试用这个试验结论去分析潜水艇的工作原理。在此根底上阅读教材第6面的灰色文字:潜艇既能在水面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潜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翻开进水管道,往压载舱里装满海水,潜艇会下潜,翻开进气管道,用压缩空气把压载舱里的海水挤出舱外,潜艇就开头上浮。

5、建议有兴致的同学课外去制作简易潜水艇。

板书设计: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小球的沉浮物体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

立方体的沉浮掌握变量

小瓶子的沉浮体积大质量小易浮,体积小质量大易沉

潜水艇应用沉浮原理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1、转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转变。

2、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缘由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过程与方法:

1、用刻度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2、用橡皮泥制作成不同的外形,使之能够浮在水面上。

3、依据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做出沉浮推断。

转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转变。

熟悉到仔细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水槽1个,不溶水的橡皮泥若干块,刻度杯1个,记录表。

一、观看橡皮泥的沉浮:

1、导入: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沉的,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浮的。我们能想方法转变它们的沉浮吗?

2、把一块橡皮泥放入水里,观看它的沉浮。

3、把一块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的外形,放入水中,观看它的沉浮。

4、分析:转变橡皮泥外形,橡皮泥的质量有没有发生变化?橡皮泥的体积有没有发生变化?

二、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

1、有没有方法能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呢?

2、争论:同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外形,有的沉入水中,有的浮在水面上,这是什么缘由呢?

三、比拟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1、讲授: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排开的水量可以用量杯来进展测量。方法是:放入物体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