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可编辑版13/13SATWE结构计算中的参数选取总信息1、结构体系根据实际情况填写。该参数直接影响整体指标统计、构件内力调整、构件设计等内容。2、结构材料信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3、地下室层数:指与上部结构同时进行内力分析的地下室部分的层数。该参数对结构整体分析与设计有重要影响,无地下室时填0,有地下室时根据实际情况填写。4、嵌固端所在层号:MQIANGU=1嵌固端所在层号主要用于设计,如按《抗震规范》条对梁、柱钢筋进行调整;按《高规》条确定刚度比限值;地震组合下的设计内力调整;底部加强区起始位置等方面。软件默认嵌固层号=地下室层数,如果在基础顶嵌固,则该参数填0,如果修改了地下室层号,应注意确认嵌固端所在层号是否需要修改。如果嵌固层以下设置了地下室,则按《抗规》条,将嵌固端所在层号当做地下一层,并对嵌固端所在层号的抗震等级不降低;对于嵌固端层以下的各层的抗震等级和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分别自动设置:对于抗震等级自动设置为四级抗震等级,对于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逐层降低一级,但不低于四级。注意,该参数指的是设计时对嵌固层的构造加强,而不是计算模型的嵌固。5、与基础相连构件最大底标高〔m用来确定柱、支撑、墙柱等构件底部节点是否生成支座信息,如果某层柱或支撑或墙柱底节点以下无竖向构件连接,且该节点标高位于"与基础相连构件最大底标高"以下,则该节点处生成支座。6、裙房层数裙房层数在填写时注意要包含地下室层数。7、转换层号按实际情况填写8、加强层所在层号该参数对于筒体结构层地震剪力调整、加强层构件设计等方面有影响。9、竖向荷载计算信息:按模拟施工3加荷计算一次性加载:一次施加全部恒载,结构整体刚度一次形成。施工模拟1:结构整体刚度一次形成,恒载分层施加。这种计算模型主要应用于各种类型的下传荷载的结构。施工模拟3:采用分层刚度分层加载模型。第n层加载时,按只有1~n层模型生成结构刚度并计算,与施工模拟1相比更接近于施工过程。建议对多、高层建筑首选模拟3,低层可以按模拟1;对钢结构或大型体育场馆类〔指没有严格的标准楼层概念结构应选一次性加载。10、风荷载计算信息:一般计算方式。一般计算方式:软件先求出某层X、Y方向水平风荷载外力FX、FY,然后根据该层总节点数计算每个节点承担的风荷载值,再根据该楼层刚性楼板信息计算该刚性板块承担的总风荷载值并作用在板块质心;如果是弹性节点,则直接施加在该节点上,最后进行风荷载计算;11、地震力计算信息:计算水平地震作用12、生成绘等值线用数据选中该参数之后,后处理中的"等值线"才有数据,用来画墙、弹性楼板、转换梁以及框架梁转连梁的应力等值线。计算控制信息1、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该参数为地震作用、风荷载计算时的X正向与结构整体坐标系下X轴的夹角,逆时针方向为正,单位为度。改变该参数时,地震作用和风荷载计算时的X正向将发生改变,进而影响与坐标系方向有关的统计结果,如风荷载计算时的迎风面宽度、风荷载、地震作用计算时的层外力、层间剪力、层间位移、层刚度等指标。如果只想计算最不利方向地震作用,可在参数"斜交抗侧力构件附加方向角度"中增加相应角度来考虑。2、梁刚度放大系数按10《砼规》取值勾选该项,软件自动按《混凝土规范》表所列情况计算梁有效翼缘宽度,并根据考虑翼缘后T形截面和原矩形截面抗弯刚度比值计算刚度放大系数。这样,平面中不同位置的梁的刚度放大系数均可能不同。勾选该项,则"中梁刚度放大系数"将不起作用。3、中梁刚度放大系数如果填1表示不做放大,如果填大于1的值,则梁刚度放大系数可在1.3~2.0范围内取值。软件自动搜索中梁和边梁,对有楼板相连的梁进行刚度放大,其他情况的梁刚度不放大。4、梁刚度放大系数上限主要是考虑到选择按"梁刚度放大系数按10《砼规》取值"时,有时因为平面布置的问题,使得刚度放大系数计算值较大,因此软件提供了"刚度放大系数上限"参数,使得计算值不大于该值。一般中梁取2.0,边梁取1.5。5、连梁刚度折减系数〔地震《高规》条规定:"高层建筑结构地震作用效应计算时,可对剪力墙连梁刚度予以折减,折减系数不宜小于0.5。"6度、7度区可以取0.7,8度、9度区可以取0.5。软件根据该参数对连梁刚度进行折减,并且对按框架梁输入或墙开洞方式生成的连梁均有效。软件在计算时,对于地震作用的计算结果,软件采用折减模型的计算结果;对于非地震作用的荷载情况,软件采用不折减模型的计算结果。6、连梁刚度折减系数〔风《广高规》5.2.1高层建筑结构计算时,框架-剪力墙、剪力墙结构中的连梁刚度可予以折减,抗风设计控制时,折减系数不宜小于0.8,抗震设计控制时,折减系数不宜小于0.5;软件在计算参数中设置了风荷载计算的连梁刚度折减系数,用户可对地震作用和风荷载计算设置不同的连梁刚度折减系数。一般取1.0。7、连梁按墙元计算控制跨高比两种建模方式输入连梁,一种是先输入连梁左右墙肢,再将连梁按普通梁输入;另一种是先输入一片墙,再在墙上开洞生成墙梁。两种建模方式生成的连梁的计算模型是不同的,一种是按杆单元计算,一种是按壳元计算。当连梁截面高度较大且跨高比很小时,按杆单元的计算结果误差较大,对于按框架梁建模的连梁,当跨高比小于输入的数值时,软件自动将该梁转换为壳元模型计算,并进行更细的网格划分。8、连梁材料强度默认同墙该参数用来控制按框架梁方式输入的连梁材料强度取值,默认同墙。9、墙元细分最大控制长度〔m该参数对分析精度略有影响,对于一般工程可取0.5~1.0m。在YJK中此参数对模型的计算参数有影响,单元划分越大,剪力墙划分越粗糙,刚度越大,配筋值也越大;此参数在PKPM和MIDAS中对结构参数影响很小。10、板元细分最大控制长度〔m该参数用来控制弹性楼板网格划分时的最大长度11、短墙肢自动加密由于有限元计算时对于水平向只划分了1个单元的较短墙肢计算误差较大,程序可对长度超过0.6倍的网格细分尺度并且只划分了一个单元的较短墙肢自动增加到2个单元,以提高墙肢内力计算的准确性。12、弹性板荷载计算方式该参数用来控制指定为弹性板属性的楼板,其板上荷载的导荷方式,分两种方式:〔1平面导荷:传统方式,作用在各房间楼板上恒活面荷载被导算到了房间周边的梁或者墙上,在上部结构的考虑弹性板的计算中,弹性板上已经没有作用竖向荷载,起作用的仅是弹性板的面内刚度和面外刚度。〔2有限元计算:在上部结构计算时,恒活面荷载直接作用在弹性楼板上,不被导算到周边的梁墙上。有限元方式仅适用于定义为弹性板3或者弹性板6的楼板,不适合弹性膜或者刚性板的计算。有限元方式适用于无梁楼盖、厚板转换层等结构,可在上部结构计算结果中同时得出板的配筋,在等值线菜单下查看弹性板的各种内力和配筋结果。13、膜单元类型在计算控制参数下设置对膜单元的选项:经典膜单元〔QA4和改进型膜单元〔NQ6Star。软件一般采用的膜单元为经典膜单元,它的特点是带旋转自由度的精华非协调平面四边形等参。改进型膜元〔NQ6Star,NQ6Star单元特点是对于非规则四边形单元也可得到较合理的应力分布,在受弯矩作用情况下,可明显减少经典膜单元计算转角位移结果与理论值存在的较大误差,对温度荷载的计算可以达到Etabs的精度,对边框柱与剪力墙的协调性好等。因此在计算温度荷载时,或者边框柱结果不正常时可选用改进型膜单元计算。14、考虑梁、柱端刚域一般勾选考虑梁端刚域,不考虑柱端刚域15、墙梁跨中节点作为刚性楼板从节点一般默认勾选16、结构计算时考虑楼梯刚度一般不勾选17、梁与弹性板变形协调采用弹性板时勾选,一般不勾选18、弹性板与梁协调时考虑梁向下相对偏移一般不勾选19、刚性楼板假定一般勾选"整体指标计算采用强刚,其它计算非强刚"根据规范要求,某些整体指标的统计需要在刚性楼板假定前提下进行。如果设计人员选择该项,则软件只在计算相应结构指标时采用强制刚性楼板假定的计算结果,在计算其它指标及构件设计时采用非强制刚性楼板假定的结果。这样,设计人员只计算一次即可完成整体指标统计与构件设计。软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模型进行计算的内容主要有:层刚心、层间剪力与层间位移之比方式计算的层刚度、位移比、位移角、刚重比等。20、考虑P-△效应软件在设计结果文件中输出了结构是否应该考虑重力二阶效应的判断结果,设计人员可以参考软件输出结果进行设置。风荷载信息1、执行规范选GB50009-2012。2、地面粗糙度类别分A、B、C、D四类,按实际情况填写。3、修正后的基本风压这里所说的修正后的基本风压,是指沿海、强风地区及规范特殊规定等可能在基本风压基础上,对基本风压进行修正后的风压。对于一般工程,可按照《荷载规范》的规定采用。《高规》4.2.2条规定,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高层建筑,承载力设计时应按基本风压的1.1倍采用。对于该条规定,软件通过"荷载组合"选项卡的"承载力设计时风荷载效用放大系数"来考虑,不需且不能在修正后的基本风压上乘以放大系数。4、结构X向、Y向基本周期该参数主要用于风荷载计算时的脉动增大系数计算。由于X向、Y向风荷载对应的结构基本周期值可能不同,因此这里输入的基本周期区分X、Y方向。软件按《荷载规范》简化公式计算基本周期并作为默认值,设计人员可将计算后结构基本周期填入重新计算以得到更准确的风荷载计算结果。5、风荷载计算用阻尼比该参数主要用于风荷载计算时的脉动增大系数计算。混凝土结构默认0.05,有填充墙钢结构默认0.02,无填充墙钢结构0.01。6、承载力设计时风荷载效应放大系数《高规》条规定:"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高层建筑,承载力设计时应按基本风压的1.1倍采用"。软件提供该参数,设计人员可在此输入,软件只在承载力设计时才应用该参数。7、用于舒适度验算的风压风振舒适度验算用的风压,可参考《高钢规》相关规定。8、用于舒适度验算的结构阻尼比风振舒适度验算用的阻尼比,《高规》条建议取0.01~0.02,一般取0.02。9、精细计算方式下对柱按柱间均布风荷加载该参数用来控制风荷载施加方式,勾选则根据柱左右受风面承受的风荷载以均布荷载形式施加在柱间。该参数只在风荷载计算方式为"精细计算方式"下有效。10、考虑顺风向风振该参数用来控制风荷载计算时是否计算风振系数,一般要考虑。11、体型分段数该参数用来确定风荷载计算时沿高度的体型分段数,目前最多为3段。12、考虑横向风振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第8.5.1条规定:"对于横风向风振作用效应明显的高层建筑以及细长圆形截面构筑物,宜考虑横风向风振的影响"。一般而言,建筑高度超过150m或高宽比大于5的高层建筑可出现较为明显的横风向风振效应。13、考虑扭转风振该选项用来控制风荷载计算时是否按2012《荷载规范》8.5节考虑扭转风振影响。14、结构一阶扭转周期该参数用来计算扭矩谱能量因子,详见2012《荷载规范》附录。地震信息1、设计地震分组根据《抗震规范》附录A及地方相关标准的规定选择。2、设防烈度依据《抗震规范》及地方相关标准的规定指定设防烈度。其中幼儿园XX地区要求按7度设计,出处《XX市政府令269号文》。3、场地类别依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4、特征周期根据场地类别和设计地震分组取值。5、周期折减系数高层建筑结构整体计算分析时,只考虑了主要结构构件〔梁、柱、剪力墙和筒体等的刚度,没有考虑非承重结构构件的刚度,因而计算的自振周期较实际的偏长,按这一周期计算的地震作用偏小。因此,在计算地震作用时,对周期进行折减。《高规》条规定:"当非承重墙体为砌体墙时,高层建筑结构的计算自振周期折减系数可按下列规定取值:框架结构可取0.6~0.7;框架-剪力墙结构可取0.7~0.8;框架-核心筒结构可取0.8~0.9;剪力墙结构可取0.8~1.0。"该参数只影响地震效应计算,不影响结构固有属性分析。6、特征值分析参数在这里设置了多个参数控制计算地震特征值及地震力计算。〔1分析类型软件提供3种特征值计算方法由用户选择,常用的为WYD-RITZ法。〔2计算振型个数软件提供两种计算振型个数的方法,一是用户直接输入计算振型数,二是软件自动计算需要的振型个数。〔一用户定义振型数《抗震规范》条文说明中指出:振型个数一般可以取振型参与质量达到总质量90%所需的振型数。《高规》条规定:"抗震设计时,B级高度的高层建筑结构、混合结构和本规程第10章规定的复杂高层建筑结构,宜考虑平扭耦联计算结构的扭转效应,振型数不应小于15,对多塔楼结构的振型数不应小于塔楼数的9倍,且计算振型个数应使振型参与质量不小于总质量的90%。"〔二程序自动确定振型数勾选此项后,要求同时填入参数"质量参与系数之和〔%",软件隐含取值为90%。在此选项下,软件将根据振型累积参与质量系数达到"质量参与系数之和"的条件,自动确定计算的振型数。9、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提高〔或降低一级该参数用来设置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相对抗震措施的抗震等级的提高〔或降低,主要用于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与抗震措施的抗震等级不同的情况,如:〔1《抗震规范》条:"建筑场地为Ⅰ类时,对甲、乙类的建筑应允许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对丙类的建筑应允许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降低一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仍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2《抗震规范》条:"建筑场地为Ⅲ、Ⅳ类时,对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和0.30g的地区,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宜分别按抗震设防烈度8度<0.20g>和9度<0.40g>时各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如果场地类别和设防烈度满足条件〔1,软件会自动勾选抗震构造措施的"降低一级";如果场地类别和设防烈度满足条件〔2,软件会自动勾选抗震构造措施的"提高一级"。在wpj*.out文本文件中会分别输出抗震措施的抗震等级和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10、框支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区剪力墙抗震等级自动提高一级根据《高规》表、表,框支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区和非底部加强区的剪力墙抗震等级一般情况下相差一级。选取此项时,框支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区剪力墙抗震等级将自动提高一级,省去设计人员手工指定的步骤。11、结构阻尼比这里的阻尼比只用于地震作用计算。《抗震规范》条规定:除有专门规定外,建筑结构的阻尼比应取0.05。《抗震规范》条对钢结构抗震计算的阻尼比做出了规定。《高规》条规定:混合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下的阻尼比可取为0.04。其他情况根据相关规范规定取值。12、考虑偶然偏心《高规》条规定:"计算单向地震作用时应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如果设计人员勾选该选项,则软件在计算地震作用时,分别对X、Y方向增加正偏、负偏两种工况,偏心值依据"偶然偏心值〔相对"参数的设置,并且在整体指标统计与构件设计时给出相应计算结果。对于偶然偏心工况的计算结果,软件不进行双向地震作用计算。14、偶然偏心的计算方法一般采用等效扭矩法15、考虑双向地震作用《抗震规范》条规定:"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的结构,应计入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16、自动计算最不利地震方向的地震作用软件自动计算最不利地震作用方向,并在wzq.out文件中输出该方向,并提供"自动计算最不利地震方向的地震作用"参数。勾选该项,则软件自动计算该方向地震作用。相当于在参数"斜交抗侧力方向角度"中自动增加了一个角度方向的地震作用计算。17、活荷载重力荷载代表值组合系数指的是计算重力荷载代表值时的活荷载组合值系数,默认为0.5。18、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由"设防烈度"参数控制,默认值为《抗规》表。19、地震作用放大系数软件提供两种地震作用放大方法:全楼统一和分层设置,对于分层设置方法,可以导入时程分析的放大系数,也可以导入自定义放大系数文本,还可以将设置好的放大系数导出。20、性能设计无论按《抗规》、《高规》还是按《XX高规》进行性能设计,均不考虑地震效应和风效应的组合,不考虑与抗震等级有关的内力调整系数。选择"性能设计<抗规>"时,软件按照抗震规范附录M作为设计依据。用户可以选择"不屈服"和"弹性"性能水准,软件具体实现如下:中震不屈服:荷载效应采用标准组合,材料强度取标准值;中震弹性:荷载效应采用基本组合,材料强度取设计值;大震不屈服:荷载效应采用标准组合,材料强度取极限值;大震弹性:荷载效应采用基本组合,材料强度取设计值。需要指出的是,按照性能设计确定的配筋通常要与多遇地震的配筋取包络,如有需要,用户可通过软件的"包络设计"菜单加以实现。选择"性能设计〔高规"时,软件按照《高规》3.11作为设计依据,可选择不同的抗震性能水准。构件区分关键构件、一般竖向构件和水平耗能构件,软件默认剪力墙为关键构件,柱、支撑为一般竖向构件,梁为水平耗能构件,可在前处理中查改。五、设计信息1、最小剪重比地震内力调整《抗震规范》条条文说明中指出:"由于地震影响系数在长周期段下降较快,对于基本周期大于3.5s的结构,由此计算所得的水平地震作用下的结构效应可能太小。而对于长周期结构,地震动态作用中的地面运动速度和位移可能对结构的破坏具有更大影响,但是规范所采用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尚无法对此作出估计。出于结构安全的考虑,提出了对结构总水平地震剪力及各楼层水平地震剪力最小值的要求,规定了不同烈度下的剪力系数,当不满足时,需改变结构布置或调整结构总剪力和各楼层的水平地震剪力使之满足要求。例如,当结构底部的总地震剪力略小于本条规定而中、上部楼层均满足最小值时,可采用下列方法调整:若结构基本周期位于设计反应谱的加速度控制段时,则各楼层均需乘以同样大小的增大系数;若结构基本周期位于反应谱的位移控制段时,则各楼层i均需按底部的剪力系数的差值△λ0增加该层的地震剪力——△FEki=△λ0GEi;若结构基本周期位于反应谱的速度控制段时,则增加值应大于△λ0GEi,顶部增加值可取动位移作用和加速度作用二者的平均值,中间各层的增加值可近似按线性分布。"《抗震规范》不仅规定了最小剪重比调整系数,同时也规定了调整方法。软件按照上述方法调整层地震剪力,当底部总剪力相差较多时,结构的选型和总体布置需重新调整,不能仅采用乘以增大系数方法处理。《抗震规范》条文说明中指出:满足最小地震剪力是结构后续抗震计算的前提,只有调整到符合最小剪力要求才能进行相应的地震倾覆力矩、构件内力、位移等等的计算分析;即意味着,当各层的地震剪力需要调整时,原先计算的倾覆力矩、内力和位移均需要相应调整。软件根据最小剪重比调整结果对后续的倾覆力矩统计、内力、位移计算等均进行相应调整。2、扭转效应明显该参数与"最小剪重比地震内力调整"参数配合使用,用来处理《抗震规范》表中规定的扭转效应明显的情况。对于如何判断扭转效应明显,规范有如下解释:《抗震规范》条文说明中指出:扭转效应明显与否一般可由考虑耦联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分析结果判断,例如前三个振型中,二个水平方向的振型参与系数为同一个量级,即存在明显的扭转效应。《高规》条文说明中指出:表中所说的扭转效应明显的结构,是指楼层最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大于楼层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1.2倍的结构。3、第一、第二平动周期方向位移比例〔0~1《抗震规范》条条文说明中指出:若结构基本周期位于反应谱的速度控制段时,则增加值应大于△λ0GEi,顶部增加值可取动位移作用和加速度作用二者的平均值,中间各层的增加值可近似按线性分布。软件提供该参数,当X或Y方向结构基本周期位于速度控制段时,软件按该系数计算调整系数,填0按加速度控制段的方法取值,填1按位移控制段的方法取值,填0~1之间的数,则插值求调整系数。当X或Y方向结构基本周期不位于速度控制段时,该参数不起作用。5、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可考虑框架梁端塑性变形内力重分布对梁端负弯矩乘以调幅系数进行调幅。现浇框架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可为0.8~0.9,一般取0.85。6、梁扭矩折减系数一般取0.4。7、按层刚度比判断薄弱层方法《抗震规范》表中对侧向刚度不规则的判断条件为:该层的侧向刚度小于相邻上一层的70%,或小于其上相邻三个楼层侧向刚度平均值的80%。《高规》条对侧向刚度比的规定区分框架和非框架结构,其中对框架结构的规定与《抗震规范》的规定一致,而框剪结构的规定有区分。8、自动对层间受剪承载力突变形成的薄弱层放大调整《抗震规范》条和《高规》条均对由于层间受剪承载力突变形成的薄弱层做出了地震作用放大的规定。由于计算受剪承载力需要配筋结果,因此需先进行一次全楼配筋设计,然后根据楼层受剪承载力判断后的薄弱层再次进行全楼配筋,这样会对计算效率有影响。因此软件提供该参数,勾选该项,则软件自动根据受剪承载力判断出来的薄弱层再次进行全楼配筋设计,如果没有判断出薄弱层则不会再次进行配筋设计。9、底部嵌固楼层刚度比执行《高规》3.5.2-2《高规》规定:"…对于底部嵌固楼层,该比值不宜小于1.5"。该参数用来控制底部嵌固楼层是否执行1.5规定。10、指定薄弱层层号软件根据上下层刚度比判断薄弱层,并自动进行地震作用调整,但对于竖向不规则的楼层不能自动判断为薄弱层,需要设计人员手工指定。可用逗号或空格分隔楼层号。11、薄弱层地震力放大系数该参数用于薄弱层的地震力放大。《抗震规范》条规定:"平面规则而竖向不规则的建筑,应采用空间结构计算模型,刚度小的楼层的地震剪力应乘以不小于1.15的增大系数。"《高规》条规定:"侧向刚度变化、承载力变化、竖向抗侧力构件连续性不符合本规程第、、条要求的楼层,其对应于地震作用标准值的剪力应乘以1.25的增大系数。"默认值为1.25。12、0.2V0分段调整《抗震规范》条、《高规》条对框剪结构框架剪力调整做出了相关规定。对于筒体结构的地震剪力调整,在将结构体系设为"框筒结构"或"筒中筒结构"后,软件自动按《高规》条判断并调整框架部分及剪力墙部分地震剪力,并在文件中输出调整系数。13、0.2V0调整上限该参数指的是0.2V0调整时放大系数的上限,默认为2;如果输入负数,则无上限限制。活荷载信息1、设计时折减柱、墙活荷载该参数用来控制在设计时是否折减柱、墙活荷载,按荷载规范确。2、折减系数该参数用来设置相应楼层数时的折减系数,软件提供的选项及参数默认值与《荷载规范》的规定相一致。注意有地商情况的取值:以33层高层举例,其中商业2层,住宅31层,则20层以上的折减系数为:〔31*2.0*0.55+2*3.5/〔31*2+2*3.5=0.5953、活荷不利布置最高层号《高规》高层建筑结构内力计算中,当楼面活荷载大于4kN/m2时,应考虑楼面活荷载不利布置引起的结构内力的增大。4、梁活荷载内力放大系数《高规》条规定:"高层建筑结构内力计算中,当楼面活荷载大于4kN/m2时,应考虑楼面活荷载不利布置引起的结构内力的增大;当整体计算中未考虑楼面活荷载不利布置时,应适当增大楼面梁的计算弯矩。"该放大系数通常可取为1.1~1.3,活载大时选用较大数值。输入梁活荷载内力放大系数是考虑活荷载不利布置的一种近似算法,如果用户选择了活荷载不利作用计算,则本系数填1即可。如果在计算时同时考虑了活荷载不利布置和活荷载内力放大系数,则软件只放大一次性加载的活载计算结果。5、楼面梁活荷载折减设置软件允许梁活荷载折减与柱、墙活荷载折减同时设置,并在计算与设计时避免重复折减。七、构件设计信息该选项卡主要提供与构件设计相关的参数设置。1、柱配筋计算方法对于混凝土柱的配筋设计,目前软件提供了两种方法:单偏压和双偏压。单偏压指按照《混凝土规范》6.2节的相关规定计算;双偏压指按照《混凝土规范》附录E的相关规定计算。一般采用单偏压计算,则需定义角柱,对于角柱、异形柱,软件自动采用双偏压方式配筋。2、连梁按对称配筋设计选择该项,则连梁正截面设计时按《混凝土规范》条对称配筋公式计算配筋;否则按普通框架梁设计;一般不勾选。3、框架梁梁端配筋考虑受压钢筋影响《抗震规范》条规定:"梁端计入受压钢筋的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和有效高度之比,一级不应大于0.25,二、三级不应大于0.35。"《抗震规范》条规定:"梁端截面的底面和顶面纵向钢筋配筋量的比值,除按计算确定外,一级不应小于0.5,二、三级不应小于0.3。"如果勾选该项,则软件在框架梁端配筋时确保受压钢筋与受拉钢筋的比例满足规范要求,且使得受压区高度也满足规范要求;不勾选该项,则软件在配筋时与跨中截面的配筋方式一致,即先按单筋截面设计,不满足才按双筋截面设计,不考虑上述规定;一般勾选。4、矩形混凝土梁按T形梁配筋《混凝土规范》条规定:"对现浇楼盖和装配整体式楼盖,宜考虑楼板作为翼缘对梁刚度和承载力的影响。"勾选该项,软件自动按《混凝土规范》表所列情况计算梁有效翼缘宽度,并按考虑翼缘后T形截面进行配筋设计,软件只考虑受压翼缘的影响。一般勾选梁刚度放大后不勾选此项。5、柱剪跨比计算方法软件提供两种算法:简化方法〔Hn/2h0和通用方法〔M/Vh0,并将剪跨比输出到wpj文件中。6、墙柱配筋设计考虑端柱一般不勾选7、墙柱配筋设计考虑翼缘墙即是否按照组合墙方式配筋。软件处理:勾选此项,则软件对剪力墙的每一个墙肢计算配筋时,考虑其两端节点相连的部分墙段作为翼缘,按照组合墙方式计算配筋。软件考虑的每一端翼缘将不大于墙肢本身的一半,如果两端的翼缘都是完整的墙肢,则软件自动对整个组合墙按照双偏压配筋计算,一次得出整个组合墙配筋;如果某一端翼缘只包含翼缘所在墙的一部分,则软件对该分离的组合墙按照不对称配筋计算,得出的是本墙肢配筋结果。对于单独的矩形墙肢,是否勾选此项软件都按照单墙肢的对称配筋计算。剪力墙墙柱的配筋简图的两端配筋结果,是否勾选此项的表示方式不同。不考虑翼缘墙时,给出一个配筋数值,表示按照对称配筋的纵筋值;考虑翼缘墙时,给出两个配筋数值,因为软件按照不对称配筋得出的墙肢两端可能是不同的纵筋计算结果。一般不勾选。8、与剪力墙面外相连的梁按框架梁设计该参数用来控制两端均与剪力墙面外相连梁是否按框架梁设计,勾选该项,则抗震等级同框架梁;否则按非框架梁设计。由项目专负确定。9、验算一级抗震墙施工缝该参数用来控制一级抗震时抗震墙是否按《高规》条验算水平施工缝。10、框架柱的轴压比限值按框架结构采用《高规》条规定:"当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的50%但不大于80%时…,框架部分的抗震等级和轴压比限值宜按框架结构的规定采用。"《高规》条规定:"当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80%时…,框架部分的抗震等级和轴压比限值应按框架结构的规定采用。"软件提供该参数,由设计人员确定框架柱的轴压比限值是否按框架结构采用。11、剪力墙构造边缘构件的设计执行《高规》7.2.16-4《高规》条对抗震设计时,连体结构、错层结构及B级高度高层建筑结构中剪力墙〔筒体构造边缘构件的最小配筋做出了规定。该选项用来控制剪力墙构造边缘构件是否按照《高规》条执行。一般勾选。八、材料信息1、混凝土容重〔kN/m3当考虑构件表面粉刷重量后,混凝土容重宜取26~27。XX公司框架取25.5、框剪及框架-核心筒、剪力墙取26。2、砌体容重〔kN/m3砌体结构的容重。3、钢材容重〔kN/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中国活血止痛片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受阻胺光稳定剂622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分式与分式方程2分式的乘除法第1课时分式的乘除法课件鲁教版五四制
- 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阶段专训第4招分式化简求值的常见题型习题课件鲁教版五四制
- 2024年山西客运资格证考试题库答案及解析
- 2024年百色道路旅客运输驾驶员继续教育试题
- 2024年内蒙古客运从业资格证考试题库答案解析
- 2024年桂林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题
- 2024年三明客运从业资格证
- 2024年四川客运从业资格证考试试题答案解析
- 躬耕教坛强国有我教师心得体会范文(10篇)
- 招投标管理招聘面试题及回答建议(某大型国企)2025年
- 2024年医院传染病管理制度范文(二篇)
- 2025届清华大学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语文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4年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 4.2 整式的加法与减法 第2课时 去括号
- 2024年秋季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设计
- 期末知识点复习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 《江苏省一年级上学期数学第二单元试卷》
- 2024中国通信服务股份限公司招聘高频500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数学七年级上册《合并同类项》说课-课件
- 2024新教材高中政治 第一单元 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体制 第一课 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1.1《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教案 部编版必修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