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设施栽培环境调控措施_第1页
果树设施栽培环境调控措施_第2页
果树设施栽培环境调控措施_第3页
果树设施栽培环境调控措施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果树设施栽培环境调控措施摘要:本文从温度、光照、湿度、气体、肥力等方面介绍了设施果树栽培环境调控措施,以期为生产提供参考。关键词:果树 设施栽培 环境调控技术近年来,随着设施果蔬栽培技术的不断成熟,各地将设施栽培作为提高农民收入的支柱性产业,大力发展和普及,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调控好设施内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子是决定果树设施栽培成败的关键。1温度调控措施果树设施具有明显的增温保温效果, 设施温度管理有两个关键时期:一是从现蕾至盛花期,要求温度调控昼夜 20°C或昼20C夜温稍低,温度过高过低都将产生不利的影响。二是果实生育后期,昼夜最适温度25C左右,最高不超过30C,温度太高,会造成果皮粗糙、颜色浅、糖酸度下降。因此温度是设施环境调控的重要因子。对温度的控制主要有保温、加温和降温几个方面。1.1保温、增温措施1.1.1多层覆盖:如在大棚内套小棚,小棚内加盖地膜。1.1.2棚前挖防寒沟:在大棚前沿外侧挖深 50厘米、宽40厘米,与大棚等长的平底沟,沟底铺一层旧薄膜,填入秸草,上面再覆盖薄膜防止漏水。这种沟不仅能阻止棚内土壤热量外传,而且能防止大棚前沿作物根系遭受低温伤害1.1.3棚后建风障:在大棚北侧,沿棚向用芦苇、高粱秆等搭成与地面夹解70度的风障,风障上加盖一层旧薄膜。这种风障不仅能够挡风,而且还具有反光作用。1.1.4棚上覆盖草苫、草帘:日落前,在大棚上覆盖草苫、草帘等,其内侧选用保温性好的蒲草或稻草,外侧加芦花等,覆盖物厚4厘米、宽2米。这种覆盖物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1.1.5棚内喷涂防水滴剂:普通薄膜喷涂SN防水滴剂后,不易形成小水滴,透光率可提高35%,增温效果明显。1.2降温措施1.2.1减少光照透过率。遮光具有较好的降温效果,一般遮光20%〜40%,能降温2〜4°C。遮光常在夏季光强且温度高的季节或在移苗后促进缓苗时应用。主要采用塑料薄膜抹泥浆法,以及覆盖苇帘、竹帘、遮阳网、普通纱网、不织布等。1.2.2增大潜热消耗,减少地热贮存。地面灌井水或喷水,增大土壤蒸发耗热,且与通风结合,以避免棚室内空气湿度过大。还可用井水喷淋棚室屋面,达到降温效果。1.2.3加强通风、换气。采用自然通风,即在棚膜落地处内侧设80〜100厘米高的地裙,然后在其上部扒缝放风。此外,棚室顶部还需扒缝放风或烟囱式放风。 通风能促进棚室内外热交换,利于降温。1.2.4汽化冷却。在炎热夏季,运用喷雾降温法,即在进风口安装喷雾器,然后用循环水喷洒进入室内的热空气。由于汽化需要吸收热量而使空气温度下降。2设施内光照调控措施针对果树设施内光照强度弱、光谱质量差、光照时间短的特点,在光照因子的调控上,应采取多种措施改善光照状况。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2.1选择透光率高的覆盖材料。目前生产中应用较为普遍的果树设施塑料薄膜,按合成的树脂原料可分为 聚乙烯棚膜、聚氯乙烯棚膜、乙烯-醋酸乙烯棚膜。其中聚乙烯膜应用最广,其次是聚氯乙烯棚膜。2.2合理安排棚室设施结构。充分考虑不同树种、品种生长发育习性的差异,在保证环境条件便于调控、紧固耐用、抗性较强的基础上,适当降低棚体高度,以增加果树下部光照;尽量减少支柱、立架、墙体等附属物的遮光挡阴。2.3铺设反光地膜。铺设反光地膜于设施内地面或竖挂于棚内墙体一侧,可充分利用反射光线,大大增强或改善设施内光照状况。2.4人工补光技术。果树设施栽培遇连阴雨天,树的超早期保护栽培,需进行人工补光,以弥补设施光照的不足,并促进有机物质的合成和代谢。人工补光栽培所用的光源有荧光灯(40〜100瓦)、水银灯(350瓦)、卤化金属灯(400瓦)、钠蒸气灯(350瓦)。2.5经常保持棚膜清洁。如果透明材料不清洁,使用时间长而染尘、老化等因素,其透光率甚至不足自然光的50%。3温室内湿度调控技术湿度是影响温室栽培作物病害发生的主要因素 ,设施内维持一定的空气湿度对作物是有利的。 设施内湿度的调控主要通过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调控来实现。3.1空气湿度调控措施3.1.1增加湿度的方法:喷雾、湿帘、灌溉、控制通风等。3.1.2降低空气湿度的方法:通风换气、加温排湿、地膜覆盖、控制灌水及除湿设备等。3.2土壤湿度的调控措施合理灌溉是土壤湿度调节的主要措施,主要方法有:膜下沟灌法、喷灌法、膜下滴灌法、膜下软管滴灌等,上述灌溉方法具有节约用水、保持良好土壤环境、利于提高地温、省工、省力以及空气湿度小,减轻病害发生等优点,设施栽培应大力提倡。4设施内CO2浓度调控措施设施内二氧化碳由于果树不断光合作用的消耗又得不到外界的流通补充而表现为气源缺乏,浓度降低,抑制了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减少了经济产量、降低了果树的抗逆性。因此,设施内二氧化碳的调节仅是一种补充的过程。二氧化碳的调节方法有如下几种:4.1增施有机肥是生产中补充CO2最为现实的方法。试验证明,有机肥施入土壤中经过腐烂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碳。4.2通风换气。在外界温度允许的情况下,坚持每天通风换气,达到设施内CO2的自然补充。4.3燃烧法补充CO2。通过燃烧白煤油、液化石油等,释放CO2。4.4二氧化碳气肥。固体CO2气肥为褐色,直径1.0毫米,扁形或扁圆形固体颗粒,每粒0.6克,含CO20.08—0.096克;折合每亩施入40公斤,棚室CO2浓度可达1000mg/L,施入后6天始释放出CO2,有效期90天,高效期30—40天;释放完CO2的肥料残渣含有效磷20.7%,速效氮肥11.0%,是很好的复合肥。一般于果树开花前10天左右施入,挖2厘米左右深的条沟,施入后盖浅土(1—2厘米)。4.5化学法(二氧化碳发生器)。在防硫酸腐蚀的容器中用硫酸和碳酸盐反应释放出CO2。使用时顺棚体方向每隔6-7米左右放置一CO2发生器(如塑料桶等)。将发生器吊在棚架上,容器口略高于果树,装入适当比例的硫酸和碳酸盐,让其混合反应。参考文献[1]林羽,胡方南果树设施栽培的环境调控技术[J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