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解剖学-神经系统_第1页
系统解剖学-神经系统_第2页
系统解剖学-神经系统_第3页
系统解剖学-神经系统_第4页
系统解剖学-神经系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神经系统

课件目录索引脊髓脑干外形脑干内部结构非脑神经核长上、下行纤维束小脑间脑端脑端脑侧脑室周围神经总论腰丛脑神经总论面神经内脏神经感觉传导路运动传导路脑和脊髓被膜脑和脊髓血管22023/2/17神经系统总论神经系统的区分:根据位置划分: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和内脏神经。根据神经纤维性质:运动神经:或传出神经。感觉神经:或传入神经。根据神经支配对象:躯体神经:支配骨骼肌、皮肤等。内脏神经:又可分为内脏运动神经和内脏感觉神经,其中内脏运动神经主要支配心肌、平滑肌、腺体,又可以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种。32023/2/17神经系统总论(续)神经元组成:胞体和轴突。神经元划分:根据突起的多少:多极神经元、假单极神经元和双极神经元。根据功能: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联络神经元。神经纤维:神经元较长的突起被髓鞘和神经膜所包裹,称神经纤维。42023/2/17神经系统总论(续)—常用术语灰质:中枢部,神经元胞体及树突的聚集部位。皮质:大、小脑表面的灰质。神经核:中枢部除皮质外,形态、功能相似的一团灰质。白质:中枢部,神经纤维的聚集部位。髓质:大、小脑深面的白质。纤维束:中枢部,起止、行程和功能基本相同的神经纤维聚合在一起称为纤维束。神经节:周围部,形态、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处,根据功能可分为感觉神经节和内脏运动神经节。神经:周围部,神经纤维的聚集部位。52023/2/17中枢神经系统脊髓脊髓的位置和外形位置:椎管内,上端平枕骨大孔,下端成年人平L1下缘(新生儿平L3)。外形:颈膨大:C4~T1,主要支配上肢。腰骶膨大:L2~S3,主要支配下肢。脊髓表面有6条沟:其中前外侧沟和后外侧沟内分别有脊神经前根和后根。脊髓节段:共31个,其中C8,T12,L5,S5,Co1。脊髓节段和椎骨的对应关系:上颈髓(C1~4):与同序数颈椎对应。下颈髓和上胸髓(C5~C8,T1~T4):-1中胸髓(T5~T8):-2下胸髓(T9~T12):-3腰髓:平第10~12胸椎;骶髓和尾髓:第1腰椎。马尾:椎管内,腰、骶、尾部的脊神经在穿椎间孔前的神经根称马尾。72023/2/17脊髓内部结构——灰质主要包括灰质和白质,灰质位于脊髓中央管周围,呈“H”形,分为:后角:Ⅰ层:后角边缘核。Ⅱ层:胶状质,与痛觉有关。Ⅲ、Ⅳ层:后角固有核,与浅感觉传递有关,Ⅰ~Ⅳ层组成后角头。Ⅴ、Ⅵ:后角颈和后角基底部,与调节运动有关。中间带:位于前角和后角之间,其中T1~L3节段中间带向外侧突出,称侧角。Ⅶ层:占中间带的大部分。胸核:又称背核或Clarke柱,仅见于C8~L3,为脊髓小脑后束的起核。中间内侧核:见于脊髓全长,接受内脏感觉纤维。中间外侧核:见于T1~L3侧角,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所在部位。骶副交感核:见于S2~S4节段外侧部,是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脊髓部所在地。前角:Ⅷ层:前角底部,多为中间神经元。Ⅸ层:位于前角最腹侧,主要由前角运动神经元组成,包括支配梭外肌的α运动神经元和支配梭内肌的γ运动神经元。在颈、腰骶膨大处分为内、外侧两群,前角内侧核支配躯干肌,前角外侧核支配四肢肌。Ⅹ层:中央灰质82023/2/17脊髓白质根据位置可分为3个索:后索:薄束和楔束。外侧索:脊髓小脑后束脊髓丘脑侧束脊髓小脑前束皮质脊髓侧束前索:脊髓丘脑前束皮质脊髓前束根据纤维方向可分为上行纤维束和下行纤维束。92023/2/17上行纤维束包括管理本体感觉的薄束、楔束;脊髓小脑束,及管理痛温触觉的脊髓丘脑束。薄束和楔束位置:脊髓后索,T5以下后索内均为薄束占据;T4以上,薄束占据后索的内侧部,楔束占据外侧部。功能: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感受器在肌、腱、关节、骨膜及皮肤。起核:薄束起于T5以下脊神经节细胞,楔束起于T4以上脊神经节细胞。终核:延髓末端的薄束核和楔束核。纤维排列:SLTC由内侧向外侧排列,临床上可以根据此点判别髓内瘤和髓外瘤。损伤表现:同侧伤平面以下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障碍。112023/2/17ST5T4C肌腱、关节等薄束核楔束核薄束楔束本体感觉传导示意图122023/2/17脊髓小脑后束和前束位置:外侧索周边。功能:传递下肢和躯干下部本体感觉至小脑。给小脑完成运动调节时提供信息来源,是非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通路的一部分。起核:脊髓小脑后束起于背核(见于C8~L3);脊髓小前束起于腰骶膨大Ⅴ~Ⅶ层终核:小脑皮质132023/2/17脊髓丘脑束起核:脊髓Ⅰ、Ⅳ到Ⅶ层。终核:丘脑腹后外侧核。交叉:在脊髓内逐节经白质前连合交叉。位置:脊髓内位于前索(脊髓丘脑前束)和外侧索(脊髓丘脑侧束)。功能:对侧躯干、上下肢的痛温觉(侧束)和粗触觉、压觉(前束)。纤维投影:SLTC由外侧向内侧排列。142023/2/17SLTC皮肤痛、温、触觉感受器背侧丘脑脊髓Ⅰ、Ⅳ~Ⅶ板层细胞脊髓丘脑束髓内瘤髓外瘤背外侧束152023/2/17皮质脊髓束起核:主要起于大脑中央前回及中央旁小叶的大锥体细胞。(躯体运动中枢)终核:脊髓前角运动细胞。行程:经过端脑的内囊后肢、中脑大脑脚底、脑桥基底部、延髓锥体深部,至脊髓。在脊髓内可分为3条束:皮质脊髓侧束:脊髓外侧索内,支配同侧脊髓前角运动细胞(主要为四肢肌)皮质脊髓前束:前索内,纤维主要交叉到对侧,支配对侧脊髓前角(主要为躯干肌),同时有部分纤维始终不交叉。Barne前外侧束:由不交叉纤维组成,大部分终于颈髓。所以,支配躯干肌的神经元接受双侧皮质脊髓束的支配。功能:控制骨骼肌随意运动。162023/2/17下行纤维束

起自脑的不同部位,终于脊髓或脑干的运动核,其中终于脊髓的有皮质脊髓束、红核脊髓束、前庭脊髓束等,共同管理骨骼肌的运动。皮质脊髓侧束支配同侧脊髓前角细胞脊神经90%纤维交叉10%不交叉组成皮质脊髓前束大部分越边支配对侧前角小部分始终不交叉纤维支配同侧前角上运动神经元下运动神经元182023/2/17其它下行纤维束红核脊髓束:起自中脑红核,交叉下行终于脊髓Ⅴ~Ⅶ层;主要能使屈肌兴奋。前庭脊髓束:起自前庭神经外侧核,止于同侧脊髓第Ⅷ层,主要能使伸肌兴奋。网状脊髓束:起自脑干网状结构,大部分止于同侧脊髓Ⅶ、Ⅷ层,主要控制躯干肌、肢体近端肌。顶盖脊髓束:起自上丘,交叉后止于对侧颈髓的Ⅵ、Ⅷ层,主要能兴奋颈肌,与听觉反射有关。内侧纵束:192023/2/17脊髓功能传导功能:作为上、下行传导通路的中继站。反射功能:指脊髓固有的反射,反射弧不经过脑,主要包括两种:躯体反射:牵张反射:如膝跳反射、跟腱反射等。屈曲反射:是一种保护性反射。病理反射:如Babinski征。内脏反射:如排尿反射和排便反射等。202023/2/17脊髓损伤的一些表现脊髓全横断:伤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全丧失。脊髓灰质炎:损伤脊髓前角,表现为某些肌群的弛缓性瘫痪。脊髓半切综合征:Brown-Sequardsyndrome,同侧伤平面以下本体感觉、精细触觉丧失;同侧肢体硬瘫;对侧伤平面下1~2节以下痛、温觉丧失,触觉存在。212023/2/17脑可分为6部分:端脑、间脑、中脑、脑桥、延髓和小脑。脑干外形延髓medullaoblongata:腹侧面:①前正中裂两侧为锥体,内含皮质脊髓束;②锥体与橄榄之间为Ⅻ;③橄榄后沟有ⅨⅩⅪ。背侧面:①上半部组成菱形窝下半;②下半部有薄束结节和楔束结节及小脑下脚。脑桥pons:腹侧面:①基底沟,内有基底动脉;②延髓脑桥沟,由内侧向外侧有ⅥⅦⅧ;③小脑中脚;④基底部与小脑中脚之间为Ⅴ。背侧面:与延髓上半部共同组成菱形窝。232023/2/17菱形窝——第四脑室底菱形窝:内侧隆起:髓纹以上:面神经丘:内含展神经核和面神经膝。髓纹以下:舌下神经三角:内含舌下神经核迷走神经三角:内含迷走神经背核前庭区:内含前庭神经核;前庭区外侧角上有一小隆起,称听结节,内含蜗神经后核。第四脑室:位于菱形窝与小脑之间,窝底即菱形窝,窝顶前部为小脑上脚和上髓帆;窝顶后部为下髓帆和第四脑室脉络组织,脉络组织上的部分血管反复分支缠绕成丛,夹带着软脑膜和室管膜上皮突入室腔,形成第四脑室脉络丛,能产生脑脊液。并经第四脑室正中孔和第四脑室外侧孔注入蛛网膜下腔。242023/2/17中脑外形腹侧面:大脑脚:由腹侧向背侧可分为3部分,大脑脚底、黑质和中脑被盖。脚底由大量下行纤维组成,主要包括中间3/5的锥体束;内侧1/5的额桥束和外侧1/5的顶、枕、颞桥束。脚间窝:动眼神经(Ⅲ)经过。窝底为后穿质:主要为大脑后动脉中央支穿入。背侧面:上丘:接受外侧膝状体纤维,主要与视觉反射有关。下丘:接受内侧膝状体纤维,主要与听觉反射有关。252023/2/17脑干内部结构脑干外形复习:Pic1

Pic2内部结构包括脑神经核、非脑神经核、长上下行纤维束及网状结构。脑神经核的性质和分类脑神经核与Ⅲ-Ⅻ脑神经相关,共有7种性质:一般躯体运动核:包括4个核,支配舌肌和眼外肌。特殊内脏运动核:支配由鳃弓衍化的骨骼肌,也包括4个核。一般内脏运动核(副交感核):支配心肌、平滑肌和腺体,也是4个核。一般内脏感觉核:脏器和心血管的一般感觉。特殊内脏感觉核:味觉。一般躯体感觉核:头面部一般感觉。特殊躯体感觉核:内耳的听觉和平衡觉。272023/2/17脑神经核机能柱的位置 7种性质的脑神经核在脑干内排列成纵向的6个机能柱,其中一般和特殊内脏感觉核在一个核上。一般躯体运动柱:邻近中线。特殊内脏运动柱:位于一般躯体运动柱的腹外侧,脑干网状结构内。一般内脏运动柱:躯体运动柱的外侧,紧邻界沟。内脏感觉柱:即孤束核,界沟外侧。一般躯体感觉柱:孤束核的腹外侧。特殊躯体感觉柱:孤束核的外侧。 Pic1

Pic2282023/2/17脑神经核投影292023/2/17302023/2/17各脑神经核的位置和功能按机能柱划分一般躯体运动柱动眼神经核(Ⅲ):中脑上丘水平。动眼神经外侧核:成对,支配同侧的下直肌、内直肌、下斜肌及对侧的上直肌。中央尾侧核:不成对,支配双侧的上睑提肌。(注:一侧的动眼神经均为支配同侧的纤维组成。)滑车神经核(Ⅳ):中脑下丘水平。支配对侧上斜肌,但滑车神经支配同侧。展神经核(Ⅵ):脑桥面神经丘深面。支配同侧外直肌。舌下神经核(Ⅻ):延髓舌下神经三角的深面。支配同侧舌肌。322023/2/17332023/2/17特殊内脏运动柱三叉神经运动核(Ⅴ):脑桥中部,支配咀嚼肌、二腹肌前腹、下颌舌骨肌、腭帆张肌和鼓膜张肌。面神经核(Ⅶ):脑桥下部,在脑干内先形成面神经膝,向背内侧绕过展神经核,出脑后支配面肌、颈阔肌、二腹肌后腹、茎突舌骨肌和镫骨肌。疑核(ⅨⅩⅪ):延髓,支配咽肌和喉肌。副神经核(Ⅺ):上颈髓,支配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342023/2/17面神经膝352023/2/17一般内脏运动柱(副交感)动眼神经副核(Ⅲ):又称Edinger-Westphal核,上丘阶段。发出节前纤维在睫状神经节换元后支配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上泌涎核(Ⅶ):脑桥下部,发出节前纤维经两个神经节换元。翼腭神经节:支配泪腺、鼻腔粘膜腺等。下颌下神经节:支配下颌下腺和舌下腺。下泌涎核(Ⅸ):延髓橄榄上部,发出节前纤维在耳神经节换元后支配腮腺分泌。迷走神经背核(Ⅹ):延髓迷走神经三角深面,发出节前纤维到器官旁或内的终节换元,支配颈、胸、腹(腹腔实质性器官及结肠左曲以上消化管)的脏器活动,如这些部位的心肌、平滑肌和腺体。362023/2/17内脏感觉柱—孤束核位置:脑桥下部至延髓,界沟外侧,内侧邻迷走神经背核。接受纤维:味觉核:孤束核头端,接受面神经和舌咽神经传来的味觉纤维。心-呼吸核:孤束核尾端,接受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传回的一般内脏感觉纤维。经橄榄中部横切面经蜗神经核水平切面372023/2/17一般躯体感觉柱三叉神经脑桥核:头面部触压觉。三叉神经脊束核:外侧与三叉神经脊束贴邻,并接受该束终止。与头面部痛温觉有关。该核除接三叉神经传入外,还接受Ⅶ、Ⅸ、Ⅹ的一般躯体及一般内脏感觉纤维。三叉神经中脑核:该核相当于感觉神经节,是外周神经节在中枢内聚集的特殊现象,属假单极神经元。主要与传导头面肌的本体感觉有关。382023/2/17特殊躯体感觉柱蜗神经核:由蜗背侧核和蜗腹侧核组成。接受螺旋神经节传来的听觉纤维,发出纤维组成外侧丘系。前庭神经核群:包括前庭下核、内侧核、外侧核和上核。接受:前庭神经传出:前庭脊髓内侧束:协调眼球运动和头部姿势前庭脊髓外侧束:协调抗重力和肌张力前庭小脑纤维:参与小脑对平衡感觉的调节。前庭-丘脑-大脑纤维:形成平衡意识。前庭与网状结构的双向纤维:是晕动病的解剖学基础。392023/2/17非脑神经核

不与脑神经直接相关,而是作为脑干低级中枢,或上、下行通路的中继站。402023/2/17中脑的非脑神经核下丘:听觉反射中枢。接受:外侧丘系传出:①到内侧膝状体,完成听觉传导;②到上丘,通过顶盖脊髓束完成听觉反射。上丘:视觉反射中枢。接受:①视束;②大脑、下丘等处。传出:主要为顶盖脊髓束,到颈髓节段,完成视觉反射功能。412023/2/17中脑的非脑神经核顶盖前区:位于中脑和间脑交界处,为瞳孔对光反射的中枢。红核:接受:小脑上脚纤维及大脑皮质的投射纤维传出:红核脊髓束,控制躯体运动。由于小脑上脚纤维是交叉的,而红核脊髓束也左右交叉,所以小脑对躯体的支配是同侧支配。黑质:主要由多巴胺能神经元组成,黑质与纹状体之间有往返纤维联系,黑质细胞的变性,会导致震颤麻痹或Parkinson病。422023/2/17脑桥的非脑神经核上橄榄核:位置:脑桥中下部,内侧丘系外侧,脊髓丘脑束背侧。(可参照书本P341的图17-23)接受:双侧蜗腹侧前核。传出:加入两侧外侧丘系。功能:根据双耳传导声波的时间差和强度差,对声音来源进行空间定位。脑桥核:位置:脑桥基底部纵横纤维之间。接受:大脑各个叶的纤维,包括额桥束、顶桥束、枕桥束、颞桥束。传出:交叉后组成小脑中脚传入对侧小脑。功能:是大脑和小脑之间的主要中继站,对运动进行控制。432023/2/17延髓的非脑神经核薄束核与楔束核:位置:薄束结节和楔束结节的深面接受:薄束和楔束传出:交叉形成内侧丘系功能:传递躯干和四肢的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下橄榄核:位置:橄榄深面。接受:脊髓、脑干及大脑的广泛传入。传出:组成下橄榄核小脑纤维与脊髓小脑后束一起共同组成小脑下脚,传入小脑。功能:参与修饰小脑对运动的控制,并参与小脑对运动的学习记忆和对反射的修饰。442023/2/17脑干的白质上行纤维束传递感觉纤维;下行纤维束传递运动纤维。上行纤维束主要包括四个丘系:内侧丘系:四肢、躯干的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外侧丘系:听觉脊髓丘系:四肢、躯干的痛温觉和粗触觉三叉丘系:头面部痛温触觉462023/2/17内侧丘系纤维起止:起核:薄束核和楔束核。终核:丘脑腹后外侧核。行程:延髓:中线和下橄榄核之间,锥体背侧。脑桥:被盖腹侧边缘,与基底部相邻。中脑:红核的外侧。功能:对侧躯干和四肢的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骶、腰、胸、颈在该系的投射关系:延髓:由前向后。脑桥和中脑及丘脑腹后外侧核:由外侧向内侧。472023/2/17外侧丘系起核:双侧上橄榄核及对侧蜗神经核。终核:下丘。交叉纤维:斜方体。功能:听觉传导。482023/2/17脊髓丘脑束起核:脊髓Ⅰ、Ⅳ到Ⅶ层。终核:丘脑腹后外侧核。交叉:在脊髓内逐节经白质前连合交叉。功能:对侧躯干、上下肢的痛温觉(侧束)和粗触觉(前束)。纤维投影:SLTC由外侧向内侧排列。病例492023/2/17SLTC皮肤痛、温、触觉感受器背侧丘脑脊髓Ⅰ、Ⅳ~Ⅶ板层细胞脊髓丘脑束髓内瘤髓外瘤背外侧束502023/2/17病例分析

女,32岁,一年前无诱因出现颈后痛,咳嗽时向头部左侧放散。此后右脚和左脚先后出现麻木,并渐向上扩展。左侧上下肢无力,逐渐加重。近两个月来右侧肢体也无力,咳嗽和大小便费力。检查发现:双侧上下肢腱反射亢进,左侧尤为明显,双侧病理反射阳性;左侧C3以下痛、温觉减退,精细触觉和深感觉消失;右侧C3以下痛、温觉消失,深感觉稍差,脑神经无异常。经分析可能为颈部占位性病变,可能为:髓内瘤还是髓外瘤?左侧还是右侧?512023/2/17三叉丘系起核:三叉神经脊束核;三叉神经脑桥核。终核:丘脑腹后内侧核。功能:对侧头面部痛、温、触觉。522023/2/17脊髓小脑前、后束脊髓小脑后束:经小脑下脚入小脑。脊髓小脑前束:经小脑上脚入小脑功能:将本体感觉信息传向小脑,给小脑完成运动调节时提供信息来源,是非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通路的一部分。532023/2/17内侧纵束起核:前庭神经核。终核:上行:Ⅲ、Ⅳ、Ⅵ。下行:Ⅺ。功能:协调左右眼球之间的运动;及眼球运动与头颈运动之间的配合。542023/2/17下行纤维束—锥体束起核:主要起于大脑中央前回及中央旁小叶的大锥体细胞。(躯体运动中枢)终核:脑干:躯体运动核(4对);特殊内脏运动核(4对)。脊髓:脊髓前角运动细胞。行程:端脑:内囊膝及后肢。(具体部位以后介绍)中脑:大脑脚底。脑桥:基底部。延髓:锥体深部。脊髓:前索和外侧索。功能:控制骨骼肌随意运动。552023/2/17皮质脊髓侧束支配同侧脊髓前角细胞脊神经90%纤维交叉10%不交叉组成皮质脊髓前束大部分越边支配对侧前角小部分始终不交叉纤维支配同侧前角上运动神经元下运动神经元562023/2/17起自脑干的下行纤维束红核脊髓束:起于中脑红核,主要控制躯体屈肌肌张力。顶盖脊髓束:起于中脑上丘,参与完成视听反射。前庭脊髓束:起于脑桥前庭神经核,主要控制躯体伸肌肌张力。网状脊髓束:起于延髓的网状结构,运动控制。内侧纵束:前面已有详细叙述。572023/2/17脑干网状结构定义:脑干内除了脑神经核、界限明确的非脑神经核及长上下行纤维之外的大部分区域。主要核团:向小脑投射的核群,中继脊髓、脑干、大脑等对小脑的传入联系。中缝核群,含5-羟色胺能神经元,主要有对痛觉传递的调制;对心血管运动的控制;及参与睡眠机制等。内侧核群,是网状结构的效应区。外侧核群,是网状结构的感应区。主要功能组合:上行网状激动系统:与维持人体觉醒状态有关。躯体运动:通过网状脊髓束控制运动。内脏运动:延髓的网状结构中含有心血管中枢和呼吸中枢。582023/2/17自学部分脑干各部代表性横切面。代表性脑干损伤及其临床表现。(要求看,并能理解其意思)592023/2/17小脑位置:颅后窝,上方为小脑幕及大脑枕叶。外形及分叶:按形态分为:绒球小结叶;前叶和后叶按功能分为:原小脑、旧小脑和新小脑小脑扁桃体疝:颅脑病变导致颅压增高时,小脑扁桃体嵌入枕骨大孔,从而压迫延髓腹外侧面,可能影响延髓网状结构中呼吸中枢和心血管中枢,危及生命。602023/2/17小脑内部结构小脑皮质:位于小脑表面小脑核:4对,顶核、球状核、栓状核和齿状核。小脑白质:小脑下脚:又称绳状体传入纤维:下橄榄核小脑束;脊髓小脑后束传出纤维:小脑前庭纤维;顶核延髓束小脑中脚:又称脑桥臂,起于对侧的脑桥核小脑上脚:又称结合臂传出纤维:起于小脑中央核(主要为齿状核),止于对侧的红核和丘脑腹前核和腹外侧核。612023/2/17小脑纤维联系原小脑(前庭小脑):接受:前庭神经和前庭神经核的纤维传出纤维:经顶核中继返回前庭神经核,再经前庭脊髓束和内侧纵束控制躯体运动。旧小脑(脊髓小脑):接受:脊髓小脑前、后束传出:顶核和中间核,中继后前庭神经核;网状结构及红核。新小脑(大脑小脑):接受:脑桥核发出的小脑中脚(额、顶、枕、颞桥束)传出:经齿状核中继发出小脑上脚,到背侧丘脑的腹前核和腹外侧核;以及对侧红核。622023/2/17小脑的功能及损伤表现功能:平衡;调节肌张力;协调肌群间运动损伤表现:共济失调(小脑半球损伤时,运动障碍在同侧)平衡失调眼球震颤意向性震颤632023/2/17间脑包括背侧丘脑、后丘脑、上丘脑、底丘脑及下丘脑5个部分。其中位于两侧背侧丘脑和下丘脑之间的窄隙为第三脑室。背侧丘脑非特异性投射核团(古丘脑):包括中线核和板内核。主要与上行网状激动系统有关。特异性中继核团(旧丘脑):包括腹前核、腹外侧核和腹后核。腹前核、腹外侧核:主要接受小脑上脚的纤维,传出纤维到躯体运动中枢,调节躯体运动。腹后核:又可分两个核腹后内侧核:接受三叉丘系及孤束核发出的味觉纤维。腹后外侧侧核:接受内侧丘系和脊髓丘系的纤维。联络性核团(新丘脑):包括前核、内侧核和外侧核的背侧组。与人的高级神经活动有关。Pic1Pic2Pic3652023/2/17上丘脑和底丘脑上丘脑:包括松果体、缰三角、缰连合、丘脑髓纹和后连合。底丘脑:参与锥体外系的功能,损伤后可出现舞蹈病。Pic1Pic2662023/2/17下丘脑外形:包括视交叉、灰结节、漏斗、垂体和乳头体。分区:由前向后可分为视前区、视上区、结节区、乳头体区4个部分。主要核团:视上区:视上核和室旁核,能分泌催产素和加压素两种激素,影响垂体后叶。结节区:漏斗核、腹内侧核和背内侧核。乳头体区:乳头体核和下丘脑后核。下丘脑纤维联系:略下丘脑功能:是神经内分泌的中心,通过与垂体的联系,将机体的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融为一体。同时又是内脏运动神经的皮质下中枢,控制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活动。另外,还对机体的体温、摄食、生殖、水盐代谢等起作用。672023/2/17端脑包括外形和内部结构两部分内容端脑外形分叶:额叶、顶叶、枕叶、颞叶和岛叶。外形:主要沟、回的名称和位置(观看图片)外侧面内侧面1 内侧面2底面海马和齿状回:合称为海马结构。692023/2/17端脑内部结构大脑皮质的机能定位第1躯体运动中枢位置:中央前回、中央旁小叶前部。特点:左右交叉支配。投影倒置,但头部正置。代表区大小与功能的复杂性有关。712023/2/17第1躯体感觉中枢位置:中央后回、中央旁小叶后部。特点:左右交叉支配。投影倒置,但头部正置。代表区大小与感觉的敏感性有关。722023/2/17视觉中枢:距状沟两侧皮质。听觉中枢:颞横回。嗅觉中枢:海马旁回钩附近。语言中枢:绝大部分人位于左半球。运动性语言中枢:额下回后部,又称Broca区。书写中枢:额中回后部。听觉性语言中枢:颞上回后部。视觉性语言中枢:角回。Wernicke区:包括颞上回、颞中回后部、缘上回和角回。损伤后将出现严重的感觉性失语症。皮质机能定位(续)732023/2/17端脑内部结构侧脑室和基底核侧脑室端脑内的室腔,左右各一,可借室间孔通第3脑室,可分4部分:中央部:位于顶叶内。前角:位于额叶。后角:枕叶。下角:颞叶。顶为尾状核尾,底为海马。水平切面脑冠状切面752023/2/17基底核纹状体:组成:尾状核和豆状核。按种系发生划分为:新纹状体:由尾状核和豆状核的壳组成。旧纹状体:豆状核的苍白球。功能:锥体外系的一部分,调节躯体运动。屏状核:岛叶皮质和豆状核之间。杏仁体:海马旁回钩的深面,尾状核尾的前端,侧脑室下角的上方。水平切面762023/2/17大脑半球的髓质可分为连合纤维、联络纤维和投射纤维三大类。连合纤维胼胝体:位置:大脑纵裂底,紧贴大脑镰下缘。分部:脑正中矢状切面上,由前向后可分4部分:嘴、膝、干和压部。功能:在脑的水平切面上,可见其纤维广泛联系左、右大脑半球的各个叶。前连合:位于终板内的横行纤维,主要为连接两侧颞叶和嗅脑的纤维。完成嗅-内脏反射。穹窿连合:海马发出的纤维到乳头体称为穹窿,穹窿连合为连接两侧海马的纤维。782023/2/17联络纤维是联系同侧半球内各部分皮质的纤维,包括:钩束:连接额、颞两叶。上纵束:连接额、顶、枕、颞4叶。下纵束:连接枕、颞叶。扣带:连接边缘叶的各部。792023/2/17投射纤维—内囊位置:丘脑、尾状核和豆状核之间的白质纤维板。分部及每部主要纤维成分:前肢:尾状核头和豆状核之间,主要有额桥束和丘脑前辐射。内囊膝:皮质核束。后肢:豆状核和背侧丘脑之间,主要有:下行的皮质脊髓束、顶枕颞桥束。上行的丘脑中央辐射、视辐射和听辐射。损伤:典型的内囊损伤表现为“三偏征”。即对侧肢体偏瘫;对侧躯体浅、深感觉障碍;对视野同向性偏盲。802023/2/17边缘系统边缘叶:位于大脑半球内侧面,包括:隔区(包括胼胝体下回和终板旁回)、扣带回、海马旁回、海马和齿状回。边缘系统:边缘叶及与它联系密切的皮质下结构,如杏仁体、隔核、下丘脑、背侧丘脑前核等共同组成。功能:内脏调节、情绪反应和性活动等。812023/2/17周围神经包括脊神经、脑神经和内脏神经三部分。脊神经概述构成:共31对,每对脊神经由脊髓发出的前根和后根组成。前根含运动成分;后根为感觉纤维组成。分部:分5部分,包括:C1~8,T1~12,L1~5,S1~5,Co1。 Pic1

Pic2脊神经与椎间孔的关系:C1~7:相应椎骨上方椎间孔。C8:C7和T1之间椎间孔。T1~12及L1~5:相应椎骨下方椎间孔。S1~4:骶前孔和骶后孔。L5和Co1:骶管裂孔。椎间孔重要毗邻:前方为椎体和椎间盘;后方为关节突关节和黄韧带。椎间盘突出可压迫脊神经根。832023/2/17脊神经概述25.脊神经纤维成分:躯体感觉:皮肤、肌腱、关节等。内脏感觉:内脏、心血管和腺体等。躯体运动:骨骼肌。内脏运动: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支配心肌、平滑肌和腺体。6.脊神经典型分支:脊膜支:返回椎间孔,支配脊髓被膜、椎间盘等。交通支:连于脊神经和交感干之间,包括白交通支和灰交通支。后支:混合性神经,肌支支配项背部深层肌;皮支呈节段性分布。其中C1后支称枕下神经,经寰椎和椎动脉之间穿出;C2后支称枕大神经,伴枕动脉到枕项部皮肤;C3后支称第3枕神经,分布于枕下皮肤。前支:粗大,除胸神经呈节段性分布外,其它部位的神经组成4个神经丛:即颈丛、臂丛、腰丛和骶丛。842023/2/17颈丛组成:C1~4前支。位置:胸锁乳突肌深面,中斜角肌和肩胛提肌起点前方。神经点:颈丛分支集中点,位于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处。分支:皮支:①枕小神经、②耳大神经、③颈横神经和④锁骨上神经。肌支:支配颈部深层肌、肩胛提肌等。膈神经(混合性神经):C3~C5行程:前斜角肌表面→锁骨下静脉和动脉之间→胸腔纵隔胸膜与心包之间并伴心包膈动脉→穿膈中心腱。支配:膈肌、纵隔胸膜及心包、膈下腹膜。右膈神经还支配肝、胆。852023/2/17臂丛组成:C5~C8,T1一部分。其中C5、6组成上干,C7组成中干,C8、T1组成下干,最后形成3个束,围绕在腋动脉周围。分支:胸长神经:发自臂丛根部(C5~7),臂丛及腋动脉后方,腋中线,前锯肌表面,支配前锯肌。损伤后出现“翼状肩”体征。肩胛背神经:发自臂丛根部(C4、5),穿中斜角肌(不穿斜角肌间隙),向后方行于肩胛提肌和菱形肌深面并支配该二肌。肩胛上神经:发自上干(C5~6),穿肩胛上切迹支配冈上肌、冈下肌。胸内侧神经和胸外侧神经:分别发自内、外侧束,胸内侧神经穿胸小肌或经胸小肌下缘穿出;胸外侧神经穿锁胸筋膜;共同支配胸大肌和胸小肌。肩胛下神经:发自后束,分上、下2支,分别支配肩胛下肌和大圆肌。胸背神经:发自后束,伴同名动脉支配背阔肌。肌皮神经:发自外侧束,穿喙肱肌,经肱二头肌与肱肌之间,支配上臂前群的3个肌肉,其末支称前臂外侧皮神经,支配相应区域的皮肤。862023/2/17正中神经:以内、外两根分别起自内、外侧束。损伤后表现为“猿掌”。上臂:伴腋动脉、肱动脉,无分支。前臂:行程:穿旋前圆肌浅、深两头之间;穿指浅屈肌腱弓;行于指浅、深屈肌之间;腕关节上部位于桡侧腕屈肌腱和掌长肌腱之间;穿腕管。分支支配:除肱桡肌(桡神经)、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尺侧半(尺神经支配)之外的前臂前群肌。手掌:肌支(正中神经返支):鱼际肌(除外拇收肌)、第1、2蚓状肌。皮支(指掌侧总神经和指掌侧固有神经):掌心、手指桡侧3个半指掌面及其中远节指背的皮肤。 Pic1

Pic2尺神经:发自内侧束。损伤后表现为“爪形手”。上臂:在腋动、静脉之间后方下行,穿内侧肌间隔至臂后区,无分支。前臂:指浅、深屈肌之间。分支有:肌支: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尺侧半。尺神经手背支:约位于腕关节上方5~7cm处分出,支手背尺侧半皮肤。尺神经手掌支(本干):穿腕尺侧管(腕掌侧筋膜深面与腕横韧带之间)到手掌,于豌豆骨远端分浅、深两支。手掌:浅支:手指尺侧1个半指掌面皮肤。深支:伴掌深弓,支配拇收肌、第3、4蚓状肌、小鱼际肌及骨间肌。臂从分支(续)872023/2/1710.桡神经:后束的延续,腋动脉的后外方。上臂:伴肱深动脉,穿肱骨肌管。肌支:支配肱三头肌。皮支:臂外下皮神经和前臂后皮神经。前臂:肱肌下缘分两支浅支:伴桡动脉,于腕关节上方约5cm处穿到手背。深支:穿旋后肌到前臂后区,改名为骨间后神经,支配前臂后区所有肌及肱桡肌。手掌:即桡神经浅支,分布于手背桡侧半皮肤。肱骨中段骨折→桡神经损伤→“垂腕征”。11.腋神经:发自后束,伴旋肱后动脉穿四边孔,支配三角肌和小圆肌。12.前臂内侧皮神经:发自内侧束,行于腋动、静脉之间。13.臂内侧皮神经:发自内侧束,行于腋静脉内侧,并有肋间臂神经(T2)加入。臂从分支(续)882023/2/17胸神经前支肋间隙内的位置:肋间内肌和肋间最内肌之间。主要分支:前皮支和外侧皮支。节段性分布:T2:胸骨角。T4:乳头。T6:剑突。T8:肋弓。T10:脐。T12: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892023/2/17腰丛组成:T12、L1~3、L4。位置:腰大肌深面、腰椎横突前方。腰丛分支:髂腹下神经(T12、L1):腰方肌前方、髂前上棘上方腹内斜肌和腹横肌之间、腹内斜肌和腹外斜肌腱膜之间、腹股沟管浅环上方3cm。髂腹股沟神经(L1):经腹股沟管及浅环。股外侧皮神经(L2、3):大腿前外侧部。股神经(L2~4):腰丛最大的分支,股三角处位于股动脉外侧。肌支:股四头肌、缝匠肌和耻骨肌。皮支:股神经前皮支:大腿前方皮肤。隐神经:在大腿伴股动脉;在小腿伴大隐静脉。支配小腿内侧面、足内侧缘皮肤。闭孔神经:肌支:分前后支跨于短收肌前后方,支配大腿内收肌群。皮支:大腿内侧面下份皮肤。生殖股神经:穿腰大肌并于该肌表面下行。生殖支:提睾肌及阴囊(大阴唇)股支:股三角部皮肤。902023/2/17骶丛组成:L4、5组成的腰骶干及全部骶神经和尾神经前支组成。位置:盆腔内,骶骨和梨状肌前方。分支:臀上神经:出梨状肌上孔,支配臀中肌、臀小肌和阔筋膜张肌。臀下神经:出梨状肌下孔,支配臀大肌。股后皮神经:臀区和股后区的皮肤。阴部神经:行程:出梨状肌下孔→绕坐骨棘→进坐骨小孔→坐骨直肠窝。分支:①肛神经;②会阴神经;③阴茎(阴蒂)背神经。临床应用:妇科在进行会阴区手术时,可进行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坐骨神经:见后912023/2/17坐骨神经体表投影:坐骨结节和大转子之间的中点至股骨内、外侧髁之间中点的连线。该连线与臀股沟的交点为神经最表浅处。分支:一般在腘窝上角处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两支,但有1/3的人有变异情况。主干:支配大腿后群的3块肌(半腱肌、半膜肌和股二头肌)胫神经:行程:经腘窝入小腿比目鱼肌深面,至踝后区入踝管分为足底内、外侧神经。支配:肌支:小腿后群肌。损伤后出现小腿后群肌无力,呈“钩状足”。皮支:腓肠内侧皮神经:小腿后区上份。分支:足底内、外侧神经,支配足底肌及皮肤。腓总神经:绕腓骨颈,分为两个分支。损伤后呈“马蹄”内翻足畸形皮支:腓肠外侧皮神经:小腿外侧面上份。与腓肠内侧皮神经合为腓肠神经,伴小隐静脉,分布于小腿后面下份及足外侧缘。腓浅神经:支配腓骨长、短肌及足背皮肤。腓深神经:支配小腿前群肌及第1、2趾相对缘的皮肤。922023/2/17脑神经共12对,以罗马数字表示。脑神经概述纤维成分:总体上共有7种成分,但就每一对神经来说,纤维成分各不相同。运动性神经:Ⅲ、Ⅳ、Ⅵ、Ⅺ、Ⅻ。感觉性神经:Ⅰ、Ⅱ、Ⅷ。混合性神经:Ⅴ、Ⅶ、Ⅸ、Ⅹ。含副交感纤维成分的神经:Ⅲ、Ⅶ、Ⅸ、Ⅹ。出脑部位:端脑:Ⅰ;间脑:Ⅱ;中脑:Ⅲ、Ⅳ;脑桥:Ⅴ、Ⅵ、Ⅶ、Ⅷ;延髓:Ⅸ、Ⅹ、Ⅺ、Ⅻ。出颅部位:筛孔:Ⅰ;视神经管:Ⅱ;眶上裂:Ⅲ、Ⅳ、Ⅵ、Ⅴ①;圆孔:Ⅴ②;卵圆孔:Ⅴ③;内耳门:Ⅶ、Ⅷ;颈静脉孔:Ⅸ、Ⅹ、Ⅺ;舌下神经管:Ⅻ。神经节:感觉神经节:三叉神经节(Ⅴ);膝神经节(Ⅶ);前庭神经节和蜗神经节(Ⅷ);上神经节和下神经节(Ⅸ、Ⅹ)副交感神经节:睫状神经节(Ⅲ);翼腭神经节和下颌下神经节(Ⅶ);耳神经节(Ⅸ);器官旁节和器官内节(Ⅹ)。942023/2/17952023/2/17962023/2/17972023/2/17982023/2/17992023/2/171002023/2/171012023/2/171022023/2/171032023/2/171042023/2/171052023/2/171062023/2/171072023/2/171082023/2/171092023/2/171102023/2/171112023/2/171122023/2/171132023/2/171142023/2/171152023/2/171162023/2/171172023/2/171182023/2/171192023/2/171202023/2/171212023/2/171222023/2/171232023/2/171242023/2/171252023/2/171262023/2/171272023/2/171282023/2/171292023/2/171302023/2/171312023/2/171322023/2/171332023/2/171342023/2/171352023/2/171362023/2/171372023/2/171382023/2/171392023/2/171402023/2/171412023/2/171422023/2/171432023/2/17内侧纵束顶盖脊髓束红核脊髓束网状脊髓束1442023/2/171452023/2/171462023/2/171472023/2/171482023/2/171492023/2/171502023/2/171512023/2/171522023/2/171532023/2/171542023/2/171552023/2/171562023/2/171572023/2/171582023/2/171592023/2/171602023/2/171612023/2/171622023/2/171632023/2/171642023/2/171652023/2/171662023/2/171672023/2/171682023/2/171692023/2/171702023/2/171712023/2/171722023/2/171732023/2/171742023/2/171752023/2/171762023/2/171772023/2/171782023/2/171792023/2/171802023/2/171812023/2/171822023/2/171832023/2/171842023/2/171852023/2/171862023/2/171872023/2/171882023/2/171892023/2/171902023/2/17嗅神经出脑部位:端脑。出颅部位:筛孔。纤维成分:特殊内脏感。神经传导:嗅粘膜→嗅丝→嗅球→嗅束→外侧嗅纹→嗅皮质(海马旁回钩附近),完成嗅觉传导。另外还有一条途径:嗅束→内侧嗅纹→前连合交叉→颞叶皮质,完成嗅觉引起的内脏反射。1912023/2/17视神经出脑部位:间脑。出颅部位:视神经管。纤维成分:特殊躯体感觉。纤维来源:视网膜节细胞轴突,属于二级纤维(双极神经元为一级神经元,节细胞为二级神经元)。视神经周围包有脑膜延续而来的三层被膜。1922023/2/17动眼神经出脑及出颅部位:中脑脚间窝、眶上裂。纤维成分:动眼神经核及动眼神经副核。分支:入眶上裂后分上、下两支。上支:上睑提肌和上直肌。下支:分布于下直肌、内直肌和下斜肌;其中下斜肌支中含副交感纤维成分。睫状神经节:副交感神经节。位置:视神经和外直肌之间。纤维来源:三个根。副交感根:睫状神经节短根,动眼神经下斜肌支的分支。交感根:颈内动脉交感丛(交感干颈上神经节的节后纤维)。感觉根:鼻睫神经(眼神经的分支)。睫状短神经:6~10条,含以上三种成分,进入眼球。其中副交感成分支配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交感神经支配瞳孔开大肌;感觉成分支配与睫状长神经(三叉神经→眼神经→鼻睫神经的分支)一起支配眼球感觉。损伤表现:眼睑下垂,眼球外斜视,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1932023/2/17滑车神经出脑及出颅部位:中脑背侧下丘下方、眶上裂。纤维成分:滑车神经核。支配:上斜肌。

P1

P21942023/2/17三叉神经出脑部位:脑桥基底部。纤维成分:三叉神经运动核(特殊内脏运动);三叉神经脊束核、三叉神经脑桥核、三叉神经中脑核(一般躯体感觉)。

P1

P2

P3

P4分支:眼神经上颌神经下颌神经1952023/2/17眼神经行程:经海绵窦外侧壁、眶上裂入眼眶。分支:P3

P4额神经:上睑提肌上方前行,分为滑车上神经(内侧)和眶上神经(外侧)两个终支。泪腺神经:上睑外侧皮肤及泪腺。鼻睫神经:于上直肌和视神经之间走行,共有5个分支。①睫状神经节短根;②睫状长神经;③筛后神经;④筛前神经;⑤滑车下神经。1962023/2/17上颌神经上颌神经:经圆孔至翼腭窝。主要分支有:P3

P4翼腭神经:分布于口腔上腭(腭大、小神经)、鼻腔粘膜。颧神经:分两支(zygomaticofacialandzygomaticotemporalnerve)分布于颧部及颞区皮肤。上牙槽后神经:与以上两支一起,均为翼腭窝内的分支。上牙槽中、前神经:为眶下沟、眶下管内的分支,与上牙槽后神经一起组成上牙丛,分布于上颌牙齿、牙龈等。眶下神经:上颌神经末支,分布于眼裂至口裂间的皮肤。1972023/2/17下颌神经下颌神经:混合性神经,经卵圆孔出颅后,分为前、后两干。P3

P4前干:细小,分布于咀嚼肌、鼓膜张面、腭帆张肌外,还发出一支颊神经。后干:粗大,其主要分支有:耳颞神经:以两根夹持脑膜中动脉,与颞浅动脉伴行,分布于颞区皮肤及腮腺。舌神经:舌前2/3的一般感觉。行程中有鼓索加入(含副交感纤维成分及味觉成分)。下牙槽神经:穿下颌孔支配下颌牙齿及牙龈,末支穿颏孔,称颏神经支配颏部及下唇的皮肤和粘膜。下牙槽神经在穿下颌孔之前,还发出一支神经,称下颌舌骨肌神经,支配下颌舌骨肌及二腹肌前腹。1982023/2/17三叉神经脸部分支P3

P41992023/2/17展神经出脑及出颅部位:延髓脑桥沟、海绵窦、眶上裂。 CS1

CS2纤维成分:展神经核(躯体运动)。支配:外直肌。损伤表现:眼球内斜视。2002023/2/17

出脑及出颅部位:延髓脑桥沟、内耳门。纤维成分:面神经核;上泌涎核;孤束核及三叉神经脊束核。神经节:感觉神经节:膝神经节。副交感神经节:翼腭神经节和下颌下神经节。面神经管内分支:鼓索:含两种纤维。副交感成分:在下颌下神经节换元,支配下颌下腺和舌下腺。味觉成分:为膝神经节周围突纤维组成,分布于舌前2/3味觉。岩大神经:含副交感纤维,经翼管(与岩深神经一起合称翼管神经)入翼腭窝,经翼腭神经节换元,节后纤维分布于泪腺、鼻腔粘膜腺及上腭的粘膜。镫骨肌神经:支配镫骨肌。颅外分支:出茎乳孔后,主干的分支有3小支,支配枕肌、耳周围肌、二腹肌后腹和茎突舌骨肌。然后分上、下两干,再分为5个末支:颞支、颧支、颊支、下颌缘支和颈支。损伤表现:管外损伤:伤侧表情肌瘫痪。管内损伤:除表情肌瘫痪症状外,还出现听觉过敏、舌前2/3味觉障碍、泪腺和唾液腺的分泌障碍等。CS1面神经2012023/2/17翼腭神经节和下颌下神经节翼腭神经节:翼腭窝内,上颌神经下方。纤维来源:副交感根:岩大神经。交感根:岩深神经(颈内动脉丛分支)。感觉根:翼腭神经(上颌神经分支)。纤维去向:加入颧神经,进而与泪腺神经交通,支配泪腺分泌。腭神经:分布于鼻腔和口腔上腭粘膜。下颌下神经节:下颌下腺和舌神经之间。纤维来源:副交感根:鼓索。交感根:面动脉交感丛。感觉根:舌神经。纤维去向:下颌下腺和舌下腺。2022023/2/17前庭蜗神经出脑及出颅部位:延髓脑桥沟、内耳门。纤维成分:前庭神经核及蜗神经核(特殊躯体感觉)。神经节:前庭神经节:内耳道底,由双极神经元组成。周围突分布于球囊斑、椭圆囊斑和壶腹嵴中的毛细胞。蜗神经节(螺旋神经节):蜗轴内。也是由双极神经元组成。其周围突分布于Corti器上的毛细胞。2032023/2/17舌咽神经出脑及出颅部位:橄榄后沟上份、颈静脉孔。纤维成份:特殊内脏运动:疑核。支配茎突咽肌。副交感:下泌延核。支配腮腺。一般和特殊内脏感觉纤维:孤束核。一般躯体感觉:三叉神经脊束核。分布于耳后皮肤。神经节:感觉神经节:上神经节(一般躯体感觉)和下神经节(一般内脏感觉)。副交感神经节:耳神经节。分支:舌支:分布于舌后1/3的粘膜和味蕾。咽支:与迷走神经、交感神经一起组成咽丛。分布到咽肌及粘膜。鼓室神经:含副交感成分,在鼓室内与交感神经一起组成鼓室丛,终支为岩小神经(含副交感节前纤维),经耳神经节换元,节后纤维加入到耳颞神经,支配腮腺的分泌。颈动脉窦支:分布于颈动脉窦和颈动脉小球。扁桃体支和茎突咽肌支。2042023/2/17耳神经节位置:卵圆孔下方。纤维来源:副交感根:岩小神经。分布于腮腺交感根:脑膜中动脉交感丛。运动根:下颌神经前干。分布于鼓膜张肌和腭帆张肌。感觉根:耳颞神经。2052023/2/17出脑及出颅部位:延髓脑桥沟、颈静脉孔。纤维成分:副交感纤维:迷走神经背核。特殊内脏运动:疑核,分布于咽、喉肌。一般内脏感觉:孤束核。一般躯体感觉:三叉神经脊束核,分布于耳廓、外耳道皮肤。神经节:感觉神经节:上神经节(一般躯体感觉)和下神经节(一般内脏感觉)。副交感神经节:器官旁节和器官内节(肉眼不可见)。迷走神经2062023/2/17迷走神经颈部分支行程:颈动脉鞘内,颈内静脉与颈内动脉或颈总动脉的后方。分支:从上到下为:脑膜支:颅后窝硬脑膜。耳支:耳廓及外耳道皮肤。咽支:与舌咽神经咽支及交感神经共同组成咽丛,分布于咽部的肌肉和粘膜。喉上神经:内支:穿甲状舌骨膜,分布于声门裂以上的喉粘膜。外支:细小,支配环甲肌。颈心支:有上、下两支。与交感神经的心支(有7条,颈部3条;胸部4条)共同组成心丛,支配心脏的活动。2072023/2/17迷走神经胸部分支行程:左迷走神经:肺根后方,形成左肺丛和食管前丛,在食管下段延续为迷走前干。右迷走神经:肺根后方,构成右肺丛和食管后丛,向下延续为迷走后干。分支:喉返神经:走行于气管食管沟内,至甲状腺侧叶深面、环甲关节后方进入喉内,改名为喉下神经,支配声门以下喉粘膜及除环甲肌外所有的喉肌。左喉返神经:勾绕主动脉弓上行。右喉返神经:勾绕右锁骨下动脉上行。支气管支和食管支:与交感神经共同组成肺丛和食管丛。2082023/2/17迷走神经腹部分支迷走前干:胃前支:分布于胃前壁,终支以“鸦爪”形分支分布于幽门部前壁。肝支:分布于肝、胆。迷走后干:胃后支:分布于胃后壁,终支以“鸦爪”形分支分布于幽门部后壁。腹腔支:与交感神经共同组成腹腔丛,分支伴随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及肾动脉分布到腹腔实质性脏器(肝、胰、脾、肾),及结肠左曲以上消化管。2092023/2/17副神经出脑及出颅部位:橄榄后沟、颈静脉孔。纤维成分:颅根:疑核,出颅后加入迷走神经,支配咽喉部肌。脊髓根:副神经核,经枕骨大孔入颅腔,经颈静脉孔出颅,支配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2102023/2/17舌下神经出脑及出颅部位:延髓锥体外侧、舌下神经管。二腹肌后腹下缘前行,于下颌舌骨肌和舌骨舌肌之间穿入。纤维成分:舌下神经核(躯体运动)。支配:全部舌内肌和大部分舌外肌。损伤表现:患侧舌肌瘫痪,伸舌时舌尖偏向患侧。2112023/2/17内脏神经包括内脏运动和内脏感觉两部分。内脏运动神经——交感神经交感神经概观:低级中枢:脊髓T1~L3侧柱的中间外侧核。椎旁神经节:脊柱两旁,每侧约19~24个。连同节间支共同组成交感干,包括颈、胸、腰、骶和尾5部分。椎前神经节:脊柱前方,腹主动脉脏支根部。包括腹腔神经节、主动脉肾节、肠系膜上节和肠系膜下节。交通支:连于交感干神经节与脊神经之间。白交通支:由T1~L3侧角发出的节前纤维组成,仅存在于T1~L3脊神经与相应椎旁节之间,共15对。白交通支进入交感干后的3种去向:终止于相应的椎旁节,并交换神经元。(T6~10)在交感干内上升至颈部换元(T1~6);或在交感干内下降到腰骶部换元(T11~L3)。穿过椎旁节后,至椎前节换神经元。灰交通支:由交感干神经节发出的节后纤维组成,连于交感干与脊神经之间,每一对脊神经均含有灰交通支来的成分,故灰交通支共有31对。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3种去向:经灰交通支返回脊神经,随脊神经分布而分布。攀附于动脉表面,随动脉的分支而分布。直接分布到所支配的脏器。2132023/2/17交感神经颈部分布交感干神经节:一般为3个神经节,分别称颈上、中、下神经节,颈上神经节最大,颈下神经节常与第1胸神经节合并成颈胸神经节。节后纤维分布:经灰交通支分布于C1~8,通过颈丛和臂丛分布于头、颈和上肢。攀附于附近动脉,组成颈内动脉丛、颈外动脉丛、锁骨下动脉丛和椎动脉丛等,分布于相应区域。发出咽支,与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的咽支共同组成咽丛。发出颈心上、中、下神经,参与组成心丛。2142023/2/17交感神经胸部分布交感干神经节:10~12个,11个居多。分支: P1

P2

经灰交通支连于12对胸神经。T1~5神经节发出纤维参与组成:胸主动脉丛、食管丛、肺丛及心丛。(胸腔脏器)T5或6~9神经节发出(节前纤维)组成内脏大神经,终于腹腔神经节。T10~12神经节发出(节前纤维)组成内脏小神经,终于主动脉肾节及肠系膜上节。由腹腔神经节、主动脉肾节和肠系上节发出的节后纤维主要分布于腹腔实质性脏器(肝、胰、脾、肾)及结肠左曲以上消化管。(与迷走神经的腹腔支分布范围一样)2152023/2/17交感神经腰、盆部分布腰部:约有4对。分支有:灰交通支:连于5对腰神经。腰内脏神经:属节前纤维,终于腹主动脉丛和肠系膜下丛的椎前神经节(肠系膜下神经节),节后纤维分布到盆腔脏器、结肠左曲以下消化管及下肢。盆部:有2~3个骶交感神经节和一个奇神经节。分支有:灰交通支:连于骶神经和尾神经。一些小支加入盆丛,分布于盆腔脏器。2162023/2/17内脏运动神经——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颅部:脑干一般内脏运动核,共4对。脊髓部:脊髓S2~4骶副交感核。副交感神经周围部:颅部副交感神经:行于Ⅲ、Ⅶ、Ⅸ、Ⅹ对脑神经中,具体略(自学,但要求掌握)。骶部副交感神经:组成盆内脏神经(节前纤维),加入盆丛换元后分布到盆腔脏器及结肠左曲以下消化管。2172023/2/17神经系统传导通路感觉传导通路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通路第一级神经元:脊神经节细胞。周围突:分布到肌、腱、关节等处的本体觉感受器和皮肤的精细触觉感受器。中枢突:即一级纤维,T5以下组成薄束;T4以上组成楔束。位于脊髓后索内,其纤维排列有一定规律,SLTC依次由内侧向外侧排列。第二级神经:薄束核和楔束核。传出纤维交叉后组成内侧丘系,即二级纤维。第三级神经元:丘脑腹后外侧核。发出三级纤维参与组成丘脑中央辐射,经内囊后肢主要投射到端脑的躯体感觉中枢。损伤表现:交叉平面以上损伤,症状出现在对侧,反之则为同侧。主要表现为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障碍。2192023/2/17躯干和四肢痛温觉和粗触觉传导通路第一级神经元:脊神经节细胞。周围突:躯干和四肢皮肤的感受器。中枢突:即一级纤维,进入脊髓内在后角后方先上升1~2节组成脊髓的背外侧束,再终止于第二级神经元。第二级神经元:脊髓Ⅰ、Ⅳ到Ⅶ层。传出二级纤维经白质前连合越边上行,组成脊髓丘脑前束(粗触觉和压觉)和侧束(痛温觉),终于丘脑腹后外侧核。第三级神经元:丘脑腹后外侧核。传出三级纤维组成丘脑中央辐射,经内囊后肢主要投射到端脑的躯体感觉中枢。脊髓丘脑束在脊髓内的排列关系:SLTC依次由外侧向内侧排列,因此髓内瘤和髓外瘤的临床表现不一样。2202023/2/17头面部的痛温觉和触压觉传导通路第一级神经元:三叉神经节细胞。周围突:随三叉神经的三个分支分布到头面部皮肤和口鼻粘膜。中枢突:短的升支:终止于三叉神经脑桥核,传导触压觉。长的降支:即三叉神经脊束(一级纤维),终止于三叉神经脊束核,传导痛温觉。第二级神经元:三叉神经脑桥核和三叉神经脊束核。发出二级纤维交叉后上行组成三叉丘系,终止于丘脑腹后内侧核。第三级神经元:丘脑腹后内侧核。发出纤维也参与组成丘脑中央辐射,投射到中央后回下部头面部代表区。损伤表现:头面部痛温触觉障碍。损伤三叉丘系、丘脑中央辐射(内囊)或大脑皮层感觉中枢:对侧。损伤三叉神经主干(往往伴运动障碍)、三叉神经脊束:同侧。2212023/2/17视觉传导通路传导通路:视锥和视杆细胞→双极细胞→节细胞→视神经→视束→外侧膝状体→视辐射→距状沟两侧皮质。传导通路中的各个环节:感受器: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第一级神经元:双极细胞。第二级神经无:节细胞。二级纤维:视神经、视交叉、视束。第三级神经元:外侧膝状体。三级纤维:视辐射。中枢:距状沟两侧皮质。不同部位损伤的表现:一侧视神经损伤:患侧视野全盲。视交叉中交叉纤维受损:如垂体肿瘤,双眼视野颞侧偏盲(管状视野)。一侧视交叉外侧部不交叉纤维受损:如一侧颈内动脉瘤,导致患侧视野鼻侧半偏盲。一侧视束受损:双眼对侧视野同向性偏盲。2222023/2/17对光反射通路对光反射通路:视网膜→视神经→视交叉→两侧视束→上丘臂→顶盖前区→两侧EW核→动眼神经→睫状神经节换元→节后纤维支配瞳孔括约肌收缩(两侧)。直接和间接对光反射的概念:以右眼为例。右眼直接对光反射:光照右眼,看右眼瞳孔是否缩小。右眼间接对光反射:光照左眼,看右眼瞳孔是否缩小。不同部位损伤时,对光反射受损情况:右侧视神经损伤:右眼直接对光反射消失,间接对光反射存在。左眼直接和间接对光反射均存在。右侧动眼神经损伤:右眼直接和间接对光反射均消失,左眼均存在。一侧视束损伤或视觉中枢损伤,均不影响对光反射。2232023/2/17听觉传导通路感受器:内耳螺旋器(Corti器)。第一级神经元:螺旋神经节(蜗轴内)内的双极神经元。第二级神经元:蜗神经腹侧核和背侧核。发出二级纤维组成外侧丘系。第三级神经元:下丘。属于听觉反射中枢。第四级神经元:内侧膝状体。发出听辐射经内囊后肢,止于颞横回。2242023/2/17神经系统传导通路运动传导通路锥体系包括皮质脊髓束和皮质核束皮质脊髓束起核:主要起于大脑中央前回上、中部及中央旁小叶的大锥体细胞。终核:脊髓前角运动细胞。行程:在延髓末端大部分纤维交叉下行于脊髓外侧索中,组成皮质脊髓侧束,终于同侧脊髓前角,支配四肢肌;小部分不交叉,在脊髓前索内下行,组成皮质脊髓前束,逐节交叉到对侧,终于对侧前角支配躯干肌;还有一小部分纤维始终不交叉纤维,终于同侧脊髓前角,支配同侧躯干肌。所以一侧皮质脊髓束损伤,主要引起肢体瘫痪,躯干肌不受影响。端脑:内囊后肢的前部。中脑:大脑脚底中3/5的外侧部。脑桥:基底部。延髓:锥体深部。脊髓:前索和外侧索。功能:控制骨骼肌随意运动。2272023/2/17皮质核束起核:中央前回下部头面部代表区。行程:内囊膝→大脑脚底中3/5内侧部→脑桥基底部→延髓锥体。终核:8对。躯体运动核:动眼神经核、滑车神经核、展神经核和舌下神经核。特殊内脏运动核:三叉神经运动核、面神经核、疑核和副神经核。支配情况:舌下神经核和面神经核下半受对侧皮质核束支配,其余的核均受双侧皮质核束支配。一侧皮质核束损伤:对侧舌肌瘫痪、对侧眼裂以下面肌瘫痪(与一侧面神经损伤所致的面瘫有明显区别)。2282023/2/17上、下运动神经元及损伤表现属于上运动神经元的结构:大脑皮质运动中枢、皮质脊髓束和皮质核束。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瘫痪特点(核上瘫):①肌张力增高;②深反射亢进;③早期肌萎缩不明显;④病理反射阳性。总的表现为痉挛性瘫痪。属于下运动神经元的结构:脑干内的8个支配骨骼肌运动的核及其发出的神经;脊髓的前角运动细胞及其发出的运动神经。下运动神经元损伤特点(核下瘫):①肌张力下降;②浅、深反射均消失;③早期肌萎缩明显;④也不出现病理反射。总的表现为弛缓性瘫痪。2292023/2/17锥体外系

指锥体系以外的影响和控制躯体运动的传导通路,包括大脑皮质、纹状体、背侧丘脑、红核、黑质、脑桥核、小脑等结构,主要功能为使运动更加协调、动作更加精细。其传导通路主要包括3个环路。锥体外系传导通路皮质—新纹状体—背侧丘脑—皮质环路:对发出锥体束的皮质运动区的活动有重要的反馈作用。新纹状体—黑质环路:黑质能产生和释放多巴胺,当黑质变性时,纹状体内的多巴胺含量下降,导致Parkinson病。皮质—脑桥—小脑—皮质环路:大脑皮质的各个叶发出额、顶、枕、颞桥束→脑桥核→交叉组成小脑中脚→新小脑皮质→齿状核→小脑上脚→经小脑上脚交叉终止于:红核:→交叉下行→红核脊髓束→控制脊髓运动。背侧丘脑腹前核和腹外侧核:经丘脑中央辐射返回皮质。使皮质—脑桥—小脑—皮质之间组成一个环路,影响锥体束的发出的运动信息。2312023/2/17脑和脊髓的被膜

在脑和脊髓的表面均包有3层被膜,由外向内依次为硬膜、蛛网膜和软膜。脊髓的被膜硬脊膜:附着:上端附着于枕骨大孔边缘,与硬脑膜相延续。下端于S2水平包裹终丝,附于尾骨。硬膜外隙:硬脊膜与椎管之间,内有神经根、静脉丛、淋巴管、脂肪等。临床上常见的硬膜外麻醉就是将药物注入该腔隙内。脊髓蛛网膜:较薄,位于硬脊膜和软脊膜之间,蛛网膜和软脊膜之间为蛛网膜下腔,其间充满着脑脊液。脊髓圆锥以下的蛛网膜下腔较大,称终池,内有马尾,是临床上进腰穿的部位。软脊膜:紧贴脊髓表面,薄而富有血管,在脊髓下端移行为终丝。在脊髓两侧形成齿状韧带,固定脊髓。2332023/2/17脑的被膜—硬脑膜硬脑膜结构特点:由两层组成,脑膜的血管和神经行于该两层之间。硬脑膜与颅顶骨连结疏松;与颅底骨连结紧密。所颅顶骨折时,易致硬膜外血肿;而颅底骨折时,则容易形成脑的被膜一起撕裂,导致脑脊液外漏。硬脑膜形成的结构:大脑镰:大脑纵裂内,前端连于鸡冠,后端连于小脑幕,下缘邻胼胝体,有固定大脑的作用。小脑幕:大脑和小脑之间的大脑横裂内,后外侧连于横窦沟,前外侧缘连于岩上窦沟,前内侧缘游离形成小脑幕切迹,内有中脑通过。当上部颅内压增高时,位于小脑幕切迹上方的海马旁回和钩可能被挤入脑幕切迹,形成小脑幕切迹疝而压迫中脑的大脑脚和动眼神经,出现典型的“Weber综合征”。硬脑膜窦:硬脑膜在某些部位两层分开,构成硬脑膜窦,它是一种特殊的静脉,管壁缺乏平滑肌,故损伤时难以止血,容易形成颅内血肿。2342023/2/17硬脑膜窦上矢状窦:大脑镰上缘,向后流入窦汇。下矢状窦:大脑镰下缘,向后汇入直窦。直窦:大脑镰与小脑幕汇合处,由大脑大静脉和下矢状窦汇合而成,向后通向窦汇。横窦:小脑幕与横窦沟连结处,向外侧通乙状窦。乙状窦:向下连颈内静脉。海绵窦:位于蝶鞍两侧,左右成对。海绵窦与面静脉交通情况:向前借眼静脉→面静脉。向下→卵圆孔→翼静脉丛→面深静脉→面静脉。海绵窦经过的内容:海绵窦内经过:颈内动脉和展神经。海绵窦外侧壁经过(自上而下):Ⅲ、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