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第三十七中学2022年高一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河南省洛阳市第三十七中学2022年高一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河南省洛阳市第三十七中学2022年高一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河南省洛阳市第三十七中学2022年高一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河南省洛阳市第三十七中学2022年高一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洛阳市第三十七中学2022年高一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下列各组微粒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氯化铁溶液:H+、NO3-、Ag+、K+B.使酚酞变红的溶液:Na+、HSO3-、Cl-、Ba2+C.稀硫酸溶液:NH4+、Al3+、Cl-、K+D.无色透明的溶液:H+、Na+、MnO42-、SO42-参考答案:C【详解】A.氯化铁溶液中的氯离子与银离子会生成氯化银沉淀,故不能大量共存;B.合酚酞变红的溶液显碱性,HSO3-与氢氧根离子会反应,故不能大量共存;C.稀硫酸溶液中,NH4+、Al3+、Cl-、K+等离子间均不发生反应,故能大量共存;D.MnO42-在水溶液中为墨绿色,故D与题意不符;答案选C。【点睛】在无色溶液中,一些在水溶液中呈现出颜色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Cu2+、Fe3+、Fe2+、MnO4-、Fe(SCN)2+、Fe(C6H5O)63-等有色离子等均不能大量共存。2.人造地球卫星用到一种高能电池—银锌蓄电池,其电池的总反应式为:

Zn+

Ag2O=ZnO+2Ag,下列判断正确是A.锌做负极,并被还原

B.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

Ag2O+H2O+2e-==2Ag+2OH-C.电池工作时阴离子向正极移动

D.电池工作时电子由正极流向负极参考答案:B3.已知298K时,2SO2(g)+O2(g)

2SO3(g)△H=-197kJ/mol,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向密闭容器通入2molSO2和1molO2,充分反应后达平衡时,放热Q1kJ。则下列关系式可能正确的是

A.Q1=197kJ

B.Q1>197kJ

C.Q1<197kJ

D.以上均不正确参考答案:C略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石灰乳与过量碳酸氢钙溶液反应:HCO+Ca2++OH-===CaCO3↓+H2OB.向沸水中滴加饱和的FeCl3溶液制备Fe(OH)3胶体:FeCl3+3H2O(沸水)Fe(OH)3(胶体)+3HClC.氢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H++OH-===H2OD.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盐酸:CO32-+2H+===CO2↑+H2O参考答案:BA.石灰乳应该用化学式表示,A错误;B.向沸水中滴加饱和的FeCl3溶液制备Fe(OH)3胶体:FeCl3+3H2O(沸水)Fe(OH)3(胶体)+3HCl,B正确;C.氢氧化铜难溶,应该用化学式表示,C错误;D.弱酸的酸式根不能拆开,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盐酸生成氯化钠、水和CO2:HCO3-+H+===CO2↑+H2O,D错误,答案选B。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根据物质的导电性,将物质分为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B.复分解反应一定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实验室可用丁达尔效应区分胶体与溶液D.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叫做电解质参考答案:D略6.取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燃烧匙里加热,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①金属钠先熔化;②钠燃烧时生成氧化钠;③燃烧后得白色固体;④燃烧时火焰为黄色;⑤燃烧后生成浅黄色固体物质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④⑤

D.④⑤参考答案:C略7.锌空气电池具有蓄电量大、充电循环次数多等优点(Zn与Al的化学性质相似)。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电池放电时Zn电极逐渐溶解 B.电池放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电子由石墨经导线流向Zn片 D.石墨为正极参考答案:C【详解】A、Zn作负极,电池放电时Zn电极逐渐溶解,选项A正确;B、电池放电时实现了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选项B正确;C、Zn作负极,电子由Zn片经导线流向石墨,选项C错误;D、石墨为正极,选项D正确。答案选C。

8.可逆反应:X(s)+Y(g)2Z(g)在容积为1L密闭容器反应,下列叙述不是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的是①单位时间内生成1molX的同时消耗2molZ

②Z的体积分数不再变化③体系的压强不再改变

④Y、Z的物质的量浓度比为1:2⑤Y的转化率不再改变的状态

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A.仅①④

B.①③④

C.①④⑤

D.②③⑤⑥参考答案:A分析:根据化学平衡的本质标志(达到化学平衡时υ正=υ逆0)和特征标志(达到化学平衡时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作答。详解:①单位时间内生成1molX的同时消耗2molZ,只表示逆反应,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②Z的体积分数不再变化,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③该反应的正反应气体分子数增加,建立平衡过程中气体分子物质的量增大,恒温恒容容器中体系的压强增大,达到平衡时气体分子物质的量不变,体系的压强不变,体系的压强不再改变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④达到平衡时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不一定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Y、Z的物质的量浓度比为1:2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⑤Y的转化率不再改变表明Y的浓度不再变化,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⑥由于X呈固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建立平衡过程中混合气体的总质量增大,容器的容积恒定,混合气体的密度增大,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变,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①④,答案选A。点睛:本题考查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判断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逆向相等,变量不变”,“逆向相等”指必须有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且两者相等(用同一物质表示相等,用不同物质表示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变量不变”指可变的物理量不变是平衡的标志,不变的物理量不变不能作为平衡的标志。注意达到平衡时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但不一定相等也不一定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0.5mo1N2和1.5mo1H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

2NH3(g)

△H=-38.6kJ·mo1-1 B.C(石墨)=C(金刚石)

△H=+1.9kJ·mo1-1,说明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甲烷的标准燃烧热为-890.3kJ·mo1-1,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

△H=-890.3kJ·mo1-1D.已知H+(aq)+OH-(aq)=H2O(1)

△H=-57.4KJ·mo1-1,20g氢氧化钠固体溶于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时放出的热量大于28.7kJ参考答案:D略10.粗盐水过滤后仍含有可溶性的CaCl2、MgCl2、Na2SO4等杂质,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可以除去这些杂质。①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

②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

④过滤;

⑤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①③②④⑤

B.③②①④⑤

C.②③①⑤④

D.③④②①⑤参考答案:B由于不能引入新杂质,因此Ca2+用碳酸钠除去,Mg2+用氢氧化钠除去,SO42-用氯化钡除去,最后加入盐酸酸化。但由于过量的氯化钡要用碳酸钠来除,所以碳酸钠必需放在氯化钡的后面,而氢氧化钠可以随意调整,所以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③②①④⑤,答案选B。点睛:掌握物质的性质差异、提纯的原则是解答的关键。物质提纯的原则:不增、不减、易复、易分。所谓不增,不引进新的物质;不减指不能损耗或减少被提纯的物质;易复指被提纯物质转化后易复原;易分指易使杂质与被提纯的物质分离。本题中碳酸钠和氯化钡的加入顺序是解答的易错点和难点。11.把2.5molA和2.5molB混合盛入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里,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2D(g),经5s反应达平衡,在此5s内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mol·L-1·s-1,同时生成1molD,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x=4B.达到平衡状态时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与起始时压强比为6:5C.5s内B的反应速率V(B)=0.05mol·L-1·s-1D.达到平衡状态时A的转化率为50%参考答案:D【分析】根据C的平均反应速率可以算出5s内C的物质的量改变量为2mol。写出“三段式”进行分析:3A(g)+B(g)xC(g)+2D(g)初始

2.5

2.5

0

0变化

1.5

0.5

2

1平衡

1

2

2

1【详解】A.根据C和D的物质的量变化比为2:1,可以确定x=4,A项正确;B.同温同体积下,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起始时的物质的量为5mol,达到平衡时气体的总的物质的量为6mol,所以二者的压强之比为6:5,B项正确;C.5s内物质B消耗了0.5mol,浓度变化了0.25mol/L,所以用B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05mol·L-1·s-1,C项正确;D.达到平衡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100%=60%,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择D项。

12.以锌片和铜片为电极,以稀硫酸为电解质溶液的原电池中,当导线中通过2mol电子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锌片溶解了1mol,铜片上析出1mol氢气B.锌片发生还原反应C.正极附近的SO42﹣离子浓度逐渐增大D.电池工作时,电子由正极通过外电路流向负极参考答案:A【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分析】锌片、铜片和稀硫酸构成原电池,较活泼的金属Zn作负极,铜作正极,负极反应为Zn﹣2e﹣=Zn2+,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发生氢气,发生还原反应,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负极反应为Zn﹣2e﹣=Zn2+,正极反应为2H++2e﹣=H2↑,转移2mol电子溶解1molZn,且生成1molH2,故A正确;B.Zn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故B错误;C.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故负极附近SO42﹣离子浓度逐渐增大,故C错误;D.电子由负极通过外电路流向正极,故D错误;故选A.13.[双选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元素的单质可由氧化或还原含该元素的化合物来制得B.得电子越多的氧化剂,其氧化性就越强C.阳离子只能得到电子被还原,只能作氧化剂D.含有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强的氧化性参考答案:AD解析:A项正确,一般金属用还原其相应化合物的方法获得,非金属用氧化其相应化合物的方法获得;B项将得电子能力与得电子多少混为一谈,实际上氧化性只与得电子能力有对应关系;C项绝对化,也有阳离子如Fe2+可以继续被氧化,作还原剂;D项正确,如H2O中H元素就是最高价,但它只有极弱的氧化性。14.一个密闭容器,中间有一可自由滑动的隔板(厚度不计)将容器分成两部分,当左边充入8molN2,右边充入CO和CO2的混合气体共64g时,隔板处于如图位置(保持温度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右边CO与CO2分子数之比为1:3B.右侧CO的质量为14gC.右侧气体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氧气密度的2倍D.若改变右边CO和CO2的充入量而使隔板处于距离右端1/3处,保持温度不变,则前后两次充入情况容器内的压强之比为5:6参考答案:D图中两边的气体压强相同,则气体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说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的和为2摩尔,设一氧化碳为xmol,二氧化碳为ymol,则有x+y=2,28x+44y=64,解x=1.5,y=0.5。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分子数比等于其物质的量比,为3:1,故错误;B.一氧化碳的质量为1.5×28=42g,故错误;C.根据相同的压强下,密度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右侧的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64/2=32,与同温同压下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所以二者密度比为1:1,故错误;D.若改变右边CO和CO2的充入量而使隔板处于距离右端1/3处,保持温度不变,则氮气占总体积的2/3,根据同温下,物质的量相同的氮气体积与压强成反比,所以前后压强比为2/3:4/5=5:6,故正确。故选D。点睛:掌握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一定注意前提条件。“一连比、三正比、三反比”的规律。1.

“一连比”:指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的质量比等于摩尔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之比,等于密度比。即。2.

“三正比”(1)同温同压下,两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分子数之比。即T、p相同,。(2)同温同体积下,两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分子数之比。即T、V相同,。(3)同温同压下,两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相同分子质量)之比。即T、p相同,。3.

“三反比”(1)同温同压同质量下,两气体的体积与其摩尔质量(相对分子质量)成反比。即T、p、m相同,。(2)同温同分子数(或等物质的量)时,两气体的压强与其体积成反比。即T、N或n相同时,。(3)同温同体积同质量下(同密度时),两气体的压强与其摩尔质量(相对分子质量)成反比。即T、V、m相同时,。15.某学生血液化验单中“萄萄糖”的结果为5.0410-3mol/L。这里“5.0410-3mol/L”表示葡萄糖的()A.物质的量

B.摩尔质量

C.质量分数

D.物质的量浓度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物质的量浓度,表示单位体积溶液含有溶质物质的量,其单位是mol·L-1,故选项D正确。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兴趣小组的学生根据Mg与CO2反应原理推测Na也能在CO2中燃烧,为了确定其产物并进行实验论证,某同学设计了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已知PdCl2能被CO还原得到黑色的Pd)。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装置2中应盛放

溶液。(2)为了使反应随开随用,随关随停,上图方框内应选用

装置(填下图字母代号)。

(3)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完好并装好药品后,在点燃酒精灯前,应先进行装置1中的反应操作,待装置

(填数字编号)中出现

现象时,再点酒精灯,这步操作的目的是

。(4)①若装置6中有黑色沉淀生成,装置4中残留固体(只有一种物质)加盐酸后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放出,则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若装置6中溶液无明显现象,装置4中残留固体(有两种物质)加盐酸后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放出,则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指导老师认为,不仅要检验残留固体中是否有碳酸钠还要检验其中是否有氧化钠和碳。当确认钠充分反应后,请你设计一个简单实验,验证装置4中的残留固体中是否有Na2O和C:

。参考答案:(1)饱和NaHCO3(或饱和碳酸氢钠)(2)C

(3)5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驱除系统内的空气

(4)①2Na+2CO2===Na2CO3+CO

②4Na+3CO2===2Na2CO3+C

(5)将残留固体溶于水,若有黑色不溶颗粒,则说明有碳生成在所得水溶液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有沉淀生成,说明有Na2CO3生成(1分);过滤,用pH试纸检验滤液,若滤液呈碱性,则残留固体中含有Na2O略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现有A、B、C,D、E、G六种前四周期主族元素,已知A、B、C、D、E五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1)若非金属元素B的核电荷数为x,则A、B、C、D、E五种元素的核电荷数之和为_________。(2)若A、B、C、D四种元素的核内质子数之和为56,lmolG的单质与足量盐酸反应,能产生22.4LH2(在标准状况下);G的阳离子与D的阴离子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①写出下列元素名称:A_________,B________;②D的简单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③氢化物的沸点:D_________B,简单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B_________C(填“>”“<”或“=”)。④甲为G、C两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甲的形成过程_________。(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序号)A.氢键是极弱的化学键,任何物质中都存在化学键B.共价化合物中成键原子均满足稀有气体的稳定结构C.两种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能含有离子键D.化学键断裂,一定发生化学变化参考答案:(1)5x+10

(2)①磷

③>

<

(3)C分析:(1)用x表示出各元素的核电荷数,求和;(2)若A、B、C、D四种元素的核内质子数之和为56=4x-8,x=16,lmolG的单质与足量盐酸反应,能产生22.4LH2(在标准状况下),G最外层有两个电子;G的阳离子与D的阴离子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D为氧元素,G为镁元素,以此分析解答。(3)A、氢键是分子间作用力;B、如BF3中B原子周围只有6个电子;C、铵盐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离子化合物;D、氯化钠熔化,离子键断裂,不是化学变化。详解:(1)若非金属元素B的核电荷数为x,A、B、C、D、E的核电荷数分别为:x-1、x、x+1、x-8、x+18,则A、B、C、D、E五种元素的核电荷数之和为5x+10。(2)若A、B、C、D四种元素的核内质子数之和为56=4x-8,x=16,lmolG的单质与足量盐酸反应,能产生22.4LH2(在标准状况下),G最外层有两个电子;G的阳离子与D的阴离子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D为氧元素,G为镁元素。①元素名称:A、磷,B、硫;②D的简单离子结构示意图为;③水分子间形成氢键,沸点比硫化氢高,氢化物的沸点:D>B;,氢硫酸是弱酸,简单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盐酸是强酸:B<C。④甲为G、C两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氯化镁,用电子式表示甲的形成过程。(3)A.氢键是是分子间作用力,不是化学键,故A错误;B.共价化合物BF3中B原子周围只有6个电子,不满足稳定结构,故B错误;C.铵盐是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离子化合物,所以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故C正确;D.如氯化钠熔化,化学键断裂,不发生化学变化,故D错误。18.用KMnO4氧化密度为1.19g/cm3,溶质质量为36.5%的HCl溶液.反应方程式为: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该反应中还原剂和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若HCl溶液足量,当15.8gKMnO4参与反应时,至少需要盐酸的体积是__________mL.(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数字)参考答案:5:1;67.2考点: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分析:c(HCl)===11.9mol/L,反应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中,Mn元素化合价由+7价降低到+2价,被还原,KMnO4为氧化剂,Cl元素化合价由﹣1价升高到0价,被氧化,HCl还原剂,结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解答:解:反应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中,Mn元素化合价由+7价降低到+2价,被还原,KMnO4为氧化剂,Cl元素化合价由﹣1价升高到0价,被氧化,HCl还原剂,其中16molHCl参加反应被氧化的HCl为10mol,则还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